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二節 高中生升大學目的動機群組分析

本節主要以集群分析探討高中生升大學目的動機群組的結果,據以考驗 研究假設一。

究以升大學目的動機量表的自我超越目的動機、自我導向目的動機與外 在目的動機三個分量表投入分析,為確認集群數,本研究於第一階段採用階 層式集群分析,並以華德法(Ward's method)來決定群組數目,分析結果在 集聚第720步驟時,距離係數值由592.327遽增為992.628,如表4-2-1,由此可 知欲將四個集群合併為三個集群時最費力,因此本研究以四個集群數作為分 組數目。第二階段則運用K平均數法(K-means method)來進行分群,以瞭解 高中生之升大學目的動機群組分群情形。

36

37

目的動機、自我導向目的動機以及外在目的動機三項題平均數皆落在低分組 的第一類群組,命名為「缺目的動機」,共有高中生 61 人,佔全體人數 8.4%。

第二類群組為高自我超越目的動機與自我導向目的動機、

低外在目的動機組,命名為「高內在目的動機」,共有高中生 158 人,佔全體 人數 21.8%。第三類群組為自我超越目的動機、自我導向目的動機以及外在目 的動機三項皆落在高分組,命名為「利己/利他目的動機」,共有高中生 332 人,佔全體人數 45.9%。最後則為低自我超越目的動機、中自我導向目的動機 與高外在目的動機組,命名為「利己目的動機」,共有高中生 172 人,佔全體 人數 23.9%。此四個群組的結果如表 4-2-2 與圖 4-2-1 所示。

表4-2-2四個不同升大學目的動機群組現況分析摘要表

群組 人數

(百分比)

自我超越目的 動機

自我導向目 的動機

外在目 的動機 缺目的動機 61 題平均數 1.51 1.65 1.50

(8.4%) 題標準差 0.52 0.65 0.47 高內在目的動機 158 題平均數 4.20 4.43 2.22

(21.8%) 題標準差 0.55 0.49 0.49 利己/利他目的

動機

332 題平均數 4.32 4.56 4.41

(45.9%) 題標準差 0.45 0.40 0.44 利己目的動機 173 題平均數 2.84 3.55 4.05

(23.9%) 題標準差 0.61 0.51 0.57

38

圖4-2-1 集群分析側面圖

綜合上述,具自我超越目的動機、自我導向目的動機以及外在目的動機三 個升大學目的動機變項將高中生區分為「缺目的動機」、「高內在目的動機」、

「利己/利他目的動機」以及「利己目的動機」四個群組,其中人比例以「利 己/利他目的動機」最高(45.9%),其次為「利己目的動機」(23.9%),接 著為「高內在目的動機」(21.8%),最後以「缺目的動機」為最低(8.4%)。

因此,假設1-1 「高中生依其升大學目的動機可分為不只一種群組」獲得支持。

貳、升大學目的動機四個群組在自我超越目的動機、自我導向目的動機 與 外在目的動機上的差異情形

4-2-3 的單因子多變量變異數分析結果得知,升大學目的動機四個群組在 自我超越目的動機、自我導向目的動機與外在目的動機上具有顯著差異(Λ=

0.033,p<0.001)。進一步進行單變量變異數分析,發現自我超越目的動機(F

=729.67,p<0.017)、自我導向目的動機(F=748.35,p<0.017)與外在目的 動機(F=1162.56,p<0.017)上均有顯著差異。由於自我超越目的動機(F=

1 1.5 2 2.5 3 3.5 4 4.5 5

自我超越目的動機 自我導向目的動機 外在目的動機

缺目的動機 高內在目的動機 利己/利他目的動機 利己目的動機

39

530.43 504.73 323.53 272.55 323.53 824.78 誤差 720 193.04 68.45 17.31

1.α=0.017=0.05/3;2.*** p<.001

40

由表 4-2-4 可知,就自我超越目的動機而言,「高內在目的動機」與「利己

/利他目的動機」群組最高,其次為「利己目的動機」,「缺目的動機」為最 低。就自我導向目的動機而言,同樣是以「高內在目的動機」與「利己/利他 目的動機」群組最高,其次為「利己目的動機」,「缺目的動機」為最低。就 外在目的動機而言以「利己/利他目的動機」為最高,其次依序為「利己目的 動機」、「高內在目的動機」,「缺目的動機」則為最低。

因此,假設 1-2「不同升大學目的動機群組的高中生在自我超越目的動機、

自我導向目的動機、外在目的動機達顯著差異」獲得支持。

第三節 不同年級、性別及社經地位個人背景變項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