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光觸媒文獻之書目計量學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光觸媒文獻之書目計量學研究"

Copied!
2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 43 43 : 2 (December 2005)) : 153-172. 153. 光觸媒文獻之書目計量學研究 蔡明月 教授 政治大學圖書資訊與檔案學研究所 E-mail: mytsay@nccu.edu.tw. 古育詩 研究生 淡江大學資訊與圖書館學系 E-mail: ushi523@gmail.com. 摘要 本研究從書目計量學角度探究光觸媒文獻發展狀況 ,研究樣本檢索自 SCIE(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資料庫 ,蒐集年代從 1970 至 2003 年 ,共 34 年得 7,141 筆資料。研究項目包括:一 、文獻成長情形; 二 、文獻類型 、出版國與語文分佈;三 、機構生產力分析;四 、布萊 德福定律之驗證;五 、核心期刊研究;六 、期刊影響因素之探討。研 究結果歸納如下:光觸媒文獻至 2003 年仍持續成長 ,其模式為指數成 長;文獻類型以研究性質文章為主;英文是最主要的寫作語言;機構 生產力以日本排名第一;利用布萊德福-齊夫定律求得15種核心期刊; 以 JCR(Journal Citation Reports)評鑑期刊影響力大小 ,其分佈與布萊 德福分區相近。 關鍵詞:書目計量學,文獻成長,布萊德福定律,影響因素,光觸媒 文獻 . 前 言 在 21 世紀的今天 ,隨著全球環保意識抬頭 ,「綠色產品」(green product)格外 受到重視 ,所謂綠色產品是指具有可回收 、低污染 、省資源等功能和理念的產品 , 例如:無汞電池 、二段式省水馬桶 、重填物之包裝和電動機車等 ,其中備受矚目的 綠色產品就是「光觸媒」。2003 年 SARS(嚴重急性呼吸道綜合症)危機後 ,光觸媒 這個名稱更為大家耳熟能詳 ,各類型強調光觸媒的產品如雨後春筍般相繼推出 , 「光 觸媒」不僅走進我們的日常生活 ,也引發一場革命。. 153-172 蔡明月:光觸媒.indd 153. 2006/3/29 4:30:08 PM.

(2) 154. 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 43 43 : 2 (December 2005)). 1968 年日本學者藤嶋昭(Fujishima Akira)發現二氧化鈦的特性並為文闡述 ,是 時正值全球石油危機 ,光觸媒技術就在這樣的時空背景下因應而生 ,引起全球各界學 者的注意(註 1),一時之間 ,各類型光觸媒研究活動蓬勃發展。近年來 ,學術界再 次掀起光觸媒研究風潮 ,自 1995 年起學術界積極舉辦有關二氧化鈦光觸媒的國際性 研討會 ,整合世界各國的發展動態與研究成果(註 2)。有鑑於光觸媒之重要性及熱. 門性 ,本研究試圖利用美國科學資訊研究院(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 ISI) 的科學引用文獻索引擴大版(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SCIE)資料庫 ,從書 目計量學角度來探究與光觸媒相關之研究文獻的發展狀況 ,分析年代自 1970 至 2003 年 ,共 34 年 ,以瞭解該主題文獻成長情形 、文獻類型 、出版國家及語文的分佈特. 性 ,並進一步利用布萊德福定律(Bradford’s law)、布萊德福 - 齊夫定律(BradfordZipf’s law)加以驗證期刊文獻之分佈;此外尚採用期刊引用報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 JCR)的影響因素(impact factor)進行期刊評鑑;最後 ,機構的生產力亦即 作者服務機構及其所屬國家的分析 ,亦為另一項研究範疇。. 二、文獻探討 本研究採用書目計量學方法分析光觸媒文獻 ,透過文獻成長 、布萊德福定律及 JCR 期刊評鑑等方式進行分析 ,以下針對此三個議題之相關研究加以探討。. 最常見的文獻成長模式有線性成長(linear growth)、指數成長(exponential. growth)和邏輯斯第成長(logistic growth)等三種。所謂線性成長是指每年增加之文 獻數量相同 ,而文獻累積數目呈線性增加 ,繪製之圖形呈一直線(註 3)。Meadows. 等人在所寫的「成長的極限」(The Limits of Growth)一書 ,提及「一個數在一定的時 間內 ,增加的數量佔其全部數量中的一定比例 ,則是呈現指數成長」。利用「倍數」 時間(doubling time)的觀念來說明 ,也就是某數成長一倍所需要的時間 ,來瞭解指 數成長是最有效的方法(註 4)。. 1963 年 ,Price 提及「在真實的世界中萬物的生長都會有終止的時刻 ,因此 ,指. 數成長最終達到某一個極限前 ,速度會減緩 ,甚至停止」。Price 將指數成長模式改 良成邏輯斯第曲線(logistic curve)(註 5),邏輯斯第曲線一開始呈指數成長 ,並一 直維持同樣的速度 ,直到中間點時 ,開始起了變化 ,成長漸趨緩和 ,而後與從起點 到中心點上升的曲線相對稱 ,呈現標準的 S 形狀(註 6)。透過上述三種文獻成長模式 有助於窺探過去 、瞭解現在 、預測未來文獻增長或減少的情形 ,茲列舉數個相關研 究加以說明。 Magyar 以物理學次領域染料雷射(dye laser)為例 ,研究自 1966 至 1972 年間的. 文獻共 454 篇 ,以每年發表的文獻量繪製長條統計圖 ,結果顯示為直線成長(註 7)。 Schummer 研究 1800 至 1995 年有關化學物質(chemical substances)文獻的成長情形 , 研究結果發現近二百年的化學物質文獻呈現平穩的指數成長 ,且近乎飽和狀態 ,平. 153-172 蔡明月:光觸媒.indd 154. 2006/3/29 4:30:09 PM.

(3) 蔡明月、古育詩:光觸媒文獻之書目計量學研究. 155. 均年成長率為 5.5%,而倍數時間為 12.9 年 ,亦即每 12.9 年成長一倍(註 8)。Braun、 Schubert 和 Zsindely 分析 SCI 資料庫中 ,期刊文獻的篇名有 nano 做為前綴詞的字詞 , 發現 1986 至 1995 年有 236 個不同的用詞 ,分佈於 4,152 篇期刊文獻 ,文獻很明顯地 呈指數成長 ,倍數時間為 1.6 年 ,是一個快速指數成長的比率(註 9)。E f t h i m i a d i s. 蒐集 1970-1985 年間有關線上公用目錄文獻成長之情形 ,由其所繪製之曲線可 發現 1984 年之前的文獻呈現 74.4% 的年成長率 ,但之後的成長速度減慢 ,曲線趨 向平緩 ,並非如指數成長曲線呈現一直上升的趨勢 ,此為邏輯斯第成長現象之實 例(註 10)。. 布萊德福定律為書目計量學三大定律之一。它是 1934 年倫敦科學博物院圖書館. 館長布萊德福(S. C. Bradford)研究應用地球物理學與潤滑學二個領域之期刊文獻所 發展出的一種模式。該研究發現少數期刊即包含了大多數與主題相關之文獻 ,其具 體內容為:根據某種主題 ,將期刊出版之文獻數按遞減的次序排列 ,期刊出版和主 題相關的文獻愈多則會列入核心(nucleus)區 ,依核心區的文獻數分成若干個相同 文獻數的區域 ,核心區和相連若干區的期刊種數會形成 1:n:n2 …的比例(註 11)。. 布萊德福的原始定律引起後人不斷的修正 ,其中最具影響力的是 Brookes 在. 1969 年所提出的布萊德福-齊夫定律(Bradford-Zipf’ law)。該定律主要以標準 S 形 曲線來表示 ,曲線可分成三個區域:第一區非線性部分 ,即為核心期刊部分 ,表示 集合相關文獻最多的期刊;第二區為線性部分;第三區偏垂部分 ,表示與研究主題 相關的期刊文獻已擴散到多數期刊(註 12)。蔡明月 、周秀貞和馬曉馨以半導體為主 題 ,檢索 INSPEC 資料庫自 1978 至 1997 年的文獻共有 275,574 篇 ,當中 184,233 篇為 期刊文獻 ,分佈在 1,877 種期刊 ,利用布萊德福-齊夫定律繪製半對數座標圖 ,發 現前 25 名期刊為半導體的核心期刊 ,且前 20 名的期刊文獻總數即可達到所有文獻 量的一半(註 13)。. Ugolini 及 Casilli 為瞭解義大利期刊的能見度 ,利用 2000 年版的 JCR 進行研究 ,. JCR 收錄了 5,686 種期刊 ,其中義大利出版 73 種 ,影響因素等於或超過 1 的有 14 種 ,. 整體而言 ,義大利出版的期刊除了 Journal of High Energy Physics(影響因素為 4.196) 有較高的能見度 ,表示義大利的高能物理學達國際性水準外 ,其他期刊被引用的情 形都不理想(註 14)。王國龍 、李佩調查 SCI 資料庫的 5,752 種期刊 ,以 2001 年 Web 版JCR進行分析 ,5,752種期刊由64個國家和地區出版 ,其中美國期刊多達2,220種 , 全部期刊影響因素的平均值為 1.44。以各國的影響因素來看 ,美國期刊平均影響因 素為 1.83,高於其他國家。不同學科期刊的影響因素亦有差異 ,在 166 個學科期刊 中 ,排前十名的均為生物與醫學類(註 15)。.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書目計量學之研究方法進行光觸媒相關文獻分析 ,針對該主題之文獻. 153-172 蔡明月:光觸媒.indd 155. 2006/3/29 4:30:10 PM.

(4) 156. 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 43 43 : 2 (December 2005)). 成長 、文獻類型 、出版國家及語文分佈等特性進行探討 ,並利用布萊德福原始定律 與布萊德福-齊夫定律以及 JCR 的影響因素探討期刊文獻分佈與期刊評鑑;最後分 析作者服務機構及國家 ,以瞭解機構的生產力。 本研究檢索 SCIE 資料庫 ,蒐集 1970 至 2003 年有關光觸媒之文獻 ,並將下載之. 書目資料匯入 Excel 試算表 ,針對文獻類型 、期刊刊名 、書名 、語文 、作者地址 、. ISSN和出版國家等資料加以系統化整理。部分資料須進行人工的查核與比對 ,例如: 查核期刊刊名 ,主要因期刊經常有停刊 、復刊 、分刊 、併刊及改刊等情況 ,故以 Ulrich’s Periodicals Directory 查證各種期刊刊名之變化 ,以求得最正確之統計數據 , 凡刊名異動者 ,確定為同一種期刊 ,一律合併統計 ,並以現刊名為統一名稱。作者 機構及所屬國家的資料 ,是透過作者地址的欄位加以分析後獲得 ,並利用行政院國 科會科學技術資料中心的「學術研究機構名錄」、中國民用航空學院資訊網路中心所 製作的「全球高校查詢系統」、RBA Information Services 建置的「Business.com」和搜. 尋引擎 Google 等進行機構名稱查核 ,機構名稱如有變動 ,則如同期刊刊名的處理方 法。最後藉由 Excel 試算表和 SPSS 統計軟體 ,依研究問題進行文獻數據之分析統計 和繪圖工作。 本研究採用之研究工具計有 SCIE、Ulrich’s Periodicals Directory 以及 JCR 三種資 料庫 ,茲簡述如下: 1. Web of Science - SCI-Expanded 資料庫(註 16). Web of Science(WOS)為美國 ISI 公司製作的引用文獻索引資料庫系統 ,本研. 究利用 ISI 公司的 SCIE 資料庫蒐集資料 ,該資料庫共收錄約 5,900 多種期刊 ,涵蓋 超過 150 種學科 ,包含自 1945 年至今的資料 ,每週更新。 2. Ulrich’s Periodicals Directory(註 17). Ulrich’s Periodicals Directory期刊指南是一個書目資料庫 ,由Bowker公司出版 ,. 涵括了 200 多個國家 、130,000 多家出版社所出版的 186,100 種定期及非定期之連續 性刊物 ,提供詳盡 、廣泛且具權威性的資訊 ,每週進行更新 ,本研究利用 Ulrich’s Periodicals Directory 查證及補正期刊刊名變更等出版資訊。 3. 期刊引用報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簡介. SCI JCR 提供系統化和客觀化的方法 ,針對世界重要的科技期刊以計量的方式. 進行評估。其涵蓋了全世界經同儕評閱且被高度引用的期刊近 6000 種。JCR 所提供 的數據包括:引用總數(Total Cites)、影響因素(Impact Factor,IF)、即時引用指. 數(Immediacy Index)、被引用半衰期(Cited Half-life)、引用半衰期(Citing Half-. life)等。對圖書館館員而言 ,JCR 可作為期刊訂購 、刪除 、典藏 、維護 、淘汰之參 考(註 18)。. 本研究採用 JCR 的影響因素作為期刊評鑑之依據 ,影響因素是在計算期刊出版. 文章在特定的某一年平均被引用的頻率 ,可用於相同領域之期刊比較 ,數值愈大 的 ,其影響力愈大。影響因素之計算方式為:該期刊前二年出版的文章於當年被引. 153-172 蔡明月:光觸媒.indd 156. 2006/3/29 4:30:10 PM.

(5) 蔡明月、古育詩:光觸媒文獻之書目計量學研究. 157. 用總數除以前二年出版文章的總數 ,以 Journal of Photochemistry and Photobiology A:. Chemistry 為例 ,2001 年出版文章共 269 篇 ,2002 年出版 252 篇 ,兩年合計為 521 篇; 2001 年之文章於 2003 年被引用次數為 536 次 ,2002 年之文章被引用次數為 346 次 , 兩年合計為 882 次 ,其影響因素值為 882/521=1.693(註 19)。. 光觸媒的英文名稱是由 photo(光)+ cataly*(觸媒)二個字所組成。光觸媒. 這個字有許多詞類變化 ,包括:photocatalysis、photocatalyst、photocatalysts、 photocatalysed、photocatalyzed、photocatalytic、photocatalytical 等。本研究採用截字 法(truncation)的檢索策略 ,在 SCIE 資料庫的 topic 欄位輸入 photocataly*、photo-. cataly*、Photochemical cataly* 等檢索用語 ,如此可同時檢索文章的篇名 、關鍵字或 摘要。以星號做截字功能 ,連字符號用「-」或「空格」所檢索出來的結果相同。 本研究受限於國內採購的 SCIE 資料庫收錄起始年代為 1970 年 ,以致無法蒐集. 到 1969 年以前之文獻。本研究起始時間與 1968 年日本學者藤嶋昭發表論文時間相 近 ,故所蒐集之資料仍足以代表光觸媒的發展歷程。. 四、研究結果 本研究檢索 SCIE 資料庫 1970 年至 2003 年 ,與光觸媒相關之文獻共得到 7,141 筆資料 ,以下針對文獻的基本特性 、機構生產力和期刊文獻分佈進行分析。. (一)文獻的基本特性 文獻的基本特性包括文獻成長情形 、文獻類型 、出版國家及語文分佈等。 1. 文獻成長情形. 光觸媒歷年文獻分佈如表 1 所示 ,1970 至 1975 年的文獻不多 ,只有個位數;. 1990 年之前的文獻量都未達百篇 ,文獻成長的速度緩慢。1991 年以後文獻漸漸增 多 ,每年皆有百篇以上。2003 年以後增加的文獻量最為明顯 ,2001 年有 758 篇 , 2002 年 874 篇 ,2003 年突破千篇為 1,029 篇。綜言之 ,每一年文獻的漲幅都不高 ,. 只有在 1991、1997 和 2001 年以後 ,比起前一年增加了 81 至 196 篇。若以十年為一 基準點分析 ,則可發現 1970 年 5 篇 ,1980 年 49 篇以及 1990 年 92 篇 ,增加均不超過 45 篇 ,然而到了 2000 年卻激增了十倍的文獻量 ,從 92 篇增加為 562 篇 ,2003 年的 文獻數更是 2000 年的近二倍 ,由此可見 1990 年之後是光觸媒文獻快速成長期。. 根據表 1 累積篇數繪製圖 1 之光觸媒文獻成長圖。由圖 1 可見 1970 年已發表少. 量的光觸媒文獻 ,處於開始萌芽階段。到了 1991 年文獻出版量突破百篇 ,之後每年. 的光觸媒文獻量持續成長 ,2000 年至 2003 年的文獻量呈倍數增加 ,整體曲線為指 數成長模式。. 153-172 蔡明月:光觸媒.indd 157. 2006/3/29 4:30:11 PM.

(6) 158. 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 43 43 : 2 (December 2005)). 表 1 1970 年至 2003 年光觸媒文獻分佈 年代. 篇數. 累積篇數. 年代. 篇數. 累積篇數. 1970 1971 1972 1973 1974 1975 1976 1977 1978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5 8 9 7 7 9 14 23 30 35 49 53 63 62 67 77 80. 5 13 22 29 36 45 59 82 112 147 196 249 312 374 441 518 598.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87 70 94 92 173 229 239 255 301 328 428 476 548 562 758 874 1,029. 685 755 849 941 1,114 1,343 1,582 1,837 2,138 2,466 2,894 3,370 3,918 4,480 5,238 6,112 7,141. 圖1 1970年至2003年光觸媒文獻成長圖 2. 文獻類型. 表 2 顯示 ,本研究共檢索 7,141 篇文獻 ,其中研究性質文章 6,355 篇為最多 ,佔. 89%,次為評論性文章(3.46%)和會議摘要(3.35%),此三種文獻類型即佔了全部 文獻的 95.8%。光觸媒文獻類型以期刊文章為主 ,其他類型較少。會議摘要有 239 篇 ,其中 217 篇發表於美國化學學會的文章摘要(Abstracts of Papers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最早出現的文獻類型是期刊文章 ,會議摘要在 1971 年出現 ,評 論性文章則遲至 1974 年才出現。. 153-172 蔡明月:光觸媒.indd 158. 2006/3/29 4:30:12 PM.

(7) 159. 蔡明月、古育詩:光觸媒文獻之書目計量學研究. 表 2 光觸媒文獻類型統計 文獻類型. 篇數. 研究性文章(Article) 評論性文章(Review) 會議摘要(Meeting Abstract) 技術簡訊(Note) 信函(Letter) 編輯專欄(Editorial Material) 新聞(News Item) 勘誤(Correction) 勘誤與補充(Correction, Addition) 討論(Discussion) 合 計. 6,355 247 239 154 100 21 9 8 6 2 7,141. 百分比(%) 累積百分比(%) 88.99 3.46 3.35 2.16 1.40 0.29 0.13 0.11 0.08 0.03 100.00. 88.99 92.45 95.80 97.95 99.35 99.65 99.77 99.88 99.97 100.00. 3. 出版國家分佈. 本研究有出版國家之資料的文獻有 7,140 篇 ,分佈於 42 個國家 ,如表 3 所示。. 出版文獻量前七名為美國 2,137 篇(29.93%)、英國 1,366 篇(19.13%)、荷蘭 1,199 篇. (16.79%) 、 瑞 士 815 篇(11.41%)、 日 本 438 篇(6.13%)、 中 國 283 篇(3.96%)、 德 國 262 篇(3.67%)。以美國 、英國和荷蘭的出版量最高 ,三者合計達 65.85%,顯示 光觸媒文獻之出版主要集中在此三個國家。此外 ,日本與中國大陸分居第五與第六 名 ,顯示亞洲國家的興起 ,至於台灣出版的只有 6 篇。 表 3 光觸媒文獻出版國家一覽表 排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53-172 蔡明月:光觸媒.indd 159. 出版國家 美國 英國 荷蘭 瑞士 日本 中國大陸 德國 俄羅斯聯邦 印度 南韓 匈牙利 法國 加拿大 烏克蘭 埃及 捷克共和國 巴西 丹麥 奧地利 波蘭. 篇數 2,137 1,366 1,199 815 438 283 262 135 88 74 53 48 45 38 35 27 16 11 9 8. 百分比(%) 累積百分比(%) 29.93 19.13 16.79 11.41 6.13 3.96 3.67 1.89 1.23 1.04 0.74 0.67 0.63 0.53 0.49 0.38 0.22 0.15 0.13 0.11. 29.93 49.06 65.85 77.26 83.40 87.36 91.03 92.92 94.15 95.19 95.93 96.60 97.23 97.76 98.25 98.63 98.86 99.01 99.14 99.25. 2006/3/29 4:30:13 PM.

(8) 160. 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 43 43 : 2 (December 2005)). 21 22 23 24 25. 羅馬尼亞 7 義大利 6 臺灣 6 克羅埃西亞共和國 5 保加利亞 4 其他 26 合計 7,141. 0.10 0.08 0.08 0.07 0.06 0.36. 99.35 99.43 99.51 99.58 99.64 100.00. 4. 語文分佈. 本研究 7,141 篇文獻分別以 13 種語文撰寫 ,其中以英文 6,622 篇(92.73%)為最. 多 ,第二名是中文 189 篇(2.65%),第三名為俄文(96 篇),第四名為日文(95 篇)。 以出版國家和語文別相對應加以分析 ,可觀察出 ,有些國家的作者 ,並非以本國語 言撰寫 ,例如:日本出版了 438 篇 ,但以日文寫的文章只有 95 篇。中國大陸加台灣 共出版了 289 篇 ,但以中文撰寫者亦只有 189 篇。. 值得注意的是中文資料排名第二 ,足見中文資料有其影響力 ,進一步分析得 知 189 篇文獻 ,共發表在 14 種期刊 ,其資料顯示於表 4。期刊的出版國家主要集中. 在中國大陸 ,只有一種在日本出版。最早出現中文文獻的資料是在 1987 年 ,一直 到 2000 年之後 ,才有較多的文獻出現 ,大約 50 篇。其中前五名的期刊分別為:「高. 等學校化學學報─中文版」(Chemical Journal of Chinese Universities – Chinese)、. 「催化學報」(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物理化學學報」(Acta Physico-Chimica. Sinica)、「化學學報」(Acta Chimica Sinica)及「無機材料學報」(Journal of Inorganic Materials)。「催化學報」、「無機材料學報」是科學出版社所出版;排名第四的「化學 學報」由中國科學院出版 ,其出刊年最早 ,有著悠久的歷史。此外 ,前四名的期刊 也是影響因素最高 ,最有影響力的期刊 ,排名第一的「高等學校化學學報─中文版」 之影響因素值為 0.796。 表 4 發表光觸媒中文文獻之期刊資料表 排 名. 刊名. 篇數. 出版 家國. 出版單位. 出版語文. 期刊 SCIE JCR 出刊年 收錄年 (IF). 1 Chemical Journal of Chinese 50 China Higher Education Press 中文 Universities – Chinese 高等教育出版社 高等學校化學學報─中文版. 1980. 1998 0.796. 2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催化學報. 36 China Science Press 科學出版社. 中文 英文摘要. 1980. 2001 0.542. 3 Acta Physico-Chimica Sinica 物理化學學報. 27 China Peking Univ. Press 北京大學出版社. 中文 文. 英 1985. 1998 0.468. 4 Acta Chimica Sinica 化學學報. 24 China Acta Chimica Sinica 中國科學院. 中文 英文摘要. 1933. 1987 0.643. 5 Journal of Inorganic Materials 無機材料學報. 14 China Science Press 科學出版社. 中文 英文摘要. 1986. 1999 0.247. 153-172 蔡明月:光觸媒.indd 160. 2006/3/29 4:30:14 PM.

(9) 161. 蔡明月、古育詩:光觸媒文獻之書目計量學研究. 6 Chinese Journal of Inorganic 13 China Chinese Chemical Chemistry Society 無機化學學報 中國化學會. 中文 英 文. 1985. 2001 0.535. 7 Rare Metal Materials and Engineering 稀有金屬材料與工程. 8 China Northwest Inst for Non- 中文 ferrous Metal Research 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 1982. 2000 0.329. 8 Spectroscopy and Spectral Analysis 光譜學與光譜分析. 7 China Peking Univ. Press 北京大學出版社. 中文 英文摘要. 1981. 2000 0.298. 9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化學物理學報. 5 China Science Press 科學出版社. 中文. 1988. 2002. 10 Acta Polymerica Sinica 高分子學報. 1 China Science Press 科學出版社. 中文 英文摘要. 1957. 2001 0.351. 11 Chinese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 有機化學. 1 China Science Press 科學出版社. 中文 英文摘要. 1972. 1999 0.497. 12 Electrochemistry 電化學. 1 Japan Electrochemical Society 主要是日 of Japan 文 日本電氣化學會. 1933. 2002 0.556. 13 Progress in Biochemistry and Biophysics 生物化學與生物物理進展. 1 China Science Press 科學出版社. 中文. 1973. 1997 0.241. 14 Progress in Chemistry 化學進展. 1 China Chinese Acad Sciences 中文 中國科學院. 1989. 2002 0.319. 合. 計. N/A. 189 *N/A(Not Available):表示 JCR 沒有收錄. (二)機構生產力 本研究文獻總數為 7,141 篇 ,作者數為 26,028 個 ,光觸媒文獻有相當多是兩個. 以上作者合著 ,其中甚至多達19位。7,141篇文獻有提供作者服務機構的共5,908篇 , 一篇文獻會有一個或二個以上的機構筆數 ,因此 ,機構總筆數為 9,500,其中有機. 構全稱 、縮寫 、改名等資料 ,經查證補正後共計 1,442 個機構。以下就機構與國家 生產力進一步分析。 1. 國家生產力. 表 5 顯示日本有 258 個機構從事光觸媒研究 ,其次為美國有 203 個機構 ,中國. 排名第三 ,有 114 個機構 ,臺灣排第十三名。若以洲別劃分地區進行資料之分析 ,. 發現亞洲有 28 國 ,分佈於 618 個機構(佔 42.86%),顯示亞洲在光觸媒研究領域中有 不錯的表現。. 153-172 蔡明月:光觸媒.indd 161. 2006/3/29 4:30:15 PM.

(10) 162. 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 43 43 : 2 (December 2005)). 表 5 光觸媒作者機構所屬國家之分佈表 排名 機構所屬國家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日本 美國 中國 德國 南韓 法國 英國 義大利 印度 西班牙 臺灣 加拿大 波蘭 澳大利亞 巴西 俄羅斯. 機構數. 排名. 258 203 114 86 81 70 63 55 45 40 33 31 21 20 20 19.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總. 機構所屬國家 機構數 墨西哥 瑞士 阿根廷 希臘 土耳其 葡萄牙 以色列 捷克共和國 奧地利 埃及 芬蘭 荷蘭 匈牙利 比利時 其他國家 數. 18 15 14 13 13 11 10 10 10 10 9 8 7 7 128 1442. 2. 全球機構生產力. 如前所述 ,本研究共檢索出 9,500 筆作者機構 ,分佈於 1,442 個機構中 ,排名前. 三十名的機構 ,如表 6 所示。以機構所屬國家分析 ,日本的機構佔 11 個 ,前五名的 機構中 ,日本囊括了第一名的大阪大學 、第三名的東京大學 、第四名的產業技術總 合研究所 ,足見日本在光觸媒的研究領域中占有一席之地;第二名為中國大陸的中 國科學院 ,數量和第一名相同 ,第五名是義大利的杜林大學。若將機構之屬性分成 政府單位 、大專院校及公司企業 ,則可發現大專院校在前三十名就佔了 22 個。至於 美國部分 ,最活躍的研究機構為德州大學有 109 筆 ,其中奧斯汀分校就有 77 筆。 表 6 光觸媒高生產力機構數分佈表 排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機構名稱 Osaka Universit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University of Tokyo National Institute of Advanced Industr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IST) University of Turin Osaka Prefecture University Tokyo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University of Texas Concordia University Kinki University Russian Academy of Sciences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Feder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EPFL). 153-172 蔡明月:光觸媒.indd 162. 機構名稱(中文譯名). 國家. 筆數. 大阪大學 中國科學院 東京大學 產業技術總合研究所. 日本 中國大陸 日本 日本. 256 256 199 182. 杜林大學 大阪府立大學 東京工業大學 美國德州大學 康科迪亞大學 近畿大學 俄羅斯科學院 聖母大學 香港中文大學 洛桑聯邦科技大學. 義大利 日本 日本 美國 加拿大 日本 俄羅斯 美國 中國大陸 瑞士. 137 135 119 109 100 98 96 87 84 79. 2006/3/29 4:30:16 PM.

(11) 163. 蔡明月、古育詩:光觸媒文獻之書目計量學研究.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Università degli Studi di Palermo Ecole Centrale de Lyon Kyoto University Centro de Investigaciones Energéticas, Medioambientales y Tecnológicas (CIEMAT) National Institute for Materials Science U.S. Department of Energy Tohoku University Univ Wisconsin Council of Scientific and Industrial Research (CSIR) University of Sevilla University Nacional of Litoral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University California Meisei University Hokkaido University Consejo Superior de Investigactiones Cientificas (CSIC). 巴勒莫大學 里昂中央學院 京都大學 環境能源研究中心. 意大利 法國 日本 西班牙. 76 73 72 70. 國家材料科學研究院 美國能源部 東北大學 威斯康辛大學 印度科學與工程研發議 會 賽維爾大學 利托瑞爾國立大學 加州理工學院 加州大學 明星大學 北海道大學 西班牙科學研究最高理 事會. 日本 美國 日本 美國 印度. 69 68 64 64 60. 西班牙 阿根廷 美國 美國 日本 日本 西班牙. 60 59 58 58 57 56 55. 3. 臺灣機構生產力. 在 9,500 筆作者機構資料裡 ,臺灣佔了 146 筆 ,分佈在 33 個機構 ,如表 7 所示。. 排名第一的是國立成功大學 23 筆 ,第二名是國立臺灣大學 20 筆 ,國立中興大學 14 筆 ,排名第三。若以機構的屬性分析 ,大專院校佔最多達 28 個 ,其筆數為 136,其. 中化學工程系所佔最多有 29 筆 ,其次為環境工程系所 28 筆 ,化學系所 27 筆。整體 而言 ,主要為化學和環境工程相關系所。 表 7 臺灣地區光觸媒高生產力機構數分佈表 排名 機構名稱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國立成功大學 國立臺灣大學 國立中興大學 國立交通大學 私立嘉南藥理科技大學 國立清華大學 私立元培科學技術學院 國立聯合大學 國立台北科技大學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工業技術研究院 中央研究院 私立中台醫護技術學院 國立中央大學 國立高雄海洋大學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153-172 蔡明月:光觸媒.indd 163. 筆數 排名 機構名稱 23 20 14 10 9 9 8 6 6 6 4 3 2 2 2 2 2.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合. 筆數. 私立永達技術學院 2 私立大葉大學 2 私立中國文化大學 1 私立中華醫事學院 1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 1 私立輔英科技大學 1 私立義守大學 1 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核能研究所 1 私立崑山科技大學 1 國立中正大學 1 國立中山大學 1 私立大仁技術學院 1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 1 私立大同大學 1 私立萬能科技大學 1 私立元智大學 1 計 146. 2006/3/29 4:30:17 PM.

(12) 164. 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 43 43 : 2 (December 2005)). (三)布萊德福定律之驗證 本研究共分析 7,141 篇文獻 ,當中期刊文獻為 7,043 篇 ,分佈於 556 種期刊 ,以 下分別利用布萊德福分區法和布萊德福-齊夫定律 ,驗證光觸媒文獻是否符合其分 佈定律。 1. 布萊德福分區法. 根據布萊德福定律之分區原則 ,將 556 種期刊依所含文獻篇數多寡次序排列 ,. 分別就期刊數量 、文獻數量 、累積期刊數 、累積文獻數(期刊數 * 文獻數)、累積期 刊常用對數值五個欄位製作成表 8。. 表 8 光觸媒期刊文獻分佈統計表 分區 期刊數 一. 二. 三. 153-172 蔡明月:光觸媒.indd 164. 文獻數 累積期刊數. 1 1 1 1. 555 426 217 207. 2 1 1 1 1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2 1. 96 82 75 73 67 66 65 64 62 61 60 59 58 57 53 47 45 41 40. 1 1 1 1 2 1 1 1. 195 167 163 149 139 131 126 118. 累積文獻數. 累積期刊數常用對數值. 1 2 3 4. 555 981 1,198 1,405. 0.000 0.301 0.477 0.602. 15 16 17 18 19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4 35. 2,924 3,006 3,081 3,154 3,221 3,353 3,418 3,482 3,544 3,605 3,665 3,724 3,782 3,839 3,892 3,939 3,984 4,066 4,106. 1.176 1.204 1.230 1.255 1.279 1.322 1.342 1.362 1.380 1.398 1.415 1.431 1.447 1.462 1.477 1.491 1.505 1.531 1.544. 5 6 7 8 10 11 12 13. 1,600 1,767 1,930 2,079 2,357 2,488 2,614 2,732. 0.699 0.778 0.845 0.903 1.000 1.041 1.079 1.114. 2006/3/29 4:30:18 PM.

(13) 165. 蔡明月、古育詩:光觸媒文獻之書目計量學研究. 四. 五. 1 3 1 3 1 2 1 1 2 3 3 2 3 1 3 1 1 2 4 1 4 4 8 8 5 7 7 13 9 11 23 15 23 24 50 80 191. 39 38 36 35 34 33 32 31 30 29 28 26 25 24 23 22 21 20 19 18 17 16 15 14 13 12 11 10 9 8 7 6 5 4 3 2 1. 36 39 40 43 44 46 47 48 50 53 56 58 61 62 65 66 67 69 73 74 78 82 90 98 103 110 117 130 139 150 173 188 211 235 285 365 556. 4,145 4,259 4,295 4,400 4,434 4,500 4,532 4,563 4,623 4,710 4,794 4,846 4,921 4,945 5,014 5,036 5,057 5,097 5,173 5,191 5,259 5,323 5,443 5,555 5,620 5,704 5,781 5,911 5,992 6,080 6,241 6,331 6,446 6,542 6,692 6,852 7,043. 1.556 1.591 1.602 1.633 1.643 1.663 1.672 1.681 1.699 1.724 1.748 1.763 1.785 1.792 1.813 1.820 1.826 1.839 1.863 1.869 1.892 1.914 1.954 1.991 2.013 2.041 2.068 2.114 2.143 2.176 2.238 2.274 2.324 2.371 2.455 2.562 2.745. 依據表 8 將 556 種期刊分為五區 ,各區含約等量的文獻篇數 ,如表 9 所示 ,第. 一區有 4 種期刊 ,共出版 1,405 篇文獻 ,每種期刊刊載 207 至 555 篇光觸媒文獻;第. 二區有 9 種期刊 ,共出版 1,327 篇文獻 ,每種期刊刊載 118 至 195 篇光觸媒文獻;而 第三區有 26 種期刊 ,共出版 1,492 篇文獻 ,每種期刊刊載 38 至 96 篇光觸媒文獻;第 四區有 64 種期刊 ,共出版 1,396 篇文獻 ,每種期刊刊載 13 至 36 篇光觸媒文獻;第五 區有 453 種期刊 ,共出版 1,423 篇文獻 ,每種期刊刊載 1 至 12 篇光觸媒文獻。各區期 刊種數的比例為 4:9:26:64:453,若以布萊德福定律 1:n:n2:n3:n4 之計算. 153-172 蔡明月:光觸媒.indd 165. 2006/3/29 4:30:19 PM.

(14) 166. 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 43 43 : 2 (December 2005)). 公式 ,求得n值約為2.5,亦即各區之比大約為1*4:2.5*4:2.52*4:2.53*4:2.54*4, 等於 4:10:25:62.5:156.25。前四區的比值大致符合布萊德福定律 ,然而至第五 區時 ,因光觸媒期刊文獻趨於分散 ,比值約為布萊德福定律期刊數的 3 倍。 表 9 光觸媒期刊文獻分區表 分區. 期刊總數. 文獻總數. 出版之文獻數. 一 二 三 四 五 總計. 4 9 26 64 453 556. 1,405 1,327 1,492 1,396 1,423 7,043. 207 至 555 篇 118 至 195 篇 38 至 96 篇 13 至 36 篇 1 至 12 篇. 2. 布萊德福-齊夫定律. 依表 8 的「累積文獻數」與「累積期刊常用對數值」二個欄位資料 ,繪製光觸媒. 文獻半對數分佈圖 ,如圖 2。圖 2 顯示大約前 15 種期刊是曲線分佈 ,形成所謂核心 期刊 ,連接的相關區與次相關區則呈現出線性成長 ,大約在排名第 16 名到 125 名這 段直線 ,最後邊緣區的圖形曲線之尾端略為向右下偏垂 ,整體圖形與布萊德福 - 齊 夫定律標準的 S 型曲線頗為相似 ,但 S 型並不明顯。. 由上述二種方式之驗證 ,可歸納出本研究之光觸媒文獻和布萊德福定律相似 , 但並不完全符合。而少數的期刊刊載文獻佔總體文獻相當大的比例 ,如表 8 所示 ,. 前 24 種期刊即刊載了半數以上(3,544 篇 ,佔 50.32%)的文獻 ,至於其他 49.68% 的 文獻則分佈於 532 種期刊 ,其中有 191 種期刊只刊載一篇文獻 ,顯示在 1970 至 2003 年光觸媒期刊文獻分佈相當分散。. 圖2 光觸媒文獻半對數分佈圖. 153-172 蔡明月:光觸媒.indd 166. 2006/3/29 4:30:20 PM.

(15) 167. 蔡明月、古育詩:光觸媒文獻之書目計量學研究. (四)光觸媒之核心期刊 根據布萊德福分區法 ,第一區有 4 種期刊為核心期刊 ,第二區的重要期刊有 9. 種 ,一 、二兩區合計有 13 種期刊 ,檢視布萊德福-齊夫定律「半對數分佈圖」約可. 看出前 15 種期刊是曲線分佈 ,形成所謂核心期刊 ,本研究將探討此 15 種核心期刊 , 並進一步利用「Ulrich’s Periodicals Directory」資料庫及各期刊出版社之網頁與紙本期 刊 ,進一步分析核心期刊的特性 ,其詳細內容如表 10 所示。. 排名前五名的核心期刊分別為:Elsevier S.A. 出版的 Journal of Photochemistry. and Photobiology A: Chemistry、美國化學學會出版的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B: Condensed Matter, Materials, Surfaces, Interfaces & Biophysical、美國化學學會出. 版的 Abstracts of Papers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Elsevier BV 出版的 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 及 Pergamon 出版的 Chemosphere。. 進一步針對期刊影響因素 、刊期 、語文 、出版單位及主題等期刊特性進行分 析 ,結果發現 15 種核心期刊的影響因素值介於 1.579 至 6.516,核心期刊的出版刊 期大都較短 ,主要為週刊 ,以及每年刊行 44 期 、36 期 、30 期 ,28 期 、雙週刊(或 21 期 、20 期等),至於月刊 、雙月刊已相當少見。出版單位以學會為主 ,美國化 學學會出版 5 種 ,其他出版單位有 Elsevier BV 出版 3 種 、英國皇家化學學會 2 種 ,. Elsevier S.A.、Pergamon、日本化學學會 、美國學術出版社和 Elsevier Inc. 各出版 1. 種。出版語文以英文為主 ,計有 13 種 ,特別的是 Chemosphere、Journal of Molecular Catalysis A: Chemical 二種期刊以英文 、法文及德文三種語文發行。. 其中特別要注意的是排名第三 ,為美國化學學會所出版的 Abstracts of Papers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該學會將其出版之文獻摘要 ,以期刊形式定期出刊。 SCIE 資料庫視其為期刊 ,但 JCR 未提供影響因素之數據。. 至於期刊主題 ,主要以化學 、環境 、材料及水資源為主 ,包括分子 、觸媒 、 環境工程 、奈米結構 、電化學 、光譜學 、光化學 、表面化學 、材料科學等。 表 10 光觸媒之核心期刊 排 名. 期刊名. 影響 因素. 刊期. 出版 語文. 出版 單位. 主題內容. 1. Journal of 1.693 Photochemistry and Photobiology A : Chemistry. 21 英文 Elsevier S.A. 關於光和分子之間交互影響所 期/年 (Switzerland) 產生的各種化學現象 ,包括了 半導體 、光化學;還有屬於新 興領域:太陽能的轉變 、環境 復育和光觸媒等相關主題。. 2. Journal of Physical 3.679 Chemistry B. 週刊 英文 美國化學學會 研究材料方面的資料(奈米結 構 、膠束 、高分子 、統計力學 和普通物理化學)。. 3. Abstracts of Papers N/A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半年 英文 美國化學學會 化學相關文獻之摘要 刊. 153-172 蔡明月:光觸媒.indd 167. 2006/3/29 4:30:21 PM.

(16) 168. 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 43 43 : 2 (December 2005)). 4. 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 3.476. 28 英文 Elsevier BV 期/年. 內容以污染物質之觸媒化學相 關之文獻 ,包含觸媒燃燒 、觸 媒感應器的使用等應用。. 5. Chemosphere. 1.904. 44 英 法 Pergamon 期 / 年 德文. 內容主要以持久性有機污染 物 、環境化學 、環境毒理學 、 環境工程科學 、全球變化科學 等相關主題。. 6. Journal of Molecular Catalysis A: Chemical. 2.264. 36 英 法 Elsevier BV 期 / 年 德文. 內容以分子 、原子方面的催化 活化和感應裝置為主 ,包含有 機金屬 、生物模擬之催化 、異 質觸媒等。. 3.592. 雙月 英文 美國化學學會 環境科學相關主題 刊. 7 8 9.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1.579 Journal of Catalysis 3.276 Chemistry Letters. 10 Langmuir. 3.098. 11 Catalysis Today. 2.627. 12 Physical Chemistry 1.959 Chemical Physics 13 Chemical Communications. 4.031. 14 Journal of the 6.516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15 Water Research. 1.812. 月刊 英文 日本化學學會 純化學與應用化學相關主題 16 英文 Academic 期/年 Press. 內容強調異質與同質觸媒 、表 面化學 、觸媒工程等相關主題。. 雙週 英文 美國化學學會 內容涵蓋電化學 、光譜學 、生 刊 物膠體 、生物高聚物 、奈米結 構 、材料等相關主題。 40 英文 Elsevier BV 期/年. 內容主要和觸媒相關之異質觸 媒 、同質觸媒 、酵素催化主題。. 24 英文 英國皇家化學 包含觸媒的作用 、異質觸媒 、 期/年 學會 電 化 學、 材 料 科 學、 奈 米 科 學 、光化學 、光譜學 、表面科 學等主題。 雙週 英文 英國皇家化學 化學相關主題 刊 學會 週刊 英文 美國化學學會 化學相關主題 ,此期刊為美國 化學學會的旗艦期刊(flagship journal)。. 20 英文 Elsevier Inc. 期/年. 水資源相關主題 ,水的品質管 理及技術處理。. 整理自:「Ulrich’s Periodicals Directory」資料庫及各期刊出版社之網頁與紙本期刊. (五)期刊影響因素之探討 本研究為了驗證布萊德福原始定律期刊分區與期刊品質的關係 ,進一步利用 「期刊引用報告」(JCR)的影響因素值來評鑑期刊的影響力。 影響因素為 JCR 評鑑期刊的指標之一 ,它雖不是評鑑期刊品質的唯一指標 , 但藉由影響因素可以瞭解一種期刊平均每一篇文章被引用的次數 ,被引用次數的多 少 ,可作為判別其影響力的依據 ,故不失為評鑑期刊的客觀方法。本研究以布萊德 福分區法將 556 種期刊分成五區 ,分別查詢其影響因素。. 本研究檢索資料所採用的資料庫 SCIE 和 JCR 同是 ISI 公司的產品 ,二者所收錄. 的期刊應該是一樣的 ,但查詢 JCR,卻發現有 53 種期刊並未收入在 JCR。如表 11 所 示 ,第一區的 4 種期刊 ,只有 3 種有期刊影響因素(佔 75%),其期刊影響因素平均. 值為 2.949;第二 、三區均有期刊影響因素 ,其平均值分別為 2.703 與 1.665;第四區. 153-172 蔡明月:光觸媒.indd 168. 2006/3/29 4:30:22 PM.

(17) 169. 蔡明月、古育詩:光觸媒文獻之書目計量學研究. (88%)和第五區(90%)的平均值為 2.075 與 1.563。由此可見第一區和第二區(核心 區)的期刊影響力大於第三 、四和五區。 表 11 光觸媒文獻之期刊影響因素分析 分區 第一區 第二區 第三區 第四區 第五區. 原始期刊 4 9 26 64 453. 期刊數 JCR 收錄(%). 3(75%) 9(100%) 26(100%) 56(88%) 409(90%). 平均影響因素 2.949 2.703 1.665 2.075 1.563. 五、結 論 本研究採用書目計量學的研究方法 ,探討 1970 年至 2003 年光觸媒 7,141 篇文獻 之各種特性 ,茲綜合研究結果 ,陳述如下:. (一)光觸媒文獻正處於蓬勃發展時期 光觸媒文獻在 1990 年之前 ,成長的速度緩慢 ,1991 年後漸漸增多 ,若以文獻. 成長的階段可大致區分為:1970 年至 1990 年只有少量的光觸媒文獻 ,處於開始萌. 芽的階段 ,相關文獻不多 ,到了 1991 年文獻出版量突破百篇。分析 1970 至 2003 年 的成長情形 ,幾乎都是正成長 ,目前可說是蓬勃發展階段 ,整體文獻呈指數成長模 式。. (二)語文以英文為主,中文資料排名第二 本研究 7,141 篇文獻 ,共為 13 種語文撰寫 ,以英文 6,622 篇(92.73%)為最多。. 中文 189 篇(2.65%)排第二 ,刊登在 14 種期刊 ,出版國以中國大陸為主。中文期 刊排名第一的是中國大陸高等教育出版社所出版的「高等學校化學學報─中文版」 (Chemical Journal of Chinese Universities – Chinese),其影響因素值為 0.796,是 14 種 期刊中最高的。. (三)亞洲機構的生產力表現不錯 本研究調查作者機構所屬國家的分佈 ,以機構數之排名來看 ,第一名是日本有 258 個機構 ,臺灣排第十三名。若以洲別劃分地區進行分析 ,發現亞洲國家的總數 為28國 ,共有618個機構(佔42.86%),顯示亞洲在光觸媒研究領域中有不錯的表現。 探究全球的機構前三十名 ,日本佔 11 個 ,可見日本在光觸媒研究領域之重要地位。. 若將機構之屬性分成政府單位 、大專院校及公司企業 ,以大專院校 22 個佔最多。臺 灣共有 33 個機構 ,排名第一的是國立成功大學。. 153-172 蔡明月:光觸媒.indd 169. 2006/3/29 4:30:23 PM.

(18) 170. 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 43 43 : 2 (December 2005)). (四)光觸媒文獻和布萊德福定律並不完全吻合 本研究利用布萊德福分區法和布萊德福-齊夫定律 ,分別驗證光觸媒期刊文 獻之分佈 ,結果發現並不完全吻合布萊德福定律。本研究將期刊分為五區 ,各區 期刊種數的比例為 4:9:26:64:453,亦即各區之比大約為 1*4:2.5*4:2.52*4: 2.53*4:2.54*4,等於 4:10:25:62.5:156.25。前四區的比值大致符合布萊德福 定律 ,只有第五區 ,比值約為布萊德福定律期刊數比值的 3 倍。布萊德福-齊夫定. 律半對數分佈圖則顯示 ,前 15 種期刊呈曲線 ,形成所謂核心期刊。接連的相關區與 次相關區則為線性 ,最後邊緣區的圖形曲線之尾端略為向右下偏垂 ,整體圖形之 S 型曲線並不明顯。. (五)光觸媒文獻分佈呈現報酬遞減分散 本研究 7,043 篇期刊文獻分佈於 556 種期刊 ,每種期刊平均生產 12.67 篇。前 24. 種期刊(4.32%)即包含了 50.32% 的文獻 ,由此可知光觸媒文獻於期刊中的分佈情形 呈現出報酬遞減的現象。核心區與連接的相關區文獻密度偏高 ,邊緣區期刊種數則 多達 543 種 ,其中有 191 種期刊只刊載一篇文獻 ,顯示在 1970 至 2003 年光觸媒期刊 文獻分佈相當分散。. (六)光觸媒之核心期刊 根據布萊德福分區法的結果 ,第一和第二區期刊有 13 種。布萊德福-齊夫定. 律「半對數分佈圖」約略可以看出前 15 種期刊是曲線分佈 ,形成所謂核心期刊。整 體而言 ,核心期刊出版刊期較短 ,大多為週刊或每年刊載 44 期和 36 期等。出版語. 文以英文為主。期刊主題以化學 、環境 、材料及水資源為主 ,包含了分子 、觸媒 、 環境工程 、奈米結構 、電化學 、光譜學 、光化學 、表面化學 、材料科學等 ,顯示 光觸媒跨領域之特性。. (七)期刊影響因素之探討 本研究採用「期刊引用報告」的影響因素值來評鑑 556 種期刊 ,以布萊德福定律 將期刊分為五區 ,根據各區影響因素之平均值 ,可分辨出第一區和第二區的期刊(核 心期刊)影響力大於第三 、四和五區;換言之 ,生產力高的期刊 ,平均而言 ,品質 優於生產力較低的期刊。. 註 釋 註 1 「ARC-FLASH」光觸媒 ,取自 http://www.arc-flash.com.tw/(檢索日期 2004/10/12)。 註 2 王勝民 ,「新世代的綠色產品-光催化觸媒」,化工資訊月刊 ,14:8(民國 89 年 8 月):頁 36。. 153-172 蔡明月:光觸媒.indd 170. 2006/3/29 4:30:23 PM.

(19) 蔡明月、古育詩:光觸媒文獻之書目計量學研究. 171. 註 3 蔡明月 ,資訊計量學與文獻特性(臺北市:國立編譯館 ,民國 92 年),頁 62。 註 4 同註 3,頁 65。 註 5 D. J. de S. Price, Little Science, Big Science...and Beyond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6), pp.18-19. 註 6 蔡明月 ,資訊計量學與文獻特性 ,頁 80。引自 D. J. de S. Price, Science Since Babylon, enlarged edition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75), p.184. 註 7 G. Magyar, “Bibliometric Analysis of a New Research Sub-Field,” Journal of Documentation, 30:1 (March 1974):32-40. 註 8 J. Schummer, “Scientometric Studies on Chemistry 1: the Exponential Growth of Chemical Substances, 1800-1995,” Scientometrics, 39:1(May 1997):107-123. 註 9 T. Braun, A. Schubert, and S. Zsindely, “Nanoscience and Nanotechnology on the Balance,” Scientometrics, 38:2 (February 1997):321-325. 註 10 同註 6,頁 84。引自 E. N. Efthimiadis, “The Growth of the OPAC Literatur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45:5(1990):342-347. 註 11 S. C. Bradford, “Sources of Information on Specific Subjects,” Engineering, 137 (January 1934):85-86. 註 12 同註 6,頁 149-150。 註 13 M. Y. Tsay, S. J. Jou, and S. S. Ma, “A Bibliometric Study of Semiconductor Literature, 1978-1997,” Scientometrics, 49:3 (November/December 2000):491-509. 註 14 D. Ugolini and C. Casilli, “The Visibility of Italian Journals,” Scientometrics, 56:3 (March-April 2003):345-355. 註 15 王國龍 、李佩 ,「SCI 期刊與 JCR」,上海交通大學學報 ,37 卷 9 月號 (2003):頁 287-290。 註 16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available from http://www.isinet.com/products/ citation/scie/ (accessed on 2004/10/28). 註 17 “About the Ulrich’s Database,” available from http://www.ulrichsweb.com/ulrichsweb/ ulrichsweb_news/ulrichsinsidefaq.asp#features ( accessed on 2004/10/08). 註 18 “Journal Citation Reports,” available from http://www.isinet.com/products/evaltools/jcr/ (accessed on 2004/10/28). 註 19 “JCR Web - JCR Help,” available from http://isi02.isiknowledge.com/portal.cgi/jcr (accessed on 2004/10/28).. 153-172 蔡明月:光觸媒.indd 171. 2006/3/29 4:30:24 PM.

(20) Journal of Educational Media & Library Sciences 43 : 2 (December 2005) : 153-172. Photocatalysis Literature Analysis: A Bibliometric Approach Ming-Yaeh Tsay. Professor Graduate Institute of Library, Information and Archival Studies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Taipei, R.O.C. E-mail: mytsay@nccu.edu.tw. Yu-Shih Ku. Graduate Student 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and Library Science Tamkang University Taipei, Taiwan, R.O.C. E-mail: ushi523@gmail.com.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hotocatalysis literature based on the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of the bibliometrics, such as literature growth, document type and language, author affiliation productivity and journal productivity. The distribution of journal articles and core journals were examined by Bradford’s law, Bradford-Zipf’s law and the impact factor of ISI’s Journal Citation Reports (JCR). A total of 7141 bibliographic records, from 1970 to 2003, were retrieved from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ended (SCIE) database.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reveal that 1. the literature growth rate is in a steadily up-growing trend recently. Moreover, the overall growth is similar to exponential model; 2. research article is the major type of publication. Research and review papers account for 92.5% of total literature; 3. English is the most frequently used language and Japan is the most productive country; 4. zone analysis and graphical formulation from Bradford’s law of scattering are reexamined and it is found to be inapplicable to journal productivity distribution; 5. the Bradford’s law and Bradford-Zipf’s law are applied and identified 13 and 15 core journals, respectively; 6. based upon the impact factor from JCR, the average impact factor for journals of the first zone and second zone is higher than journals of the other zones. Keywords: Bibliometrics; Literature growth; Bradford’s law; Impact factor; Photocatalysis literature. 153-172 蔡明月:光觸媒.indd 172. 2006/3/29 4:30:25 PM.

(21)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2 Department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National Chung Hsing University, Taichung, Taiwan.. 3 Department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National Tsing Hua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Chaoyang University of

Centre for Learning Sciences and Technologies (CLST)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Centre for Learning Sciences and Technologies (CLST)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Centre for Learning Sciences and Technologies (CLST)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Centre for Learning Sciences and Technologies (CLST)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3. 

Centre for Learning Sciences and Technologies (CLST)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Centre for Learning Sciences and Technologies (CLST)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