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一、體適能的定義

體適能(physical fitness)為身體適應能力的簡稱,在生活上指積極適應生活及 環境(如:溫度、氣候變化或病毐等因素)改變的各項能力,在人體機能上指人類 身心特質中的全體機能(教育部,1999)。

根據 Corbin and Pangrazi(2001),過往數十年來,各方面對體適能(fitness)定 義的意見不一,直至 1996 年美國(U.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1996)的一份報告《Physical Activity and Health: A Report of the Surgeon General》發 表後,才續漸有了共識。目前,最流行的定義出自 U. 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1996):一組人類與生俱來或後天獲得,與身體活動能力相關的特 質;另一個描述得較詳盡,也是廣為人所接受的定義就是:能精力充沛和警覺地完 成每天的工作,而且亦不會因此而感到過度疲累;還有餘力去享受休閒活動和應付 突然發生的事情。

體適能的問題在國內外已受到相當的重視,相關的研究也有許多,而學者對體 適能的看法分各有不同見解。無論是國內外之體適能研究學者都一致認為,體適能 是為生活中身體不可缺乏之應變能力。就如一些研究認為體適能是來應付偶發事件 的能力,林正常(1997)指出體適能是心臟、血管、肺臟與肌肉效率運作的能力,

能完成每天的活動而不致過度疲勞,且尚有足夠體能應付緊急狀況。美國運動醫學 會(ACSM, 2002)指出,體適能就是心臟、血管、肺臟、肌肉組織等能順利執行日 常工作能力,其中包括能以最低的疲勞與不適,來應付偶發事件的挑戰。換句話說,

體適能就是有足夠的本錢做所有想要做的事,且還有一些存餘。卓俊辰(1988)指 出好的體適能就是人的心臟、血管、肺臟及肌肉組織等都能發揮相當有效的機能。

有效機能代表的就是能勝任日常工作,有餘力享受休閒娛樂生活,又可應付突發緊 急情況的身體能力。方進隆(1993)認為體適能是由身體幾組或幾種不同特質的體 能所構成,而這些體能就是指一個人每天在工作之餘,還可參與隨性發起之活動,

或有能力足以應付偶發事件而不會感到力不從心。所以我們得知,體適能在我們的 生活中的重要性。體適能較好的人,在日常生活或工作中,從事體力性活動或運動

皆有較佳的活力適應能力,而不會輕易產生疲勞或力不從心的感覺(教育部,1999)。

Lamb(1984)以運動生理學的觀點分析體適能,認為健康體能是促使目前及未 來生活挑戰得以成功的能力。健康體能的發展,是身體為活動所做的準備,且其發 展目標,因個別需求的差異而有所不同。因此健康體能發展計畫必須針對個別的需 求而擬定。其認為健康體能應表現於:(一)代謝能力:作業時能量的產生。(二)

肌肉系統效率:機械作業的能力表現。(三)循環與呼吸效率:氧氣傳輸系統。(四)

營養、運動及體重控制。而且認為要促進健康體能需透過運動訓練方式,調整人體 生理功能上的適應,並積極參與規律性的運動訓練計畫。因此,適當而規律的運動 習慣,能夠確實改善身體的各項機能,同時也能促進或維持個人的體適能。身體活 動,體適能與健康三者之間有密切關係(卓俊辰,2004)。

也有一些學者認為好的體適能可以提升生活品質,如許義雄(1996)於《體適 能與生活品質》一書中,曾提到體適能乃是幸福的源頭活水;且論身體的適應能力,

不只是個人獲得幸福生活的最佳憑藉,尤其是社會發展不可或缺的源頭活水。所以,

養成身體適應能力為首重,不只是主觀上的必然,更是客觀上的需要,自然為大家 所認同。王阿說(2002)認為健康體適能是指個人對於生活活動的作業能力,不僅 在於促進個人的身體健康,且能有效提升身體活動的適應;所以,體適能與健康是 息息相關的,其直接影響工作效率及生活品質。而健康體適能水準的促進已被列為 全人健康最重要的領域。學者Callahue(1996)指出,體適能是指存在的身體的相關 狀態,而不是指一種才能、技巧或能力,它會隨著個體的發展與維持而產生變化,

也是一種身體對外在增加的超負荷產生的生理適應功能,因此,體適能會隨著使用 或廢棄而有所影響。

許義雄(2004)其對體適能的廣義定義是指:能勝任日常工作而不勞累,並有 餘力從事休閒活動或應付緊急所需。而對體適能的狹義定義是指:因所從事的規律 且充足的身體活動及均衡營養與遺傳體格等的影響,而呈現出來的健康愉快的狀態。

從上述體適能可分為兩個概念,Corbin(1991)認為體適能包括「與健康有關健 康體適能」(hea1th–reated physical fitness)及「與技術有關的競技適能」(Skill–reated physical fitness),兩種其組成要素如下健康體適能:肌力、肌耐力、心肺耐力、柔軟 度、身體組成;競技體適能:敏捷性、平衡成、協調性、速度、反應時間、瞬發力、

準確性。前者指自身的健康狀況,後者乃指參加競技比賽的選手而言。

Corbin(1991)認為體適能包括「與健康有關體適能」及「與技術有關的體適能」

兩種其組成要素如下:

(一)健康體適能:肌力、肌耐力、心肺耐力、柔軟度、身體組成。

(二)技術體適能:敏捷性、平衡感、協調性、速度、反應時間、瞬發力、準 確性。

根據U. 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1996),體適能包括:心肺 耐力(cardiorespiratory endurance)、肌肉耐力(skeletal muscular endurance)、肌肉力 量(skeletal muscular strength)、肌肉爆發力(skeletal muscular power)、速度(speed)、

柔軟度(flexibility)、靈敏度(agility)、平衡力(balance)、反應時間(reaction time)

及身體成分(body composition)。由於這些特質對健康和運動表現的重要性有所不 同,所以體適能又可被劃分為健康相關體適能(health-related fitness)和運動相關體 適能(performance-related fitness)。將Corbin, Pangrazi, and Frank(2000)對各種體適 能的特質總結如表2-2-1。

表2-2-1 體適能的特質

體適能

(Physical Fitness)

生理

physiological

健康相關 health-related

運動相關 skill-related 新陳代謝

metabolic

身體成分

body composition

靈敏度 agility 形態學

morhological

心肺耐力

cardiovasular fitness

平衡力 balance 骨質完整

bone integrity

柔軟度 flexibility

協調能力 coordination 其他

other

肌肉耐力

muscular endurance

爆發力 power 肌肉力量

muscular strength

速度 speed 反應時間 reaction time 其他

other 資料來源:取自Corbin, Pangrazi and Frank(2000)

因此體適能是由三個與生理有關及五個與健康有關及七個與運動技術有關的體 適能要素所組成的,其中與生理有關的體適能有新陳代謝、形態學、骨質完整;與 健康有關的體適能包括身體組成、心血管適能、肌耐力、肌力與柔軟度;而敏捷性、

平衡、協調性、爆發力、反應時間、速度和準確性,是與運動技術有關的體適能。

綜合以上國內外專家學者的論述可知,體適能是指個人對於生活中活動的作業 能力,是由身體幾組或幾種不同特質的體能所構成,是一個組合的概念。其發展目 的不僅在於促進個人身體的健康,而且能有效提昇個人身體活動的適應;內容方面,

則因個別需求的差異而有所不同。所以在概念、定義、內容要素及測驗項目,會因 個別需求的不同或隨時代環境的改變而做調整是必然的。且不管是健康體適能或競 技體適能,彼此之間的體適能要素仍有交集存在,很難截然劃分,必須藉由運動訓 練才能獲得改善(劉瑞富,2005)。

二、體適能的重要性

健康的追求與維護從過去採用的疾病和預防,取而代之的是在人們還是相當健 康時,採行有助於維護與增進健康的生活方式,及藉由規律的運動改善或保持良好 的體適能,是健康促進領域中最重要的一環(卓俊辰,2001)。因此,體適能可以了 解你目前的體能狀況,並可避免可能產生的健康傷害。

黃奕清(1997)指出運動及體適能計畫可以使人達到健康促進的效果,例如:

增強心臟功能、維持肌力與肌耐力、改善關節的柔軟度、維持理想的體重、降低慢 性病的危機、鬆弛緊張及減緩壓力、減緩老化的過程、改善工作士氣、克服情緒上 的消沉、節省醫療照顧費用、延長平均壽命、積極改善生活型態及生活品質、使人 感覺生活更幸福安寧等。許樹淵(2004)對體適能一詞指出,體適能是身體適應環 境的能力,包括適應生活、工作、運動或學習等綜合活動的能力。擁有優質體適能 的人,個人的心臟、肺臟、血管、骨骼關節、神經、排泄、內分泌、免疫力等組織 系統能夠發揮到最好的效能,並且防止一些疾病攻擊,增進個人免疫能力,進而提 高生活品質。陳全壽(1995)指出現代人因運動不足,引發種種對身心不的影響,

除了降低器官功能、引起疾病,心理、精神方面也會受到壓抑,形成惡產循環。Pate

(1990)指出運動可以提高學童之最大攝氧量、增加心臟輸出率、降低安靜心跳率、

發展心肌,提升心臟的作功能力,增強輸送血液的能力,加速心肺的氣體交換,幫 助氧氣的運輸,增加心肺力,提高恢復體能的能力。黃榮松(1999)也認為長期從 事運動訓練,有預防心血管疾病的效果,一般而言,不活動者比常活動者罹患冠狀 動脈心臟病的機率高1.9倍之多,因此適度的運動有其必要性。

教育部(1999)歸納出具有下列的功能:(一)緩老化、避離疾病:體適能佳 的人,可減緩身體機能的衰退,並可預防疾病的侵襲。(二)接受挑戰、承受壓力:

體適能佳的人,具有充足的活力應付工作外,尚有經營人際關係的餘裕,因此容易 接受挑戰對抗身心的抑鬱(Stress)。(三)健美體態、優良體質:體適能佳的人,

體態容易勻稱,健美容易保持,身體的體質亦會良好。(四)餘裕休閒、享受人生:

忙碌的生活中,體適能不佳的人,容易疲累不堪,無法挪出餘裕的時間從事休閒活 動,提升生活品質,享受人生。(五)應變危急、反應敏捷:遇到緊急情況時,體

忙碌的生活中,體適能不佳的人,容易疲累不堪,無法挪出餘裕的時間從事休閒活 動,提升生活品質,享受人生。(五)應變危急、反應敏捷:遇到緊急情況時,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