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國立臺東大學資訊管理學系 環境經濟資訊管理碩士在職專班 碩士論文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國立臺東大學資訊管理學系 環境經濟資訊管理碩士在職專班 碩士論文"

Copied!
7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臺東大學資訊管理學系 環境經濟資訊管理碩士在職專班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王文清 博士

Advisor:WANG,WEN-CHING, Ph.D

臺東市防災避難圈之劃設研究

The Disaster Refuge Circle Planning for Taitung City

硏究生:莊金庭 撰

Graduate Student:CHUANG,CHIN-TING

中 華 民 國 一 百 零 六 年 六 月

J u n e ,2017

(2)
(3)

國立臺東大學資訊管理學系 環境經濟資訊管理碩士在職專班

碩士論文

臺東市防災避難圈之劃設研究

The Disaster Refuge Circle Planning for Taitung City

硏究生:莊金庭 撰

Graduate Student:CHUANG,CHIN-TING 指導教授:王文清 博士

Advisor:WANG,WEN-CHING, Ph.D

中 華 民 國 一 百 零 六 年 六 月

J u n e ,2017

(4)
(5)
(6)

謝誌

兩年的碩士研究所求學經驗,完成了本論文,要感謝的人太多太多了,首先 最要感謝的是我的指導教授王文清老師,謝謝老師不厭其煩的教導我,不管是學 術上或是經驗上,感謝老師為學生在論文指導上所花費的精力與時間,透過很多 次論文討論,一路上的加油打氣,並指點我正確的方向,這是我這兩年由衷的感 謝老師,也特別感謝兩位口試委員-蔡西銘博士與葉一隆博士,在百忙之中,抽 空時間的指教,使得本論文可以更加完善,由衷的感謝。

也很感謝資管系的各位老師以及系辦阿姨,不管在課業上或是行政事務上的 幫助,讓我從以前不敢在臺上面對群眾,到現在可以訓練到,從容的面對,一次 又一次的簡報練習,讓我學習的很快。

感謝各位班上的同學們,認識你們真好,每次的上課,都是最快樂也是期待 的,從來沒有想過在大學畢業後,還能進修碩士班,也很慶幸能遇到各位班上同 學們,兩年的相處,不論是班級裡的生活點滴、課程的討論、趕論文的革命情感 還是出遊的歡樂,都是我這輩子的回憶,感謝你們。

感謝我的家人,感謝你們一直以來對我的關心與照顧,有你們的體諒與包 容,我才能專注在課業與研究上。

此外,我要特別感謝我的女友-洪秀偵,在我有所困惑之時,能給予我適時 的支持與建議,一路上為我打氣支持,讓我能面對一切,也幫助我解決各式各樣 的問題。

莊金庭 於 國立台東大學 2017 年 07 月 14 日

(7)

臺東市防災避難圈之劃設研究

作 者 : 莊 金 庭

國 立 臺 東 大 學 資 訊 管 理 學 系

摘要

人類努力建設都市,讓人類在都市中生活更進步、更文明,自然也為都市帶 來大量的人口聚集,而一旦發生大型都市災害,人類因高密度聚集因素,亦將造 成慘重的傷害及損失,其中以天然災害震災,最容易造成全面性的人員傷亡及財產 損害,且地震的發生就現今科技而言無法預測,故本研究以地震為主要災害型態 進行防災空間規劃。

透過過去相關研究發現,藉由防災圈域之劃設,來瞭解在整個圈域內避難 人口所能範圍程度,而近年來相關研究多以鄰里單元之觀念,透過路網分析方 式劃設防災圈域,然而此種方式無法完全考量實際道路分佈情況,導致圈域服務 人口有所誤差。

本研究以臺東市為研究對象,整理國內外相關防災圈域之規劃原則,並透過 地理資訊系統中路網分析篩選避據點,並以避難據點模擬防災避難圈情況下,使用 路網服務範圍模擬實際避難道路情況,劃設防災避難圈域,最後探討人口服務水 準分析,分析出臺東市目前人口大部份都在圈域內,也探討避難據點之設施配置,

期望透過此基礎研究能有效提供劃設都市防災避難圈域一評估依據,以提供未來 相關研究與規劃單位參考。

最終實證研究結果顯示,選出避難據點共劃設 24 處,能提供最大的服務人 口數,人口覆蓋率達 98.11%,每人避難面積達 34.59 平方公尺,在各里都有據點 的情況,全市人口幾乎都含蓋圈域服務範圍內。

關鍵詞:天然災害、避難圈域、地理資訊系統、路網分析

(8)

The Disaster Refuge Circle Planning for Taitung City Graduate Student: CHUANG,CHIN-TING

Abstract

People keep constructing cities in order to make their life more progressive and civil, which brings big amount of population in cities. However, once there are big disasters happened in cities, people would have serious harm and damages due to the high density of population. For the most part of those disasters, natural damages such as earthquakes are the main cause making injuries and property-losing. Moreover, earthquakes are not predictable by technology nowadays. Therefore, this study focuses on earthquake as the main type of disaster and the management of space for the sake of disaster prevention when earthquake happens every time.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in the past, we can analyze the range that people take refuge in by the management of space for disaster prevention. Recently, the research use neighborhood in the study as a unit to manage the space of disaster prevention by the analysis of area. Nevertheless, this method is not able to consider the distribution of roads comprehensively, which leads the amount of people who can be favored in reality are not the same as expectation.

This study takes Taitung City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concludes the principle of the management in space of disaster prevention by th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sources. Besides, this study analyzes the sites people can refuge by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In the circumstance of using those sites to imitate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those roads to imitate how people refuge in practical by the road network, we can manage the area for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we can analyze that most population in Taitung are in the safety site by using the analysis of population construction and distribution in Taitung. Moreover, we can analyze how the

(9)

equipment needed to be settled in those sites. We hope that we can manage those sites in cities which are for disaster prevention more efficiently through this basic study – evaluate the basis, to make contribution to future study and the agency of managing disaster prevention.

Ultimately, the research has shown that there are 24 sites for disaster prevention which can provide the largest population up to 98.11 percent, and each people can have 34.59 square meters to refuge. In the circumstance of having sites for disaster prevention in every single neighborhood, almost every residents are contained in the safe range of refuge.

Keyword: Urban Disaster Protection, Refuge ring,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Network Analysis

(10)

目次

謝誌... III 摘要... IV Abstract ... V 目次... I 圖目次... III 表目次... IV

第一章 緒論... 1

1.1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1.2 研究目的... 1

1.3 研究流程... 2

第二章 文獻探討... 5

2.1 都市防救災之探討... 5

2.1.1 地震災害及影響... 5

2.1.2 安全都市意涵... 9

2.2 國內外災害防救體系... 11

2.2.1 臺灣災害防救體系... 11

2.2.2 日本防救災體系... 12

2.2.3 美國防救災體系... 13

2.3 防災避難圈相關研究... 15

2.3.1 防災避難圈定義... 15

2.3.2 防災避難圈之機能... 19

2.3.3 防災避難圈之研究... 21

第三章 臺東市基礎資料調查與分析... 25

3.1 臺東市發展現況... 25

3.1.1 人口... 27

3.1.2 自然環境... 29

3.1.3 產業... 32

3.2 臺東市地震災害概述... 33

3.2.1 臺東縣地震斷層分佈... 33

3.2.2 歷史地震災害... 34

第四章 研究方法... 35

4.1 研究架構... 35

4.2 研究工具... 36

路網分析... 36

第五章 臺東市避難圈域劃設... 39

5.1 避難圈劃設標準建立... 39

(11)

5.1.1 避難據點劃設標準建立... 41

5.1.2 避難路徑劃設標準建立... 43

5.2 防災避難圈域劃設... 46

5.2.1 劃設防災避難圈域... 46

5.2.2 人口服務水準分析... 50

5.2.3 臺東森林公園避難據點之設施配置規劃... 55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59

6.1 研究結論... 59

6.2 後續建議... 60

參考文獻... 61

中文文獻... 61

英文文獻... 62

(12)

圖目次

圖 1-1 研究流程圖 ... 4

圖 2-1「安全城市」功能實際運用於都市計劃之應用範圍 ... 10

圖 2-2 中央至地方之災害防救體系架構 ... 12

圖 2-3 日本災害防救及緊急災害應變流程圖 ... 13

圖 2-4 美國典型設有災變管理專責單位之組織架構圖 ... 14

圖 2-5 防災避難圈內容架構圖 ... 16

圖 3-1 臺東市行政區域圖 ... 25

圖 3-2 臺東市交通路線圖 ... 26

圖 3-3 臺東市地形圖 ... 30

圖 3-4 臺東市河川分布圖 ... 31

圖 4-1 研究架構圖 ... 35

圖 5-1 防災避難圈域模擬圖 ... 49

圖 5-2 無圈域地區模擬圖 ... 52

圖 5-3 新增據點避難圈域模擬圖 ... 53

圖 5-3 森林公園位置圖 ... 55

圖 5-4 森林公園空間規劃圖 ... 58

(13)

表目次

表 2-1 地震震度分級表 ... 8

表 2-2 防災避難圈之劃分 ... 18

表 2-3 防災避難空間之功能與指定對象 ... 21

表 2-4 防救災避難圈規模之研究一覽表 ... 21

表 3-1 臺東市 106 年 3 月各里戶數、人口數統計表 ... 27

表 3-2 臺東市 88 年至 106 年人口統計表 ... 28

表 3-3 臺東市河川分佈表 ... 31

表 3-4 臺東市之潛在震害斷層 ... 33

表 3-5 臺東地區歷年重大地震災害一覽表 ... 34

表 5-1 避難據點指定設施項目表 ... 42

表 5-2 道路劃設標準表 ... 45

表 5-3 防災避難圈域服務人口數一覽表 ... 47

表 5-4 都市避難圈域覆蓋率表 ... 50

表 5-5 每人避難面積一覽表 ... 50

表 5-6 避難面積位置表 ... 51

表 5-7 新增避難圈域服務人口數一覽表 ... 53

表 5-8 都市避難圈域覆蓋率表 ... 54

表 5-9 公園平日與災時資訊相關設施的對應比較表 ... 56

(14)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與動機

臺灣特殊自然條件下,所面臨的天然災害種類繁多,諸如颱風、暴雨、土石 流等,尤其近年來,臺灣社會結構成長快速,使人口數量、土地開發與土地使用 不斷增加,在社會環境與生活形態巨大轉變下,整體上易致災地區的風險也大幅 增加,而在臺灣同時暴露於三項以上天然災害,使得威脅人口也相較之高,對臺 灣社會造成嚴重衝擊,由於臺灣地區土地過度開發、都市人口與機能密集,除了 天然災害之外,重大人為災害如火災、爆炸、化災、空難等重大人為災害亦頻頻 發生,導致人民生命財產嚴重傷亡與受損。直轄市、縣(市)政府與鄉(鎮、區、市) 公所為執行災害防救工作之第一線單位,與民眾生命財產息息相關,災害防救法 賦予地方政府有關權限,勢必須要具備妥適之作業能力,始可因應各類型災害,

同時直轄市、縣(市)政府與鄉(鎮、區、市)公所執行第一線災害防救工作要能密 切配合,這都考驗著政府相關單位當災害來臨時,如何將災害所造成的損害降到 最低。

目前國內外針對防災避難圈域己有相關研究,大多以鄰里,為單位之觀念導 向,透過路網分析,劃設避難半徑。建構臺東市避難圈雛型,然而在政府現有防 災的架構下,以臺東市防災系統為例,防災避難據點安全性以及消防救災、警察 指揮、醫療救護及物資運送等防災功能,尚有不足有效整合、指揮機制不全,各 單位無有效指揮系統,亦造成救災各種資源的浪費。因此若將前人相關研究原則 及符合現有的可及性觀念結合,本研究以多種劃設方式,研擬出更能符合避難圈 劃設,來解釋防災避難圈的層級體系,建立臺東市層及防災避難圈規劃,此為研 究探討防災系統研究規劃以及建議的動機。

1.2 研究目的

根據前述之動機,本研究將有效系統整理防災避難圈劃設原則及架構,評估

(15)

究規劃以及實例應用,取得最適當的平衡點,達到防救災資源均衡分配,將資源 做最有效之利用,此為本研究最重要目的。

本研究目的說明如下:

一、 透過分析防救災避難圈劃設之相關標準,分析出符合本研究之避難圈域 的規劃原則。

二、 使用 GIS 之路網分析,模擬出臺東市防災避難據點之圈域,讓避難據點 服務範圍及服務人口所能得到資源加以呈現。

1.3 研究流程

本研究係以臺東市為研究對象,考量自然人文等條件,依文獻資料並透過地 理資訊系統(Geography Information System)建構圈域適宜規模,以避難據點及公 共設施進行圈域劃設方式,以取得臺東市最適宜避難圈圈域適宜規模,完成臺東 市防災避難圈之規劃,而本研究流程如圖1-1所示:

一、 緒論

說明研究背景與動機、研究目的、論文架構與研究流程,以進一步確定本研 究的方向。

二、 文獻探討

回顧國內外相關文獻、法規,歸納目前都市防災避難圈所應具備之特性、元 素以及機制,比較其異同之處,分析並提出適合臺灣都市防災避難圈定義,以規 劃都市之防災生活圈,以求實施之可行性及適切性。

三、 資料調查

對於研究區域內建築物之數量、使用狀況及道路使用概況,採相關文獻資料 調查之方式,並予以整理、統計及分析,透過統計整理,並予以進行歸納分類與 分析,以提供都市防災空間評估時資料之使用。

(16)

四、 GIS技術運用

夲研究將輔以地理資訊系統(Geography Information System)之運用,透過路網 分析模擬出避難據點位址及避難路徑之避難圈域,以評估現行都市防災空間規 劃。

五、 實證研究

本研究之研究方法透過GIS模擬路網分析,進而針對實證結果進行分析探討。

六、 結論與建議

以上述實證研究結果,進一步提出結論及建議。

(17)

圖 1-1 研究流程圖(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1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根據研究動機及目的,探討、分析過去曾經進行過的都市防災相關研究、

避難圈域和避難據點相關的論述,都市防災生活圈設置屬性及相關研究議題之研 究,以下將逐一探討。

2.1 都市防救災之探討 2.1.1 地震災害及影響

一、 地震災害概述

地震是天然災害成因之一,臺灣位於歐亞大陸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交界衝擊 處,地震活動十分頻繁,因此地震又可分為自然地震與人工地震,通常所稱之地 震為自然地震,發生之原因又可分為:

(一) 構造性地震:因造山運動或板塊運動而造成岩石斷層變形或其他構造 程所引起。

(二) 火山地震:因火山噴發或火山活動所伴隨之有關地震。

(三) 衝擊性地震:因地面受到撞擊或爆炸等擾動所引起。

二、 地震災害類型

當地震發生時,可能會帶來嚴重的災害,可分成直接性災害與間接性災害,

災害類型可區分為:

(一) 直接性災害 1. 地面斷裂

斷層活動沿著斷層的兩側發生數公分到數公尺的錯動時,造成地面破 裂、地盤拱起或陷落的情況,地表也會出現規模不一的斷裂,建築物的基 礎位處於斷層帶上,就會發生扭曲或斷裂,建築物易倒塌。

2. 山崩

斷層活動時,造成的劇烈振動會使鄰近斷層的地區發生大量的山崩,

(19)

造成災害。

3. 土壤液化

地震發生時,強烈的震動會使原本吸附在岩層中的水滲出,使土壤「液 化」而變得軟弱,建築物的地基因此失去支撐,容易使建築物產生下沈、

傾斜或倒塌的情況。

4. 地陷

發生地震時,會損壞一個都市內的溝渠、地下水道、河流兩岸的堤防 等,甚至導致海水倒灌,對都市造成致命的影響。

5. 海嘯

斷層造成海底的地形變化,攪動海水而形成較長的波浪,並向四周傳 布,地震在大洋所引起的起伏波浪,通常高達數公尺甚至更高,當波浪傳 到海岸時,因海水變淺而使波浪變得更高,此即為海嘯。

(二) 間接性災害 1. 火災

地震時劇烈的振動將會直接破壞維生管線,如電線走火、瓦斯及天然 氣外洩,外洩的瓦斯若碰上電線走火或其它燃燒的火苗便會引起火災。

2. 水庫破壞

水庫因為地震強烈的地表震動,水庫內的水體的劇烈震動或山崩造成 水庫設施被破壞,所引發的洪水對水庫下游居民帶來比地震本身更巨大的 傷害。

3. 建築物傾毀

房屋倒塌、橋粱斷裂、道路坍方等災害導致人員與財物損失。

三、 地震強度區分

地震可分為不同震動強度,兩種尺度:分別為地震強度及地震規模來說明:

(一) 地震強度:

(20)

震度(intensity),是表示地震時地表面上的人所感受到振動的程度,或 物體因受振動所遭受的破壞程度,與地表面振動加速度相關。震度級以正的 整數值來表示,震度分級表由各國地震測報機構訂定,各國不盡相同,臺灣 地震震度依據中央氣象局分級為 0 至 7 級,與日本所使用者相同,如下表 2-1:

(21)

表 2-1 地震震度分級表

震度分級 地動加速度範圍 人的感受 屋內情形 屋外情形

0 無感 0.8Gal 以下 人無感覺。 無 無

1 微震 0.8~2.5Gal

人靜止時可感覺微

小搖晃。 無 無

2 輕震 2.5~8.0Gal

大多數的人可感到 搖晃,睡眠中的人 有部分會醒來。

電燈等懸掛物 有小搖晃。

靜止的汽車輕輕 搖晃,類似卡車經 過,但歷時很短。

3 弱震 8~25Gal

幾乎所有的人都感 覺搖晃,有的人會 有恐懼感。

房屋震動,碗盤 門窗發出聲 音,懸掛物搖癒 C

靜止的汽車明顯 搖動,電線略有搖 晃。

4 中震 25~80Gal

有相當程度的恐懼 感,部分的人會尋 求躲避的地方,睡 眠中的人幾乎都會 驚醒。

房屋搖動甚 烈,底座不穩物 品傾倒,較重傢 俱移動,可能有 輕微災害。

汽車駕駛人略微 有感,電線明顯搖 晃,步行中的人也 感到搖晃。

5 強震 80~250Gal

大多數人會感到驚 嚇恐慌。

部分牆壁產生 裂痕,重家具可 能翻倒。

汽車駕駛人明顯 感覺地震,有些牌 坊煙囪傾倒。

6 烈震 250~400Gal

搖晃劇烈以致站立 困難。

部分建築物受 損,重家具翻 倒,門窗扭曲變 形。

汽車駕駛人開車 困難,出現噴沙噴 泥現象。

7 劇震 400Gal 以上 搖晃劇烈以致無法

依意志行動。

部分建築物受 損嚴重或倒 塌,幾乎所有傢 俱都大幅移位 或摔落地面。

山崩地裂,鐵軌彎 曲,地下管線破 壞。

註: 1Gal = 1cm/s2

資料來源:中央氣象局地震震度分級表,2000 年 8 月 1 日公告修訂

(二) 地震規模

規模(Magnitude)是用以描述地震大小的尺度,係依其所釋放的能量 而定,以一無單位的實數表示,經過適當的距離或震源深度修正,而得到的 一個數值指標,如日本 2011 年 3 月 11 日大地震,地震規模為 9.0,而相關

(22)

規模如以下說明:

1. 地震發生時,震源所試放的能量,一般用芮氏規模表示。

2. 同一個地震而言,芮氏規模只有一個,不會因為地震測站所在位置 不同而異。

3. 地震規模 0-4.9 稱為小規模地震;5.0-6.9 為中規模地震;7.0 以上為 大規模地震。

2.1.2 安全都市意涵

為了有一個安全的家,在相關學者研究報告中提出,要打照安全都市的規 劃,依據我國建築法第一條規定『為實施建築管理,以維護公共安全、公共交 通、公共衛生及增進市容觀瞻等』;關華(2002),建置「安全城市」的理念源於 國外都市為了解決日益嚴重的犯罪問題,以及都市生活環境品質的安全性維 護、社會空間結構,所以推動整體性都市安全規劃目標,開始推動其理念,「安 全城市」的主要理念有下列四項:

一、 建立居民舒適安全的生活環境。

二、 保障居民生活財產的安全。

三、 維護都市均衡發展。

四、 使居民免於災害與活動等恐懼。

所以在安全城市研究中提出,應該要提前預防或改善都市遭受自然災害及 人為災害,並且建置安全城市理念為最終的目標,為了減輕自然災害造成都市 無法以人力所能抗拒之自然災害種類,都市經由本身防災規劃達到此目地,而 人為災害部分則包含火災、空難、海難與交通事故等。

本研究從相關的災害報告,從 1990 年代發生了 921 大地震或是 2000 年象 神颱風到 2016 年尼伯特颱風等自然災害都造成都會地區嚴重受創,為了預防 都市遭受自然災害損害,建置「安全城市」為優先準則,與都市計劃結合落實

(23)

後,達到建置全功能「安全城市」的目標。

圖 2-1「安全城市」功能實際運用於都市計劃之應用範圍

資料來源:關華,2002

本研究認為要讓都市有安全的環境,在平常就應該有所作為,安全城市的策 略性規劃可適用性範圍,自硬體環境到空間環境等大面積規劃,從住家到公共場 所,均在安全城市策略性規劃範圍,此外,安全城市在其策略性規劃層級有5項 基本目標:

一、 在現有行人流動模式下,應著重當人群大規模避難路線流動路徑的安全規 劃設計。

二、 人民財產安全與安全結合成一體安全性考量。

三、 公共場所妥善的規劃。

四、 環境的安全性維護。

五、 相關法令避免過於繁雜,造成解決問題的困擾。

(24)

2.2 國內外災害防救體系 2.2.1 臺灣災害防救體系

曾一嵐(2007)民國89年訂「災害防救法」,明訂防救災之目標及實施項目並 將都市防災規劃納入,其防救災組織體系共分為中央、縣(市)及鄉(鎮、市、

區)等三級防災會報,於災害發生時設立應對之救災指揮組織,並由中央防災會 報訂定「防災基本計畫」,指定行政機關或公共事業訂定「防災業務計畫」,各級 地方防災會報訂定「地區防災計畫」,以落實防災業務之執行。

災害防救體制之健全,對於災害防救工作之能否有效推動,具有絕對的影 響作用。災害防救必須要有完備、周密的一套災害防救法作為基礎,始能透過健 全的災害防救體制有所應變作為,在縱的方面,充分發揮指揮、監督的機制;在 橫的方面,積極展現協調、整合的效能,以最有秩序、最有效率、最有作為的運 作模式,將民眾可能遭受的衝擊與損失減到最低的程度。為實施災害預防、災害 應變及善後復原重建等防救措施,建立一體之防災體系;建立完整災害防救體 系,如設置災害防救會報,並於災害發生之虞或災害發生時,設立對應之救災指 揮組織,統籌指揮、協調、管制災害緊急應變事宜,如災害應變中心;同時,各 課室及相關公共事業應於內部設立緊急應變小組。為達成此目的,應加強防災準 備工作、建立防災組織、充實防災業務之設施與設備。

中央災害防救會報(2016),災害防救法是臺灣第一部全國性的災害防救法 規,其防救災體系係由原來的四個層級,精簡為中央、直轄市、縣(市)鄉(鎮、市)3 個層級,其該法共計 8 章 52 條,共分為總則、災害防救組織、災害防救計畫、

災害預防、災害應變措施、災後復原重建、罰則與附則等,對於政府單位,以及 國軍及民間 NGO 等單位在內的防救災體系建置,體系內各主要單位所應負責的 災前、災時、災後等重要工作及其運作,都有明確規範,其中央至地方災害防救 體系架構圖如圖 2-2。

(25)

圖 2-2 中央至地方之災害防救體系架構

資料來源:行政院中央災害防救會報

2.2.2 日本防救災體系

曾一嵐(2007)日本之防災組織可分為中央防災會議及地方防災會議,而在受 到阪神、淡路大震災的影響後,即設置臨時性的「重大災害設置本部」,推動災 害應變特別對策。「重大災害對策本部」該當指揮官於所管轄區內,基於救災實 際之需求,得經內閣會議決議後,將「重大災害對策本部」部分事物及人力,另 設置「重大災害現地對策本部」,以便就近統籌調度指揮救災事宜。有關日本災 害對策基礎法對防災體系之規定,其運作流程如圖2-3。

(26)

圖 2-3 日本災害防救及緊急災害應變流程圖

資料來源:台北市政府防救災策略計畫及標準作業手冊,台北市政府,台北,2000。

2.2.3 美國防救災體系

黃正義(2000)美國之防災組織可分兩部分,一為屬於國家階層的美國聯邦救 災 體 系 , 即 聯 邦 緊 急 災 變 管 理 署 (FEMA – Federal Emergency Management Agency),另一則為地方層級(郡)之救災體系。美國都市的防救災計畫偏重於 防救災組織、政策以及建物防震等方面,在都市計畫防災規劃方面則較少談論。

在都市計畫之防災規劃方面,則主要以都市災害敏感地的觀念,利用土地使用分 區管制規則等工具,加以限制開發。在避難設施規劃方面,則以全市性之大規模 避難計畫為主,其計畫內容大部分為全市性居民遷移及全市性避難場所之規劃,

對於鄰里性、社區性之防救災規劃,則甚少有相關研究,如圖2-4所示。

(27)

圖 2-4 美國典型設有災變管理專責單位之組織架構圖

資料來源:Tom Durham & Lany E. Suiter. “Perspectire & Roles of the State and Federal Government”

in T.E.Draek & G. J. Hoetmer eds.,Emergency Management Principles & Local Governments,

ICMA,1991,pp.101-127

(28)

2.3 防災避難圈相關研究 2.3.1 防災避難圈定義

一、 防災避難圈之定義

防災避難圈最主要是使避難設施能有效落實在居民日常生活中,根據地理 環境及空間設施條件,找出適合的避難服務範圍,本研究透過目前國內外相關研 究多引用國小學區及鄰里單位為基準,劃設防災空間組成基本結構,依據張益三

(1999)都市防災規劃之研究報告指出,避難圈域之層級可分為鄰里防災避難圈 (約為500-700M)、地區防災避難圈(約為1500-1800M)、全市防救災避難圈(全市為 單位)共三級。

黃定國(1997),從日本阪神的經驗,將避難圈規劃的相當周延,每個避難圈 均成為「安心避難圈」,防災避難圈依照圈域的不同可區分為鄰里避難圈、避難 文化圈與區域避難圈,每一生活圈有關防災設施規劃,包含救災路線、避難路徑、

避難場所、防災綠軸、防火區劃及防災據點等,如下圖所示。

吳信儀(2002),依據日本國土廳在「首都圈基本計畫」中,提出防災隔斷 地帶、避難地、避難路等防災避難圈之概念。1995 年日本阪神大地震後,神戶 市著手開始研究相關的建設計畫,將神戶市建設為「安全的都市」,主要內容 包括:(一)都市防災基本計畫(二)都市計畫(三)防災都市基盤(四)都 市防災管理等四項。

本研究認為,為了建立一個能讓民眾免於第二次災害,以及讓身心及心理 都能夠安心的避難圈,避難圈應該要有效的規劃,而相關的設施如避難道路、

避難空間、防災據點、設備都是基本要素,才能發展出一套完整的防災避難圈。

(29)

圖 2-5 防災避難圈內容架構圖

資料來源:何明錦、黃定國,1997

二、 防災避難圈之畫分

本研究認為整個圈域內最基本的單位就是以鄰里單元,廖建強(2013),而鄰 里最基本的單位是以家庭為最主單位,所以當面臨災害時,這些家庭的民眾一定 會尋找離家最近的公共設施,通常離家最近的公共設施如活動中心及公園為主 要,為了找尋一條安全引導到安全的場所區域路線,即是如小學、公園、遊樂場、

教堂和其他鄰里的社會教育機構應該在每個居民步行距離之內,此規劃理念是近 期減災策略中防災避難圈的原始概念。

潘國雄(2001)在研究提到,現行以行政區里鄰區分之防救災避難圈的劃設原

(30)

則與作法缺乏考量區域內居民的避難行為特性及防救災據點配置情形及提供避 難者有效開放面積。張益三(1999),防災公園之防救災避難圈之服務半徑規劃應 以防災公園為主之同心圓配置原則,將輻射半徑內防救災據點有效空間總和,計 算可供之避難收容人數,檢討劃設防救災避難圈之區域,根據各區域內本身的地 裡及空間設施條件,同時亦是警察、消防、醫療、物資等其他救災基本單位。

張益三(1999),避難區域的層級是由基礎區域可分為鄰里防救災避難圈(約為 500-700 公尺)、地區防救災避難圈(約為 1500-1800 公尺)、全市防救災避難圈(全 市為單位)共三級。

本研究透過防災避難圈相關研究者理論,避難圈的規劃是以三個層面: 鄰里 防救災避難圈、地區防救災避難圈、全市防救災避難圈共三級,在鄰里防災避難 圈還是以附近居民為主,而地區防災避難圈就是以社區性的居民為主,在全市防 災避難圈是以全市民為主,相關避難圈之畫分如下表所示:

(31)

表 2-2 防災避難圈之劃分

類別 包含空間名稱 劃設指標 防災設施及設備

鄰里防災 避難圈

國小、鄰里公園、

診所或衛生所、派 出所

步行距離 500-700 公尺

1. 居民進行災害因應活 動所需之空間及器材 2. 區域內居民情報聯絡

及對外聯絡之設備

地區防災 避難圈

國 中 、 社 區 性 公 園、地區醫院、消 防分隊、警察分居

步行距離 1500-1800 公尺

1. 區域內居民情報聯絡 及對外聯絡之設備 2. 消防相關器材、緊急車

輛器材

3. 緊急醫療器材、藥品 4. 進行救災所需大型廣

場、空地

5. 提供臨時避難者所需 之飲水、糧食與生活必 需品之儲存

全市防災 避難圈

學 校 、 全 市 性 公 園、醫學中心、消 防隊、警察局、倉 庫批發業、車站

全市為單位

1. 提供避難居民中長期 居住之空間

2. 提供避難所需之糧食 生活必需品儲存 3. 緊急醫療器材、藥品 4. 區域間資料蒐集、建立

防救災資料庫及情報 聯絡設備

資料來源:張益三,1999,都市防災規劃之研究

(32)

2.3.2 防災避難圈之機能

透過各層級所需求,配合鄰里單位規劃,分成鄰里防災避難圈、地區防災避 難圈及全市防災避難圈,並規劃救災設施據點及避難路線,依照人口規模分布來 看,調整防災避難圈服務半徑及各項防災設施面積,(陳建忠,1999)規劃設置防 災避難空間,能有效提昇空間及避難空間的使用率,降底避難收容民眾波及的程 序;此外,完善的道路空間與避難空間系統,亦是降低災情不可或缺的條件,防 災據點就機能而言,其防災避難圈中,具有提供區域民眾正確防災資訊、自主消 防能力、災民臨時收容、醫療及救護、區域物資及飲水的轉運發放、醫療或生活 必需品的儲備及防災教育等功能。

塗佩菁(2002),防災設施之整備與都市防災管理的制度系統有息息相關,其 內涵機能包括救災指揮所、醫療場所、物資儲存及發放場所、災民收容所等功能,

而避難場所一般又為防災據點,其具備之機能包括提供居民正確資訊之機能、獨 立消防活動能力之機能、避難場所之機能、收容災民之機能、醫療救護之機能、

物資輸送中繼之機能。

一、 消防據點

以消防局及消防分隊為據點,在適當的服務範圍內劃設防災圈域,透過避難 圈做為臨時收容場所及中長期收容場所消防據點,儲存消防器材及水源,以供緊 急時能利用。

二、 警察據點

警察據點的設置,主要瞭解災區的現況,以得到最新情報,並且對災區治安 維護,由警察局及派出所等單位做為任務,進行災害救援、交通管制及災害收集。

三、 醫療據點

臨時醫療場所配合緊急救治傷患,以減輕災情,中長期收容時,針對設有病 床之醫院,依照各據點地理條件,平均服務範圍,以有效讓醫療資源能利用。

四、 物資據點

(33)

為有效在災時有系統發放物資,並讓每一位災民能領取物資,發放據點是以 近鄰避難圈收容場所為指定場所,而在接收海外物資等,是大型空間為主,如機 場、車站、學校等,因此直昇機也可運送物資至操場做為起降場所。

五、 避難道路

在震災後,道路的暢通與效率性功能發揮正常與否,直接影響災後的避難與 救災成效之關鍵。所以分成三大層級為緊急道路、救援輸送道路及避難輔助道路。

緊急道路為第一層級道路系統,主要功能做為聯外道路使用,以便延續通達 全市並與區域外取得聯繫,在災害發生後,緊急通道必須優先保持通暢之路徑,

以 20 米計畫道路為主要劃設對象;救援道路為第二層級通道系統,主要機能為 便利車輛運輸物資至各重要防救據點,亦可做為避難人員通往避難地區之路徑,

以現有寬度 15 米以上道路為指定對象;李威儀、陳建忠(2007)定義避難輔助 道路分為消防避難道路及緊急避難道路,消防避難道路考慮消防車輛投入滅火的 活動,以 8 米以上之道路為指定對象,而緊急避難道路以 8 米以下道路為指定對 象,作為避難場所、防災據點之設施無法臨接前三個層級之道路網時,以連絡其 他避難空間、據點或連通前三個層級通道之輔助性的路徑。

六、 避難空間

避難空間係指民眾至避難場所停留時間長短及災害發生之不同時間點,可分 為緊急避難、臨時避難、臨時收容及中長期收容場所等四層級性防災避難空間。

李威儀、陳建忠(2007)針對避難系統中,依災害發生時序列及其所對應之 避難行為,分為四個層級,其中緊急避難場所提供災害發生三分鐘內人員緊急躲 避之處所,此階段多為民眾自發性的避難行為,因時間緊迫,人員反應時間有限,

因此直接避難至最近據點,完全視災害發生時之狀況加以運用,而臨時避難場 所、臨時收容場所及中、長期收場所,此階段之避難行為將由相關人員引導進行 較有秩序之避難行為,此時便需要較高安全性並能符合需求之場所,因此必須針 對需求對特定場所進行指定(詳表 2-3)。

(34)

表 2-3 防災避難空間之功能與指定對象

避難空間 功能 指定對象

緊急避難場所 災害發生三分鐘內進行自發 性避難

空地、鄰里公園、綠地、

道路等

臨時避難

提供民眾暫時避難空間,或 待餘震結束後,視情況等待 下一步行動之場所

現有之鄰里公園、綠地 或空地等為指定對象

臨時收容場所

提供避難人員作為安全停留 之處所,並能提供必要之避 難生活

區域型公園及國中、國 小等大面積之開放空間

中長期收容場所

提供災後都市復建完成前進 行避難生活所需之設施,並 作為當地避難人員獲得各種 情報資訊之場所

區域型及全市型公園、

部份高中、大專院校

資料來源:李威儀、陳建忠,2007,台北市內湖地區都市防災空間系統規劃,內政府建築研究所

2.3.3 防災避難圈之研究

本研究透過文獻資料蒐集、網路資料、期刊報導等相關防災避難圈之研究,

國內防救災避難圈域規模之相關研究,以避難圈域之層級可分為鄰里防救災避難 圈、地區防救災避難圈、全市防救災避難圈等共三級。

國內外相關研究對避難據點之規模與服務範圍,多以「國小學區」與鄰里單 元作為基本空間單元,相關之研究將近年來國內外防災圈域相關研究彙整如表 2-4。

表 2-4 防救災避難圈規模之研究一覽表

研究者 時間 研究名稱 圈域中心 圈域服務半徑

張益三 1999 都市防災規劃研究 國小 500-700M 李威儀、何明錦 2000 都市計畫防災規劃手

冊 避難據點 500-600M 李威儀、錢學陶

李咸亨 1997 台北市都市計畫防災

系統之規劃 避難據點 700M 李佩瑜 2000

由鄰里單元觀點探討 震災時救災避難圈之 規劃

國小 500-700M

(35)

東京都消防廳 1994 東京都地域防災計畫 避難據點 500-750M 簡甫任 2000 防災規劃基準修正 避難據點 500-700M 張文侯 1997 台北市防災避難場所

之區位分析 避難據點 863.76M 何明錦、蔡綽芳 2000

從九二一地震災後探 討我國都市防災規劃 與改善對策

中小學校

大型公園 500M

吳榕檳 2001

都市計畫地區緊急避 難場所實際服務範圍 評估方法研究

避難據點 350M

潘國雄 2001 地震災害時防災公園

評估基準研究 避難據點 500-700M 張益三、蔡柏全 2002

都市災害防救管理體 系及避難圈域適宜規 模探究-以嘉義市為例

國小 600M

張益三、蔡柏全 2002 都市防災中基礎避難

圈域最適規模之初探 國小 600M

資料來源:張益三、蔡柏全,2003,建立都市防災規劃中基礎避難圈域之服務規模推估模式

在臺灣目前有關防災避難圈的研究中,蕭江碧、黃定國(1996)、陳建忠

(1999)、李威儀(1997)等人皆將防災避難圈的觀念納入都市計畫的防災計畫 中,探討出相關防災設施之準則;李佩瑜(2000)透過鄰里單元的觀點,探討震 災時救災避難圈的規劃,並以南投縣埔里鎮為例;張益三、蔡伯全(2002)透過 都市災害管理體系及避難圈域適宜規模之探討;湯喻雅(2012)以台中市地震規劃 防災避難圈域等,在圈域內找出最適宜的防災據點。

表 2-5 防災避難圈相關研究

研究者 時間 研究名稱 研究方法與成果

李威儀 錢學陶 李咸亨

1997

台北市都市計畫防災 系統之規劃

研究以台北市都市計畫範圍內為主 要對象,並從震災之防災系統的規 劃,台北市於防災計畫下之都市空 間 結構 ,利 用現有 之有效 空間 資 源,以及台北市地震災害敏感地帶 的分佈及標示,建構防災空間體系。

林峰田 陳亮全

1998

都市災害危險度評估 網格資訊系統之建立 - 避 難空 地配置 評 估 方法

研究以計畫層面進行考量,示範如 何執行分析流程,讓分析結果以數 據與圖面方式呈現,並以網格尺寸 與服務距離等參數的相互作用,提 出 適宜 與可 行的方 案供決 策者 參 考。

(36)

李佩瑜 2000

由鄰里單元觀點探討 震災時救災避難區之 規劃

研究針對地震所引起之災害,將都 市 防災 設施 引入鄰 里單元 的規 劃 中,並且配合都市計畫法的標準,

使鄰里單元兼具防災安全功能。對 都市計畫法中鄰里單元提出建議,

並實證於既定都市計畫中,落實防 災規劃。

吳榕檳 2001

都市計畫地區緊急避 難場所實際服務範圍 評估方法研究

研究在台北市既有的研究架構下,

透過避難人口估算、避難路徑計算 與地理資訊系統輔助分析的方法,

期 望研 擬適 合國內 環 境的 評估 模 式。

潘國雄 2001

大規模地震災害時防 災公園評估基準之研 究

研究認為防災公園其評估基準,宜 從防災、救災及居民避難能力等層 面,並從街廓的危險因子、防災公 園的安全因子,及防救災相關單位 間的配合因子等群組來構建評估層 級體系。使得防災公園之規劃設置 有一有效性、可及性、安全性的整 體考量。進而面對大規模的地震災 害時,民眾能有效地使用防災公園 之防救災避難功能,降低都市民眾 生命財產上的損失。

張益三 蔡伯全

2002

都 市 災 害 管 理 體 系 及 避 難 圈 域 適 宜規模之探討-以 嘉義市為例

本研究建立都市防災體系免疫系統 化理論的概念,藉由免疫系統的反 應去建構都市防救災體制程序與組 織;避難圈域研究部分,可將人文 以及自然界線在實質空間限定條件 納入考量。

臺東大學防災 科技資訊中心

2012

臺東縣臺東市防災公 園規劃初步研究

以臺東縣臺東市都市計畫範圍內之 行政區域空間,探討地震防災公園 之規劃

湯喻雅 2012

都市防災避難圈域劃 設之模擬研究-以臺 中市為例

以臺中直轄市為研究對象,擬整理 國內外相關都市防災圈域之規劃原 則,並透過地理資訊系統中環域分 析(Buffer Analysis)篩選避 難據 點。並以三種不同情況模擬下,進 一 步 使 用 ArcView 之 Network

(37)

Analysis 模 組 之 路 網 服 務 範 圍

(Service Area)模擬實際避難道路 情況,劃設防災避難圈域。

許思萍 2016

建立社區防災體系之 研究-以彰化縣二水 鄉公共建築為例

研究選定社區公共建築共有12處,

依照各類評估標準,公共建築作用 於避難處所可行性頗高,對於硬體 設施需待加強,社區居民自助及互 助部分所佔避難成功率為高,但如 高齡者居多地區,在政策考量上,

應可規畫於傳統農村社區中,增設 多功能避難處所,有效利用空間進 行 緊急 避難 或緊急 堆放物 品等 用 途,達到有效避難及提升建築二次 利用之效能。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38)

第三章 臺東市基礎資料調查與分析

3.1 臺東市發展現況

臺東市位於臺東縣地理中心,位於臺東平原上,居四方交通要衝與入山孔 道,位置東經 121.10 度,北緯 22.45 度,極東至富岡里,與卑南鄉毗鄰,極南至 知本里,西北則與卑南鄉泰安村鄰接,極北至岩灣里,地勢東北臨海岸山脈處距 離約 150 公尺,北接卑南山距離約 250 公尺,西與中央山脈相鄰處距離約 119 公 尺,其餘市區部分距離約 10 到 30 公尺,地勢大致平坦,整體而言是背山面海,

地形狹長,為一靠山臨海之城市,面積約 110 平方公里,南北長 19.8 公里。

臺東市轄境內劃分為四十六里,1035 鄰,臺東縣政府統計資訊網(2017),到 106 年 3 月統計人口為 106,357 人,幾乎佔全縣人口 45%,是臺東縣十六個鄉鎮 市之地理、人口、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氣候上屬熱帶季風氣候,轄境內居 民原住民族人口約 21,539 人(臺東市戶政事務所),亦是全國原住民人口比例最密 集的區域,其餘為漢族移居,臺東市地理位置圖如圖 3-1 所示。

圖 3-1 臺東市行政區域圖

資料來源:臺東市公所

(39)

在交通方面,市區內交通發達,對外聯繫之陸上交通主要以鐵路與公路為 主;鐵路分別為下行之南迴線與上行之花東線,下行可經太麻里至屏東、高雄等 地,上行經臺東可達花蓮等地;公路為南迴公路(臺九線)、花東縱谷線(臺九線) 與東部海岸(臺十一線)三條對外交通道路,北達花蓮,南經太麻里-楓港至高雄,

另有縣道 197 經利吉-關山鎮電光進入池上鄉;東 37 縣可由臺九線進入卑南鄉,

臺東市交通路線請參閱圖 3-2 臺東市交通路線圖,航空交通運輸可由臺東航空站 直達臺北與離島(綠島、蘭嶼)等地,海上交通則可從富岡漁港搭乘船隻到達離島 (綠島、蘭嶼)。

圖 3-2 臺東市交通路線圖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40)

3.1.1 人口

到 106 年 3 月為止,以各里人口數來看,豐榮里占全臺東市人口 8.63%,計 有 9,374 人;其次為新生里占全市人口 6.90%,共有 7,624 人;第三為豐谷里占 全市人口 5.48%,人口數 5,943 人,接著為自強里、馬蘭里等里人口數較多,各 里人口統計表如表 3-1 所示。

由於臺東市是臺東縣集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的中心,比臺東縣其他鄉 鎮擁有更多工作機會,根據臺東市戶政事務所統計從民國 88 年至 106 年 3 月份 人口統計表,總人口逐年下降,但是戶數逐年增加,這與近幾年臺東縣發展觀 光有關,因市區近幾年來陸續增加許多飯店及民宿,但人口並沒有與戶數成正 比增加,歷年人口統計如下表 3-2 所示。

表 3-1 臺東市 106 年 3 月各里戶數、人口數統計表

里別 鄰數 戶數 人口數

各里佔全市 總人口比率

總計 男 女

總計 1,035 39,620 106,357 53,341 53,016

富岡里 25 662 1,693 902 791 1.74%

富豐里 16 389 995 535 460 0.93%

岩灣里 19 1,042 2,289 1,187 1,102 1.82%

南王里 20 1,131 3,023 1,554 1,469 2.80%

卑南里 29 1,206 3,097 1,564 1,533 2.84%

南榮里 30 1,150 3,146 1,666 1,480 2.75%

新生里 40 3,014 7,624 3,728 3,896 6.90%

民生里 32 1,442 3,550 1,761 1,789 3.32%

寶桑里 11 406 1,028 505 523 0.99%

馬蘭里 34 1,232 3,930 1,841 2,089 4.34%

中心里 32 1,390 4,216 2,050 2,166 3.99%

自強里 32 1,831 5,336 2,569 2,767 5.13%

民族里 23 715 2,401 1,154 1,247 2.29%

四維里 8 293 726 391 335 0.69%

中華里 22 742 1,913 953 960 1.86%

強國里 21 275 725 385 340 0.69%

建國里 31 606 1,469 776 693 1.44%

民權里 25 405 1,004 528 476 0.99%

(41)

仁愛里 21 330 800 419 381 0.78%

中正里 24 377 898 453 445 0.87%

大同里 21 369 912 439 473 0.90%

成功里 24 406 932 468 464 0.95%

文化里 18 487 1,322 658 664 1.36%

中山里 20 383 1,053 520 533 1.09%

復國里 20 303 715 368 347 2.11%

興國里 18 378 1,118 548 570 1.07%

復興里 14 212 503 258 245 0.47%

鐵花里 14 195 441 215 226 0.42%

新園里 18 747 1,873 995 878 1.75%

豐田里 25 860 2,401 1,196 1,205 2.21%

豐年里 18 1,331 3,357 1,735 1,622 2.81%

光明里 16 1,333 3,500 1,610 1,890 2.99%

豐樂里 16 566 1,788 907 881 1.72%

永樂里 13 867 2,594 1,318 1,276 2.28%

康樂里 15 590 1,591 857 734 1.50%

東海里 29 1,365 3,652 1,769 1,883 3.78%

新興里 22 484 1,153 565 588 1.20%

豐榮里 35 3,611 9,374 4,569 4,805 8.63%

豐谷里 32 2,076 5,943 2,995 2,948 5.48%

豐里里 21 957 2,829 1,490 1,339 2.61%

豐原里 18 475 1,443 781 662 1.28%

建和里 32 600 1,611 851 760 1.53%

建興里 16 412 1,089 569 520 1.01%

建業里 25 565 1,478 764 714 1.41%

知本里 23 558 1,534 779 755 1.45%

建農里 17 852 2,288 1,196 1,092 2.11%

資料來源:臺東市戶政事務所,統計至 106 年 3 月

表 3-2 臺東市 88 年至 106 年人口統計表

年別 鄰數 戶數 男數 女數 合計(人)

88 年 1035 33083 58175 52879 111054 89 年 1035 33655 58180 52868 111048 90 年 1035 34139 57932 52970 110902 91 年 1035 34539 57683 52980 110663 92 年 1035 34986 57565 53374 110939

(42)

93 年 1035 35495 57323 53552 110875 94 年 1035 36149 57177 53817 110994 95 年 1035 36381 56881 53766 110647 96 年 1035 36572 56543 53920 110463 97 年 1035 36922 56265 53969 110234 98 年 1035 37368 55929 53922 109851 99 年 1035 37681 55631 53846 109477 100 年 1035 38170 54949 53655 108604 101 年 1035 39,461 54,374 53,346 107,720 102 年 1035 38,749 54,088 53,228 107,316 103 年 1035 38,977 53,804 53,147 106,951 104 年 1035 39,285 53,641 53,118 106,759 105 年 1035 39,531 53,362 53,006 106,368 106 年 3 月 1035 39,620 53,341 53,016 106,357

資料來源:臺東市戶政事務所,統計至 106 年 3 月

3.1.2 自然環境 一、 地形

臺東市居於臺東平原,卑南大溪、太平溪、利嘉溪縱貫轄內,其地勢東北臨 接海岸山脈處海拔 150 公尺、北接卑南山為 250 公尺,西臨中央山脈其最高處為 大南橋 119 公尺,離市區 l1.53 公尺,豐里里 10.4 公尺、卑南里 30.70 公尺、知 本里 29.83 公尺,為一傾斜丘陵鯉魚形地勢,市內鯉魚山姿容秀良,蒼萃如畫,

土壤肥沃,標高 75 公尺視野可及全市,如圖 3-3 臺東市地形圖。

(43)

圖 3-3 臺東市地形圖

資料來源:臺東市地區災害防救計畫

二、 水文

臺東市水系主要有中央管轄的河川為卑南溪,縣管轄的河川有太平溪、利嘉 溪;臺東市河川分布請參閱表 3-3 臺東市河川分佈表與圖 3-4 臺東市河川分布 圖,湖泊較大者為卑南溪出海口之琵琶湖,海洋則為太平洋,有北上之黑潮流經。

(44)

表 3-3 臺東市河川分佈表

類別 河川名稱 流域面積(平方公里) 長度(公里)

中央管河川 卑南溪 1,603.21 84.35

縣管河川 利嘉溪 174.70 35.30

太平溪 95.05 18.30

資料來源:臺東市地區災害防救計畫

圖 3-4 臺東市河川分布圖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45)

3.1.3 產業

臺東市屬農業型態城市,主要農產品年產量為釋迦、稻米、荖葉、香蕉,

漁業人口以從事近洋漁撈及養殖漁業為主,以富岡漁港為母港,畜牧以養豬及 雞鴨為大宗。由於臺東地處偏遠且交通不便,因此工業化程度偏低,以小資本 之家庭加工業居多,工廠以食品製造及金屬製品業為主,大型製造業永豐餘紙 廠以及綺麗珠寶廠為主,較具規模之工業區有豐樂工業區及利嘉工業區。近十 年來積極發展觀光產業,臺東市正位於觀光路線的中繼站,帶動市區內商店服 務業發展,生活機能便利,亦是海、空、鐵公路交通的樞紐,著名的知本溫泉 及海濱公園緊臨在旁,市轄境內也擁有小野柳海岸風景區、森林公園、卑南文 化公園、史前博物館等著名觀光景點。

(46)

3.2 臺東市地震災害概述 3.2.1 臺東縣地震斷層分佈

臺東市境內潛在活動斷層有鹿野斷層、利吉斷層,尤其利吉斷層雖未判 定為第一類活動斷層,但因分佈對臺東市潛在危害最大,對其臺東市地區潛 在威脅性不可忽視,如下表 3-4 所示。

表 3-4 臺東市之潛在震害斷層

名稱 起訖市鎮 估計長度(km) 斷層分類 斷層性質 鹿野斷層 臺東縣

鹿野鄉-臺東市 24 第一類斷層 逆移斷層 利吉斷層 臺東縣

卑南鄉-臺東市 13 第二類斷層 逆移斷層

資料來源:中央地調所網站,http://www.moeacgs.gov.tw/main.jsp

一、 鹿野斷層

為第一類活動斷層,範圍分布在臺東縣境,為南北走向轉東南走向之逆 移斷層,斷層自鹿野鄉永康村之東 33 線公路旁,向南延伸經臺東至臺東市 東海國中附近,全長約 24 公里,據地調所調查,鹿野斷層具明顯的線形,

而臺東山臺地上具二至三階的河階面,較早期的河階面有傾斜現象,似是斷 層於形成後再受到擾動的結果。

二、 利吉斷層

為第二類活動斷層,範圍分布在臺東縣境,為南北轉東南走向之逆移斷 層,自臺東市利吉村阿幫安聚落西側之臺東溪左岸,延伸至臺東大橋北端,

再轉右岸至太平洋,長約 13 公里。

(47)

3.2.2 歷史地震災害

為了解地震所造成臺東市之災害影響,本研究彙整臺東地區自 1943 至 2016 年歷年重大地震之災害,如表 3-5。從過去歷年地震災害資料顯示,中央氣象局 資料顯示以 1951 年 10 月 22 日及第二次 11 月 25 日縱谷地震,地震芮氏規模達 7.3,造成 85 人死亡,受重傷 200 人最多,輕傷 1000 人,大約 3000 棟房舍毀損,

由上述資料得知,地震災害是是所有天然災害中最為嚴重與無法預防的,並且強 烈地震更大幅度影響財產損失及人員傷亡,因此,本研究期以完整的防災圈域規 劃,降低地震發生時對生命財產的衝擊。

表 3-5 臺東地區歷年重大地震災害一覽表

地點

震源 深度 (公里)

人口 死亡 (人)

房屋 全毀

(棟)

備註

1 1943 12 綠島南方近

海 40 6.1 3 139

2 1951 11

臺東縣成功 東北方約 15 公里近海

36 7.3 17 1,016 1951 年花蓮臺東 地震

3 1965 5 臺東大武 21 6.5 21 澎湖、臺東有地 鳴

4 1972 1 臺東外海 33 7.3 1 5 5 1972 12 臺東外海 4 6.8 2

6 2003 12 臺東成功 17.7 6.4 7 2006 4

臺東卑南地 震 站 北 方 7.0 公里

7.2 6.2 14 臺東縣消防局建 築物受損

8 2015 2

臺東縣政府 東偏南 27.4 公里

27.8 6.3

9 2016 10

臺東縣政府 東 偏 南 方 24.4 公里

23.7 6.2

資料來源:中央氣象局暨本研究彙整。

(48)

第四章 研究方法

本章說明研究方法,以下分別就研究架構、研究方法、研究工具等加以說 明。

4.1 研究架構

本研究是以臺東市作為調查及研究對象,內容係利用路網分析等工具來建構 臺東市防災避難圈。本研究架構如圖 4-1 所示。主要分成,第一部分包含理論探討、

評估相關理論探討以及國內外用後評估個案探討等;第二部分則以本研究之目 的、文獻探討理論,利用文獻資料蒐集,探討以往研究者所探討出防災避難圈劃 設標準;第三部分為防災避難圈劃設,主要透過地理資訊系統(GIS)裡的路網分 析,模擬建立臺東是防災避難圈。最後,根據各部分所獲得的資料結果,進行分 析、歸納及討論,撰寫成本研究之結論與建議。

圖 4-1 研究架構圖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49)

4.2 研究工具

本研究運用「路網分析」,來探討與分析從防災面向探討臺東市防災避難 圈規劃評估之研究,其中目的是期望以根據實際道路做為劃設基礎,建立都市 防災避難圈域,使得服務範圍更能符合實際情況,進而探討都市防災避難圈域 劃設之原則,因此本研究將採用地理資訊系統之路網分析(Network Analysis)

模組

路網分析

易志中(2007),地理資訊系統中的路網分析模組,其最主要提供使用者於各自 所研究的領域中去進行路網的分析等的相關問題,像是運用在服務圈域規劃、前往 避難據點最短路徑分析、維生管線設置規劃、公共設施設置規劃等多種議題,經由 路網的分析結果來獲得最佳的行進規劃或設置最佳據點。這些規劃包含了有:路徑 最佳化、路網服務範圍。

Arc View 的路網分析提供之功能:尋找最佳路徑、尋找最近的設施、分析服 務範圍。

一、 最近的設施

Arc View 的路網分析可以尋找距離地點最近的設施,並顯示該事件到最近設 施的最佳路徑,如距離火災地點最近的消防據點、距離避難最近的據點、距離住 家最近的便利商店。

要使用尋找最近的設施功能,除了道路網路之外,還必須要有設施分佈圖,

該設施分佈圖必須為點資料的型態。

二、 路徑最佳化

路徑最佳化像是救護車的派遣、救難人員前往救難規劃道路路線等問題,然 而最佳路徑的定義往往因人而異,根據使用者的需求不同,如距離最短、時間最 短、運輸成本最省等。在運輸的問題中,最佳路徑選取是目前較為廣泛應用的分 析項目,常見的應用則有汽車衛星導航系統上,因道路系統規劃有所差異,駕駛

(50)

者很難選擇最適合的道路,為了節省在道路上行走的時間,透過電腦分析求得最 佳路徑規劃,再將結果透過圖形展示,將有助於運輸過程的規劃。

最短路徑在道路網系統中,找出一條由起點到達終點的最快路徑,所謂路徑 就是網路上節線的集合,距離最短、時間最短都可以做為最短路徑的標準,而這 些最短的標準就是成本最少的路徑,而在 Arc View 中以節點的阻抗代表成本。

在實際應用上,當駕駛人為了尋找他理想的最短路徑時,通常會以最短的道 路來達到最短的時間到達。

(51)

三、 路網服務範圍

Arc View 的尋找服務區域功能可以設定旅行的方向。例如,想要知道由目前 的可前往位置 5 分鐘內可以到達的避難區域,就必須建立一個以據點位置為圓心 向周圍延伸 5 分鐘行車距離的服務區域,而在尋找服務區域前,則必須先瞭解可 及性,可及性是指到某一地點的容易程度,例如一間避難收容場所在 10 分鐘服 務範圍內涵蓋了 1000 位民眾,或是一間便利商店在 500 公尺距離內涵蓋了 1 萬 個民眾,可及性分析可以幫助決策者分析新店面設立的區位。

Arc View 提供了兩種形式的服務範圍:一般型服務範圍的範圍比較大且它的 邊界也較平滑,因為他會涵括實際服務範圍外的一些區域;壓縮型的服務範圍則 反之,它有時會忽略掉一些原本再實際範圍內的一些區域。

本研究透過服務路線所連接而成的服務範圍,一旦建立多邊形資料後,便可 計算服務區內有多少人口、土地面積等。

(52)

第五章 臺東市避難圈域劃設

本研究依據前述國內外相關文獻,透過臺東市發展特性劃設不同原則的防災 避難圈域,在劃設避難圈域之前,先建立以下準則方式:

5.1 避難圈劃設標準建立

在劃設防災避難圈域最主要是評估那一種的劃設方式能使圈域提供最大服 務,因此本研究透過國內外都市防災避難據點之相關研究,評估臺東市的公共設 施,篩選出適合作為防災避難據點,透過地理資訊系統工具分析,作為劃設避難 圈域服務範圍之基礎,以下為準則建立方式:

一、 人口分析

而為了瞭解臺東市各里地區的人口數量,分析出在利用服務範圍各里人口統 計資料,在避難圈域裡的人口密度及圈域裡的總人數,將上述服務圈域多邊形圖 形,進一步套疊於臺東市行政區域圖上的各里人口資料,分別計算各避難圈域所 含蓋各里行政區之面積,進而推算避難圈域所占各里之人口比率,推算其各避難 圈域之人口數,公式如下:

(一) 某里總人數/某里總面積=該里人口密度(人/平方公里)

(二) 避難圈域占某里面積*該里人口密度(人/平方公里)=避難圈域占該 里總人數

二、 避難圈域模擬設定

本研究參考了國內外相關防災避難圈域文獻,在避難據點符合圈域服務範 圍,以 GIS10.0 路網分析系統,進而分別劃設各原則下之避難圈域,使避難圈域 的避難空間大小符合實際情況,採用依下劃設原則,模擬規劃臺東市防災圈域,

如下所示:

(一) 現有公共設施作為避難據點

本研究依據前面之定義,避難據點面積須達 1 公頃以上、避免位於斷層 帶 200 公尺周邊等已開發公共設施,基於這些公共設施皆具有作為空間上避

(53)

難據點之原則,而地震災害屬於全面破壞性的災害,當緊急情況之下,避難 據點有時效性限制,在據點符合收容的情況下,希望建構出足夠的設施來涵 蓋需求,因此本研究針對已知數量的避難收容場所,全數作為後續規劃依 據,進行都市防災圈域之模擬,使涵蓋在設施服務範圍內的需求點最大化。

(二) 優先考量避難據點面積大小

由之前文獻中可以看出,過去國內外有許多相關研究之規劃,認為避難 據點應具備較大的開放公共空間,因大型的開放空間較能提供災民及救災資 源之需求,然而,這些大型的公共開發空間多半位於都市人口較少地區,本 研究從大型公共設施作為避難據點優先劃設之據點,進ㄧ步規劃都市防災避 難圈域之服務範圍,從方案探討後續都市防災圈域之劃設原則。

1. 設置服務半徑

本研究避難據點定義為當地震發生過後需長期安置民眾時,中長期收容 場所就是為服務據點,也屬於地區避難生活圈之層級,基於受災地點 1 小時 內應到達之避難據點為原則,因此建議服務半徑應設定於 5,000 公尺以地理 資訊系統之最短路徑模型進一步劃設。

2. 設定圈域型態

本研究在劃設各避難據點之防災圈域,以探討各避難據點之服務情況,

依其設定為圈域不重疊。

三、 避難據點規劃準則建立

本研究考量防救災資源可能與避難據點距離過於分散使用,進而訂定避難據 點之設立條件,並且為了符合地震災害期間實際情況,以有寬闊的空地之據點並 且是為公共設施做為後續劃設對象,另外,因地震災害時,建築物不適合作為避 難收容場所,故本研究加入地震斷層之災害潛勢之考量後,將位於斷層帶周邊 200 公尺內可能損害性大者之避難據點予以篩選剔除。

四、 避難路線規劃準則建立

(54)

在避難路線之規劃中,避難路線是否能連接到避難據點,有很大的關聯性,

因民眾當要避難時,一定會以道路到達到避難據點,所以道路的安全性及可及性 相對重要,本研究考量地震發生後的多樣性災害,會導致部分道路中斷,影響搶 救災民、運送物資及救難資源等。

5.1.1 避難據點劃設標準建立

為了針對當地震災害發生期間,避難據點在都市防災中扮演了相關重要的角 色,在災害期間,避難據點是所依賴的重要設施,它所主要的機能為避難生活、

醫療、物資、警消據點等,因此本研究以中長期收容場所之避難功能做為研究模 擬防災避難圈域中心做為評估原則。

一、 避難據點功能與定義

民眾至避難據點所時,因停留時間不一定,因此可將避難據點區分為緊急避 難場所、臨時避難場所、臨時收留場所及中長期收容場所等四個不同層級之防災 避難,分別如下:

(一) 緊急避難場所:

在災害發生後,人員尋求緊急避難之場所,屬於個人自發性避難行為,

因此避難對象以避難圈內各開放空間為主,由於緊急避難之時間緊迫,因此 在對冊上並無特定指定據點,完全是依當時情況而定。

(二) 臨時避難場所:

主要為收容暫時無法直接進入安全避難場所(臨時收容場所、中長期收 容場所)之避難人員為主,以等待救援之方式導引進入層級較高之收容場 所,待餘震結束後,視情況決定下一階段行動之場所,其指定的對象以現有 之鄰里公園、綠地為主。

(三) 臨時收容場所:

面積超過 1 公頃之全市性公園,目的為提供大面積之開放空間作為安全 停留之處所,當災害穩定至某種程度後,也可提供物資支援運送,此據點可

(55)

作為陸運與空運物資據點中心。

(四) 中長期收容場所:

此據點設置目的在於提供災後重建完成前進行所需避難設施,必須具較 完善之設施來提供庇護;中小學校與大型公共設施適合作此據點,可以成為 臨時指揮中心及儲備器材等機能據點。

二、 避難據點指定對象

本研究依據國外防災之經驗以及學術研究之經驗,在避難據點指定之對象 上,是以開放空間為主,且須具有一定規模之面積,以提供救護資源及急救活動,

避難據點指定的公共設施如下表 5-1。

表 5-1 避難據點指定設施項目表

類別 項目

學校 具有開放空間及面積規模有一定之學校 公園 社區型公園、地區型公園、全市型公園 體育場 運動場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三、 避難據點規劃研擬

本研究規劃目前的避難據點的相關文獻中,都依據地區的特性、災害的經 驗,規劃出相關準則或標準,所以本研究依據國內外的相關文獻,在避難場所的 規劃設置,建立以下的準則:

(一) 避難據點總面積應大於 1 公頃。

(二) 應避免位於斷層帶周邊 200 公尺以內地區。

(三) 避難據點應避免位於土石流等高危險潛勢地區。

數據

圖 1-1 研究流程圖(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表 2-1 地震震度分級表  震度分級  地動加速度範圍  人的感受  屋內情形  屋外情形  0 無感 0.8Gal 以下 人無感覺。 無 無 1 微震 0.8~2.5Gal 人靜止時可感覺微 小搖晃。 無 無 2 輕震 2.5~8.0Gal 大多數的人可感到搖晃,睡眠中的人 有部分會醒來。 電燈等懸掛物有小搖晃。 靜止的汽車輕輕 搖晃,類似卡車經 過,但歷時很短。 3 弱震 8~25Gal 幾乎所有的人都感覺搖晃,有的人會 有恐懼感。 房屋震動,碗盤門窗發出聲音,懸掛物搖癒 C 靜止的汽車明顯 搖動,電
圖 2-2 中央至地方之災害防救體系架構  資料來源:行政院中央災害防救會報  2.2.2 日本防救災體系  曾一嵐(2007)日本之防災組織可分為中央防災會議及地方防災會議,而在受 到阪神、淡路大震災的影響後,即設置臨時性的「重大災害設置本部」 ,推動災 害應變特別對策。 「重大災害對策本部」該當指揮官於所管轄區內,基於救災實 際之需求,得經內閣會議決議後,將「重大災害對策本部」部分事物及人力,另 設置「重大災害現地對策本部」 ,以便就近統籌調度指揮救災事宜。有關日本災 害對策基礎法對防災體系之規定,其運
圖 2-3 日本災害防救及緊急災害應變流程圖
+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最後特別提出說明,本研究用戶端作業系統為 Win 2000 Professional,伺服 器端作業系統為 Windows 2000 Server 並啟動 Active Directory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學系設有文教法律碩士班及原住民文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數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 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 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

Keyword: on-line testing, enhanced learning path, concept mapping, learning diagnosis, concept effect information, concept independence indexing, concept error

隨著科技的進步,展覽場的導覽系統已從過去導遊、磁帶機或 CD 播放 器講解的時代轉換成行動導覽的時代。目前行動導覽方式大都以 RFID 或 QR

Stone and Anne Zissu, Using Life Extension-Duration and Life Extension-Convexity to Value Senior Life Settlement Contracts, The Journal of Alternative Investments , Vol.11,

Using Reinforcement Learning to Establish Taiwan Stock Index Future Intra-day Trading Strategies.. 賴怡玲

Therefore, in this research, we propose an influent learning model to improve learning efficiency of learners in virtual classroom.. In this model, teacher prepa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