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2)混和直接保險特色的責任保險制度

57. 以責任保險為主,兼具直接保險特色的混合保險制度

135 參閱前述段碼 25。

基於以上所述,另一種比較可能的解讀或許是,1985 年 7 月 5 日法律的立 法者,並不是完全不知道責任保險制度的缺點,也不是不知道直接保險制度有其 優點,立法者最後的選擇是:繼續在既有的、穩定的責任保險制度的基礎上從事 改革,一方面盡量減少責任保險制度運作上的缺失,他方面吸取直接保險制度的 部分優點,共同形塑出一套「以責任保險為主,兼具有直接保險特色的混合保險 制度」136

換言之,1985 年 7 月 5 日法律關於保險制度的選擇,不單純是因為妥協讓 步、折衷協調的現實考量結果,而是另有立法政策上的考量。此一考量即是:在

「加速損害賠償程序,減少損害填補障礙」的立法政策下,改革既有的責任保險 制度,使其仍能發揮直接保險制度的優點。

就此而言,唐克草案的建議雖然最後沒有被 1985 年 7 月 5 日法律所接受,

但其構想或立意,仍有一部分被該法律所吸收。從而,如果說 1985 年 7 月 5 日 法律所選擇採取的保險制度仍是一種「責任保險制度」,此一「責任保險」,也已 經不純粹是傳統保險法學理上所謂的「責任保險」。

58. 直接保險制度的一些影子

在立法政策上有意兼容並蓄責任保險制度與直接保險制度的優點,盡可能 消除二種制度的缺點之下,1985 年 7 月 5 日法律,除進一步嚴格化民事責任,

使損害賠償責任容易成立,以便使絕大多數交通事故被害人均得享有責任保險理 賠給付外,更進一步吸取直接保險制度的精神,經由許多具有創意的規定,要求 責任保險人直接面對被害人,迅速解決交通事故損害賠償問題。

例如:規定被害人對責任保險人有直接請求損害賠償的權利;規定責任保 險人有義務在事故發生後一定期限內主動向被害人提出賠償要約;規定賠償要約 數額必須充分到足以包括各種應予賠償的損害項目;規定責任保險人對被害人有 告知說明或提供相關資訊的義務;責任保險人無須經由被保險人,得逕行與被害 人洽談商議訂立賠償和解契約;被害人得在賠償和解契約訂立後一定期限內通知 責任保險人任意解除該契約;規定賠償金必須在和解契約訂立或法院判決後一定 期限內支付給被害人;將該法律許多規定界定為是「強行規定」(dispositions d’ordre public)137,在該法律規定允許範圍之外,限制責任保險人對被害人援用 其與被保險人間責任保險契約上的抗辯事由等。

136 比較 Y. Lambert-Faivre, Réflexions sur la nature juridique des assurances de responsabilité, in Mélanges Vincent, 1981, Dalloz, p. 193 ; du même auteur, La réforme du droit français de la responsabilité civile, in La réforme de l’indemnisation des victimes d’accidents de la circulation (Loi du 5 juillet 1985), colloque Aix-en Provence, juin 1985, 1985, Presses Universitaires d’Aix-Marseille, pp. 57 et 58 ; G. Viney et P. Jourdain, Traité de droit civil, Les conditions de la responsabilité, 2e éd., 1998, LGDJ, n° 972。

137 關於此點,1985 年 7 月 5 日法律雖然沒有明文規定,但實務上屢次將該法律規定解為是有關

「公共秩序」(ordre public)的規定,不容許當事人依約定排除該法律規定的適用。參閱 Cass. civ.

2e, 13 jan. 1988, Bull. civ., II, n° 13 ; D. 1988, 293, note H. Groutel ; Cass. civ. 2e, 5 juill. 1989, Bull.

civ., II, n° 144 ; Cass. civ. 2e, 6 déc. 1989, Bull. civ., II, n° 213。

59. 小結

總結以上所述,1985 年 7 月 5 日法律,依立法原意,基本上仍是在既有民 事責任普通法制的運作與思考模式上,以民事責任為主軸,搭配以強制責任保險 為主的混和保險方式,繼續從事改革。

不同的是,既然是另立特別法從事改革,當然要盡量消除既有民事責任普 通法制運作上的缺失。而如前所述138,既有民事責任普通法制運作上的缺失,主 要在於「對被害人保護不足」以及「促成訴訟案件氾濫」。為了改進這些缺失,

1985 年 7 月 5 日法律的立法政策,在強制性責任保險制度的搭配運作下,由於 實際支付賠償金者將是責任保險人,不是肇事者,立法者不再有「可能不當加重 動力車輛駕駛人或管領人賠償負擔」的顧慮,乃進一步使交通事故民事責任更加 嚴格化,以加強保護交通事故被害人,同時大幅減少保險制度的自由放任色彩,

並在損害賠償程序上創造一些避免經由法院訴訟、鼓勵進行和解、促進賠償速度 的誘因或壓力。

在此改革方向下,由於民事責任很容易成立,使得一旦發生交通事故,民 事責任是否成立的部分,不是當事人關心或爭執的重點,反而保險制度如何運作 的部分,才是交通事故被害人損害填補問題的關鍵機制。雖然,保險制度的運作 仍以民事責任成立為前提,但在 1985 年 7 月 5 日法律的架構下,民事責任僅是 扮演一個開啟保險制度運作的角色而已,一旦事故發生,通常責任隨即確定,其 後就是保險制度介入,決定被害人損害是否或如何獲得填補。

從而,真正出面解決損害賠償問題的人,是直接面對被害人,與被害人商 議談判和解計畫或與被害人在法庭進行訴訟的責任保險人。實際支付賠償金的 人,是對被害人負有賠償義務,必須儘速賠償被害人損害的責任保險人。由於責 任保險人現實上取代應就事故發生負賠償責任者的角色,因而民事責任法意義下 所謂的「應負責任者」,反而退居幕後,通常不須面對被害人,也不須實際支付 賠償金。而扮演開啟保險制度運作角色的「民事責任」,也不過僅是被害人請求 損害賠償時的「法律基礎」而已,理論上的意義多過於其實際上能發揮的功能,

與傳統民事責任普通法上所謂的「民事責任」,已相去甚遠。

由於 1985 年 7 月 5 日法律,基本上仍是維持與民事責任法掛勾,搭配原則 上是責任保險的法制結構,因而經由制訂該法律所欲實現的交通事故損害填補法 制改革,並沒有想像中的徹底激烈,只是繼續在民事責任普通法的基礎上,作一 些必要的調整而已。

既然 1985 年 7 月 5 日法律的制訂通過,只是民事責任普通法的「繼續」,

因而衍生出另一項根本問題:1985 年 7 月 5 日法律與民事責任普通法的關係如 何?此項問題與未來如何解釋適用 1985 年 7 月 5 日法律相關規定,息息相關。

138 段碼 3。

二 獨立性問題

60. 特別法與普通法的關係?

1985 年 7 月 5 日法律的立法者,既然決定繼續在既有民事責任普通法的基 礎上,作一些必要的調整,只是在改革方法上是選擇以另行制訂特別法的方式為 之,從而很自然的,該法律與民法典關於民事責任的一般規定,關係應該相當密 切才是。

換言之,1985 年 7 月 5 日法律,性質上應該是屬於民法典關於民事責任一 般規定的「特別法」,在法律適用關係上,二者之間形成「特別法-普通法」的關 係。依一般理解,關於同一事項,特別法有規定者,固然優先適用特別法規定,

但特別法的存在並不排除普通法適用的可能性,特別法未規定事項,仍應適用普 通法的規定。

因此,1985 年 7 月 5 日法律開始生效施行後,原來已經存在的民事責任普 通法,理論上仍繼續保有其規範功能,只要該法律未規定的事項,即應適用民事 責任法一般規定予以解決。從而,乍看之下,1985 年 7 月 5 日法律,並沒有完 全脫離於民事責任普通法。該法律在概念與體系上無法自給自足,獨立運作解決 所有交通事故損害賠償問題。

61. 立法技術上留下來的問題

然而,由於該法律立法技術上的一些特色,使得此項問題並非如此單純。

如前所述,交通事故被害人的損害填補,既然仍以民事責任作為其法律基 礎,因而 1985 年 7 月 5 日法律的立法者,如果在立法技術上明確規定此一民事 責任的「責任主體」、「責任要件」、「法律效果」,並提示「本法未規定者,適用 民法典其他相關規定」,就不至於發生該法律是否可以獨立運作解決所有交通事 故損害填補的問題。

問題是,該法律第一章第一條,在界定該章規定的適用領域時,卻使用一 項民事責任普通法上完全陌生的概念,即:動力車輛「牽連其中」(impliqué)所 引起的交通事故139。更重要的是,該法律第一章第一節標題,不是「關於損害賠 償『責任』的規定」,而是「關於損害賠償『權利』的規定」,而仔細閱讀該節第 二條至第六條規定可以發現,該等規定完全沒有明確提及被害人損害賠償權利的 發生要件,也完全沒有明確提及加害人損害賠償責任的成立要件,僅是列舉出何 種責任減免事由不得對抗被害人,何種責任減免事由可以對抗被害人而已。其結 果是,在「關於損害賠償權利的規定」此一標題下,只有「何種情形下不能對被 害人拒絕賠償」的規定,而沒有「何種情形下應對被害人賠償」的規定。在此種 相當特殊的立法技術下,關於「何種情形下應對被害人賠償」的問題,只能委由

139 同樣的,該法律第七條也將保險法典第 L. 211-1 條第 1 項規定的文字,由:動力車輛「肇致」

(causé)第三人損害,改為動力車輛「牽連其中」(impliqué)使第三人受有損害。

實際負責法律解釋適用的法院,加以解決。

140 參閱 Ch. Larroumet, L’indemnisation des victimes des accidents de la circulation, L’amalgame de la responsabilité civile et de l’indemnisation automatique, D. 1985, chron., 237 ; E. Bloch, La loi du 5 juillet 1985 : Point de vue sur certaines de ses dispositions après première lecture, JCP 1985 I 3223 ; G.

Viney, Réflexions après quelques mois d’application des articles 1er à 6 de la loi du 5 juillet 1985 modifiant le droit à indemnisation des victimes d’accidents de la circulation, D. 1986, 1, 209 ; C.

Wiederkher, De la loi du 5 juillet 1985 et de son caractère autonome, D. 1986, chron., 255 ; H. Groutel, Le fondement de la réparation instituée par la loi du 5 juillet 1985, JCP 1986 I 3244 ; J. Bigot, Les trois lectures de la loi Badinter, JCP 1987 I 3278 ; Y. Lambert-Faivre, L’évolution de la responsabilité civile : d’une dette de responsabilité à une créance d’indemnisation, RTDCiv. 1987, 1 ; F. Chabas, L’application dans le temps de la loi du 5 juillet 1985 et l’autonomie, Gaz. Pal. 13 nov. 1987 ; J. Huet, Délimitation du domaine de la loi de 1985, et Articulation de la loi de 1985 et du droit commun de la responsabilité, obs. RTDCiv. 1987, 354 et s. ; P. Conte, Le législateur, le juge, la faute et l’implication (la fable édifiante de l’autonomie de la loi du 5 juillet 1985), JCP 1990 I 3471 ; M. P. Camproux, La loi du 5 juillet 1985 et son caractère exclusif, D. 1994, chron., 109 ; F. Chabas, Les accidents de la circulation, collection “connaissance du droit”, 1995, Dalloz, p. 35 et s. ; G. Viney et P. Jourdain, Traité de droit civil, Les conditions de la responsabilité, 2e éd., 1998, LGDJ, n° 974 ; H. Groutel, Nouveau

Wiederkher, De la loi du 5 juillet 1985 et de son caractère autonome, D. 1986, chron., 255 ; H. Groutel, Le fondement de la réparation instituée par la loi du 5 juillet 1985, JCP 1986 I 3244 ; J. Bigot, Les trois lectures de la loi Badinter, JCP 1987 I 3278 ; Y. Lambert-Faivre, L’évolution de la responsabilité civile : d’une dette de responsabilité à une créance d’indemnisation, RTDCiv. 1987, 1 ; F. Chabas, L’application dans le temps de la loi du 5 juillet 1985 et l’autonomie, Gaz. Pal. 13 nov. 1987 ; J. Huet, Délimitation du domaine de la loi de 1985, et Articulation de la loi de 1985 et du droit commun de la responsabilité, obs. RTDCiv. 1987, 354 et s. ; P. Conte, Le législateur, le juge, la faute et l’implication (la fable édifiante de l’autonomie de la loi du 5 juillet 1985), JCP 1990 I 3471 ; M. P. Camproux, La loi du 5 juillet 1985 et son caractère exclusif, D. 1994, chron., 109 ; F. Chabas, Les accidents de la circulation, collection “connaissance du droit”, 1995, Dalloz, p. 35 et s. ; G. Viney et P. Jourdain, Traité de droit civil, Les conditions de la responsabilité, 2e éd., 1998, LGDJ, n° 974 ; H. Groutel, Nouveau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