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本節將介紹兩個相關的理論架構。2.1 節交待語法化的形式動機及語意機制。2.2 節介紹空間與認知之理論。2.3 節評述理論的適切性。

2.1 語法化:動機與機制

語法化 (grammaticalization) 理論在西方學者 Hopper and Traugott (2003),Meillet

(1912), Paliuca (1994), Heine (1997), Heine and Kuteva (2003) 及其他學者的研究下,已有 一套完善的機制適切分析主要詞類如名詞或動詞的句法及語意的發展。Heine and

Kuteva (2003:2) 進一步指出這個理論提供了分析工具以解釋不同語法意義之相關性,妥 切處理一詞多義的現象,以及為何某些語言形式同時具有多種詞彙及句法功能。自

Meillet (1912) 以來,學者們相繼提出各式原則以發掘詮釋不同語言的語法化路徑。同 時學者們也進一步指出語法化的發生過程會啟動以下機制:句法方面,重新分析

(reanalysis) 或類比 (analogy)。語意方面,隱喻.(metaphoric mapping)、轉喻 (metonymic process) 及語用強化 (pragmatic strengthening)。

首先,Hopper and Traugott (2003:92) 指出一般而言語意改變,包括語法化,是一種 問題處理 (problem-solving) 的過程。解決問題的方法之一是運用隱喻策略以一個語意 範疇來表示另一個語意範疇。另一個方法是利用轉喻改變以尋求說話者與聽話者互動時

溝通及協調的規律性。這兩種解決問題的方向均為達到更高的訊息性及表達性

(expressivity) 。Harris (2005:537) 也提到句法改變是為了多樣表達的需求。具體而言,

隱喻 (metaphor) 的過程是跨概念界限的推論(inference),一般又叫「映射」 (mapping) 。 這樣由一個範疇連接到另一個範疇的過程是藉助類化 (analogy) 及象似關係 (iconic

relationships) 來完成。另一方面,由於語境相鄰而導致的語意改變叫轉喻 (metonymy) 改變,經常是藉由情境中之一個意義轉而表示另一個意義。Radden and Kövecses

(1999:21) 將轉喻定義為「在同一個認知框架下,藉由一個概念個體,又叫「媒介」

(vehicle) 來理解另一個概念個體,又叫「目標」 (target) 的認知活動。」大致而言,轉 喻類似於轉向對某一情境的主觀表達。綜言之,隱喻與轉喻是說話者在使用語言時,兩 個互補的過程,前著藉助類比,而後者藉助重新分析。

接著介紹語法化中的構詞句法機制。Hopper and Traugott (2003:39) 表示,語法化的 發生一定要有重新分析 (reanalysis) 及類比 (analogy) 的過程。Langacker (1977:58) 定 義重新分析為「不馬上或本質改變表層展現的順序而將語言結構做調整」。Hopper and

Traugott (2003:51) 同時表示,除了結構的重新括弧之外,重新分析也會改變階層結構 (hierarchical structure) ,詞法類別標示 (category labels),句法關係 (grammatical relations) 及連貫性 (cohesion)。通常重新分析的例子會牽涉以上幾種的變化。如 Hopper and Traugott (2003:51, (3)) 的一個英文例子 [[back] of the barn] > [back of [the barn]] 即是由

原來的名詞重心在前介詞片語在後的組合變成介詞片語在前,名詞重心在後的改變。而 這樣的改變並非一步完成,而是由許多步驟連結在一起而完成的。首先,重新括弧即造

成詞組的改變,其次重心轉移即造成階層關係改變,而 back 由名詞轉變成介詞即是語 法類別的標示的改變。是以,重新分析,不但句法詞法會改變,語意也會跟著改變。

其次來看類比 (analogy)。類比主要是修飾表面結構顯現的部分,本身並不會產生 規則變化。類比主要是現存的形式對已經存在的構式靠攏。相較於重新分析的隱性,類 比是外顯的變化。同時,重新分析的結果是線性句法的改變,而類比則是牽涉範例組織

(paradigmatic organization)、表面組合關係 (surface collocations) 及使用的形式 (patterns of use) 的改變。

Hopper and Traugott (2003:39f) 提供一個簡單的例子來區分這兩種機制。如古英文 的片語 cild ‘child’ + had ‘person, condition’ 變成一個複合詞,然後,-hood 再變成表 示抽象狀態的派生詞綴。而中古英文時 –hood 擴展至新的環境形成如 falsehood ,即 是類比的結果。一旦 –hood 變成了派生詞綴,它就不限定前面的名詞必須是人,而可 以擴展到新的語境,如 falsehood 即是由形容詞 false+ hood 而形成表示抽象的狀態。

本研究以 Hopper and Traugott (2003) 的定義為主要分析的基礎,簡言之,轉喻及隱喻 為互補之步驟。轉喻由重新分析而來,隱喻則是類比的結果。

2.2 空間與認知

Levinson (2003) 指出由語言描述空間的不同可看出語言與思想的關係。空間認知 中的指涉的框架 (frames of reference) 可以反映表達空間語言及人類的思考模式。指涉 的框架的多樣性主要可以分成本質的 (intrinsic) 、相對的 (relative) 及絕對的 (absolute)

三種類型。世界上的語言及文化大致離不開這三種類型,Levinson (2003) 把指涉的框 架與其他特徵表列如下:

表一 空間指涉框架分類特徵 (Levinson 2003: 55)

首先本質上的指涉框架指的是物件本身的座標系統,座標 (coordinates) 由物件的本質 特徵,邊緣或物件的刻面為地線或參照。這些刻面可以是人類感官認知後根據計算程式 所付予的,或者是後天慢慢學習而來,或者兩者皆有。語言對這些刻面的表達程序不同。

如英文是採功能導向,電視機的「前面」指的是螢幕播放節目的那一面,而車子的「前 面」指的是車子移動方向的那一面。有些語言如佐齊爾語則是形狀導向。不管程序為何,

主要是依靠物件的感官特徵:形狀、典型的定向,獨特的移動或使用。此外,標示的搜 尋領域的距離也常有極大的不同:有些語言要求物件與背景要有接觸,有些語言則允許 較大的搜尋範圍內的投射即可。請參考圖例 (1a) 如下:

圖一 空間指涉框架圖示 (Levinson 2003: 52)

其次相對的指涉預設了一個「觀察點」 (viewpoint) ,一個物件 (figure) 及一個背景

(ground) ,這三樣形成了一個三角形的三個頂點,而物件或背景的坐標則是靠觀察點來 決定。如英文的例子 The ball is to the left to the tree. 就是由這種指涉來決定左右的。請 參考圖例 (1b) 。由於觀察的基礎未必是視覺的,如果把這種相對的指涉叫做「以觀察 者為中心的」 (viewer-centered) 有點誤導,如果把它叫成指涉的 (deictic) 又怕造成不 良後果,因為觀察者並不定是「自我」 (ego) ,也並不一定要是一個談話事件的參與 者,如 Bill kicked the ball to the left to the goal. 。然而,不可否認的,指涉用法 (deictic

uses) 仍是最典型的。其他相對的系統則視以下兩點而定:(a)在特定文化下,不具本 質指涉的使用(b)是否具有三角關係,使得觀察者轉動陣列時,描述的方向也會跟著

改變。最後,絕對的指涉指的是由地心引力提供的固定方向。這種系統要求觀察的人對 一個固定的方位始終保持他們的方向,其感官的元素也相對簡單:語言的表達是二元陳 述 (binary relators) :物件 (figure) 相對於背景 (ground) ,坐標的標示因為是固定的方 位,永遠都以地面為起點。請參考圖例(1c)。

有了以上的理論架構作基礎,我們接著來分析客語的身體部位詞。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