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1.3 論文組織

本論文內容分五個章節。第一章為緒論,說明了Ultra-Wideband的概 述及論文結構,第二章將探討在Ultra-Wideband中所常運用的相關技 術,第三章則是討論在Ultra-Wideband系統中使用Frequency Hopping 傳輸技術的低雜訊放大器的設計方法,包括了輸入匹配、雜訊指數、

功率消耗與Hopping Frequency switch等幾個重要的設計概念與討論,

第四章便將闡述電路佈局的概念,以及模擬的結果,並將模擬的結果 與實際晶片的量測結果做一比較,第五章則是做最後整個電路心得的 整理以及對電路可以加以改進的部份列入未來發展的方向。

第二章

相關技術討論

2.1 散佈式架構

對使用 CMOS 製程來發展寬頻式的低雜訊放大器,[5]的散佈式的 架構是最基本的架構之一,利用此種電路架構可以得到最好的頻寬響 應,Figure 2.1.1 是散佈式放大器的架構圖,在其它的論文研究參考中 [6]可以在 300K~3GHz 的頻帶中得到 5±1.2dB 的增益以及 1dB 截止頻 率在4.7GHz,在另一個論文參考研究[7][8]利用 0.6um CMOS 的製程技 術分別達到了增益為5.5±1.5dB 與 6.5dB 的效能,最後在論文參考[9][10]

中,分別實現了在 0.5GHz~14GHz 頻帶中 10.6±0.9dB 的增益以及 0.6GHz~22GHz 頻帶中 7.3±0.8dB 增益特性。在這些所討論的研究中,

所有的增益均不會超過10.6dB,參考文件[25]可以獲得較低的功率消耗 9mW,但是在 0.04~6.2GHz 的頻寬中增益只有 8dB±0.6 dB。

Figure 2.1.1 常見的散佈式放大器架構

而由[11][24]所提出的 cascade 兩級散佈式放大器更可以比傳統式 的散佈式架構除了利用散佈式架構所擁有寬頻響應的特性外,更利用 了cascade 架構具有增加增益的特性來提高整個系統架構的增益特性,

更加提升增益響應,Figure 2.1.2 是 cascade 兩級式散佈式放大器架構,

差異性在於[11]使用 0.18umCMOS 而[24]使用 0.35um SiGe BiCMOS 製 程,在這個架構下可以得到在3.1GHz~10.6GHz 以及 1.6GHz~12.1GHz 中的增益響應為 18±1.2dB 與 20dB,且整個的功率消耗為 54mW 與 40mW,但整個的晶片電路佈局分別需要 2.2mm x 1mm 與 1.43mm x 1mm 。

Figure 2.1.2 Cascade 兩級式散佈式放大器

與傳統架構的散佈式放大器相比,cascade 兩級式散佈式放大器更 具結合了 cascade 架構與散佈式架構兩者的優點,整個的 voltage 增益 可達 12~24dB,以[11]來說,整個功率增益更可達到 18dB,且功率消 耗為 54mW。以傳統的散佈式架構來說,雖具有寬頻增益的特性,相 對來說,卻無法擁有高增益的表現且使用電感做為主要元件的缺點更 使得整個電路的尺寸略顯龐大,使用了cascade 的架構雖然可以克服低 增益響應的缺點,但由於使用了兩級的結構,卻使得整體電路的尺寸 更為龐大,也由於為了提供Wideband 的特性,必須消耗較大的電流來 驅動多級的架構,所以並不適於低功率的應用。

2.2 並聯回授架構

在早期利用CMOS 製程發展 Wideband 放大器的技術中,主要可 分成兩大類的方向,除了散佈式的架構外,另外一種便是並聯回授的 架構,Figure 2.1.3 是並聯回授放大器的概念架構圖。

Figure 2.1.3 並聯回授放大器的架構圖

Resistive 並聯回授式放大器是比較常見的架構,但是在低消耗功率 時不能提供較好的雜訊指數與增益,依據論文參考[12][13],並聯回授 的架構的放大器具有較好的寬頻匹配響應與平坦的增益,但是在雜訊 指數的表現會比較差且會有較大的消耗電流,在整個並聯回授架構 中,輸入阻抗主要是由回授放大器的 loop gain 中的回授阻抗所決定 [14],傳統的並聯回授放大器容易被回授網路中的離散電容影響到高頻 部份的響應,也影響到雜訊指數,使得[12][13]兩者的增益雖然可達 13.7dB@0.02G~1.6GHz 與 13.1dB@1G~7GHz,但是所消耗的功率卻也 達到35mW 與 75m W,也因此並不適合於低功率的應用。另外,在論

文參考[15]將傳統的窄頻式 cascode LNA 與 Resistive 並聯回授電路相 結合,雖然解決了 Resistive 並聯回授並需要較大功率消耗的問題(只消 耗了 12.6mW),但是整個頻寬只適用於較低頻的 2G~4.6GHz,且增益 也僅有9.8dB。由論文參考[26]所提出的架構中,使用了 0.13um CMOS 的製程,功率消耗只有 19mW,且增益可達 16dBm,但頻寬也是只適 用於較低頻的2G~5.2GHz,且 NF 最小只有 4.7dB。

2.3 輸入匹配架構

除了散佈式與並聯回授式兩種架構外,利用LC 帶通濾波器當做 cascode LNA 的寬頻輸入匹配阻抗是另外一種新的架構[16][17] [18],

這是一種將cascode 放大器當做整個輸入匹配的 LC 帶通濾波器的一部 份的架構,這種架構在小功率消耗時會有不錯的效能,但由於在輸入 匹配電路上使用了 LC 濾波器為主要架構,所以可能會導致要使用較大 的區域做為電路佈局且雜訊指數的表現上會比較不好,Figure 2.1.4 是 使用LC 匹配電路形成寬頻放大器的架構圖。

Figure 2.1.4 輸入匹配架構寬頻放大器的架構圖

在[16][18]中在 0.18um CMOS 製程中使用了 inductively degenerated 共源極組態這種常見的窄頻電路設計搭配三階 Chebyshev 濾波器所形 成的寬頻響應輸入匹配電路,讓整個電路的頻率響應分別在 2.4G

~9.5GHz 以及 2G~10.1GHz 的寬頻帶,且功率消耗只有 9mW 與 7.2 mW,但是雜訊指數是偏高的 4dB 與 3.68dB,且增益只有 9.3dB 與 10.2dB;另一篇論文研究[17]則是使用 SiGe 製程,雖然可以得到較好 的增益(21dB),且雜訊指數為 2.5~4dB,但是功率消耗卻達到 30mW,

而不適合於小功率的應用。

所以在此架構下的電路雖然可以獲得比較寬頻的特性,且功率消耗 上比前兩種架構小,但是整個的增益在使用0.18um CMOS 製程下不會 超過10.6dB。

2.4 跳頻式架構

整個Ultra-Wideband 所定義的整個頻帶是由 5 個 Group,14 個頻寬

達528MHz 的頻道所組成,MB-OFDM 的調變方式也是由 IEEE 所規定 使用的方式之一,利用由real-time 的跳頻概念[2],如 Figure 2.1.5,所 形成的跳頻式放大器也是可以達到MB-OFDM 的目的,整個的使用跳 頻式LNA 的接收機方塊圖可以如 Figure 2.1.6 所示。

Figure 2.1.5 Real-time 跳頻 3D 概念圖

Figure 2.1.6 使用跳頻式 LNA 的接收機方塊圖

整個的方塊圖是由天線接收到信號開始,接收到信號經過一個BPF 來濾除不在頻帶內的信號,在經過跳頻式的LNA 處理後,送到 Active balum 將 single-end 的信號變成 differential signal,再送入混頻器做降頻 的動作,而 LNA 所需要工作的頻帶與 LO 的頻率則由一個跳頻式的 synthesizer 來控制。由於 MB-OFDM 的每個信號頻寬為 528MHz 且會

在整個3.1~10.6 GHz 的 UWB 頻帶中跳動,所以在整個跳頻式架構中,

LNA 的增益響應是會隨著 UWB 所定義的 14 個次頻道來跳頻改變的,

且 LNA 的中心頻率也會符合 UWB 中的 14 個頻道的中心頻率,所以 雖然跳頻式LNA 所要涵蓋的頻帶可以符合 3.1~10.6 GHz 的要求,但在 一個時間點上,LNA 的響應只會是符合一個次頻帶的 528MHz 頻寬。

所以在LNA 的設計上除了要考慮 noise figure 外,要再考慮擁有寬 頻的輸入阻抗,使得通過BPF 後 3.1~10.6GHz 的訊號都能進入 LNA,

以及具有能在14 個次頻帶中跳頻的特性,整個 LNA 的輸出特性不需 要為寬頻,而是只需要528MHz 的窄頻輸出,由參考論文研究[2]利用 0.18um CMOS 製程,可以模擬得到在 7.6GHz 頻率中有最大 17dB 的功 率增益以及在整個3.4G~4.7GHz 與 5.1G~7.6GHz 頻帶中有 16±1.5dB 的 功率響應,另一篇論文參考[27]也是利用跳頻的架構來達到在 3G-5GHz 之間跳頻的功能,整個增益可達16.2dB,所以跳頻式的放大器在功率 增益會比傳統散佈式的架構高,更由於不需使用到多個電感來,所以 整個的晶片尺寸也會比散佈式架構來的小,整個功率消耗也僅比輸入 匹配架構大的10.8mW 與 12mW。高增益輸出,低消耗功率以及節省 空間的電路佈局便成為了本論文採用跳頻式架構來設計LNA 的原因。

Table 2.1.1 是將相關技術所提出的效能做個比較

Table 2.1.1 UWB LNA 相關技術比較表

(mW) Topology

[6] 0.8um

第三章

跳頻式低雜訊放大器 的分析與設計

3.1. 電路結構

本電路所使用的 UWB Frequency Hopping 低雜訊放大器與緩衝 器,線路如Figure 3.1.1 所示,供給電壓為 1.8V,並且所有元件皆使用 on-chip 元件,在前端輸入電路,我們採用 Chebyshev L-C 帶通濾波器 架構進行輸入端匹配,再經過我們進一步改良電路中過於繁複的輸入 級元件,將原先與 L2並聯電容的效應降低,最後能夠將其忽略,並且 使 用 M1 的 閘 級 電 容 取 代 原 先 與 L3 所 串 聯 的 電 容 , 以 期 望 在 3.1-10.6GHz 的頻寬範圍內依然有良好的低反射係數,以達成我們的第 一個目標,就是能將整個UWB 的信號能接收到 LNA 中;為了達到低 耗能的要求,我門使用單一電壓供給的 source inductive degeneration 疊 接放大器架構[16],同時也可以達到降低米勒效應且獲得較低之 Noise Figure 以及較高的 reverse isolation 的結果;在 switch 部份使用 NMOS 與電容串接,用五個 NMOS 開關控制電容,與 Ld的電感形成 LC 諧振,

使得output gain 直接工作於所需的頻帶,當全部的 switch on 時產生的 C5~ C9電容並聯的結果再與 Ld諧振,使得增益輸出的響應產生於UWB 的低頻段,而當M9 on 且 M5~ M8off 時則會形成 C9與M5~ M8的Cgd電 容並聯再 Ld產生諧振頻率於 UWB 的高頻段互產生,利用五個 switch 相互搭配的結果,使得電路將 S21 的響應分別 Hopping 於 7 個 channel,

如此就可cover UWB 從 3 GHz~7GHz 的頻帶,並可達到我們所需要的,

就是增益輸出的頻率能靠 5 個 switch 控制以達到 Hopping 的目的,且 輸出增益會因為能量集中的關係而在我們所控制輸出的channel 有比較 好的增益表現;使訊號能夠完整由放大器輸出而進入緩衝器;並且經 由緩衝器自身特性,使電路最終的輸出端能夠具有低輸出阻抗以及大 電流的特性,來足以驅動下一級的電路;LS2則作為為緩衝器的電流源,

來達到輸出阻抗的匹配,以及維持較大的增益。特別注意的是,回授 電路的使用可以令增益減緩變化趨勢,但是爲了達到寬頻阻抗匹配,

電路必須是具有low Q 的特性,但是卻會因此增加 Noise Figure ,並 且有電路振盪的可能性,所以並不採用回授電路。在偏壓部份,採用 外加式DC 偏壓,將使用 on wafer DC 針來提供偏壓,並且可依據實際

電路必須是具有low Q 的特性,但是卻會因此增加 Noise Figure ,並 且有電路振盪的可能性,所以並不採用回授電路。在偏壓部份,採用 外加式DC 偏壓,將使用 on wafer DC 針來提供偏壓,並且可依據實際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