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參、班級經營策略相關研究

陳木金(1997)的研究將班級經營策略分為安排教室環境策略、建 立和諧溝通策略、監督學生活動策略、建立教室規則策略、善用奨懲增強 策略、處理不良行為策略等六項,以得分愈高,代表其班級經營策略愈佳。

郭明德(1999)則將班級經營策略界定為:積極班務處理策略、優異的教 學經營策略、佈置教室環境策略、建立與維持教室常規的策略、處理不當 行為的策略、滿足學生的需求策略、創造正向的師生關係策略等七項,亦 以得分愈高,代表其班級經營策略愈佳。

林碧真(1999)針對高職導師的日常行為、任務與工作及相關法令 規章中,整理歸納出班級導師以魅力、激勵、智力刺激、個別關懷、權宜 奨賞、例外管理及放任等策略為其班級經營之行為層面。吳福源(1999)

研究證實開學第一週的班級經營策略優良者,其班級氣氛較佳。詹為淵

(1993)研究高職工科導師班級經營現況,歸納較佳的經營策略,以建構 班級經營決策支援系統之模式。

張以儒(2001)研究指出教師轉型領導、交易領導行為愈佳,其班 級經營愈優。教師若能在班級經營上注重顧客中心、持續進步、全員參與、

注重回饋、小組工作;以及班級品質領導、班級人力資源的管理、品質策 略與工具的運用、班級顧客的期望等,則其班級經營效果愈好(陳師榕,

1998;黃誌坤,1999)。王金梁(2004)研究高職導師班級經營策略,將 班級經營策略界定為:魅力關懷、溝通協調、領導管教、權變獎賞、生活 輔導等策略。

近年來,班級經營相關研究已為教師提供不少策略資訊。本研究歸納 以上文獻,就人、制度、環境等層面來談班級經營的策略。

(一)人的層面

1.建立教師形象,加強本職學能

教師為學生學習之對象,其一言一行直接影響學生學習行為,

所以教師要以身作則,作為學生的示範。一個成功的班級經營,導 師必須先行建立一個積極而肯定的形象。首先在心理上,必須使學 生了解自己有維繫班級紀律的堅定意志及能力,其次要提升本職學 能,發揮職位所賦予的專業權威,最後再以積極合理的反應方式來 妥善處理班級中的人事物。

2.尋求家長或學校相關人員協助,解決學生問題行為

教師在經營班級過程中,難免會遭遇一些問題,可能自己無法 解決的,最好的方式就是尋求資源。有些需要家長協助者,就應主 動與家長聯繫。惟在溝通時應注意一些技巧,例如平時應多與家長 聯繫,不要等問題產生才做。與家長溝通時,先講學生一些優點,

然後再切入問題的主題,家長較易接受。此外,教師於必要時也應 尋求學校相關行政或輔導人員協助,集大家的智慧,一起解決問題。

3.運用學生同儕關係,建立師生溝通管道

對學生影響最大者,一是教師,另一是同學,同儕關係不僅影 響本身學生群性發展,亦影響班級整體行為。因此,在班級經營過 程中,教師對於班級同儕關係之掌握,是一件至為重要的工作,從 中可得到許多班級訊息。此外,建立師生溝通管道,有助於增加師 生相互認識與了解,共同經營一個高品質的班級。

4.豐富教學內容,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班級經營最主要的目的是在幫助學生學習,若在學習過程中,授課 內容枯燥乏味或照本宣科,可能影響學生學習興趣,亦造成偏差行為的產 生。所以,教師在教學前應做好教學準備,教學過程力求表達清楚,並善 用各種視聽媒體及配合活潑生動的教法,吸引學生注意力及引起學習興趣 與動機。

(二)制度的層面

1.訂定合理班規,要求學生遵循 班規之訂定宜考慮下列原則:

(1)尊重學生意見,以師生共同參與討論方式產生。

(2)班規之內容簡明扼要,是學生容易做到的。

(3)班規之文字儘量採積極鼓勵面,避免消極禁止。

(4)班規制定後予以書面化,並公布於教室適當位置。

(5)班規實施一段時間後,針對實際情形,檢討修正。

2.善用獎懲原則,強化學生優良行為

適當的獎勵,有助於學生優良行為的連結,適切的懲罰也可消 弱不當的行為,不管採用何種方式,均應不違背下列幾項原則:

(1)本諸善意,讓學生了解教師的苦心。

(2)符合教育目的,不作報復性或情緒性的處理。

(3)顧及個別差異,視學生行為狀況及身心發展情況而定。

(4)力求及時合理,依照比例原則,不做過當的獎懲。

(5)懲罰之前說明理由,懲罰之後加強輔導。

(三)環境的層面

1.凝聚向心力,塑造良好的班級風氣

塑造良好的班級風氣,是成功的班級經營不可或缺的要件,

也是導師無可旁貸的責任。導師要激發學生對班級產生歸屬感,

建立班級為全體師生共有的共識,凝聚學生對班級的向心力。

2.營造良好的班級環境,變化學生氣質

教室是學生學習的場所,學生的行為受教室環境的影響甚 大,一個良好的班級環境,能夠發揮境教效果,有利於學生學習 和良好行為表現。班級環境的營造須把握整潔清潔、美觀實用、

安全便利、創新藝術等原則由老師與學生共同參規劃。有了良好 的班級環境,學生在耳濡目染下變化氣質,班級問題行為減少,

整個班級氣氛也將隨之煥然一新。

第三節 學生學校適應相關理論 壹、適應的意義

研究適應意義的心理學家,對適應的定義因研究重點不同,闡釋也 不同。「適應」的英文翻譯,一是adaptation,一是 adjustment, adaptation 比 adjustment 含有較多的主動性,著重在說明個體的彈性,能改變自己 以適合環境的要求;而adjustment 則著重在強調個體能主動運用技巧以增 加自己與環境的和諧關係(張春興,1999)。

Atwater(1990)指出 adaptation 一詞的解釋是屬於生物學,係指有機體 為維持種族的延續,從而改變自己的構造或功能。後來心理學家借用,將 適應視為個體與社會環境交互作用的過程與結果,並採取「人具有主動性」

的觀點,強調個體能主動運用技巧,以增進自己與環境的和諧關係,因此 將適應一詞由「adaptation」改為「adjustment」(沈惠君,2004)。傳統 上都將adjustment 解釋為個體應付處理環境的歷程,強調探討個體如何適 應各種不同的環境。

「適應」是個體運用各種方法和策略,一方面應付外界環境的需要,

一方面滿足本身的內在需求,不斷相互協調,以使表現的行為和環境取得 均衡和諧的歷程(黃玉枝,1991)。Piaget 認為智能發展的內在動力是失 衡(disequilibrium),因失衡而自求恢復在平衡的心理狀態而產生適應,

適應時要發揮個體之調適能力,因而促動其智能繼續發展。因此適應是改 變個體的基本行為模式,以配合環境要求的因應歷程(引自王慶齡,

1992)。張春興(1989)提出適應的定義:(1)個體為排除障礙與困難,

以滿足需求,所表現的各種反應。(2)個體為與環境保持和諧狀態的各 種反應。(3)除環境中的人、事、物外,個體為滿足自己需求,所表現 的內在改變歷程。

杜偉安(2004)指適應的定義為個體在環境中,一面調整個體自我需 求,另一面改變環境的條件,使自己能夠和環境互相協調,達到和諧的狀 態,無論是個體因素或是環境因素而做的改變,其目的皆是使個體在與環 境的互動中,有比較能為個體接受的情境,以尋求個體能有更佳表現及發 展的機會。

綜合上述文獻,適應就是個體在所處的生活環境中,透過同化與調適 作用,改變自己,與團體融合,並與環境達成和諧之關係的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