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我國教育經濟學學科發展史研究/ 145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我國教育經濟學學科發展史研究/ 145"

Copied!
1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我國教育經濟學學科發展史研究

林怡君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生

中文摘要

本文自學科發展成形之理論出發,意圖爬梳出奠定學科專業化之要件。再經 史料分析,描繪出教育經濟學此門學科,於世界歷史上創發的背景,藉以探究本 學科存在之必要性與重要性。同時,透過考察教育經濟學學科在我國發展之脈 絡,配合前述理論進行交叉檢視,進而對推動我國教育經濟學的專業發展,提出 具體建議。 關鍵詞:教育經濟學、經濟學、學術史、學科

(2)

A Historical Examination on the Discipline of

Economics of Education in Taiwan

Lin, Yi-Chun

PhD Student,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Abstract

Based on the previous studies to demonstrate the development of an academic discipline, the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is mainly to intend to generalize the professional indicators of building up an academic discipline,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the subject of economics of education. Then, the necessity and importance of economics of education is stressed by analyzing its transformation in the Western academic world. Consequently, the eight indicators are supported to examine the professionalization of economics of education in Taiwan. Finally, some suggestions to improve this discipline, economics of education, are concluded.

Keywords : Economics of Education, Economics, Academic History, Academic Discipline

(3)

一、前言

《全球競爭力報告》(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指出,即便經濟蕭 條,但各國政府仍不斷投資公共建設、健康、教育等,以維繫長期競爭力(WEF, 2010, 2012)。此不但突顯出普世對於「教育能貢獻經濟」,此一想法的共識,亦 足見發展「教育經濟學」之必要性,尤其是這門學科大量應用數據呈現的特色, 能夠作為證據為本、理性決策時的理論依據(吳炳銅,2010;李建興,1980;卓 惠娟譯,2016)。 是以,為了發展教育經濟學理論以供決策應用,同時健全學科自身的理論體 系與架構,本文先從學科成形的理論出發,了解學科得以奠立專業之要件;再自 史學爬梳出教育經濟學,此學科專業發展之歷史脈絡,以探求此學科存在之必要 性與重要性;最末,交叉檢視我國教育經濟學學科的發展概況,分析其符切學科 專業發展要件之程度,進而提出未來建議。 本文將教育經濟學定義為一門以經濟學原則研究教育的學科,主要了解教育 活動中如何有效率地運用有限的資源於教育收益之生產、分配與需求滿足,是一 門關於教育價值選擇、計劃與決定的學科,最終期能達到貢獻個人收益、經濟發 展與社會福利的目標。為便於在本文篇幅內作討論,本文之研究標的以教育經濟 學為主,不涵攝教育財政學的部分,以作深入的探討。

二、學科成形的要件

Stichweh 於 1984 年論述學術科目(Disziplinen / academic disciplines)之發 展史,指陳學科係指對知識進行分類,並且進而作成教學之形式(lehrbare Form)。據此,學科之形成即與學校制度之形成產生密切關連,亦即與大學、學 院等組織之變遷十分密切,因為學術科目常被界定為大學或學院中進行科學研究 的知識基本單位( Stichweh, 1984 )。學術科目在結構調整上,受學術制度 (wissenschaftliche Institutionen)影響,而學術制度之建置,植基於一連串學術 團體溝通、重組與再造之過程,這也是學科社群(disziplinäre Gemeinschaften) 逐漸組成的過程(Stichweh, 1984)。 學科社群此一學術團體在學術制度下,經由擁有共同學術興趣的人員,於系 統中定義出其特定之角色、地位,進而讓世代交替的多元學術成員,於固定延續 的學術制度中,持續於制度形式的內、外在分化中,交流信息與意見,並促進學 科制度之日趨精緻,與專業學科的成形(Stichweh, 1984)。依據 Bridges(2006) 的分析,這樣的內在分化,讓學科內在紀律更趨嚴格,而自成一貫系統,使得專 門學科自成一格,能與他者有所區別,進而構築出學術疆界,獨創一套嚴格的人

(4)

才晉用與學術社會化準則。因此,學科是客觀標準與理論的承載者,在學科社群 所公認的相同標準與理論前,一致遵守學科與知識規範,並進而以相同之意圖進 行社會變革(Stichweh, 1984)。

以教育學科的成形為例,其作為一門學術領域,即是將之定義為一種專精於 生產、論述與傳佈知識的社會制度(Stichweh, 1984)。Hofstetter 和 Schneuwly (2002)更直接從教育成為學科的七個面向來談,揭示出教育學科發軔於對專有 知識之需求、因應社會與學校變革之呼求、具備專業化之訴求、因應特定時期之 結構變革、能在結構形式上與其他學科做出區隔、區辨教育科學與社會科學之關 係,以及關照地理文化與國內外輿情對教育發展之影響,從以上這七個發展背景 面向,對教育學科之誕生做了進一步的說明。 綜理前述,本文歸納出人事組織、課程設計、研究成果三大類下,共計有學 科成形的八大要件(Depaepe, 2002; Hinsdale, 1896; Hofstetter & Schneuwly, 2002; Nisbet, 2002; Stichweh, 1984): (一) 人事組織 包含(1)學術領導人、(2)專責研究單位或職務,以及(3)學會或研討會 之公共論述,以上三者具備運作整個學科的人為因素,闡明學科成立的人為與組 織團體動力所在。 (二) 課程設計 囊括(4)大學講座與(5)課程之建立兩大項,藉此二者形構出運行學科之 中的事件內容,也是傳播、互動重構學科知識的最主要單位。 (三) 研究成果 包括(6)教科書經典、(7)出版品,以及(8)發行之期刊,代表著學術內 容經由各式書面著作,於多元媒介中穿梭與溝通訊息。

三、教育經濟學學科之萌芽

教育學是一門近代才獨立的學門,經濟學也是十八世紀末才獨立,兩者的科 際合作「教育經濟學」更是一門在 1940、1950 年代甫萌芽之學科,以美國為例, 其在大學中作為一門專業學科,是始自 1960、1970 年代才有較完整的教育經濟 學著作,當時坊間已有之教科書不多,1962 年 John Vaizey 首先撰寫《教育經濟

(5)

學》,又以 1980 年倫敦大學 Mark Blaug 撰寫之《教育經濟學導論(An Introducation to the Economics of Education)》最為著名、在美國大學間最為通用;而在國內, 由於師資與教材的缺乏,這門學科到 1970 年代尚處於萌芽階段(刘泽云,2008; 林文達,1984;高希均,1976;徐南號,1976;黃昆輝,1973)。 以下即先從教育經濟學發展的起點,人力資本論開始討論,再論及投資教育 即在發展經濟的此一概念,其出現的時代背景演變與相關理論,最後探究應用經 濟學觀點分析後所衍伸的研究焦點:收益、效率、效益與計畫,依此脈絡帶出這 一門學科在發展過程中,出現了哪些促進學科生成的專業條件,也從中描繪出教 育經濟學的內涵。 (一) 人力資本論——教育與經濟兩概念中擦出的新火花 經濟史上對於傳統生產因素之見解有四:勞力、土地、資本與管理;其中, 勞力代表人的體能,而管理則指人的智力,揭示早期經濟學家早對增進財富的人 為因素有所了解,1691 年便有 Sir William Petty 在假定人力資本為個人生產所得 之能力下,估量每個人一生的可能收入(林文達,1984;高希均,1976)。 而 1776 年 Adam Smith 的《國富論》,則咸被各家公認為教育經濟學之蒿矢, 其視一國人民的能力為資本的一部分,認為具有技能勞動者的工資之所以高於非 技術勞動者,主因在前者所受之更高教育,而這,正是教育經濟學發展之宗旨(林 文達,1984;高希均,1976;黃昆輝,1973)。 但是,日後因勞動力長期過剩,讓十八、十九世紀以來,經濟學者皆未重視 勞動者的素質問題(徐南號,1976)。再者,英國劍橋學派的 Alfred Marshall 以 及經濟學家 John Stuart Mill,二人對於國富論抱持相反意見,認為國民不能被視 為國家的財富,因為財富是因人而存在、受人而指揮的;而此說法受到 1960 年 代教育經濟學創始者,芝加哥大學的 Theodore William Schultz 批評,認為人力為 國家財富與財產因人而存的觀念二者不相違背,因為人投資自己,就可增加選擇 的機會,這是自由人增加幸福的一種方法(刘泽云,2008;高希均,1976)。 當時的經濟學家 Irving Fisher 即論述,人在受教育後,由於能成為一種隨時 產生一系列勞務之客體,因此人類也屬於一種資本,這種資本源自能力,故稱人 力資本,但此定義於當時受主流思潮 Alfred Marshall 之排斥而未獲重視,據此 Mark Blaug 也大膽臆測,若史實反之,或許教育經濟學可早在 1890 年便可出現 了(林文達,1984)。

(6)

根據目前考據,前蘇聯經濟學家Станинслав Густанович Струмилло 於 1924 年所發表的《國民教育的經濟意義》一文,為現今所見最早的教育經濟學論文, 其於文中首次計量了前蘇聯教育投資對於國民收入的貢獻,他在文中並指出教育 對於提升勞動生產率有關係,惟當時尚未引起國際學術關注(MBAlib, 2015)。 1934 年,中國學者古襟發表《中國教育之經濟觀》一文,以及楊賢江以《新教 育大綱》進行了教育能生產以及再生產勞動力的論述(MBAlib, 2015)。

直至 1959 年,Theodore William Schultz 發表《人力資本:一位經濟學家的 看法》、1960 年《通過教育形成的資本》、1961 年《人力資本投資》與《教育與 經濟增長》、1962 年《有關人力資本投資的思考》等論文,以及 1963 年《教育 的經濟價值》一書;同時間,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Gary Stanley Becker 於 1964 年出版《人力資本——特別是關於教育的理論與經驗分析》乙書,迥異於 Theodore William Schultz 的總體經濟學角度,改從個體經濟學的觀點分析人力資本;甚至 1974 年,Jacob Mincer 與 George Psacharopoulos 也以教育收益率的研究證明了教 育對於個體與國家的重要經濟價值(林文達,1984)。

1961 年,不但在美國召開首次的人力資本投資會議、1965 年美國經濟學會 召開有關教育經濟學的學術會議;若以 Theodore William Schultz 在 1960 年擔任 全美經濟協會主席時的講詞作為教育經濟學這門學科的「獨立宣言」來說,其中 即以「人力投資(human investment)」的觀點指出,人力素質的改善在於正規教 育、成人教育、在職訓練以及健康營養等,這些方為促進國家經濟成長之主因, 日後再加之相關實證佐證,讓教育經濟學因而成為一個受人尊重的新學科(刘泽 云,2008;林文達,1984;高希均,1976)。 (二) 投資教育即在發展經濟——時代背景演變與相關理論之出現

1957 年 Robert Solow 計算出人均產出增長中,其中八分之七的「Solow 剩餘 (Solow’s residuals)」,可被歸因於技術變革,而技術變革正與教育緊密相連,因 此就引發了對教育與經濟增長間關係的研究;甚至 Theodore William Schultz 研究 也指出,美國自 1929 至 1957 年的經濟成長,其中有 33%是歸因於教育的發展(刘 泽云,2008;卓惠娟譯,2016;張芳全,2006)。 Fritz Machlup 在 1962 年《知識在美國之生產與分配》書中表示,知識生產 是重要生產因素,而教育是知識傳授中最重要的工具,本書揭示了知識經濟時代 的背景,助長了教育經濟學在美國的崛起(高希均,1976;徐南號,1976;蓋浙 生、紐方頤,2012)。

(7)

再加上網路等訊息技術對 1990 年代美國勞動生產率之提高,以及經濟增長 產生決定性作用,又激起人們透過教育以富國強兵之風,此時不但以內生增長理 論(endogenous growth theories)分析知識的累積、生產與擴散,也分析人力資 本對於國家或區域間經濟增長差異的影響(刘泽云,2008)。

為瞭解國家或區域間經濟增長的差異,以及人力資本、教育對於經濟增長所 發揮的影響,國際組織如:世界銀行(World Bank, WB)每年發表《世界發展指 標(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 WDI);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早於 1950 年代起即開始發展國 際比較之社會與經濟指標,其後更與聯合國教育科學與文化組織(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UNESCO )、 歐 盟 統 計 中 心 (Statistical Office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ies, EUROSTAT)以及各國教育統計 單位合作,自 1992 年起逐年出刊《教育概覽(Education at a Glance)》以指標呈 現各國在教育與經濟上表現之比較結果(林怡君,2008)。國際指標之建構乃站 在「人力資本決定國家競爭力」的基調上,以實證數據呈現教育資源之取得與分 配情形,同時由於其具有時空變遷比較基準之特性,指標調查結果可作為檢視教 育系統的運作、變遷與績效之用,因之指標這種政策工具,一方面提供了有用訊 息,同時也藉幫助公共溝通而成為有效的政策工具(林怡君,2008;WEF, 2010, 2012)。此外,以量化呈現為主的指標,更有助於檢視教育成效的品質、公平與 效率,能合理量度教育投資與分配的充足性與公平性(林怡君,2008)。 總此,教育經濟學的發展不但隨時代背景的需求而變遷,成為提供實徵數據 的政策工具,教育投資與經濟發展間的關係,也透過研究一再被肯定,進而在國 際評比指標發展之際,得藉由指標調查探悉教育投資成效的充足性與公平性。 (三) 教育經濟學研究內容的擴展——收益、效率、效益與計畫 吳炳銅(2010)辨析,教育活動中的收益(benefit)係指在受教後依法取得 之利益,而教育的非貨幣性收益,包括健康與政治發展、社會穩定等成效之研究, 也讓教育對於個體和社會的作用,獲得了更全面性之解釋;效率(efficiency)則 是指投入與產出間的比例關係,用以代表投入資源是否達到妥善發揮的程度,尤 其美國自二十世紀初受到功利主義與商業思想影響以來,使教育事業開始不得不 講究效率,例如:1909 年 Leonard Ayres 就曾計算過學校的效率指數;至於效益 (effectiveness),有時又稱為效能,則專指資源運用後所產生之效果,亦即目標 達成之程度,同時由於「過度教育」之普遍,以及 1980 年代以來對效率與公平 的關切,讓教育經濟學自 1990 年代以來,致力於解釋或解決金融海嘯下,追求 以最小成本達到最高收益,卻又能兼顧公平正義等理念,例如:對學校經營最適 規模的研究(刘泽云,2008;林文達,1984;張芳全,2012a)。

(8)

除了以前述三個重要的經濟學概念對教育進行分析,整個 1930 至 50 年代末 期,各國由於面臨經濟不景氣與嚴重的失業率,再次開始重視經濟計畫,而有關 人力的教育計畫就附屬在其下,著重諸如:配合經濟發展的人力政策、跨國教育 與經濟之計畫合作(林文達,1984)。尤其國際教科文組織等國際機構經由馬歇 爾計畫等成功啟示,展開對教育與經濟的援助,凸顯出教育經濟學對於規劃政策 的貢獻。例如:1962 年國際開發協會首次核准的國際教育信用貸款,以及福特 基金會所資助成立世界各地之國際教育設計所(刘泽云,2008;高希均,1976; 楊亮功等,1969;蓋浙生、紐方頤,2012)。

四、國內教育經濟學學術的發展

(一) 國內教育經濟學的萌芽 由於缺乏師資與教材,教育經濟學在國內直到 1970 年代尚處萌芽(高希均, 1976)。史料中隱約可見,相關研究在兩議題中漸露:其一,1969 年,我國學者 楊亮功、孫亢曾、龍冠海、吳克剛、孫邦正、程法泌,聯手翻譯聯合國教科文組 織出版品《教育計劃與經濟和社會發展》,即呈現出當時世界各國,尤以開發中 國家為甚,配合經濟與社會發展,提升與運用人力素質的努力,正如我國教育部 當時設立中央建教合作委員會,以解決人力缺乏與不適應之難題(楊亮功等, 1969)。其二,為 1972 年,教育部世界銀行貸款小組邀請 Gannicott 來臺,探討 我國各級教育投資報酬率之主題,例如:1984 年由廖季清、林文達、林淑貞等 教育部計畫小組研究的《我國大學文理法學院系教育投資及其經濟效益之研究》 (廖季清、林文達、林淑貞,1984;蓋浙生、紐方頤,2012)。 是故,在國內,這門研究的發展雖略晚歐美十年,於 1970 年代始萌芽,但 一樣是起因於配合當代經濟建設,尤以 1968 年起全面實施之九年國民義務教育 為最佳例證;接著,「教育企業」觀念的引進,利用經濟觀念幫助教育減少浪費、 提升效能,同時從教育計畫的外圍開始探討,演變為專精之出版品,遂成一系列 重要之研究成果(蓋浙生、紐方頤,2012)。 (二) 我國教育經濟學學科的成形 承前所述,對照學科成形的八大要件:(1)學術領導人、(2)專責研究單位 或職務、(3)學會或研討會之公共論述、(4)大學講座、(5)課程之建立、(6) 教科書經典、(7)出版品,以及(8)發行之期刊,以此八大要件檢視國內目前 教育經濟學學科的成形狀況,以下便將這八大要件在國內的達成與否,概分為兩 大類,整理並討論之。

(9)

1. 已經達成之要件 目前國內的教育經濟學學科發展,可說發展有成者,包括:學術領導人、大 學講座與課程之建立、教科書經典以及出版品。 (1) 學術領導人 由於研究人員數量在總體教育領域中為少數,因之將曾長期關注此議題者皆 納入,從早期的高希均、楊亮功等,繼有曾於臺灣師大教育系開課之余書麟,到 奠基時期的林文達、蓋浙生,再至中生代的許添明、陳麗珠,以迄新生代之何宣 甫、宋秋儀、紐方頤、張芳全、劉秀曦等,雖屬小型學群,但仍持續有人員加入。 (2) 大學講座與課程 受制於史料之闕如,對於我國最早何時開設教育經濟學此一講座,目前尚無可考, 但以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之開課為例,民國六十二年的《師大概況》指出,當年的「教 育經濟學研究」一門課共兩學分,開設於教育研究所碩士班,供當時所內的兩組學生: 教育哲學與教育心理學,共同選修;雖然當年於博士班課程中未見其相關課程之開設, 但在教育學系的課程中,「教育經濟學」一門課共三學分,則是列於第一學年下學期之 必修科目中(國立臺灣師範大學,1973)。對照民國六十二年《師大概況》中所列之教 育學系師資表,當年開設教育經濟學相關課程者,應為余書麟教授,余教授並於《師大 概況》中的自身研究領域專長部分,列舉有教育經濟乙項(國立臺灣師範大學,1981: 32-34)。 然而,再度對比民國七十年的《師大概況》,教育研究所之課程中已無見教育經濟 之相關課程開設,同樣地,教育學系中也無開設類似課程,雖然在教育學系的教學與研 究簡介中,仍於「本系教育專業必修科目」中羅列教育經濟學乙項,但無如民國六十二 年時將之設定為必修課程,同時對照當年度之系所師資,已無民國六十二年的余書麟教 授,推估此為可能緣故之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1981:32-34)。 其後,1978 年蓋浙生教授自美返國後,於臺師大教育系所開設教育經濟學等專門科 目,從 2006 年起臺師大教育系又聘任許添明教授開設相關科目,其他各校教授亦在各 自系所開設課程,諸如:政大教育學系之林文達教授、高雄師大教育學系之陳麗珠教授、 淡江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所之紐方頤教授等,可謂教育經濟學科在國內的逐步拓展; 惟,即便開設了專業課程,但以在臺灣師大的開設過程為例,初始也曾遭反對,可見這 門學科早期在一般教育人眼中之不受認可,直至隨時代價值觀對商業主義的重視崛起, 以及面臨經濟危機後的資源短缺、少子化等窘困,這門學科的重要性逐漸受到肯定(高 師大選課系統,2014;張芳全,2012b;淡江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2013)。

(10)

(3) 教科書經典

教科書泰半導源於前諸課程開設之所需,發展史上之重要書籍,整理於表 1 中,足見國內自 1970 年代萌芽以來,迭有代表專書出版,對於教育經濟學所包 含的內容已有系統性的編寫;惟時序進入 2010 以後,除針對高等教育出版專書 外,再無新作問世,迄今業已六年,是值得期待再一本新作或改版之時機,因以 國際出版為例:2013 年有奈及利亞學者 Samuel Akinyemi 出版《The Economics of Educatoin》一書、2014 年 John Sheehan 出版的《The Economics of Educatoin》, 以及 2015 年由日本學者中室牧子所著作的《「学力」の経済学》乙書,所以如今 的確為我國可以在國際成果積累的支助下,再次更新教科書的時機(卓惠娟譯, 2016): 表 1 國內教育經濟學之重要教科書一覽表 年代 作者 教科書名 1977 高希均 教育經濟學論文集 1977 林文達 教育經濟與計畫 1982 蓋浙生 教育經濟學 1993 蓋浙生 教育經濟與計畫 2008 蓋浙生 教育經濟與財政新論 2009 吳炳銅 教育經濟學:基礎篇 2010 吳炳銅 教育經濟學:進階篇 2011 溫明忠 高等教育經濟學 2012 蓋浙生、紐方頤 高等教育經濟學 資料來源:作者自行整理 (4) 出版品 教科書以外的出版品,揀選歷年相關教育經濟學之著作,匯整於表 2,如前 所述,我國萌芽於 1970 年代的研究,為教育部與世界組織合作之成果,此後前 述之學術領導人們各以成本效益的概念對教育投資、人事待遇、財務經營與社會 發展等進行分析,尤其到 2006 年以降,除教育投資報酬率的主軸仍存外,更多 元的研究主題如高等教育經營,豐富了研究的樣貌: 表 2 國內教育經濟學之重要出版品一覽表 年代 作者或譯者 出版篇名 1969 楊亮功 孫亢曾 龍冠海 吳克剛 孫邦正 程法泌 教育計劃與經濟和社會發展

(11)

年代 作者或譯者 出版篇名 等譯 1975 黃昆輝 我國地方教育經費問題之調查分析 1975 林文達 教育計畫與系統分析 1979 蓋浙生 教育經濟學研究 1980 李建興 我國教育投資的特性與策略 1981 林文達 我國專科學校教育投資及其收益率之調查研究 1983 林文達 我國大學工商院系教育投資及其經濟效益之研究 1984 廖季清 林文達 林淑貞 我國大學文理法學院系教育投資及其經濟效益之研究 1986 莊懷義 教育成本效益分析之理論與實際 1987 林文達 我國大專教師聘任及待遇制度之研究 1997 陳麗珠 國民教育經費補助公式之模擬研究 2000 許添明 我國國教經費補助方式與需求補助公式 2001 陳麗珠 國立大學校務基金政策實施成效之檢討 2006 張芳全 教育對經濟發展貢獻的分析 2006 陳麗珠 從公平性邁向適足性:我國國民教育資源分配政策的現 況與展望 2007 許添明 何宣甫 十二年基本教育的經費需求與來源 2009 許添明 林慧玲 偏遠地區公立國民中小學校績效獎金計畫之建構 2010 張良丞 王保進 許添明 以學生學業成就評估國民小學教育經費適足性:以臺北 市為例 2011 張芳全 高等教育擴充、國民所得與失業率之關聯分析 2012 張芳全 教育、經濟發展與政治民主之關聯研究:跨時間數列的 探索 2013 陳麗珠 陳河開 我國國立大學收支型態之分析 2013 林宜樺 許添明 我國私立技術校院財務運作之研究 2013 張芳全 勞動者教育收益與影響薪資因素之研究 2014 許添明 張熒書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財務規劃的虛與實 2014 陳盈宏 競爭性經費分配機制之探討──以獎勵大學教學卓越計 畫為例 2015 宋秋儀 黃月麗 我國大型文教基金會財務運作之探討 2015 宋秋儀 胡紹謙 國立科技大學對外募款機制、運作型態及其募款成功之 個案研究

(12)

年代 作者或譯者 出版篇名 2015 胡紹謙 美國教育需求指數運用於我國教育資源分配之探討 2016 陳麗珠 公共性與自主性之平衡:對私校學生補助政策之評析 2016 王書敏 吳政達 分位數迴歸分析在高等教育報酬率的應用 資料來源:作者自行整理 2. 尚未達成之要件 國內尚未出現任何教育經濟學的專責研究單位或職務,或是教育經濟學的專門 學會與研討會等公共論述,此主因在其相關之討論,仍僅被置於一般教育研究單位 中,目前除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設有「教育經營與管理學系」、中臺科技大學設有「文 教事業經營研究所」堪稱名稱最為接近之專研單位外,其他皆僅將教育經濟學附屬 於為綜論性的研究單位下,使得這部分的要件,僅得被歸論為尚未達成。 在發行專門期刊部份,之所以未能達成,受限於國內的專研總體規模之不若國 外龐大,因之論及此學科發展要件,我國尚待發展。

五、結語──從教育經濟學的發展史看未來

蓋浙生、紐方頤(2012)曾指出,教育經濟學之重要,於學理鑽研外,並可作 為政策之依據,同時兼顧決策時之成本合理性,因之其研究範疇是受到行政決策與 學術界雙重肯定的。日本學者中室牧子也指出,教育經濟學可以在「以證據為本」 的論述下,提供教育活動科學的理性決策,而不致淪為個人經驗與見解無效且難以 理論化、一體適用的實驗結果(卓惠娟譯,2016)。從此觀之,教育經濟學對於優化 教育有其堅實的學理根基,故有發展之必要性,並根據其學科之特質,能提供教育 選擇與決定一種獨特觀點分析下之參考,應用數理之概念精算教育的投入與產出, 了解當初教育抉擇的實效。 即便,經過前文對於當前我國教育經濟學這門學科的學術發展史分析,相較於 源起的歐美仍未臻於完整,在一門學科的建立條件上,尚未達到建置專責研究單位 或職務、專門學會與研討會等公共論述,以及專門期刊等,尤其受限我國一地學術 人口總量之少,也許在短期的將來也未必能達到,但也許可以他法突破先天限制, 例如:積極與鄰近地區現有之專研單位交流,如北京大學教育經濟與管理系;或與 鄰近地區現有之專門學會合組區域聯盟學會,讓現階段無以自成學會的我國,也能 藉由國際交流豐富自身研究。

(13)

最末,承接對於發展教育經濟學此一學門的前論,即便現階段依據理論所檢視 的學科發展程度尚有未盡之處,但以我國一地研究規模之小而言,目前之發展進度 仍應予以肯定,並且除前段所言,可以策略聯盟的方式銜接國際學研水準外,建議 國內學術界繼續對此學科「投資」,不至枉費了經濟學研究觀點能帶給教育研究與應 用的獨特與實證分析貢獻。 參考文獻  刘泽云(2008)。教育经济学。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  吳炳銅(2009)。教育經濟學:基礎篇。臺北:冠學。  吳炳銅(2010)。教育經濟學:進階篇。臺北:冠學。  李建興(1980)。我國教育投資的特性與策略。師大學報,25,1-19。  卓惠娟(譯)(2016)。中室牧子著。教育經濟學(「学力」の経済学)。臺北: 三采文化。  林文達(1984)。教育經濟學。臺北:三民。  林怡君(2008)。我國教育財政指標建構與運用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 徐南號(1976)。教育經濟學的展望。師友月刊,114,4-8。  高希均(1976)。教育經濟學導論。幼獅月刊,43(5),5-14。  高 師 大 選 課 系 統 ( 2014 )。 高 師 大 選 課 系 統 。 擷 取 自 http://140.127.40.75/schedule/scheduleTeacher.aspx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1973)。師大概況。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1981)。師大概況。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 張芳全(2006)。教育對經濟發展貢獻的分析。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學報,19 (1),173-210。

(14)

 張芳全(2012a)。教育、經濟發展與政治民主之關聯研究:跨時間數列的探 索。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8(3),123-162。  張 芳 全 ( 2012b )。 邁 向 科 學 化 的 國 際 比 較 教 育 自 序 。 擷 取 自 http://www.psy.com.tw/product_desc.php?products_id=1416  淡 江 大 學 教 育 政 策 與 領 導 研 究 所 ( 2013 )。 研 究 所 介 紹 。 擷 取 自 http://www.edpl.tku.edu.tw/course/super_pages.php?ID=course1&Sn=22  莊懷義(1986)。教育成本效益分析之理論與實際。臺北:正中書局。  黃昆輝(1973)。淺說教育經濟學。中央月刊,6(1),165-168。  楊亮功、孫亢曾、龍冠海、吳克剛、孫邦正、程法泌(譯)(1969)。UNESCO 著。教育計劃與經濟和社會發展。臺北:正中書局。  廖季清、林文達、林淑貞(1984)。我國大學文理法學院系教育投資及其經 濟效益之研究。臺北:教育部。  蓋浙生、紐方頤(2012)。高等教育經濟學。臺北:高等教育。

 Akinyemi, S. (2013). The economics of education. Houston: Strategic Book Publishing & Rights Agency.

 Bridges, D. (2006). The disciplines and discipline of education research. Journal

of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40(2), 259–272.

 Depaepe, M. (2002). A comparative history of education sciences: The comparability of the incomparable? Europe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1(1), 118-122.

 Hinsdale, B. A. (1896). The pedagogical chair in the university and college. In

Studies in Education Science, Art, History (pp.166-181). Chicago, New York:

Werner School Book Company.

 Hofstetter, R., & Schneuwly, B. (2002). Institutionalisation of educational sciences and the dynamics of their development. European Educational

(15)

 MBAlib ( 2015 ) 。 教 育 經 濟 學 。 擷 取 自 http://wiki.mbalib.com/zh-tw/%E6%95%99%E8%82%B2%E7%BB%8F%E6% B5%8E%E5%AD%A6

 Nisbet, J. (2002). Early textbooks in educational research: The birth of a discipline. Europe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1(1), 37-44.

 Sheehan, J. (2014). The economics of education. London: Routledge.

 Stichweh, R. (1984). Zur Entstehung des modernen Systems wissenschaftlicher

Disziplinen: Physik in Deutschland 1740-1890. Suhrkamp: Frankfurt am Main.

 WEF (2010). 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 2010-11. Retrieved December 27,

2012, from

http://www3.weforum.org/docs/WEF_GlobalCompetitivenessReport_2010-11.pdf  WEF (2012). 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 2012-13. Retrieved December 31,

2012, from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論文寫作指導 釋覺興 佛光山國際學部英文佛學院 佛教史、英文、國文 釋覺培 南華管理學院比較宗教研究所 佛教經典研究、佛門禮儀 釋覺機

Krajcik, Czerniak, & Berger (1999) 大力倡導以「專題」為基礎,教導學生學習科 學探究的方法,這種稱之為專題導向的科學學習(Project-Based Science,

C7 國立台中護理專科學校護理科 台中市 主任 C8 中臺科技大學老人照顧系 台中市 助理教授 C9 中山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系 台中市 助理教授 C10

配合教育革新趨勢 發揮教育統整功能 因應開放教育理念 促進教學效能提升 符應教育學習理論

為此,國立中正大學防制藥物濫用教育中心與台灣藥物濫用防治研究學會,在教育部學生事 務及特殊教育司之支持下,將於 2019 年 10 月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學系設有文教法律碩士班及原住民文

所謂 HPM,是 Relations between History and Pedagogy of Mathematics (數學史與數學 教學之關連)的縮寫,同時,它也代表一個以此為宗旨、且隸屬於國際數學教育委員會

配合小學數學科課程的推行,與參與的學校 協作研究及發展 推動 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