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2.2 土壤電阻性質量測:時域反射法(TDR)

2.2.1 TDR量測系統

圖 2 - 11為時域反射法之設備簡圖,包含階躍脈衝電壓產生器(Step Generator)、訊號採樣器(Sampler) 與示波器 ( Oscilloscope),以及傳 輸系統,包含同軸纜線(coaxial cable)與量測探頭(measurement probe)。脈衝產生器產生電壓脈衝傳至同軸纜線,訊號採樣器擷取並 Step Generator

Coaxial Cable

Measurement Probe

TDR Device

L

Topp et al.(1980)所定義視介電常數 (apparent dielectric constant,

Ka),可以由圖 2 - 12兩反射點a、b間之走時差(t)決定之: 議使用Heimovaara’s (1993) method,量測空氣中及純水中的波形,求 取感測器波形起始點以及感測器走時,如式(2 - 33):

圖 2 - 12 TDR 於土壤中量測之波形示意圖

而由前述文獻回顧指出。由於水之介電常數與土壤顆粒或空氣之 介電常數差異甚大,些微含水量之變化即可使此空氣—土壤顆粒—水 其整體介電常數有明顯的變化,因此在高頻時之介電性質受土壤體積 含水量所控制(Topp et al., 1980, Lin et al., 2000)。許多學者透過實驗 建立此一視介電常數與土壤體積含水量的經驗公式或半經驗公式,其 中以Topp et al.(1980)所發表之經驗公式廣被採納。土壤之體積含 水量與介電常數之平方根成正比,其關係可簡單表示為

θ b a

Ka = + (2 - 34)

2.2.3 TDR 導電度量測率定

但該方法未能考慮纜線電阻的影響,Lin et al.(2007)則考慮纜線電 阻的DC 串聯電阻電路,重新推導導電度,如式(2 - 36):

⎟⎟

corrected

+ (electrical resistivity tomography, ERT),是將一維的垂直與橫向探測結 果綜合組成電阻率剖面,適用於大範圍的地表下地層電阻率分佈情 形,而影響電阻率的變化因數包含了地質材料的導電特性、顆粒排列 方向、孔隙率、含水量、飽和度、地層構造、地層所含離子濃度等等。

由於地層內部常由粉土、砂土、黏土、礫石層、母岩以及含水層等組 合成不同層次,各層次有其特有之電阻率,便可利用不同電阻率厚度 和層次,進而推定各層之水文地質狀態。

地電阻影像探測的量測原理,乃藉由外加低頻交流電經由圖 2 - 13中電流極C1、C2 流入地層中,再利用電位極P1、P2 量測地層所反 應的電位差,由所量測的電位差與電流值,經靜電學理論計算可得到 受測土層之視電阻率(apparent resistivity);再藉由不斷改變施測電極 之間距及位置,即可得到不同範圍之視電阻率,最後將視電阻率分佈 經反算分析後,即可推估地層實際電阻率分佈情況。

視地電阻量測空間影響範圍視電極間距而定,間距越大其探測深 度越深,不過相對地解析能力便會有所降低,所以必須根據探測目 的,在探測深度與解析度兩者之間取得平衡,以獲得較佳結果。而一 般實務上在進行地電阻探測時,於地表佈設數十根的電極棒,以 Wenner為例,量測過程中每次選取等間距的四根電極棒作為電流極 C1、C2 與電位極P1、P2 來量取一筆資料(如圖 2 - 13所示),再藉 由改變電極間距與位置,獲得不同幾何空間位置上的視電阻率值,所 獲得之電阻剖面稱為擬似電阻率剖面(Pseudo-Section)。最後經由反 算分析獲得真實地電阻影像剖面,藉以瞭解地層構造(Loke, 2003;

尤仁弘, 2006)。

圖 2 - 13 Wenner 地電阻探測量測示意圖(摘自尤仁弘,2006)

ρ areaof cross-section length

其中i 為每單位橫斷面積中的電流密度。

圖 2 - 14 單點電極電流與電位分佈(修改自 Loke, 2003)

若假設地表佈設兩個電流極C1、C2,如圖 2 - 15,圖 2 - 16所示,

並且在兩電流極之間佈設兩個電位極P1、P2以量取C1、C2之間的電位 差值。C1為輸入端電流極以+I表示,C2則為輸出端電流極-I,其中C1

和P1的距離為R1,P1和C2的距離為R2,C1和P2的距離為R3,P2和C2

的距離為R4。根據式(2 - 44)所得關係, C1以及C2對P1的電位貢獻分 別為:

1 1

C 2 R

V I

π

= ρ

2 2

C 2 R

V I

π ρ

= (2 - 47)

由靜電學原理得知,多點電荷對某點產生的電荷大小,會等於每一個

⎟⎟

電阻率值。

圖 2 - 15 雙點電極排列示意圖(修改自 Reynolds, 1997)

圖 2 - 16 雙點電極電流與電位分佈變化(Telford, 1990)

Telford(1990)以電流極間距與深度的變化關係,對均質地層的 水準電流密度做相關探討,如圖 2 - 17所示,其中L為兩電流極C1

C2的距離,x是P點投影至地表與C1的距離,z為P點深度,r1r 則分

圖 2 - 17 均質地層下雙點電極水準電流密度幾何參數(Telford, 1990)

圖 2 - 18 電流極間距和深度的改變與 P 點的水準電流密度變化

(Telford, 1990)

Nostrand 與 Cook(1966)提出了一個可計算均質地層下雙電流 極的電流通過百分比,如式(2 - 54):

= π L

z 2

i 2tan 1 (2 - 54)

利用式(2 - 54)的關係,可求得均質地層下的電流通過百分比i如圖 2 - 19所示,當z=L2時,只有 50%的電流到達其深度,但是當Z =L時,

則有到達70%的電流通過,因此當電極間距越大時,會有較多的電流 貫入較深的地層內。

圖 2 - 19 均質地層電流通過百分比(Nostrand and Cook, 1966)

在非均質地層情況下,Hubbert(1940)提出一個位元於兩不同 材料介面處的電流折射關係,來解釋地層的電阻率在非單一均質的地 質條件之下,所產生的電阻率變化,如式(2 - 55):

1

圖 2 - 20 非均質地層電流折射(Hall, 1992)

圖 2 - 21 非均質地層電流密度分佈(Hall, 1992)

2.3.2 二維地電阻施測方法 2.3.2.1 施測原理

二維地電阻影像法於現地施測時,依照探測目的所需要的探測深 度與解析度,在地表面佈設數十根等間距電極棒後,根據前述文獻所 介紹雙點電極電流場下,可求出地層中某深度位置的視電阻率ρa

G 支為電位極P1 和P2,並根據式(2 - 56)於Wenner排列方式下的幾何量 測原理,進行量測,如此即可量測到第一個位置的視電阻率值。而在

固定此電極間距下,向右不斷平移,一次選擇四根電極棒,也就是以 第二支與第五支電極為電流極C1 和C2,以第三支與第四支電極為電 位極P1 和P2,以此類推,即可量測到第一層視電阻率值,接著再藉 由改變電極間距的大小,如兩倍、三倍、四倍等等的等電極間距,則 可量測到不同深度層面的視電阻率值。如此反覆施做,即得到完整擬 似電阻率影像剖面(Pseudo-Section)。地電阻量測所得到之擬似電阻率 影像剖面表示每一施測幾何(電極配置)所得到之視電阻率,必須透 過反算分析方能獲得地層真實的電阻率分佈。反算分析之方法主要以 正算模式為基礎,通常假設一電阻率分佈,其量測之視電阻率可依據 靜電學理論與有限元素法(finite element)或有限差分法(finite difference)來模擬預測,接著設法改變電阻率分佈,使得預測的視電 阻率值盡量逼近量測值,則可估計出地層之真實電阻率分佈,現地由 於資料量大,反算分析通常以結合正算模式之最佳化方法來進行。

圖 2 - 23 電極排列施測流程(Wenner 為例)(修改自尤仁弘,2006)

2.3.2.2 電極排列方式比較

在現地施作地電阻探測時,會依照所預期達到的工程目的來選擇 施測的電極排列方法。而影響各種電極排列的探測結果,一般以下列 三個因素來做探討:(1)訊號強度(2)可探測深度(3)垂直與橫向 解析能力。

訊號強度除了會受週遭環境雜訊影響外,在一般情況下會與電極 幾何排列參數 K 成反比關係,且訊號強度衰減係數為幾何排列參數 的倒數,即 1/K。Edwards(1977)則提出一測深參數為 Ze/L 來,推 估各電極排列方式的最大探測深度,其中 Ze 是探測深度,L 則是測

由0.025 公尺到 1 公尺的各電極排列下靈敏度剖面,來探討其解析能 力(楊證傑,2005)。

根據以上三種量測影響因素,可以對常見的電極施測方法的綜合 表現有所瞭解。以Wenner為例來說,其電極排列法如圖 2 - 22,四根 電極成等間距排列,其電極排列幾何參數k=2πa,故訊號強度衰減係 數是1/k,即為 1/2πa,與其他的電極排列法比較起來相對訊號衰減程 度低,故訊號強度較強。因此Wenner適合用在以監測為目的之工址,

以降低背景雜訊大時所造成的影響。根據Edwards(1977)提出的測 深參數,Wenner的探測深度約為展距的 0.173 倍,相對適用於淺層的 調查。依照靈敏度剖面的結果分析,Wenner排列下的電阻率值對於垂 直方向靈敏度較高,電阻率值變化明顯,但是在水準方向卻不顯著,

因此垂直方向解析度優於水準方向,若當地質狀態為垂直向下的水準 層狀變化時,以Wenner來施測會得到較佳的探測結果。

依據上述分析方法,我們將一般常見的各施測方式所表示出的三 種量測特性整理如表2-4 所示。

表 2 - 4 各施測電極排列方式綜合比較

電極排列方式 訊號衰減強度

探測深度 Ze/L (Ze:測深, L:展距)

較佳解析方向

Wenner 1/2πa(佳) 0.17(最差) 垂直向 Wenner-

Schlumberger 1/n2(次佳) 0.17(最差)

垂直向 側向 Dipole-Dipole 1/n3(差) 0.22(差) 側向 Pole-Dipole 1/n2(次佳) 0.36(次佳) 側向 Pole-Pole 1/2πa(佳) 0.86(佳) 皆較差 結果顯示,在訊號衰減程度方面,以 Wenner array 和 Pole-Pole array 最佳,相對訊號強度最強,但因 Pole-Pole array 的電流極 C2 和 電位極 P2 為遠電極,故兩者之間可能會涵蓋較多雜訊,所以實際上 訊號強度不及Wenner,因此 Wenner 較適用於以監測為目的之工程;

探測深度部份以 Pole-Pole array 的探測深度最深,測深參數 Ze/L 達 0.86,而以 Wenner array 與 Wenner-Schlumberger array 最差,故適用 於淺層地質探測,深層探測則以Pole-Pole array 為主;至於各種排列 在地層的解析能力,於垂直向與水準向各有其優缺點,則須依不同的 工程探測目的來選擇最佳的排列方式。

2.3.2.3 ERT 反算原理

由 ERT 量測所得不同深度位置之視電阻率值,稱為擬似電阻率 剖面(pseudo-section),必須經過反算分析才可以得當真實地層的電 阻率剖面,所以此節將探討反算分析的原理與過程。

定義反算最佳化過程中,量測資料行向量y、模型反應函數行向 量f、模型參數行向量 q,分別以下列的型式表示:(Loke, 2003)

y =col

(

y1,y2,...ym

)

f =col

(

f1, f2,...fm

)

(

q q q

)

col

q= 1, 2,... m (2 - 57)

其中 m 表示向量中有 m 個量測資料值。若反應函數為一個線性 系統,則我們將量測資料向量y 與模型參數向量 q 帶入反應函數後,

所得到的反應函數向量f 的差值定義為向量 d,即:

f y

d = (2 - 58)

1.最佳化最小平方反演算法

在最小平方法的最佳化過程中,最終目標是希望使式(2 - 58)中 d 的誤差平方和E(如式(2 - 59)所示),能減低到最小。因此利用高斯

其中J 即為 Jacobian 矩陣;由此得到第 i+1 次的模型參數 i

其中J 即為 Jacobian 矩陣;由此得到第 i+1 次的模型參數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