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不可觸及的夢中之聲

第三章 八首鋼琴《前奏曲》之樂曲解析

第五節 不可觸及的夢中之聲

此曲是以中板(Modéré)的速度演奏,主要以 A 大調及調式三第三轉位

(D-E-F-F#-G#-A-B♭-C-C#-D)的音響來表現出樂曲的旋律及和聲。除此之外,

還加入了調式二及多種調式混合使用。在音樂的表現手法上較屬於德布西式印象 樂派的風格。其曲式結構為輪旋曲(Rondo)加上 Coda,曲式段落與小節配置表 列於表 3-5。

表 3-5

大調呈現。它同時也是多調式,疊置了兩種「有限移位調式」:上方五線譜的

「第三調式」和下方五線譜的「第二調式」。(梅湘‧奧利維耶 117-118

在這六小節中,空氣裡如同瀰漫著霧一般朦朧的氣氛,左手則奏出和右手不 同的第二調式和聲旋律,此種曲式鋪排屬於「調式」的重疊手法(譜例 3-16)。

左手奏出的旋律給予人清澈嘹亮的透明感,兩手合奏交織出的音色使聽眾墜入奇 異的幻想空間。第 7 小節至第 9 小節依舊以第二調式呈現,充滿著神秘的異國風 情。

譜例 3-16 梅湘,不可觸及的夢中之聲,第 1 小節至第 3 小節

B 樂段從第 10 小節開始,主旋律以左手奏出,右手以斷奏的方式奏出頑固 的重複音型,左手切分音的節奏以斷奏的技巧彈出。從第 10 到第 14 小節均為斷 奏的型態,音樂就此予人緊湊之感。第 15 小節為此樂段的最高潮,至第 16 小節 突然鬆脫,並以第六調式和聲群(C-D-E-F-F#-G#-A#-B-C)奏出,雙手以反向進 行的方式彈奏(譜例 3-17)。此種將音域距離拉開的奏法使旋律線條更加失焦。

第 17 小節再現了第一樂段,整個失焦的輪廓再度穩定了下來。

譜例 3-17 梅湘,不可觸及的夢中之聲,第 16 小節

C 樂段共有三個聲部,屬於調式七的音響和聲。上方聲部與下方聲部以對話 的方式呈現,中間聲部則是以 A 段具有持續性音響的十六分音符為素材所組成 的半音音程群,持續綿長的半音行進像是旁人的竊竊私語一般,由於半音能使音 樂呈現神秘及不安定的音樂感受,整個樂段因此而呈現出一幅詭譎的場景(譜例 3-18)。

譜例 3-18 梅湘,不可觸及的夢中之聲,第 21 小節至第 24 小節

第 34 小節至 40 小節出現了與 B 樂段相同的素材所創作的旋律和聲,惟上

下方聲部的音型與 B 樂段恰好相反。第 41 到 43 小節的 codetta 樂句出現了強大 震撼的頑固重複和弦,將整個氣氛推向最高潮(譜例 3-19)。

譜例 3-19 梅湘,不可觸及的夢中之聲,第 41 小節至第 43 小節

A 樂段及 B 樂段於 44 小節至 64 小節再現,第 65 小節至 68 小節的尾聲似 乎欲將不斷重覆的右手頑固持續和聲音群做個確定的總結,於第 67、68 小節處,

右手以滑奏上行至 A4音作為結束,這就彷彿自虛幻的夢境中驚醒,再次返回現 實的生活步調中。宇宙依然不斷地運行、輪轉,直到永遠…。

第六節 焦慮的鐘聲與別離之淚( Cloches d’angoisse et larmes

d’ adieu)

此首樂曲在速度上以極為緩慢(Très lent)的速度演奏,曲式的結構是由 A、

B 兩個大樂段加上 coda 所組成(如表 3-6)。在調性上使用以 c 小調為中心的音 響,以及調式二、調式三、調式六及它們的各種轉位調式。

在 A 段中,樂曲創作的素材以轉調移位、反覆、樂節縮減與擴張的方式表 現,此種表現手法使得此樂段具有發展的特性。

第 1 小節開始時低音聲部以連續 G 音的附加節奏出現,這連續彈奏的 G 音 就像是沉重的鐘聲,連續重複了十個小節。第 2 小節上方兩個聲部出現的和弦有 如山谷傳來的回聲,上方聲部使用了第二調式,中間聲部使用第三調式,是為「調

式」重疊的手法。第 5 小節主要以調式六第一移位及調式二第二移位的音響疊置

譜例 3-20 梅湘,焦慮的鐘聲與別離之淚,第 4 小節至第 5 小節

第 6 小節至第 10 小節是第 1 至第 5 小節的模進,第 11 小節及 12 小節的 codetta 樂句是第 10 小節的縮減模進,至第 13 小節以 A 大三和弦為主產生了類似泛音 共鳴的聲效。第 14 小節至 17 小節的 b 樂句中,上方聲部與中間聲部以卡農對話 的方式呈現,低音聲部則以規律的節奏型態伴和。第 18 小節至 20 小節以調式七 和弦呈現,並且兩手以逐漸靠近的方式彈奏逆行的和弦群,這些和弦群較具有肯 定性的語氣,使之前具有疑問性的音樂對話作出暫時的結語。

第 21 小節再現了開頭的主題,此處低音聲部的附加音改以連續的 B♭音奏 出,速度也較開頭時活潑。第 25 小節較之前第 5 小節的時值縮減了兩個十六分 音符和弦的長度,第 26 及 27 小節是第 6 小節縮減時值的呈現,在此樂段中,減 值的創作手法,將樂曲標題中那種焦慮不安的感受表達得淋漓盡致。第 28 小節 至 31 小節的低音聲部以持續的 D 音奏出,第 32 及 33 小節是 codetta 樂句。第 34 小節起,不斷地縮減音符的時值,此種手法產生的音樂節奏更為緊湊,使得 焦躁不安的情緒更加發酵,終至第 37 及 38 小節奏出具有爆炸性的音響。

第 39 小節至 43 小節開始了完全不同於前的主題呈示,以琶音奏法彈奏的 b 小三和弦呈現出帶有一屢憂傷氣息的優雅音群,中間的聲部奏出空靈而神秘的主 旋律,上方的高音聲部奏出如同落葉隨風飄落的蕭颯聲響。低音聲部徐緩而規律 的節奏型態就像是拖著沉重的腳步,整個空氣中就像瀰漫著無奈與蒼白憂鬱(譜 例 3-21)。

譜例 3-21 梅湘,焦慮的鐘聲與別離之淚,第 39 小節至第 40 小節

第 44 小節至 48 小節與第 39 小節至 43 小節是完全相同的樂段。第 49 小節 至 52 小節以彈性速度彈奏,音樂在此呈現出曲折蜿蜒的旋律線條。而到了第 53 及 54 小節則以極緩的速度(Très lent)奏出,在此總算有了喘息的空間。接著在 第 55 至 59 小節又再現了第 39 至 43 小節的呈示主題。第 60 及 63 小節出現了以 B 音奏出的附加音,接著於第 64 小節的 Coda 樂段中即不斷地在各個聲部中出現 以 B—E#—B 為主體的旋律(譜例 3-22),直到最後一小節終於明朗而確定地出 現了 B—E#—B 三個單音(譜例 3-23),但這似乎暗示著一切的夢靨尚未結束,

接下來再出現的又將會是什麼樣的景象呢?如此鋪陳敘述予人以無窮的想像空 間。

譜例 3-22 梅湘,焦慮的鐘聲與別離之淚,第 62 小節至第 67 小節

譜例 3-23 梅湘,焦慮的鐘聲與別離之淚,第 71 小節至第 74 小節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