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重要性與績效分析(Importance & Performance Analysis, IPA)是分析消費者對 產品和服務的重要性和績效的感知,從而找到提高消費者滿意度和忠誠度的途徑 (Martiila & James, 1977)。Sethna (1982)認為,重要性與績效分析 IPA 是一種可行 且有用的技術,可以用來找出服務品質中需要改進的地方。近年來許多產業將 IPA 技術研究且廣泛應用在品牌、產品、服務和建立銷售點的優劣勢修正分析 (Chapman, 1993; Cheron, McTavish, & Perrien, 1989)。Bacon (2003)及 Eskildsen and Kristensen (2006)的研究中提出,重要性與績效分析法的主要目的,是在於提供 企業產品或服務品質之特性,能有持續改進的機會,因此需要顧客透過問卷,來

透過 IPA 模式探討台灣證券公司之服務品質-以 C 公司 H 分行為例 文獻探討

可依據 IPA 分析的結果來瞭解本身所提供服務品質的優勢及劣勢,進而制定顧客 滿意度管理之策略。以上分析方法,是將重要性與滿意度的平均值,繪製在重要 性(Importance)及滿意度(Performance)二維矩陣分析中,並將品質特性依照重要性 與滿意度來區分為:高重要性高滿意度、高重要性低滿意度、低重要性低滿意度 與低重要性高滿意度等四個象限,如圖 2-2 所示。

【圖 2-2】 IPA 分析之四象限圖

Matzler, Bailom, Hinterhuber, Renzl, and Pichler (2004)指出,重要性與滿意度 分析,可藉由分析結果來進行改善順序的排程,並協助業者改進各項服務重點,

提高顧客滿意度。根據品質屬性所位處之象限,管理者可清楚目前公司所傳遞服 務的各品質屬性是屬於優點或者缺點,每個象限所代表的意義如下(Martilla &

James, 1977):

1. 象限一(Keep Up The Good Work─繼續保持):顧客認知產品或服務品質特 性的重要性高,且對企業所提供的產品或服務滿意度也高,故此部份的服務

透過 IPA 模式探討台灣證券公司之服務品質-以 C 公司 H 分行為例 文獻探討

2. 象限二(Possible Overkill─過度開發):顧客對企業提供的產品或服務滿意度 高,但顧客認知的重要性低,這代表企業可能過度重視與開發,故可以考慮 重新檢討資源分配,將資源運用至改善其他較重要的服務品質項目上。

3. 象限三(Low Priority─次要改善):顧客對企業提供的產品或服務滿意度低,

且顧客認知的重要性也低,此部份的服務品質項目較不重要,企業可以在有 能力時方進行改善,處理順序可以排在第四象限(優先改善)之後。

4. 象限四(Concentrate Here─優先改善):顧客認知產品或服務品質特性的重要 性高,但對企業所提供的產品或服務滿意度卻低,故企業應列入優先處理改 善的服務品質項目。

透過 IPA 模式探討台灣證券公司之服務品質-以 C 公司 H 分行為例 研究方法

第參章 研究方法

本研究依據第一章研究動機、研究目的及第二章文獻探討為基礎,採用 SERVQUAL 五大服務品質構面之問卷量表進行量測,並輔以 IPA 分析探討 C 公 司 H 分行所提供服務品質以及屬性的情形,進而改善補強提升客戶的滿意度,

最後依照研究結果,提出未來如何增進服務品質提升業務績效拓展新的客源之參 考。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