•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五節 資料蒐集與分析

經由測驗、問卷、訪談、教學日誌與學生日記等所獲得的資料,可概分為量 化資料與質性資料處理。

一、主觀身體觀察回饋單與身體覺察能力量表

本研究所得資料以 SPSS for Window 12.0 統計軟體分析,將所得資料進行以 下分析:

(一)描述性統計:本回饋單為5 分量表,設定給分為:「非常可以」-5 分、

「可以」-4 分、「有些可以」-3 分、「有點難」-2 分、「不可以」-

1 分,以平均數、標準差呈現,分數越高表示成效越好。

(二)相依樣本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比較學生在接受動作課程前、中、後的差 異情形,顯著水準定為.05。

二、質性資料

包括實施前的教材整理;課程實施中教師的教學日誌、參與觀察記錄、學生 訓練日記與生活手札、課程實施後的學生訪談紀錄表等,加以歸納與呈現。在訪 談資料方面,將以以下方法進行資料分析處理:

(一)資料的整理與分析

資料的整理方式是將錄音的內容繕寫成逐字稿,整理時要注意參與者的經 驗,盡量保持當事人的語氣,資料整理的目的再進一步做資料分析的工作。將 逐字稿內容進行登錄(coding)、分類及擷取重要敘述句之後再進行分析。

(二)資料的檢核

為了避免或減低主觀的偏見及增加研究的信效度,本研究利用三角測定

(triangulation)的方式來檢測研究的信效度。三角測定的方式可由方法、來源、

分析者及論點—觀點等多面向來進行(吳芝儀、李奉儒譯,1995)。

1. 在方法部分,本研究採用的方法有參與觀察法、訪談法、文件蒐集法等 三種。

2. 在來源部份,本研究將受訪者騰好的逐字稿交予,若有不符合事實或者 研究者有曲解時,請他們瀏覽逐字稿內容,能夠告知研究者以作及時的 修正,分析的結果並與受訪者進行討論,增加研究的信度,也增加資料 的信度,也就是所謂的受訪者檢視(member check)。而分析者部份,則 是與指導教授進行討論分析,以了解是否有偏差或重大遺漏之處。陳惠 邦(1998:19)認為:「教育行動研究的效度以教育發展進步為依據,並 在教育專業的實踐與反省思考中持續進行效度驗證」。因此,最後本研究 將依據所歸納呈現的資料,探討選手對教學活動的接受度與教學效果的 成效,作為研究者進行活動方案的教學安排修正與自我教學反省。此外,

透過與專家學者的討論、指導與建議,提出結論與建議,以增進多元化 分析角度與其客觀性。

(三)研究倫理

在訪談所有的資料時只做學術之用,訪談前會告知參予者,並且會進行保 密,請訪談者放心。論文發表完後,資料將會存在研究者自用的家用電腦與隨 身碟中,只有研究者可以讀取的到,確認無需任何逐字稿資料及語音立即刪 除,請訪談者放心。

三、文件編碼

本研究過程資料的蒐集,依時間的次序、資料的來源和資料的屬性,做初步 的編碼和分析,以作為日後研究的參考依據。對於資料編碼,則以國字編碼代表 其資料類型,例如教學反省日誌即以「省扎」代表,再以數字編碼代表發生日期,

例如2010 年 2 月 23 日所發生的記載,即以「100223」代表,依此類推。文件

編碼茲整理如表3-2 所示。

研究者將所有的觀察扎記、訪談記錄、學習單、回饋單、教學省思札記等資 料,做有意義的分析編碼,依照資料於研究目的的屬性再進行分類,詮釋資料,

並與指導教授討論分析,就內容不足或不當之處加以修正。

表3-2 資料編碼方式說明表

編碼種類 記錄方式 方式說明

觀察記錄 O100523 觀扎 表示該資料是 2010 年 5 月 23 日教學時的觀察 記錄

教學反省日 誌

T100517 省扎 表示該資料是2010 年 5 月 17 日教學反省日誌 整理所得

學習單 S100513 S01-100513

表示該資料是2010 年 5 月 13 日學生的資料 表示S01 在 2010 年 5 月 13 日學生的資料 回饋單 F100515 表示該資料是2010 年 5 月 15 日回饋單資料 學生訪談紀

錄表

100522 S1 表示該資料是2010 年 5 月 22 日訪談 S1 學生 所得的資料

第六節 研究流程

為結合身心動作教育發展鄭子太極拳課程,是為初始構想,在閱讀相關文獻 與資料後,初步擬定研究計劃,接著與專家討論並擬定鄭子太極拳課程,再進入 研究現場。實施課程的過程中,不斷的檢討、分析與省思,並蒐集資料以評估是 否達到教學成效並解決問題,最後整理資料撰寫論文。研究流程如下:

第一週教學(問卷前測)

資料蒐集與分析

研究準備

形成問題 發現問題

文獻蒐集探討

第五週教學(問卷中測)

第十週教學(問卷後測)

課程修正與呈現

圖3-4 研究流程圖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