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階段任務1:親近大師的呼吸

【分析特色建築】

策展充電站

專題講座

工具技術實作

【設計「會呼吸的房子」】

主要任務:形塑「自在」的呼吸

階段任務 2:觸摸在地的呼吸

【探究基地環境】

本課程教學之設計在學生《形塑『自在』的呼吸》前,

安排兩個「階段性任務」做為學習鷹架,包括:《親近大師 的呼吸》與《觸摸在地的呼吸》。《親近大師的呼吸》是分 析世界各地的特色建築、《觸摸在地的呼吸》則是因為最終 的空間設計是在士東國小中,因此必須瞭解這個地基環境 的特性。兩個階段性任務亦使用任務導向學習的方式進教 學,兩個階段皆可視為一個 6 又 1/2 的步驟循環。

階段任務1:親近大師的呼吸

《親近大師的呼吸》任務,請學生蒐集世界各地的「會 呼吸的房子」,分析建築設計的大師如何讓房子「會呼吸」。 因為「會呼吸的房子」並非專有名詞,尚未有明確的定義,

因此學生必須先對「會呼吸」進行詮釋,然後再分析每個 特色建築的呼吸方式。《親近大師的呼吸》任務的實作作品 為設計「紙上博物館」,亦即以世界各地會呼吸的房子為展 品 , 透 過 策 展 思 考 , 展 示 在 海 報 紙 上 。 此 任 務 說 明 如 圖 2-18:

圖2-18 「親近大師的呼吸」任務說明

寒假期間,設計師們走訪了世界各地,帶回 43 件大師「會 呼吸房子」 作品,請你 策劃一個前 所未 見的「親近 大師的呼吸 」特展,來 展現大師們 在空 間設計上獨特的呼吸。

第二章 會呼吸的房子  31 

在進行《親近大師的呼吸》任務時,教學團隊提供「任 務步驟」做為行動指引,步驟如圖 2-19:

★親近大師的呼吸任務步驟★

1. 成立 「策展 設計工 作室 」 2. 走訪 大師會 呼吸的 房子 案例

3. 歸 納 大 師 設 計 的 房 子 呼 吸 的 方 式 有 哪 幾 種 類 型 ? 有 哪 些 前所未 見的 房子呼 吸方 式?

4. 給予 每位大 師設計 的房 子呼吸 方式 獨特的 命名 ? 5. 思 考 大 師 為 何 要 用 這 種 方 式 讓 房 子 會 呼 吸 ? 檢 視 大 師

所 設計的 房子 呼吸品 質?

6. 決定 要展出 的 4種呼吸類 型( 展區)、每個呼吸 類型選 出 3個 代表作品 (展品 )

7. 決 定 展 區 與 展 品 在 展 場 中 的 排 列 組 合 方 式 , 並 構 思 導 覽 方式

圖2-19 《親近大師的呼吸》任務步驟

階段性任務《親近大師的呼吸》的作品形式為「紙上 博物館」,教學團隊亦提供作品規格與表現標準做為學習鷹 架,作品規格如表 2-4。

 32  任務導向學習的設計與實踐

表2-4 《親近大師的呼吸》─紙上博物館作品規格

要 不要

1. 要從大師案例中定義出四種呼 吸的概念(展區)

2. 要幫每一種呼吸概念下1個獨特 的標題(區名)

3. 每種呼吸的概念要選出最具代 表性的3件大師案例(展品)

4. 3件大師案例要有意義的排列 組合成1個完整且獨特的故事

(展區內的故事)

5. 4個呼吸概念(展區)要有意義 的排列,並串聯成完整且獨特的 故事(布展、展場說明)

6. 要能為「親近大師的呼吸」這個 特展定義出一個獨特的概念(展 名)

1. 不要用「會呼吸的房子」作為特 展的名稱

2. 不要以環保或綠建築指標作為 會呼吸的定義

3. 不要採用報告者的定義來說明 呼吸的概念

4. 不要只以美觀和便利性來選擇 大師案例

5. 不要用表面邏輯 (例如:顏色、

新舊、地區等)來排列組合大師 案例

此階段性作品「紙上博物館」可視為學生對「會呼吸」

概念的詮釋與策展的原型嘗試,提供之表現標準如表2-5:

表2-5 《親近大師的呼吸》─紙上博物館表現標準

第二章 會呼吸的房子  35 

圖2-21 《 親 近 大 師 的 呼 吸 》 ─ 紙 上 博 物 館 作 品 : 取 之 有 「 道 」

歸納了這些會呼吸的房子後,這組學生特別說明了他 們為何將展名命名為「取之有『道』」有三層的意涵:第 一層意義「道路」就如同展區名射、透、流、循,每個空 間都有不同的呼吸路徑;第二層的含意是「道理」,亦即 每個空間在所處的環境中,為何會這樣的與自然共處都有 其道理;第三層次是「道德」,這組學生發現,這些會呼 吸的房子的設計,使得這些空間在運用自然資源是依需求 不過度,非常有道德。

一組高年級學生的作品如圖2-22,展名為「蟲蟲氣息」, 巧妙的用「呼吸方式」來連結「建築空間」和「蟲蟲」,

發展出四個展區。

 36  任務導向學習的設計與實踐

圖2-22 《親近大師的呼吸》─紙上博物館作品:蟲蟲氣息 第一個展區「毫米間的律動」,代表性的蟲是「蚯蚓」,

蚯 蚓 是 用 皮 膚 呼 吸 的 , 這 個 展 區 的 房 子 也 是 用 皮 膚 呼 吸 的,就像「竹屋」用了竹子間的縫細讓風流動,就彷彿是 用皮膚呼吸;第二個展區是「律動間的交替」,代表性的蟲 是「水螳螂」,水螳螂在水面上跟水面下,它會是兩種不同 的呼吸方式,而這個展區的建築和空間也都是會因應環境 和需求替換改變;第三個展區名為「交替時的隱身」,代表 的蟲是「枯葉蝶」,枯葉蝶會隱身在環境中,這個展區所展 是的建築和空間,也是可以隱身在自然環境中的,例如:

隱形斗蓬和合掌村;第四個展區是「隱身下的轉換」,代表 性的蟲是「糞金龜」,糞金龜轉換了糞便的價值,在古埃及

的故事中更是象徵重生,因此,在這個展區中的的建築或 空間,例如:德國柏林會大廈,都將自然資源循環再利用 於空間中。

除了巧妙的運用「蟲」來比喻連結「房子」之外,這 組的四個展區:毫米間的律動、律動間的交替、交替時的 隱身、隱身下的轉換,更是很具文學性的編排,非常有創 意的設計。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