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一、從美國影集被置放的位置再思考美國在台灣

本研究的一開始從美國影集出發,發現在相關主題中並沒有太多的學術文獻 針對此進行討論和研究。論者或許認為,充斥在台灣社會的事物或現象何以就一 定得受到學術研究的關注,美國也是如此,然而,美國的大眾傳播媒體及流行文 化在過去和今日的台灣社會中不僅是顯而易見而無所不在,例如流行音樂、好萊 塢電影及日常生活中的食衣住行,甚至是許多閱聽人研究中發現,美國和美國人 在台灣人心目中的印象都遠比地理位置和文化鄰近的東亞、中國來得正面而美好。

台灣社會對美國產生這種模糊關係卻說不出理由的美好印象,彰顯出背後有著一 段未說清楚的歷史糾結事件,而這些糾結的事件以巨大的、國家層級的、行政的、

制度的、機制的方式對市民社會發生隱晦但深刻的影響。

電視自 1962 年台視開台以來,迄今仍然是台灣民眾最仰賴的大眾傳播媒體,

也仍是整體廣告市場佔最多預算的媒體平台。以電視作為主要載具的美國影集與 台灣電視相伴而生,對於形塑台灣市民社會的「美國印象」無疑是重要的來源。

傳播學者陳世敏(1990)針對台灣民眾對美國大眾媒介的反應(包含新聞、好萊 塢電影和電視節目)研究中曾整理指出,1971 年至 1990 年期間美國電視節目逐 漸在無線三台減少播出的可能原因有幾個:(1)1976 年廣電法對外國進口節目的 數量限制不得超過百分之三十(2)政府課稅(3)租費增加以及錄影帶科技使得本國 產製節目成本下降(4)廣告商支持本國製節目(5)本地電視工作者抗議工作機會減 少(6)三台為了競逐更大的閱聽眾市場,節目類型的趨勢慢慢導向本國產製、非 進口的電視節目。看來很清楚地,六○年代至九○年代以前美國電視節目在台灣 的出現和消長,政府握有設定市場規則的權力,而電視業者和廣告主則是實際執 行者。

在本研究第肆章的部分,正是進一步細究 1962-1993 年期間美國影集在台灣 電視的播映轉變,這段稱為「無線電視時期(老三台年代)」的時間,有其體制上 的顯著重要性,無線三台受國家的規範管制,從一開始選擇日本電視機具和技術 採用、卻是美國電視節目登上電視螢幕就開始了。長達三十幾年的日本文化禁止 令雖然管不住日本文化商品在民間地下化流通,無線三台卻必須老老實實地遵守 這項規則。但就算一開始國府沒有禁止日本電視節目,無線三台的經營者似乎也 不會選擇日本節目,這點從初期在台視負責節目購買的節目部主任何怡謀(2002,

頁 15-16)自書中可以確認:

當時朝野都還在紛紛議論台視每天要播兩小時日本節目和廣告…

92

我其實已經看過富士寄來的樣帶,即使不涉及配額或送檢,也通不過 台視自審的這一關,更何況還有繁複配音的問題,我預知日方節目和 廣告必將取消,日片的配額我根本就沒考慮過。

在台視獨佔電視市場的七年間,電視機的普及率仍然非常低,甚至直到了 1971 年,電視的家戶普及率仍只達到百分之五十(柯裕棻,2009)。這樣的背景 提醒我們,當時所有和電視有關的人事物─無論是電視台業者、或是廣告主的目 標觀眾群、以及擁有電視的家戶─這些買得起電視機的家戶、看電視的觀眾、電 視台工作者、乃至於決定購買製作何種節目的,都是知識分子、菁英階層或富裕 家庭。換句話說,台視獨佔時期的階段,也是電視屬於菁英的階段,對照美國影 集在這個階段能夠蓬勃發展也就非常合理。台視影片組組長胡渝生受訪時談及自 己看影集的經驗便說道:「那時候黑白電視也很好看,那時候最喜歡看【勇士們】。」

同樣地,台視節目部主任何怡謀曾赴美留學,取得當時仍是少數的電視碩士學位,

並曾參加過紐約電視研習所的實務訓練,這些實際在電視產業中的工作者本身就 是白領菁英、是高教育程度者、也是親美的知識份子。

1972 年之後,等到中視和華視陸續成立,並隨著電視普及率慢慢開始提高,

從獨佔的台視進入三台鼎立,電視觀眾的市場才從「菁英」走向「大眾」,但同 時也從服務和理想不得不走向商業掛帥。對照美國影集在台灣電視播映的轉變脈 絡來看,在七○年代大受歡迎的是本國產製的連續劇、綜藝節目和歌唱節目,外 製外包的產製環境、以及廣告利潤為第一優先等現象,美國影集雖然一直是台灣 唯一的外國電視節目,但此時已經不再像台視獨佔時期那樣受歡迎。電視是大眾 傳播媒體,它的本質使得這項媒體、這個科技和與它相關所組成的電視產業都指 向「大眾」,眾多的閩南人及外省籍國語使用者所佔劇的收視率和廣告市場才是 電視台業者「服務」的對象。這樣的脈絡也解釋呼應了為什麼八○年代當胡渝生 接任台視影片組組長之際,為了讓美國影集得以在電視台生存,他嘗試以國語配 音的方式讓美國影集具有大眾化的先決條件,換句話說,在此之前以英語原音播 出的美國影集不是沒有觀眾,而是之前數量上的小眾觀眾與電視這個「大眾」媒 體的本質相違背。

無線三台體質上與國府息息相關,但實際營運與一般商營企業並無不同,特 別是無線三台都必須仰賴廣告收入為生。因此,自 1945 年以來由於政治因素被 國府明令禁止的日本,到了 1992 年當非法的第四台衛視中文台引進日本趨勢劇、

而廣受青少年觀眾喜愛之後,無線三台一方面焦急流失的觀眾群,另一方面力促 國府解除對日本電視節目禁止的規定,長久以來三台負責美國影集購片的影片組,

很快地將購片的重點對象從美國轉向日本。這顯示電視早已經跟保護本國文化、

禁止特定外來文化無關,也和提供服務無關,而只是和商業獲利有關而已。衛視 中文台選擇日本趨勢劇的背景,是著眼於當時無線三台並沒有提供能夠吸引青少

93

年族群的電視節目,但三台只不過是追隨衛視中文台已經成功掀起話題、搶走市 場的日劇,才開始轉而購買日劇,顯然不是站在提供多樣化節目和服務的角度,

否則又何必等到此時?美國影集逐漸從無線電視台淡出和沒落,體質上已完全商 業化的三台應是主要原因,這和美國影集一開始進入電視是因為政治選擇和文化 菁英的理由很不相同。

再看無線電視台體制中過去專職負責購片的影片組,現在除了公視之外,大 部份都已經由節目企劃單位吸納購片的業務。電視台向外購買節目作為補充節目 多樣性的確有助益,不僅能夠提供國內電視製作者觀摩的管道,也提供閱聽眾更 豐富的視聽材料,就此點來說購片對一個電視台而言本來就有其正當性,但當電 視台不再開設專門的人員或單位負責「購片」工作,表面上可解釋為向外購買節 目業務量的減少,但更深入一點來思考,影片/購片組與節目企劃部做結合,反 而是將原本屬於外來的節目(無論是國外節目或非電視台自製的電視製作公司節 目)的界線模糊了,外片流於一種調度節目時間、調節本國節目空檔、或是幾家 電視台輪流重播已經首播成功的劇集,這種工具化的播映方式不應該是是購買和 播映外國節目的本意。在第五章的部分,從各家電視台負責購片業務的工作者訪 談中可以看到,組織結構(structure)的錯置造成了結構裡頭能動者(agency)的矛盾,

當企劃節目的人員在市場上搜尋賣象好、有收視率的外國戲劇,並努力殺價將這 邊節省的成本挪到自製節目使用,播出後受到閱聽眾青睞的卻是物美價廉的外購 節目。過去美國影集在九○年代讓位給日本偶像劇,兩千年之後日劇又讓位給韓 劇及中國大陸劇,本研究認為,就外來電視節目在無線電視產業這個範疇上,已 經與文化或文化接近性無關,而只是一種商業選擇。

有線電視改變了原本的電視產業環境,多頻道的競爭是造成美國影集在九○

年代逐漸淡出無線三台的主要原因之一。雖然在本研究第五章的部分指出,跨國 媒體集團在台灣經營衛星頻道同樣面臨許多困難,顯示美國對台灣其實並非萬靈 丹;但美國影集從無線三台減少或淡出,卻在整體電視頻道的總量是增加的,包 含知識、旅遊、運動競技、電影類型的節目,並且以一種非外來的、全球普遍的 方式被接受。例如 AXN 頻道業者在受訪時很自然地這麼說道:

妳去想想看台灣除了中文的頻道之外,最多的是什麼語的頻道?英語 當然可以說是電影台,那不算。我們有兩個日本台…當然妳可以說很多 美國台,但那是個綜合的文化現象,可是事實上最適合台灣的胃口可能 是日本。

即便是經營美國影集的頻道業者對於英語和美國在台灣的存在,卻覺得這是 一種全球化下綜合的文化現象,反倒是認為兩個日本台(國興衛視、緯來日本台) 比七、八個英語台更成功。這指出了英語被視為一個全世界共通語言的地位、以

94

及美國流行文化在台灣的普遍,還有所有跨國企業的努力,所以不需要為美國在 台灣感到大驚小怪。愈往下延伸的英語教育、流行在消費社會中的美式餐廳、跨 國媒體、消費品牌,以及長久以來好萊塢電影教化的美式生活方式、價值觀等,

及美國流行文化在台灣的普遍,還有所有跨國企業的努力,所以不需要為美國在 台灣感到大驚小怪。愈往下延伸的英語教育、流行在消費社會中的美式餐廳、跨 國媒體、消費品牌,以及長久以來好萊塢電影教化的美式生活方式、價值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