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一、中文部分:

王天苗(1999)。迎向二十一世紀的障礙者教育。載於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 主編:特殊教育年刊—迎千禧談特教。臺北市,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

王志全(1995)。智能障礙者之社會技巧訓練。特教園丁,10(4),5-11。

王裕玫(2005)。國中普通班學習障礙學生及其教師所遇困難及支援服務需求 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江明曄(1996)。教師如何促進輕度智能障學生的學習-有效發問技巧的運用。

特教園丁,12(2),11-15。

吳武典(2004)。融合教育的形式與功能。載於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九十三 年年會暨特教知能研討會會議手冊,12。台北市。

吳秋燕(1999)。社會技巧訓練對增進國小問題行為兒童社會適應能力教學效 果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吳惠櫻(2003)。錄影帶示範教學對中重度智能障礙學生職場社會技能教學效 果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系碩士論文,彰化市。

李水源、陳琦蓉(2003)。普通班教師面對身心障礙學生之工作壓力與因應策 略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34,1-20。

李香芬(2002)。國小智能障礙學生不專注行為功能性評量與介入成效之研 究。國立嘉義大學教育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特殊教育學碩士班論文。

李榮珠(2004)。國小融合教育班教師工作壓力之研究。國立臺東大學教育研 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東縣。

李碧茹(2010)。影帶自我示範教學結合手足介入對自閉症兒童與其手足互動 之影響。慈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慶良(1995)。美國保障身心障礙學生教育權利的法律基礎。國立台中師範 學院初等教育研究集刊,3,161-179。

何華國 (2004)。特殊兒童心理與教育(修訂版)。台北市:五南。

杜正治(2006)。單一受試研究法。台北市:心理。

花敬凱(1998)。歐美、日本等國職業重建服務之發展歷程與趨勢。特殊教育 季刊,68,16-19。

周曉虹(譯)(1995)。社會學習理論(原作者:Albert Bandura)。台北市:

桂冠。

林川汶、俞靜如、王淑娟(2001)。影片示範教學促進中度智能障礙學生社會 技巧進行學習之研究。『2011 年海峽兩岸特殊教育師資培育』學術研討 會論文集,423-443。國立台中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

林正文(1998)。行為改變技術—制約取向。台北市:五南。

林亮伯(2003)。國小學校本位支援系統建構之行動研究---以臺北市松山國 小普通班智能障礙學生為例。國立花蓮師範學院特殊教育教學碩士班。

林堤塘(2007)。智能障礙伴隨語言障礙學童之溝通問題行為與介入處置。特 教園丁,2(23),32-36。

林惠芬(2000)。問題行為動機量表之編製報告。特殊教育學刊,20,129-145。

林惠芬(2008)。如何執行正向行為支持。特教園丁,1(24),42-47。

邱上真(2001)。普通班教師對特殊需求學生之因應措施、所面對之困境以及 所需之支持系統。特殊教育研究學刊,21,1-26。

施相如(1996)。輕度智能障礙學生有效社會技能教學策略。特教園丁,

12(2),16-19。

施顯銓(1997)。嚴重行為問題的處理。臺北:五南。

洪素英(1998)。以功能性溝通訓練處置學生的問題行為。特殊教育季刊,68,

16-19。

洪榮昭(1992)。電腦輔助教學之設計原理與應用。台北:師大書苑。

洪榮照(2010)。智能障礙者之教育。王文科主編,特殊教育導論,47-107。

臺 北:心理。

胡永崇(1998)。嚴重行為問題的功能分析。特教園丁,14(1),8-14。

胡永崇、蔡進昌、陳正專(2001)。高雄地區國小普通班教師對融合教育態度

之研究。國民教育研究集刊,9,235-257。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 研究所。

胡菁萍(2003)。合作學習對增進智能障礙學生同儕社會互動之教學效果研 究。台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唐 榮 昌 (2011 年 12 月 6 日 ) 。 固 著 行 為 。 取 自 http://www0.nttu.edu.tw /secenter/95secenter/95news/9506-0708.pdf

教育部(95) (民國 100 年 12 月 6 日)。主管法規查詢系統。法規體系列表>

特殊教育。取自 http://edu. law.moe.gov.tw/LawContentDetails.

aspx?id=FL009 187&KeyWordHL =&StyleType=1

教育部特教通報網(100) (民國 100 年 12 月 6 日)。100 學年度上學期各縣市 特 殊 教 育 統 計 概 況 (2011/ 10/20) 。 取 自 http://www.set.edu.tw/sta2 /contact/100 上頁面.asp

陳冠貝(1998)。國小啟智班學童不主動進教室行為個案的處理。特教園丁,

14(1),30-39。

陳瑟雯(2005)。國小普通班聽覺障礙學生之教師所遇困難及支援服務需求之 研究。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陳榮華(1995)。智能不足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台灣:師大師苑。

張伶宜(2007)。運用數位影像模仿及回饋教學策略對國小一年級學童寫字成 效學習態度之研究。台北市立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 出版,台北市。

張春興(1998)。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

張春興(2005)。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修訂版。臺北市:台 灣東華書局。

張淑燕(1996) 。重度智能障礙者的自傷行為與處理方式。特教園丁,

11(4),40-43。

張霄亭、朱則剛(1998)。教學媒體。臺北市:五南。

許天威(2003)。個案實驗研究法。臺北市:五南。

許俊銘(2004)。國小融合教育班教師教學困擾調查研究。國立臺東大學教育

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東縣。

郭香君(2001)。「區別增強其他行為」策略對中重度智能障礙學童問題行為 改善效果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 義市。

傅秀媚(2002)。融合班級中教學策略之應用-同儕教學法與示範教學法。

中師特教中心「特殊教育論文集」, 167-180。

傅秀媚(2004)。特殊教育導論。臺北市:五南。

鈕文英(2000)。國小階段實施融合教育可行模式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特殊教育系:教育部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鈕文英(2001)。身心障礙者行為問題處理:正向行為支持取向。台北:心 理。

鈕文英(2003a)。啟智教育課程與教學設計 。台北市:心理。

鈕文英(2003b)。國小階段融合教育實施模式與策略初探。特教園丁,18(2),

1-20。

游素娟(2005)。國小中度自閉症兒童社交技巧訓練方案成效之研究。國立 花蓮教育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

093NHLT1284007。

黃怡嘉、洪榮照、蔡幸玟、張家瑞(2011)。同儕示範影帶教學對自閉症中度 學生整理抽屜技能習得之成效。『2011 年海峽兩岸特殊教育師資培育』

學術研討會論文集,475-488。國立台中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

黃俊瑋、羅丰苓、王碧霞、黃永森(2003)。特殊學生輔導實務。臺北縣:啟 英 文化。

黃清雲(1995)。互動式影碟電腦教學與回饋設計之應用:以運動字彙的學習 為例。視聽教育雙月刊,37(2),15-21。

黃惠美(1993)。消弱與 DRO 對減少智能不足兒童自我傷害之研究。教師天地,

66,74-77。

黃琬清、葉毓貞、邱惠姿(2009)。不同識字教學法對智能障礙學生識字教學 之探討。特教園丁,24(3),22-26。

黃瑛琦(2002)。國小融合教育班教師教學困擾之研究。國立臺東師範學院教 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東縣。

馮淑珍(2005)。國小普通班教師對融合教育實施困擾與其因應策略成效之研 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楊碧桃(2002)。啟智班學生問題行為及管理的調查研究。屏東師院學報,16,

99-134,台灣屏東。

鄭雅莉(譯),(2010)。智能障礙:定義、分類和支持系統(原作者 AAIDD 專 有名詞和分類特別委員會)。心路社福基金會:臺北市。

鄭耀禪(2003)。淺談特殊學生之自傷行為。特教園丁,19(1),53-56。

廖旌帆、陳淑瑜(2008)。資源班教師提供普通班智能障礙學生支援服務之探 討。國教新知,55(4),71-79。

蔡文標(1997)。一個智障兒童行為問題之個案研究。特教園丁,1(13),

22-30。

蔡文標 (1999)。特殊教育之分流與合流。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 10(2),

124-140.

蔡文標(2000)。智能障礙者之學習策略。特教園丁,15(3),10-15。

蔡明富、林幸台(1999)。認知行為取向介入方案對攻擊傾向學生的輔導效果 之後設分析。特殊教育研究學刊,17,275-295。

蔡昆瀛(1992)。國中階段啟聰學校(班)教師數學科教學行為之研究。國立台 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賴韋之(2008)。直接教學法在國小智能障礙個案數學教學上之應用。特教園 丁,24(1),17-24。

賴翠媛(2003)。實施融合教育的困難與普通班教師的因應策略。教師之友,

44(5), 2-7。

劉郁君(2010)。錄影帶示範教學對學齡前自閉症兒童遊戲和語言技巧學習 成效之影響。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彰化市。

魏景銓(2001)。發展性障礙學生問題處理策略之探討。國小特殊教育。32,

37-43。

蕭惟聰(2001)。如何在普通班實施「融合教育」。特教園丁,16(4),1-4。

謝金龍(2008)。融合教育情境下的有效教學策略-合作學習。特教園丁,

24(1),33-41。

羅湘敏(2008)。泛自閉症情緒問題和輔導策略。取自www.rgps.ptc.edu.

tw/.../97_12_17_971217瑞光國小。

蘇燕華、王天苗(2003)。融合教育的理想與挑戰國小普通班教師的經驗。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特殊教育研究學刊,24,39-62。

蘇麗芳(2009)。實用語文課程結合多媒體電腦遊戲教學策略對國小智障生學 習成效之研究。台中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二、英文部分

Andrews, A., & Clementson, J. J. (1997).Active learning’s effect upon preservice teachers’ attitudes toward inclusion (ED410217).

Bambara, L. M., (2005). Evolution of positive behavior support. In L. M.

Bambara & L.Kem(Eds.), Individualized supports for students problem behaviors: Designing posite behavior plans.(p.p.1-24) New York: The Guilford Press.

Banda, D. R., Matuszny, R. M., & Turkan, S.(2007). Video modeling strategies to enhance appropriate behaviors in children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 Teaching Exceptional Children , 39(6) , 47-52.

Bandura, A. (1977). Social learning theory. Upper Saddle River, NJ: Prentice Hall.

Barebetta, P. M., Norona, K. L., & Bicard, D. F. (2005). Classroom behavior management: A dozen common mistakes and what to do instead. Preventing School Failure,49(3),11-19.

Baroff, G. S. (1986) Mental retardation:nature,cause,and management.(2nd ed.).New York ,N.Y.:Hemisphere Publishing Co.

Bellini, S., & Akullian, J. (2007). A meta-analysis of video and video self- modeling interventions for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Exceptional Children, 73(3), 264-287.

Booth,T. (1995). Mapping inclusion and exclusuon : Concepts for all ? In C.

Clark, A. Dyson & A. Millward(Eds.).Towards inclusive schools ? (pp.96- 108). New York:Teachers College.

Brady, M. P., Taylor, R. D., & Hamilton, R. (1989). Differential measures of teachers’ questioning in main eamed classes: Individual and classwide patterns. Journal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 Education,22,10-17.

Buggey, T. (2007). A picture is worth… video self-modeling applications at School and home. Journal of Positive Behavior Interventions, 9(3),151-158.

Carr, E. G. , & Carlson ,J. I. (1993). Reduction of severe behavior problem in the community using a multicomponent treatment approach.Journal of 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26,157-172.

Charlop-Christy, M. H., Le, & Freeman, K. A. (2000). A Comparison of Video Modeling with In Vivo Modeling for Teaching with Autism.Journal of 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Disorders,30(6),537-552.

Cutbirth, D., & Benge, B. (1997). Using Q methodological studies to investigateattitudes of educators and of students with disabilities toward inclusion (ED406 121).

Delano, M. E. (2007). Video modeling interventions for individuals with autism.

Remedial and Special Education, 28(1), 33-42.

Durand, V. M., & Crimmins, D. B. (1988). Identifying the variables maintaining self-injurious behavior.Journal of 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Disorder , 18, 99-177.

Forlin, C. (2001). Inclusion:Identifying potential stressors for regular class.

Educational Research,43(2),235-245.

Fuchs, D., Fuchs, L. S., Fernstrom, P., & Hone , M. (1991). Toward a responsible reintegration of behaviorally disordered students.Behavioral Disorders, 16(2),133-147.

Fuchs, D., & Fuchs, L. S. (1994) Inclusive schools movement and the radicalization of special education reform,Exceptional Children,60,294-309.

Horner, R. H., O‘Neill, R. B. & Flannery, K. B. (1993). Effective behavior support plans. In M. E. Snell(Ed.), Instruction of students with severe isabilities(pp.184-214). New York: Mac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

Horner, R. H., Sugai, G., Todd, A. W., & Lewis-Palmer, T. (1999-2000).

Elements of behavior support plans: A technical brief ,Exceptionality,8(3), 205-215.

predicting ef-fective inclusion in general education elementary classrooms (ED 410 735).

Kopp, C. B., & Brown, K. W.(1992).Social skills and their correlate:Preschoolers with developmental delays. American Journal on Mental Retardation, 4(96) ,357-366.

Langone, J., Cless, T. J., Oxford, M., Malone, M., & Ross, G. (1995). Acquisition and generation of social skills by high school students with mental retardation.Mental Retardation,3(33),186-196.

Lantz, J. F. (2005). Using video self-modeling to increase the prosocial behavior of children with autism and their siblings.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66(02), 1175B.

Lasater, M. W., & Brady, M. P. (1995). Effects of video self-modeling and feedback on task fluency: A home-based intervention. Education and Treatment of Children, 18, 389-408.

LaVigna, G. W., & Donnellan, A. M. (1986). Alternatives to punishment:Solving behavior problems with non-aversive strategies.New York:Irvington.

LeBlanc, L. A., Charlop-Christy, M. H., Coates, A. M., Daneshvar, S., Morris, C,

& Lan- caster B. M. (2003). Using video modeling and reinforcement to teach perspectivetaking skills to children with autism.Journal of 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36,253-257.

Margalit, M. (1993). Social skills and classroom behavior among adolescents with mind mental retardation.American Journal on Mental Retardation, 6,685 - 691.

Mastropieri, M. A., & Scruggs, T. E. (1993). Teaching students with mild mental

Mastropieri, M. A., & Scruggs, T. E. (1993). Teaching students with mild ment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