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九年一貫課程之內涵

國民教育課程應「以生活為中心,配合學生身心能力發展歷程;尊重個性發展,

激發個人潛能;涵養民主素養,尊重多元文化價值;培養科學知能,適應現代生活需 要」的新內涵(教育部 1998),使我國的課程發展,有了一個較能因應時代變遷的新 方向。主要內容依 2000 年 9 月 30 日台(89)國字第 89122368 號令公布之《國民中小 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簡要說明如下:

一、 基本理念(教育部,2000)

教育之目的以培養人民健全人格、民主素養、法治觀念、人文涵養、強健體魄及 思考、判斷與創造能力,使其成爲具有國家意識與國際視野之現代國民。本質上,教 育是開展學生潛能、培養學生適應與改善生活環境的學習歷程。因此,跨世紀的九年 一貫新課程應該培養具備人本情懷、統整能力、民主素養、鄉土與國際意識,以及能 進行終身學習之健全國民。

二、 教育目標

國民中小學之課程理念應以生活爲中心,配合學生身心能力發展歷程;尊重個性 發展,激發個人潛能;涵泳民主素養,尊重多元文化價值;培養科學知能,適應現代 生活需要。國民教育之學校教育目標在透過人與自己、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等人性化、

生活化、適性化、統整化與現代化之學習領域教育活動,傳授基本知識,養成終身學 習能力,培養身心充分發展之活潑樂觀、合群互助、探究反思、恢弘前瞻、創造進取 的健全國民與具世界觀之公民,需引導學生致力達成下列課程目標:

1.增進自我瞭解,發展個人潛能 2.培養欣賞、表現、審美及創作能力 3.提升生涯規劃與終身學習能力 4.培養表達、溝通和分享的知能

5.發展尊重他人、關懷社會、增進團隊合作 6.促進文化學習與國際瞭解

7.增進規劃、組織與實踐的知能 8.運用科技與資訊的能力

9.激發主動探索和研究的精神 10.培養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 基本能力

國民教育階段的課程設計應以學生為主體,以生活經驗為重心,培養現代國民所 需的基本能力。

1.瞭解自我與發展潛能:充分瞭解自己的身體、能力、情緒、需求與個性,愛護 自我,養成自省、自律的習慣、樂觀進取的態度及良好的品德;幷能表現個人 特質,積極開發自己的潛能,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2.欣賞、表現與創新:培養感受、想像、鑒賞、審美、表現與創造的能力,具有 積極創新的精神,表現自我特質,提升日常生活的品質。

3.生涯規劃與終身學習:積極運用社會資源與個人潛能,使其適性發展,建立人 生方向,幷因應社會與環境變遷,培養終身學習的能力。

4.表達、溝通與分享:有效利用各種符號(例如語言、文字、聲音、動作、圖像或 藝術等)和工具(例如各種媒體、科技等),表達個人的思想或觀念、情感,善於 傾聽與他人溝通,幷能與他人分享不同的見解或資訊。

5.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具有民主素養,包容不同意見,平等對待他人與各族 群;尊重生命,積極主動關懷社會、環境與自然,幷遵守法治與團體規範,發 揮團隊合作的精神。

6.文化學習與國際瞭解:認識幷尊重不同族群文化,瞭解與欣賞本國及世界各地 歷史文化,幷體認世界爲一整體的地球村,培養相互依賴、互信互助的世界觀。

7.規劃、組織與實踐:具備規劃、組織的能力,且能在日常生活中實踐,增強手 腦幷用、群策群力的做事方法,與積極服務人群與國家。

8.運用科技與資訊:正確、安全和有效地利用科技,搜集、分析、研判、整合與 運用資訊,提升學習效率與生活品質。

9.主動探索與研究:激發好奇心及觀察力,主動探索和發現問題,並積極運用所 學的知能於生活中。

10.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養成獨立思考及反省的能力與習慣,有系統地研判問題,

幷能有效解決問題和衝突。

四、 學習領域

爲培養國民應具備之基本能力,國民教育階段之課程應以個體發展、社會文化及 自然環境等三個面向,提供語文、健康與體育、社會、藝術與人文、數學、自然與生 活科技及綜合活動等七大學習領域。

1.學習領域爲學生學習之主要內容,而非學科名稱,除必修課程外,各學習領域,得 依學生性向、社區需求及學校發展特色,彈性提供選修課程。

2.學習領域之實施應以統整、協同教學為原則。

3.各學習領域主要內涵:

(1)語文:包含本國語文、英語等,注重對語文的聽說讀寫、基本溝通能力、文化與 習俗等方面的學習。

(2)健康與體育:包含身心發展與保健、運動技能、健康環境、運動與健康的生活習 慣等方面的學習。

(3)社會:包含歷史文化、地理環境、社會制度、道德規範、政治發展、經濟活動、

人際互動、公民責任、鄉土教育、生活應用、愛護環境與實踐等方面的學習。

(4)藝術與人文:包含音樂、視覺藝術、表演藝術等方面的學習,陶冶學生藝文之興 趣與嗜好,俾能積極參與藝文活動,以提升其感受力、想像力、創造力等藝術能

力與素養。

(5)自然與生活科技:包含物質與能、生命世界、地球環境、生態保育、資訊科技等 的學習、注重科學及科學研究知能,培養尊重生命、愛護環境的情操及善用科技 與運用資訊等能力,幷能實踐於日常生活中。

(6)數學:包含數、形、量基本概念之認知、具運算能力、組織能力,幷能應用於日 常生活中,瞭解推理、解題思考過程,以及與他人溝通數學內涵的能力,幷能做 與其他學習領域適當題材相關之連結。

(7)綜合活動:包含童軍活動、輔導活動、團體活動、及運用校內外資源獨立設計之 學習活動。

4.各學習領域學習階段係參照該學習領域之知識結構及學習心理之連續發展原則而劃 分,每一階段均有其能力指標。

五、 課程特色

《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總綱綱要》具有四大重點(教育部 1998):

(一)以培養現代國民所需的基本能力爲課程設計核心架構。

(二)以學習領域合科教學取代現行分科教學。

(三)提供學校及教師更多彈性教學自主空間。

(四)降低各年級上課時數,減輕學生負擔。

至於新課程之特色,則具有下列五點(教育部 1998):

(一)以基本能力取代學科知識,不再偏重學科知識。

(二)因應國際化趨勢,國小自五年級起實施英語教學。

(三)強調科際整合與協同教學,打破以往各科互不連貫的現象,讓學生的學習活動 具邏輯性與連貫性。

(四)以學校、地方爲出發點設計課程,不再有由上而下,強調全國統一性的課程標 準,而由地方政府、學校與教師設計符合學生需要的課程。

(五)完整結合課程教學與評量,促使學習評量多元化。

由以上四大重點、五大特色,可看出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符合其修訂的時代精神:

1.反「集權」(或權威)、2.反「知識本位」(或專業)、 3.反「精英」導向。(陳 伯璋 1999)各學者專家也對於九年一貫課程之特色提出個別的看法,可歸納爲:課程 鬆綁、基本能力導向、課程統整化、教學團隊合作、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學習節數彈 性化、英語學習提前化,以及績效責任制度化等八項,茲分述於次:

一、課程鬆綁

以「課程綱要」代替「課程標準」,降低教育部對課程實施的規範與限制,提供 民間教科書編輯者及學校實施課程時較大自主性,因而具體實踐課程鬆綁之教改主張

(楊春生,2000;歐用生、楊慧文,1999;林殿傑,1999)

二、基本能力導向

九年一貫課程強調學生基本能力的培養,注重生活實用性,培養學生具備「帶著 走的基本能力,拋掉背不動的書包與學習繁雜的知識教材」(林清江,1998),因此,

在九年一貫課程中,知識係以生活實用知能為內涵,成為培養學生能力的工具。(楊 益風,1999;黃政傑,1999;歐用生、楊慧文,1999;藍順德,1999;林殿傑,1999)

三、課程統整化

新課程綱要將國中小林立的學科加以整幷刪減,幷納入資訊、兩性、人權、環保、

宗教、法治等新興議題,統整爲七大學習領域,和六大議題,教師應配合實施統整的、

主題式的合科教學、協同教學,使學生獲得完整的知識和生活經驗。(歐用生、楊慧 文,1999;周梅雀,1999;林殿傑,1999)

四、教學團隊合作

九年一貫課程係以學習領域取代傳統分立的學科,故教師必須依學習領域組成「教 學群」,實施協同教學。這種調整與改變,將破除學科分立的缺失,有助於全人教育 的實現。(楊益風,1999)

五、學校本位課程發展

九年一貫課程強調學校本位課程發展,賦予學校更多課程決定的權力,因而學校 教師在發展課程、自編教材、以及教學實施等均有相當程度的彈性,此一特性將使學 校教育更具專業水準。(楊益風,1999;黃政傑,1999;林殿傑,1999)

六、學習節數彈性化

課程簡化,幷賦予學校和教師許多彈性和自主,以學習領域的總節數作規劃,只 要符合「基本授課節數」的要求,其餘的時間爲「彈性授課節數」,以營造人性化、

適性化的學習環境,發展學生特性,幷發揮學校特色。(楊益風,1999;歐用生、楊 慧文,1999;黃政傑,1999)

七、英語學習提前化

九年一貫課程將學習外語的年齡向下延伸,國小五年起即實施英語教學,以掌握 學習外語的時機,幷配合時代脈動與社會需要。(楊益風,1999;林殿傑,1999)

八、績效責任制度化

九年一貫課程亦重視課程的評鑒,規定課程評鑒應由中央、地方政府和學校分工 合作,各依權責實施,評鑒範圍包括課程教材、教學計畫、實施成果等,評鑒方法應 采多元化方式進行,評鑒果更應做有效的應用;其特徵為:(1)強調中央、地方政府 和學校皆應實施課程評鑒,而非只有教育行政機關才能評鑒。(2)要求各校均應組織

九年一貫課程亦重視課程的評鑒,規定課程評鑒應由中央、地方政府和學校分工 合作,各依權責實施,評鑒範圍包括課程教材、教學計畫、實施成果等,評鑒方法應 采多元化方式進行,評鑒果更應做有效的應用;其特徵為:(1)強調中央、地方政府 和學校皆應實施課程評鑒,而非只有教育行政機關才能評鑒。(2)要求各校均應組織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