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理論架構建立

第三節 避難行為

人的行為是通過狀態的改變而呈現的,而每時每刻都 在變化處於不同的狀 態,這種狀態不發生障礙的時候是正常的,稱為平常狀態; 此狀態受到某些影響 時,則變為異常狀態;當異常狀態進一步惡化達到危及生命 財產時,則會表現出 (Panic)恐慌狀態;火災突發的發生,人的心理由正常狀態在極 短的時間內向異常、

非常狀態過度而產生恐慌的心理狀態,若要恢復到正常狀態,多半需要較長的時 間。對恐慌的處理辦法可採取三個步驟:1. 儘可能使之不出現恐慌狀態、2. 儘可 能縮短恐慌狀態維持時間。3. 儘快脫離恐慌狀態。人員在建築物火災中,由於環 境快速的惡化,加上心理產生的恐慌狀態,使得人在避難行動上多樣且複雜,因 此在從事安全疏散路線規劃時,應充分考慮 火災時人們在恐慌心理狀態下的行動 特性。避難開始時間之估算在科學上較無根據,可藉由避難開始前之情境因火災 訊息之傳達、火點和人員的位置及狀態關係而異,至於媒介可分為人員、火和煙、

訊息傳達,等狀況來考量避難開始時間(莊維彥,2003)[50]。建築物防災計畫之中,

避難計畫的建立是在假設在火災發生時,迅速離開,發生火災之房間、樓層、建 築物等一連串之避難行動,必須檢討避難設施、避難設備及計算避難時間評估其 安全性(許宗熙、楊逸詠,1999)[51]。依據之研究指出,大規模人員避難行為之整 合 研究,應該分成下列五個群組(何明錦、簡賢文,1999)[52]:

1. 避難心理組:民眾在毫無心理準備的情況下,意外發生極易發生恐慌,此種 毫無心理準備以致產生混亂之避難行為,容易造成二次災害,例如無頭緒的 避難行為 與心理恐慌可能造成有人被踩死。

2. 避難行為組:大量人員在意外過程之避難行為,明顯會受到意外之迫害性、

避難心理、情境認知、他人行為與避難空間特性之交互影響,且人員在建物 內之逃生行為與離開建物後之個別與群流避難行為,也因為意外迫害程度及 空間特性有所不同。

3. 避難空間組:在有關建物防災與意外現場調查評估報告資料中,若以火災為 例均指出避難空間與避難行為是構成建築物災變時,確保人命安全之關鍵,

大量人群避難過程中與空間有關之議題,分別是建築物內部空間規劃及其安 全性、避難據點入口大小、位置規模等級、日常使用特性及周圍空間狀況及 其安全性、至避難所之最小步行距離與人員心理、生理之限制、避難路線可 供選擇性等。

4. 防救災體系組:針對長期之減災政策、災前之準備工作、及時之緊急應變機 制等釐清並充分掌握。

5. 綜合規劃及評估組:針對前面四項組別有必要進行定期之交流檢討,對各體 系之間之研究方向、數據引用、模式事件與解決對策加以整合,唯這部份之 研究議題,待本土性之「避難心理與行為之調查分析」、「避難空間之規劃檢 討」有了初步成 果並掌握其相關參數及關係後,邀請各領域專家共同建構之。

避難行動特性 建築物內發生意外,在避難逃生中各人員有不同之反應變化,

其整個歷程分為發生火災、確認、知覺、思考及心理應變狀態建立、移動至安全 區域等階段(沈子勝,1994)[53]。人的避難步驟 人員擇路模式發生於避難行動時間 內,而且不只發生一次,有可能因為到了不同之地點而有擇路行為之發生,Gunnar G.Lovas(1994)[54]提出人的避難步驟為 初始反應、路徑選擇、移動到另一個節點、

終點結束等五個步驟。避難行為特性分為心理特性與生理特性,意外發生後,人 員心理產生恐慌狀態,使得避難行動多樣而複雜,以火災意外中人類的避難行為 特性是探討大量人群避難行為不可或缺之重要依據;生理特性部分,人在避難逃 生的移動過程中會因為空間規模、性質、密度、性別、年齡、身體殘障、心理變 化等因素而造成速度、流量有所差異。而在緊急疏散時,所要考慮的因素,較一 般狀況時複雜許多,(Liebrand, 1998)[55]皆認為要完全模擬出人類複雜行為乃是 不可能的事情,此說法即表示模擬人類避難行為有其困難度(張書維,2004)[56]。

避難行為是由避難行為、避難擇路模式(選擇避難路徑的方式)與人員步行速度(避 難速度)所組成,它們通常因人而異,有時甚至會互相影響。

面對突如其來緊急異常狀況時所採取的避難行動,除了受到建築物空間特 性、防火避難 設施等硬體方面的影響外,人員本身之行為特性更是影響成功避難 的關鍵因素。雖在緊急狀況發生時,避難人員逃生的動機與習性並不容易掌握,

但至少應考量下列各項避難影響因素:1. 避難人員之行為與運動方向。2. 建築物 之避難空間配置。3. 消防設施及避難設施的影響。4. 避難路徑安全區劃之確認無 危險之虞。有關影響避難行為特性之因素應包括下列各項:1. 其他替代性避難路 徑之可行性。2. 避難訊息的取得。3. 人群擁塞滯留的範圍。4. 避難者本身的角色 定位。5. 環境條件的影響。6. 避難者習性與背景。避難人員行為特性是不理性的、

自私的、爭先恐後的現象,且避難行為係由所獲得相關逃生訊息來決定,同時也 提出群體與社會性行為相互間的關係,即使在危險境況下,也會有互助的行為出 現。此外,由大規模災害時避難人員的行為特性包括發佈避難勸告或指示,但許 多人員仍不願意避難,直到親眼看到危險情境才開始行動。因此,人員即時獲得 充份災害發生訊息,仍不一定在第一時間立即開始避難。又依照避難人一般的習 性分析,有幾項特性如下(林樂權,2003)[57]:

1. 歸巢特性:當人遇到意外災害時為求自保,會本能的折返原來的途徑,或以 日常生活慣用的途徑以求逃脫。人選擇原途徑避難時,將造成樓梯或電扶梯 之主要出入口壅塞,反而對緊急逃生門較少人使用,使避難時間增長。

2. 從眾特性:生活環境中,多人逃生避難時若有熟悉環境者一同行動,可有較 大安全感。在緊急狀態中,因恐慌很容易失去主見判斷,易接受他人行動的 暗示,而追隨帶頭人或多數人的傾向。避難逃生時若有熟習環境之誘導人員 適當的引導,運用此特性,可減少避難時混亂及傷亡。

3. 向光特性:由於火災濃煙瀰漫,視線不清,人們具有往稍亮方向移動的傾向

(火焰除外);而且明亮的地方也可能為較安全之處。緊急出口、標示、安 全 梯等場所是明亮的,即為引導避難的手段。

4. 左轉特性:人們右撇較多,慣於使用右手右腳,在黑暗步行,會自然的左轉。

當下樓梯時左向迴轉的方式具有安全感方便及速度快。避難路徑規劃時 在動

線交叉點上,依人左轉之特性,將減少混亂的產生,提高效率。

5. 躲避特性:當察覺災害等異常現象接近,一感覺危險時由於反射性的本能,

馬 上從該地向遠離的方向逃跑。當人群往逃生路徑移動時,前面人員因察 覺 危險而往反方向跑時,將造成人群移動的困難與混亂。

6. 日常動線習慣特性:對於經常使用的空間如走廊、樓梯、出入口等,有較深 切的了解及安全感,災害時寧可選擇較危險的路徑,而捨棄不熟悉的環境。

7. 往開闊處:愈開闊的地方其障礙可能越少,安全性也可能較,生存的機會也 可能較多。樓梯、電扶梯或緊急逃生梯之入口處可留設較開闊之空間。

8. 駝鳥心態:在危險接近且無法有效應變時,有強烈迷惑混亂的程度和逃往狹 窄角落方向的行動,如躲入浴室或爬到窗外及屋角,等待救援。

9. 潛能發揮:人處於危險狀態中,常能使出異常的力量,排除障礙而逃生。高 度壓力下容易選擇最簡單的事務。在逃生誘導指示上,應以簡單明瞭的文字 或圖示表達。

10. 易視路徑選擇性:選擇最先看到的路徑作為第一避難的選擇,一般來說設於 廣場中間部分之電扶梯或樓梯有較多數乘客所搭乘使用。

11. 便利性:人員會選擇較省力與較便利之方式避難。當樓梯與電扶梯併設時,

大多數人員將選擇電扶梯而不選樓梯避難。

12. 從近性:當避難人員先前不曉得各出口的位置狀況時,避難者將朝最近之出 口移動避難。

13. 直進性:避難路徑愈簡單明瞭始有愈多避難人員使用,路直比路短更重要,

樓梯通道設計優先考慮乘客視力可直接看見之位置。

14. 其他行為:如等待進一步的訊息,等待協助,通知消防隊,滅火及防止濃煙 擴散,警告或協助他人,搶救財物等。

顏世錫(1987)[58]說明傳統避難設施法令,對避難心理反應及狀態有兩個假 設;一為獲知危機後,唯一選擇是避難逃生;一為在避難逃生過程, 如人員一定 時間內未進入安全區域,將產生慌亂。此兩種假設與火場避難者之心理反應有相

當之差距;丁育群(1987)[59]當災害發生時眾人只有「逃生」而無「避難」之所。「避 難」本身 應是屬於一種臨時性的短暫逃生行為;以建築防火論,應先要有「避難」, 而後再有「逃生」之心理的共識,才能使整各疏散行動,井然有序的進行。

此外,在日本方面避難研究中志田弘二[60]針對醫院患者移動能力與火災危險 度進行評價,理解火災時對患者可能產生的影響。村井裕樹[61]則針對老人安養中 心避難議題進行研究,分析內容為人的條件、建築條件、避難器具條件、防火避 難訓練四項,其結果得知人的條件與建築條件與避難議題關連性最顯著,也顯示

此外,在日本方面避難研究中志田弘二[60]針對醫院患者移動能力與火災危險 度進行評價,理解火災時對患者可能產生的影響。村井裕樹[61]則針對老人安養中 心避難議題進行研究,分析內容為人的條件、建築條件、避難器具條件、防火避 難訓練四項,其結果得知人的條件與建築條件與避難議題關連性最顯著,也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