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5-1 『開放式實驗住宅』之建築計畫

5-1.1

規劃緣起

由於台灣人口快速成長及與住居環境惡化,現有台灣住宅之供給方式無法有效滿 足使用多樣性需求,人們為求得更寬廣以及彈性的居住空間,進而違法變更或搭 設違建等,使二次施工情況極為普遍,形成人力和建材之浪費及環境污染,亦違 反『永續發展』之原則,針對現況,實有提出檢討及改進之必要。

5-1.2

計畫目標

本研究試圖從台灣現有住宅建築之生產及供給方式外,相對應於台灣地區封閉式 住宅建築型式,以開放性建築角度,配合建築工程合理化及再生之觀念,提供一 能滿足使用者空間變動及彈性使用需求的『開放式實驗住宅』建築計畫,並作為 建議未來從事建築設計者、建設公司、營造廠及相關研究者參考。

由於目前正值推動本土化開放建築之初期,許多專家學者建議先界定現階段的任 務,釐清此實驗住宅與一般住宅之最主要的差異,而後再加以實驗,以瞭解開放 式住宅在台灣的可行性,接受度,及可能出現的問題(參見附錄-B)。根據專家 學者的建議,本研究小組界定此實驗住宅與一般住宅之主要差異在於提供住戶某 種程度的『開放性』。而達成此訴求的方式則有二:

1. 開發整合性之隔間牆,地板及天花板產品,以因應居住空間需求之改變。

2. 先提供一具有彈性之封閉型支架體,而後由不同的設計者在此支架體架構 下,依照不同的使用者特定的居住需求,進行住宅空間規畫與設計。

5-1.3

產品定位

此『開放式實驗住宅』應具有以下之特色:

1. 安全

能有效提供防災能力的居住環境 結構採韌性設計,設置隔減震系統 2. 健康舒適

自然通風及對流,以求得舒適的溫濕度

適當地使用隔音及吸音裝置,以有效減低噪音

採用適當的遮陽裝置及開窗方式,以有效利用自然光 能提供與自然環境共生的居住環境與自然共生

3. 經濟

能在最經濟的能源使用狀況下,提供必要的各類生活需求

建築填充系統構件能被回收再利用,以減少修建改建之建材損耗 4. 符合使用行為

居住單元精緻使用,符合使用者生活特性,具彈性以因應需求之改變;

居住單元群共享公共設施 外部開放空間,敦親睦鄰 5. 方便維修管理

有效管理進出人員,提供安全的居住環境

理想的管線配置方式,以方便未來管理維修工作之進行 6. 高科技配備

具備先進的電腦網路設施,結合資訊,設備,及管理系統 此『開放式實驗住宅』將具有以下之實驗功能:

1. 開放性建築產品(隔間牆,地板,天花板)在住宅內使用狀況之實驗 2. 住戶使用行為(修建改建之頻率,規模,費用等)之調查記錄

5-1.4

建築計畫

1. 基地位置(略)依據實際個案情況不同,建議為純住宅區 2. 基地面積:建議約 900 m2(300 坪)左右

3. 戶數:建議約 20 戶左右

4. 建蔽率:參考適用法規,建議約 50﹪

5. 容積率:參考適用法規,建議約 200~250﹪

6. 基地計畫

基地使用原則:開放性住宅配置應考量基本環境條件如方位、日照、通 風採光、及噪音等因素,對應開放性建築空間使用變動性,應考量未來 公共設施(電力、電信、上下水道)等系統使用分布情況。

開放空間設置原則:

(1) 面積:地面層留設綠化空間、屋頂空中花園設置。

(2) 植栽:應選擇移植、適應性佳,存活率高植栽為主。

7. 住戶計畫

成員數 3 種(2,4,6 人)

年齡層 3 種(老中青)

8. 住宅空間計畫

住宅單元坪數:建議提供 16、24、32、40 坪,並依據實際需求增減。

住宅單元之開放性:使用者性質不同時,可提供予使用者自由設計及運 用,並配合室內隔間,地板,天花等構件及設備系統,整合再加以變化。

住宅單元間之組合:擴充單元空間時,應以模矩尺寸為原則,避免任意 擴建,使填充體(如外牆)等無法接合,利用適當的方式聯繫各單元空間。

平面標準化:以整合及擴充容易之坪數,並運用格狀系統使結構體與填 充體可配合施作,注意支架體尺寸應為填充體之倍模矩。

9. 結構計畫

模矩:建議使用 7.2m*7.2m 平面模矩。

外牆:牆與結構體構件形成獨立系統,以因應開放性空間變化時之需求,

並使用預鑄化及半預鑄化等的技術,即外牆帷幕牆化,以作適當的對應。

單元模矩:簡化平面及剖面結構模矩尺寸,因應開放空間設計要求不同 可相互轉用安裝單純化。

10. 構法計畫

支架體:推動初期,建議支架體保持固定,不具開放性。

填充體:設計理想的介面構件,結合隔間,地板,天花等主要構件,以 因應未來需求之改變

11. 設備計畫 空調系統

(1) 方式選用:依個案情況不同選用中央或個別式空調。

(2) 立面處理:採用個別空調時,注意立面與設備之協調。

電力電氣系統

(1) 管線配置:管線配置於設配管道間及設備槽中。

(2) 介面計劃:使用軟管式管線系統、萬能接頭、隨插即用插頭因應空 間彈性不同。

給排水系統

(1) 排水計劃:以分流式系統將各空間排水與污排水分離。

(2) 設置容量:各種給排水裝置設計時應留足夠容量,並預留彈性擴充 量,以因應使用者變化及空間需求不同。

(3) 配管路徑:設置垂直管道間供應各種設備立管,水平分支管則留設 於地板設備槽。

(4) 介面接合:給排水等主幹管應設計留設標準化分支管接頭,並配合 空間變化不同及需求自由留設。

衛浴系統:使用模矩化之整體式廚浴單元,工廠預鑄單元組合。

12. 防災計畫

配置:防止延燒措施及避難路徑設計。

平面:空間使用變化時(增加),平面結合之防火區劃,並確保最少二向 之避難逃生路徑。

構法:採用防火構造及耐火工法。

裝修材料:裝修材不燃化為基本原則,並考量裝修材料發煙量,避免使 用發火時會產生有毒氣體之內裝材,並考量管線防火披覆等。

5-1.5

成本分析

本研究擬定以下之假設條件,以便進行興建此一實驗住宅之成本分析:

1. 300 坪之土地

2. 50%之建蔽率,及 250%之容積率 3. 80%之地下室開挖率

4. 公共設施面積佔總樓地板面積之 20%

5. 25%之利潤

6. 土地成本為每坪 10 萬元及 20 萬元二種狀況

7. 營建成本:每坪 6 萬元(較一般住宅之營建成本每坪 5 萬元為高)

分析過程如下:

總成本

樓地板面積:300*250%+300*0.8(地下室)= 990 坪 建造成本 = 990*6 = 5940 萬

- 若土地成本為每坪 10 萬元,總成本為 5940+10*300 = 8940 萬 每坪成本 = 8940 / (300*250%*0.8) = 14.9 萬元

- 若土地成本為每坪 20 萬元,總成本為 5940+20*300 = 11940 萬 每坪成本 = 11940 / (300*250%*0.8) = 19.9 萬元

總價:在加上合理的利潤(25%),每坪售價為 18.6 萬元及 24.9 萬元。

由以上之分析結果得知,此實驗住宅可能得能的售價在每坪 20~25 萬元左右。相 較於台北市不同區域的房屋售價,此售價稍微偏高。因此,若要能在價位上有競

爭力,則必須慎選基地位置,以有效控制土地成本。如此一來,應可以吸引顧客,

以稍高的價位,而購得具有開放性附加價值之住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