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POE 教學的相關理論

「我聽過,我忘記;我看過,我記得;我做過,我瞭解」,這種 Dewey

「做中學」(learning by doing)的理念促使我們從事第一線的基礎 科學教學的老師深深的認為和感受:讓學生自己來操作實驗與細心觀 察現象如此一來可以從中得到較具體且直接的感受,所以希望以融合 實驗操作與現象觀察的 POE 教學活動來強化成就學生的科學學習

POE最初是由美國Pittsburgh大學的Champagne,Klopfer和 Anderson於1980年發展的DOE(Demonstrate-Observe-Explain)概念 晤談教學策略改良而來的,Gunstone & White (1981) 認為預測的理 由能呈現學生原本的認知架構,又能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預測階 段對於了解學生概念及提升教學成效具有重要性,因此將DOE策略設 計改良成POE教學策略,以期待有更好更棒的教學成效。

POE基本的思考程序是先設計某一個教學情境讓學生先進行「預 測」看看會有何結果或現象發生(例如最常看到的經典例子:預測輕

14

重不同的物體,何者先著地?),要求學生寫下自己的預測以及理由 之後,接著進行實際操作,讓學生用心去「觀察」有何現象發生?觀 察之後寫下自己的觀察結果,如果在操作完畢後發現與預測的不一樣,

那就請學生試著「說明」原因或理由。如此的歷程中會具有認知衝突 (cognitive conflict)的特色,而所謂認知衝突的特色就是設計的情 境是學生常具有的迷思概念(觀察到的現象與預測的不一樣),進而 探索學生如何解釋自己的觀點與現象之間的差異,POE是以建構主義 為基礎所發展而得的教學策略(Searle與Gunstone,1990;引自邱彦 文,2000)。傳統的教學法以教師為中心,強調記憶與反覆的練習,知 識是由教師直接傳送給學生,學生是被動的接受者。課程的內容絕大 部份是由教科書及考試題目所決定。教學的重點則偏重學生對於事實 及運算規則機械化的學習,至於學生概念理解的程度並未受到重視

(郭重吉,2002),因此,老師的功能成為知識的灌輸者,然而建構 主義強調的是:人才是知識結構的建構者,學生要自己主動地建構知 識而非被動的吸收。此外,建構主義也強調學習者概念和探究方法之 間的互動。

建構主義對於數理教學主要的影響在於強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 中,對於知識的宣稱、探究的方法與目的做不斷的重組、修正與調適

15

(郭重吉,1992)建構論的三大原則如下(詹志禹,2002):

第一原則:主動原則

「知識並非由認知主體被動的接受而來,而是由認知主體主動建 造而成。」(von Glasersfeld,1989,p.182)

第二原則:適應原則

「認知的功能是適應性的,是用來組織經驗的世界,不是用來發 現本體的現實。」(von Glasersfeld,1989,p.182)

第三原則:發展原則

知識的成長是透過同化、調適及反思性抽取等歷程逐漸發展而成,

後續知識必須植基於先備知識且受限於先備知識。學生在認知發展過 程中所建構的知識,有很大比例是與專家、教師和課本是不同。科學 教育學者將這些學生所持有不同於專家知識的概念稱為迷失概念 (misconception) 。學生是持著個人對世界的先期概念

(preconception) 進入學習環境。 這些概念可能不是課程編者和教 師所認為的科學家可接受的「正確」概 念,而學生持著錯誤的世界 觀,有可能直至成人時期仍然一樣。有關於學生持有迷思概念或質樸 概念的可能來源根據許多研究結果歸納列述下: (引自官翰德,

1999)

16

1.來自教科書的內容。

2.來自教師教學的過程。

3.由日常生活經驗而來。

4.由同儕的影響而來。

5.來自一些與生俱來的觀念。

6.由通常的隱喻或用語而來。

7.由直接觀察而來。

8.從類比、字義的聯想、混淆衝突而來。

9.由知識的缺乏而來。

10.日常用語不同於科學用語。

11.以自我為中心的觀點去看事情。

12.兒童比較有興趣的事件有特別的解釋

學生知識的建立是透過與環境、人群互動而建構出來的,因此不 同的環境會導致不同的學習結果,而所謂環境即學習的過程中與學習 者產生交互作用的外在影響(楊秀霞,民88)。此外,再加上學習者 的自身經驗及家庭背景不同,所以每個人的想法或多或少會有差異。

由於建構主義強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真正所產生的,而非只是被 動的吸收,因此基於建構主義的理念所提出的教學設計,不同於傳統

17

18

針對建構式教學的教學設計,學者提出的概念改變教學模式常見的有 Osborne and Freyberg(1985)的準備-聚焦-挑戰-應用四階段教學流 程和 Driver 等人(1986)所發展的建構主義教學模式,如下表 2-2 和 2-3(建構論:理論基礎與教育應用(頁 238、240),詹志禹(2002)。

臺北市:正中)。在課程設計的觀點上,除考慮到學理上的依據、國 情的需要、教師的教學經驗等,對於國內學生學習特性,如已有知識、

學習風格、學習動機和社會壓力等,需進行相關實徵性研究。對於新 個案的評鑑也應考慮到學生認知結構的改變及認知能力的增進,非僅 止於計算能力、學科知識、過程技能能力及態度等方面的成果。(郭 重吉,1992)

19

20

21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