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Denzin 和 Lincoln (1998)對質性研究的描述為:在自然的情境下,

透過各種方法,收集人類生活經驗或現象,並進一步瞭解及說明其所產生 之意義。質性研究自 1900 年開始在西方社會科學界萌芽,經過數個時期的 演變,在各自歷史背景的時空交錯下,呈現不同的內容與意義(胡,1996)。

Denzin 和 Lincoln (1998)將這些時期的演變史劃分為五期:

(1)第一期:傳統期(the traditional period)-1900-1950。這時期的質性 研究仍以對「殖民社會」的田野經驗,進行所謂實證主義典範的「客觀描 述」為理念,其研究對象(the other)相對於研究者都是陌生的、奇特的、

遙遠的人們。

(2)第二期:現代期(the modernist phase)-1950-1970。這是質性研究的 黃金期。此期傳統期的影響還在,但是方法上則較具體,對象也不限殖民 的社會,資料的收集與分析也經過「標準化」的設計。「後實證主義論」

(postpositivism)是這時期重要的知識典範,現象學、茁根理論、女性主義 論都在這時期受到重視與討論。

(3)第三期:領域模糊期(blurred genres)-1970-1986。此期因文化人類 學者 Geertz 提出社會科學與人文科學之領域界線不應明顯區分,領域模糊 論因而產生。人文領域的視角開始引進,文本(text)分析、敘說分析(narrative analysis)、語意方法(semiotic method)進入質性研究的空間(引自胡,1996)。

(4)表達的危機期(crisis of representation)-1986-1990。此期出現了一 些對質性研究的批判的著作,Marcus 和 Fischer(1986)認為「研究」和「寫 作」本身即是性別、社會階層、種族之反射(reflexive),過去傳統研究的 標準受到批判。

(5)目前發展-1990-迄今。傳統疏離的研究者(aloof researcher)的概念 已經被摒棄。更多行動研究(action research)和行動主義導向

(activist-oriented)之研究開始發展,傳統習慣上龐大的研究說辭(grand narratives)正被針對專一問題、專一情境的小型理論說辭所取代(胡,

1996)。

Boyd(2001)歸納,質性研究大致有幾項共同的特徵:以整體性的方

式探究研究問題,研究的焦點是人類的經驗,在自然的情境中收集資料以 及重視研究對象的生活脈絡,研究者高度地介入研究對象的生活情境中,

通常使用參與式觀察法或深度訪談,研究結果通常為關於人們在此經驗中 的敘述性資料(narrative data)。

Bryman 亦指出質性研究的特性,應有以下幾個標準:

(1)透過被研究者的眼睛看世界:研究者必須掌握被研究者個人的解釋與 觀感,才能明瞭真正的內涵。

(2)詳細的描述事件及情景發生的背景:幫助研究者瞭解研究主體的解釋。

(3)了解研究問題在社會脈絡中的意義:在了解事件及行為時,須將事件 放在其發生場景或脈絡中去看,才能對事件作完整瞭解,而事件也才能顯 現其真實的意義。

(4)重視時間與過程:質的研究者認為社會生活是動態的、進行的,是一 系列且相互關聯的活動,因此重視事件背後的過程機轉。

(5)採開放及非結構式的研究設計:研究時採開放或非結構方式,讓資料 呈現它自己的面貌與意義。

(6)避免在研究的初期就有概念或理論的形成:應讓資料本身解釋整個現 象的意義,而非用理論或概念去引導資料的呈現(引自 Silverman, 1994)。

歸納來說,正如 Merriam(1988)所說質性研究在探討人們對生活經驗 或現象的感受與此經驗帶給他們意義,研究者以本身為研究工具,透過與

研究對象的互動過程,收集研究對象對此經驗或現象的語言、文字或行為,

以歸納的原則,真實的描述這些過程中所產生的意義與瞭解。

本研究的目的在探討-家屬安置老人於長期照護機構之經驗,重點在 於自然情境中的互動關係以及當事人對其經驗世界的詮釋。此種研究問題 的本質,唯有透過質性研究中對情境脈絡的敏感以及以具深度、彈性的研 究方式,才能完整地了解研究對象對此經驗的真實意義與面貌。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