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驗證制度之意義與進行

第二章 國內外驗證制度比較分析

第一節 驗證制度之意義與進行

壹、驗 證 制 度 之 意 義5

「驗證制度」設置的目的,是為了讓消費者,採購產品時,能確保其品 質優良、權益受到保護;在工業發展方面,能夠落實工業標準化、有助於技 術移轉、管理績效提升,與防止技術資源被浪費等功效。對國際貿易來說,

具有厚植行銷力量、簡化貿易作業、建立銷售信譽以及有效解決貿易糾紛等 作用;對社會功能而言,具有落實環境保護和公共安全政策等作用。

「驗證」的觀念起源在十四世紀初期,當時為了辨識金銀等貴重金屬的 成份和真偽,英國政府就曾用 Hall Mark 作為「驗證制度」。當時被標示有 Hall Mark 的金銀,即代表已經過認定合格的試金機構(Assay Office 例如:

Gardens of the Craft,The London Goldsmith's Company 等)合格抽驗。

若無此標示的金銀產品,英國政府會即刻禁止銷售。英國政府認為這樣的做 法,最主要是為保護消費者;對貴重金屬買賣業者則是運用其合格驗證好取 信買者,而消費者則是用此來辨識商品真假。因此驗證這觀念隨工商業與科 技進步,廣泛地被應用在產品和服務的驗證之中。

「驗證」這個詞,廣義的定義,是經過一個特定程序,依據一項適用的 標準,針對某項事務(服務)、某個人、或某種物品進行評鑑。當其符合驗 證標準後,就頒給這個人、事、物一份合格的「驗證」證明文件。獲得這份 合格「驗證」證明文件的當事人就可依據合格「驗證」證明文件,使用標記,

或者作為登錄廣告用;來彰顯其個人的專業程度、或其產品與服務項目的品 質水準。

4 資 料來源 :蔡 明璋( 2004)《 國內綠建 築材料 驗證 制度之 探討 》,成 大碩 論

5 資 料來源 :蔡 明璋( 2004)《 國內綠建 築材料 驗證 制度之 探討 》,成 大碩 論

「制度」(System)是制定一個專有模式,讓相同的事物有確定的法則、

方法被其規範。舉例說明驗證制度:我們較為熟悉的典型案例是,符合我國 家標準的產品被授與的正字標記使用權。驗證制度的狹義解釋,依據標準法 第三條、ISO/IEC Guide 2 及 CNS13606,可定義為“中立的第三者對特定產 品、過程或服務,能出具書面證明其符合規定要求之程序。" CNS13606 ISO/IEC Guide 2 符合ISO/IEC Guide 17025 建立實驗室品質 管理與檢測技術,以資證明其具執行檢測水 準及能力。

標準法第3條 ISO/IEC Guide 2

檢驗

Inspection

主要是對商品本身之材料、結構、尺度、性

名詞 定義 依據

CNS13250

資料來源:蔡明璋(2004)《國內綠建築材料驗證制度之探討》,成大碩論+

類、法令規定、違反驗證規定的處置、訴願程序及財務作業的規定等 事項。

(二)作業細則和表件:驗證機構對驗證作業方式所做的細節規定,稱之為 作業細則。這些細則規定:參與驗證制度的各項步驟,比如驗證的申 請、申請案檢查、抽樣條件、試驗及紀錄保管、產品符合標準認定、

驗證頒授、核准後的管理要求、驗證費用及其他作業所需表格等。作 業細則和表件具體的例子包括如申請表、審查稽核表、試驗報告書、

證書、費用通知書等。如果是民間機構所主辦的驗證制度,通常還包 含驗證機構與標記使用者之間的合約書。

二、驗證組織

有些國家的政府單位管理驗證的業務,例如日本工業技術院標準部辦理 JIS 標記,韓國工業振興廳標準局辦理韓國 KS 標記。另外有些國家驗證業務,

如美國 UL 標記的 UL 公司以及英國 BS 標記的英國標準協會則由民間團體來辦 理。但無論是政府機構或民間團體,基本上驗證機構必須具備專業權威、高 度公信力、立場超然中立,也必須備受各界的信賴。

為 彰 顯 驗 證 機 構 的 驗 證 實 力 , 大 多 會 尋 求 國 際 上 知 名 認 證 機 構

(Accreditation body)之認證,贏取消費者對其驗證品質的信任。至於認 證 機 構 之 組 織 與 認 證 行 為 , 會 依 照 國 際 標 準 組 織 (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 簡 稱 ISO ) 符 合 性 評 鑑 委 員 會

(Committee on Conformity Assessment,簡稱 ISO/CASCO)制定之 ISO/IEC Guide 61(驗證機構及審查登錄機構之認證審查及認證機構一般要求事項)

運作。認證機構對於商品驗證機構之認證,依規定須採用 ISO/CASCO 制定的 ISO/IEC Guide65(商品驗證機構一般要求事項)為驗證標準。也有部分政府 主導推動其商品驗證制度,也有政府本身扮演委託驗證機構的角色,這種驗 證型態是藉著政府公權力獲得消費者的信任肯定。

除一般性的行政管理業務外,驗證的程序,還包括實體審查的工作。這 些工作有部分是由驗證主管機構自行辦理,有部份則委託外面的專業機構代 辦。為維持驗證作業的品質,驗證的程序必須建立一套評鑑受託單位(可以 包括驗證業務、工廠檢查及試驗等機構)的辦法,來審查受託單位內人員的 專業水準、儀器設備適用性和作業程序的周全性等,用以確定是否能勝任受 託之驗證業務。

對於辦理驗證業務相關機構,將按照不同文獻認定業務範圍,來區分為 四種單位。單位間可依業務範圍,歸屬於同一組織或不同組織,主要驗證組 織圖如圖 2-1。

(一)驗證機構(Certification Body):專門管理全盤驗證業務(包含或 不包含檢查或試驗工作)的組織。有些驗證機構中常設有驗證委員會,

提供驗證政策、作業諮詢與指導,或作核准驗證最後的審核。我國主 管建築機關現行對於建材相關驗證機構主要區分為:「評定」及「認 可」兩個機構組成,分別負責不同的業務範圍。但其性質大致與驗證 機構相似,皆是對產品之性能、廠商提供之文件來審查其性能、表現 及適用性。

(二)檢查機構(Inspection Body):針對執行工廠檢查,以及抽樣及評鑑 樣品等業務之組織。

(三)試驗機構(Testing Laboratory):產品性能試驗及其結果評定。

(四)標準規格制定機構:是產品規格制定者,明定檢驗方法、檢驗標準…

等。

圖2-1 主要之驗證組織分類

資料來源:蔡明璋(2004)《國內綠建築材料驗證制度之探討》,成大碩論

+本研究整理 三、驗證程序與標準

驗證程序,最主要在確認某項產品能否符合適用標準,因此標準是驗證 制度之根據。故適用標準可依程度不同區分為:社團標準(Association Standards)、國家標準(National Standards)、國際標準(International Standards)。至於適用驗證制度標準內容,必須有一定的規範,根據 ISO Guide 7 內容主要包括:品質性能、試驗方法、包裝和標示、以及判定符合之基準 等四項規定;其中品質性能與試驗方法是標準內容中最重要的兩個部分。在 品 質 性 能 方 面 , 產 品 必 須 詳 細 列 出 能 表 示 性 能 ( Performance ) 及 性 質

(Properties)的要求。在試驗方法方面,一定要列出必要的試驗設備,明 定試驗條件、程序、方法與應該具有資格的操作人員。

驗證標準類型可分為:規格標準及性能標準。規格標準是對於產品之材 料、形狀及尺寸等有具體規定,而性能標準是就產品性能做要求。所以對於 適用在驗證產品標準,大多包含規格標準及性能標準二項,其優缺點整理如

表 2-2。

使用標記的產品,在生產工廠進行抽驗,用以確定是否仍然持續符合 驗證標準。

(四)型式試驗後同時採市場抽驗及工廠抽驗方式:以型式試驗進行申請案 之審查,對於產品追蹤管理則綜合第 2 種及第 3 種方式實施。

(五)核准時採工廠品管制度評核及型式試驗,管理時採品管制度追查及產 品抽驗(市場或工廠抽驗)方式:審查方式較嚴密,除以型式試驗作 為評鑑產品的基礎外,也採工廠品管制度評估,以確保產品能持續維 持水準,抽驗方式則採取工廠抽樣或市場抽樣。

(六)工廠品管制度評核方式:通常被用在工廠認定,或製造方法認定的驗 證。驗證機構根據某項標準,就申請廠商的製造能力,進行評估及核 准。特別適用於產品的型別種類繁多,而且製程及使用材料類似,個 別產品並無適用標準的情形時。

(七)量批試驗方式:對於某批產品進行抽驗,只對該批產品驗證。

(八)百分之百試驗方式:就所有申請驗證的產品,根據某項標準逐一試驗,

實施時須先確立合格要求及試驗方法。此方式之驗證特點為每一產品 均須試驗,合格者始才給予與驗證證明。

五、驗證作業內容

驗證作業的內容主要包括:驗證計畫的擬定與推廣、驗證申請作業、驗 證管理作業、委辦驗證機構的評鑑與管理,以及其他行政管理業務,說明如 下:

(一)驗證計畫的擬定與推廣:驗證計畫主要為因應各界的需要建立商品或 服務的驗證標記制度,並視各國工業情況及其他國情因素而異。有的 以簡單方式審核書面檢驗報告,合格即給予驗證;也有執行 100﹪的 嚴格檢驗,合格再予驗證。至於驗證制度的推廣,其主要方式如:透

過法令加以規範、印發書刊、手冊或其他宣傳品、製播錄影帶、運用 大眾傳撥媒體,與辦理說明會或宣導會等方式,推廣驗證標記的意義 與功能。

(二)驗證申請作業:主要可區分下列事項。

1.申請產品種類和適用申請對象之規範:基本上驗證制度是自願性質,但常 配合政策,被法令引用而具強制性。至於受理申請的對象,大體與產品種 類與該驗證標記的需要性而定。有僅限制製造商本身才能申請驗證,有的 則可擴大到一般的個人;但驗證審查通常包括工廠檢查,因此申請人需先 取得製造工廠的同意才能辦理申請。另外因尊重各國有其關稅與貿易總協 定的精神,驗證申請對象限制將逐漸放寬。所以各國不得以主辦的驗證標 記,而造成國際貿易之障礙。

2.申請作業程序的規劃:須將驗證申請程序妥先規劃並公開示眾,其內容包

2.申請作業程序的規劃:須將驗證申請程序妥先規劃並公開示眾,其內容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