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重心法之演算法則

由於概念圖或學習階層圖的交錯邊數過多,造成閱讀者無法有效了解 概念與概念間的上下位關係,因此,藉由杉山公造於 1981 年所提出的重 心法來解決交錯邊數過多之情形。

一、交錯邊數

若給定第 層與第i i+1層之鄰接矩陣Mi =[mij]p×qp= Li

+1

= Li

q ,則定義第 層與第i i+1層之交錯邊數為

,則 階層的總交錯邊數為

∑ ∑ ∑ ∑

= = +

= = +

= 1

1 1

1

1 1

) (

) (

p

j p

j k

q q

i k i j

i m m

M K

α β α β α n

) ( )

( ) ( ) ( )

(M =K M1 +K M2 +K M3 + +K Mn+1

K L ,其中 M

為鄰接矩陣。

例如:

圖一、擷取自 Kozo Sugiyama(1981)之階層結構圖 其中

二、重心法之演算步驟

重心法藉由計算重心值,將學習階層圖中,每一層內之概念節點,

依照各概念節點之重心值,由小到大,由左到右之順序,重新排列。

重心法之演算法則,基本上先建造於只有兩層之學習階層圖,之後再 擴充到兩層以上之學習階層圖。

(一)只有兩層之學習階層圖的演算法

為方便描述演算法則,首先定義幾個重要函數,其次介紹杉山 公造之演算步驟。

1.函數定義

(1) K

( )

⋅ :表示將鄰接矩陣映到非負整數之函數。

( )

2 1,1

1 i L j L

mij

M 為一鄰接矩陣,則

( ) ∑ ∑ ∑ ∑

= = +

= = +

= 1

1 1

1

1 1

1 1 2 2

L

j L

j k

L L

k

j m

m M

K

α β α β α

(2) βC

( )

⋅ :表示將鄰接矩陣,映到根據行重心值重新排列該 矩陣的行後,所得矩陣之函數。令

( )

2 1,1

1 i L j L

mij

M = Cj Cj Cj B L

B B

2 2

1 < <L< ,則

( ) ( )

2 1,1

1 i L k L

ij

C M =N = m k

β 。

(3) βR

( )

⋅ :表示將鄰接矩陣,映到根據列重心值重新排列該 矩陣的列後,所得矩陣之函數。

( )

d.步驟 4:令M3C

( )

M2

步驟三:行重心值經大小次序排列後,

e.步驟 5:若第二階段之疊代次數大於初始值時,則結 束執行,否則跳到第一階段第 2 步驟。

(二)兩層以上之學習階層圖的演算法

假設該學習階層圖有 層,n n>2,底下為演算步驟:

1.固定第 1 層,根據壹、一、(一)、2 之演算法排第 2 層中頂 點之順序。

2.固定排序完後之第 2 層,再根據壹、一、(一)、2 之演算法 排第 3 層中頂點之順序。

3.依此類推,直到排完第 層為止。 n

4.固定第 層,再根據壹、一、(一)、2 之演算法排第 層 中頂點之順序。

n n−1

5.固定排序完後之第n−1層,再根據壹、一、(一)、2 之演算 法排第n−2層中頂點之順序。

6.依此類推,直到排完第 1 層為止。

三、重心法演算步驟之問題點

(一)鄰接矩陣M 中,出現過多相同重心時,演算步驟第二階段中之 或 ,將面臨無法定義的問題。

( )

M

RC RR

(

M

)

(二)若演算步驟不是先固定第 1 層,然後逐一排到最後一層,而是 先固定最後一層,再逐一排到第 1 層時,減少交錯邊之效果不 同。

四、重心法演算步驟問題點之實例

2、步驟二:將列重心值按大小次序排列,得到

5、步驟五:將行重心值再按大小次序排列,得到

(二)若演算步驟不是先固定第 1 層,然後逐一排到最後一層,而是

(3)步驟三:將行重心值按大小次序排列,得到

(2)步驟二:將列重心值按大小次序排列,得到

第二節 九年一貫數學領域數與量概念之教材分析

一、九年一貫數學領域之數與量概念能力指標

( 一 )N-1-01:能說、讀、聽、寫一萬以內的數,比較其大小,

並作位值單位的換算。

( 二 )N-1-02:能理解加法、減法的意義,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 三 )N-1-03:能理解乘法的意義,解決生活中簡單整數倍的問 題。

( 四 )N-1-04:能理解除法的意義,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並理解 整除、商與餘數的概念。

( 五 )N-1-05:能熟練加減直式計算。

( 六 )N-1-06:能理解九九乘法。

( 七 )N-1-07:能理解乘除直式計算,熟練較小位數的乘除直式 計算。

( 八 )N-1-08:能在具體情境中,解決簡單兩步驟問題。

( 九 )N-1-09:能在具體情境中,初步認識分數,並解決同分母 分數的比較與加減問題。

( 十 )N-1-10:能認識一位小數,並作比較與加減計算。

( 十一 )N-1-11:能由長度測量的經驗,透過刻度尺的方式來認識 數線,並標記整數值。

( 十二 )N-1-12:能在數線上作整數加、減的操作。

( 十三 )N-1-13:能報讀時刻,認識常用的時間單位,並做時或分 同單位的加減計算。

( 十四 )N-1-14:能對兩個同類量作直接比較。

( 十五 )N-1-15:能作兩個同類量的間接比較與個別單位的比較。

( 十六 )N-1-16:能使用日常測量工具進行實測活動,理解其單位 和刻度結構,並解決同單位量的比較、加減與簡 單整數倍的問題。

( 十七 )N-1-17:能做量的估測。

( 十八 )N-2-01:能透過位值概念,延伸整數的認識到大數,並作 位值單位的換算。

( 十九 )N-2-02:能熟練整數加、減、乘、除的直式計算。

( 二十 )N-2-03:能熟練整數四則混合運算,並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二十一)N-2-04:能理解因數、倍數、公因數與公倍數。

(二十二)N-2-05:能用四捨五入法,對某數在指定位數取概數,並 作加、減、乘、除之估算。

(二十三)N-2-06:能理解分數之「整數相除」的意涵。

(二十四)N-2-07:能認識真分數、假分數與帶分數,作同分母分數 的比較、加減與整數倍計算,並解決生活中的問 題。

(二十五)N-2-08:能理解等值分數、約分、擴分的意義。

(二十六)N-2-09:能理解通分的意義,並用來解決異分母分數的比 較與加減問題。

(二十七)N-2-10:能認識多位小數,理解其比較,及用直式處理加、

減與整數倍的計算,並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二十八)N-2-11:能理解分數乘法的意義及計算方法,並解決生活 中的問題。

(二十九)N-2-12:能用直式處理乘數是小數的計算,並解決生活中 的問題。

( 三十 )N-2-13:能做分數與小數的互換,並標記在數線上。

(三十一)N-2-14:能認識比率及其在生活中的應用。

(三十二)N-2-15:能認識測量的普遍單位,並處理相關的計算問題。

(三十三)N-2-16:能理解普遍單位間的關係,並在描述一個量時,

作不同單位間的換算。

(三十四)N-2-17:能理解長方形面積、周長與長方體體積的公式。

(三十五)N-2-18:能理解容量、容積和體積間的關係。

(三十六)N-2-19:能運用切割重組,理解三角形、平行四邊形與梯 形的面積公式。

(三十七)N-3-01:能認識質數、合數,並做質因數分解。

(三十八)N-3-02:能理解最大公因數、最小公倍數與兩數互質的意 義,並用來將分數約成最簡分數。

(三十九)N-3-03:能理解除數為分數的意義及計算方法,並解決生 活中的問題。

( 四十 )N-3-04:能用直式處理除數為小數的計算,並解決生活中 的問題。

(四十一)N-3-05:能理解比、比例、比值與正、反比的意義,並解 決生活中的問題。

(四十二)N-3-06:能理解速度的概念與應用,認識速度的普遍單位 及換算,並處理相關的計算問題。

(四十三)N-3-07:能熟練比例式的基本運算。

(四十四)N-3-08:能認識負數,並將負數標記在數線上,以理解正 負數之比較。

(四十五)N-3-09:能理解加、減運算在數線上的對應操作。

(四十六)N-3-10:能理解絕對值的意義。

(四十七)N-3-11:能熟練正負數的混合四則運算。

(四十八)N-3-12:能認識指數的記號與指數律。

(四十九)N-3-13:能認識科學記號,並理解其運算規則。

( 五十 )N-3-14:能理解生活中常用的數量關係,並恰當運用於解 釋問題或將問題列成算式。

(五十一)N-3-15:能以適當的正方形單位,對曲線圍成的平面區域 估算其面積。

(五十二)N-3-16:能理解圓面積與圓周長的公式,並計算簡單扇形 面積。

(五十三)N-3-17:能理解簡單直立柱體的體積為底面積與高的乘積。

(五十四)N-4-01:能認識二次方根及其近似值。

(五十五)N-4-02:能理解二次方根的四則運算。

(五十六)N-4-03:能辨識具規則性的數列。

(五十七)N-4-04:能理解等差數列的樣式、規則性及未知量。

(五十八)N-4-05:能辨識等差級數的樣式、規則性及理解未知量求 法。

二、九年一貫數學領域之數與量概念教材分析

本研究中,以南一 94 年版,國小一到六年級教材中,和數與量 概念有關的單元,經分析整理後,如下所示。

( 一 )第一冊第一單元,單元名稱:數到 10 ( 二 )第一冊第五單元,單元名稱:分與合 ( 三 )第一冊第六單元,單元名稱:數到 30 ( 四 )第一冊第七單元,單元名稱:加一加 ( 五 )第一冊第九單元,單元名稱:減一減 ( 六 )第二冊第一單元,單元名稱:數到 100 ( 七 )第二冊第三單元,單元名稱:三個數的加減 ( 八 )第二冊第五單元,單元名稱:18 以內的加減

( 九 )第二冊第七單元,單元名稱:二位數的加減 ( 十 )第三冊第一單元,單元名稱:數到 300 ( 十一 )第三冊第三單元,單元名稱:加法 ( 十二 )第三冊第五單元,單元名稱:減法

( 十三 )第三冊第六單元,單元名稱:容量和重量 ( 十四 )第三冊第八單元,單元名稱:乘法

( 十五 )第四冊第一單元,單元名稱:1000 以內的數

( 十六 )第四冊第二單元,單元名稱:液量和重量 ( 十七 )第四冊第五單元,單元名稱:加法和減法 ( 十八 )第五冊第一單元,單元名稱:2000 以內的數 ( 十九 )第五冊第三單元,單元名稱:加法

( 二十 )第五冊第五單元,單元名稱:減法和電算器 (二十一)第五冊第六單元,單元名稱:乘法

(二十二)第五冊第八單元,單元名稱:除法

(二十三)第五冊第九單元,單元名稱:容量和重量 (二十四)第五冊第十單元,單元名稱:分數

(二十五)第六冊第一單元,單元名稱:一萬以內的數 (二十六)第六冊第三單元,單元名稱:整數的加減 (二十七)第六冊第四單元,單元名稱:分數和小數 (二十八)第六冊第五單元,單元名稱:分數的加減

(二十九)第六冊第六單元,單元名稱:小數的加減 ( 三十 )第七冊第一單元,單元名稱:十萬以內的數 (三十一)第七冊第三單元,單元名稱:加和減

(三十二)第七冊第五單元,單元名稱:乘法 (三十三)第七冊第八單元,單元名稱:容量 (三十四)第七冊第九單元,單元名稱:除法 (三十五)第七冊第十一單元,單元名稱:重量

(三十六)第八冊第一單元,單元名稱:一億以內的數 (三十七)第八冊第二單元,單元名稱:統計圖

(三十八)第八冊第四單元,單元名稱:乘法和除法 (三十九)第八冊第六單元,單元名稱:四則運算 ( 四十 )第八冊第七單元,單元名稱:分數 (四十一)第八冊第十單元,單元名稱:小數

(四十二)第九冊第四單元,單元名稱:小數的乘法 (四十三)第九冊第五單元,單元名稱:表和統計圖 (四十四)第九冊第六單元,單元名稱:因數和倍數 (四十五)第九冊第九單元,單元名稱:容量

(四十六)第十冊第二單元,單元名稱:公因數和公倍數 (四十七)第十冊第四單元,單元名稱:擴分和約分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