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成也完美,敗也完美!?簡述完美主義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成也完美,敗也完美!?簡述完美主義研究"

Copied!
1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Doi: 10.6218/GEQ.2013.126.23-32

成也完美,敗也完美!?

簡述完美主義研究

蕭偉智*

新北市立文山國中

特教教師

梁綺修

臺北市立木柵國中

特教教師

摘 要

完美主義(perfectionism)被視為資優生的重要特質之一,也是國內外學者關 注的研究議題。本文以文獻回顧方式探究國內外完美主義之實徵研究,先針對完 美主義內涵、維度、測量及後果變量進行介紹與評析。在此基礎上,筆者再以「壓 力互動」(transactional stress process model)的認知與行為中介模式概念,探析資 優生完美主義與正負向適應行為之關聯性。

關鍵詞:完美主義、資優生、不適應/適應行為

Every “Perfectionist” Has a Silver Lining!?

Psychological Review on Perfectionism

Wei-Chih Hsiao

*

Teacher,

Wen-Shan Junior High School,

New Taipei City

Chi-Hsiu Liang

Teacher,

Mu-Zha Junior High School,

Taipei City

Abstract

Perfectionism is an important and widely studied characteristic of gifted and talented students. This study presented a review of perfectionism literature to describe its concept, dimensionality, measurement, and variables, and explor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fectionism in gifted populations and adaptive/maladaptive behaviors by employing the cognitive processes and behavior consequences of Transactional Stress Process Model.

Keywords: perfectionism, gifted and talented students, maladaptive/adaptive behavior

(2)

壹、緒論

資 優 生 特 質 和 適 應 研 究 可 追 溯 1920年 代Terman和其同事對1528名智商135以上的 青少年做的長期研究,該研究樂觀地認為資 優生都心理健全且生活適應良好,不過因抽 樣的偏態與限制,導致研究的結論受到挑戰 (Terman & Oden, 1947)。Hollingworth (1942) 透過觀察提出衝突適應的觀點,她指出資優 兒童擁有成人的智慧、孩童的生理和情緒, 因此他們交織蘊育成某種的適應困難。具體 而言,國內郭靜姿(2000)認為資優生的學 習與心理特質都異於一般學生,可能存有一 些獨特的適應問題,如:身心發展不均衡、 過度激動特質、人際差異知覺與自我認定困 難、過度期望壓力等,這些因素都可能導致 負向的人際互動,進而影響其自我概念的發 展。 完美主義研究興起於1980年代,研究對 象從臨床病患,後轉以一般人為對象,再延 伸 到 各 類 資 優 群 體 。 進 一 步 而 言 , Hollingworth提出完美主義(perfectionism)是 資優生的特質後(Hollingworth, 1926),學界 開始關注資優生完美主義傾向之議題,近年 來,許多研究發現資優群體的完美主義傾向 顯著高於其他非資優群體,完美主義就被視 為 資 優 生 異 於 一 般 學 生 的 一 個 重 要 特 質 (LoCicero & Ashby, 2000; Parker & Adkins, 1995; Schuler, 2000)。

完 美 主 義 與 適 應 行 為 之 間 的 關 聯 性 研 究隨之興起。研究起初從臨床角度出發,視 完美主義為負向病態(Burns, 1980; Garner, Olmstead, & Polivy, 1983; Pacht, 1984),甚至 有學者主張減少完美主義傾向,可以減少負 向適應(Selekman, 1959),但隨著完美主義內 涵的建構及測量方法上的改變,研究發現完 美主義並非只有負向影響,例如:憂鬱、厭 食症、強迫症等(Pacht, 1984),亦有正向影 響 , 例 如 : 高 學 業 成 就 及 動 機 (Sieglea &

Schuler, 2000; Speirs Neumeister, 2004)。然 而,資優生完美主義和正負向適應行為的關 聯性卻不穩定,如:美術資優生和一般智能 資 優 生 的 群體 間 的 完 美主 義 差 異 (Stornelli, Flett, & Hewitt, 2009);自我要求式完美主義 與正向情感有正相關(Frost, Heimberg, Holt, Mattia, & Neubauer, 1993),但卻有研究發現 自我要求式完美主義與正負向情感皆有正 相關(Bieling, Israeli, Smith, & Antony, 2003; Hewitt, Caelian, Flett, Sherry, Collins, & Flynn, 2002),或研究顯示自我要求式完美主 義 與 正 向 情 感 有 負 相 關 (Stornelli, Flett, & Hewitt, 2009)。研究上的不一致,顯示完美 主義與適應行為的關係組型的強度較不強 韌,無法代表它們之間決定性的關係,所以 還有很多的因素需要被掌握與探討。「成也 完美?敗也完美?」,這個問題暫時無法斷 下定論。鑒此,本文先回顧完美主義的發展 沿革,最後以Lazarus與Folkman (1984)「壓 力 互 動 模 式 」 (transactional stress process model)的認知與行為之中介變項概念,探析 資優生完美主義與正負向適應行為之關聯 性並提出建議。

貳、完美主義研究

一、完美主義內涵與測量

韋氏字典(Webster’s Ninth New Collegiate Dictionary, 1988, p.837)中,完美主義係指「個 體在工作時,極端或過度地追求完美」。然 而,Adler (1956)卻從較正向角度看完美主 義,他認為追求完美是正常且天生的本能, 是一種內在的心理動力,乃因每個人天生或 多或少會有自卑感,而人們藉著追求卓越 感、力爭上游,實現自我理想。從內涵來說, 完 美 主 義 研 究 早 期 著 眼 於 負 向 的 單 一 維 度,後轉為多維度的內涵;若以對象來看, 完美主義研究起源臨床病患,後轉為以一般 人為對象,並延伸探討資優生之完美主義特

(3)

質。筆者分三個階段作簡介: (一)1980年代之前:單向度完美主義– 病態負向觀點 1980年代以前,研究者從病理學的角度 關切完美主義者的特質,並以臨床病患為對 象,甚至將完美主義特質納入《精神疾病診 斷 與 統 計 手 冊 第 三 版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3rd ed., DSM-III) 》 的 強 迫 性 人 格 疾 患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診斷標準之 一 (Frost, Marten, Lahart, & Rosenbate, 1990)。Pacht (1984)亦將完美主義和生理、 心理疾患連結在一起,例如:酗酒、憂鬱、 厭食症、強迫症、結腸潰瘍等。Burns (1980) 認為完美主義者會設定不切實際的高標準, 嚴格且持續的強迫自己朝此目標前進,同時 完全依據自我表現之生產力和成就來衡量自 我價值。該時期測量完美主義,以「Burns 版完美主義量表(Burns Perfectionism Scale, BPS)」(Burns, 1980)為代表工具。 (二)1980年代迄今:雙向度完美主義– 正常、神經質 Hamachek (1978)首度將完美主義視為 雙 維 度 : 1. 正 常 完 美 主 義 (normal perfectionism):設立高標準,強調組織性和 秩序,能夠包容自己的不盡完美表現;2.神 經質完美主義(neurotic perfectionism):設立 高標準,但是著眼自己不完美之處,而焦慮 不堪。此時期開始著眼於一般人的完美主義 特質,測量完美主義以「正負向完美主義量 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perfectionism scale, PNP)」(Terry-Short, Owens, Slade, & Dewey, 1995)、「 適應 性 與 適 應 不 良 完 美 主 義 量 表 (The Adaptive and Maladaptive Perfectionism Scale, AMPS)」(Rice & Preusser, 2002)為代表 工具。 (三)1990年代迄今:多向度完美主義– 個人取向、社會互動取向 1990年代開始,學者開始從包含個人取 向、社會取向等多元觀點建構完美主義內 涵。Frost等人(1990)將過去文獻中所提及 完美主義之重要特質加以統整,將完美主義 轉為多維度的內涵,為六個向度的心理結 構: 1. 「 過 度 在 意 錯 誤 」 (concern over mistakes, CM):個人把錯誤看成是失敗,並 相信失敗後會失去他人尊敬的心理。 2.「個人標準」(personal standards, PS): 個人對自己設定很高的標準,並且過度地強 調這些標準對自我評量的重要性。 3. 「 父 母 期 望 」 (parental expectations, PE):個人認為父母對自己設定高目標。 4.「父母苛求」(parental criticism, PC): 個人從未認為可以達成父母對自己的高度 要求。

5.「行為的懷疑」(doubts about actions, D):個人懷疑自己的能力是否可以完成某件 任務。 6.「組織」(organization, O):個人認為 事物都要很有組織和次序。 Hewitt與Flett (1991)則依據「對象」(對 自己或對重要他人)和「來源」(受自己或 重要他人所要求),將完美主義區分為三個 向度,分別為: 1. 自 我 導 向 型 完 美 主 義 (self-oriented perfectionism) : 個 人 為 自 己 訂 立 極 高 的 標 準,嚴格評價的自我表現,其主要動機反映 在努力追求完美和避免出錯。 2. 社 會 期 許 型 完 美 主 義 (socially prescribed perfectionism):個人知覺到或相信 重要他人對自己有完美的要求,由於害怕負 面評價和別人的不贊同,於是自己需要盡力 達到重要他人所規範的高標準和期望,藉以 獲得讚許。 3. 他 人 導 向 型 完 美 主 義 (other-oriented perfectionism):個人對重要他人的表現有高 標準和完美的要求。 Johnson與Slaney (1996)以諮商角度建構 完美主義,依據受訪者的反應,提出完美主 義為四個維度所組成:標準和次序(standard

(4)

and order)、人 際 關 係 (relationships)、焦 慮 (anxiety) 、 遲 延 與 耽 擱 (procrastination) 。 Slaney、Chadha、Mobley與Kennedy (2000) 再以大學生為對象進行訪談,受訪者表示因 為高標準的自我要求而感到有些困擾,卻不 想要放棄它。具體而言,困擾的起源是個人 的高標準與實際表現之間的落差。因此他們 將完美主義從四個維度修正為三個維度:高 標 準 (high standards) 、 次 序 (order) 及 矛 盾 (Discrepancy)(Slaney, Rice, Mobley, Trippi, & Ashby, 2001),其中「矛盾」係指個人的高標 準與實際表現的差距。

該時期測量完美主義,以「Frost版多面 向 完 美 主 義 量 表 (Multidimensional Perfectionism Scale, MPS-F)」 (Frost et al., 1990)、「Hewitt與Flett版多面向完美主義量 表 (Hewitt and Flett Multidimensional Perfectionism Scale, MPS-H) 」 (Hewitt, & Flett, 1991),以及「幾近完美主義量表修訂 版 (The Almost Perfect Scale-Revised, APS-R)」(Slaney et al., 2001)為代表工具。 綜論之,完美主義的內涵從單一維度觀 點發展到雙向或多元觀點,然而正負向完美 主義並非單純以「個人自我」或「社會他人」 區分,而是以內涵來區分,換句話說,高標 準、組織、計劃性、自我欣賞等可視為正向 完美主義內涵,而過度在意錯誤、自我批 評、尋求他人認可、在意評價等,作為負向 完美主義內涵。 二、資優生完美主義之研究 「 資 優 生 的 完 美 主 義 是 否 異 於 一 般 學 生?」此問題有兩個意義。第一,完美主義 是資優學生特有的特質;第二,與一般學生 相較下,資優生的完美主義是程度上的差 異。顯然,從前述完美主義研究之發展,可 推斷第一個假設是錯誤的。若將資優生完美 主義視為程度上的差異,亦即光譜(spectra) 的概念,一般生和資優生可能落在光譜不同 位置,而不同資優群體也可能落在不同位 置。在此觀點下,許多研究發現資優群體的 完 美 主 義 傾 向 顯 著 高 於 其 他 非 資 優 群 體 (LoCicero & Ashby, 2000; Parker & Adkins, 1995; Schuler, 2000)。Denholm (1991)亦曾調 查發現資優生自己最關心的問題之一是「如 何克服完美主義的困擾及處理他人不實際 的高度期許」。然而,有部分研究者認為資 優生和一般學生的完美主義無差異,例如: Parker與Mills (1996)在控制受試者的社經地 位下,使用MPS-F測量六年級資優生,結果 發現資優生與非資優生在個人標準分量表 (PS)得分沒有差異。國內葉素汝(2005) 將MPS- F各分量表加總,以總分考驗大學舞 蹈系學生和一般學生的完美主義表現,結果 發 現 兩 者 沒 有 差 異 。 Kornblum 與 Ainley (2005)卻得到相反的結果,他們依舊以MPS-F 測量澳洲資優學生(六、八、十一歲),研 究發現在個人標準量表得分部分,資優生顯 著高於非資優學生,此外,資優生的年級越 高,父母要求與父母期待兩量表也會越高。 Kornblum與Ainley認為結果不一致差異的原 因可能為取樣的差異:Parker的研究以標準 化測驗表現傑出(智力、成就)的資優生為 對象,而Kornblum與Ainley的研究對象是需 要高度個人標準或要求組織性的體育資優 生、音樂資優生,另外,他們推斷文化因素 可能也是影響結果之原因。 再 者 , 關 於 資 優 群 體 間 的 完 美 主 義 差 異,Parker (1997)曾以MPS-F為測量工具,利 用群集分析法(cluster analyses)將學術性向 資 優 學 生 區 辨 成 適 應 完 美 主 義 (health perfectionists)(高度個人標準及組織、中度 父母期待、低度在意錯誤)、不適應完美主 義(dysfunctional perfectionists)(高度個人標 準、高度在意錯誤、高度行為的懷疑、高度 父母期待、高度父母苛求、低組織)、非完 美主義(non-perfectionistic)(個人標準、在意 錯誤、行為的懷疑、父母期待、父母苛求、 組織,六項皆低)。相似的研究結果也出現 在 華 人 社 會 , 香 港 的 陳 維 鄂 以 MPS-F為 工

(5)

具,發現資優生可分成三種類別(適應型、 不適應型、非完美主義)(Chan, 2009),國內 蔡敏瑛的研究亦發現一致的結果(蔡敏瑛, 2010)。陳維鄂更進一步比較一般生和資優 生 於 三 個 完 美 主 義 類 別 上 的 人 數 分 配 差 異,結果發現相較於一般生,資優生適應型 完 美 主 義 的 比 例 多 於 不 適 應 型 完 美 主 義 (Chan, 2010)。言下之意,資優生完美主義並 非全然連結到負向適應。Kornblum與Ainley (2005)分析「個人標準」在適應完美主義和 不適應完美主義者的角色,他們認為適應完 美 主 義 的 高 度 個 人 標 準 可 連 結 到 正 向 適 應,而不適應完美主義者,處在高度的父母 期待及苛求環境下,實際情況卻無法達成父 母要求,渴求高成就又促成高度個人標準, 此時高度個人標準不但沒有連結到正向適 應,卻反倒變成一種壓力源。 總括而言,資優生和非資優生的完美主 義並非全有或全無的二元問題,應以光譜觀 點視之,另外資優生的完美主義特質並非都 連結到不適應行為。不同資優群體在完美主 義分量表上的表現具有差異,這些都顯示資 優生完美主義的議題需要更多研究者投入 進行探討與釐清。 三、完美主義測量上的議題 (一)六維、三維還是二維? 若進一步比較六維度的MPS-F與三維度 的 MPS-H,兩 者 有 重 疊 , 但 又 有 不 同 之 內 涵,例如:MPS-F未測量社會取向的在意他 人之評價,而MPS-H未測量過度在意錯誤、 組織性等。於是,Frost等人(1993)則依照適 應性及不適應性將MPS-F、MPS-H中的分量 表加以區分為兩部分:其一,「不適應的評 價關注」(maladaptive evaluation concerns)由 MPS-F中的「過度在意錯誤」、「父母期望」、 「父母苛 求 」、「 行 為 的懷 疑 」 以 及MPS-H 中的「社會性要求完美主義」組成;其次, 「 積 極 努 力 奮 鬥 」 (positive strivings) 由 MPS-F中 的 「 個 人 標 準 」、「 組 織 」, 以 及 MPS-HF中 的 「 自 我 取 向 完 美 主 義 」、「 他 人 取 向 完 美 主 義 」 組 成 。 Hill, Huelsman, Fuss, Kibler, Vicente與Kennedy(2004)也將 MPS-F及MPS-H兩個多維度量表整合後,再 進一步區分出雙維度,其中「謹慎負責的完 美主義」(conscientious perfectionism)屬於正 向 , 包 括 組 織 (organization) 、 追 求 卓 越 (striving for excellent)、計畫性(planfulness)、 以及對他人高標準(high standards for others) 四 個 因 子 , 而 「 自 我 評 價 的 完 美 主 義 」 (self-evaluative perfectionism)屬於負向,包括 過度在意錯誤(concern over mistakes)、認可 需 求 (need for approval) 、 知 覺 父 母 壓 力 (perceived parental pressure)等部分。另外, 回顧MPS-F量表(Frost et al., 1990)研究,該研 究以正交轉軸(orthogonal)進行因素分析,結 果顯示分量表之間有顯著正相關,例如:「父 母期待」與「父母苛求」有正相關、「個人 標準」與「組織」有正相關,又Frost等人 (1993)與Hill等人(2004)研究亦發現MPS-F 量表趨向雙維度,因此筆者建議未來可修訂 MPS-F量表,並以斜交轉軸進行因素分析, 或考量將重疊性高的分量表合併後進行分 析。 (二)文化因素 完美主義中的「他人認可與要求」在華 人社會的角色與重要性是否與西方文化相 同?西方完美主義量表是否具有偵測華人 完美主義的高敏感度?目前已有研究者進 行相關研究,例如:中國的訾非、周旭(2006) 將MPS-F翻譯成中文(並未增修試題)進行 量表信效度考驗,結果發現華人版「父母期 待」和「父母苛求」可合併為一個因素,其 餘因素類似英文版MPS-F,然而總解釋變異 量為53.7%,較英文版的總解釋變異量64.5% 來的低。同樣地,國內洪福源、黃德祥、邱 紹一(2011)研究發現將「父母苛求」與「父 母期望」聚斂為「父母壓力」之模式適配度 較佳。因此筆者認為華人完美主義量表的建 構宜考量增修試題,以增加測量敏感度及解

(6)

釋變異量。 (三)方法學 關於完美主義研究結果不一致的現象,除 了抽樣或文化因素,可能原因還有「統計方法」 的差異。若將正向/適應性,以及負向/適 應不良的完美主義之分量表得分合併分析 研究,可能會綜合縮小其差異,例如:葉素 汝(2005)的研究,她將MPS-F各分量表加 總後進行考驗,發現舞蹈系學生和一般學生 的完美主義之得分沒有差異。鑑於每個分量 表構念之不同,宜將其分開來檢驗。然而, 需留意的是,當比較不同群體的完美主義 時,若該完美主義分量表存在高相關(如: MPS-F),可能會使考驗結果有所偏誤,因此 研究宜使用多變量檢定(multivariate analysis of variance, MANOVA),避免變項間的共變 干擾及第一類型錯誤概率的膨脹。

參、資優生完美主義與適應行為

之研究

一、完美主義、適應行為之關連性研究 在教育心理領域,資優生完美主義與適 應行為之間的關聯性研究,大致可以分為兩 類,其一為學業成就、成就動機與自我效 能,其二為正負向情感。相關研究說明如下: (一)學業成就、成就動機與自我效能: Speirs Neumeister (2004)以質性研究探 討資優大學生之完美主義與其成就動機間 的關聯,發現社會取向式完美主義特質之資 優生多以「避免失敗」為動機,其工作成果 和行為容易有拖延現象;而自我取向式完美 主義特質之資優生則多以「成就目標」為動 機,較易獲得成功。Accordino, Accordino與 Slaney (2000)以十到十二年級學生為對象, 研究發現「個人標準(PS)」與「學業成就 (grade point average, GPA)」有顯著正相 關 。 Siegler (1988) 以 群 集 分 析 法 (cluster analyses) 將 小 一 學 生 分 為 「 好 學 生 (good students)」、「一般學生(not-so-good students)」

與「完美主義學生(perfectionists)」,結果發 現 完 美 主 義 學 生 在 數 學 答 題 表 現 上 很 準 確。相較其他兩組學生,完美主義者會使用 較多的策略來避免錯誤,例如:用手指頭計 算的頻率較高。在成就表現部分,好學生與 完美主義學生都顯著高於一般學生,而好學 生和完美主義學生之間沒有差異。 Stornelli等 人 (2009)以 四 年 級 和 七 年 級 一般智能資優生、美術資優生、一般學生為 對 象 , 使 用 青 少 年 版 完 美 主 義 量 表 (Child-Adolescent Perfectionism Scale) 為 研 究工具,結果發現三者的完美主義和閱讀成 就無相關,而一般智能資優生和美術資優生 的完美主義和數學成就有相關。其中,對於 一般智能資優生而言,自我期許及社會期許 式 完 美 主 義 分 別 與 數 學 成 就 有 顯 著 正 相 關,而美術資優生的社會期許式完美主義和 數學成就有顯著負相關。Stornelli等人的研 究與前人研究不同處有兩點:其一,一般智 能資優生的社會期許式完美主義和數學成 就之間為正相關;其二,美術資優生卻與一 般智能資優生呈現相反結果,他們的社會期 許式完美主義和數學成就為負相關,這也暗 示資優群體之間存有差異。筆者推究其原 因,可能因為社會大眾普遍對於學生的學科 成就依舊存有高期待與要求,然而美術資優 生的優勢能力可能並非學科能力,進而導致 「完美要求」與「實際表現」之間落差,形 成社會期許式完美主義和數學成就存在負 相關。 從自我效能來看,國內蔡敏瑛(2010) 比較積極型完美主義、消極型完美主義與非 完美主義的國中一般智能資優生在自我效 能上的差異,結果發現在學業表現效能上, 非完美主義學生顯著高於消極型完美主義 學生。Hart、Gilner、Handal與Gfeller (1998) 則從完美主義分量表切入,研究發現自我要 求式完美主義和自我效能有負相關。 (二)正負向情感: Stornelli等人(2009)研究發現一般智

(7)

能資優生、美術資優生與一般生的社會期許 式完美主義分別和悲傷、恐懼等負向情感呈 現 正 相 關 , 此 結 果 與 前 人 研 究 相 仿 (Flett, Hewitt, Blankstein, & Gray, 1998; Hewitt & Flett, 1991);在正向情感部分,一般智能資 優生的自我要求式或社會期許式完美主義 都與幸福感(happiness)呈現負相關,Stornelli 等人進而推測自我要求式完美主義或許會 破壞良好適應,甚至連接提升負向情緒,此 結果和過去研究並不一致,例如:Frost等人 (1993)認為自我要求式完美主義和正向情感 有正相關。 由前述文獻來看,完美主義和正負向適 應行為之間的關聯性並不穩定,無法代表它 們之間決定性的關係,表示兩變項間仍有很 多的因素需要被掌握與探討,下文接續從認 知及行為中介模型的角度探析。 二、完美主義、適應行為之關連性研究: 以認知及行為變項為中介 Lazarus與Folkman (1984)提出「壓力互動 模式」(transactional stress process model),係 指當人與環境的關係被個人評估成負擔過 重,且超出個人資源而具有危害感時,就產 生了壓力,面對壓力源則會進行認知評估, 而 這 歷 程 會 進 一 步 影 響 個 人 對 壓 力 的 反 應,因此「認知評估」、「因應行為」是個重 要的中介因素。換句話說,主觀知覺、詮釋 及評估會影響後續的因應方式,進而影響適 應之結果,值得一提的是,這個模式是循環 的,若因應行為無效,產生不良適應結果, 也會影響認知評估,減損個人的因應資源, 使個體傾向受傷害性的(vulnerable)。從此模 型 來 看 資 優 生 完 美 主 義 與 適 應 行 為 之 關 連,則必須考量認知及行為變項的中介效 果。在此觀點下,國內白秀玲(2010)以「因 應策略(coping strategy)」(積極問題因應、積 極情緒因應、消極逃避因應策略)為中介變 項,建構國中資優生(一般智能資優生、數 理資優生、語文資優生)完美主義與負向情 緒模式,研究主要有三個發現:(一)「自我 要求式」完美主義會透過「積極情緒因應」, 降低憂鬱情緒;(二)「自我要求完美主義」 透過「積極問題因應」,降低「消極逃避因 應」、「憂鬱情緒」;(三)「社會期許式」完美 主義透過「消極逃避因應」,提升憂鬱情緒 和生氣情緒。該研究在資優生完美主義和負 向情緒之間的徑路關係已較為明朗,但仍未 能解釋Stornelli等人(2009)所發現的現象 (自我要求式和負向情緒有正相關)。白秀 玲亦建議未來增列其他潛在變項(如:正向 情緒)以提高部份預測變項的解釋量。筆者 認為可將「自我要求式」和「消極逃避因應」 及「正/負向情緒」三者關係,或「社會要 求式」、「積極情緒/問題因應」及「正/負 向情緒」三者關係納入模型中分析,可能會 讓完美主義和適應行為關聯性更為清楚。再 者,國內目前未有以「認知評估」作為資優 生完美主義和適應行為之中介變項之相關 研究,但是已有以一般生為對象的研究可作 他山之石,方紫薇(2012)以大學生為研究 對象,以「反芻思考(Rumination)」(功能性 反芻、憂思、反思)為中介變項,探討完美 主義和正負向情感及學習困擾之關連。反芻 思考係指當個人經驗到自己所重視的事,未 達到預期的目標時,個人的專注力會鎖定在 獲得重要目標有關的想法上,不斷出現在腦 海中的一種思考狀態(Treynor, Gonzalez, & Nolen-Hoeksema, 2003)。方紫薇的研究有兩 個主要發現:(1)正向完美主義(要求高標、 自我欣賞)會透過功能性反芻提升正向情 感,但未能因其之中介而降低負向情感及學 業困擾;(2)負向完美主義(在意他人、自我 批評),會透過憂思反芻提升負向情感及學 習困擾。依據前述研究結果,雙軌訓練個體 功能性反芻以及降低憂思,可能是增進完美 主義者健康適應之輔導介入方法。

(8)

肆、結論

自1980年代以來,完美主義從病理學負 向觀點演變為多維度觀點。值得一提的是, Ellis (2002)曾將完美單一維度觀點修改為二 維 觀 點 , 他 認 為 完 美 主 義 也 存 在 理 性 (rational)、自我幫助(self-helping)信念,這些 信念可阻斷人完全屈服於不合理信念。再 者,華人社會對於完美主義的研究也隨之興 起,然而完美主義內涵的建構是急迫需要研 究者投入的,在東西方文化差異下,華人完 美主義的測量指標需要進行修訂增刪。此 外,資優生和一般生的完美主義差異應視為 程度上的不同,應以光譜概念切入。 關 於 資 優 生 完 美 主 義 與 適 應 行 為 研 究,社會要求取向式完美主義與負向適應行 為的連結較具共識,而自我要求取向完美主 義與正負向適應行為的連結則較不穩定。因 此筆者進一步以認知與行為中介角度,回顧 資優生完美主義與適應行為研究,白秀玲 (2010)以因應策略為中介變項,建構國中 學術性向及一般智能資優生的完美主義及 負向情緒模型,未來建議可擴充延伸探討正 向情緒。然而,目前缺乏以認知思考作為中 介變項的資優完美主義研究,但可參考方紫 薇(2012)以一般生為對象所進行的研究。 最後,對學校資優教育及輔導諮商人員 來說,當瞭解資優生完美主義與適應行為的 徑路關係後,相對應的教學介入或諮商介入 的實務研究則需隨後進行,例如:哪些因應 策略有助於正向情感、阻斷負向情感連結或 反之?如何訓練功能性反芻或降低憂思反 芻等認知治療策略?不同資優群體之間的 介入效果是否有差異?透過證據本位實務 (evidence-based practices)研究才可能讓介入 效果最大化,這些對於調節個體的心理健康 具有重要意義和應用價值,期盼未來有更多 研究者及教育工作者投入此議題。

參考文獻

方紫薇(2012):完美主義與學習困擾、正負向情感 之關係:反芻思考之中介效果。教育心理學報, 43(4),735-762。 白秀玲(2010):國中資優生完美主義與負向情緒模 式之建構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35(2), 103-133。 洪福源、黃德祥、邱紹一(2011):國中學生多面向 完美主義量表中文版之信效度研究。臺中教育 大學學報:教育類,25(2),25-44。 郭靜姿(2000):談資優生的特殊適應問題與輔導。 資優教育季刊,75,1-6。 葉素汝(2005):舞蹈系學生的身體形象、完美主義 與飲食態度之關係研究。大專體育學刊,7(2), 125-135。 訾非、周旭(2006):中文Frost多維度完美主義問卷 的信效度檢驗。中國臨床心理學雜誌,14(6), 560-563。 蔡敏瑛(2010):不同完美主義類型國中資優生其父 母教養方式與自我效能之差異研究。資優教育 研究,10(1),33-61。

Accordino, D. B., Accordino, M. P., & Slaney, R. B. (2000). An investigation of perfectionism, mental health, achievement, and achievement motivation in adolescents. Psychology in the Schools, 37(6), 535-545.

Adler, A. (1956). The neurotic disposition. In H. L. Ansbacher & R. R. Ansbacher (Eds.), The individual psychology of alfred adler (pp. 239-262). New York: Harper.

Bieling, P. J., Israeli, A. L., Smith, J., & Antony, M. M. (2003). Making the grade: The behavioural consequences of perfectionism in the classroom.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35(1), 163-178.

Burns, D. D. (1980). The perfectionist’s script for self-defeat. Psychology Today, 13(11), 70-76. Chan D. W. (2009). Dimensionality and typology of

Perfectionism: The use of the Frost Multidimensional Perfectionism Scale with Chinese gifted students in Hong Kong. Gifted Child Quarterly, 53(3), 174-187.

Chan, D. W. (2010). Perfectionism among Chinese gifted and nongifted students in Hong Kong: The use of the Revised Almost Perfect Scale. Journal for the Education of the Gifted, 34(1), 68-98. Denholm, C. J. (1991). Gifted and talented Australian

students: The need for understanding and support. Youth Studies, 10(4), 22-24.

Ellis, A. (2002). The role of irrational beliefs in perfectionism. In G. L. Flett & P. L. Hewitt (Eds.), Perfectionism: Theory, research, and treatment (pp. 217-229). Washington, DC: American

(9)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Flett, G. L., Hewitt, P. L., Blankstein, K. R, & Gray, L. (1998). Psychological distress and the frequency of perfectionistic thinking.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5(5), 1363-1381.

Frost, R. O., Heimberg, R., G., Holt, C. S., Mattia, J. I., & Neubauer, A. L. (1993). A comparison of two measures of perfectionism.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14(1), 119-126.

Frost, R. O., Marten, P., Lahart, C., & Rosenbate, R. (1990). The dimensions of perfectionsim. Cognitive Therapy and Research, 14(5), 449-468. Garner, D. M., Olmsted, M. P., & Polivy, J. (1983).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multidimensional Eating Disorder Inventory for anorexia nervosa and bulimi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ating Disorders, 2(2), 15-34.

Hamachek, D. E. (1978). Psychodynamics of normal and neurotic perfectionism. Psychology, 15(1), 27-33.

Hart, B. A., Gilner, F. H., Handal, P. J., & Gfeller, J. D. (1998).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fectionism and self-efficacy.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4(1), 109-113.

Hewitt, P. L., & Flett, G. L. (1991). Perfectionism in the self and social contexts: Conceptualization, assessment, and association with psychopatholog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0(3), 456-470.

Hewitt, P. L., Caelian, C. F., Flett, G. L., Sherry, S. B., Collins, L., & Flynn, C. A. (2002). Perfectionism in child: Association with depression, anxiety, and anger.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32(6), 1049-1061.

Hill, R. W., Huelsman, T. J., Furr, R. M., Kibler, J., Vicente, B. B., & Kennedy, C. (2004). A new measure of perfectionism: The perfectionism inventor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 82(1), 80-91.

Hollingworth, L. S. (1926). Gifted children: Their nature and nurture. New York: Macmillan.

Hollingworth, L. S. (1942). Children above IQ 180: Their origin and development. New York: World Books.

Johnson, D. P., & Slaney, R. B. (1996). Perfectionism: Scale development and a study of perfectionistic clients in counseling.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Development, 37(1), 29-41.

Kornblum, M., & Ainley, M. (2005). Perfectionism and the gifted: A study of an Australian school sample.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Journal, 6(2), 232-239. Lazarus, R. S., & Folkman, S. (1984). Stress, appraisal,

and coping. New York: Springer Publishing. LoCicero, K. A., & Ashby, J. S. (2000).

Multidimensional perfectionism in middle school age gifted versus non-gifted students. Roeper Review, 22(3), 182-185.

Pacht, A. R. (1984). Reflections on perfection. American Psychologist, 39(4), 386-390.

Parker W. D., & Mills, C. J. (1996). The incidence of perfectionism in gifted students. Gifted Child Quarterly, 40(4), 194-199.

Parker, W. D. (1997). An empirical typology of perfectionism in academically talented children.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34(3), 545-562.

Parker, W. D., & Adkins, K. K. (1995). Perfectionism and the gifted. Roeper Review, 17(3), 173-175. Rice, K. G., & Preusser, K. J. (2002). The

Adaptive/Maladaptive Perfectionism Scale. Measurement and Evaluation in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 34(4), 210-222.

Schuler, P. A. (2000). Perfectionism and gifted adolescents. Journal of Secondary Gifted Education, 11(4), 163-182.

Selekman, B. M. (1959). Sin bravely: the danger of perfectionism.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37(1), 105-118.

Sieglea, D., & Schuler, P. A. (2000). Perfectionism differences in gifted middle school students. Roeper Review, 23(1), 39-44.

Siegler, R. S. (1988).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strategy choices: Good students, not-so-good students, and perfectionists. Child Development, 59(4), 833-851. Slaney, R. B., Chadha, N., Mobley, M., & Kennedy, S.

(2000). Perfectionism in Asian Indians: Exploring the meaning of the construct in India. The Counseling Psychologist, 28(1), 10-31.

Slaney, R. B., Rice, K. G., Mobley, M., Trippi, J., & Ashby, J. S. (2001). The Almost Perfect Scale-Revised. Measurement and Evaluation in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 34(3), 130-145. Speirs Neumeister, K. L. (2004).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development of perfectionism in gifted college students. Gifted Child Quarterly, 48(4), 259-274. Stornelli, D., Flett, G. L., & Hewitt, P. L. (2009).

Perfectionism, achievement, and affect in children: A comparison of students from gifted, arts, and regular programs. Canadian Journal of School Psychology, 24(4), 267-283.

Terman, L. M., & Oden, M. H. (1947). The gifted child grows up: Twenty-five years’ follow-up of a superior group. Stanford,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Terry-Short, L. A., Owens, R. G., Slade, P. D., & Dewey, M. E. (1995). Positive and negative perfectionism.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18(5), 663-668.

(10)

Treynor, W., Gonzalez, R., & Nolen-Hoeksema, S. (2003). Rumination reconsidered: A psychometric analysis. Cognitive Therapy and Research, 27(3), 247-259.

Webster’s Ninth New Collegiate Dictionary (1988). Springfield, MA: Merriam-Webster.

 

訊  息  公  告 

【 教 育 部 優 質 特 教 發 展 網 絡 系 統 暨 教 學 支 援 平 台 】

http://sencir.spc.ntnu.edu.tw

為強化特殊教育支教材教具研發、推廣與經驗分享,教育部委辦建置「優質特 教發展網絡系統暨教學支援平台」,以作為全國各相關領域之教師、家長及學生等 不同特殊需求之社會大眾獲得特殊教育資訊與進行經驗交流支分享平台。 網站資源主要分為新課綱及其他教學資源,新課綱方面提供總綱及配套措施之 手冊內容,且有宣導影片,同時亦蒐集各單位根據特教新課綱而編輯之教材教具、 研習課程和實務經驗分享;其他教學資源亦蒐集近年來特殊教育相關教材教具、研 習課程和實務經驗分享等資料。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In this paper, I fi rstly explored Shan Zhao’s literature and then acquired a more complete database including twenty-eight items of Shan Zhao’s literature. The database is

• One technique for determining empirical formulas in the laboratory is combustion analysis, commonly used for compounds containing principally carbon and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influence level of the variables to pension reform, this study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among job characteristic,

The accuracy of a linear relationship is also explored, and the results in this article examine the effect of test characteristics (e.g., item locations and discrimination) and

From literature review, the study obtains some capability indicators in four functional areas of marketing, product design and development, manufacturing, and human

In this study, the impact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to corporate image, service quality, perceived value, customer satisfaction and customer loyalty was explored

Currently, much of the literature about Flipped Classroom used a quasi-experimental method and has demonstrate its merits: the improvement of the relationship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among variables of hypermarkets consumers’ flow experience and the trust, the external variables, and the internal variab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