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臺東縣原住民國小高年級學童 體適能之比較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臺東縣原住民國小高年級學童 體適能之比較研究"

Copied!
13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臺東大學

健康促進與休閒管理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林大豐 博士

臺東縣原住民國小高年級學童 體適能之比較研究

研究生:阮文彬

中華民國九十八年七月

(2)
(3)
(4)

謝 辭

畢業典禮那天,台東的天氣異常炎熱,我的心情也如同天氣般炙熱、興奮,因 為離開當學生的日子多年以後,再次回到學校當老學生,雖然有點辛苦,但望著即 將付梓的論文,心中卻充滿感恩。

本論文承蒙恩師林大豐教授的悉心指導,在繁忙的校務下,仍然撥空給予指導,

指引明確的研究方向,方能順利完成,在此致上最誠摯的謝意。此外,感謝口試委 員劉美珠教授、溫良財教授於論文評審時給予的指正與建議,而使本研究論文能更 趨完備。

另外,在求學的過程中感謝全班同學的勉勵與支持,使我有動力繼續讀下去,

也讓我習得更多待人處事的道理,更讓我留下難忘的美好回憶。感謝各抽樣學校師 長們,在調查期間熱心的協助,讓本研究得以如期完成;感謝我的工作夥伴,在我 研究的過程中,能分攤我的工作,讓我的論文撰寫得於順利完成。

最後,感謝陪伴我、扶持我、不斷給予支持與鼓勵的賢妻—惠蘭,在兩年進修 的期間,家務及孩子的養育工作,都是妳一手打理。因為妳的體諒與支持,讓我得 以專心致力於研究工作。謹將本論文獻給妳及孩子,在此致上我最深的感謝與祝福。

阮文彬謹誌2009.07

(5)

臺東縣原住民國小高年級學童體適能之比較研究

研 究 生:阮文彬 指導教授:林大豐 2009.07

摘 要

研究目的在於瞭解臺東地區原住民國小高年級學童體適能之現況,比較不同族 群、生長環境和生活型態在體適能的差異。選取臺東縣卑南族、阿美族、布農族、

排灣族、魯凱族、雅美族原住民高年級學童為研究對象,男生391 人,女生 352 人,

研究方法為測量學童體適能,包含:立定跳遠、身體質量指數、柔軟度、肌力(肌 耐力)和心肺耐力,以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檢驗不同族群、居住地區原住民學童在體 適能差異情形,顯著水準α=.05。研究結果下:

一、坐姿體前彎、一分鐘屈膝仰臥起坐、立定跳遠、八百公尺跑走五、六年級 男女學童皆高於全國常模之平均數。

二、女生在坐姿體前彎項目上優於男生;男生在一分鐘屈膝仰臥起坐、立定跳 遠、八百公尺跑走項目上,優於女生。

三、男生方面,阿美族在身體質量指數、坐姿體前彎最差。排灣族在一分鐘屈 膝仰臥起坐、立定跳遠最差,卑南族在八百公尺跑走最差。女生方面,雅美族在坐 姿體前彎、八百公尺跑走最好,排灣族在一分鐘屈膝仰臥起坐最差,阿美族在立定 跳遠最好(p<.05)

四、男生方面,山地原住民身體質量指數最高,在坐姿體前彎最好,平地原住 民在一分鐘屈膝仰臥起坐最好,島嶼原住民在八百公尺跑走最好。女生方面,平地 原住民坐姿體前彎最差,但在一分鐘屈膝仰臥起坐、立定跳遠最好,島嶼原住民在 八百公尺跑走最好(p<.05)。

關鍵字:體適能、原住民、國小學童、不同居住地區

(6)

A Comparison of Physical Fitness Between Aboriginal Seniors of Elementary Schools in Tai-Tung County.

Graduate: Wan-Pin Juan Professor:Dah-Feng Lin 2009.07

Abstract

The research aims to analyze elementary aborigines’ present condition of physical fitness by comparing subjects with variations in ethnicity, living circumstances and life style in Tai-Tung County. Sixth and fifth grade pupils from six major aboriginal ethnic groups (including Puyuma, Amis, Bunun, Paiwan, Rukai, Yami) were chosen as our research subjects. In order to measure the sample group’s physical performance statistically, the testing methods include Hexathlong test (standing long jump), Body Mass Index (BMI), flexibility, muscle endurance, and cardiorespiratory endurance. Appling the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e of variable, we examined the hypothesis of the co-relationship between variations in gender, ethnicity, location, ethnicity and aborigines’ fitness development. The study concluded the following:

1. Both the fifth and the sixth graders indicated performance above national average in modified sit & reach test, one minute bent-keen sit-ups, Hexathlon test, and 800 meters running.

2. The females were more flexible than the males were in sit & reach test; whereas, the males were better at keen-bending sit-ups, standing long jump and 800 meters running.

3. Among males, the Amis subjects had the less desirable BMI and modified sit & reach scores; the Paiwan subjects scored the lowest in sit-up and jumping test; and Puyuma subjects spent the most time in 800 meter running. Among females, the Yami subjects performed the best in flexibility and 800 meter running; and the Paiwan subjects scored the least in sit-ups while the Amis subjects were the top long jumpers.

4. Among males, the aborigines who live in the mountains had the best MBI and sit &

reach scores; the aborigines living in champaign districts excelled in sit-ups; and the aborigines living on islands stood out in 800 meter running. Among females, champaigners performed the worst in sit & reach, yet the best in both sit-ups and long jump while the islanders exceeded the rest in 800 meter running.

Keyword: physical fitness, aborigine, elementary students, living circumstances

(7)

目 次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

目 次...

III

表 次...

V

圖 次...

VII

第壹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 3

第三節 研究問題 ... 3

第四節 名詞解釋 ... 4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 6

第貳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臺東地區原住民居住環境與生活型態探討... 7

第二節 體適能相關研究 ... 17

第三節 不同生活環境與體適能的相關研究... 26

第四節 原住民體適能之相關研究 ... 29

第參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架構 ... 33

第二節 研究流程與方法 ... 35

第三節 研究對象 ... 37

第四節 檢測人員 ... 40

第五節 測驗方法及流程 ... 42

(8)

第六節 資料處理 ... 50

第肆章 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臺東縣原住民國小高年級學童體適能現況... 51

第二節 不同性別國小高年級學童之各項體適能之比較... 68

第三節 不同族群國小高年級學童之各項體適能之比較... 70

第四節 不同居住地區國小高年級學童之各項體適能之比較... 88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 102

第二節 建議 ... 105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 107

二、英文部分 ... 112

附錄

附錄一 體適能檢測安全問卷 ... 113

附錄二 臺東縣原住民國小高年級學童體適能檢測紀錄表... 114

附錄三 臺閩地區國小學童體適能對照表... 115

(9)

表 次

表2-1-1 臺東原住民居住地區 ... 14

表2-2-1 體適能的特質... 19

表2-3-1 不同生活環境與體適能的相關研究... 26

表2-4-1 原住民與非原住民體適能之比較 ... 29

表3-3-1 臺東縣各小學原住民不同居住民地及不同族群一覽表 ... 38

表3-3-2 研究樣本分項一覽表 ... 39

表3-4-1 檢測人員研習課程表 ... 40

表3-5-1 體適能檢測項目表 ... 42

表4-1-1 臺東縣原住民國小高年級學童體適能之描述統計表... 52

表4-1-2 五年級男生體適能對照之百分比 ... 55

表4-1-3 五年級男生體適能檢測平均數對照體適能常模之結果 ... 56

表4-1-4 五年級女生體適能百分比 ... 58

表4-1-5 五年級女生體適能檢測平均數對照體適能常模之結果 ... 59

表4-1-6 六年級男生體適能百分比 ... 61

表4-1-7 六年級男生體適能檢測平均數對照體適能常模之結果 ... 62

表4-1-8 六年級女生體適能檢測結果對照體適能常模次數分配表 ... 64

表4-1-9 六年級女生體適能檢測平均數對照體適能常模之結果 ... 65

表4-2-1 臺東縣原住民不同性別國小高年級學童之各項體適能之差異比較表 ... 68

表4-3-1 臺東縣原住民不同族群國小高年級男生體適能分析表 ... 71

表4-3-2 不同族群男生體適能整體表現常模平均值... 73

表4-3-3 臺東縣原住民不同族群國小高年級女生體適能分析表 ... 80

表4-3-4 不同族群女生體適能整體表現常模平均值... 82

(10)

表4-4-1 臺東縣原住民不同居住地區國小高年級男生體適能統計表 ... 89

表4-4-2 不同居住地區男生體適能整體表現常模平均值... 90

表4-4-3 臺東縣原住民不同居住地區國小高年級女生體適能統計表 ... 96

表4-4-4 不同居住地區女生體適能整體表現常模平均值... 97

(11)

圖 次

圖3-1-1 研究架構圖... 34

圖3-2-1 研究流程圖... 36

圖3-5-1 身高測量方式一... 43

圖3-5-2 身高測量方式二... 43

圖3-5-3 坐姿體前彎測量工具 ... 44

圖3-5-4 坐姿體前彎檢測圖 ... 44

圖3-5-5 一分鐘屈膝仰臥起坐預備圖 ... 46

圖3-5-6 一分鐘屈膝仰臥起坐完成圖 ... 46

圖3-5-7 立定跳遠動作圖... 47

圖3-5-8 體適能檢測流程圖 ... 49

圖4-3-1 不同族群國小高年級男生身高比較... 74

圖4-3-2 不同族群國小高年級男生體重比較... 75

圖4-3-3 不同族群國小高年級男生身體質量指數比較... 75

圖4-3-4 不同族群國小高年級男生坐姿體前彎比較... 75

圖4-3-5 不同族群國小高年級男生一分鐘屈膝仰臥起坐比較... 76

圖4-3-6 不同族群國小高年級男生立定跳遠比較... 76

圖4-3-7 不同族群國小高年級男生八百公尺跑走比較... 76

圖4-3-8 不同族群國小高年級男生整體表現常模平均值比較... 77

圖4-3-9 不同族群國小高年級女生身高比較... 83

圖4-3-10 不同族群國小高年級女生體重比較... 84

圖4-3-11 不同族群國小高年級女生身體質量指數比較... 84

(12)

圖4-3-12 不同族群國小高年級女生坐姿體前彎比較... 84

圖4-3-13 不同族群國小高年級女生一分鐘屈膝仰臥起坐比較... 85

圖4-3-14 不同族群國小高年級女生立定跳遠比較... 85

圖4-3-15 不同族群國小高年級女生八百公尺跑走比較... 85

圖4-3-16 不同族群國小高年級女生整體表現常模平均值比較... 86

圖4-4-1 不同居住地區國小高年級男生身高比較... 91

圖4-4-2 不同居住地區國小高年級男生體重比較... 91

圖4-4-3 不同居住地區國小高年級男生身體質量指數比較... 91

圖4-4-4 不同居住地區國小高年級男生坐姿體前彎比較... 92

圖4-4-5 不同居住地區國小高年級男生一分鐘屈膝仰臥起坐比較 ... 92

圖4-4-6 不同居住地區國小高年級男生立定跳遠比較... 92

圖4-4-7 不同居住地區國小高年級男生八百公尺跑走比較... 93

圖4-4-8 不同居住地區國小高年級男生整體表現常模平均值比較 ... 93

圖4-4-9 不同居住地區國小高年級女生身高比較... 98

圖4-4-10 不同居住地區國小高年級女生體重比較... 98

圖4-4-11 不同居住地區國小高年級女生身體質量指數比較... 98

圖4-4-12 不同居住地區國小高年級女生坐姿體前彎比較... 99

圖4-4-13 不同居住地區國小高年級女生一分鐘屈膝仰起坐比較 ... 99

圖4-4-14 不同居住地區國小高年級女生立定跳遠比較... 99

圖4-4-15 不同居住地區國小高年級女生八百公尺跑走比較... 100

圖4-4-16 不同居住地區國小高年級男女生整體表現常模平均值比較 ... 100

(13)

第壹章 緒論

由於生活型態的改變,靜態生活方式的時間增加,以致身體活動的機會相對減 少,加上經濟水準的提昇,我國學生體適能狀況因年齡的增加而逐漸下降,體適能水 準在亞洲國家中是敬陪末座(教育部,2007)。身體活動對青春期前的兒童是非常重 要的,因為身體活動在生理及心理兩方面具有很多的效果,且能影響同年及未來成年 時期的健康(Dennison, Straus, Mellits, and Charney, 1988; Rowland,1990)。增加運動 的機會,減少靜態生活方式是最好的方式。有鑑於此,希望藉由本研究瞭解臺東縣原 住民學童體適能是否同樣也受到生活型態的改變,導致變差。

本章共分為六節,第一節為研究背景;第二節為研究目的;第三節為研究問題;

第四節為研究範圍;第五節為研究限制;第六節為名詞解釋。

第一節 研究背景

時代的變遷,人類的身體活動量也隨著改變,許多需要以人力生產的經濟活動,

都逐漸被機器所取代,而現代學生的遊戲及娛樂方式也隨著資訊的進步被電腦取 代。人們靜態的生活型態取代了過去動態的生活方式,使得身體活動的機會減少,

導致體適能水準下降、體重上升、體型趨於肥胖等問題,甚至健康問題也受到莫大 的威脅。早在高素貞(1999)的研究中就指出我國學生體適能比歐美、日本和大陸 為差,而且國內目前國中、小階段約有兩成學生超過標準體重的20%。教育部也在

「2005年亞洲區體適能檢測與推廣策略高峰會議」報告中,指出我國中小學生體適 能不論在跑步、立定跳遠、坐姿體前彎、仰臥起坐與心肺耐力等項目,與其他國家 相較下都表現欠佳,如何促進身體健康以成為國內所關注的重要課題。因此教育部 在九十一年開始推動「一人一運動、一校一團隊」計畫,並納入「挑戰2008:國家 發展重點計畫」來推動,以小學開始每位學生至少學會一項運動技能、每年提升學 生規律運動人口比率4%為目標,這都是為提升學童的體適能而做出的方案。九十七

(14)

年教育部特別針對這個問題,因此在同年的11月份別在北中南區辦理高中、高職學 校於九十八學年度將體適能檢測成績納入申請入學之特別條件加分項目說明會,鼓 勵各國民中學學校加強宣導相關訊息,順利協助學生提出體適能成績證明。

在臺東的原住民學生也同樣受到環境變遷的影響,社會結構以及經濟生活結構 也已受到改變,身體活動量也逐漸減少,是否還是保有體適能較優勢的存在?不同 族群之間是否因生活區域的不同而有差別?值得進一步研究。國內有關體適能的研 究文獻中,針對原住民的研究多侷限於原漢民族間之比較,雖結果大都指出原住民 學生體適能顯著高於漢族學生或高於城市學生(盧俊宏、陳龍弘,2005;朱嘉華,

2001;陳健彰,2003)。但這些研究都把原住民所有族群視為單一族群,而未把各 族群區分開來研究,無法看出各族群間體適能的差異及改變程度。如王阿說(2002)

針對屏東縣一般學童與原住民學童體適能之比較研究及陳建彰、王學中(2003)在 原住民與非原住民學生體適能比較研究等都將原住民視為單一族群。

臺東是臺灣原住民族群數最多的地區,共有六大族群。且各個族群居住民環境 都不相同,常久以來因生活環境的不同,各個族群在身體型態上都不太一樣。在臺 東地形變化特別大,這裡有居住在全國最高山的布農族,有住在大武山脈裡的魯 凱族與排灣族,臺東平原的卑南族,有住在東海岸及花東縱谷的阿美族,以及住 在島嶼的雅美族,他們在體適能的表現上是否會不同,值得研究與查證。

本研究欲先瞭解臺東縣原住民國小高年級學童體適能,這些族群居住在不同的 環境上,生活型態及文化行為各為不同,是否會有各項不同體適能的差異。

(15)

第二節 研究目的

基於研究背景之動機,本研究之目的:

一、瞭解臺東縣原住民國小高年級學童體適能之現況。

二、探討不同性別國小高年級學童之各項體適能之差異。

三、探討不同族群國小高年級學童之各項體適能之差異。

四、探討不同居住地區原住民國小高年級學童體適能之差異。

第三節 研究問題

根據研究目的,本研究欲深入研究問題如下:

1-1、瞭解臺東縣原住民國小高年級學童體適能之現況為何?

1-2、瞭解臺東縣原住民國小高年級學童與全國常模國小高年級學童體適能之比較?

2-1、比較不同性別國小高年級學童各項體適能是否有差異?

3-1、比較不同族群國小高年級男生各項體適能是否有差異?

3-2、比較不同族群國小高年級女生各項體適能是否有差異?

4-1、比較不同居住地區國小高年級男生體適能是否有差異?

4-2、比較不同居住地區國小高年級女生體適能是否有差異?

(16)

第四節 名詞解釋

一、體適能

體適能(physical fitness)為身體適應能力的簡稱,在生活上指積極適應生活及 環境(如:溫度、氣候變化或病毒等因素)改變的各項能力,在人體機能上指人類 身心特質中的全體機能。本研究依照(教育部,2005)頒訂的體適能護照內容為主,

項目包括:

(一)身體質量指數(代表身體組成)

身體質量指數(BMI)越高表示體脂肪越高,預估身體肥胖程度。計算 公式為BMI=體重kg/身高㎡。

(二)坐姿體前彎(代表柔軟度)

柔軟度代表關節活動的最大動作範圍,成績越高表示柔軟度越好。

(三)立定跳遠(代表瞬發力)

瞬發力代表在短時間內發出越大力量的能力,距離越遠表示肌力越好。

(四)一分鐘屈膝仰臥起坐(代表肌力、肌耐力)

肌力、肌耐力是評量身體肌肉發展與功能之重要指標,是身體姿勢維持 與任何身體動作的基礎。

(五)八百公尺跑走(代表心肺耐力)

心肺耐力代表心臟、肺呼吸和血管循環系統的功能,與個人的健康有關,

完成秒數越少表示心肺適能越好。

二、原住民

中華民國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所承認的臺灣原住民族總共有14 個族群,除了 沿襲日治時期所區分的泰雅族、賽夏族、布農族、鄒族、魯凱族、排灣族、卑南族、

阿美族、雅美族九族以外,尚有邵族、噶瑪蘭族、以及原來被認為是泰雅族之亞族 的太魯閣族與受阿美族的支持及庇護的撒奇萊雅族。本研究之原住民係以臺東境內 布農族、魯凱族、排灣族、卑南族、阿美族、雅美族(達悟族)為研究對象。

(17)

三、國小高年級

本研究係指就讀臺東縣九十七學年度國民小學之普通班五、六級在籍學生,年 齡10 足歲至 11 足歲,不包括特教班學生,戶籍欄內登記為原住民之學童。

四、不同居住地區

本研究所定義之「不同居住地區」,乃依臺東縣原住民生活習慣及傳統領域活 動範圍來區分。分為山地地區,其中以布農族、魯凱族、排灣族族群為主;平地 地區,其中以阿美族、卑南族族群為主;海島地區,雅美族(達悟族)為主。

(18)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一、研究範圍

本研究以臺東縣國小高年級學童為對象,以布農族、魯凱族、排灣族、卑南族、

阿美族、雅美族分布六個族群來區分,採立意取樣,每一族群抽主要以傳統原住民 部落所在小學為代表,以高年級學童抽樣母群,男生391 人女生 352 人,分別測量 其身高、體重及四項體適能檢測項目。私立、特殊學校及特殊班學生均不在本研究 範圍內。

影響學童體適能之相關因素包含多項層面,本研究因受限於人力、時間等因素 僅就性別、年級、族別、居住地區等因素進行探討,其他因素未能探討為其限制。

二、研究限制

在原住民身份認定上,因有部分族群的通婚關係,有可能是「原」「漢」間的通 婚,或「山原」與「平原」的通婚,僅就戶籍欄內登記為原住民之學童。在族別血 緣上可能是二分之一、三分之一、四分之一或更少,這些學生在本研究未能做明確 區分。

(19)

第貳章 文獻探討

本章內容分為以下四節,第一節探討臺東地區原住民居住環境與生活型態;第 二節為體適能相關之研究;第三節為不同生活環境與體適能之相關研究;第四節為 原住民體適的相關之研究。

第一節 臺東地區原住民居住環境與生活型態探討

在學術分類上臺灣原住民屬於「南島民族」(Austronesian),是指漢人移居臺灣 前最早抵達臺灣定居的族群。依據語言學、考古學及文化人類學的研究推斷,臺灣 原住民在臺灣的活動已有數千年之久。關於臺灣原住民的源流與系統,也可以從南 島語族的起源與擴散的架構來觀察(李壬癸,1997)。臺灣原住民的語言屬於南島語 族的系統,是現今世界上分佈地域最廣的民族,所以在人類學上被歸屬於南島民族,

在人種上屬於原馬來人。而南島語族的分布區域,東起南美洲西岸的復活島,西到 非洲東岸的馬達加斯加島,北到臺灣,南到紐西蘭的廣大區域,其間所有的大小島 嶼,都是屬於南島民族的居住的領域(李壬癸,1997)。以下將介紹本研究範圍之臺 灣原住民,他們因文化、生活型態、居住環境不同,是否會產生不同的體適型態。

一、原住民生活環境

臺灣原住民種類不一,習俗分殊,但其受環境的支配與利用環境的狀況卻彼此 類似,近海者捕魚,山居者打獵,而山田燒墾的農業為臺灣各族主要的生產方式。

根據日本人類學家森丑之助於日據時期,對臺灣原住民分布的研究,若以臺灣 島的地理中心埔里社,劃一條東西向的緯線,則其北面有泰雅族,從此線往南到玉 山的東面與南面有布農族,在玉山西面有鄒族,從其南邊的知本主山附近以南的南 部地區,為排灣族所佔居,就東部來說,由花蓮到臺東的平原地區及恒春的一部份,

是阿美族的居地,此外從卑南東去四十海里,太平洋中的孤島為雅美族所佔(楊南

(20)

郡譯,1999)。上列各族,除阿美族、卑南族與雅美族之外,其他各族都居於山地,

再此山地並不是指高山,而是居住或生領域為山區。村落所分布,垂直高度最大的 是布農族,泰雅族次之,再其次是排灣與鄒兩族。布農族村落中位於最高者,海拔 達一千九百公尺,其耕地高度竟有二千一百多公尺(宋文薰譯,1994)。

根據日本人類學者宮本延人也指出,原住民有些住在山地,有些則以平地為家。

大部分都住在山地,住在平地的只有阿美族、卑南族和住在紅頭嶼(蘭嶼)的雅美 族(魏桂邦譯,2001)。日本人類學者鈴木質對臺灣的原住民調查中,也指出臺灣原 住民的分布遍及南北,昔日除了部份阿美族、卑南族分布在東部海岸、平原地帶,

以及雅美族人居住在蘭嶼島上之外,大部分的族群都居住在山區(王美晶、陳柔森,

1999)。

人類學者李壬癸(1997)也提出高山族(原住民族)在臺灣山地由北向南依次 是泰雅,分布範圍很廣,賽夏侷促在一隅,然後是布農、鄒、魯凱、排灣。東部沿 海的緃谷平原上是阿美、卑南,而雅美都住在蘭嶼島上。

本研究歸納臺東地區之原住民生活區域劃分為平地、山地、島嶼地區,如下:

(一)平地地區原住民 1. 卑南族

卑南族位於中央山脈以東,卑南溪以南、知本渓以北的沖積扇平原,也就 是臺東縱谷南方的平原上,海拔約為 100 到 500 公尺的地帶。隨著日治時期和 光復以來的發展,今日卑南人主要分佈在知本、建和、利嘉、泰安、初鹿、龍 過脈(由初鹿分出)、上賓朗、下賓朗、南王和寶桑(日治時從卑南社分出)等 十個聚落。在行政區域上,則分屬臺東縣的卑南鄉和臺東市的轄區。

早期卑南族原先為八個社,除了位居卑南大溪右岸河階上的卑南社以外,

其餘諸社幾乎座落於西側中央山脈及卑南丘陵的山腳下,而呈現一幅以卑南社 為樞要位置的扇形分佈。根據中央研究院民族學所編譯日本人類學家佐山融吉 所編《蕃族調查報告書》中,就描述卑南社中,有七個蕃社是排列在中央山脈 的山麓下,宛如是為了防備高山蕃而特地布置下來,卑南社在其防線背後一里 的平地上,占據如同扇軸的樞要位置,其他七社則如扇子的邊緣末端(臺灣總 督府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2007)。

這樣地理空間的分佈,某種程度對應了光復初期學者對卑南族部落所採取

(21)

的「竹生」與「石生」的分類:前者被認為以南王、下賓朗和寶桑與主,後者 則是由其他卑南族聚落所組成(李壬癸,1997)。依其起源得知,一是石生起源 說的知本系統,具說祖先是由巨石裂開所生,發源於今臺東太麻里鄉三和海岸 附近的山坡地上,此系統包括知本村、建和村、泰安村、初鹿村、利嘉村等。

知本村、建和村的卑南人還在此地立了一塊發祥地的紀念碑,並有石棚祭祀著 渡海來臺約三位先祖的名字,在每年的清明節前夕,知本、建和的村民會到此 祭拜;另一是竹生起源說的南王系統,以南王里(現隸屬臺東市)、賓朗村、寶 桑(由南王分支出去)為主。起源傳說的不同與地理位置的差異,卑南八社在 歷史的流光裡呈現了一些差異。以知本為首的石生文化,因緊臨排灣、魯凱的 聚落,文化上的表現與語言上的濁重音明顯地受到了他族的影響。接近阿美族 的南王系統在語音的輕巧上與阿美族相近。卑南族人口集中在臺東縣,其中以 臺東市比例最高;其次是卑南鄉,總人口數近九千多人(李壬癸,1997;阮昌 銳,1994;王嵩山,2001;田哲益,2001)。

卑南族以臺東平原為主要居住地,在卑南溪以南、知本溪以北之海岸地區。

其基本生產形態是農耕兼狩獵。惟最值得注意的是他們雖然居住在海濱,但不 懂得海上捕魚。卑南族的傳統經濟是以山田燒墾輪休的旱田農業為主,漁獵為 輔。農產品以粟、陸稻、薯、芋、樹豆為主要作物。近代卑南人由於與漢人接 觸與影響較早,水田稻作早已成為主要的生業,狩獵和漁撈僅在祭典儀式之前 後舉行之(田哲益,2002)。

2. 阿美族

一般而言,阿美族慣居於海拔 500 公尺以下的平坦地區,其主要的居住地 在花東縱谷以及海岸山脈以東的平地,花東縱谷在中央山脈與海岸山脈之間,

北起花蓮,南迄臺東,是一條東西窄而南北長的谷地,地理學上亦稱為臺東縱 谷。按照自然的地理形勢,這片土地可以分成三不部分:花蓮溪流域、秀姑巒 溪流域和卑南溪流域。在海岸山脈的東側海岸,平地狹窄,但有許多海濱階地 及洗蝕臺,海濱階地以南段比較發達,尤其是長濱、成功與都蘭三處(陳正祥,

1960)。

阿美族的分布地區遼闊,北自花蓮新城,南至恆春一帶。昔日,他們為了

(22)

風俗習慣有不少差異。過去學者依據不同的準則,對阿美族有不同的分類方式。

最早在文獻上討論阿美族的分類問題者為日本學者烏居龍藏(1897),在他所著 的《東部臺灣阿眉種族的土器製造成就上》一文中提到阿美族的分類,當時他 將阿美族依風俗與語言的差異,以秀姑巒溪為界分為南北兩群。

兩年後,日本學者伊能嘉矩與粟野傳之丞合著出版的《臺灣番人事情》中,

又把阿美族重做一次分類為五群,依序為恆春阿美、卑南阿美、海岸阿美、秀 姑巒阿美、奇萊阿美。不過這樣的分法並非以風俗習慣來分,而只是從地理分 布的觀點來著手的。在居住位置上,臺東市是阿美族人口分佈比例最高的地方,

其次是花蓮光復鄉、臺東縣的東河鄉及成功鎮,其他部落都較為小型。在行政 區域上,包括臺東縣的東河、池上、關山、長濱、成功、卑南、臺東市、花蓮 縣新城、吉安、壽豐、鳳林、光復、豐濱、瑞穗、玉里、富里、屏東縣牡丹、

滿州等十九個鄉鎮市。阿美人大部份居住於平地,只有極少數居於山谷中。總 人口數近十四萬多人,是臺灣原住民中人口最多的一族(李景崇,1998;明立 國,2002;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原著,2000;田哲益,2001;黃宣衛,2001)。

由於阿美族的居住區域全部處於平地,所以農業相當發達,日據時已經逐 漸不採取其他原住民族所用的火耕的方式。很多地方都開墾成水田來種水稻。

在以前,則是以小米、雜糧、甘薯、芋頭、豆類、筍和柔軟的草類為主食,除 了農業之外,還有漁撈、打獵、採集、飼養等(田哲益,2001)。

阿美族人之經濟生活,除了漁撈及農耕之外,阿美族人仍保存有採集的傳 統生產方式。採集在原始的阿美社會中也曾是獲得食物的手段之一。在沒有和 外來文化接觸以前,他們很少種植蔬菜,大部份菜類完全靠採集得來。採集的 工作通常並不限男女老幼,只要有空閒或工作順便時任何人都可以擔任這種工 作。採集的場地也不受限制,田邊、路傍、河岸、山谷均可以任意來往(田哲 益,2001)。

(二)山地地區原住民 1. 布農族

分佈在埔里以南的中央山脈及其東側,直到知本主山以北的山地,部落屬 散居社會,主要居住在海拔500 至 1500 公尺以上的之間,為原住民最高居住地。

就遷移史而言,布農人卻是臺灣的原住民當中,人口移動幅度最大、伸展力最

(23)

強的一族,最能適應高山生活的一支族群。布農族分為六大社群:卓社群(南 投縣玉山一帶)、卡社群(南投縣東部山區一帶)、丹社群(南投與花蓮縣界 一帶)、巒社群(南投縣、嘉義縣界玉山一帶)、郡社群、搭科布蘭郡(簡稱 蘭社群,在今中央山脈南投,人數較少)。

十八世紀時,世居南投的布農族開始大量的遷移,一是往東遷至花蓮的卓 溪鄉、萬榮鄉,再從花蓮移至臺東的海端鄉與延平鄉。另一支沿著中央山脈南 移至高雄的那瑪夏鄉與桃源鄉以及臺東縣海端鄉的山區。由於民族大遷移的結 果,該族的分佈範圍也因此擴展遍佈於南投、高雄、花蓮、臺東等縣境內,總 人口數近四萬多人(黃應貴,2001;丘其謙,1966;田哲益,1996)。

布農族人的生產技術,基本上是依賴山田燒墾方式的農業生產,以山田粟 作及狩獵為主。山溪採集、漁撈及家畜畜養為輔。依習慣,農耕為女性工作,

男子則從事於狩獵。至於最主要的食物來源乃依山田燒墾方式所生產的小米、

玉米、甘藷等作物,而此農業生產則由兩性共同負責。狩獵是布農族人飲食文 化的重要一環,僅次於農作耕種,是布農族人的第二生命,是布農族人經濟生 活的主要活動。布農人上山狩獵,最欲獲得的是鹿,獵獲鹿是布農族人最高的 榮譽,蓋其體積龐大,食味甘美也,射耳祭時射的耳即是鹿耳,所以射耳祭又 稱為「鹿耳祭」(田哲益,1995)。

2. 排灣族

臺東縣排灣人地區位於中央山脈與太平洋之間,由於山脈直逼海洋,境內 山多平原少,除知本溪、太麻里溪、金崙溪及太竹高溪等河流在河口形成沖積 扇有較大的平原外,餘均為山地,平地僅有456 公頃,海拔平均約 300 公尺,

最高達1450 公尺,斜度平均在 30 度。受地形影響,聚落多分布在沖積扇附近 及南迴公路東側的台地(傅君,2001)。灣族人的部落是採定居制,聚居的方式,

基地之選擇以水源為主要之考量條件,所以部落多建在河谷兩側的斜坡上(田 哲益,2002b)。

從日治時期1930 年代,也就是馬淵東一等日籍學者從事調查的時代,在日 人「集團移駐」的政策下,排灣族群在臺東縣太麻里溪、金崙溪、大竹高溪、

(24)

到了國民政府的民國40 年代初期,這些落部又在政府的安排之下往海岸遷移,

在沿海岸線的地方建立了現代的村落位置與規模,但還以山地為生活範圍(衛 惠林、王人英,1966)。

排灣族群主要以臺灣南部為活動區域,北起大武山地,南達恆春,西自隘 寮,東到太麻里以南海岸。居住地高度在海拔500 至 1000 公尺之間。分為 Raval 亞族和vutsul 亞族;vutsul 群又分為 paumaumaq 群(北排彎族)、chaoboobol 群 和parilario 群(南排彎族)、paqaroqaro 群(東部排彎)。排彎族人口集中屏東縣,

以來義鄉人口最多,瑪家鄉、三地門鄉、泰武鄉、春日鄉、獅子鄉、牡丹鄉及 臺東縣等行政區也都是排彎族分佈地,總人口數近七萬多人(宮本延人原著,

魏桂邦譯,2001;田哲益,2001;廖守臣,1998;李亦園,1963)。

排灣族居住在環境較為貧脊的山坡地上,傳統的生產方式以山田燒墾輪休 方式耕作作物、原始旱田農業為主,生產的目的除自用外,一部份做為繳給貴 族的租稅。排灣族除了農業經濟生產外,也兼事狩獵、畜養及山溪捕魚,是為 肉類食物的主要來源。排灣族生產的目的,是為了要直接的解決他們本身的生 活問題,在這個原則下,每一個家庭必得為自己的需要而生產。因此,人們必 須從事農耕及漁獵;就農耕方面而言,他必須同時栽培不同的農作物(田哲益,

2002)。

3. 魯凱族

主要居住本省南部中央山脈的東西兩側,住在西側為分佈在高雄縣茂林鄉 荖濃溪支流濁口溪的下三社群,即瑪雅、茂林、多納村。分佈在屏東縣霧台鄉 境隘寮北溪上游山地的西魯凱群,以海拔五百至一千公尺的山區為主要居住 地;住在山脈東側的一支則分佈在臺東縣大南溪上游卑南鄉境內山地,稱為大 南群或東魯凱群。在部落的歷史裡,「東魯凱人」自認為是一個由北大武人向東 遷到 kintool(肯都爾)山,然後遷移到一個名為 katsigele(蜂窩、部落)的地 方的地域團體。魯凱族分佈在屏東縣和臺東縣及高雄縣,屏東縣霧臺鄉人口數 最多,其次為臺東縣卑南鄉,再來是高雄縣茂林鄉及屏東縣三地門鄉,人口總 數近一萬多人(宮本延人原著,魏桂邦譯,2001;田哲益,2001b;廖守臣,1998;

李亦園,1963)。

魯凱族人傳統的經濟生產方式是依於自然條件,以山田燒墾農耕為主,從

(25)

燒墾到定耕,尚有狩獵及少量的漁牧為主要內容。

他們

以山田農業為主,農閒 時男子入山行獵或赴山溪捕魚。此外,魯凱族有超高的狩獵技巧,各種飛禽走 獸都是他們食用肉的來源。在山田燒墾方面,主要是依靠焚燒地上植物,將焚 燒後的灰燼作為肥料,再將所要栽培的農作物種子(如粟、榖等)淺埋在土中,

就等待作物成長(田哲益,2002d)。

(三)島嶼地區原住民 1. 雅美族(達悟族)

蘭嶼島,日治以前又稱紅頭嶼或紅豆嶼,位於臺灣東南外海的太平洋上。

Tao 雅美族,在語言學的分類上,雖然與臺灣本島的原住民族群一樣同屬於所謂 的馬來—玻里尼西亞,或稱南島語族的一支。但是,蘭嶼島上居民的語言,卻 是與本島其他原住民族群不同,屬於非福爾摩沙語支,而與南方的巴丹島與菲 律賓屬同一支,也就是屬所謂的西部馬玻語支(陳玉美,2001)。

雅美族的社會文化方面,蘭嶼島上的居民,是臺灣原住民中唯一以漁撈、

農耕為主要生業型態,而狩獵在其生活中,卻只扮演著極其輕微的角色。與臺 灣本島原住民群相互對照,蘭嶼當社會文化還有幾項隱性特質,包括沒有獵首 的習俗,沒有釀酒的傳統,沒有使用煙草,沒有狩獵等(陳玉美,2001)。

蘭嶼島上,總人口數近三千多人,善於航海,愛好和平。分佈在紅頭、漁 人、椰油、東清、朗島、野銀六村。全島面積四十五平方公里,是一火山島。

全島大部份為山地為主,大半為熱帶雨林覆蓋,平地少,而雅美族人在山海交 接處之平原建立村落,住屋為半穴居,因四周環海,以捕魚為生,因此發展了 獨特的海洋文化。雅美族人愛好海洋,海洋是他們的家,許多文化重心都與海 洋有關(田哲益,2002c)。他們不是氏族社會也不是貴族社會,但是他們有「魚 團組織」,大家分工合作下海捕魚,並且平分魚穫。每年三至六月隨著黑潮迴游 到來的飛魚,是族人最重要的漁撈物。他們也種植並食用薯、芋、栗為另一個 生產方式。因為海洋在生活中的重要性,連帶使得魚舟下水禮也成為雅美族年 中的重要行事之一。由於地理隔絕,他們是原住民中較晚接觸漢人的一支(宮 本延人,2001;廖守臣,1998;李亦園,1963)。

(26)

從以上文獻中,我們可以看出臺東地區原住民各族群因居住位置、經濟來源及 飲食內容,可分出平地、山地及海島的不同居住區,如表2-1-1。

表2-1-1 臺東原住民居住地區

居住地區 族群 居住環境 經濟形態 飲食種類

布農族 主 要 居 住 在 海 拔 500 至 1500 公尺 以上的之間,為原 住民最高居住地。

以山田粟作及狩獵為 主,狩獵是布農族人 飲 食 文 化 的 重 要 一 環。

大型野獸、小米、

玉 米 、 甘 藷 等 作 物。

排灣族 中 央 山 脈 與 太 平 洋之間,部落多建 在 河 谷 兩 側 的 斜 坡上。

山田燒墾輪休方式耕 作作物、原始旱田農 業 為 主 , 也 兼 事 狩 獵 、 畜 養 及 山 溪 捕 魚,是為肉類食物的 主要來源。

大型野獸、小米、

玉 米 、 甘 藷 等 作 物。

山地

魯凱族 以 海 拔 500 至 1000 公尺的山區 為主要居住地

山田燒墾農耕為主,

從燒墾到定耕,尚有 狩獵及少量的漁牧為 主要內容。

大型野獸、小米、

玉 米 、 甘 藷 等 作 物。

卑南族 卑南溪以南、知本 渓 以 北 的 沖 積 扇 平原。

平 原 旱 田 農 業 兼 狩 獵。

水產、小型野獸、

粟、陸稻、薯、芋、

樹豆為主要作物。

平地

阿美族 主 要 的 居 住 地 在 花 東 縱 谷 以 及 海 岸 山 脈 以 東 的 平 地。

農 業 之 外 , 還 有 漁 撈、打獵、採集、飼 養。

水產、小米、雜糧、

甘薯、芋頭、豆類、

筍和柔軟的草類為 主食

海島 雅美族 臺 灣 東 南 外 海 太 平洋上的島嶼,在 山 海 交 接 處 之 平 原建立村落。

以捕魚為生,也種植 為另一個生產方式。

海產、薯、芋、栗。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

(27)

二、早期原住民體質相關研究

從日據時代至1970 年代,臺灣南島民族的體質人類學研究一直沒有中斷;早先 體質人類學家發現人類的體質外觀有族群間的差異,如平均身高、平均頭長、平均 臂長;甚至毛髮的形狀、齒型、掌紋等。當時並不知道這些是遺傳的表現,只約略 的觀察到這些表現有代代相傳的特質;同時鄰近的族群或因為來自共同的起源,或 因為共同的環境,外表特徵通常較地理距離遠的族群來的相似。當時的觀察除了建 立系統化的測量方法記錄並分類各族群的體質差異外,更希望量化各族群間的體質 測量值,進一步推算各族群間的相互關係(楊南郡,2000)。

日本人類學家森丑之助於日據時期,對臺灣原住民體質的研究中提出,各族並 不相同,其間雖有若干差異,但可概括敘述如下。皮膚呈黃褐色、頭髮黑色、直毛,

而長得略密。鬍鬚很少,體毛尤其少,顴骨高,眼形有美醜兩種,鼻梁多不高,頭 形以短頭為多,但在阿美族及雅美兩族中有特別長頭者。體形大小中等,不見有肥 胖者,身體都很強健,身高多比日本人平均身高為高(宋文薰譯,1994)。

臺灣原住民諸族的體質,自民國前十六年起就有許多學者從事研究調查,其中 以日籍學者金關丈夫教授最有成就,民國四十年起,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解剖學科 的師生先後做過三十餘次的調查,綜合這些研究,大體上可從觀察和測量兩方面來 了解臺灣原住民的體質(金關丈夫、國分直一,1990)

在測量方面,人類學家一向 認為最重要的四項:成年男子的體高、頭長、頭寬、和頭長寬指數的平均值,其結 果如下:

(一)體高:原住民族除阿美族外,多屬矮型,最矮的魯凱族157.1cm,平埔族體高 差不多,與阿美族同等中型。

(二)頭長:阿美族屬長型,雅美、魯凱、排灣、平埔、泰雅、邵等屬短型。最短 為雅美為179.5mm,最長為阿美 193.3mm。

(三)頭寬:寬型(148mm)以上有平埔、泰雅、卑南、魯凱、布農、邵、排灣等 十一群,其他為中型(144mm~147mm ) ,而全無狹型,但比較整齊,泰雅 最狹144.6mm 排灣最寬為 153mm。

(四)頭長寬指數:阿美為長頭型(75.9mm 以下)而排灣、邵、魯凱、雅美等四群 為短頭型(8l.0~85.4mm)其餘都屬中頭型。

(28)

臺灣原住民阿美、雅美外,主要特徵是體高-矮,頭長-短,頭寬-寬,頭長 寬指數-中等程度,面寬-寬,面高-低。形態學的面指數-小。即面闊,鼻高-

低,鼻寬-狹,頭長指數-中等程度。但阿美族體高屬中等,頭長較長,頭寬較小,

而雅美族體高與頭長實寬都較小(金關丈夫、國分直一,1990)。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研究典藏組研究助理林秀嫚(2005),對南島語族與臺 灣原住民體質關係的初步介紹裡,說明阿美族與來自南太平洋島群的族群最相似,

阿美族與臺灣各族最不相同,而與印尼人及南太平洋的南島語族最為相似。

早期對臺灣原住民體型的研究不多,且只調查原住民的外表型態,並沒有對體 能上做過研究。但由以上的學者的論述中,我們可以了解臺灣原住民因居住環境的 不同,各族群間有不一樣的體型外貌。

(29)

第二節 體適能相關研究

一、體適能的定義

體適能(physical fitness)為身體適應能力的簡稱,在生活上指積極適應生活及 環境(如:溫度、氣候變化或病毐等因素)改變的各項能力,在人體機能上指人類 身心特質中的全體機能(教育部,1999)。

根據 Corbin and Pangrazi(2001),過往數十年來,各方面對體適能(fitness)定 義的意見不一,直至 1996 年美國(U.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1996)的一份報告《Physical Activity and Health: A Report of the Surgeon General》發 表後,才續漸有了共識。目前,最流行的定義出自 U. 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1996):一組人類與生俱來或後天獲得,與身體活動能力相關的特 質;另一個描述得較詳盡,也是廣為人所接受的定義就是:能精力充沛和警覺地完 成每天的工作,而且亦不會因此而感到過度疲累;還有餘力去享受休閒活動和應付 突然發生的事情。

體適能的問題在國內外已受到相當的重視,相關的研究也有許多,而學者對體 適能的看法分各有不同見解。無論是國內外之體適能研究學者都一致認為,體適能 是為生活中身體不可缺乏之應變能力。就如一些研究認為體適能是來應付偶發事件 的能力,林正常(1997)指出體適能是心臟、血管、肺臟與肌肉效率運作的能力,

能完成每天的活動而不致過度疲勞,且尚有足夠體能應付緊急狀況。美國運動醫學 會(ACSM, 2002)指出,體適能就是心臟、血管、肺臟、肌肉組織等能順利執行日 常工作能力,其中包括能以最低的疲勞與不適,來應付偶發事件的挑戰。換句話說,

體適能就是有足夠的本錢做所有想要做的事,且還有一些存餘。卓俊辰(1988)指 出好的體適能就是人的心臟、血管、肺臟及肌肉組織等都能發揮相當有效的機能。

有效機能代表的就是能勝任日常工作,有餘力享受休閒娛樂生活,又可應付突發緊 急情況的身體能力。方進隆(1993)認為體適能是由身體幾組或幾種不同特質的體 能所構成,而這些體能就是指一個人每天在工作之餘,還可參與隨性發起之活動,

或有能力足以應付偶發事件而不會感到力不從心。所以我們得知,體適能在我們的 生活中的重要性。體適能較好的人,在日常生活或工作中,從事體力性活動或運動

(30)

皆有較佳的活力適應能力,而不會輕易產生疲勞或力不從心的感覺(教育部,1999)。

Lamb(1984)以運動生理學的觀點分析體適能,認為健康體能是促使目前及未 來生活挑戰得以成功的能力。健康體能的發展,是身體為活動所做的準備,且其發 展目標,因個別需求的差異而有所不同。因此健康體能發展計畫必須針對個別的需 求而擬定。其認為健康體能應表現於:(一)代謝能力:作業時能量的產生。(二)

肌肉系統效率:機械作業的能力表現。(三)循環與呼吸效率:氧氣傳輸系統。(四)

營養、運動及體重控制。而且認為要促進健康體能需透過運動訓練方式,調整人體 生理功能上的適應,並積極參與規律性的運動訓練計畫。因此,適當而規律的運動 習慣,能夠確實改善身體的各項機能,同時也能促進或維持個人的體適能。身體活 動,體適能與健康三者之間有密切關係(卓俊辰,2004)。

也有一些學者認為好的體適能可以提升生活品質,如許義雄(1996)於《體適 能與生活品質》一書中,曾提到體適能乃是幸福的源頭活水;且論身體的適應能力,

不只是個人獲得幸福生活的最佳憑藉,尤其是社會發展不可或缺的源頭活水。所以,

養成身體適應能力為首重,不只是主觀上的必然,更是客觀上的需要,自然為大家 所認同。王阿說(2002)認為健康體適能是指個人對於生活活動的作業能力,不僅 在於促進個人的身體健康,且能有效提升身體活動的適應;所以,體適能與健康是 息息相關的,其直接影響工作效率及生活品質。而健康體適能水準的促進已被列為 全人健康最重要的領域。學者Callahue(1996)指出,體適能是指存在的身體的相關 狀態,而不是指一種才能、技巧或能力,它會隨著個體的發展與維持而產生變化,

也是一種身體對外在增加的超負荷產生的生理適應功能,因此,體適能會隨著使用 或廢棄而有所影響。

許義雄(2004)其對體適能的廣義定義是指:能勝任日常工作而不勞累,並有 餘力從事休閒活動或應付緊急所需。而對體適能的狹義定義是指:因所從事的規律 且充足的身體活動及均衡營養與遺傳體格等的影響,而呈現出來的健康愉快的狀態。

從上述體適能可分為兩個概念,Corbin(1991)認為體適能包括「與健康有關健 康體適能」(hea1th–reated physical fitness)及「與技術有關的競技適能」(Skill–reated physical fitness),兩種其組成要素如下健康體適能:肌力、肌耐力、心肺耐力、柔軟 度、身體組成;競技體適能:敏捷性、平衡成、協調性、速度、反應時間、瞬發力、

準確性。前者指自身的健康狀況,後者乃指參加競技比賽的選手而言。

(31)

Corbin(1991)認為體適能包括「與健康有關體適能」及「與技術有關的體適能」

兩種其組成要素如下:

(一)健康體適能:肌力、肌耐力、心肺耐力、柔軟度、身體組成。

(二)技術體適能:敏捷性、平衡感、協調性、速度、反應時間、瞬發力、準 確性。

根據U. 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1996),體適能包括:心肺 耐力(cardiorespiratory endurance)、肌肉耐力(skeletal muscular endurance)、肌肉力 量(skeletal muscular strength)、肌肉爆發力(skeletal muscular power)、速度(speed)、

柔軟度(flexibility)、靈敏度(agility)、平衡力(balance)、反應時間(reaction time)

及身體成分(body composition)。由於這些特質對健康和運動表現的重要性有所不 同,所以體適能又可被劃分為健康相關體適能(health-related fitness)和運動相關體 適能(performance-related fitness)。將Corbin, Pangrazi, and Frank(2000)對各種體適 能的特質總結如表2-2-1。

表2-2-1 體適能的特質

體適能

(Physical Fitness)

生理

physiological

健康相關 health-related

運動相關 skill-related 新陳代謝

metabolic

身體成分

body composition

靈敏度 agility 形態學

morhological

心肺耐力

cardiovasular fitness

平衡力 balance 骨質完整

bone integrity

柔軟度 flexibility

協調能力 coordination 其他

other

肌肉耐力

muscular endurance

爆發力 power 肌肉力量

muscular strength

速度 speed 反應時間 reaction time 其他

other 資料來源:取自Corbin, Pangrazi and Frank(2000)

(32)

因此體適能是由三個與生理有關及五個與健康有關及七個與運動技術有關的體 適能要素所組成的,其中與生理有關的體適能有新陳代謝、形態學、骨質完整;與 健康有關的體適能包括身體組成、心血管適能、肌耐力、肌力與柔軟度;而敏捷性、

平衡、協調性、爆發力、反應時間、速度和準確性,是與運動技術有關的體適能。

綜合以上國內外專家學者的論述可知,體適能是指個人對於生活中活動的作業 能力,是由身體幾組或幾種不同特質的體能所構成,是一個組合的概念。其發展目 的不僅在於促進個人身體的健康,而且能有效提昇個人身體活動的適應;內容方面,

則因個別需求的差異而有所不同。所以在概念、定義、內容要素及測驗項目,會因 個別需求的不同或隨時代環境的改變而做調整是必然的。且不管是健康體適能或競 技體適能,彼此之間的體適能要素仍有交集存在,很難截然劃分,必須藉由運動訓 練才能獲得改善(劉瑞富,2005)。

(33)

二、體適能的重要性

健康的追求與維護從過去採用的疾病和預防,取而代之的是在人們還是相當健 康時,採行有助於維護與增進健康的生活方式,及藉由規律的運動改善或保持良好 的體適能,是健康促進領域中最重要的一環(卓俊辰,2001)。因此,體適能可以了 解你目前的體能狀況,並可避免可能產生的健康傷害。

黃奕清(1997)指出運動及體適能計畫可以使人達到健康促進的效果,例如:

增強心臟功能、維持肌力與肌耐力、改善關節的柔軟度、維持理想的體重、降低慢 性病的危機、鬆弛緊張及減緩壓力、減緩老化的過程、改善工作士氣、克服情緒上 的消沉、節省醫療照顧費用、延長平均壽命、積極改善生活型態及生活品質、使人 感覺生活更幸福安寧等。許樹淵(2004)對體適能一詞指出,體適能是身體適應環 境的能力,包括適應生活、工作、運動或學習等綜合活動的能力。擁有優質體適能 的人,個人的心臟、肺臟、血管、骨骼關節、神經、排泄、內分泌、免疫力等組織 系統能夠發揮到最好的效能,並且防止一些疾病攻擊,增進個人免疫能力,進而提 高生活品質。陳全壽(1995)指出現代人因運動不足,引發種種對身心不的影響,

除了降低器官功能、引起疾病,心理、精神方面也會受到壓抑,形成惡產循環。Pate

(1990)指出運動可以提高學童之最大攝氧量、增加心臟輸出率、降低安靜心跳率、

發展心肌,提升心臟的作功能力,增強輸送血液的能力,加速心肺的氣體交換,幫 助氧氣的運輸,增加心肺力,提高恢復體能的能力。黃榮松(1999)也認為長期從 事運動訓練,有預防心血管疾病的效果,一般而言,不活動者比常活動者罹患冠狀 動脈心臟病的機率高1.9倍之多,因此適度的運動有其必要性。

教育部(1999)歸納出具有下列的功能:(一)緩老化、避離疾病:體適能佳 的人,可減緩身體機能的衰退,並可預防疾病的侵襲。(二)接受挑戰、承受壓力:

體適能佳的人,具有充足的活力應付工作外,尚有經營人際關係的餘裕,因此容易 接受挑戰對抗身心的抑鬱(Stress)。(三)健美體態、優良體質:體適能佳的人,

體態容易勻稱,健美容易保持,身體的體質亦會良好。(四)餘裕休閒、享受人生:

忙碌的生活中,體適能不佳的人,容易疲累不堪,無法挪出餘裕的時間從事休閒活 動,提升生活品質,享受人生。(五)應變危急、反應敏捷:遇到緊急情況時,體 適能佳的人具有良好的瞬發力,以敏捷的反應,可快速的處理事故的發生。

(34)

教育部(1999)也將適能對學生的重要性歸納為下列幾:

(一)有充足的體力來適應日常工作、生活或讀書:學生平常讀書、上課的精 神專注程度和效率,皆與體適能 有關,尤其是有氧(心肺)適能,一般 而言,有氧適能較好的人,腦部獲取氧的能力較佳看書的特久性和注意力 也會佳。

(二)促進健康和發育:體適能較好的人,健康狀況較佳,比較不會生病:擁 有良好體適能,身體運動能力亦會較好。身體活動能力較強或 較多,對 學生身心的成長或發展都有正面的幫助。

(三)有助於各方面的均衡發展:身體、心理、情緒、智力、精神、社交等狀 況皆相互影響,有健康的身體或良好的體適能,對其他各方面的發展皆有 直接或間接的正面影響。目前教育趨勢強調全面的居均衡 發展,對於正 在發育的學童,更不能忽略體適能的重要性。

(四)提供歡樂活潑的生活方式:教育要讓學童有足夠的時間和機會去學習和 體驗互助合作、公平競爭和團隊精神等寶貴的經驗,從運動和活動中享受 歡樂、活潑、有生機的生活方式,進而提升體適能。

(五)養成良好的健康生活方式和習慣:學生時期對於飲食、生活作習、注意 環境衛生和壓力處理 行為習慣,能有良好的認知、經驗和態度,對於將 來養成 良好的生活方式,有深遠的影響。

教育部(2004)的資料指出,體適能是由肌力、肌耐力、柔軟度、心肺耐力、

身體組成等五種不同特質的身體能力與構造所組成,體適能較佳的人,能比一般人 有活力的去完成每件事,並且感覺精力充沛,尚有餘力去享受休閒的娛樂生活。

綜合上述,體適能之所以重要,在於它足以影響我們的健康。我們身體有很多 器官組織,如心臟、肺臟、血管系統、肌肉等,若任由它機能逐漸衰退,漸漸的身 體就會喪失活動所需的適應能力,甚至引發疾病。體適能包含五大要素:為肌肉力 量、肌肉耐力、柔軟度、心肺耐力、身體組成(身體肌肉、脂肪等組織所佔的比率)

等(卓俊辰,1998)。現代人對於健康的追求已經從治療疾病發展到注重體適能,體 適能之習慣培養越早越好,除可以培養規律運動習慣與提昇體能外,亦可促進生心 理層面的幫助。因此,面對現今的兒童活動空間、時間逐漸減少的情況下,學校能 夠幫助學生建立起規律的體適能活動是當務之急(曾振峰,2006)。

(35)

三、體適能的構成要素

美國運動醫學會(ACSM)1992認為體適能的構成要素,包括:心肺適能、肌 肉適能、柔軟度和身體組成等四大要素。Jesen and Hirst(1980)認為運動適能是個 人內外在活動能力的一部分,內容包括:肌力、耐力、柔軟性、動力、敏捷及速度 等。卓俊辰(1992)將體適能分成有肌肉力量、肌肉耐力、柔軟性、心血管循環耐 力及身體脂肪百分比等五大要素。林正常(1997)則認為體適能的項目應包括肌力、

肌耐力、柔軟度、心肺耐力與身體組成。Corbin(1991)在體適能的內容上,做了以 下四種定義:

(一)身體組成:是指身體的肌肉、脂肪、骨骼、與其他組織的相對百分比,

健康男性的體脂肪大約佔10%~20%;女性約18%~25%。

(二)心肺耐力:是指心臟、血管、血液,與呼吸系統供應氣氣到肌肉以維持 運動的能力,健康的人,在適當的運動強度下,能進行較長時間的活動。

(三)柔軟度:是指身體關節可活動的角度,他會因肌肉的長度,關節的結構 而有所不同,健康的人,能使關節活動的角度更加伸展。

(四)肌肉耐力:是指肌肉重複使力的能力。健康的人,較能重複進行長時間 的動作,不會讓疲勞提早出現。

以上文獻,體適能分為兩類:第一類與競技運動或選手有關的體適能,如速度、

反應時間、肌力、耐力、柔軟性及特殊運動所需之特殊能力,既為競技體適能的組 成因素;另一類是與健康有關的體適能,包含有肌力、肌耐力、心肺耐力、柔軟性、

身體組成等五個因素;一般測驗功能如一分鐘仰臥起坐、握力、背力、腿力,坐姿 體前彎、伏臥弓起(柔軟性),三分鐘登階(心肺耐力),身體質量指數(BMI)、脂 肪含量(身體組成),立定跳遠、反覆恆跳(瞬發力),以上這些是國內外使用的檢 測項目。

綜合以上所述,雖然體適能分成健康體適能和競技體適能,雖構成要素有部分 不同,但現在較常用健康體適能代表體適能測驗。

(36)

四、體適能的檢測制度

事實上,早在1978年教育部即曾經設立體適能體育獎章,用以評量國人的速度

(100m或曲折跑)、心肺耐力(1200m或2400m)、肌力與肌耐力(引體向上或仰臥 起坐)、瞬發力(立定跳遠, 立定三次跳)與協調性(壘球擲遠或手球擲遠)等「運 動體能」,後來因經費無著而無疾而終。國防部於民國82年也以一分鐘仰臥起坐(腹 肌肌力與肌耐力、15公尺×4折返跑(敏捷性)、一分鐘單槓引體向上(臂肌肌力與肌 耐力)與3000m跑走(心肺耐力)四項測驗,進行國軍體能檢測,並且訂有國軍體能 測驗給分標準,國防部每年定期舉行體能戰技驗收進行國軍人員的體能評估,是目 前國內有關實施運動體能檢測較為完整者。

教育部體育司於民國84年公佈「中華民國國民體能測驗項目」,以六歲至二十四 歲學生為主,測驗項目包含(一)一分鐘屈膝仰臥起坐(肌力與肌耐力);(二)坐 姿體前彎(柔軟度);(三)800公尺或1600公尺跑走(心肺耐力);(四)身高體重測 量(計算其身體質量指數);(五)立定跳遠(瞬發力)。並於

民國

86年起研訂「提 昇學生體適能中程計畫」推行「三三三學生體適能護照」,輔導學生一週至少運動三 天,每天至少三十分鐘而其運動強度達每分鐘心跳130次左右,期使學生養成規律運 動習慣,藉以改善體適能,促進健康,提昇生活品質。民國89年體委會發布「國民 體能檢測實施辦法規定」進行國民體能檢測,透過身體質量指數、一分鐘屈膝仰臥 起坐、坐姿體前彎、以及一分鐘登階或跑走,評量六歲以上國民的身體組成、肌力 與肌耐力、柔軟度、以及心肺耐力(陳志佳,2006)。

目前國內以學生為對象實施體適能檢測制度有以下兩種:

(一)教育部健康體育護照

依「教育部體適能網站」指出,「體適能(physical fitness)的定義,可視為身體 適應生活、動與環境(例如;溫度、氣候變化或病毒等因素)的綜合能力。體適能 較好的人在日常生活或工作中,從事體力性活動或運動皆有較佳的活力及適應能 力,而不會輕易產生疲勞或力不從心的感覺。在科技進步的文明社會中,人類身體 活動的機會越來越少,營養攝取越來越高,工作與生活壓力和休閒時間相對增加,

每個人更加感受到良好體適能和規律運動的重要性。」體適能的評量,則是透過身 體質量指數、坐姿體前彎、一分鐘屈膝仰臥起坐、立定跳遠、以及八百公尺或一千

(37)

六百公尺跑走的測驗,來評量7至23歲學生的身體組成、柔軟度、肌力與肌耐力、瞬 發力、以及心肺耐力(王順正,2000)。本研究則採教育部體適能的檢測項目為研究 依據。

(二)體育委員會國民體能檢測

依「行政院體育委員會國民體能常模網站(國立體育學院承辦)」則指出,「國 民體能可分為兩部份,一為與健康有關的體能(包括:心肺耐力、肌力與肌耐力、

柔軟度、身體組成),另一為與運動技術有關的體能(包括:速度、協調性、敏捷性、

平衡感、爆發力、反應時間)。良好的國民體能是指人的心臟、血管、肺臟及肌肉組 織等都能充分發揮有效的機能,以勝任日常工作,並有餘力享受休閒娛樂生活,又 足以應付突發緊急狀況的身體能力。」體能的評量則是依據「國民體能檢測實施辦 法」之規定進行檢測,透過身體質量指數、一分鐘屈膝仰臥起坐、坐姿體前彎、以 及登階或跑走(女八百公尺、男一千六百公尺),評量六歲以上國民的身體組成、肌 力與肌耐力、柔軟度、以及心肺耐力(王順正,2000)。

(38)

第三節 不同生活環境與體適能的相關研究

臺灣環境型態是多元化的,有都市與鄉村、平原與高山都有人居住,而臺灣原 住民是最典型的例子,本節將由文獻中了解不同的生活區域與體適能的關係。如果 將地區依都市化的程度劃分為城市、郊區、偏遠三類,則無論在物質環境、社會環 境、或文化環境方面,三類地區都有重大的差異存在(黃一昌,2000)。教育部(1995)

出版之臺閩地區各級學校學生身高體重胸圍測量報告書指出:都市學生之身體成長 優於鄉鎮學生,平地男生之身高、體重、胸圍較優於山地男生。

國內外許多研究中對不同生長居住環境與生活型態,其體適能也有不同顯著,

彙整如表2-3-1。

表2-3-1 不同生活環境與體適能的相關研究

年代 研究者 研究地區 結果

2004 王喬木 城市與鄉村 鄉村原住民男、女學童坐姿體前灣、一分鐘仰臥起 坐、立定跳遠及800 公尺跑走成績顯著高於城市原 住民男、女學童。

2004 李茂祥 城市與鄉村 就整體而言,屏東縣國小學童體適能的發展,除坐 姿體前彎外,城市地區學童明顯地比鄉鎮及偏遠地 區不理想。

2003 張樹立 城市與鄉村 城鄉男女生在健康體適能方面,除了男生身高、女 生體重無差異外,亦呈現鄉村男女生健康體適能顯 著高於城市男女生

2001 朱嘉華等 城市與鄉村 鄉村學童在 800 公尺跑走及一分鐘仰臥起坐兩項 均優於都市學童,而 BMI 與坐姿體前彎則無顯著 差異。

2001 曾宏定 都會區與原 住民地區

1.都會區國中生男生之身高優於原住民地區原住民 籍及非原住民籍國中男生。都會區國中女生之身 高優於原住民地區原住民籍國中女生,但與非原 住民籍女生沒有差異。

2.各族籍間,國中男、女生之體重均無顯著差異。

3.八百公尺跑走,原住民地區原住民籍國中生優於 都會區國中生。

4.「仰臥起坐」、「垂直跳」、「左、右手握力」原住 民地區原住民籍國中男、女生均優於都會區國中 男、女生。

5.都會區國中女生之體前彎優於原住民地區原住民 籍及非原住民籍國中女生。

6.立定跳遠項目,各族籍間均無顯著差異。

(39)

續表2-3-1 不同生活環境與體適能的相關研究

年代 研究者 研究地區 結果

2001 曾宏定 都 會 區 與 原 住民地區

1.都會區國中生男生之身高優於原住民地區原 住民籍及非原住民籍國中男生。都會區國中 女生之身高優於原住民地區原住民籍國中 女生,但與非原住民籍女生沒有差異。

2.各族籍間,國中男、女生之體重均無顯著差 異。

3.八百公尺跑走,原住民地區原住民籍國中生 優於都會區國中生。

4.「仰臥起坐」、「垂直跳」、「左、右手握力」

原住民地區原住民籍國中男、女生均優於都 會區國中男、女生。

5.都會區國中女生之體前彎優於原住民地區原 住民籍及非原住民籍國中女生。

6.立定跳遠項目,各族籍間均無顯著差異。

2001 沈建國 黃榮松

活 動 空 間 大 小,長安(大 空間)、海佃

(小空間)

1.在 BMI 的值方面,長安國小女生較海佃國小 較高,但男生則沒有差別。

2.在坐姿體前彎方面,長安國小男生表現較海 佃國小佳。

3.在立定跳遠方面,不管男女生,長安國小表 現均較海佃國小佳。

4.在一分鐘屈膝仰臥起坐方面,不管男女生,

長安國小表現均較海佃國小佳。

5.在八百公尺跑走方面,長安國小男生表現較 海佃國小佳。

以上的結果我們發現:活動空間大的學童 在健康體適能方面可能要比活動空間小的學 童好,顯示活動空間多,對學童的健康體適能 是有幫助。

2000 黃一昌 城市與鄉村 鄉村學童在立定跳遠、仰臥起坐、800 公尺跑 走項目上優於都市兒童。

1998 劉照金 生活型態 不同生活型態,其體適能也有顯著不同。

1997 蔡岱亨 不同居住地 男女學童身體協調能力發展,鄉村優於城市,

山地優於市鎮。

1997 陳鶴姿 平地與山地 身高方面,平地比山地學童高;體重方面,平 地男學童比山地男學童重。而在 50 公尺跑 走、仰臥起坐、和耐力跑方面,山地學童優於 平地學童。

數據

圖 3-1-1  研究架構圖 族群 卑南族、阿美族布農族、排灣族魯凱族、雅美族體適能檢測 身體質量指數 一分鐘仰臥起坐坐姿體前彎 立定跳遠 八百公尺跑走 性別 國小高年級男生 國小高年級女生  居住環境 山地 平地 海島 自變項 依變項
圖 3-2-1  研究流程圖 確定研究主題  研究範圍 聯絡各校體適能負責老師 資料處理與統計分析 結果與討論 撰寫研究報告 實施體適能檢測 (研究者到場協助檢測)閱讀相關文獻資料  觀察與紀錄 辦理體適能檢測培訓安排檢測日期 確定檢測人員 研究目的 建立研究架構
表 3-3-1  臺東縣各小學原住民不同居住民地及不同族群一覽表  居住 地區  主要族 群類別  學校名  抽樣學校  布農族  初來國小、武陵國小、紅葉國小、崁頂國 小、桃源國小、加拿國小、海端國小、廣 原國小、錦屏國小、霧鹿國小、利稻國小、 鸞山國小  霧鹿國小、武陵國小、紅葉國小、桃源國小、加拿國小、利稻國小  排灣族  土坂國小、大武國小、大鳥國小、大溪國 小、介達國小、台坂國小、安朔國小、尚 武國小、新園國小、大王國小、新興國小、 香蘭國小、嘉蘭國小、賓茂國小  土坂國小、安朔國小 尚武國小、大
表 4-1-3  五年級男生體適能檢測平均數對照體適能常模之結果  檢測項目  身高  體重  BMI  坐姿體前彎 仰臥起坐 立定跳遠  八百公尺跑走 檢測結果  平均數  142.90 40.08  19.52  26.95  36.12  160.31  255.25  標準差    7.54  9.99   3.42   8.08   8.88   21.50   49.09  常模  百分等級     45  56  74  68  70  評量等級     正常範圍 銅質  銅質  銅質  銅質
+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which can be used (i) to test specific assumptions about the distribution of speed and accuracy in a population of test takers and (ii) to iteratively build a structural

By correcting for the speed of individual test takers, it is possible to reveal systematic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items in a test, which were modeled by item discrimination and

Nasu, M., and Tamura, T., “Vibration Test of the Underground Pipe With a Comparatively Large Cross-section,” Proceedings of the Fifth World Conference on Earthquake Engineering,

Read and test MBR in the order of bootable devices configured in BIOS.. Load bootstrap

For HSK: If a test taker is late and the listening test has not begun, test takers can enter the test room and take the test; if a test taker is late and the listening test has

Finno, R.J., Gassman, S., & Kmhanifah, A., 1998,“Parallel Seismic Evaluation of the NDE Test Section at the National Geotechnical Experimentation Site at Northwestern

YCT (Levels I-IV)Test: If a test taker is late and the listening test has not begun, test takers can enter the test room and take the test; if a test taker is late and the listening

The test taker who fails to provide the electronic photo should prepare two paper photos according to the above requirements. One photo should be affixed at the correct place of 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