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影片收集與資料庫建立

3.3 重要變數擷取

分析國內市區道路的小汽車車道變換模式,將資料庫中的本車資料為小汽車 先進行篩選,然後使用程式將小汽車車道變換模式中所需要的變數擷取。小汽車 車道變換模式過去文獻主要注重高速公路,本計畫探討的對象為國內市區道路的 混合車流,因此影響本車小汽車的車種不僅只有小汽車,也涵蓋機車和公車等不 同類型的車輛。

3.3.1 判斷車輛相對位置

研究混合車流中車輛彼此之間的交互關係,首先必須將原始資料庫依照車輛 位置判斷標準分類,分成前車、左前車、右前車、後車、左後車、右後車的六種 原始資料關係。再依據這些原始資料進行變數擷取的步驟,而變數擷取依照不同 車種可以使用不同的變數,使用程式功能將變數依每秒每筆資料排序,整理為後 續模式建立需要的形式。

20

由於資料量大,判斷車輛相對位置目前採用自動化的方式,依據汽車與機車 設定不同的規則做不同的分類方式如下:

假設:

t = 時間(秒)

i = 本車; l

i

, w

i 表示車長與車寬

j = 鄰車車輛編號

x

it , yit = 車輛 i 在時間 t 的座標位置 (車頭中點)

圖 3.3-1 資料庫型式整理與應用 鄰車計算定義(6 種方向):

F

it

, LF

it

, RFit

, Bit

, LB

it , RBit

表示車輛編號 i 在時間 t 的前車、左前車、右前車、

後車、左後車、右後車。目前判斷方法:

小汽車前(後)車:Δy 在 1.5m,Δx 最靠近之車輛

小汽車左(右)前(後)車:Δy 在 1.5m~3m 範圍,Δx 最靠近之車輛 機車前(後)車:Δy 在 0.6m,Δx 最靠近之車輛

機車左(右)前(後)車:Δy 在 0.6m~1.2m 範圍,Δx 最靠近之車輛

21

圖 3.3-2 本車與前車及後車相對位置示意圖

上圖中紅色車輛 i 為本車,橙色線條為本車車頭中點向左與向右 1.5 公尺的 區間範圍,在此 3 公尺的範圍內即為前車與後車的判斷區間,此範圍內前方最近 車輛即為前車 Fit;範圍內後方最近車輛為後車 Bit

圖 3.3-3 本車與左前車及左後車相對位置示意圖

上圖中紅色車輛 i 為本車,橙色線條為本車車頭中點向左 1.5 公尺到 3 公尺 的區間範圍,在此 3 公尺的範圍內即為左前車與左後車的判斷區間,此範圍內前 方最近車輛即為左前車 LFit

;範圍內後方最近車輛為左後車 LBit

。判斷右前車與 右後車的方法如同判斷左側方法,判斷區間向右 1.5 公尺到 3 公尺。其判斷標準 主要是以車道寬度 3 公尺作為準則,而機車車寬較窄僅 0.6 公尺進行判斷。

有了車輛相對位置的判斷才能進行變數的擷取,例如在第 150 秒本車與前車 之相對距離與相對速度等變數擷取,前後左右車輛關係在建立了自動化的篩選機 制後,可以用影像還原播放的方式檢測各車輛相對位置,而自動化產生的結果與 影片還原播放所呈現的相對位置符合,本篇研究的判斷將以此為依據,將 30 分 鐘內各時點(秒)的所有車輛相對位置求算判斷。

22

3.3.2 判斷車輛車道變換

車道變換模式的車道變換選擇採用自動化判斷的方式。可以判斷每個時點的 本車直行、向左偏移、向右偏移狀態。三種狀態之規則如下:

1. 向左偏移:

(1) 汽車:同一車機於連續時間內,當∆yt = yt+1 - yt之值最少連續兩秒大 於 0.75 公尺,或者與下兩秒之側向偏移距離差值 (∆yt’ = yt+2 - yt)至 少大於 1.5 公尺,且∆yt’ > 0,則視為向左偏移。

(2) 機車:同一車機於連續時間內,當∆yt = yt+1 - yt之值最少連續兩秒大 於 0.6 公尺,或者與下兩秒之側向偏移距離差值 (∆yt’ = yt+2 - yt)至少 大於 1.2 公尺,且∆yt’ > 0。則視為向左偏移。

2. 向右偏移:

(1) 汽車:同一車機於連續時間內,當∆yt = yt+1 - yt之值最少連續兩秒大 於 0.75 公尺,或者與下兩秒之側向偏移距離差值 (∆yt’ = yt+2 - yt)至 少大於 1.5 公尺,且∆yt’ < 0,則視為向右偏移。

(2) 機車:同一車機於連續時間內,當∆yt = yt+1 - yt之值最少連續兩秒大 於 0.6 公尺,或者與下兩秒之側向偏移距離差值 (∆yt’ = yt+2 - yt)至少 大於 1.2 公尺,且∆yt’ < 0。則視為向右偏移。

3. 直行:

(1) 汽車:未發生向左偏移與向右偏移之狀態判斷為直行,其∆yt 與∆yt’ 皆未達到汽車偏移之標準。

(2) 機車:未發生向左偏移與向右偏移之狀態判斷為直行,其∆yt 與∆yt’ 皆未達到機車偏移之標準。

23

24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