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 「 「超雕塑 「 超雕塑 超雕塑」 超雕塑 」 」 」的後現代性 的後現代性 的後現代性 的後現代性

第五章 第五章 「 「超雕塑 「 超雕塑 超雕塑」 超雕塑 」 」 」的後現代性 的後現代性 的後現代性 的後現代性

本章的結構由前言與四節組成,前言談及後現代乃繼現代而生,現代與後 現代之間既對立又延續的關係,以及在後現代主義從五○年代初露曙光,到八○

年代幾乎為各學科全面接受,再到八○年之後後現代主義路線的分歧中,新保守 主義的崛起。而論及新保守主義崛起的原因與其意義。還有阿赫曼的作品是如何 與這發展緊密纏繞。

前言前言

前言前言、、、、後現代思想的源起與發展後現代思想的源起與發展後現代思想的源起與發展後現代思想的源起與發展

一 一 一

一、、、、現代與後現代現代與後現代現代與後現代現代與後現代

有關後現代的爭議相當廣泛,事實上,統一的後現代理論並不存在,更遑 論及它有明確的定義。關於「後」現代一詞在認知上有許多不同的看法,首先在 費瑟斯通的《消費文化與後現代主義》中,他提到假如「現代」與「後現代」是 一般總稱,那麼字首的「後」意指在與之現代主義的關係折斷或破裂之後發生,

這概念是以反向區分的方法來定義的。因此,「後現代」一詞更強調建立在對現 代的否定上,一種認知上的離棄。391而「現代」則又相對立於之前傳統時代的秩 序,暗示著社會世界中進步的經濟與理性化的管理,以及分化(differentiation)的 過程。而到了後現代性時代則是從強調「進步」、「理性」的現代性,再轉變到出 現具有其獨特組織原則的新社會整體。至於所轉變的方向為何,布希亞與李歐塔 都假定這個轉變是個朝向後工業時代的運動。布希亞強調的在這轉變的過程中,

技術與訊息的新形式佔有核心的地位,因為擬像(simulations)與樣式(models)不斷 地形構成這世界,以致於在真實與表象之間的區別被消弭。392李歐塔則是認為在 後現代社會,或是後現代的時代,是建立在朝向後工業秩序的前提下。他特別關 切的是「社會電腦化」(computerization of society)對知識的影響,393他主張不該

391 Featherstone, Mike: Consumer Culture and Postmodernism,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1991, p. 3:

“If ‘the modern’ and ‘the postmodern’ are the generic terms it is immediately apparent that the prefix

‘post’ signifies that which comes after, a break or rupture with modern which is defined in counterdistinction to it. Yet the term ‘postmodernism’ is more strongly based on a negation of the modern, a perceived abandonment, break with or shift away from the definitive features of the modern.”

392 Baudrillard, J.: Simulations, New York, Semiotext(e), 1983. In Featherstone, Mike: Consumer Culture and Postmodernism,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1991, p. 3.

393 Lyotard, J. F.: Postmodern Condition, Featherstone, Mike: Consumer Culture and Postmodernism,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1991, p. 3.

為後現代性中意義的喪失感到哀傷,因為這顯示了語言戲局的多樣性取代了敘事 知識394,地方主義取代了普遍性。

另一種對「後」現代的觀點較為普遍的,是將「後」現代視為現代主義「延 伸」。因此否定所有把現代主義與後現代主義視為對立的論點;或是將現代主義 與後現代主義之間的鴻溝,以正面或負面的評價來評斷這之間的決裂。這種是/

非的二分法並無法概括歷史延續性或者斷裂性的問題,因為可能在不知不覺中落 入現代主義二元對立的僵化局面,而失去了後現代主義的活躍性與多元性。德希 達解構的主要成就之一,就是對這種二分式的思考模式的有效性加以質疑,因此 胡笙(Andreas Huyssen)認為,去定義「後現代」是不適當的,「後現代」一詞原 本就強調現象之間的相對關係,不鼓勵遽下定義的方式。但後現代主義既是現代 主義的延伸,因此,勢必會牽涉一些現代主義的觀念。395

關於「後現代」一詞,據柯勒(Kholer)和哈山(Hassan)的考證,「後現代主義」

一詞,最早出現於三○年代,奧奈思(Federico de Onis)當時用它來表示一面反映 現代主義的鏡子396;二次世界大戰後,桑門韋爾(Somervell, D. C.)在為湯恩比的

《歷史研究》一至六卷所寫概論中,出現終止現代時期的「後現代」斷裂概念。

而後湯恩比在之後的內容中採用了這個概念。根據古代歷史學家湯恩比(Arnold Toynbee)在一九五四年的著作《歷史研究》(A Study of History)中,將世界史從 1875 年代之後稱為「後現代」(post-Modern)展開,「後現代」標榜著與自文藝復 興到十九世紀末這一段古典的「現代」(Modern Age)的斷裂397。就像反對「現代」

進步與理性的信仰,「後現代」的特質就是不合理、不確定與混亂的信仰與情緒。

394李歐塔援引維根斯坦(Wittgenwtein)的語言遊戲觀念來解釋自己的理論,強調不同領域有如不同

戲局,各有特定的一套規則也因此大敘事一體適用的規則是行不通的;相對地,唯有小敘事或 語言遊戲這類強調局部決定、細微分析的整體才是值得推崇的。李歐塔(Lyotard, J. F.)著,黃宗 慧譯:後現代狀況,《中外文學》24(7),1995,頁 17。

395 Huyssen, Andreas: “Mapping the Postmodern,” New German Critique, 33, 1984, pp. 5-52.

396 Featherstone, Mike: Consumer Culture and Postmodernism,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1991, p. 7.

397桑門韋爾和湯恩比認為,西方歷史大致上分成黑暗時期(675-1075)、中古時期(1075-1475)、現

代(1475-1875)及「後-現代」四個階段。

這些過去是與我們時代中「大眾社會」(mass society)、「大眾文化」(mass culture) 的出現有關。在湯恩比的歷史哲學中,後現代是「騷亂的時代」(Time of Troubles) 再現的例子,理性主義和啟蒙時代精神瓦解碎裂與分解的時期398

398 In Kumar, Krishan: From Post-Industrial to Post-Modern Society, Blackwell Publishing 2nd ed., Oxford UK & Cambridge USA, 2005, p.129.

399 Huyssen, Andreas: “Mapping the Postmodern,” New German Critique, 33, 1984, p. 11.

400 湯恩比並沒有發展出一套關於後現代時期的系統化理論,而且他以文明興衰為歷史循環基礎

的普遍主義歷史哲學、唯心主義的哲學立場,分析中隱含的宗教寓意,使他的後現代概念與當 代思潮中的後現代性概念並不相干。貝斯特與凱爾納(Steven Best & Douglas Kellner)著,朱元 鴻 等譯:後現代理論─批判的質疑,巨流,台北,民八十三,第二十五頁。

401 Kumar, Krishan: From Post-Industrial to Post-Modern Society, Blackwell Publishing 2nd ed., Oxford UK & Cambridge USA, 2005, p.129:

“For defenders of modernism such as Irving Howe and Clement Greenberg, post-modernism

represented a capitulation to kitsch and Commercialism. In its unashamed populism, it repudiated the austerity and integrity, the striving after the aesthetic object for its own sake, that had been the hallmark of High Modernism.”

就不斷出現,即便「後現代主義」一詞定義仍有爭議,也沒有統一的後現代主義 的理論或者甚至一套前後一致的立場。但我們可以從另一個方向,即釐清現代的 論點,試看後現代主義。對在美國影響力超過三十年的葛林伯格來說,他將現代 主義定義為完全美學自主的、徹底反對再現的自我探索。現代主義首先意味著每 一藝術訓練追求的是從外來的影響中解放出來。因此現代繪畫刻意排除包括聖 經、古典的、歷史的、以及其他景象的敘述,那些屬於文學的範疇。從形式主義 者「反再現」(anti-representation)的立場,後現代主義放棄的是個人內在探索,

並回歸到繪畫性敘述,以及習慣的再現402

一九六○年代,哈山(Ihab Hassan)與評論家菲德勒(Leslie Fiedler, 1917-2003) 等,雖不約而同地強調「後現代」一詞,但對於何謂後現代文學,卻有不同的看 法。403但值得注意的是菲德勒曾在《新變種》(The New Mutants)一文中,使用「後 現代主義」一詞,描述當時新興起的文化,是一種否定新教教義、維多利亞風格、

理性主義、人本主義等傳統價值的新興「後─」文化(“post”-culture)。他雖然在書 中貶抑了現代藝術與「後─現代主義者」所形塑的新興青年文化;但在後文中,

他也肯定後現代主義,發掘文學與文化傳統崩潰的正面價值。他大力讚揚大眾文 化,對普普藝術打破文學和文化傳統持肯定態度,並宣稱:前衛小說和現代小說 已消逝,而新的後現代藝術形式出現後,藝術家與觀眾、藝評與門外漢之間的「落 差消失」。404菲德勒所強調的是擁抱大眾文化,否定現代主義的菁英主義。他認 為新的文藝評論必須拋棄形式主義,轉而分析處在特定心理、歷史、社會脈絡的 讀者對文藝作品的主觀反應。

402 Bertens, Hans: The Idea of the Postmodern: A History,.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5, p.

4033. Huyssen, Andreas: “Mapping the Postmodern,” New German Critique, 33, 1984, p. 11.

404 Field, Leslie: “Cross the Border, Close the Gap,” in The Collected Essays Leslie Field. Vol. 2.

New York, Stein and Day, 1971, pp. 461-85:

“…he later celebrated postmodernism and saw positive value in the breakdown of literary and cultural tradition. He proclaimed the death of the avant-garde and modern novel and the emergence of new postmodern art forums that effected a ‘closing of the gap’ between artist and audience, critic and layper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