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風洞試驗結果與分析

第五章 系統識別方法

第四節 風洞試驗結果與分析

研 究 中 採 用 四 種 斷 面 進 行 風 洞 試 驗,分 別 是 矩 形、六 角 形、梯 形 與 ㄇ 形 等 , 每 一 種 斷 面 皆 測 試 0、 2與 4風 攻 角 之 下 的 氣 動 力 反 應 。 試 驗 結 果 分 別 如 圖 5-5 至圖 5-24 所示,分別說明如後。

(一) 矩形斷面:

矩 形 斷 面 本 屬 鈍 體 斷 面,但 若 寬 深 比 很 大 時,則 較 趨 近 於 平 板 的 流 線 型 斷 面。因 此,在 本 研 究 中 測 試 的 5 個寬深比模型,B/D=5 斷面 屬 鈍 體 斷 面 , 而 B/D=15 斷面較接近於流線型斷面。另外,由前一節 數 值 模 擬 分 析 可 知 , 顫 振 導 數H 與 垂 直 向 阻 尼 有 關 。 若 此

1

H 導 數 在

1

任 一 風 速 下 皆 為 負 值 , 並 不 會 使 得 垂 直 向 總 阻 尼 變 為 負 阻 尼 。 因 此 , 垂 直 向 氣 動 力 阻 尼 具 有 穩 定 橋 梁 之 效 果。另 一 方 面,A 與扭轉向之阻

2

尼 有 關。若A 值為負則可增加扭轉向之阻尼,橋梁將趨於穩定;若

2

A

2

值 隨 著 風 速 之 增 加 轉 為 正 值,則 會 抵 消 扭 轉 向 結 構 阻 尼 產 生 負 阻 尼 情 況,可 能 造 成 氣 彈 不 穩 定 現 象。據 此,如 後 乃 針 對 此 各 種 B/D 斷面之 二 個 重 要 的 顫 振 導 數 進 行 討 論 與 比 較 。

B/D=5 斷面試驗分析結果如圖 5-5 所示,為相應於各風攻角之試 驗 結 果。由 圖 中 可 見,各 種 風 攻 角 之 顫 振 導 數H 在試驗風速範圍內皆

1

為 負 值,故 斷 面 在 垂 直 向 的 總 阻 尼 為 正 阻 尼,垂 直 向 氣 動 力 阻 尼 具 有 穩 定 橋 梁 之 效 果 。 另 一 方 面 , 顫 振 導 數A 在約化風速(U/f

2 v

B)為 0 至 3.5 之試驗風速範圍中皆為負值,表示斷面模 型在此低風速範圍內是 氣 動 力 穩 定 的,隨 著 風 速 增 加,A 由負轉正值,氣動氣阻尼將會抵消

2

扭 轉 向 結 構 阻 尼 而 產 生 結 構 阻 尼 為 負 阻 尼 情 況,因 而 可 能 造 成 氣 彈 不 穩 定 現 象。另 外,在 不 同 風 攻 角 變 化 方 面(參見圖 5-5),顫振導數H 在

1

不 同 風 攻 角 變 化 尚 維 持 在 負 值,垂 直 向 氣 動 力 阻 尼 是 穩 定 的;在 風 攻 角 為4時,顫振導數A 約在約化風速等於 3.5 時由負轉正。此外,

2

其 他 B/D=8、10 與 12.5 斷面(參見圖 5-6 至圖 5-8),皆有類似之情形。

顫 振 臨 界 約 化 風 速 受 風 攻 角 變 化 之 影 響 方 面 如 表 5-2 所示,在矩 形 橋 體 寬 深 比(B/D)為 5、8 與 10 之斷面皆發現有類似之情形,即約 化 風 速 受 風 攻 角 變 化 之 影 響 不 大。然 而,隨 著 B/D 之增加(如 B/D=12.5

與 15 斷面),約化風速則隨風攻角增加而有下降之趨勢。

另 外,相 較 於 B/D=5 斷面,矩形 B/D=15 斷面是屬於較為流線形 之 氣 動 力 斷 面 。B/D=15 斷面試驗分析結果如圖 5-9 所示,為相應於 0風攻角之試驗結果,顫振導數H 在試驗風速範圍中皆為負值,因此

1

在 垂 直 向 的 總 阻 尼 為 正 阻 尼 , 垂 直 向 氣 動 力 阻 尼 具 有 穩 定 橋 梁 之 效 果 。 然 而 , 本 寬 深 比 情 況H 負值較 B/D 較小斷面者為低,這是因為

1

B/D 越大表示垂直向的勁度相對較低,垂直向頻率亦為如此。因此,

B/D=15 斷面的垂直向氣動力穩定性較 B/D=5 斷面為低。另外,顫振 導 數A 在試驗風速範圍中由負轉正的範圍約在約化風速為 2.5 至 4.1

2

左 右,當 風 攻 角 為4時,顫振導數A 約在約化風速(U/fB)為 2.5 時由

2

負 轉 正 , 因 此 可 研 判 當 有 攻 角 產 生 時 , 其 氣 動 力 穩 定 性 較 差 。

5-2. 矩形斷面不同寬深比臨界風速比較表

寬 深 比 B/D = 5

風 攻 角 ;(). 0 2 4

*

A 負轉正相應之約化風速;(Ur

2 t

) 4.4 3.6 4.2 臨 界 約 化 風 速 ;(Ur

t

)

cr

6.1 6.1 8.8

寬 深 比 B/D = 8

風 攻 角 ;(). 0 2 4

*

A 負轉正相應約化風速;(Ur

2 t

) 4.3 4.4 4.3

臨 界 發 散 約 化 風 速 ;(Ur

t

)

cr

4.9 4.9 5.5 寬 深 比 B/D = 10

風 攻 角 ;(). 0 2 4

*

A 負轉正相應之約化風速;(Ur

2 t

) 4.4 4.4 4.6 臨 界 發 散 約 化 風 速 ;(Ur

t

)

cr

4.5 4.6 4.7

寬 深 比 B/D = 12.5

風 攻 角 ;(). 0 2 4

*

A 負轉正相應之約化風速;(Ur

2 t

) 4.5 3.7 2.8 臨 界 發 散 約 化 風 速 ;(Ur

t

)

cr

4.5 4.3 4.0

寬 深 比 B/D = 15

風 攻 角 ;(). 0 2 4

*

A 負轉正相應之約化風速;(Ur

2 t

) 4.1 3.6 2.5 臨 界 發 散 約 化 風 速 ;(Ur

t

)

cr

4.1 3.8 3.7 資 料 來 源 : 本 研 究 整 理

Urv

Urv

Urv

Urv

Urv

(二) 梯形斷面:

梯 形 斷 面 因 具 銳 緣 之 導 流 效 果,較 矩 形 斷 面 為 流 線,亦 為 常 用 橋 梁 斷 面 形 狀,高 屏 溪 斜 張 橋 即 是 一 例。但 相 對 地,不 對 稱 斷 面 形 式 將 可 能 因 正 負 攻 角 的 不 同 影 響 到 顫 振 導 數 。 本 案 測 試 的 5 個 寬 深 比 模 型 ,B/D=5 斷面屬鈍體斷面而 B/D=15 斷面較接近於流線型斷面。5 個 梯 形 斷 面 試 驗 分 析 結 果 如 圖 5-10 至 5-14 所示(亦參見表 5-3)。

5-3. 梯形斷面不同寬深比臨界風速比較表

寬 深 比 B/D = 5

風 攻 角 ;(). -4 -2 0 2 4

*

A 負轉正相應約化風速;(Ur

2 t

) — — 12.1 7.7 5.6 臨 界 發 散 約 化 風 速 ;(Ur

t

)

cr

— — 12.7 11.8 6.6

寬 深 比 B/D = 8

風 攻 角 ;(). -4 -2 0 2 4

*

A 負轉正相應約化風速;(Ur

2 t

) 7.3 — 5.7 4.7 4.3 臨 界 發 散 約 化 風 速 ;(Ur

t

)

cr

— — 8.3 5.6 4.7

寬 深 比 B/D = 10

風 攻 角 ;(). -4 -2 0 2 4

*

A 負轉正相應約化風速;(Ur

2 t

) 4.1 — 3.6 3.5 2.7 臨 界 發 散 約 化 風 速 ;(Ur

t

)

cr

— — 5.3 4.2 3.5

寬 深 比 B/D = 12.5

風 攻 角 ;(). -4 -2 0 2 4

*

A 負轉正相應約化風速;(Ur

2 t

) — — 4.3 3.2 3.0

臨 界 發 散 約 化 風 速 ;(Ur

t

)

cr

— — 4.6 3.7 3.3 寬 深 比 B/D = 15

風 攻 角 ;(). -4 -2 0 2 4

*

A 負轉正相應約化風速;(Ur

2 t

) — — 3.5 2.9 2.4

臨 界 發 散 約 化 風 速 ;(Ur

t

)

cr

4.2 — 4.0 3.5 3.1

【 註 】:”—“意指無相應值(試驗風速範圍內無顫振發生)。

資 料 來 源 : 本 研 究 整 理

B/D=5 斷面之顫振導數H 在不同約化風速下皆為負值,但在高風

1

速 下 隨 著 負 攻 角 的 增 加 而 有 較 大 差 異 性,在 垂 直 向 的 總 阻 尼 尚 維 持 在 正 阻 尼 , 垂 直 向 氣 動 力 阻 尼 具 有 穩 定 橋 梁 之 效 果 。B/D=8 至 15 斷面 之 顫 振 導 數H 在低 約 化風 速 下 皆為 負 值,但 在 高 風 速 下 差 異 性 較 大 ,

1

尤 其 在 具 有 負 攻 角 的 情 況 下 , 如-2與-4風攻角等,顫振導數H 在高

1

風 速 時 由 負 轉 正,因 此 將 會 影 響 垂 直 向 氣 動 力 阻 尼,而 可 能 引 發 勁 度 驅 動 顫 振(stiffness-drive flutter)具有穩定橋梁之效果。

另 外,顫 振 導 數A 在測試風速範圍中,隨著風速的增加,顫振導

2

數A 具有由負轉正之趨勢。此外,在不同風攻角變化方面(參見圖 5-10

2

與 圖 5-14 所示),負攻角較正攻角狀況來得穩定(如見表 5-2),此乃因 不 對 稱 的 梯 形 斷 面 在 風 力 作 用 下,負 攻 角 受 氣 流 導 流 作 用 具 有 抑 制 並 穩 定 橋 梁 之 振 動 效 果。因 此,各 種 梯 形 斷 面 模 形 在 負 攻 角 情 形 皆 有 較 佳 的 氣 動 力 穩 定 性 , 這 也 是 許 多 真 實 橋 梁 選 擇 採 用 梯 形 斷 面 之 原 因 。

Urv

Urv

Urv

Urv

Urv

(三) 六角形斷面:

六 角 形 斷 面 因 具 有 風 嘴 邊 緣 之 導 流 效 果,應 較 矩 形 斷 面 更 具 流 線 外 形。本 案 測 試 的 5 個寬深比模型中,B/D 值愈大之斷面較接近於流 線 型 斷 面,試 驗 分 析 結 果 如 圖 5-15 至圖 5-19 所示(亦參見表 5-4)。由 六 角 形 B/D=5 斷面試驗分析結果可見(圖 5-15),顫振導數H 在不同攻

1

角 下 低 風 速 至 高 風 速 範 圍 內 皆 為 負 值,因 此 在 垂 直 向 的 總 阻 尼 為 正 阻 尼,垂 直 向 氣 動 力 阻 尼 具 有 穩 定 橋 梁 之 效 果。而 後 儘 管 隨 著 風 速 達 最 高 測 試 風 速 時 呈 現 由 轉 正 之 趨 勢,但 還 是 在 負 值 範 圍 內,垂 直 向 氣 動 力 阻 尼 亦 具 有 穩 定 性 。 另 外 , 在 B/D=8、10、12.5 與 15 斷面試驗之 分 析 結 果 亦 發 現 有 相 同 之 情 形 。 由 於 六 角 形 斷 面 具 有 對 稱 性 , 因 此 , 如 圖 5-15 至圖 5-19 所示,正負攻角的效應對顫振導數之影響較不明 顯。另 一 方 面,顫 振 導 數A 在試驗風速範圍中皆為負值,故此斷面扭

2

轉 向 結 構 阻 尼 較 不 會 產 生 產 生 負 阻 尼 情 況。此 外,在 不 同 風 攻 角 變 化 方 面(參見圖 5-15 與圖 5-19),顫振導數A 亦有負轉正之趨勢,而以

2

0風攻角時最為穩定,其氣動力穩定性應屬較佳之情況。

六 角 形 B/D=15 斷面試驗分析結果如圖 5-19 所示,顫振導數H 在

1

試 驗 風 速 範 圍 中 皆 為 負 值,故 在 垂 直 向 的 總 阻 尼 為 正 阻 尼,垂 直 向 氣 動 力 阻 尼 具 有 穩 定 橋 梁 之 效 果 , 但H 負 值 較 B/D=8 為 小 。 因 此 ,

1

B/D=15 斷面的垂直向氣動力穩定性較低。另一方面,顫振導數A 在

2

試 驗 風 速 範 圍 中 有 負 轉 正 之 趨 勢,因 此A 隨風速持續成長將會抵消扭

2

轉 向 結 構 阻 尼 產 生 負 阻 尼 情 況,可 能 造 成 氣 彈 不 穩 定 現 象。當 風 攻 角 為4時,顫振導數A 約在約化風速(U/fB)為 3.6 時由負轉正,與其他

2

不 同 寬 深 比 的 斷 面 結 果 相 差 不 大 。

5-4. 六角形斷面不同寬深比臨界風速比較表

寬 深 比 B/D = 5

風 攻 角 ;(). 0 2 4

*

A 負轉正相應約化風速;(Ur

2 t

) — — —

臨 界 發 散 約 化 風 速 ;(Ur

t

)

cr

— — —

寬 深 比 B/D = 8

風 攻 角 ;(). 0 2 4

*

A 負轉正相應約化風速;(Ur

2 t

) — 7.4 4.9

臨 界 發 散 約 化 風 速 ;(Ur

t

)

cr

9.0 7.8 7.4 寬 深 比 B/D = 10

風 攻 角 ;(). 0 2 4

*

A 負轉正相應約化風速;(Ur

2 t

) 4.8 3.4 2.8 臨 界 發 散 約 化 風 速 ;(Ur

t

)

cr

6.4 6.0 5.7

寬 深 比 B/D = 12.5

風 攻 角 ;(). 0 2 4

*

A 負轉正相應約化風速;(Ur

2 t

) 3.0 1.2 —

臨 界 發 散 約 化 風 速 ;(Ur

t

)

cr

— — —

寬 深 比 B/D = 15

風 攻 角 ;(). 0 2 4

*

A 負轉正相應約化風速;(Ur

2 t

) — — 3.6

臨 界 發 散 約 化 風 速 ;(Ur

t

)

cr

— — 3.9

【 註 】:”—“意指無相應值(試驗風速範圍內無顫振發生)。

資 料 來 源 : 本 研 究 整 理

Urv

Urv

Urv

Urv

Urv

(四) ㄇ形斷面:

ㄇ 形 斷 面 是 本 案 測 試 的 四 種 斷 面 中 較 不 流 線 之 斷 面 形 狀,然 其 垂 直 剛 度 與 扭 轉 剛 度 較 大。本 案 測 試 的 5 個寬深比模型試驗分析結果如 圖 5-20 至圖 5-24 所示。

ㄇ 形 B/D=5 斷面為較鈍形斷面,試驗分析結果如見圖 5-20。顫振 導 數H 與垂直向相關,在低風速與中風速皆為負值,因此在垂直向的

1

總 阻 尼 為 正 阻 尼,垂 直 向 氣 動 力 阻 尼 具 有 穩 定 橋 梁 之 效 果。其 他 斷 面 隨 著 風 速 達 最 高 測 試 風 速 時 有 呈 現 由 轉 正 之 趨 勢,但 還 是 在 負 值 範 圍 內 , 垂 直 向 氣 動 力 阻 尼 亦 具 有 穩 定 性 。

另 一 方 面,顫 振 導 數A 在試驗風速範圍中皆為負值,故此斷面扭

2

轉 向 結 構 阻 尼 較 不 會 產 生 負 阻 尼 之 情 況。此 外,在 不 同 風 攻 角 變 化 方 面(參見圖 5-20 與圖 5-24),當風攻角為正值時,顫振導數A 約在約

2

化 風 速 等 於 2.7 時由負轉正,其氣動力穩定性應屬較差之情況。

ㄇ 形 B/D=15 斷面試驗分析結果如圖 5-24 所示,顫振導數H 在試

1

驗 風 速 範 圍 中 皆 為 負 值,故 在 垂 直 向 的 總 阻 尼 為 正 阻 尼,垂 直 向 氣 動 力 阻 尼 具 有 穩 定 橋 梁 之 效 果,但H 負值較 B/D=5 為小,因此,B/D=15

1

斷 面 的 垂 直 向 氣 動 力 穩 定 性 較 低。另 一 方 面,顫 振 導 數A 在較不受風

2

攻 角 之 影 響 (參 見 表 5-5 所示),臨界約化風速變化約在 2.6 至 3.5 之 間 , 此 與 其 他 不 同 B/D 斷面之結果相差不大。

5-5. ㄇ形斷面不同寬深比臨界風速比較表

寬 深 比 B/D = 5

風 攻 角 ;(). -4 -2 0 2 4

*

A 負轉正相應約化風速;(Ur

2 t

) 6.5 6.9 6.5 3.5 6.0 臨 界 發 散 約 化 風 速 ;(Ur

t

)

cr

8.1 8.1 6.8 5.9 8.1

寬 深 比 B/D = 8

風 攻 角 ;(). -4 -2 0 2 4

*

A 負轉正相應約化風速;(Ur

2 t

) 4.8 3.5 2.9 3.1 3.0 臨 界 發 散 約 化 風 速 ;(Ur

t

)

cr

5.9 3.9 3.5 3.3 3.1

寬 深 比 B/D = 10

風 攻 角 ;(). -4 -2 0 2 4

*

A 負轉正相應約化風速;(Ur

2 t

) 2.7 3.1 3.3 2.7 3.0 臨 界 發 散 約 化 風 速 ;(Ur

t

)

cr

5.0 3.5 3.6 3.6 4.2

寬 深 比 B/D = 12.5

風 攻 角 ;(). -4 -2 0 2 4

*

A 負轉正相應約化風速;(Ur

2 t

) 3.7 3.3 3.5 3.2 3.7 臨 界 發 散 約 化 風 速 ;(Ur

t

)

cr

4.0 3.7 3.5 3.9 4.2

寬 深 比 B/D = 15

風 攻 角 ;(). -4 -2 0 2 4

*

A 負轉正相應約化風速;(Ur

2 t

) 2.6 3.1 3.5 3.5 3.5 臨 界 發 散 約 化 風 速 ;(Ur

t

)

cr

3.7 3.2 3.2 4.0 4.2

資 料 來 源 : 本 研 究 整 理

Urv

Urv

Urv

Urv

Ur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