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四節 轉銜服務相關因素探討

由於國內目前尚無針家長對幼小轉銜服務需求與提供認知進行探討之資 料,因此無法就影響幼小轉銜服務需求與提供之因素作分析比較。在本節中研 究者藉著從身心障礙者對服務需求相關研究報告中,來探討轉銜服務之相關因 素,以作為本研究架構之參考。

一、 身心障礙者個人特質對轉銜轉銜服務影響

王天苗(1996)研究台灣地區心智發展障礙幼兒早期療育服務供需中發現

「接受」和「未接受」兩組幼兒及其家庭在性別、障礙類別、父母年齡、教育 程度、家庭社經水準、是否加入家長協會等變項上有顯著的差異。研究者綜合 相關文獻探討,將身心障礙者個人特質對幼小轉銜服務影響之相關因素依性 別、障礙類別與障礙程度、家庭特質等因素述說如下:

(一)性別方面

王天苗(1996)研究台灣地區心智發展障礙幼兒早期療育服務供需中發 現,接受早期療育的心智障礙兒童以男性的比例較高。這是否意指在中國文化 下家庭對男性子嗣比較重視,因而造成尋求及獲得的服務比例較高,需要進一 步探討。

. (二)障礙類別與程度

吳武典(1991)曾對高中職及大專階段調查發現,各障礙身障學生對現存 環境的感受依其障礙類型而有所不同,不論在環境建築、教學、設備、輔導或 是上學交通工具方面學生均反應出需要依其障礙有改善的需求(引自林和姻,

2002)。另外,在有關障礙程度研究上,障礙程度越明顯,家庭所經歷的壓力

越大。Burton &Park(1994)指出,出生時沒有明顯障礙,例如學習障礙或是 輕度障礙比起明顯障礙帶給家庭較少的壓力(引自蕭世敏,2003)。

(三)家庭特質

家庭是個人生命中最早接觸的生活與教育場所。家庭背景因素包括父母的 教育程度、及父母對子女期望等因素常常導致父母對子女生涯選擇有不同的意 願及能力,這也將影響其介入子女學習的活動或是轉銜服務的程度(揚瑩,

1998)。吳爾敏(2003)提到身心障礙者父母教育程度高者,往往較重視家庭 的文化資源,安排子女較多的文化刺激,子女亦有較多機會參與各種社交文化 活動,吸收各方面的知識,有助於子女生涯的選擇。

綜合上述,雖然在身心障礙個人特質對轉銜服務影響並不是針對學齡前至 國小階段探討,但身心障礙者之間因障礙類別與障礙程度不同,所需要服務提 供彼此之間差異很大,因此在提供轉銜服務前,應兼顧身心障礙者個別需求及 家庭差異性,才能為其提供最適切的轉銜服務。

二、轉銜服務相關因素探討

我國特殊教育法施行細則第十八條第 10款所稱的轉銜服務應依據各教育 階段之需要,包括升學輔導、生活、就業、心理輔導、福利服務及其他相關專 業 服 務 等 項 目 。 李 永 昌 ( 2000) 指 出 以 美 國 的 個 別 化 家 庭 服 務 計 畫

(individualizedfamilyserviceplan;簡稱 IFSP)、個別化教育方案及個 別化復健計畫(individualizedwritten rehabilitations;簡稱 IWRP)等,

都包含了身心障礙者轉銜方案。轉銜服務計畫或方案是依身心障礙者的不同發

展階段,分段執行。而大部份內容及計畫有賴教育系統與家庭教育密切配合完 成。

研究者整理相關文獻(林敏慧,2002;黃荷馨,2001;葛竹婷,1997;Carol, 1994;Diamond, Spiegel-Mcgill & Hanraham, 1988 ;Hanson, 1999;Karwowski, 1999;Repetoo&Correa, 1996;Stief, 1994),並依據第三節研究者整理成功轉 銜因素五個領域,將轉銜服務要素歸納為孩子能力準備方面、家庭參與方面、

專業團隊與資料轉介追蹤與生態評估五項,其具體的工作任務如表 2-4 所示:

表 2-4 轉銜服務要素與具體工作任務

關專業人員等針對不同轉銜服務要素去完成轉銜服務計畫與具體任務,唯有透 過專業團隊支持,才能協助幼兒及其家庭共同面對轉銜的挑戰。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