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理論模型

第二節 競爭均衡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二節 競爭均衡

經 濟 體 系 給 定 價 格 序 列 {𝑝𝑡(ⅈ)、𝑤𝑡、𝑟𝑡、𝑉1,𝑡、𝑉2,𝑡}𝑡=0 以 及 政 府 政 策 {𝜇、𝛽}𝑡=0 之下,分權經濟體系進行資源的分配序列 {𝑐𝑡(ℎ) 、𝑎𝑡(ℎ)、𝑦𝑡、𝑥𝑡(ⅈ)、

𝐿𝑥,𝑡、𝐿𝑟,𝑡、𝑍𝑡、𝓏、𝑠}𝑡=0 ,必須滿足以下條件 :

 給定 {𝑤𝑡、𝑟𝑡}下,家計單位 ℎ 極大化終身效用 𝑈(ℎ);

 給定中間財價格 {𝑝𝑡(ⅈ)} 下,最終財廠商決定最適中間財數量 𝑥𝑡(ⅈ) ,並 極大化利潤 𝛱𝑡𝑦

 給定 {𝑤𝑡} 下,獨占中間財廠商決定最適勞動數量 𝐿𝑥,𝑡 及中間財價格 𝑝𝑡(ⅈ) ,並極大化利潤 𝛱𝑡(ⅈ);

 給 定 {𝑤𝑡、𝑉1,𝑡} 下 , 新 一 代 R&D 廠 商 決 定 最 適 勞 動 數 量 𝐿𝑟,𝑡 與最適品質提升幅度 𝓏,並極大化預期研發利潤 𝛱𝑟,𝑡

 滿足家計單位 ℎ 預算限制式 : 𝑎̇𝑡(ℎ) = 𝑟𝑡𝑎𝑡(ℎ) + 𝑤𝑡− 𝑐𝑡

 滿足勞動市場結清條件 : 𝐿𝑥,𝑡+ 𝐿𝑟,𝑡 = 1;5

 滿足勞動市場自由移動條件 : 𝑤𝑥 = 𝑤𝑟= 𝑤,𝑤 為勞動市場均衡的工 資水準;

5

勞動市場結清條件原本應該表示為∫ 𝐿

01 𝑥,𝑡

(ⅈ) ⅆⅈ + ∫ 𝐿

01 𝑟,𝑡

(𝑘) ⅆ𝑘 ,但因為每一間中間財廠商與

R&D 廠商均雇用相同的勞動數量,即 𝐿

𝑥,𝑡

(ⅈ) = 𝐿

𝑥,𝑡

與 𝐿

𝑟,𝑡

(𝑘) = 𝐿

𝑟,𝑡

,將此關係式帶入勞動市場結

清條件,即可得到 𝐿

𝑥,𝑡

+ 𝐿

𝑟,𝑡

= 𝐿̅,𝐿̅ = 1。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透過加總所有家計單位的預算限制式,並結合新舊兩代技術價值的無套利條 件式(19)以式(20),再代入式(16)與式(17),即可推得商品市場均衡條件(資源限制 式) :6

𝑐𝑡 = 𝑦𝑡 (30)

接著,我們討論在靜止均衡下,整個經濟體系由品質提升帶動的技術成長率 與經濟成長率之間的關係式。首先,將式(10)的中間財生產函數代入式(7)的最終 財生產函數,藉此將最終財的生產函數表示為 :

𝑦𝑡 = ⅇ∫ 𝑞01 𝑡(ⅈ) 𝑙𝑛 𝓏 ⅆⅈ𝐿𝑥,𝑡 (31)

令 ⅇ∫ 𝑞01 𝑡(ⅈ)𝑙𝑛 𝓏 ⅆⅈ = 𝛧𝑡,𝛧𝑡 為衡量經濟體系技術進步的一個指標,據此可以將 𝛧𝑡 解 釋為到 t 期為止,所有中間財品質提升的次數加總,最後再乘上品質提升的幅度,

即品質提升的加權平均數。接著,將 𝛧𝑡 代入式(31)可推為下式 :

𝑦𝑡 = 𝛧𝑡𝐿𝑥,𝑡 (32) 從式(32)可以看出,整個經濟體系的成長引擎取決於品質提升帶動的技術進步與 中間財廠商雇用的勞動數量。接著,將 𝛧𝑡 取對數,則可得到下式 :

𝑙𝑛𝛧𝑡= (∫ 𝑞01 𝑡(ⅈ) ⅆⅈ) 𝑙𝑛𝓏 (33)

透過大數法則(the law of large numbers)可以推得,∫ 𝑞01 𝑡(ⅈ) ⅆⅈ = ∫ 𝜆0𝑡 𝜏ⅆ𝜏。7其中

∫ 𝑞01 𝑡(ⅈ) ⅆⅈ 代表目前為止所有中間財廠商提升品質的次數,而 ∫ 𝜆0𝑡 𝜏ⅆ𝜏 則是第 0

6

詳細推導請見附錄 C。

7

詳細的詮釋,請見賴景昌 (2015)。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式(39)決定均衡研發成功率 𝜆 。為了確保 𝜆 一定大於零,沿襲 Chu and Pan (2013),

在研發生產力 𝜑 上加入限制條件。令式(39)等號兩邊的 𝜆 等於 0,即可求得研發 生產力條件 :

研發生產力條件 : 𝜑 > 4𝛽𝜌

𝜇−1

最後,透過式(39)可知,等號左邊 𝜑(𝜌 + 𝜆) 為 𝜆 的遞增線性函數,而等號右邊 𝛽 [(2𝜌+𝜆)2

𝜇−1 + 𝜆(2𝜌 + 𝜆)] 為 𝜆 的遞增凸函數,等號兩邊相交將得出唯一的均衡研發 成功率 𝜆。因此,可以推得均衡的研發成功率 𝜆 :

𝜆 = Φ + √Φ2+𝜌

𝜇[4𝜇−1

𝛽 − 4𝜌] (40)

Φ ≡1

𝜇[𝜑(𝜇−1)

2𝛽 − 𝜌(𝜇 + 1)]

式(40)中,Φ 為複合參數(composite parameter),並顯示均衡研發成功率 𝜆 會受到 專利廣度 𝜇 以及衡量阻礙式專利的參數 𝛽 所影響。

接著,我們將以圖三來證明,均衡研發成功率 𝜆 會隨著 𝛽 上升而下降。圖三 縱軸為式(39)等號的左邊與右邊,橫軸為阻礙式專利的參數 𝛽。其中,LC 線為 滿足式(39)等號左邊 𝜑(𝜌 + 𝜆) 所有可能的組合所形成的軌跡,RC 線為式(39)滿

足等號右邊 𝛽 [(2𝜌+𝜆)2

𝜇−1 + 𝜆(2𝜌 + 𝜆)] 所有可能的組合所形成的軌跡。期初 𝛽 = 𝛽0 時,RC 與 LC 相交於 A 點。當 𝛽 從 𝛽0 上升至 𝛽1 時,會促使 RC 線上移,並與 LC 線相交於 B 點,使得均衡研發成功率從 𝜆0 下降至 𝜆1。因此,我們得知隨著 𝛽 上升,將導致均衡研發成功率 𝜆 下降。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圖三、均衡研發成功率的決定

在底下分析中,我們將以經濟邏輯探討專利廣度 𝜇 、阻礙式專利的參數 𝛽 與 經濟成長率 𝛾̃ 之間的關係。

首先,我們討論專利廣度 𝜇 與經濟成長率 𝛾̃ 之間的關係。從式(36)可知,經 濟成長率 𝛾̃ 會受到研發成功率 𝜆 以及品質提升幅度 𝓏 所影響,因此我們將分別探 討 𝜇 透過 𝜆 及 𝓏 對 𝛾̃ 造成的影響。在研發成功率 𝜆 的方面,由式(39)可以發現,

專利廣度 𝜇 越高,則式(39)等號右邊就會越大,等號左邊的研發成功率 𝜆 將隨之 上升。直觀上,專利廣度 𝜇 越高,對領導技術專利權的保護程度也就越高,使領 導廠商能夠收取更高的加碼程度,並由式(16)得知, 𝜇 提高將使中間財廠商利潤 𝛱𝑡 上升,且透過式(20)知,新一代技術的藍圖價值 𝑉1,𝑡 也將隨著 𝛱𝑡 增加。當潛 在 R&D 廠商看見藍圖價值上升時,將會配置更多研發勞動力 𝐿𝑟 進行研發,推升 研發成功率 𝜆。最後,由式(36)得知,隨著研發成功率越高,經濟成長率上升得 越多,此即為專利廣度 𝜇 對經濟成長率 𝛾̃ 產生的正面效果。

𝜆 LHS

RHS

LC RC(𝛽0) RC(𝛽1)

𝜆0 𝜆1 B

˙

義,阻礙式專利對經濟成長率產生的避免侵權效果(escape-infringement effect)。

綜合以上,可以得知阻礙式專利對經濟成長率 𝛾̃ 的效果可能正可能負。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圖四、阻礙式專利與經濟成長率關係圖

依據以上的分析,所以我們得到以下的命題 :

命題二. 阻礙式專利透過品質提升幅度 𝓏 與研發成功率 𝜆 兩種渠道,對經濟成長 率 𝛾̃ 產生正負兩種效果。因此,隨著

𝛽 的變動,

阻礙式專利對經濟成長率的影響 可能正可能負。10

10

命題一與命題二和 Chu and Pan (2013)的命題差異在於加入了異質家計單位。

𝛽 𝛾̃

𝛽0 𝛽1

B A

𝜌 + 𝜆 2𝜌 + 𝜆

𝜑(𝜇−1) 4𝜌

PP )

˙ ˙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三章 不均等分析

第一節 資產分配

本章依循 García-Peñalosa and Turnovsky (2006)之處理異質家計單位期初有 不同資產之方法,來討論專利保護政策如何影響經濟體系的資產不均度、所得不 均度及消費不均度。相同於 García-Peñalosa and Turnovsky (2006),我們令期初(第 0 期),異質的家計單位 ℎ 期初擁有資產佔總資產的比例 𝜃𝑎,0(ℎ) =𝑎0(ℎ)

𝑎0 ,𝑎0 為總 資產,並令 𝜃𝑎,0(ℎ) 的平均數為 1 且標準差為 𝜎𝑎。接著,由式(2)可推得所有家計 單位的預算限制式 :

𝑎̇𝑡 = 𝑟𝑡𝑎𝑡+ 𝑤𝑡− 𝑐𝑡 (43)

式(43)中,𝑎𝑡 = ∫ 𝑎01 𝑡(ℎ) ⅆℎ 為第 t 期所有家計單位擁有的總資產價值,並且我們 於附錄 C 證明出 𝑎 = (𝑉1+ 𝑉2)。相同於期初 𝜃𝑎,0(ℎ) =𝑎0(ℎ)

𝑎0 的定義,令第 t 期家 計單位 ℎ 擁有資產佔總資產的比例為 𝜃𝑎,𝑡(ℎ) =𝑎𝑡(ℎ)

𝑎𝑡 。接著,將第 t 期資產比例 𝜃𝑎,𝑡(ℎ) 取對數,並對時間進行微分,再代入式(2)與式(43)可以得出下式 :

𝜃̇𝑎,𝑡(ℎ)

𝜃𝑎,𝑡(ℎ)=𝑎̇𝑡(ℎ)

𝑎𝑡(ℎ)−𝑎̇𝑡

𝑎𝑡= 𝑐𝑡−𝑤𝑡

𝑎𝑡𝑐𝑡(ℎ)−𝑤𝑡

𝑎𝑡(ℎ) (44)

我們可以將式(44)進一步轉換成下式 :

𝜃̇𝑎,𝑡(ℎ) =𝑐𝑡−𝑤𝑡

𝑎𝑡 𝜃𝑎,𝑡(ℎ) −𝜃𝑐,𝑡(ℎ)𝑐𝑡−𝑤𝑡

𝑎𝑡 (45)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其中,𝜃𝑐,𝑡(ℎ) ≡𝑐𝑡(ℎ)

𝑐𝑡 為第 t 期家計單位 ℎ 消費佔總消費的比例,𝜃𝑐,𝑡(ℎ) 為穩定的 變數,因為從式(6)可以推得 𝑐𝑡̇ (ℎ)

𝑐𝑡(ℎ)=𝑐𝑡̇

𝑐𝑡,此關係式代表 𝜃̇𝑐,𝑡(ℎ)

𝜃𝑐,𝑡(ℎ)= 0,顯示家計單位 ℎ 各期的消費比例皆相同,即 𝜃𝑐,𝑡(ℎ) = 𝜃𝑐,0(ℎ), ∀t。

式(45)為跳躍變數 𝜃𝑎,𝑡(ℎ) 的一階微分方程,描述 𝜃𝑎,𝑡(ℎ) 在給定 𝜃𝑎,𝑜(ℎ) 下的動態 變化,並配合正根 𝜕 𝜃̇𝑎,𝑡(ℎ)

𝜕𝜃𝑎,𝑡(ℎ) = 𝑐𝑡−𝑤𝑡

𝑎𝑡 > 0,11可知動態體系裡將只有唯一的一條收斂 路徑。準此,在靜止均衡下, 𝜃̇𝑎,𝑡(ℎ) = 0, ∀t 是唯一且長期穩定的條件,表示 𝜃𝑎,0(ℎ) = 𝜃𝑎,𝑡(ℎ), ∀t,每一個家計單位 ℎ 資產佔總資產的比例不會改變,因在期 初即給定擁有的資產數量。因此,可以判斷出資產不均等的程度取決於期初異質 家計單位分配到的資產比例。準此,我們可以得到以下的命題 :

命題三. 期初給定家計單位 ℎ 擁有的資產比例 𝜃𝑎,0(ℎ) 後,未來就固定不再改變,

即 𝜃𝑎,0(ℎ) = 𝜃𝑎,𝑡(ℎ), ∀t。因此,期初資產比例 𝜃𝑎,0(ℎ) 將決定異質家計單位間資 產不均等的程度。12

11

後續在式(54)中,我們證明出 𝑐

𝑡

= 𝜌𝑎

𝑡

(ℎ) + 𝑤

𝑡

,因此

𝑐𝑡−𝑤𝑡

𝑎𝑡

> 0 ,一定會為正根。

12

命題三相同於 Chu and Pan (2013)的命題三。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二節 所得分配

本節將討論兩項政府的 R&D 政策,專利廣度與阻礙式專利對所得不均等造 成的影響。首先,令家計單位 ℎ 的所得 𝐼𝑡(ℎ) 為資產報酬 𝑟𝑡𝑎𝑡(ℎ) 加上薪資所得 𝑤𝑡 , 並配合 𝜃𝑎,𝑡(ℎ) =𝑎𝑡(ℎ)

𝑎𝑡 可以推得下式 :

𝐼𝑡(ℎ) ≡ 𝑟𝑡𝑎𝑡(ℎ) + 𝑤𝑡 = 𝑟𝑡𝑎𝑡𝜃𝑎,𝑡(ℎ) + 𝑤𝑡 (46) 透過式(46)可得出所有家計單位的總所得 :

𝐼𝑡 = 𝑟𝑡𝑎𝑡+ 𝑤𝑡 (47) 令家計單位 ℎ 所得佔總所得的比例為 𝜃𝐼,𝑡(ℎ),並表示成 :

𝜃𝐼,𝑡(ℎ) =𝐼𝑡(ℎ)

𝐼𝑡 =𝑟𝑡𝑎𝑡𝜃𝑎,𝑡(ℎ)+𝑤𝑡

𝑟𝑡𝑎𝑡+𝑤𝑡 (48) 接著,我們透過資產比例 𝜃𝑎,𝑡(ℎ) 的分配,可以推得所得比例 𝜃𝐼,𝑡(ℎ) 的平均 數為 1,並得出標準差 𝜎𝐼,𝑡 為 :

𝜎𝐼,𝑡 = 𝑟𝑡𝑎𝑡

𝑟𝑡𝑎𝑡+𝑤𝑡𝜎𝑎 = 𝑟𝑡𝑎𝑡/𝑤𝑡

1+𝑟𝑡𝑎𝑡/𝑤𝑡𝜎𝑎 (49) 我們利用所得比例的標準差 𝜎𝐼,𝑡 來衡量所得不均等的程度,因為 𝜎𝐼,𝑡 越大就代表 異質家計單位間所得的差距越大;換句話說,即代表所得不均等的程度越加嚴重。

另外,在式(49)中,我們運用 𝑟𝑡𝑎𝑡

𝑤𝑡 來捕捉利率及資產價值的變動對所得不均等的 影響。

接著我們將尋求在靜止均衡下的標準差 𝜎𝐼。首先,將式(24)代入式(25)並結 合式(23),可以將中間財利潤函數重新整理成 𝛱 = 𝑤𝓏

𝜑[(𝜌+𝜆)2

𝜌+𝜆−𝑠𝜌]。再將式(23)、式 (24)以及 𝛱 代入式(49),並結合式(6)與式(30),則可以推得下式 :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從式(52)等號右式可知,專利廣度 𝜇 對所得不均等存有兩種效果,分別是利率效 果與資產效果,右式第一項是透過對資產報酬率 𝑟 產生的利率效果,第二項是透 過新一代技術藍圖價值 𝑉1 與薪資 𝑤 產生的資產效果,第三項是透過舊一代技術 藍圖價值 𝑉2 與薪資 𝑤 產生的資產效果。

首先探討利率效果對所得不均等造成的影響。由式(41)的經濟邏輯可知,專 利廣度 𝜇 越大,則研發成功率 𝜆 就越高,並促使經濟成長率 𝛾̃ 上升;但另一方面,

𝜆 上升會導致 R&D 廠商決定調降品質提升幅度 𝓏,導致經濟成長率 𝛾̃ 下降。綜 合以上,可以發現專利廣度 𝜇 對經濟成長率 𝛾̃ 具有正負兩種效果,代表專利廣度 𝜇 對所得不均等造成的利率效果可正可負。

我們以正向利率效果為例,討論利率效果如何影響所得不均等。隨著專利廣度 𝜇 越大,促使經濟成長率 𝛾̃ 增長,同時當 𝛾̃ 增長時會使得資產報酬率 𝑟 上升。最後 由式(46)可知,𝑟 上升時將促使資產比例 𝜃𝑎,0(ℎ) 較高的家計單位 ℎ 增加較多的資 產報酬 𝑟𝑎(ℎ),進而加劇異質家計單位間所得的差距。同理,負向利率效果將減 緩異質家計單位間所得的差距。因此,專利廣度 𝜇 產生的利率效果可能加劇也可 能減緩所得不均等的程度。

接著探討資產效果對所得不均等造成的影響。參考式(41)經濟邏輯,隨著專 利廣度 𝜇 越大,研發成功率 𝜆 就越高,但同時會導致品質提升幅度 𝓏 下降。前面 已知,每單位新舊技術藍圖的專利權能換取的薪資皆為 𝓏

𝜑,而當 𝓏 下降時,每單 位新舊技術藍圖的專利權能換取的薪資 𝓏

𝜑 會越少。綜合以上,隨著專利廣度 𝜇 越 大,則每單位新舊技術藍圖的專利權能換取的薪資 𝓏

𝜑 就越少;換句話說,每單位 新舊技術藍圖的專利權相對於薪資的資產價值會因此下降。最後從式(46)得知,

資產較多的家計單位 ℎ 相對於資產較少的家計單位 ℎ,其資產價值將會減少得更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多,同時損失更多的資產報酬。因此,專利廣度 𝜇 造成的資產效果有助於改善所 得不均等的程度。

綜合以上,專利廣度 𝜇 產生的利率與資產效果能否改善所得不均等的程度,

取決於專利廣度 𝜇 對經濟成長率 𝛾̃ 造成的影響。當 𝜇 上升導致 𝛾̃ 下降時,將對所 得不均等形成負向的利率效果,此時提高專利廣度 𝜇 就能改善異質家計單位間所 得不均等的狀況。另外,不同於 Chu and Cozzi (2018)認為專利廣度一定會促使經 濟成長率增長與擴大所得不均度的結論。在此模型中,我們認為專利廣度也有可 能縮減所得不均度,其中的差異來自於品質提升幅度的內生化,使得專利廣度對 經濟成長率的影響可能正也可能負,進而促使利率效果可正可負;而資產效果的 部分,同樣由於品質提升幅度內生化的緣故,隨著專利廣度越強,則品質提升幅 度越小,每單位新舊技術藍圖的專利權相對於薪資的資產價值也就因此下降。依 據以上的分析,我們得到以下的命題 :

命題四. 當利率效果會擴大異質家計單位間收入的差距,則專利廣度對所得不均 度的影響將取決於利率效果與資產效果的相對大小;反之,當利率效果會縮減異 質家計單位間收入的差距,則專利廣度就必定會縮小所得不均度。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當經濟成長率 𝛾̃ 下降導致資產報酬率 𝑟 降低時,將減緩所得不均等的程度。因此,

阻礙式專利產生的利率效果可能加劇也可能減緩所得不均等的狀況。

接著討論阻礙式專利造成的資產效果與所得不均等之間的關係。參考式(42)

接著討論阻礙式專利造成的資產效果與所得不均等之間的關係。參考式(42)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