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類比推理的理論模式

關於類比推理的研究,已經有許多學者提出理論模式,試圖要對類比推理加以系統 化的解析。實際上,類比推理的心智運作歷程是非常複雜的,瞭解類比推理理論模式有 助於發展系統化的教學模式。

壹、Piaget 的認知結構階段論

Piaget 的認知結構階段論(structural stage model)將類比推理的發展階段區分為前 運思期(preoperational)、具體運思期(concrete operational)及形式運思期(formal operational)等三階段(張春興,2001)。Piaget 對於類比推理的研究,採用的是傳統的 研究取向,也就是讓受試者作答「A:B→C:D」的問題。他將 A 與 B 或 C 與 D 的關 係稱為「低階關係」,而A:B 與 C:D 的對應關係則稱為「高階關係」。

一、前運思期(約5~6 歲)

根據Piaget 的研究顯示,處於類比推理前運思期的兒童,進行類比推理時,常是以 自我中心為考量的依據,因此,常出現了許多奇異的類比關係。他們能夠將圖片成對地 排列,也就是能夠連結A 與 B 的關係及 C 與 D 的關係,但不知道 A:B 與 C:D 兩對 間的高階關係,而且每一位兒童對於他的排列關係的解釋都不一樣。例如:「鳥:羽毛

→狗:狗毛」的類比中,兒童的解釋可能是:狗把鳥吃掉,最後剩下羽毛,而不是像大 人所想的一樣。而此時期又可以分成兩個階段:

(一)階段a:即使是對於低階關係,兒童也是無法形成,需要藉助實驗者的幫助,

呈現出可能的答案讓他選擇。

(二)階段b:兒童能形成低階關係,但無法應用來建立高階關係的類比。例如對 於「鳥:羽毛→汽車:方向盤」的題目,階段 a 的兒童無法理解「鳥與羽毛」或「汽車 與方向盤」有何關連性,但階段b 的兒童已可掌握低階關係,但還無法找出高階關係。

二、具體運思期(約8~11 歲)

這時期的兒童已經能充分瞭解低階關係,但仍然無法從低階關係擴展到高階關係。

這時期也分為兩個階段:

(一)階段a:透過嘗試錯誤的方法,兒童有時可以建構出高階關係或形成類比,

但是如果實驗者提供錯誤的高階關係時,他們無法區辨出來。

(二)階段b:兒童能正確區辨實驗者所提供的高階關係是否正確,但尚未很穩定。

三、形式運思期(約11 歲以上)

這階段的兒童能進行抽象性的思考,完全的類比能力已經發展,他們可以充分掌握 高階關係,並且從其中分析出抽象的關係,以進行類推的工作。同時,他們也能明確地 陳述出類比推理觀念的基礎,可以做各種類型的類比推理。

綜觀Piaget 的認知階段發展模式,兒童的類比推理能力與其認知發展階段的認知能 力是有關連的,隨著年齡的增長,兒童能逐漸地建構低階關係,應用其種類型式建構類 比推論出高階關係。

貳、Sternberg 的類比推理成分理論

Sternberg 的類比推理成分理論(the components theory of analogical reasoning)係根 據訊息處理理論的觀點,且基於「A:B→C:D(?)」的模式。Sternberg 所謂的推論,

是將心理所呈現的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特徵之關係,進行理解。在交互關係的學習方面,

即相關的推論,判斷特徵與關係之間的關聯性,並作推論(劉曼麗,2007)。在此類比 推理包含了六個運作部分:

一、編碼:編碼(encoding)即辨認類比問題中 A、B、C、D 的相關屬性,提取意 義,並儲存在短期記憶或工作記憶區中。

二、推論:推論(inference)係建立出 A 與 B 的各種關係,儲存在工作記憶中。

三、對應:對應(mapping)中發現 A 與 C 的各種可能的高階(連結)關係。

四、應用:應用(application)推論出的任何關係或原則,來對應出 C 與 D 的屬性 關係,找尋出正確的D 答案。

五、辨明:從所提供出的各種選項中進行辨明(justification),刪除跟 D 不相同的 答案。

六、準備/反應:準備(preparation)將解答反應(response)出來。

類比推理舉例:解決語文類比問題「蘋果(A):吃(B)→牛奶(C):(D)?」

時,選項「牛、甜的、喝、白色」,由上述的六個成分運作歷程為:

(一)先將呈現出的語詞編碼,並從記憶中提取每一個詞與類比相關的屬性。

(二)推論「蘋果」與「吃」的關係,再認知「吃蘋果」。

(三)對應前段的關係到後段,瞭解「蘋果」與「牛奶」皆是被操作處理的食物。

(四)應用從「蘋果」推論而得的關係,從待選的選項中選出一個詞與牛奶的關係 相似於「吃蘋果」的關係。

(五)將理想的語詞選出。

(六)將選擇的答案「喝」反應出來。

Sternberg 的類比推理成分雖然提出一系列的步驟來說明類比解題過程,但在訓練學 生使用類比推理的時候,對於如何檢索適當的來源領域對應至目標領域則未提及(Keane, 1988)。

叁、Gentner 的結構對應理論

Gentner(1988)依據事物間具有的屬性和共有的結構關係之相似性,提出了結構對 應理論(structure mapping theory,簡稱 SMT),同時指出類比是由來源領域知識對應 到目標領域知識的結構關係。在類比對應時,各個不同物體或事物之間的對應應捨棄物 體或事物間的表面屬性,主要是藉由內部蘊含的共同結構關係來做對應。一組互有關聯 的關係結構遠比單一獨立的關係更具有對應能力,即遵循系統性原則,兩者結構間的相 似性愈大,愈容易做對應。此點說明了系統性原則在類比對應過程中是一個相當重要的 因素(高淑芬、邱美虹,1998)。實施類比時,學習者是否能察覺來源領域和目標領域 之間的共同結構高階關係,而忽略、捨棄兩領域之間不相關的表面屬性低階關係,是類 比成敗的關鍵。依據系統性原則作為兩領域間之對應,較容易達成類比推理或解題的任 務。

在這結構對應中,自發性的類比學習須歷經五個階段:

一、接觸來源領域(accessing the base system)。

二、來源領域和目標領域間的對應(performing the mapping between base and target)。類比時從來源問題的知識,對應到另一個目標問題的層面。

三、評量配對(evaluating the match)。從這兩個層面中找尋出一對一的對應關係,

並且獲得最大的結構相配。

四、儲存對目標領域所得的推論(storing inferences in the target)。

五、抽取共同性(extracting the commonalities)。注意來源與目標問題間的對應系 統,找尋出兩者間的共同關係,並且將兩者各自所包含的非共同關係之外的屬性特徵,

獨立在外,然後去做高階的預測。

類比推理舉例:某人已有太陽系的先備知識,要去解決「太陽:原子→行星:電子」

的類比題,他的思考步驟可能如下:

一、設定兩層面的一對一對應:太陽對應原子,行星對應電子。

二、放棄物體的屬性,譬如放棄「太陽是黃色的」概念。

三、注意來源層面的系統化原則,並且將它保留作為高階的關係。例如「太陽比行 星大」及「太陽吸引行星」的關係。

四、將「太陽比行星大」及「太陽吸引行星」的關係對應到目標領域的「原子」,

而成為「原子吸引電子」的結論。

Gentner 認為來源與目標兩個系統的實體,不一定要完全一樣,對應的重心在於高 階關係的配對,也就是「系統化原則」。當來源領域及目標領域之間在表面相似性有高 度相關時,較容易使解題者注意到可以類比的關係,對應就愈容易正確。

肆、Gick 和 Holyoak 的基模歸納理論

Gick 和 Holyoak(1987)等人認為,類比推理基本上是包含兩組命題的對應。命題 是根據其對應關係的相似性去配對。所謂相似性,就是並非要完全地同形或相同,只要 具有相當程度地滿足部份對應關係的準同形,使得兩組命題能夠達成部分的對應與遷移 即可推理。而且,人類記憶的搜尋是靠語言線索目標導向的,當來源問題跟目標問題皆 是來自於不同的系統領域時(即來源與目標問題間缺乏相對應的特徵時),潛存在這類 比題中的基模就是重要的中介角色,人們可以應用基模分析兩個的問題結構,注意、趨 近並提取高層次的知識表徵,進而導引出適當的結論(高淑芬、邱美虹,1998)。

Gick 和 Holyoak 等人的研究,就是設計兩組問題情境,讓受試者注意並應用來源 問題的關係,對應到目標問題,而進行類比推理。其基模歸納理論(schema induction theory)的重要論點說明如下:

一、類比推理過程分為四個基本歷程:

(一)檢索或選擇可能有用的來源類比物(the retrieval or selection of a plausibly useful source analog)。

(二)對應:對來源問題與目標問題進行比對(mapping)的工作。

(三)類比的推論或遷移(analogical inference or transfer)。

(四)後續的學習與應用:擴展對應中所產生的解決方案,進行學習與應用

(subsequent learning)。

二、注意並且選擇重要的成分表徵,是類比解題能否成功的重要步驟。

推理者常從來源問題中自發性地提取可以類比的特徵,並根據來源與目標問題之間 的相似性去判斷,包括了相似的目標或者限制。如果推理者只注意到誤導的表面相似,

就可能會導致錯誤的趨近與負向遷移。

三、抽象的問題表徵是類比遷移的媒介。

Gick 和 Holyoak 就指出,抽象問題的表徵係儲存於記憶系統的心智表徵,包含知 識內容在記憶中所建構的形式與知識結構的表徵,最普遍的問題是觀念以及程序。

觀念,指的是各種類屬性或者特殊事例。例如:河流、動物或數字等。程序:指的 是應用在處理特殊目標時的操作步驟,其表徵的形式可以條件-行動規則的方式來編 碼。由此可知,基模是由日常生活中的經驗及知識建構而成,其品質的良窳也將會影響 推理的判斷。

伍、Novick 的類比解題思考歷程理論(analogical solving of thinking processing theory)

Novick(1988)在探討生手與專家在類比解題的策略時,提出了類比解題應具備四 個過程,又稱為類比解題思考歷程理論(analogical solving of thinking processing theory):

一、問題表徵(representation)。

二、搜索/檢索(research/retrieval)。

三、對應(mapping)。

四、適應(adaptation)。

Novick 將問題表徵列為首要步驟,先呈現問題表徵再去檢索適當的源問題類比物以 進行之後的步驟。

陸、類比學習環理論

國內學者徐順益(1999)綜合 Sternberg 所提的類比推理成分理論和 Novick 的類比

國內學者徐順益(1999)綜合 Sternberg 所提的類比推理成分理論和 Novick 的類比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