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跆拳道旋踢動作之運動學、動力學分析研究

周桂名 (1996) 以男女選手在跆拳道四種基本動作 (腳背旋踢、下壓、後踢、旋踢) 對踢撃的反應時間、平均速度進行差異分析比較,結果指出:

(ㄧ) 在四種攻擊動作的反應時間中,以下壓0.422 (sec) 與腳背旋踢0.440 (sec) 較 快,而後旋踢0.472 (sec) 與後踢0.492 (sec) 相形之下則較慢。

(二) 在攻擊的平均速度方面,以腳背旋踢的攻擊速度8.84 (m/sec) 最快,其次為後 踢8.36 (m/sec),在其次為後旋踢7.39 (m/sec),速度最慢為下壓6.45 (m/sec),

彼此間皆達到顯著差異。

蔡葉榮 (1999) 以省立泰山高中二十名跆拳道男選手為受試對象,針對下壓踢動作 之各階段時間、運動學及動力學參數,並探討影響下壓踢動作時間與踢擊速度之生物力 學參數,使用Kistler測力系統、PeakPerformance 動作影像分析系統等研究儀器,結果發 現攻擊腿之前、後地面作用力越大,動作時間將會越快;攻擊腿的平均合速度為髖關節 1.822 m/sec、膝關節5.439 m/sec、踝關節7.454 m/sec、足尖8.810 m/sec;攻擊腿的最大速 度為:髖關節2.51 m/sec、膝關節5.95 m/sec、踝關節9.44 m/sec、足尖10.480 m/sec,所有 受試者攻擊腿各關節活動順序符合人體動力鏈的順序原理。

柯玉貞 (2000) 針對國內甲組跆拳道選手8名,以 Peak Performace 高速攝影機 (120 Hz) 兩台,對後旋踢進行分析,結果顯示後旋踢攻擊腳的各關節速度最大值依序為髖關 節 (0.254±0.038) 、膝關節 (0.144±0.032) 、踝關節 (0.131±0.084)、足尖(0.096±0.123),

出現順序依次為髖、膝、踝、足尖,這樣的現象是符合動力鏈原理,遠端大於近端,會 有較佳的攻擊速度。因此動力鏈原理在跆拳道下肢動作的踢擊是由大腿啟動帶動膝關節、

踝關節,導致踝關節末梢速度加快。在每一項運動項目中,其動作的表現需上下肢各關 節、肌肉的協調與配合,方能有較佳的表現。

以羅月英、王翔星 (2000) 聲光反應器、加速規、Bio-pack. System,針對六名體育 系跆拳道選手的旋踢攻擊動作模式,探討直接旋踢與反擊旋踢動作的速度週期變化進行

19

運動學分析比較,加速規至於脛骨前緣,測慣用腳全程加速度的週期變化,另一加速規 置於踢靶內側結束點,結果:一、直接旋踢的動作開始有一小段正加速度,推論是來自 腳蹬地的反作用力,接著是維持等速狀態,在動作全程之80%處產生極大加速度,推論是 由於末端轉腰動作帶動下肢技巧所致;二、反擊旋踢動作開始時,因前腳與後腳作相對 運動 (前腳向後拉,後腳向前提),故未有明顯加速度現象,但隨後身體向後傾小腿迅 速向前擺動的相對運動,使增加加速度 (動作全程60%處),在動作末端又因轉腰帶動下 肢的技巧,故再次產生極大加速度現象。

胡宗祥、陳曉光 (2006) 的研究中亦指出,以13位北京省優秀與非優秀跆拳道運動 員,利用紅外線高速攝影系統針對旋踢技術中軀幹運動學之分析,結果發現在旋踢過程 中軀幹參與了兩次的轉動,第一次轉動為蹬地提膝階段,第二次轉動則隨著攻擊腿伸展 增大其穩定度所為;兩次轉動的總幅度平均為76.43°,最大扭轉角速度為595.02 °/s,第 一次扭轉最大角度出現的時間與踝關節點最大速度之間相關係數達顯著 (r=-0.77, p

<.05) ,表示扭轉後會加快後續動作的完成,縮短動作完成時間並提高速度;不同水平 運動員的軀幹轉動角度與角速度變化雖一致,但優秀運動員軀幹扭轉幅度大、速度快。

因此在動作的踢擊中,不管單一或是連續動作,末梢速度、加速度的增加,髖關節都將 扮演啟動動力鏈的重要樞紐,以利縮短攻擊時間,進而達到快速的踢擊能力。

王翔星、李文娟、相子元 (2007) 自行設計一速度偵測器 (Velocity monitor system) 並配合全身反應器 (Whole bodyreaction system) 等運科儀器,比較不同量級跆拳道選手 旋踢踢擊反應時間、動作速度及踢擊末端速度之差異。以22 名國立體育學院男子跆拳 道選手為受試者,並將受試者依體重區分為輕量級組、中量級組及重量級組。研究結果 顯示:在旋踢動作速度的部分,輕量級選手的旋踢速度 (8.32 m/sec ± 0.72) 顯著優於中、

重量級選手,但中量級選手旋踢速度 (7.55 m/sec ± 0.46) 並無顯著優於重量級選手 (6.90 m/sec ± 0.60),至於末端踢擊速度輕量級選手雖未顯著快於中、重量級選手,但比較動作 速度與末端踢擊速度卻發現,輕量級選手末端踢擊速度相較於動作速度只衰退7.93%,

中量級衰退12.5%,重量級選手甚至衰退20.28%,在開 放式動力鏈的動作中,末端速度

20

的衰退與執行動作的目的有關,若執行動作的目的是速度(如羽球的殺球),將可展現 較快動作的末端速度,但若執行動作的目的是重負荷的(如舉重),末端速度則呈現減 速現象,因此,推論在跆拳道比賽中,由於輕量級選手習慣於賽場中展現突襲的攻擊模 式或快速的纏鬥踢擊(湯惠雯,2001),也因此專項練習時著重於快速踢擊訓練,推論 此長期快速踢擊的訓練,為輕量級能夠發揮較快動作速度之原因,而重量級選手習慣以 重擊方式取分,因此獲得大力量的旋踢踢擊技巧,相對降低旋踢動作速度的發揮,也可 能是末端速度衰減的重要因素之一。

鍾璧年、陳福進、黃世傑、劉佳鎮、陳太正 (2008) 利用兩部JVC9800攝影機與 SiliconCoach動作分析軟體,以曾憶萱選手為對象,探討慣用邊與非慣用邊之旋踢運動學 參數,結果發現攻擊腳由離地瞬間至膝關節完全伸展踢擊到踢靶,並非只有速度直線上 升,在踝關節上會出現三段加速之模式,且踝關節速度受膝關節速度、膝關節夾腳及軀 幹轉動速度影響,並符合鞭打原理。

21

二、旋踢動作動力學相關研究:

周桂明 (1996) 利用聲光反應器、加速規、磁帶記錄器、資料擷取分析系統、踢靶,

針對男女共19位跆拳道選手進行旋踢、後踢、下壓踢、後旋踢等四個動作,研究結果指 出:平均力量為旋踢596kgw、後踢520kgw、下壓踢257kgw、後旋踢520kgw。

林仁彬、江界山、向淑慧 (1997) 透過FSCAN 鞋底測力器,分析跆拳道左、右腳原 地側踢攻擊和左、右腳滑步側踢攻擊,四種動作之攻擊力量的大小,結果發現:原地左 腳側踢顯著小於原地右腳側踢與滑步右腳側踢;滑步右腳側踢力量最大,依序為滑步左 腳側踢和原地右腳側踢,原地左腳側踢力量最小。

張榮三、相子元 (1997) 分析旋踢動作在一般和屈膝兩種踢法時, 其反應、動作、

末端時間及踢擊力量差異,使用聲光反應器、張力計及角度計針對12名體院選手作測試,

結果發現在反應及動作時間上無差異,但攻擊力量為182.83nt及216.9 0nt,與踢擊過程中 三個角度 (動作前角度、踢中靶角度、回收角度) 有顯著負相關,表示收腿與踢中靶的 角度及動作完成之膝關節回收角度越小時,則產生越大的力量。

Concel 等 (1998) 以類似足底壓力器之壓電片黏貼於踢靶上,進行前踢、旋踢、後 踢動作之力量分析,結果顯示旋踢力量值最大高達470kgw。

李政霖、秦玉芳 (2004) 研究主要是比較分析男子跆拳道前四量級選手之後腳攻擊 動作中的後腳旋踢、反擊旋踢與前腳攻擊動作中之前腳旋踢及;骨步旋踢的表現差異。

結果顯示: 在相對力量和相對爆發力上,兩者皆顯示後腳旋踢和反擊旋踢明顯大於前腳 旋踢和滑步旋踢 (p< .05)。

根據牛頓第二運動定律:衝量等於動量的變化 (Ft =MV2-MV1),所以腳作用地面所 產生的衝量大小將影響到起腳的速度和動作時間。Tsai等人 (2005) 分析八位體院跆拳 道選手前腳下壓踢的地面反作用力,結果顯示垂直地面反作用力和衝量分別為0.96B W 和77.57N-s,經作者的進一步指出,若要縮短下壓踢擺動時間,必須增加下肢末端的動 力和彈力。

Lee等人 (2005) 以六名有世界比賽經驗的跆拳道選手,利用Biovision加速規測量兩 種前腳旋踢 (前腳旋踢、滑步旋踢) 及後腳旋踢 (後腳直接旋踢、反擊旋踢) 之力量,

22

結果顯示後腳之踢擊力量顯著大於前腳。

洪彰岑 (2006) 利用F-scan鞋底測力系統及運動影像分析系統,探討對反擊跳後踢 影響動作時間及攻擊力量的因素進行探討。結果發現:一、後踢在踢擊過程中應減少身 體軀幹前傾並盡量將兩腿夾緊,以縮短動作時間進而提高踢擊力量。二、重心速度最大 值出現的時間應盡量接近攻擊瞬間,以獲得較大攻擊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