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研究分析與結果

第三節 迴歸分析

44

第三節 迴歸分析

為預測影響戰管聯隊基層人員工作環境滿意度因素的重要性,以缺口五(GAP5)作為 依變項,GAP1-4 作為自變項,進行迴歸分析,發現判斷係數值均<0.7,故本次問卷調 查的結果不具高度的解釋能力,即無法預測影響戰管聯隊基層官兵工作環境滿意度的重 要性,如表 4-12 所示:

表 4-12 判斷係數表

X1 X2 X3 X4 Y

X1 1

X2 .193185 1

X3 .426533 .598956 1

X4 .104391 .35772 .401891 1

Y .035484 .127195 .104145 .087108 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研究結論

壹、戰管聯隊基層人員工作環境滿意度分析與結論:

一、PZB 五大差距中的 GAP1-4 依平均數與標準差高低排序得知 GAP1>GAP2>GAP3

>GAP4,顯示最令戰管聯隊基層人員滿意的是 GAP1-基層人員期望的工作環境 與戰管聯隊所能提供認知差距,表示戰管聯隊管理階層對基層人員的工作環境與 條件等需求非常了解,基層人員所建議的意見都能傳達至高層,並且在基層人員 遇到問題或需要協助時,管理階層均能給予幫助,使基層人員對工作環境感到滿 意;另最不滿意的是GAP4-管理政策的傳達對基層人員期望及實際感受的差距,

表示戰管聯隊與其相關工作部門間未事先溝通,使得基層人員無法得知管理政策 的原意,並且政策的制訂有誇大的傾向,如人事升遷及福利措施等,使基層人員 期望過高,造成事後對於實際政策感受。

二、從問卷資料分析發現PZB 五大差距中的 GAP1-5 的 26 個子題中,以 GAP2 中的

「可行性」最令戰管聯隊基層人員滿意,表示戰管聯隊了解基層人員期望後,制 訂之管理政策可行性高;最令戰管聯隊基層人員不滿意的構面為GAP2 「政策訂 定」,表示戰管聯隊在制訂管理政策上,受到人事、財政、國家政策與任務特性 的限制。

三、以PZB 五大差距中的 GAP1-5 的 26 個子題的平均數觀察,高於 3.00 以上的構 面有「可行性、向上溝通反應、管理層次、管理標準化、勝任性、誇大宣導、目 標一致、角色不明、有形性、幹部勝任性、了解性、禮貌性、角色矛盾、信賴性、

基層需求認知、接近性、監督控制系統、領導者勝任性、安全性、控制力、協調 合作性、反應性及可靠性」,因此得知戰管聯隊基層人員對整體工作環境滿意度 高,惟「水平溝通、溝通性及政策訂定」低於 3.00。

貳、個人基本變項對戰管聯隊基層人員工作環境滿意度之分析與結論:

依據研究假設,以戰管聯隊基層人員之性別、年齡、婚姻、教育程度、階級、年資 及專長為自變項,分析GAP1-5 的 26 個子題中的顯著差異性,結果如下:

一、性別的顯著差異性

男性與女性在 GAP5 之「可靠性」及「禮貌性」兩個構面有顯著的差異,其餘各 構面則無顯著差異。

二、年齡的顯著差異性

不同的年齡層在GAP1-5 之各構面均無顯著差異。

三、婚姻的顯著差異性

已婚與未婚者在GAP3 之「監督控制系統」、GAP3 之「勝任性」及「溝通性」有 顯著的差異,其餘各構面則無顯著差異。

四、教育程度的顯著差異性

不同的教育程度者在GAP1-5 之各構面均無顯著差異。

  46

五、階級的顯著差異性

軍官、士官及士兵在GAP1-5 之各構面均無顯著差異。

六、年資的顯著差異性

不同的年資者在GAP3 之「角色矛盾」有顯著的差異,其餘各構面則無顯著差異 七、專長的顯著差異性

不同的專長者在GAP1-5 之各構面年資均無顯著差異。

參、迴歸分析法

因判斷係數值均小於 0.7,故本次問卷調查的結果不具高度的解釋能力,即無法預測 影響戰管聯隊基層官兵工作環境滿意度的重要性。

第二節 研究建議

一、以分析結果觀察各構面之平均數,發現較低的構面有「水平溝通、溝通性及政策訂 定」,戰管聯隊應加強管理政策的橫向協調及縱向宣達,使得基層人員得知管理的 原意,並暢通良好的意見交換管道;另戰管聯隊在制訂管理政策上,雖受到人事、

財政、國家政策與任務特性的限制,但仍應為基層人員爭取應有權益,以堅定其服 務意願。

二、戰管聯隊在制訂管理政策,受到人事政策的限制,故建立公平之人事升遷管道,落 實候選、調任作業公正客觀,建立人事公信力,使基層人員對個人升遷有努力的目 標,進而增加留營意願。

參考文獻

一 、中文部份

1.王靜宜(1994)。護理研究生專業生涯選擇及其相觀因素之探討。國立陽明醫學院護 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2.王翠品(2001),內部行銷作為、工作滿足、與離職傾向關係之研究以 H 連鎖娛樂事 業為例 。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3.朴英培(1988),工作價值觀、領導型態、工作滿足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以韓國 電子業為例。國立政治大學企管研究所碩士論文。

4.呂信寬(2001),我國高級職業進修學校工業類科學生工作價值觀研究。彰化師範大 學工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5.吳聰賢(1983),農村青年職業興趣、工作價值與職業選擇之關係研究。臺北:行政 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6.吳鐵雄(1996),工作價值觀量表之編製研究。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委託研究報告。

7.陳尚嘉(1985),「人格特質型態、成長需求、角色壓力與工作壓力、工作滿足、離 職意願之相關研 究-以新竹科學工業園區 21 家廠商為對象之實證研究」。中原大 學企管所碩士論文

8.陳孟修(2000),零售業員工的人格特質與工作生活品質對組織承諾、工作投入、服 務態度與工作績效的影響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企管研究所博士論文。

9.袁志晃(1982),國中學生工作價值觀之研究-性別、年級、家庭、社經地位、學業 成就、地區之比較。輔導學報第 5 期。

10.徐正光(1977),工廠工人的工作滿足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 究所集刊,第 43 期,頁 23-63。

11.許士軍(1977),內部行銷作為、工作滿足、與離職傾向關係之研究-以 H 連鎖娛 樂事業為例。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2.張順發、羅希哲(2005),國小教師工作價值觀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國民教育 研究學報,第 14 期。

13.莊榮霖(1984),國中教職員工作滿足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高雄市地區市立國 中調查分析。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碩士論文。

14.黃月純(1989),台北地區高職學生工作價值觀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 研究所碩士論文。

15.廖國鋒、梁成明(2000),國軍女性軍官工作特性、工作滿足與離職傾向關係之研 究。國防管理學院學報, 21(1), 18-19.

16.鄭韻玫(2001),中年生涯轉換者工作價值轉化學習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 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17.藍明龍(1997),工作價值觀、組織氣候對新人類的工作滿足感與工作表現之關係研 究-以民營銀行為例。大葉大學事業經營研究所碩士論文。

  48

18.羅俊龍(1995),教師個人背景變項與工作價值觀、工作滿足、組織承諾關係之研 究—宜蘭縣公立國民中學現任教師之實證研究。私立東吳大學商學院企業管理學系 碩士論文。

19.鐘華文(1996),國軍志願役士官留營意願影響因素之研究。國防管理學院資源管 理 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20.饒新根(1997),國軍志願役基層軍官工作滿足因素與離職輕向之關連性研究。國 防管理學院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二、英文部份

1.Alderfer(1972)Existence, Relatedness, and Growth: Human Need in Organizational Settings,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pp. 9-12

2. Adams(1967)Toward an understanding of inequity. 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67. pp.422.436.

3. Centers & Burgental(1966)Intrinsic and Extrinsic Job Motivations among Different Segments of the Work Population,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pp.193-197.

4. Centers & Burgental(1966))"Intrinsic and Extrinsic Job Motivations Among Different Segments of the Working Population"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50(3): 193-197.

5. George & Jones(1997) Experiencing work: Values, attitude, and moods. Human Relation, 50(4), 393-416.

6. Gomez-Mejia(1981)Development qnd empirical testing of a need deprivation and social processing of information mode of work values.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7. Gibson & Klein(1970)“Employees Attitudes As a Function of Age and Length of Service:

A re-conceptualization.” Academy of Management.

8. Hoppock(1935)“Job Satisfaction” , New York: Harper and Row Inc.

9.Heyberg ( 1959 ) Job attitudes: review of research and opinion. Pittsburgh, Penn.:

Psychological Services.

10.Herzberg(1957)Job Attitudes: Review and opinion. Pittsburg, PA: Psychological Services of Pittsburg.

11. Hoppock(1935) Job Satisfaction . New York: Harper.

12.Ivancevich(1997)Management: Quality and Competitiveness. Chicago: Richard D Irwin.

13.Kreitner, R., & Kinicki, A. (2003)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New York: Irwin Professional Publication.

14.Kilmann(1985)Gaining control of the corporate culture.San Francisco:Jossey-Bass.

15.Kreitner, R., & Kinicki, A. (2003)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5e, McCraw-Hill Companies, Inc., 2001, pp. 154-158

16.Kiannane & Pable(1963)

.

Family background and work values orientation,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9:320-325.

17.Konrad et al.(2000)The impact of work-life programs on firm productivity.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1(12): 1225-1237

18.Korman(1977)Organization behavior. Englewood, NJ: Prentice-Hall, Inc.

19.Locke (1976)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job satisfaction. In M.D.Dunnette (Ed.). Handbook of Industri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Chicago: Rand McNally. pp.1297-1343.

20.Maslow(1954)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 New York:Harper & Row.

21.McDonald & Gandz(1992)Identification of Values Relevant to Business Research.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32, 217-236.

  50

22.Mowday, Porter & Steers(1979)Employee Organization Linkages: The Psychology of Commitment, Absenteeism, And Turnover.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23.Mobley et al.(1977) "Intermediate Linkages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Job Satisfaction and Employee Turnover",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62, pp.237-240.

24.Parsons & Shils(1951)Categories of the orientation and organization of action. In Parson, T. and Hils, E. A. (Eds.), Toward a General Theory of Action. (pp. 53-109).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5.Pine & Innis(1987)“Cultural and Individual Work Value”, The Career Development Quarterly, Vol.14 (2), pp.279-287.

26.Price(2000)Reflections on the determinants of voluntary turnove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power, 22(7), 600-624.

27.Parasuraman & Alutto(1984)Sources and Outcomes of Stress in Organizational Settings:

Toward the Development of a Structural Model.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7(2), 330-350. doi:10.2307/255928

28Quey(1968)Toward a definition of work. Personal & Guidance Journal, 47(3): p.232.

29.Robbins ( 1991 )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Concept : Concepts, Controversies, and applications.NewJersey:Prentice-Hall.

30.Shartle(1959)Occupational information. Englewood Cliffs, N. J.: Prentice-Hall, Inc.

31.Super(1970)Manual for the work value inventory. Chicago: Riverside Publishing Company.

32.Smith, Kendall, Hulin(1969)The measurement of satisfaction in work and retirement.

Chicago:Rand McNally.

33.Schneider, Benjamin and Alderfer (1973)

T

he Studies of Satisgactin in Organization”,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Vol.18, pp-489-505.

34.Seashore & Taber(1975)Job Satisfaction and Their Correlation,American Behavior &

Scientist, Vol.18 p.346-368.

35.Seibert & Kraimer(2001)What do proactive people do? A longitudinal model linking proactive personality and career success. Personnel Psychology, 54, 845-874.

36Steers(1977)Antecedents and Outcomes of Organization Commitment.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 22 : 46-56

37.Steven, Beyer & Trice(1978)Assessing Personal Role and Organizational Predictors of Managerial Commitment,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1(3),380-396.

38.Sourdif (2004) Predictors of nurses’ intent to stay at work in a university health center.

Nursing and Health Science, 6(1),59-68.

39.Vroom(1982)Work and motivation. New York: John Wiley and Sons Inc

40.Wollack, Goodale, Wijting and Smith(1971)Development of the survey of work values.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55: 331-338.

附錄 各位戰管聯隊志願役官、士、兵同仁您好:

首先,非常感謝您抽空填答本問卷。這是一份學術性研究的問卷,其目的在探討本聯隊 志願役官、士、兵同仁對工作環境的滿意度。本問卷僅供學術研究之用,所填的資料絕 對保密。問卷沒有標準答案,請您就目前單位之狀況,勾選認為最適合您的描述。非常 感謝您的協助與支持!

敬祝

健康快樂 平安圓滿

義守大學管理學院管理碩士在職專班 指導教授:薄喬萍 博士

研 究 生:施勝文 敬上

第一部分:個人資料

性別 □男性 □女性

年齡 □18-23 歲 □24-29 歲 □30-35 歲 □35 歲以上

婚姻 □已婚 □未婚

教育程度 □高中(職) □專科 □大學 □研究所以上

階級 □軍官 □士官 □士兵

年資 □3 年以下 □4-8 年 □9-15 年 □16-20 年 □21 年以上

專長 □修護類 □補給類 □文書行政類 □通資電類 □作戰類

請翻背面繼續填寫

 

15.您部隊管理階層所宣揚的福利及照顧與您實感受,令

15.您部隊管理階層所宣揚的福利及照顧與您實感受,令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