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2.1 都市防救災之探討

一、 地震災害概述

地震是天然災害成因之一,臺灣位於歐亞大陸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交界衝擊 處,地震活動十分頻繁,因此地震又可分為自然地震與人工地震,通常所稱之地 震為自然地震,發生之原因又可分為:

(一) 構造性地震:因造山運動或板塊運動而造成岩石斷層變形或其他構造 程所引起。

(二) 火山地震:因火山噴發或火山活動所伴隨之有關地震。

(三) 衝擊性地震:因地面受到撞擊或爆炸等擾動所引起。

二、 地震災害類型

當地震發生時,可能會帶來嚴重的災害,可分成直接性災害與間接性災害,

災害類型可區分為:

(一) 直接性災害 1. 地面斷裂

斷層活動沿著斷層的兩側發生數公分到數公尺的錯動時,造成地面破 裂、地盤拱起或陷落的情況,地表也會出現規模不一的斷裂,建築物的基 礎位處於斷層帶上,就會發生扭曲或斷裂,建築物易倒塌。

2. 山崩

斷層活動時,造成的劇烈振動會使鄰近斷層的地區發生大量的山崩,

造成災害。

3. 土壤液化

地震發生時,強烈的震動會使原本吸附在岩層中的水滲出,使土壤「液 化」而變得軟弱,建築物的地基因此失去支撐,容易使建築物產生下沈、

傾斜或倒塌的情況。

4. 地陷

發生地震時,會損壞一個都市內的溝渠、地下水道、河流兩岸的堤防 等,甚至導致海水倒灌,對都市造成致命的影響。

5. 海嘯

斷層造成海底的地形變化,攪動海水而形成較長的波浪,並向四周傳 布,地震在大洋所引起的起伏波浪,通常高達數公尺甚至更高,當波浪傳 到海岸時,因海水變淺而使波浪變得更高,此即為海嘯。

(二) 間接性災害 1. 火災

地震時劇烈的振動將會直接破壞維生管線,如電線走火、瓦斯及天然 氣外洩,外洩的瓦斯若碰上電線走火或其它燃燒的火苗便會引起火災。

2. 水庫破壞

水庫因為地震強烈的地表震動,水庫內的水體的劇烈震動或山崩造成 水庫設施被破壞,所引發的洪水對水庫下游居民帶來比地震本身更巨大的 傷害。

3. 建築物傾毀

房屋倒塌、橋粱斷裂、道路坍方等災害導致人員與財物損失。

三、 地震強度區分

地震可分為不同震動強度,兩種尺度:分別為地震強度及地震規模來說明:

(一) 地震強度:

震度(intensity),是表示地震時地表面上的人所感受到振動的程度,或 物體因受振動所遭受的破壞程度,與地表面振動加速度相關。震度級以正的 整數值來表示,震度分級表由各國地震測報機構訂定,各國不盡相同,臺灣 地震震度依據中央氣象局分級為 0 至 7 級,與日本所使用者相同,如下表 2-1:

表 2-1 地震震度分級表

5 強震 80~250Gal

大多數人會感到驚

6 烈震 250~400Gal

搖晃劇烈以致站立

規模如以下說明:

1. 地震發生時,震源所試放的能量,一般用芮氏規模表示。

2. 同一個地震而言,芮氏規模只有一個,不會因為地震測站所在位置 不同而異。

3. 地震規模 0-4.9 稱為小規模地震;5.0-6.9 為中規模地震;7.0 以上為 大規模地震。

2.1.2 安全都市意涵

為了有一個安全的家,在相關學者研究報告中提出,要打照安全都市的規 劃,依據我國建築法第一條規定『為實施建築管理,以維護公共安全、公共交 通、公共衛生及增進市容觀瞻等』;關華(2002),建置「安全城市」的理念源於 國外都市為了解決日益嚴重的犯罪問題,以及都市生活環境品質的安全性維 護、社會空間結構,所以推動整體性都市安全規劃目標,開始推動其理念,「安 全城市」的主要理念有下列四項:

一、 建立居民舒適安全的生活環境。

二、 保障居民生活財產的安全。

三、 維護都市均衡發展。

四、 使居民免於災害與活動等恐懼。

所以在安全城市研究中提出,應該要提前預防或改善都市遭受自然災害及 人為災害,並且建置安全城市理念為最終的目標,為了減輕自然災害造成都市 無法以人力所能抗拒之自然災害種類,都市經由本身防災規劃達到此目地,而 人為災害部分則包含火災、空難、海難與交通事故等。

本研究從相關的災害報告,從 1990 年代發生了 921 大地震或是 2000 年象 神颱風到 2016 年尼伯特颱風等自然災害都造成都會地區嚴重受創,為了預防 都市遭受自然災害損害,建置「安全城市」為優先準則,與都市計劃結合落實

後,達到建置全功能「安全城市」的目標。

圖 2-1「安全城市」功能實際運用於都市計劃之應用範圍

資料來源:關華,2002

本研究認為要讓都市有安全的環境,在平常就應該有所作為,安全城市的策 略性規劃可適用性範圍,自硬體環境到空間環境等大面積規劃,從住家到公共場 所,均在安全城市策略性規劃範圍,此外,安全城市在其策略性規劃層級有5項 基本目標:

一、 在現有行人流動模式下,應著重當人群大規模避難路線流動路徑的安全規 劃設計。

二、 人民財產安全與安全結合成一體安全性考量。

三、 公共場所妥善的規劃。

四、 環境的安全性維護。

五、 相關法令避免過於繁雜,造成解決問題的困擾。

2.2 國內外災害防救體系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