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應用身心動作教育的理念 發展鄭子太極拳教學策略之行動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應用身心動作教育的理念 發展鄭子太極拳教學策略之行動研究"

Copied!
14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台東大學

健康促進與休閒管理碩士班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劉美珠 博士

應用身心動作教育的理念

發展鄭子太極拳教學策略之行動研究

研 究 生:余強生

中華民國 九十九 年 六 月

(2)
(3)
(4)

謝 誌

認識自己,是改變自己的第一步。

首先感謝的是我偉大母親,沒有她那種永不放棄的堅定期許,也就沒有今天 的我。

謝謝美珠老師與大豐老師的細心指導,讓我將身心學與太極拳巧妙的相結 合,進而展現出一番新領域,不但增強內在的功力,更豐富了我的教學技巧。

謝謝王錦士老師太極拳嚴格的鞭策與陳修姚老師智慧的啟發,讓論文更加完 善與精緻。謝謝王明泉老師與特教系三年級同學們的鼎力配合,你們的熱情參與 讓研究過程更順利。謝謝蘇維杉老師在論文上的指正與勉勵,讓論文更加充實與 完整。

謝謝金昌與偲潔幫忙校稿和整理,以及太極好夥伴偉豪與漢成的協助與幫 忙。謝謝系所師長們辛苦的付出與指導;亦感謝一起努力奮鬥的同學們、親愛的 台東薪傳摯友們。非常感謝大家的協助與勉勵,以及在工作上、課業上一路相伴。

感謝加持我身心靈的天悟法師,是師父的「通則無門,塞而有路。」告訴我 凡事不要執著。

最後,感謝始終在一旁為我打氣加油的老婆大人惠櫻,因為有她不斷的關心 與支持,讓我能安心的工作,無罣礙的學習。在論文完成此時,謹將此份喜悅與 大家一同分享,並獻上最誠摯的謝意與祝福,謝謝您們!

余強生 謹誌 2010.07.14 於台東

(5)

應用身心動作教育的理念

發展鄭子太極拳教學策略之行動研究

研究生:余強生 指導教授:劉美珠 日期:2010.6

摘 要

本研究目的在透過實務教學進行行動研究,探討如何應用身心動作教育的 理念發展鄭子太極拳教學課程。研究對象為台東大學三年級 15 位學生,男女 各半,進行為期十週,每週二次,每次90 分鐘的鄭子太極拳教學課程。課程前、

中、後段進行身體覺察能力量表問卷測驗,透過參與觀察、教學日誌、反省札 記、學生學習單、回饋單及訪談等各項資料的蒐集,以課程內容效果並結合身 體覺察能力量表,瞭解學生在接受此課程之後,對學習鄭子太極拳效果與身體 覺察能力的影響,並進行課程修正。研究結果發現:

一、身心動作教育理念應用於鄭子太極拳教學課程的編排確實可行;而且 可提昇學習效益及開發學習者的身體覺察能力。

二、從學生回饋訪談發現,學生對太極拳動作覺察、重心轉移、注意力集 中皆有改善。

三、鄭子太極拳課程對增進身體覺察能力有顯著效果,尤其以身體使用與 身體異常的覺察最具成效。

四、研究者透過行動研究增進了鄭子太極拳教學能力與專項技能指導策略 之專業知能的成長。

關鍵字:鄭子太極拳、身心動作教育課程、身體覺察能力

(6)

The Study of Applying the Concepts of Somatic Movement Education into Developing the Teaching Strategies of

Zheng Style Tai Chi Chuan

Graduate: Chiang-Cheng Yu Advisor: Mei-Chu Liu, Ph. D.

M. Ed. Thesis, 2010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through an action research was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of the concepts of Somatic Movement Education into teaching Zheng style Tai Chi Chuan. There were 15 third grade students from National Taitung University as the subjects, with 7 males and 8 females. This Zheng style Tai Chi Chuan course was conducted for 10 weeks, twice a week with 90 minutes for each time. There were several data were collected for setting up teaching strategies, course revision, further discussion and self reflection. Those data were the Body Awareness Scale before, mid-, and after the course, class observation notes, teaching logs, teacher’s reflection, students’ learning sheets, feedback, and interview, and the test of blood pressure, in order to know how the somatic idea can be applied into teaching Zheng style Tai Chi Chuan and also promote students’ learning effect. The results were as followed:

1. The concepts of somatic movement education were applicable in teaching Zheng style Tai Chi Chuan, which could promote students’

learning effect and also their body awareness.

2. The improvement of movement awareness, weight shift and concentration was obviously presented from students’ learning logs, feedback and interview.

3. This Zheng style Tai Chi Chuan, which applied somatic movement education idea as teaching strategies, had obvious effect on opening students’ body awareness, especially in body use and the awareness of abnormality.

4. This research process was truly helpful for the researcher, as a teacher, to improve the ability in teaching Zheng style Tai Chi Chuan and promote th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in Somatic field and also gained lots of teaching strategies.

Keywords: Zheng Style Tai Chi Chuan, somatic movement education, body awareness

(7)

目次

中文摘要

………

I 英文摘要

………

II 目次

………

III 表次

………

V 圖次

………

VI 第一章 緒 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 3

第三節 名詞解釋 ……… 4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 6

第五節 研究重要性 ………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鄭子太極拳教學課程內涵之相關研究 ……… 9

第二節 身心動作教育的理論及相關研究 ……… 20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方法 ……… 31

第二節 研究架構 ……… 33

第三節 研究對象與場域 ……… 35

第四節 研究工具 ……… 37

第五節 資料蒐集與分析 ……… 39

第六節 研究流程 ……… 42

(8)

第七節 課程規劃與實施 ……… 43

第四章 實施歷程

第一節 課程實施歷程 ……… 63

第二節 研究者的省思與成長及課程的修訂 ……… 74

第伍章 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分析鄭子太極拳課程中學生的學習效果 ……… 81

第二節 課程對身體覺察能力的影響 ……… 89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 95

第二節 建議 ……… 97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 99

英文部分 ……… 104

附錄

身體覺察能力量表 ……… 107

身體覺察能力量表使用同意書 ……… 109

鄭子太極拳課後感想單 ……… 110

教學日誌 ……… 111

訪談記錄表 ……… 112

鄭子太極拳課後回饋單 ……… 113

鄭子太極拳課程動作要領之探究 ……… 114

參與研究者須知暨同意書 ……… 134

(9)

表次

表3-1 研究對象基本資料表 ……… 35

表3-2 資料編碼方式說明表 ……… 41

表3-3 台東薪傳推廣中心的上課時間表 ……… 43

表3-4 鄭子太極拳課程之流程與原則 ……… 47

表4-1 課程修訂表 ………. 77

表5-1 主觀學習效果之平均數與標準差分析表 ……… 82

表5-2 課程主觀學習效果單因子變異數檢定表 ……… 87

表5-3 身體覺察能力之平均數與標準差分析表 ……… 89

表5-4 身體覺察能力之單因子變異數檢定表 ……… 90

(10)

圖次

圖3-1 研究架構圖 ……… 34

圖3-2 台東薪傳外觀. ……… 36

圖3-3 特教系教室 ……… 36

圖3-4 研究流程圖 ……… 42

圖3-5 課程架構 ……… 45

圖3-6 靜坐(雙盤) ……… 49

圖3-7 渾元樁 ……… 49

圖3-8 左顧右盼 ……… 50

圖3-9 前進步 ……… 50

圖3-10 平行步一 ……… 51

圖3-11 平行步二 ……… 51

圖3-12 倒退步一 ……… 51

圖3-13 倒退步二 ……… 51

圖3-14 預備式 ……… 52

圖3-15 起式 ……… 52

圖3-16 左掤 ……… 53

圖3-17 右掤 ……… 53

圖3-18 履 ……… 54

圖3-19 擠 ……… 54

圖3-20 按 ……… 54

圖3-21 單鞭 ……… 54

圖3-22 提手 ……… 55

圖3-23 靠 ……… 55

(11)

圖3-24 白鶴亮翅 ……… 56

圖3-25 左摟膝拗步 ……… 56

圖3-26 手揮琵琶 ……… 57

圖3-27 左摟膝拗步 ……… 57

圖3-28 搬、攔 ……… 58

圖3-29 捶 ……… 58

圖3-30 如封似閉 ……… 58

圖3-31 十字手 ……… 58

圖3-32 胸腔結構介紹 ……… 59

圖3-33 橫膈膜吸氣 ……… 59

圖3-34 三度空間的呼吸 ……… 60

圖3-35 三度空間的呼吸 ……… 60

圖3-36 身體檢視 ……… 61

圖3-37 身體彩繪 ……… 62

圖4-1 身體檢視 ……… 66

圖4-2 渾元樁 ……… 66

圖4-3 左右步伐一 ……… 67

圖4-4 左右步伐二 ……… 67

圖4-5 攬雀尾左掤 ……… 69

圖4-6 單鞭 ……… 69

圖4-7 提手上式 ……… 71

圖4-8 進步搬、攔、捶 ……… 71

(12)
(13)

第一章 緒 論

鄭子太極拳是近代發展出的一派太極養生套路,其教學課程是以傳統太極的 拳經拳論為基準,透過一連串編製的動作套路達到健康養生為目的;而身心動作 教育是在身心哲學思想和身心教育的理念下,所孕育出的動作教育模式旨再重新 反省身體使用,並達到身體再教育的功能。本研究主要在發展鄭子太極拳教學課 程中,依據身心學為基礎,融入身心動作教育理念,讓參與者於教學課程中學會 鄭子太極拳的套路並獲得對自我身體的體驗與認知,進而深入探究應用身心動作 教育的理念發展鄭子太極拳教學策略之可能性。

本章共分成五節,第一節闡述本研究之問題背景與研究動機,第二節說明本 研究之目的與待答問題,第三節為各項名詞解釋,第四節說明本研究之研究限制 與研究範圍,第五節闡述本研究之重要性。希望藉由本研究能提供參與鄭子太極 拳運動學員及教練一個重新思考其教學策略及選擇教學方式之參考。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鄭子太極拳是由傳統楊氏一零八式老架,刪繁就簡,取其精華而為三十七式

(鞠鴻賓,1997;張伯夷,2005)。其特色乃依性質分成體與用兩種方式,這兩 種方式分別對身、心、靈三方面各有其偏重。體是養氣,訓練精氣神的高度統一 和昇華;用則是訓練技擊效果、從董勁到發勁。太極拳是我國特有的體育活動,

其中藏有相當豐富的身體文化思想,透過肢體動作展現太極陰陽五行和諧運轉的 概念,建構出自我與萬物間的身心溝通,它的拳經拳論,主要是以中國傳統的奇 經八脈來運走,沒有相當的體悟是不容易進入。是故太極拳是一門高深的學問,

除有明師的引路之外,更需要時間、毅力及智慧來學習(吳榮輝,2004)。太極

(14)

拳動作細膩,往往在教學中教得辛苦,學員學得吃力,學習效果不佳(許嘉甫、

駱俊霖、黃建人、蔡守浦,2006)。

近年來愈來愈多的研究者,將身心動作教育的理念,融入各種技能的學習教 學中,獲得很好的效果,目前已有部分實驗研究公開(王偲潔,2007;江正發,

2006;李光哲,2009;林大豐、劉美珠,2008;吳美慧,2006;許語喬,2009;

郭湘南,2008;鄭國雄,2006;鐘惠英,2009)。身心動作教育以身心學理論為 基礎,融合東、西方身心技巧與動作教育之原理,透過呼吸的學習、身體自我覺 察、身體動作探索、身體結構認知等方法,了解身體正確的結構與使用,並藉由 動作過程中不斷向內自省的探索,開發自我覺察、自我調整與自我放鬆的能力。

鄭子太極拳強調靜心內觀與動作的鬆柔,配合呼吸與動作的操作,增加了學習的 複雜性,常常使學生在學習上增加了不少的困難。

身心動作教育之「from inside out」與太極拳「內觀」為同一種觀察身體的方 法;以及「找問身體使用的正確方法」,與太極拳拳學之「回復身體使用之性理」, 兩者是一致的(李志明,2008)。在身心動作教育中,選取三度空間的呼吸與身 體檢視、身體彩繪、身體構圖教材,可以提供太極拳教學得策略,提昇動作學習 的效果。所以,將身心動作教育的理念融入鄭子太極拳的教學上,以幫助學習者 透過身體內觀更容易體會動作的放鬆為本研究動機之一。

一般來說,鄭子太極拳的教學策略基本上有「口訣」、「示範」、「拳譜」、「影 帶」等。但在眾多的鄭子太極拳教學策略中,透過身心動作教育的教學策略理念,

為學員找到一個增進學習效益的方式,進而產生喜好樂趣,為本研究的動機之二。

本研究希望藉由上述問題的探究中,可以找到幫助鄭子太極拳教練在未來的 太極拳教學課程上,能使學習者更容易學習的方法。故本研究之目的是將身心動 作教育的理念運用在鄭子太極拳教學上,探討學習者學習的效果及技能保留的成 效,以期提供日後鄭子太極拳教學課程之參考。

(15)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一、研究目的

基於前述的研究背景與動機,本研究的目的如下:

(一)應用身心動作教育理念設計鄭子太極拳之教學策略。

(二)增進學生學習能力與身體覺察能力。

(三)增進課程實施中對於教學者的自我內在省思與成長。

二、待答問題

爲達到上述的研究目的,本研究之待答問題為:

1-1:能否透過「身心動作教育」理念來發展可應用在一套鄭子太極拳課 程上的教學策略?

2-1:能否透過「身心動作教育」理念之鄭子太極拳課程,增進學生學習 鄭子太極拳動作的能力?

2-2:能否透過「身心動作教育」理念之鄭子太極拳課程,增進學生對身 體的覺察能力?

3-1:透過研究者教學行為、師生互動交流與教學省思,來瞭解研究者自 我內在體悟與教學能力提昇的歷程為何?

(16)

第三節 名詞解釋

一、鄭子太極拳

本研究所指的鄭子太極拳,就是由鄭曼青所創的三十七式簡易太極拳而來,

以拳架練習之教學課程為本研究重心,透過內觀放鬆與呼吸探索,並配合分解動 作的實施,經過資料整理、經驗累積,進而發展一套教學課程(鄭曼青,2000)。

據鄭曼青(1984)之述:「惟以是拳功架過於冗長,鮮恆者學完不易,況能 久乎。欲因勢利導,不得不削繁就簡,由易而難,乃去其複式十之七,名之曰簡 易太極拳。」早期稱為「簡易太極拳三十七式」。簡易,其原意是取易經的「乾 以易知,坤以簡能」。簡易者,取乾坤卦義,道家指乾坤為先天,坎離為後天。

但是,太極拳理太高深博大,而又極為精微,易學難精。鄭曼青自稱生平最愛為 太極拳,終身以之誨人不倦,晚年以「吞天之氣,接地之力,壽人以柔」十二字 傳與弟子,叮嚀後進研求練習,這十二字是太極拳之奧秘,也是修練天人合一之 道的不二法門。

「鬆」是鄭子太極拳的主要訴求,倘若不鬆就會有僵硬之力出現,致使所有 的理論和技藝要訣,無法落實,勢必變質成為空架子。所以「鬆」是鄭子太極拳 的靈魂更是其要領之鑰(鞠鴻賓,2001)。鄭子太極拳是由楊氏一零八式太極拳 簡化而成,此拳的創作,其拳理完全根源於我們中華固有的傳統文化哲理,拳法 的每一個動作也都符合這些哲理,而以練氣為主,注重內氣的培養與人格的修 練,在應用防身上是崇高的無形無招(林國瑞,2004)。

二、身心動作教育

身心動作教育(somatic movement education)是以身心學(Somatics)概念 為理論基礎,透過動作教育的型態,開發身體覺察能力之一系列教育課程。重視

(17)

與學習對身體的尊重和傾聽(林大豐、劉美珠,2003)。本研究之身心動作教育 為針對鄭子太極拳預定達成的教學目標,擷取身心學各派綜合之身心技巧,加以 編排整理,主要內容為呼吸的學習、身體自我覺察、身體結構的認知、身體動作 探索四個部分。

三、身體覺察能力

根據張氏心理學辭典(張春興,1989),覺察指個體對自己身心活動知覺了 解的歷程。本研究中身體覺察是指去接觸、經驗、注意、了解自己身體的狀況、

感覺及反應的過程,包含對身體使用、身體異常、肌肉張力、身體控制及呼吸等 五大層面的知覺。本研究指對覺察身體五大層面:身體使用、身體異常、肌肉張 力、身體控制及呼吸等訊息的能力,包含覺察的深度、廣度、細度及時間。廣度 指能覺察到的範圍,深度指覺察到其背後的原因,細度指能辨別訊息程度之不 同,時間指能否經常地覺察(曹雯芳,2007)。本研究是依據曹雯芳(2007)所 編之身體覺察能力量表,以分量表五個,累計有21 題,總變異量為 58.38%。五 個分量因素Cronbach’s α 係數在.71-.82 間,整體量表的 Cronbach’s α 係數為.89,

明確的表現出量表具備準確的建構效度及信度。

四、教學策略

教學策略(instructional strategy)廣義定義就是:「教學時有計畫地引導學生 學習,從而達成目標所採行的一切方法。另外就是教學時,為求達成目標所採用 的教學取向,而非特別限定的某種教學方法」。狹義的定義為:「是一循序性安排 的教學活動,而這教學活動是經過一段時間,且欲達成預期的學生學習成果」。

策略的運用,主要是要讓教師能夠有效率又有效能,使學生的學習能夠積極參 與,以達到教學目標。簡單說,就是教師為了順利地完成教學目標,達成預期的 教學成效,所採取一系列有意義、有組織的教學計畫、教學方法與教學技術。

(18)

本研究所指的教學策略,是為增進學生對鄭子太極拳拳架的學習效果,而擷 取身心技法的一些觀念和練習,作為提昇教學校能的方法。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一、研究範圍

(一)以台東大學三年級學生,共15 位學員為對象,實施為期十週,每週兩 次,每次90 分鐘進行「應用身心動作教育理念所發展鄭子太極拳的教 學課程」,並以研究進行中所蒐集的資料進行分析探討,以回答本研究 欲探討的問題。

(二)以鄭子太極拳(前十二式)為主要教學內容,並輔以個人再研究所學習 的身心技法為應用的範圍,作為教學策略之發展。

二、研究限制

(一)發展鄭子太極拳之教學課程是以行動研究為方法,經由研究參與者主觀 看法所得,其反應內在覺察的程度為本研究之限制。

(二)身心動作教育重視個體的差異性,強調當下的體會與感受,故本研究關 注的焦點在特定對象、特定情境、與特定結果的闡述述與記錄,研究結 果僅提供作為參考,不宜作廣泛推論。

(19)

第五節 研究重要性

有關太極拳教學模式,皆以傳統東方思想為主軸。本研究將注入西方的身心 學理念,啟發施教者以全新觀點看待身體與動作,開發身體潛能,是值得研究推 廣的學問(劉美珠、林大豐,2001)。身心動作教育藉由身體操作的活動過程,

瞭解自我身體與心理的關係,進而學習對身心的覺察、掌控與表現。然目前國內 並無應用身心學理念與身心動作教育於太極拳運動的實證研究,本研究試圖化理 論為實際,從研究歷程中探討實施身心動作教育對太極拳運動能力及身體自我概 念之影響及於教學課程實施之可行方式,研究結果對未來身心學研究,或學員及 教練實施教學課程,具有參考的價值。

一、學術研究的價值

21 世紀的健康新理念,應該是肌體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和諧並重。為此,人 們選擇的健康項目,往往是那些「身心兼練,性命雙修」的運動項目,而中國傳 統的太極拳就是強調「身心兼練,性命雙修」的優秀拳術(馬虹,2008)。然而,

西方的身心學是以不同角度切入來覺察的身體教育,是一門值得開發的新領域,

在國內有關身心學研究文獻相當缺乏之際,尤其適以西方的觀點,融入東方的動 作學習更是罕見,因此有其學術研究的特殊價值。本研究試圖將身心動作教育理 論應用於太極拳實際教學中,從行動研究中探尋台東薪傳鄭子太極拳推廣中心應 用身心動作教育之可行方式及課程實施對學員身體呼吸、運動傷害、放鬆覺察能 力之影響,研究結果對未來中國傳統武術與身心學研究,或太極拳教練實施教學 課程,具有參考的價值。

(20)

二、提供太極拳教學課程多元選擇面向

大家都知道,太極拳難學,難在不易放鬆(張義敬,1999)。而本研究以開 發身體的智慧,應用在太極拳放鬆的教學,於日後在教師們在編排太極拳課程 時,提供教學課程設計與教學活動的另一啟思面向,並嘗試以身心動作教育理念 來啟動身心覺察,提高學習動機,增進學習效果。

三、自我教學能力的成長

研究者從事太極拳動作教學已有一段很長的時間,其間不斷嘗試尋找、學習 對教學有幫助的方法與知識;自2008 年進修台東大學劉美珠教授所教授的身心 動作教育後,發覺身心動作技法的訓練原則對太極拳所要求的運動能力有其助 益,因此,藉由這次的機會,除了幫助學生提升身體覺察能力與專項技能外,還 希望能透過此次的教學增進研究者熟練鄭子太極拳教學技巧。傳統的東方學術及 哲學的理論與方法或許有助於提升專業素養,但不一定適合於每一位教師或教練 所面臨的情境,解決教學現場的問題。因此,教師主動參與研究,結合行動研究,

謀求教學的改進似乎已經成為趨勢。透過實務現場的教學反省探究的過程,建構 教育專業知能與教學專業技能,進而提升動作教學的品質及促發教師自我教學能 力的成長。於此,若能藉由身心技法來幫助學生在太極拳訓練過程中,提升身體 及生理敏感度的覺察能力,減低身體疲勞或運動傷害,增進動作準確性及熟練 化,提升心理素質,進而提供太極拳教練或教師一個重新思考其教學與訓練之參 考,將是刻不容緩的重要研究議題。

(2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研究主要在探討應用身心動作教育理念以發展鄭子太極拳之教學課程,在 身心動作教育理論與鄭子太極拳運動的教學內涵中,尋找出相容之聯動關係。因 此,本研究將分別對鄭子太極拳教學策略的相關文獻以及台東薪傳鄭子太極拳推 廣中心之教育理念、身心動作教育理論,進行分析與探討。

第一節 鄭子太極拳教學課程內涵之相關研究

研究者進行身心動作教育課程之探究中,發現其理論與實驗對鄭子太極拳運 動課程內涵有著相容的可能性,故本節將針對鄭子太極拳教學課程內涵作相關之 探討,分成五部份分別論述,一、鄭子太極拳之源起;二、鄭子太極拳之理論基 礎;三、鄭子太極拳課程理論之研究;最後小結。

一、鄭子太極拳之緣起

鄭子太極拳為鄭曼青所創,1901 出生,逝世 1975,享年 75 歲。鄭曼青係浙 江永嘉人氏,單名嶽,字曼青,以字行,又號曼髯、蓮父、玉井山人,世稱『五 絕高士』、『五絕老人』、『永嘉五絕』,精通詩、書、畫、醫、拳(鞠鴻賓,2001)。

幼年即因智質超人,過目成誦又逢名師指點,十九歲即獲羅癭公之薦赴北 京,執教郁文大學,授詩學,同時參加中國畫學會,得交陳師曾、淩直支、姚茫 父、齊白石、陳半丁等詩書畫名家,相互切磋,藝文大進。又獲蔡元培之讚賞,

敦聘為上海國立暨南大學授課,時年為1925 鄭曼青年僅二十四歲,二十八歲被 薦與劉海粟聘任為上海美術專門學校國畫系主任,鄭曼青禮賢邀請馬孟容、馬公 愚、張善孖、張大千、諸樂三、諸聞韻等大師任教傳為佳話(鄭曼青,2000)。

(22)

二十九歲與黃賓虹創辦中國文藝學院,自任副院長;其間由於體弱多病,而 拜安徽九代名醫宋幼庵為師,而後成為中醫聖手,並當選為全國中醫公會理事長 及薦選為中醫師公會產生之國民大會代表。鄭曼青因患肺結核病,參加葉大密主 辦的武當太極拳社,與黃景華、濮冰如同學,民國十七年楊澄甫抵達上海經葉大 密介紹從習太極拳六年,師德配侯夫人,抱疾垂危,得君投劑而起,得澄甫老師 感激,悉以口訣相授,他人所未聞也。

時值抗戰軍興。鄭曼青轉任湖南省政府諮議兼國術館館長,國術為該省全民 運動,規定每兩個月調派全省各縣國術館長及教官四十人,授乙太極拳課,但因 學習時間不敷,乃刪減老架之複式,求其精要為三十七式,名之謂:「鄭子簡易 太極拳」,如此因時制宜,便於傳習,非矜奇立異也。

陳微明於鄭曼青所著『鄭子太極拳十三篇』序中提及:『至蜀復遇奇士與究,

道益晉』,其時與同門李雅軒、李壽錢及自然門杜心五等人切磋、交流拳藝,拳 藝更上層樓。

當時鄭曼青之所以練太極拳其實是患了肺癆(肺結核),藥石罔效,沒想到 練了太極拳之後『沒有吃藥,也沒有打針,就這樣一天一天自然好』,又得澄甫 大師拳、劍真傳,才得以將太極拳置為五絕之首。在近代太極拳的歷史上,鄭曼 青居功厥偉,眾所周知,『太極拳體用全書』(楊澄甫,1933)的大量發行,對太 極拳的推廣、普及,有極大助力,該書雖然屬名楊澄甫著,可實際上是鄭曼青與 同門匡克民請求楊澄甫同意並由其代筆的。

1950 年,著書『鄭子太極拳十三篇』,之後又出版『鄭子太極拳自修新法』

將『鄭子太極拳十三篇』中論述拳理部分納入。此書成為練習楊式『鄭子太極拳』

必須研讀的聖經(鄭曼青,2000)。

1950 年鄭曼青來臺成立時中拳社,1965 年起遊歷歐美各國,在法國除開國 畫個展外也宏揚太極拳,弟子桃李滿天下,素有聲名的有黃性賢、劉錫亨、陳志 誠、徐憶中、宋志堅、羅邦楨、鞠鴻賓、干嘯洲等等,開枝散葉,在歐美、東南

(23)

鄭曼青在詩書畫的領域傲人,被張大千稱為『其書其畫,殊非常人所及』又 與黃君璧同為蔣宋美齡的國畫老師,著有:唐詩鍼度、玉井草堂詩集、玉井草堂 詩續集、曼青詩選、老子易知解、學庸知解、人文淺說、性本論、論語釋旨、易 全、詩集注、古本大學更注、孔子與老子異同、鄭曼青畫集、曼髯寫意、鄭曼青 書畫集、曼髯三論等等。而鄭曼青在中醫領域無庸置疑,著有:女科心法、骨科 精微、中華醫藥學史、良方集成等等。

二、鄭子太極拳之理論基礎

鄭子太極拳之理論基礎乃傳承自楊澄甫之楊氏太極拳,以下是楊澄甫(1967)

口授,陳微明筆述。很詳細乃可作為衡量太極拳之標準理論(張伯夷,2005)。

(一)虛靈頂勁

頂勁者,頭容正直,神貫於頂也。不可用力,用力則項強,血氣不能流通,

須有虛靈自然之意。非有虛靈頂勁,則精神不能提起也。

(二)沉肩墜肘

沉肩者,肩鬆開下垂也。若不能鬆垂,兩肩端起,則氣亦隨之而上,全身 皆不得力矣。墜肘者,肘往下鬆墜之意。肘若懸起,則肩不能沉,放人不遠,

近於外家拳之斷勁矣。

(三)含胸拔背

含胸者,胸略內涵,使氣沉於丹田也。胸忌挺出,挺出則氣擁於胸際,上 重下輕,腳根易於浮起。拔背者,氣貼於背也。能含胸則自能拔背,能拔背則 力能由背發,所向無敵也(張義敬,1999)。

(四)鬆腰坐胯

腰為一身主宰,能鬆腰後兩足有力,下盤穩固。虛實變化,皆由腰動。

故曰命意源頭在腰際,有不得力,必於腰腿求之也。

(24)

(五)虛實分清

太極拳以分虛實為第一義。如全身皆坐在右腿,則右腿為實,左腿為虛。

全身皆坐在左腿,則左腿為實,右腿為虛。虛實能分,而後轉動輕靈,毫不用 力。如不能分,則邁步重滯,自立不穩,而易為人所牽動。

(六)上下相隨

上下相隨者,即太極拳論中所云,其根在腳,發於腿,主宰於腰,形於手 指,由腳而腿而腰,總須完整一氣也。手動腰動足動,眼神亦隨之動,如是方 可謂上下相隨,有一不動,即散亂也。

(七)內外相合

太極拳所練在神,故云神為主帥,身為驅使。精神能提得起自然舉動輕靈。

架子不外虛實開合。所謂開者,不但手足開,心意亦與之俱開;所謂合者,不 但手足合,心意亦與之俱合;能內外合為一氣,則渾然無間矣。

(八)相連不斷

外家拳術,其勁乃後天之拙勁,故有起有止,有續有斷。舊力已斷,新力 未生,此時最易為人所乘。太極拳用意不用力,自始至終,綿綿不斷,周而復 始,循環無窮,原論所謂,如長江大河滔滔不絕。又曰,運勁如抽絲,皆言其 貫串一氣也。

(九)用意不用力

太極拳論所云,全是用意不用力。練太極拳,全身鬆開,不使有絲毫之拙 力以留滯於筋骨血脈之間,以自束縛,然後能輕靈變化,圓轉自如。或疑不用 力,何以能長力?蓋人身之有經絡,如地之有溝洫。溝洫不塞而水行,經絡不 閉而氣通。如渾身僵勁充滿經絡,氣血停滯,轉動不靈,牽一髮而全身動矣。

若不用力而用意,意之所至,氣即至焉。如是氣血流注,日日貫輸,周流全身,

無時停滯,長久練習,則得真正內勁,即太極拳論中所云,極柔軟然後能極堅 剛也。太極拳功夫純熟之人,臂膊如棉裹鐵,分量極沉。練外家拳者,用力則

(25)

動,不足尚也(劉文禛,2002)。

(十)動中求靜動靜合一

外家拳以跳躑為能,用盡氣力,故練習之後,無不氣喘者。太極拳以靜制 動,雖動猶靜。故練架子愈慢愈好,慢則呼吸深長。氣沉丹田,自無血脈僨張 之弊。學者細心體會,庶可得其意焉。

以上是楊澄甫口授,陳微明筆述。很詳細乃可作為衡量太極拳之標準:研 究生重新排列以符合身體從上向下之細節。

1. 虛靈頂勁配合頭與頸部之要領。

2. 沉肩墜肘配合肩與肘部之要領。

3. 含胸拔背配合胸與背部之要領。

4. 鬆腰坐胯配合腰與胯部之要領。

5. 虛實分清配合膝與腳部之要領。

後五項是練拳整體性之要領:

6. 上下相隨是每招式手腳之要求。

7. 內外相合是分內三合為意與氣合、氣與勁合;外三合為手掌與腳合、

手肘與膝蓋合、肩與胯合。

8. 相連不斷是從起式到收式要視為一式,一氣呵成。

9. 用意不用力是最重要之要領,練太極拳者往往祇著重在不用力,而失 去用意,如此練法頂多可視為太極操而非太極拳,因為有用到意才能練 出氣、才能入門。

10. 動中求靜動靜合一是練拳心境之要求,靜字能體會出並實際運用於拳 架中,心即不浮動,雖然拳架在動而心很專注動靜就能達到合一。

(26)

三、太極拳訓練課程之應用與研究

有關太極拳訓練課程研究的例子非常多,以下研究者將分別以(一)強化肌 肉、骨骼/延緩骨質流失(二)改善平衡/姿勢控制/預防跌倒(三)柔軟度等來加 以分析探討。

(一)強化肌肉、骨骼/延緩骨質流失

Lan, Lai, Chen and Wong(2000)為探討太極拳訓練對老年人膝部的肌肉 強度及耐力之成效,針對41 位社區老人進行為期六個月的太極拳訓練。實驗 結果證明太極拳訓練能增強老年人膝部的肌肉強度及耐力。

Christou, Yang, and Rosengren (2003)則針對 26 位健康老人(平均齡 71.9+1.8 歲)進行研究,比較 16 位接受 20 週太極拳訓練之老人與 10 位控制組 老人在膝部伸肌強度與力量控制之差異,結果顯示太極拳組之膝部伸肌強度與 力量控制較控制組佳。亦有學者研究太極拳對老年人手部動作力量不協調的影 響,共 12 位參與為期八週的太極拳訓練,並與八位僅接受局部活動訓練者比 較,發現太極拳能明顯改善此現象(Yan, 1999)。

Husted, Pham, Hekking, and Niederman(1999)為 19 位多重硬化症(Multiple Sclerosis)安排為期八週的太極拳訓練,結果顯示走路速度距離 25 呎增加 21%,腿部靈活度增加 28%,病患感覺在活力、社會功能、心理健康及執行身 體與情緒角色部分均獲得改善。Mills and Allen(2000)亦針對八位罹患有多 重硬化症患者進行為期三個月的太極拳訓練,結果指出實驗組在多項與多重硬 化症有關的症狀均明顯得到改善而且其退化情形較控制組少,該研究為前趨實 驗仍須進一步驗證。Adler 則於一前瞻性研究中,排除有活動限制、姿位性低 血壓、跌倒史及梅尼爾氏症者,方便取樣 16 位罹患關節炎社區住民(68-87 歲),隨機分派至太極拳組及對照組,太極拳組在疼痛減輕部份明顯優於對照 組(Adler, Good, Roberts, & Synder, 2000)。

在延遲骨質流失部分,Qin 等學者(2002)在其回溯性研究中,以 34 位年

(27)

齡介於50-59 歲的停經後婦女為研究對象,比較規則練太極拳超過四年者 n=17 與條件相仿但未規律運動者n=17 在骨密度方面的差異,間隔 12 個月進行追蹤 測量。研究結果顯示太極拳組在腰椎、頸椎與近端股骨含股骨粗隆與 Ward 氏 三角之骨密度顯著高於控制10.1~14.8%, p 值依序為 018,041,041,021,兩 組均有骨質流失現象,但太極拳組骨質流失現象較緩。劉文禛(2002)未發表 的碩士論文中,以24 名平均年齡 50.61 歲為實驗組,20 名平均年齡 50.16 歲為 對照組,探討 30 週鄭子太極拳訓練對骨質密度的影響。研究顯示,實驗組經 過15 週訓練後,腰椎、股骨骨密度皆有增加,但未達顯著水準。在經過 30 週 的太極拳訓練後,腰椎骨密度增加率為 2.17%,股骨骨密度增加率為 3.14%,

且其密度增加量優於腰椎骨,兩者增加量皆達顯著水準 p<.05。然而對照組之 腰椎骨密度流失率為5.0%;股骨骨密度流失率為 5.64%;腰椎骨密度流失較股 骨頸多,其骨質密度有明顯流失情形 p<.05,結果證實太極拳運動確實可增加 預防老化所引起骨質流失。

(二)改善平衡/姿勢控制/預防跌倒

對於何種運動有促進身體平衡效益的研究,在美國的大型整合型計畫 FICSIT(Frailty and Injuries:Cooperative Studies of Intervention Techniques)的 研究報告中指出,太極拳能明顯降低老人跌倒的危險性(Province et al., 1995)。而維持身體平衡需要平衡相關功能如下肢肌力、前庭、本體感覺等方 面協調,姿勢控制與反應時間亦扮演著極重要角色。在增進平衡相關功能方 面,林佩欣、曾旭民、黃美涓、鄭寶釵等(2000)以定期操練太極拳至少一年 以上的老人為研究對象,共收實驗組51名(平均年齡70.5±5.1歲),其中男性27 人、女性13人,並在社區中遴選與實驗組條件相仿,且未曾練過太極拳者為控 制組(57名),二組同時接受肌力測試及身體平衡功能測定,結果發現,實驗 組在平衡能力、張眼和閉眼單腳站立、功能性伸展(functional reach)、六公尺 走路速度、柔軟度、上下肢肌力及關節活動度均優於控制組,同時其過去一年 跌倒發生的人數也顯著少於控制組(p<.05)。此研究對象的年齡偏向較年長

(28)

者,且又在社區中進行,檢測項目如六公尺走路速度、張眼和閉眼單腳站立等 具簡便易測量、空間使用少特點。

而女性老年人常因缺少運動的知識造成自我照顧能力下降而影響平衡表 現,在單組前後測研究設計,Taggart(2002)針對65名退休女性老人進行三 個月太極拳訓練,其研究結果得知太極拳訓練能顯著改善平衡和活動功能,

並減少害怕跌倒的反應。

下肢肌力為影響步伐穩定的重要因素,Christou, Yang and Rosengren

(2003)以26位健康老人(平均年齡71.9±1.8歲)為研究對象,分16名為實驗 組進行20週太極拳訓練,其餘則為控制組,藉由測量膝部伸肌的最大等長肌 肉收縮(Maximum Voluntary Isometric Contraction;MVIC)來評估下肢肌力,

並進一步測量在2%、30%、60%和90﹪之最大等長肌肉收縮期間的用力標準 差(SD)和信賴變異性(CV)以評估用力控制(force control),結果顯示,

經太極拳訓練後,實驗組的MVIC有顯著增加(19.5±4.9)及用力的信賴變異 性顯著減少(18.9±3.3%),相對控制組則無明顯變化。整體而言,太極拳訓練 可以有效增進老年族群的下肢肌力和用力控制。

身體姿勢控制的能力和步態穩定等均是預防跌倒的重要控制因素,Forrest

(1997)的研究中明顯指出,太極拳能縮短預期姿勢調整的時間和增進站姿 之穩定性。在橫斷面研究,Lin等(2000)招募14位定期操練(平均拳齡15.6±10.5 年)太極拳者為太極拳組,另招募條件相仿14位活躍未曾練拳者為對照組,

同時測量動靜態平衡,結果顯示:在靜態方面,單純情況的比較,二組無顯 著差異,但在複雜情況下,太極拳組顯著優於對照組;在動態方面,除了節 奏性向前退後載重移動測試二組無差異外,其它項目太極拳組表現均顯著優 於對照組。從研究中發現平衡測試應包含動靜二方面,方能得到個案實際平 衡表現結果。

在本體感覺方面,Sorock and Labiner(1992)的研究指出常發生跌倒老

(29)

關節本體感覺和站立平衡,Tsang and Hui-Chan(2003)進行橫斷面研究,在 太極拳俱樂部中招募21位至少練拳經驗超過三年者(12名男性和9名女性,平 均年齡69.4±5.5歲)為太極拳組,另從社區中招募21位無練拳經驗者(7名男 性和14名女性,平均年齡72.3±6.1歲)為控制組,經被動膝關節復位測試

(passive knee joint reposition test),發現太極拳組有較精確的膝關節本體感 覺,在靜態站立平衡方面,二組無顯著差異,另在穩定限度測試方面(Limits of stability, LOS),太極拳組的反應時間少於控制組。在另一橫斷面研究,Xu, Hong, and Chan(2003)將過去四年間21位每日操練超過一小時半者分為太極 拳組,及過去四年間20位每日規則游泳或跑步超過一小時者分為游泳/跑步 組,另27位無規則運動者分為控制組,經被動膝、腳踝關節移動感覺測試,

統計結果顯示,在腳踝關節移動感覺測試,此三組的測試結果均有顯著差異

(p = .001),太極拳組比游泳/跑步組(p=.022)和控制組(p=.001)有較少 的移動量,且主要顯著在區分膝部伸直與屈曲的移動閾值。

以上有關太極拳影響身體穩定度的研究均以健康老年人為研究對象,

Hain等(1999)為了進一步印證太極拳對於改善身體平衡之臨床實效,以22 位自訴有平衡障礙者為研究對象,接受8週太極拳訓練,結果顯示,有顯著性 改善姿勢平衡及眩暈情形。此外,在前瞻性研究中,Wolf等學者(2003)採 單盲設計,以20家護理機構中正由健康轉變到失能的老人為研究對象,採隨 機分派為太極拳組(n=158)和教育組(n=153)各訓練48週並持續一年的評 值,測量結果,二組在跌倒比率的統計上沒有顯著差異,但在48週訓練後,

過去有一次跌倒經驗者,太極拳組為47.6%,教育組則為60.3%。跌倒的定義 不一也會產生不同的結果,所以值得進一步探討。此外,改善平衡並不等於 降低跌倒發生率,且以上研究缺乏針對有跌倒傾向的高危險群作探討,無法 瞭解太極拳對預防跌倒或降低跌倒之實際效益。

(30)

(三)柔軟度

賴金鑫與藍青(1994)以9位平均年齡為44±10歲男性與10位平均年齡為 48±8歲女性為研究對象,實施1年太極拳訓練,訓練頻率每週三次以上,訓練 強度約為最大心跳率的75%。結果在1年的太極拳訓練後,受試者的身體柔軟 度有顯著地提升,其中男性受試者的軀幹前屈角度增加9度。女性受試者的軀 幹前屈角度增加9度。

Lan等(1998)以38位年齡58至70歲的老年人為研究對象,實施12個月的 太極拳訓練,其中20位(9位男性與11位女性)為太極拳組,每週練習4.6±1.3 次;另外18位(9位男16性與9位女性)為控制組。結果在12個月的太極拳訓 練後太極拳組在柔軟度方面有顯著地提升,其中太極拳組男性軀幹前屈角度 增加11度。太極拳組女性軀幹前屈角度增加8.8度,控制組則皆無顯著改變。

藍青、賴金鑫、連倚南(1993)以14位平均年齡47歲初學太極拳者,訓 練108式楊式老架太極拳,每週3次。研究結果關節伸展的肌肉收縮增加 18.1%、膝屈肌力增加15.4%,女性老人在最大攝氧量增21.3%、身體柔軟度增 加8.8度、膝關節伸展的肌肉收縮力增加20.3%。

太極拳運動不僅有益健康,也可增加下盤穩定度,減少失足跌倒的機率,

林口長庚醫院一篇已被美國復建醫學會(物理醫學與復建)雜誌接受的研究 論文顯示,練習太極拳兩年以上的老人,大腿股四頭肌的激勵明顯增加,不 易跌倒,因跌倒引起的併發症也相對減少。

這項從1998年即展開的研究,分三組進行,第一組是20名未曾練過太極 拳的林口長庚志工,第二組是18名練習太極拳約兩年的老人,第三組則是18 名練習太極拳約十年的老人,後兩組每天清晨都在台北市北區一所國小練習 楊式太極拳風雨無阻.研究人員以電腦平衡測試儀定期測驗他們的平衡度,測 試分張眼、閉眼、張眼且參考環境會動、張眼且地板會動、閉眼且地板會動、

張眼且參考環境且地板會動等六項指標。

(31)

覺、前庭感覺及身體本體感覺的影響.經測試發現,第一組的平衡感雖不差,

但第二及第三組表現更好,顯示練過太極拳的老人平衡系統退化速度較慢,

身體穩定度也較好。

林瀛洲解釋,太極拳式種慢速度且講求規律性、協調性的運動,有助於 延緩身體平衡系統老化;半蹲馬步可促進大腿股四頭肌的肌力;打拳時心神 收斂、注意力集中,則可訓練出敏捷的反應。其表示太極只要練習超過兩年,

平衡感即顯現出來。

四、小結

太極拳,在其短暫的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了一套集技擊、強體、健身、益 智、修性為一體的獨特運動體系,它獨特的東方魅力正在為越來越多的中外人士 所認識。其影響面之廣、習練人數之多,充分體現了這個獨具東方特色的體育項 目,在社會上的重要地位,也必將在後時代繼續成為主流之ㄧ,發揮其最大作用。

保護、發展、普及、推展太極拳,讓國內外民眾體驗太極拳博大精深的文化魅力,

有利於提升生活質量,繼承、弘揚中華道統文化,增強民族凝聚力和民族團結,

構建和諧社會。並透過國內外研究者實驗得知,太極拳除了能強化肌肉、骨骼延 緩骨質流失外,並能改善平衡、姿勢控制、預防跌倒,且增加學習者的柔軟度等。

在鄭子太極拳的教學過程中,有些動作要進行分解教學,這樣便於學員掌握動 作,有些動作則比較簡單,就不必要分解教學,直接可以學習。類似於這樣的動 作,比較複雜的,難以掌握的,我們都可以試用分解教學與完整教學相結合。

(32)

第二節 身心動作教育的理論及相關研究

為明確探討身心動作教育對發展鄭子太極拳的教學課程之影響,先就身心動 作教育進行相關探討,本節分成四部份分別敘述,一、身心動作教育之發展背景;

二、身心動作教育課程之理論基礎;三、身心動作教育課程之應用與研究;四、

身心動作教育課程設計架構之探討;最後則是小結。

一、身心動作教育之發展背景

身心動作教育(somatic movement education)是透過「動作教育」的形態,

以身心學概念為基礎理論,檢視和體會自我個體的動作與感受、結構與功能、身 心相互間的密切關係,進而瞭解自己、掌握自己之全人教育(劉美珠、林大豐,

2004),而編排一系列身心教育向內自我探索的動作課程。故將此以身心學哲思 念為理論基礎,透過動作教育的形態所實施的一系列教育過程稱之為「身心動作 教育」(劉美珠,2003a)。身心動作教育是以「教育」的角度來引導學生重新檢 視自己的身體,是人體動作的再教育、再反省與再學習(林茂欽,2005)。

身心學對身體的重視,是來自於身體具備了一種讓人們能延續生命且無可替 代的要素,也就是身體本身的智慧。這個智慧並非憑藉人們的思想、以邏輯推理 等方式解決問題所產生;而是身體自己本身所發揮的適應潛能,從充滿考驗的環 境下發展而來(鐘惠英,2009)。近代多數人們對身心的觀感,受笛卡爾身心二 元論深深的影響,認為只有心智為人們之主宰,身體如同其他物體一般,隨時會 毀壞。1976年Thomas Hanna根據不同技法的共通性,整理出基本論述,進而對自 我身體的重新探索,隨著不斷體驗的過程和經驗的累積,並選擇「soma」一字來 重新闡述與界定「身體」,確立了這個體會身心互動關係、探究身體智慧和強調 內在經驗感受(experience- from within)的研究新典範,是為身心學(Somatics)

(林大豐、劉美珠,2003)。

(33)

身心動作教育強調的是「做自己」,專注於自己的身體內部,每一分每一秒 所發生的(王麗珊,2006)。所以「身」和「心」關係的思考與對話,有別於哲 學對「身體」所提出的不同觀點,強調身體的具體經驗(embodiment),身心動 作教育是以身心學理論為基礎,從自我的身體出發,透過一系列的身心教育活 動,來開發身體覺察的能力與認識自我身體的結構、功能及體察身體當下的經驗

(劉美珠,2004)。

二、身心動作教育課程之理論基礎

劉美珠(2002)指出,身心動作教育課程是透過有系統的理論與方法,經由 身體的感覺和反應,以及身體動作的操作,來調整身體及影響心理層面,使人們 能夠更清楚的認識自我,發揮潛能。其中「動作」本身即是一個人生命體的呈現,

可以提供人們最深刻的感受經驗,每個動作的背後都有其意圖和表達的內容,每 個動作的呈現,在不同的時空下,都會訴說著不同的情緒和感受,以「身體」為 主體,強調探索人體覺察、生物功能和外在環境這三者間的互動關係。而身心動 作教育,就是以「動作」為主要手段來探索身體的身心教育型態之一(蔡琇琪,

2004)。是故身心動作教育之理論基礎,就是以身心學理論為基礎,融合東西方 身心技巧與動作教育之原理原則所設計出之身體教育方法(林季福,2004)。

藉由身心動作教育的觀點可以提供人們一個自我認知的機會,透過實際的活 動參與,體會自我的感受、認知到自我需要什麼、瞭解自己為何活及存在的意義

(林大豐、劉美珠,2003)。身心學這個新學門的興起提出了「回到身體,瞭解 自己」的論調,主張身心合一,重視內在經驗的體會(experience from within)

和反省,是為探索人體覺察、生物功能和外在環境這三者間互動關係的一門藝術 和學問(林大豐、劉美珠,2001)。

身心動作教育之理論根源即在於「soma」與「body」的區別,「Hanna 認為:

身心動作教育是一門研究“soma"的領域,soma 是指一個有不同情緒感受的、動

(34)

態的、流動的和一直改變的活體;它是一種存在於當下當刻之自我感知、自我體 察和自我調整之不斷改變的生命有機體。」(林大豐、劉美珠,2001:142)。Somatics 源自於希臘文的soma,意為「完完整整活生生的有機體」(Hanna, 1983a:6)。

soma 與 body 中文雖均譯為「身體」,但soma 是指從第一人稱的角度所觀察到的 身體,與第三人稱觀點的physical body 是不同的。也就是說,從第一人稱觀點看 待身體是「我是我的身體」,而從第三人稱則是「我擁有我的身體」。以身心學觀 點而言,身體本身具有主體性,「身」與「心」乃是一體兩面;且有別於哲思辨 證之論述,身心學特別強調身體的「具體化」(embodying)經驗,認為身體經驗 的具體化乃一個人存在的核心。此觀點與李建民提出:「身體不只是研究者探索 的客體,它也是人感知主觀的載體」(陳信宏,2001),有異曲同工之妙。通常人 們常常抑制身體的經驗和麻醉自我的身體,卻不知生命能量具體呈現在各式各樣 身體中,其「動作」和「感覺」是如此有別於其他個體。因此,身體經驗「具體 化」的學習過程是身心動作教育最基礎功課,也是最重要的一環(Gomez, 1986)。

如何讓學生去體察身體、認識身體,進而瞭解身體智慧並尊重身體,重新學 習與反省對身體的看法,並經驗到個人的情緒和感受,就是身心動作教育的觀念 和實際操作活動的設計。認為動作傳達人們的感受經驗,透過動員身體特定組 織,實踐內在、外在,或兩者的意圖。所以,覺知、意圖、動作和影響存在著密 切的關聯 (劉美珠,2002;Gomez, 1988-89)。

林大豐(2003a)認為身心動作教育是探究身心關係的科學,經由身體感覺、

反應與動作的探索,來調整身體的使用及影響心理層面,透過有系統的理論與方 法開發人體的覺知與環境適應的能力,使人們能夠更清楚的認識自我、適應環境 和發揮潛能。它是全人的和重新探索身心靈合一的學問。它包含了自我與他人、

個人與團體、內在與外在、公眾與私人之間的關係,以及所有相互影響所衍生的 各項內容(林大豐,2001)。如此可知,身心學正是一門結合身心平衡、強調由 內在省思去經驗身體感受以了解身心現象的研究學門。

(35)

要與優先,且原則的論述歸納有助於身心學領域的整合(Johnson, 1995)。不一 樣身心技巧各有其特色與重點,研究者綜合以下各派觀點歸納出與本研究相關的 基本論點,並作為課程編排的理論依據。

(一)主張內在探索、身心合一的觀點

基於「身心合一」的理念為本研究課程理論與動作技法。透過意念精確掌 控外在肌肉的活動,訓練身與心一起工作,增進全人整體適能(劉美珠,

2003a)。在科學實驗、醫學研究和教育領域裡,身與心截然分成兩個實體的觀 念已普遍地深植於民心,更於無形中影響了大家對身體的態度以及對身體的偏 見(Kleinman, 1972)。而身心學有別於由第三人稱強調客觀研究的人體實驗科 學,主張由第一人稱的角度來探索內在的經驗科學。以身心學的觀點而言,心 與身的關係並非主僕關係,而是一體兩面,是互為體用而無法分割的實體,身 心是一起成長一起改變的,一個不斷改變(changing)、運動(moving)、成長 和蛻變的我(林大豐、劉美珠,2003)。

由自我內在去體會不同的身體動作以及經驗身體的現象,自己身體所發出 的訊息,檢驗自己的心靈狀態、動作模式和身體結構,進而讓自己的身與心能 夠更密切地融合為一。要深入體會身體(soma)的存在,最重要的就是能夠向 內探索,並學習和它溝通。此領域直接訴諸身體內在的經驗感覺、反應與動作 操作,並跳脫傳統哲思辨證等議題探討,來進行身體現象、動作經驗、分析、

調整與治療(劉美珠,2003a)。

(二)覺察能力的學習與

身心健康的先決條件,就是先要能「覺察」自己的身體與心理狀況,「覺 察能力的開發」乃身心學重要之一環。然而,對內在的覺察,全人內在與外在 經驗的對話,是身體教育最被徹底忽略的區域之一(Olsen, 1991)。身心教育 則透過一系列活動課程來開發身體的覺察能力,強調直接而立即體會感覺經 驗,幫助我們將非批判性的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習以為常的身體變化,在用心品 味當下過程裡,「覺察」的現象就發生了(王偲潔,2007)。

(36)

覺察的定義為:集中注意力於覺察是人類知覺的原動力,而知覺的幅度、

區域與範圍則需透過學習而深化(Colline, 1985)。如今要開發內在身體覺察

(body awareness)是學習自我探索的第一步(陳玉鳳,1998;張篤群,1998;

Dorko, 1989-90;Greene, 1995)。李宗芹(1996)指出動作治療者藉由身體動 作的擴展與體會而對自我有更深的瞭解,視覺察為身體和思想心靈的重要對 話。在所有功能取向肢體療法最強調的就是感官復甦─將注意力集中在身體此 時此刻的感覺,所指即是「覺察能力的開發」(邱溫,1999)。高華峰(1998)

提出「覺察」需包括生理、心理、情緒和意識四層面,也認為覺察能力需靠平 時練習培養。劉美珠(2003b:141)指出覺察的開發是身心教育最主要的重點,

並提出覺察是一種將無意識層面提升到意識層面的體察過程,也是一個在無意 識與意識之間不斷來回對話的過程。總之,「覺察」是知覺自己的身體與心理 狀況,將注意力由外界轉移到內在,時時檢視自我與身體的關係,體會存在於 身體裡的感受,和自己的生命培養全新的關係,從而體察身體運作的方式、自 主性的智慧和運行的邏輯(Olsen, 1991)。對於覺察許多文獻均有深入探討(李 宗芹,1996;邱溫,1999;高華峰,1998;劉美珠,2003a)。

(三)重視改變與選擇

身心學大師 Feldenkrais 認為如果一個人不去覺察自己的身體,就無法區 別身體現象、動作或感受的差異;沒有區別的能力,也就無從選擇;沒有選擇,

也就無從改變(陳玉鳳,1998)。而學習的過程是在於「體知身體的異同」、「瞭 解有何選擇」和進行「有意圖改變」,從而使自己更加有選擇性,更加彈性(陳 玉鳳,1998;劉美珠,2003a)。我們的身體時時刻刻不斷地改變,如果沒有培 養覺察的能力與習慣,就無法體會它的「變」與區別它的「異」,對身體的改 變常習而不察。因此,培養敏銳的「覺察」能力以「區別」身體的變化,進而 發生「選擇」與「改變」,是身心教育建構的重要要素。

(37)

三、身心動作教育課程之應用與研究

國內外已有應用身心學理念於課程編排和實務教學的文章發表,也有部分實 證研究公開。王德正(2007)記錄台東大學羽球校隊,實施十週身心動作教育課 程的情形。研究結果發現,受試者雖然依舊接受羽球訓練,透過趨向分析得知其 疼痛情況仍獲得顯著的改善;於課程中學習到透過呼吸來幫助身體調整,且覺察 能力亦有所提升,能更早覺察到身體不適的部位,並加以調整;另外也增加對於 身體結構的認知,對於身體的使用方面也有很大的幫助;在教學技巧、課堂臨場 反應及專業知識上,皆有所提升。並發現在進行呼吸練習時,配合彈力球的使用 能提升練習的效果;曲抱雙腳及下背伸展等動作,可減緩受試者背部的不適。

Howell(1982)發現身心教育課程增進了學生的身體覺察與控制疼痛緊張壓力的 能力;對身體和心理的關係更加覺察,且學習使用這些知識以控制負面的情緒狀 態。此外,亦有助於人際關係與在團體的互動能力的增進及提昇自信與安適狀態。

以身心內在覺察為主,透過對人體自然動作的探索,所發展適合孩子身體活 動的相關研究,謝文仁(2008)針對國小低年級身體覺察能力的開發行動研究中,

發展一套建構於身心動作教育理念之游泳教學課程,經過10週、每週1次、每次 80分鐘之游泳教學,能增加學童學習游泳的興趣、改變學童呼吸放鬆覺察的能 力,進而增加學童之游泳能力。結果發現:游泳的距離後測成績顯著高於前測;

透過融入身心動作教育理念之游泳課程能增加學童學習游泳的興趣;身心動作教 育課程對國小學童呼吸放鬆覺察能力之提升有正面效果;學童對本課程的喜愛度 高,而且逐週升高。所以透過對身體覺察能力的提升,對人們的生活經驗體會及 反省應是有助益的。

在教學上身心動作教育的應用亦日漸受到重視,鐘惠英(2009)根據身心動 作教育理念設計一套生命教育課程,並探討國小高年級學童對本課程之接受狀 況、學習情形,以及符合身心動作教育功能,達到生命教育課程能力指標之情形。

透過研究比較身心學基本理念與生命教育五大主題軸之內涵,分析生命教育課程

(38)

分段能力指標,選擇可對應之身心動作教育主題與教學活動以完成課程架構,並 以試驗課程的行動歷程檢驗此課程。研究結果發現,除了提高學童對生命教育課 程的學習興趣外,能覺察身處環境及大自然生命的變化,懂得珍惜自己生命及尊 重他人,進而珍惜週遭的環境。透過身體的活動可開發自我覺察能力,學會情緒 紓解能力且提升教學者之教學經驗與專業成長。

四、身心動作教育課程設計架構之探討

身心學是從第一人稱的角度,從體會認識身體智慧的過程中,來開發自我身 體的覺察能力,更是一門探究身心關係與開發覺察潛能之實務工作的研究領域。

(林大豐、劉美珠,2003)。它主張重視個人內在經驗的導引、體會和反省,所 引伸出來的各種相關身心技法,就是藉由外在身體進入自我的內在世界。本研究 的正子太極拳課程,就是以此理念,藉由身心學論點下的身心動作教育模式,將 所學課程內容加以整合、挑選、設計及編排。

因此,本研究課程以研究者在2008 於台東大學健康促進與休閒管理學系碩 士班進修時,劉美珠教授教導之「身心學」課程及2008、2009 國際身心動作教 育研習會中所學習、體驗過的身心技巧及其理論概念,針對呼吸的學習、身體自 我覺察、身體結構認知、身體動作探索四個項面進行探討。

(一)呼吸的學習

人靠呼吸存活,呼吸停止人馬上就會死亡,呼吸重要到幾乎等於人生,只 有呼吸的人才有生機。呼吸是人類最基本的運動型態,對呼吸的深刻體認包括 對區幹解剖結構上的認知、功能上的體會、以及和動作的互動關係,均為探究 呼吸的重要學習方向(劉美珠,2009)。

透過呼吸動作的發生,感覺到身體擴張、膨脹的感覺,感覺身體內外三度 空間的變化,呼吸是意識與潛意識的橋樑,調呼吸即是在調心。「心」能夠獲 得舒適的狀態,「身」也就能獲得調適,「心」會影響「身」;「身」也會影響「心」,

(39)

「身」與「心」是一體兩面的,如果身體長期處於緊繃、焦慮的狀態下,肌肉 也會跟著緊繃,更進一步也會引起額外的壓力與焦慮,肺活量也相對的減少,

呼吸的頻率也會變的短暫而急促(丁乃竺、賴聲川,2001)。透過調身、調心、

調息來控制呼吸及姿勢的方法達到自我控制的目的,可增加腦中α 波,以消除 煩惱、減輕緊張,達到安定沉著的精神狀態,因此能在現代社會行程的各種緊 張壓力中保護人類身心的安寧狀態(劉一民,1993)。不同的呼吸技巧可以達 到不同的目的,包括:促進活力並提高清醒程度,鬆弛並減輕壓力、應付情感 反應、釋放受阻能量、激發創造力即平衡神經系統等(Kanster, 1996)。

在動作發生時,從呼吸的體驗過程中感受身體的變化,會特別覺察呼吸與 動作間的關係,增進自我覺察能力。應用在技巧練習或比賽時,運用呼吸的方 法,增加呼吸與動作間敏感度的覺察,使動作精緻化,有助於增加運動表現。

本研究課程以三度空間的呼吸與丹田呼吸來進行呼吸的學習,並將所學習的呼 吸方法,實施於之後每次上課時的準備活動中。

(二)身體自我覺察

謝千文(2008)發現,透過身心動作教育,瞭解自我身體現象可以有另一 種「選擇」來「改變」它們,從覺察肌肉張力及鬆緊的感覺,呼吸和動作之間 的關係變得更輕鬆;進而改變對身體的看法及對待身體的態度與使用方式。我 們從肌膜動作探索中,讓身心獲得舒暢感,達到延展身體、鬆活關節、增函柔 軟度的效果,自我身體的認識、身體的使用、身體的姿勢和對身體的覺察能力 這四方陎都有成效。

Knaster(1996)認為,「選擇」透過不同的放鬆方法的學習,因人而異的 改善情形,每個人身體疲勞的地方不盡相同,傷害的情形也如此。所以透過身 心動作教育除了能發現身體疲勞或運動傷害的趨勢,並能更深一層地清楚覺察 到身體肌肉張力的感覺;人體會趨向一個身體最舒服本能動作的探索,自然對 傷害有自然防衛與尋向最好情況的能力,如果緩慢輕鬆的讓身體自然的移動,

再用心去感覺,便能找到身體最舒服的姿勢,依個人的需求與感覺,感受身體

(40)

給予自己的訊息(酸、痛、舒適),在其過程中,進一步覺察身體。若身體無 法自我覺察「鬆」與「洩」的區別,就無法選擇最適當的身體使用,身心教育 的目標之一就是幫助每一個人肌肉消除過度的緊繃,視需要力氣的大小使用,

讓它處於最有效的節約狀態,保持於最放鬆的狀態(Batson, 1993)。身心學者 深信人們能藉由對身體敏銳度的提昇,讓身體有了對話的空間,並透過對身體 的再教育來學習放鬆,且就能進一步覺察到緊張和壓力,來學習放鬆與掌控的 方式(蘇朱民,2001)。

人們在覺察的過程中,漸漸地學會覺察自己身體的信號、思考方式和情緒 態度,讓這些信號自然呈現,不強求刻意地檢查它們,也不要抑制它們,只要 自然覺察任何呈現心頭的訊息,讓自己隨時保持敞開,以便對自身的思想和感 覺能保持適當的清醒狀態(林大豐、劉美珠,2003a)。

本研究中透過身體檢視(body checking)與身體繪畫(body painting)的 方式,來體會肌肉鬆緊與力量使用的過程,學習身體自我覺察。

(三)身體結構認知

王偲潔(2007)指出傳統上所認識的身體結構,比較是粗略地知道有那些 身體部位,通常也只是知識性的灌輸,對於這些部位的詳細構造和功能,經常 是摸不著頭緒的。而「身體構圖」其主要概念是發現在身體的操作經常使用不 當時,造成了身體傷害;而藉由有意識地修正與體悟出自我身體結構的認知,

有助於獲得一個安全而正確的身體結構認知,產生有效率、流暢的及放鬆的動 作,提供了認識身體、再訪身體,並和內在的自我做深度溝通的好方法。針對 身體各部位本能動作的探索,而不同於傳統特定動作技巧的學習,也藉此提供 教學者們一個能幫助學員認識身體結構,以提昇動作表現的方式。

從認識身體、擁有正確的身體結構認知,在許多身心技法中,是一個具體 且容易進入身體的好方法,於是以「身體構圖」的概念為主軸,決定藉由一系 列「身體構圖」(body mapping)的教材,來進行本研究課程的架構,並配合

(41)

Conable)所提出建構自我身體構圖的觀點,及柯珩•邦妮(Bonnie Bainbridge Cohen)所發展身心平衡技巧中探索身體骨骼、肌肉系統(body systems)的方 法整理出了一系列針對身體結構之探索與體會的身體構圖教學方法。劉美珠和 林大豐(2003b)指出如果是正確的,動作會隨頭腦中所認知的身體結構圖以 比較好的方式來呈現,腦中呈現的概念圖,就如旅行地圖作為指引一樣,可以 引領我們進入身體的探究之旅。如何能夠重新提供腦中一個正確的結構地圖,

由有意識地修正與精緻化對自我身體結構的認知與體會,來產生準確、優雅、

流暢及放鬆的動作。

因此,本研究採取劉美珠、林大豐(2007)所整理出自然動作與身心遊戲 的一系列針對身體結構之探索與體會的身體構圖教材,加上亞歷山大技巧所提 出體認身體「主要控制」(primary control)的概念,提出頭和頸關係的體認、

腦和動作的關係、脊椎的認識、雙腳的探索、雙臂的探索、雙手的動作、驅幹 的動作、呼吸探索、支持樂器,以及頭的位置和「主要控制」的概念,考慮實 際需要及實施的可行性,規劃「身體構圖」的系列課程來進行課程架構。

(四)身體動作探索(肌膜探索)

郭湘南(2008)指出,在身心動作教育課程內容中,身心平衡技巧(BMC)

的肌膜探索是非常重要的項目,而且也是透過對肢體、肌肉、肌膜等內觀覺察 作用中,達到身體放鬆的要素。肌膜組織提供了器官之間平滑的接觸面,在身 體中形成連綿不斷的網絡,環環相扣地包裹著每一束肌肉及內臟器官,遍佈身 體的每一個部位;透過肌膜結締組織的體會,可以將外在的表達和內在的感受 連結在一起(Cohen, 1993)。在研究者的學習過程中,就深刻地體會到透過肌 膜的概念來進行太極拳動作的探索,對傳統太極拳的內在思路,有異曲同工之 妙用,對於向內自我體悟、瞭解和身體動作關係的探索,有著更深沉的體悟,

確實可提供非常好的媒介與基礎。

當身體結構清楚的認識後,在發生動作時的型態都會被影響或改變,更能 精準體會出身體部位之間的關係,要學到身體改變方式的技巧,逐漸地改善身

數據

圖 3-4  研究流程圖  第七節    課程規劃與實施  台東薪傳鄭子太極拳推廣中心的每週上課內容包含三十七式拳架、推手、太 極劍與散手等。本研究是著重在拳架的訓練,練習方面則以站樁與靜坐調息、基 本步伐訓練、動作規格訓練、拳架要領訓練及內觀導氣訓練等交替實施。練習地 點以本推廣中心及台東大學特教系 101 教室作配合,初步先收集既有課程內容, 並加入身心動作教育訓練,融合篩選適合學員的課程架構,再逐步刪修與研擬出 鄭子太極拳訓練課程。目前推廣中心的上課時間如表 3-3 所示:  表 3-3  台東薪傳推
圖 3-5  課程架構 1.逆式呼吸 2.靜坐 (小週天) 3.渾元樁 (大週天) 1.左顧右盼 2.前進步 3.貓行步 4.平行步 5.倒退步 初階第一段 1.預備起式   2.攬雀尾  3.單鞭   4.提手上勢  5.靠   6.白鶴亮翅  7.左摟膝拗步    8.手揮琵琶    9.左摟膝拗步  10.進步搬攔捶  11.如封似閉   12.十字手 鄭子太極拳 原則與要領 1.虛靈頂勁 2.沉肩墜肘 3.含胸拔背 4.鬆腰坐胯 5.虛實分清 6.上下相隨 7.內外相合 8.相連不斷 9.用意不用力
圖 3-8  左顧右盼  圖 3-9  前進步        2.  前進步        (1)訓練部位:提升下肢動作的穩定與質感,強化膝蓋、腰跨的柔軟度。        (2)預備動作:兩腳平行,與肩同寬,雙手拇指交叉,掌心朝內貼於丹田。        (3)動作步驟:A
圖 3-10  平行步一  圖 3-11  平行步二        4.  倒退步        (1)訓練部位:提升下肢動作的穩定與質感,強化膝蓋、腰跨的柔軟度。        (2)預備動作:兩腳平行,與肩同寬,雙手拇指交叉,掌心朝內貼於丹田。        (3)動作步驟:A
+6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Basing on the observation and assessment results, this study analyzes and discusses the effects and problems of learning the polynomial derivatives on different level students

This study aims at evaluating the learning effects on the part of students from the teacher-designed concrete vector classroom-teaching approach in Plane Vector course on the basis

¾ 80% of teachers think that the students can do reflection after each lesson through the spoken words or written words.. 策略/工作 時間表 成功準則 評估方法

 name common laboratory apparatus (e.g., beaker, test tube, test-tube rack, glass rod, dropper, spatula, measuring cylinder, Bunsen burner, tripod, wire gauze and heat-proof

assessment items targeting the following reading foci: specific information, inferencing, main ideas. What syntactic and/or semantic clues would you identify in the text to guide

Session notes for Course for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 on Teaching Personal, Social &amp; Humanities Education (PSHE) Key Learning Area in the English Medium

配合小學數學科課程的推行,與參與的學校 協作研究及發展 推動 STEM

研究不同的、新的教學方法/模式 試教行動 Æ 分享經驗 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