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網路測驗情境中觸發類型與測驗目的對作假意圖與人格測驗分數的影響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網路測驗情境中觸發類型與測驗目的對作假意圖與人格測驗分數的影響"

Copied!
1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成果報告

網路測驗情境中觸發類型與測驗目的對作假意圖與人格測

驗分數的影響

計畫類別: 個別型計畫 計畫編號: NSC94-2413-H-004-015- 執行期間: 94 年 08 月 01 日至 95 年 07 月 31 日 執行單位: 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系 計畫主持人: 陳彰儀 共同主持人: 胡昌亞 計畫參與人員: 鄭筑家、鹿少華、高慧鈴 報告類型: 精簡報告 處理方式: 本計畫涉及專利或其他智慧財產權,2 年後可公開查詢

中 華 民 國 95 年 10 月 26 日

(2)

影響網路人格測驗作假意圖與測驗得分因素之研究

摘要 本研究欲了解於招募過程中,不同目的使用網路測驗及不同測驗觸發類型,對受 試者作假意圖的影響。本研究以網路線上測驗的方式收集資料,共收集777 份有 效測驗結果。請受試者在應徵工作或自我了解的情境下,上網依次填答個人生活 事、人格測驗、自尊量表、及社會期許量表。本研究以操弄個人生活事件之類型 與數目操弄促發情境(4 個正向事件、8 個正向事件、4 個負向事件、8 個負向事 件及無觸發),並隨機將受試者分配到五種促發情境中。研究結果發現,測驗目 的的確對於作假意圖有顯著影響,應徵工作之受試者較自我了解之受試者有更高 的作假意圖,而觸發的有無同樣對作假意圖有顯著影響;在應徵工作的目的下, 沒有填寫生活事件的受試者比填寫生活事件的受試者有更高的作假意圖。整體而 言,若公司希望透過網站線上測驗的方式甄選員工,只要在給予正式測驗前,先 請受試者填寫過去生活事件,便能降低應徵者作假意圖,獲得更有效且較真實的 測驗結果。 關鍵詞:作假意圖、自我欺瞞、印象整飾、認知觸發 Abstract

This study aims to examine in the context online tests, whether the different test purposes and priming affect test takers’ faking. Results based on 777 respondents indicated that respondent in the selection condition had a higher level of faking than those in the self-understanding condition. Different types of priming did not result in different level of faking. However, in the context of selection, participants in the priming conditions had a lower level of faking than those in the no priming condition. Our findings provide practical suggestion for the prevention of faking on online test by identifying priming as a potential mechanism to reduce faking in the context of selection.

Keywords: faking, self-deception, impression management, cognitive priming

一、文獻探討與假設

人格測驗為員工甄選經常使用的 一 種 衡 鑑 工 具 (Gatewood & Feild, 2001),許多文獻也肯定人格測驗對於 有效甄選決策的重要 (Barrick & Ryan, 2003; Gatewood & Feild, 2001; James & Mazerolle, 2002; Murphy, 1996;

Roberts & Hogan, 2001)。然而,由於人 格測驗為自陳式量表,答案並無所謂 的”對”與”錯”,因此受測者很可能為了 某些目的或原因,扭曲他們的答案, 呈現不實的回答,也就是所謂“作假 (faking)”現象 (Douglas, 1996, August; McFarland & Ryan, 2000)。國內外有關

(3)

測驗作假的文獻皆指出,測驗作假不 但是一種普遍的現象,並且有可能影 響測驗得分,在甄選的情境中,更有 可能影響甄選決策的正確性 (Hogan, Hogan, & Roberts, 1996; Hough & Oswald, 2000; Rosse, Stecher, Miller, & Levin, 1998; Snell, Sydell, & Lueke, 1999)。有鑑於此,人力資源管理實務 者工業與組織心理學者一直期望能在 事前防止或降低受測者作假的行為, 抑或在事後排除作假對於測驗得分的 影 響 (Douglas, 1996; McFarland & Ryan, 2000; Snell et al., 1999)。

然而過去有關受測者扭曲其反應 的研究指出,受測者也可能是無意識 的,不自覺地扭曲其作答反應 (Becker & Colquitt, 1992; Paulhus, 1984, 1991, 2002; Paulhus & Levitt, 1987; Paulhus & Reid, 1991)。Paulhus (1984; 2002) 認 為,以上的扭曲作答方式共可分成兩 類:「自我欺瞞」 (self-deception) 與「印 象整飾」 (impression management) 。 「自我欺瞞」是潛意識把自己看得比 較好的意圖,這種意圖是人格的一部 份,並非刻意表現的,因此受測者不 會因不同的情境而改變。而「印象整 飾」是一種意識中的作為,受測者會 呈現不實的資訊來營造個人良好的形 象 , 有 人 稱 為 刻 意 扭 曲 (intentional distortion) ,它的出現與否會因情境不 同而有所改變。有鑑於此,本研究假 設,在不同的測驗情境目的下,個人 於兩類作假意圖上,會有不同的表現。 此外,陳彰儀等人 (2004) 的研究 著重於不同情境因素(時間限制與警 告)對於降低受測者作假意圖(印象 整飾)意圖的影響。本研究則延續該 研究,將作假意圖的研究內涵從有意 識地作假(印象整飾)擴充為無意識 地(自我欺瞞)與有意識地(印象整 飾 ) 兩 種 作 假 ; 並 且 , 以 認 知 觸 發 (cognitive priming) 作為情境因素,來 探討不同觸發類型對於此兩類作假意 圖的影響。 過去有關記憶與態度的研究中 發現,個人對能否很容易回憶起相關 事件的感受會影響到其對自我的態度 (Sanna, Schwarz, & Small, 2002; Sanna, Schwarz, & Stocker, 2002; Winkielman & Schwarz, 2001; Winkielman, Schwarz, Fazendeiro, & Reber, 2003) 。 例 如 Schwarz 等人 (1991) 發現,隨機分派 受試者到簡單(回憶6 個事件)、困難 (回憶12 個事件)兩種情境時,當要 求受試者回憶「自我肯定 (assertive)」 或是「自我不肯定 (assertive)」兩類事 件時,回憶難度與事件類型的交互作 用對於受試者自評的自我肯定程度有 交互作用。也就是在簡單回憶作業組 的情境下,回憶「自我肯定事件」的 受 試 者 對 於 其 自 我 肯 定 的 自 評 比 較 高;而在困難回憶作業組的情境下, 回憶「自我不肯定事件」的受試者的 對 於 其 自 我 肯 定 的 自 評 比 較 高 。 此 外,若是檢視回憶事件難易度的簡單 主要效果,則發現回憶「自我肯定事 件」的受試者中,簡單回憶作業組的 自評高於困難組者;但是在回憶「自 我不肯定事件」的受試者中則呈現相 反的結果。也就是說,雖然在困難組 的受試者可以寫出比較多的事件,因 為他們之前認為回憶12 件事件並不是 一件難事,因此當受試者發現他們竟 然連具體寫出 12 個事件都覺得困難 時,自然就會覺得自己較少體驗此類 事件,進而調整他們對於與該事件相

(4)

2 關態度的評判。也就是說,當個人內 隱的主觀判斷出乎意料地沒有受到他 們的回憶支持時,個人在之後所下的 主觀判斷,若是跟前述事件有關時, 他們的判斷就會受到影響而有所調整 (Schwarz, 1998; Schwarz, Bless, Strack, Rittenauer-Schatka, & Simons, 1991; Winkielman & Schwarz, 2001; Wong & Weiner, 1981) 。根據觸發的定義,前 述的回憶作業事實上就是一種觸發的 歷程,這是因為此種操弄的過程,使 受試者出乎意料地發現自己竟然無法 順利完成一項看似簡單的回憶作業, 而這種出乎意料的感受,因而促使受 試者形成一個與觸發內容有關的特定 的知識體系,或是形成某一種與觸發 內容有關印象,進而影響受試者之後 與 此 向 度 有 關 的 判 斷 (Sanna et al., 2002; Schwarz et al., 1991; Schwarz & Strack, 1999; Wong & Weiner, 1981)。此 種要求受試者提出具體事實的過程, 也與員工甄選歷程中所使用的過程相 近 (Cascio, 1998; Gatewood & Feild, 2001)。例如,某些公司使用結構性面 談前,會請應徵者先具體寫下過去相 關的經驗,在面談時再根據應徵者所 列出的事件做進一步的深入探討。可 見得在甄選的情境下,請應徵者填寫 一些與自己有關的實際事件,對於一 般的應徵者而言應該不會覺得突兀。 由於作假與自我的概念有關 (Paulhus & Reid, 1991)。因此,本研究假設,在 受測者填寫人格測驗前給予不同的與 自我概念有關的觸發處理,應該可以 影響受測者的作假意圖。 從以上的文獻可以得知,個人許 多的社會認知與社會行為都有可能受 到觸發效果的影響。由於受測者填答 人格測驗時,往往依照個人填答時的 主觀感受來作答,因此當受測者被觸 發的知識結構與自我概念有關時,應 該會無意識地影響受試者填寫人格測 驗的參照準則 (frame of reference),進 而修正其反應。由於「自我欺瞞」與 「印象整飾」屬於兩種不同的作假歷 程,因此觸發類型對於影響兩類作假 反 應 的 效 果 之 機 制 , 也 可 能 有 所 不 同。由於「自我欺瞞」的過程往往是 受測者無意識的行為歷程,與前述文 獻中的情境相似,前述的認知觸發應 該也可以透過相同的機制,影響受測 者「自我欺瞞」的作假現象。因此, 本研究進一步假設「回憶個人負向簡 單事件的作業」與「回憶個人正向困 難事件的作業」的觸發類型,應該可 以降低受測者在「自我欺瞞」類型的 作假意圖。反之,「回憶個人正向簡單 事件的作業」與「回憶個人負向困難 事件的作業」的觸發類型,則可能提 高受測者在「自我欺瞞」的作假意圖。 然而,「印象整飾」是一種受測 者故意扭曲其反應的行為。因此,受 測者在某種目的之下,進行觸發作業 時,可能會專注於觸發作業中某些特 定的部分,或是會刻意地修正認知決 策歷程,而影響觸發的效果。例如過 去認知觸發的實驗中就發現到,當研 究者提醒受測者要依照某些特定的準 則在進行決策時,受試者會轉移其注 意力到觸發作業的部分內涵,進而改 變 觸 發 效 果 (Thompson, Roman, Moskowitz, Chaiken, & Bargh, 1994)。 同樣的,當受測者有意作假扭曲其反 應時,受測者可能只會注意到其作答 反應是否前後一致,以避免被識破。 因此,回憶作業是否是「簡單」或是

(5)

「困難」已經不重要,重要的是受測 者所列出的事件是「正向」還是「負 向」,且受測者可以列出多少事件來 「佐證」他們的答題反應。有鑑於此, 本研究假設「回憶個人正向事件的作 業」將有助於提升受測者在「印象整 飾」的作假意圖,而「回憶個人負向 事件的作業」將會降低受測者在「印 象整飾」的作假意圖。 此外,過去許多研究顯示某些人 格特質作假意圖有關,例如自尊以及 五 大 人 格 特 質 中 的 認 真 負 責 (conscientiousness) 與 神 經 質 (neuroticism) 都與測驗測謊題得分或 是 社 會 期 許 量 表 的 得 分 有 正 向 關 (Costa & McCrae, 1989; McFarland & Ryan, 2000; Ones, Viswesvaran, & Reiss, 1996; Paulhus, 1991)。由於上述 的研究中並沒有區別「自我欺瞞」與 「印象整飾」兩種作假的意圖,因此 本研究也假設不同的作假意圖與五大 人格特質的某些人格特質有關。 基於以上的文獻資料推導,本研 究進一步提出以下研究假設: 假設1. 受試者的「自我欺瞞」與「印 象整飾」兩種作假意圖,在 不同測驗目的下,會有明顯 的差異。受試者在「應徵工 作 」 測 驗 目 的 下 的 作 假 意 圖,會顯著高於受試者在「自 我瞭解」測驗目的下的作假 意圖。 假設2. 「回憶個人負向簡單事件的 作業」與「回憶個人正向困 難 事 件 的 作 業 」 的 觸 發 類 型,會降低受測者在「自我 欺瞞」的作假意圖。反之,「回 憶 個 人 正 向 簡 單 事 件 的 作 業」與「回憶個人負向困難 事件的作業」的觸發類型, 會提高受測者在「自我欺瞞」 的作假意圖。 假設3. 受試者的「自我欺瞞」與「印 象整飾」兩種作假意圖,在 四種不同的觸發作業類型與 無觸發作業類型下,會有顯 著的差異。 假設4. 「回憶個人正向事件的作業 」會提高受測者在「印象整 飾」的作假意圖。反之,「回 憶個人負向事件的作業」會 降低受測者在「印象整飾」 的作假意圖。 假設5. 「自我欺瞞」與「印象整飾」 兩種作假意圖,與五大人格 特質均有顯著正相關。 二、研究方法 (一)受試者與研究程序 由於本研究希望收集因不同測驗 目的(應徵工作、自我瞭解)而進行 線上測驗的受試者,因此本研究與 A 人力銀行合作,透過 A 人力銀行資訊 科技部門替本研究撰寫的測驗網頁, 收 集 應 徵 者 與 自 我 瞭 解 者 的 測 驗 資 料。應徵者部分,本研究取得共10 家 公司的同意,應徵者在投遞履歷至此 10 家公司後,便可至 A 人力銀行網站 進行線上測驗。自我瞭解部分,其測 驗同樣位於A 人力銀行網站。 兩種測驗目的下,各自有五種不 同測驗情境,包含四種觸發類型(回 憶正向簡單事件、正向困難事件、負 向簡單事件、負向困難事件:經前測 結果,困難定為8 個事件,簡單定為 4

(6)

4 個)及控制組(不需填寫任何生活事 件的回憶),系統自動隨機分派受試者 至五種情境。受試者在登入測驗後, 首先填寫基本資料,包含性別、年齡、 工作年資等,之後便填寫第一部份測 驗:生活事件填寫。第二階段測驗則 含人格測驗、自尊測驗、以及社會期 許量表,兩部分測驗各限時15 分鐘。 本研究在應徵工作目的下,正向 簡單事件情境共收集到66 份問卷,正 向困難事件情境共收集到66 份問卷, 負向簡單事件情境共收集到 65 份問 卷,負向困難事件情境共收集到75 份 問卷,無觸發情境共收集到 103 份問 卷,共回收 375 份測驗結果。在自我 瞭解目的下,正向簡單事件情境共收 集到76 份問卷,正向困難事件情境共 收集到59 份問卷,負向簡單事件情境 共收集到81 份問卷,負向困難事件情 境共收集到59 份問卷,無觸發情境共 收集到 127 份問卷,共回收 402 份測 驗結果。 (二)研究變項 依變項。本研究之依變項為受試 者作假意圖,依變項的測量方式,採 用社會期許量表,測量受試者的「自 我欺瞞」與「印象整飾」兩種作假意 圖,總題數為40 題。 獨變項。本研究所操弄的獨變項 有二:測驗目的與觸發類型。測驗目 的 有 兩 個 水 準 : 應 徵 工 作 與 自 我 瞭 解,觸發類型則有五個水準:請受試 者回憶4 個正向事件、4 個負向事件、 8 個正向事件、8 個負向事件、以及不 需回憶生活事件,直接進行第二部分 測驗。 人口統計變項:本研究之人口統 計變項包含:受試者的年齡、性別、 學歷、就業狀態、工作年資、以及應 徵工作等(自我瞭解者的基本資料中 便無「應徵工作」的調查)。本研究採 用 Rosenberg (1965) 的自尊量表來測 量受試者的自尊,此量表共有10 題。 另外,本研究採用Saucier (1994) 的五 大 人 格 量 表 , 測 量 受 試 者 在 認 真 負 責、神經質、開放性、外向性、親和 性的人格分數,總題數為40 題,希望 瞭 解 人 格 分 數 與 作 假 意 圖 的 相 關 程 度。在操弄檢核方面,本研究也使用1 個題項(您認為此測驗的難易度為: 非常簡單、很簡單、有點簡單、有點 困難、很困難、非常困難),請受試者 對 於 回 憶 生 活 事 件 的 難 易 度 進 行 評 估。 三、研究結果 本研究以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與 T 檢定來檢驗各項研究假設。分析結果 顯示,不同的測驗目的與「自我欺瞞」 有顯著的差異 (t(775)=13.4, p < .05) , 與「印象整飾」亦有顯著的差異 (t(763) =11.19, p < .05) ;此外,在作假意圖 中,應徵工作目的和自我瞭解目的有 顯著的差異 (t(766)=14.44, p < .05) , 再 者 , 應 徵 工 作 目 的 之 平 均 數 為 158.17 , 自 我 了 解 目 的 之 平 均 數 為 137.20,由此可見作假意圖中應徵工作 者顯著高於自我了解者,故假設一獲 得支持。 在應徵情境「自我欺瞞」的作假 意圖中,「回憶個人負向簡單事件」與 「回憶個人正向困難事件」的平均數 為78.85,反之在「回憶個人負向困難 事件」與「回憶個人正向簡單事件」 的平均數為78.96(較 78.85 為高),但 進一步分析顯示,兩者平均數之間並

(7)

無顯著差異性 (t(263)=-0.10, p> .05) , 故本研究欲驗證之交互作用並未如預 期般出現;假設二未獲得支持。 在應徵工作情境中,五種觸發類 型對「自我欺瞞」有顯著差異 (F(4,370) =5.59, p < .05) 但對「印象整飾」並無 顯著差異 (F(4,370)=2.37, p > .05) 。再 將觸發情形分為「有觸發組」(合併四 種不同觸發類型)與「無觸發組」進 行T 檢定,結果發現,「是否給予應徵 者觸發」對「自我欺瞞」與「印象整 飾」達顯著差異 (t(373)=-3.58, p < .05; t (373)=-3.07, p < .05) 。故假設三獲得支 持。 在應徵情境下,「回憶個人正向事 件 」 在 「 印 象 整 飾 」 中 的 平 均 數 為 77.18,而「回憶個人負向事件」在「印 象整飾」中的平均數為76.61(較 77.18 略低),但進一步分析顯示,兩者平均 數之間亦無顯著差異性 (t(268)= .32, p> .05) ,故假設四亦未獲得支持。 如表一所示,五大人格的不同向 度與「自我欺瞞」與「印象整飾」兩 種作假意圖呈現正相關(除了「印象 整飾」與「外向性」人格間的關係未 達顯著性之外)。而「認真負責」與「神 經質」和兩種作假意圖均有正相關。 整體而言,以「神經質」與兩種作假 意圖之間的相關程度最高 (r= .54, p < .05; r = .46, p < .05) 。故假設五獲得 支持。 四、討論 本研究之目的在於探討應徵工作 與自我瞭解此二不同測驗目的,在經 過觸發類型的操弄之後,是否會影響 受試者的作假意圖。 首先,在探討受測者於應徵工作 時所產生的作假意圖或行為之前,先 行對目的的不同進行分析,檢驗應徵 工作者和自我瞭解者之間是否在作假 意 圖 上 有 顯 著 的 差 異 。 研 究 結 果 發 現,受試者的確會因目的不同,作假 程度也會有顯著的差異,換句話說, 應徵工作者會比自我了解者更容易產 生作假的意圖,原因可能為應徵工作 者 是 為 了 想 要 符 合 社 會 與 企 業 的 期 待,扭曲了和自己內心相反的答案, 顯示作假意圖較高;而自我瞭解者由 於沒有利益衝突,因此較容易回答能 反映自己真實的答案,故較不容易作 假。 探討五大觸發類型與作假意圖之 間的關係,若將應徵情境中的受試者 分為「有觸發」組和「無觸發」組, 發現「有觸發」組的作假意圖顯著低 於「無觸發」組,不論是自我欺瞞或 印象整飾。顯示在應徵情境中,只要 施 予 應 徵 者 觸 發 , 便 能 降 低 作 假 意 圖。如本研究中讓應徵者在填寫測驗 前先行填寫過去生活經驗,相對於直 接請應徵者填寫測驗,填寫生活事件 後再進行測驗,就能有效降低應徵者 之 作 假 意 圖 , 獲 得 較 真 實 的 測 驗 分 數。另外在在五大觸發類型與作假意 圖的事後比較結果中發現,負向困難 與負向簡單的觸發類型與無觸發組在 「自我欺瞞」的作假意圖上分別達顯 著差異,也就是說,「負向」事件的回 憶會降低應徵者在「自我欺瞞」上的 作假意圖。由此可知,在填寫生活事 件類型上,相較於正向事件的回憶, 負向事件回憶的觸發類型更能有效降 低應徵者在自我欺瞞上的作假意圖。 然而,此結果與本研究之預期結果並 不符合;究竟在觸發這樣的作業中,

(8)

6 何種觸發方式觸發了怎樣的機制,導 致應徵者在不同面向上的作假反應, 則有待後續研究繼續深入探討。 在五大人格與作假意圖的相關研 究中則顯示,「認真負責」和「神經質」 與「自我欺瞞」、「印象整飾」呈現顯 著正相關。即在「神經質」向度上得 分 越 高 的 受 試 者 , 其 作 假 意 圖 會 越 高,「嚴謹性」分數越高的受試者,其 作假意圖越高。 五、計畫結果自評 本 研 究 之 學 術 價 值 有 以 下 幾 方 面:第一、本研究拓展員工招募之研 究,使用近年來越益常用的網路招募 方式,探討應徵者在網路這樣的平台 中進行測驗,是否同樣可使用社會期 許量表來偵測其作假意圖;第二、本 研究延伸先前作假之意涵,將作假分 為「有意識」和「無意識」,並深入探 討觸發效果,將觸發類型分為四類, 希望了解觸發類型不同所可能造成的 影響。結果發現,只要讓應徵者在進 行甄選測驗之前,先行給予觸發:如 本研究採用讓應徵者回憶生活事件的 方式給予應徵者觸發;如此一來,不 論 讓 應 徵 者 回 憶 怎 樣 形 式 的 生 活 事 件,只要填寫生活事件,便能降低應 徵 者 在 填 寫 測 驗 時 的 作 假 情 形 ; 第 三、本研究證實,測驗目的不同時, 其作假意圖有顯著不同:測驗目的若 為「應徵工作」而非「自我了解」,其 作假意圖會顯著高於自我了解者。本 研究之管理意涵如下:有鑑於網路科 技的進步,企業與求職者皆已相當接 受並廣泛使用網路招募此媒介。在網 路招募的過程中,若公司方希望透過 網路測驗的方式甄選應徵者,為了避 免應徵者可能出現的作假意圖,便可 於測驗前讓應徵者先填寫過去的生活 事件,如此便能觸發應徵者誠實的態 度,降低作假意圖,獲得更為正確有 效的測驗結果,也可有效降低紙本與 成本的浪費。整體而言,本研究不但 有助於企業招募與甄選研究之發展, 也能對招募與甄選之實務提供更為具 體的建議。 六、參考文獻 陳彰儀、李明霓、顏志龍 (2004) 。網 路應徵者填寫測驗的作假意 圖:測驗類型與情境因素的影 響。中華心理學刊,46(4), 349-359。

Barrick, M. R., & Mount, M. K. (1991). The Big Five personality

dimensions and job performance: A meta-analysis. Personnel

Psychology, 44(1), 1-26.

Becker, T. E., & Colquitt, A. L. (1992). Potential versus actual faking of a biodata form: An analysis along several dimensions of item type. Personnel Psychology, 45(2), 389-406.

Cascio, W. F. (1998). Applied

psychology in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5th ed.). Upper Saddle River, NJ: Prentice Hall. Costa, P. T., & McCrae, R. R. (1989).

NEO PI/FFI manual supplement. Odessa, FL: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Resources.

Douglas, E. F., McDaniel, M.A. & Snell, A.F. (1996, August). The validity of non-cognitive measures

(9)

decays when applicants fake.

Paper presented at the the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Cincinnati, OH.

Gatewood, R. D., & Feild, H. S. (2001). Human resource selection (5th ed.). Fort Worth: Dryden Press. Hogan, R., Hogan, J., & Roberts, B. W. (1996). Personality measurement and employment decisions:

Questions and answers. American Psychologist, 51(5),

469-477.

Hough, L. M., & Oswald, F. (2000). Personnel selection: Looking toward the future--remembering the past.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51, 631-664.

James, L. R., & Mazerolle, M. D. (2002). Personality in work

organizations. Thousand Oaks,

Calif.: Sage Publications.

McFarland, L. A., & Ryan, A. M. (2000). Variance in faking across

noncognitive measures.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85(5),

812-821.

Murphy, K. R. (1996). Individual differences and behavior in organizations (1st ed.).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Publishers.

Ones, D. S., Viswesvaran, C., & Reiss, A. D. (1996). Role of social desirability in personality testing for personnel selection: The red herring.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81(6), 660-679.

Paulhus, D. L. (1984). Two-component models of socially desirable responding. Journal of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

46(3), 598-609.

Paulhus, D. L. (1991).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of response bias. In J. P. Robinson, P. R. Shaver & et al. (Eds.), Measures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ical

attitudes (pp. 17-59). San Diego,

CA: Academic Press, Inc.

Paulhus, D. L. (2002). Socially desirable responding: The evolution of a construct. In H. I. Braun, D. N. Jackson & et al. (Eds.), Role of constructs in psychological and educational measurement (pp. 49-69).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Publishers.

Paulhus, D. L., & Levitt, K. (1987). Desirable responding triggered by affect: Automatic egotism?

Journal of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 52(2), 245-259.

Paulhus, D. L., & Reid, D. B. (1991). Enhancement and denial in socially desirable responding.

Journal of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 60(2), 307-317.

Roberts, B., & Hogan, R. (2001). Personality psychology in the workplace (1st ed.).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Rosse, J. G., Stecher, M. D., Miller, J. L., & Levin, R. A. (1998). The

(10)

8

impact of response distortion on preemployment personality testing and hiring decisions.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83(4), 634-644.

Sanna, L. J., Schwarz, N., & Small, E. M. (2002). Accessibility experiences and the hindsight bias: I knew it all along versus it could never have happened.

Memory & Cognition, 30(8),

1288-1296.

Sanna, L. J., Schwarz, N., & Stocker, S. L. (2002). When debiasing backfires: Accessible content and accessibility experiences in debiasing hindsight.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Learning, Memory, & Cognition,

28(3), 497-502.

Schwarz, N. (1998). Accessible content and accessibility experiences: The interplay of declarative and experiential information in judgment.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 2(2), 87-99.

Schwarz, N., Bless, H., Strack, F., Rittenauer-Schatka, H., & Simons, A. (1991). Ease of Retrieval as Information:

Another Look at the Availability Heuristic.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1(2).

Schwarz, N., & Strack, F. (1999).

Reports of subjective well-being: Judgmental processes and their methodological implications. In D. Kahneman, E. Diener & et al.

(Eds.), Well-being: The foundations of hedonic psychology (pp. 61-84). New York, NY: Russell Sage

Foundation.

Snell, A. F., Sydell, E. J., & Lueke, S. B. (1999). Towards a theory of applicant faking: Integrating studies of perception.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Review,

9(2), 219-242.

Winkielman, P., & Schwarz, N. (2001). How pleasant was your

childhood? Beliefs about memory shape inferences from experienced difficulty of recall.

Psychological Science, 12(2),

176-179.

Winkielman, P., Schwarz, N.,

Fazendeiro, T. A., & Reber, R. (2003). The hedonic marking of processing fluency: Implications for evaluative judgment. In J. Musch & K. C. Klauer (Eds.), Psychology of evaluation: Affective processes in cognition and emotion (pp. 189-217).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Publishers.

Wong, P. T., & Weiner, B. (1981). When people ask "why" questions, and the heuristics of attributional search. Journal of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 40(4),

(11)

表一、應徵情境中,研究變項間之相關係數 社會期許 自我欺瞞 印象整飾 開 放 性 嚴 謹 性 外 向 性 親 和 性 情緒穩定 社會期許 0.84 自我欺瞞 0.77** 0.66 印象整飾 0.92** 0.45** 0.84 開 放 性 0.16** 0.32** 0.02 0.86 嚴 謹 性 0.50** 0.51** 0.39** 0.46** 0.84 外 向 性 0.27** 0.40** 0.12* 0.42** 0.43** 0.59 親 和 性 0.43** 0.40** 0.35** 0.37** 0.66** 0.49** 0.82 情緒穩定 0.57** 0.54** 0.46** 0.31** 0.59** 0.49** 0.60** 0.80 有效 N=375, **p<0.01, *p<0.05 對角線內之數值為各分量表之Cronbach’s α 值 ** 在顯著水準為 0.01 時(雙尾),相關顯著 * 在顯著水準為 0.05 時(雙尾),相關顯著 表二、自我瞭解情境中,研究變項間之相關係數 社會期許 自我欺瞞 印象整飾 開 放 性 嚴 謹 性 外 向 性 親 和 性 情緒穩定 社會期許 0.84 自我欺瞞 0.77** 0.66 印象整飾 0.86** 0.35** 0.84 開 放 性 0.02 0.16** - 0.09 0.86 嚴 謹 性 - 0.17** - 0.05 - 0.20** 0.17** 0.84 外 向 性 0.01 - 0.00 0.02 0.31** 0.23** 0.59 親 和 性 - 0.19** - 0.12* - 0.18** 0.29** 0.35** 0.33** 0.82 情緒穩定 0.47** - 0.46** - 0.32** 0.24** 0.27** 0.23** 0.36** 0.80 有效 N=402, **p<0.01, *p<0.05 對角線內之數值為各分量表之Cronbach’s α 值 ** 在顯著水準為 0.01 時(雙尾),相關顯著 * 在顯著水準為 0.05 時(雙尾),相關顯著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有機物檢驗包含一般操作,物性測定、化性測定及實驗管理等四個工作項目,無

分別持有同一職類級別之學科及術科測驗及格成績單欲申請發給技術士證者,可親

(一)體能測驗:研習人員體能測驗,男女生3,000公尺徒手跑步,成績計算

這次的實驗課也分成兩個禮拜完成,在實驗過程中我們幾乎都很順利完成了課堂上要達到的目標

The temperature angular power spectrum of the primary CMB from Planck, showing a precise measurement of seven acoustic peaks, that are well fit by a simple six-parameter

一、職能標準、技能檢定與技能職類測驗能力認證政策、制度、計畫之研 擬、規劃及督導。. 二、職能標準、技能檢定與技能職類測驗能力認證法規制(訂)定、修正

• 測驗 (test),為評量形式的一種,是觀察或描述學 生特質的一種工具或系統化的方法。測驗一般指 的是紙筆測驗 (paper-and-pencil

The MTMH problem is divided into three subproblems which are separately solved in the following three stages: (1) find a minimum set of tag SNPs based on pairwise perfect 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