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中國歷史最新複習講義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中國歷史最新複習講義"

Copied!
4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中國朝代表

西元前 西元後↓ 2700 221 ↓ 世紀 3 6 7 10 13 14 17 中 20

中國古都分佈圖

單元一 史前到春秋戰國

◎史前的中國

分期與時間 代表文化 特色 舊石器 早期:50 萬年前 北京人 (北京) 1.打製石器 2.採集、捕獵為生 3.已知用火 晚期:2 萬年前 山頂洞人 (北京) 1.骨針縫製衣服→具審美觀 2.埋葬死者→初步宗教觀 新石器:(1)8000 年前,磨製石器、使用陶器、畜牧業和農業、定居→新石器革命 (2)發現遺址眾多,各地文化各有特色→中國文明起源「多元並立」 新石器 黃河流域 早 期 仰韶文化 1.發現於河南,分佈廣達黃河中上游 2.又稱「彩陶文化」 3.陝西「半坡文化」出土遺物眾多 主食:小米 住:半穴居 晚 期 龍山文化 1.發現於山東 2.又稱「黑陶文化」 長江流域 早 期 河姆渡文 化 1.發現於浙江 2.炭化稻穀可以證明中國為稻米原產地之一 3.住屋型態以干欄式建築為主(防蟲、防水患)

◎傳說與三皇五帝

三 皇 燧人氏:鑽木取火 意義:反應先民「生 食到熟食」、「採食 到產食」的過程。 伏羲氏:結網捕魚、飼養家畜 神農氏:教人耕種、製藥醫病 五 帝 黃帝:中華民族始祖,傳說文字、衣裳、指南車皆在此 時出現。 顓頊、帝嚳 1 黃 帝 夏 商 周 秦 漢 魏晉南北朝 隋 唐 五 宋 元 明 清 中華民國 台灣: 舊石器:長濱文化 新石器:大坌坑、 圓山、卑南 金屬器:十三行

(2)

堯、舜:禪讓(古代部落推舉制度,傳賢不傳子,公天 下)

◎牛刀小試一

( )01.0小王列舉仰韶文化與河姆渡文化的共同特徵有:(甲)燒製陶器(乙)飼養家畜(丙)種植作物 (丁)半穴居。其中何者有誤? (A)甲 (B)乙 (C)丙 (D)丁。 ( )02.0李教授:「此文化首現於河南省澠池縣,製作的陶器色彩美麗,居住在半地穴式房 屋。」我們可推測這是哪一文化所在地? (A)河姆渡文化 (B)大坌坑文化 (C)仰韶文化 (D)龍山文化。 ( )03.0中國古代神話故事中,燧人氏教人鑽木取火。請問:中國最早知道用火熟食是在何時? (A)黃帝時代 (B)舊石器時代早期 (C)舊石器時代晚期 (D)新石器時代早期。 ( )04.0「禪讓政治」的特色是指下列何者? (A)黃帝傳位給堯 (B)堯和舜傳帝位,傳賢不傳子 (C)三皇五帝的帝位傳承 (D)以武 力統一中國。 ( )05.0小凱上臺報告有關中國史前文化的內容,僅有何者正確? (A)山頂洞人比北京人早出現在中國 (B)北京人擅長用石器製作精美飾品 (C)中國文明 的起源是多元的 (D)北京人的生活和現代人相似。

◎第一個朝代—夏朝

基本資料 開國君主:禹 亡國君主:桀(寵愛妹喜,亡於諸侯商湯) 首都:安邑 重要事項 1.禹傳位啟:世襲制度,家天下開始。 2.二里頭文化(河南偃師):宮殿基址象徵初具國家的統治力量。

◎信史的開始—商朝

基本資料 開國君主:湯 亡國君主:紂(寵愛妲己,牧野之戰敗於諸侯周武王,自焚而死) 首都:前期多次遷都,直到「盤庚遷殷」才安定下來,故又稱殷商、殷朝。 文化特色 1.農業發達,使用陰曆,以天干地支記日,懂得設置閏月。 2.商人迷信,祭祀對象有天神、地祇、人鬼(祖先)→重視祭祖,養成中華民族慎 終追遠的精神。 3.因占卜而出現目前中國最早的文字「甲骨文」,也開啟中國信史的階段。 4.工藝技術以青銅器最具特色,是夏商周三代(青銅器時代)最鼎盛的階段,主 要用於兵器和禮器(祭祀)。

◎牛刀小試二

( )01.0為什麼夏代會被視為中國第一個朝代? (A)開始使用青銅器 (B)統一各部落,發明文字、衣裳 (C)啓開始了君主世襲制度  (D)進入漁獵、農耕的生活型態。 ( )02.0商朝在湯建國前期曾遷都多次,直到盤庚後才停止遷徙,展開輝煌燦爛的文明。請問: 盤庚最後定都於何處? 三代位置示意圖

(3)

(A)殷 (B)鎬京 (C)雒邑 (D)毫。 ( )03.0許多學者認為在河南發現的二里頭遺址,可以代表哪一時代的文化? (A)商 (B)夏 (C)周 (D)黃帝。 ( )04.0歷史老師帶學生到臺北外雙溪故宮博物院參觀,無法看到哪些商代時期的文物? (A)青銅製的禮器 (B)甲骨文獸骨 (C)鐵製的農具 (D)壓印花紋的陶器。 ( )05.0中國人最早在何時曆法相當進步,且已知設置閏月,並以天干地支搭配記日?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

◎封建的西周

基本資料 開國君主:周武王(湯伐桀、武王伐紂→湯武革命) 亡國君主:周幽王(寵愛褒姒,破壞宗法制度,引起外族犬戎入侵) 定都:鎬京(周公東征後營建東都雒邑) 管蔡之亂 1.發生於周成王,起因為三監(管叔、蔡叔、霍叔)不滿周公攝政,結合武庚和 商朝遺民作亂,屬於「封建亂事」。 2.周公東征,使周人勢力擴張到黃河下游和淮河流域。 維持國家運作 的四大制度 政治:封建制度 繼承:宗法制度 (嫡長子繼承) 經濟:井田制度 1.土地全歸貴族(天子、諸侯、大夫)所有 2.貴族將土地分為九塊,私田收穫歸農 民,但農民必須繳稅給貴族,公田由周 圍八家農民耕作,收穫歸貴族。 社會:禮樂制度 周公東征後制禮作樂,各階級必須按其身份遵守規範。

◎東周(春秋戰國)的劇變

基本資料 開國君主:周平王(在諸侯的擁立下即位) 亡國君主:周赧王(西元前 256 年,秦王嬴政佔雒邑,東周亡) 定都:雒邑 政治 春秋五霸 1.周天子名存實亡,力量衰微 3 天子 諸侯 大夫 士 嫡長子 ( 大宗 ) 嫡長子 ( 大宗 ) 嫡長子 ( 大宗 ) 嫡長子 ( 大宗 ) 天子 諸侯 大夫 士 其餘諸子 ( 小宗 ) 其餘諸子 ( 小宗 ) 其餘諸子 ( 小宗 ) 貴 族 農人 工人 商人 平民 奴隸 戰俘 罪犯 私 私 私 私 公 私 私 私 私

(4)

2.第一位霸主:齊桓公(齊國靠海,有漁鹽之利;管仲輔佐,提 出「尊王攘夷」→尊重周天子,驅逐外族) 3.之後依序為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稱霸西戎)、楚莊王 4.楚國、吳、越的興起,象徵長江流域的開發 戰國七雄 1.周天子連名義上的共主地位都保不住 2.春秋晉國被三家大夫(韓趙魏)瓜分後進入戰國時代 3.韓、趙、魏、齊、楚、燕、秦七國同時存在互爭 4.西元前 221 年,秦滅齊,統一天下 秦孝公重用商鞅變法(強調軍功、保甲制度、鼓勵耕織),奠下秦 國富強基礎 蘇秦:合縱政策(六國聯合對抗秦國)→失敗 張儀:連橫政策(六國分別與秦親善) 范雎:遠交近攻(秦王滅六國順序為韓趙魏楚燕齊) 社會經濟 1.用人唯才:貴族沒落,平民崛起,布衣卿相 2.競爭激烈,養士(食客)之風盛行 3.農業發達:鐵製農具 水利工程,如四川都江堰 土地私有化 牛耕 4.工商業發達:交通因戰爭而便利 競爭激烈,各國諸侯鼓勵生產,富國強兵 →著名商人:秦國宰相呂不韋、陶朱公范蠡 思想— 百家爭鳴 儒家 孔子:至聖先師,首開私人講學,思想以「仁」為中心 孟子:人性本善,民貴君輕 荀子:人性本惡,透過教育節制慾望 道家 老子:小國寡民、無為而治、順其自然 莊子:擅長用寓言故事解說哲理 墨家 墨子:兼愛、非攻 法家 1.韓非集大成:君主以法(刑罰)術(權術)勢(威勢)統治臣民 2.為春秋戰國各國君主所重視

◎牛刀小試三

(5)

( )01.0據說中國曾施行「井田制度」,國父孫中山先生提倡的「平均地權」乃是由此演變而來。 請問:這種「井田制度」創設於哪一個朝代? (A)夏 (B)商 (C)周 (D)秦。 ( )02.0「在向東發展的過程中,王分封諸侯,後來諸侯分封卿大夫,諸侯、卿大夫可在其封地內 建立宗廟。這個制度的特徵是採嫡長子繼承,藉由宗廟及祭祀活動來凝聚族人的情感及向 心力,並提醒子孫們族群的根源,不要忘本。」上述最可能是介紹下列哪一制度? (A)西周的宗法制度 (B)秦代的郡縣制度 (C)上古印度的種姓制度 (D)中古西歐的封 建制度。 ( )03.0君王問:「要怎樣才能成為一位好國君?」 大臣答:「國君要追求的是天下人的利益,所以應任用賢才,教導人民相親相愛,無分親 疏。戰爭只會帶來傷害,國君應盡力避免戰爭、維護和平。」 上述大臣的言論最接近中國哪一學派的思想?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 )04.0右圖是中國史上某一時期政治局勢的轉變過程,此情勢發展到最後是被圖中哪一國家所 統一? (A)甲 (B)乙 (C)丙 (D)丁。 ( )05.0春秋戰國時代商業興盛,經濟繁榮產生了不少富可敵國的巨商。請問: 何人原是濮陽商人,因善待秦莊襄王子楚,而高升為秦國的相國? (A)蘇秦 (B)張儀 (C)呂不韋 (D)范雎。 ( )06.0封建制度是鞏固周代政治社會秩序的主要力量,但當時仍須以禮樂配 合下列哪一項制度,才得以維繫運作? (A)太學制度 (B)薦舉制度 (C)郡縣制度 (D)宗法制度。 ( )07.0春秋戰國時代諸子百家之中,哪一家的哲學思想體系影響中國知識分 子懂得善體自然、無為之道?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單元二 秦漢大一統帝國

◎中央集權的秦朝

基本資料 開國君主:秦始皇 亡國君主:子嬰(劉邦攻入咸陽城,子嬰投降) →秦二世胡亥昏庸,宦官趙高亂政,「指鹿為馬」為著名例子。 5

(6)

定都:咸陽 秦 始 皇 的 作 為 始皇帝 中國皇帝制度正式確立 中央集權 廢封建,行郡縣,地方長官由朝廷任免 統一制度 統一文字(小篆)、貨幣(半兩錢)、車軌、度量衡 濫用民力 1.馳道:以咸陽為中心,往東北、東南修築兩條道路 2.長城:將戰國燕、趙、秦長城連接起來,抵禦匈奴入侵 3.驪山陵:陝西西安兵馬俑為其一部份 4.阿房宮:在咸陽重建戰國六國宮殿 焚書坑儒 1.李斯建議,除醫藥、占卜、種植書籍,其餘民間書籍一律燒毀 2.改變春秋戰國時期多元的思想,思想漸趨「一元」

◎牛刀小試一

( )01.0小瑜撰寫以秦始皇為主題的報告,其內容何者有誤? (A)秦始皇為中國第一位有計畫修築長城的皇帝,所以長城最早由秦所修築 (B)秦始皇十 分勤政,所有地方長官均由其直接任命 (C)統一政治權也統一文字 (D)最早確立皇帝制 度。 ( )02.0秦朝立國短暫,探究其滅亡主要的原因為何? (A)匈奴入侵,造成王朝滅亡 (B)權臣奪位,宮廷發生內鬥 (C)發生大地震,傷亡慘重, 秦王無力維持政權 (D)統一後沒有給人民休養生息的機會,繼位的二世昏庸暴虐。 ( )03.0下列關於秦始皇對中國歷史的正面影響,何者正確?(甲)首建年號制度(乙)統一天下,推 行郡縣制(丙)開鑿運河廣設糧倉(丁)實施鹽、鐵、酒專賣(戊)統一文字、貨幣、度量衡等 (A)甲乙 (B)乙戊 (C)丙丁 (D)丁戊。 ( )04.0有關周代封建與秦代郡縣之比較,下列何者正確? (A)封建:以皇帝為尊,郡縣:以天子為共主 (B)封建:地方長官聽命於中央,郡縣:中 央無權過問地方事務 (C)封建:中央集權,郡縣:地方分權 (D)封建:人民效忠地方 統治者,郡縣:人民效忠皇帝。 ( )05.0「瑯邪臺刻石」為宰相李斯所作:「維廿八年,皇帝作始。端平法度,萬物之紀。……上 農除末,黔首是富。普天之下,搏心揖志。器械一量,同書文字。日月所照,舟輿所載。 皆終其命,莫不得意。……」請問:上述這段文字是在歌頌哪一位皇帝? (A)秦始皇 (B)漢武帝 (C)漢高祖 (D)周武王。

◎西漢與東漢的盛衰

西 漢 基本資料 開國君主:漢高祖劉邦(中國第一位平民皇帝) →「楚(項羽)漢(劉邦)相爭」,劉邦獲得最後勝利 亡國君主:孺子嬰(外戚王莽篡位) 定都:長安 初期 1.採用道家「無為而治」,文帝、景帝開創「文景之治」 2.採行封建、郡縣並行 3.七國之亂:屬封建亂事。景帝時,劉氏宗室不滿國家削減諸侯權力,興

(7)

兵作亂,由周亞夫平定。 漢武帝 1.首創「年號」 2.任官制度:徵辟(中央徵召有德士人出任要職)、察舉(地方推薦孝、廉人 士予中央任用) 3.鹽、鐵、酒專賣:籌措征匈奴費用,實施專賣 4.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董仲舒建議,並且立「太學」教授儒家經典,儒 家思想成為中國學術的主流。 →此時儒家經典以詩、書、易、禮、春秋五經為中心,故又稱「經 學」。 5.積極討伐匈奴,派張騫出使西域。 新 莽 王莽的建設 土地國有、禁販奴婢、國營事業、改革貨幣、降低四夷君長地位 →政令繁瑣、朝令夕改,導致改革失敗,動亂四起。 東 漢 基本資料 開國君主:漢光武帝劉秀(光武中興) 亡國君主:漢獻帝劉協(權臣曹丕篡位) 定都:洛陽 光武帝 崇尚儉約、表彰氣節→東漢一朝士風淳美 中後期 1.外戚與宦官輪流把 政 2.黃巾之亂:屬於「民亂」,張角以宗教(道教太平道)聚眾,起兵叛亂。 3.群雄割據:起因—為平黃巾之亂,朝廷賦予地方長官軍政大權 早期以董卓權勢最大,後來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

◎牛刀小試二

( )01.0有一個人在秦朝滅亡後企圖爭霸天下,但卻失敗了,他在失敗時說出「無顏面對江東父 老」這句話後自殺身亡。請問:他是誰? (A)秦始皇 (B)項羽 (C)劉邦 (D)漢武帝。 ( )02.0皇帝是中國傳統政治體系的核心角色,其命令被視為最高權力,其權柄卻也因此常被親 近者侵奪。在侵奪皇帝權柄者當中,下列哪一類是通貫兩漢時期最重要的政治角色? (A)武將 (B)宦官 (C)使臣 (D)外戚。 ( )03.0小王是漢朝的年輕人,他可以在哪個地方學習儒家經典? (A)書院 (B)太學 (C)鄉學 (D)大學。 ( )04.0小雲為了複習歷史,主動整理了一張表格如下表,這張表格主要是記錄下列哪一位帝王 7

(8)

的成就? 成就 學術 採取儒家思想作為學術主流 政治 建立年號制度 交通 首次打開中國通往西域的孔道 (A)秦始皇 (B)漢武帝 (C)唐太宗 (D)明太祖。 ( )05.0東漢末年,規模最大的民變黃巾之亂的首腦人物是誰? (A)張衡 (B)張機 (C)張角 (D)張騫。

◎秦漢的對外關係

匈奴 1.秦始皇:修築長城抵禦、派蒙恬北伐 2.西漢初年:採和親政策 3.漢武帝:積極討伐,但後期出師不利(例:李陵投降匈奴) 4.西漢末:改採和親(例:漢元帝王昭君出塞和親)、封爵維持關係 5.東漢:匈奴分裂成南北匈奴,南匈奴降漢,東漢和帝派竇憲征討北匈奴,北匈奴西 遷,導致西羅馬帝國滅亡。 西域 (今新 疆) 1.張騫通西域 目的:漢武帝為聯絡西域各國共同抵制匈奴 結果:軍事目的沒有達到,反而開通一條促使東西交流的「絲路」 →絲路:長安經西域、中亞、西亞到大秦(羅馬帝國)。佛教、琵琶、笛、葡 萄、胡瓜等皆經由絲路傳入中國。 2.班超經營西域:東漢明帝時,班超以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精神,再度復通西域之 路。

◎秦漢的文化成就

類別 時代 代表 特色 史學 西漢 司馬遷《史記》 1.通史:黃帝~漢武帝 2.紀傳體:人物傳記為中心(後世正史皆為紀傳 體) 東漢 班固《漢書》 斷代史:西漢+新莽;紀傳體 科學 東漢 張衡 渾天儀:推算天體運行 地動儀:測知地震發生方位 張機《傷寒雜病論》 被譽為「醫聖」 華佗 使用麻醉藥,擅長外科手術 蔡倫 改良造紙術,促進教育文化 →唐怛羅斯之役西傳,影響歐洲文藝復興

◎牛刀小試三

( )01.0課後小丸子整理有關漢代史學的重點,其中僅有哪一項正確? (A)《史記》是班固的著作,《漢書》是司馬遷的著作 (B)《史記》是通史,《漢書》是 斷代史 (C)《史記》完成於東漢,《漢書》完成於西漢 (D)《史記》只記漢武帝的事, 《漢書》記整個漢朝的事。

(9)

( )02.0自古以來,地震常為人類帶來災害,中國在哪個朝代時,張衡已發明「地動儀」,可以 測知地震發生的方位? (A)西漢 (B)東漢 (C)西周 (D)東周。 ( )03.0一本史書記載:「自古書契多編以竹簡,其用縑帛者謂之紙,縑貴而簡重,並不便於人。 倫乃造意,用樹膚、麻頭及敝布、魚網以為紙。元興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從 用焉。」這本史書所描述的最有可能是下列哪一朝代的歷史? (A)商代 (B)東周 (C)秦代 (D)東漢。 ( )04.0有一位漢朝醫家,在其著作的序論中說道:「余宗族素多,向餘二百,建安紀年以來, 猶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傷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淪喪,傷橫夭之莫救,乃勤求 古訓,博采眾方,撰用《素問》……并本脈辨證,為《傷寒雜病論》合十六卷。」請問: 此位醫學家為下列何者? (A)蔡倫 (B)張衡 (C)華佗 (D)張機。 ( )05.0小丸子上臺報告有關「絲綢之路」的敘述,下列何者有誤? (A)其路線為:長安→河西走廊→新疆→中亞→西亞→大秦 (B)中國輸往西方的物品主要 是瓷器 (C)西域的音樂、繪畫、雜技等經由此路線傳入中國 (D)敦煌是絲路必經之地。

單元三 魏晉南北朝的分合

◎政治上的分合

三國鼎立 赤壁之戰(東 漢獻帝年間) 確定三國鼎 9 國名 建國者 定都 勢力範圍 滅國者 備註 曹魏 魏 文 帝曹丕 洛陽 長江以北 西晉 國力最強亡於權臣司馬炎 蜀漢 昭 烈 帝劉備 成都 荊(湖北) 川(四川) 曹魏 國力最弱 諸葛亮輔佐 最早滅亡 孫吳 吳 大 帝孫權 建業 長江中下 西晉 最晚滅亡

(10)

立局面 西晉 (短暫統一) 基本資料 建國君主:晉武帝司馬炎 亡國君主:晉愍帝司馬鄴(亡於外族匈奴) 定都:洛陽 八王之亂 1.原因:晉武帝大封宗室為王,晉惠帝時,諸王擁兵自重,宗室 內鬥,屬「封建亂事」性質。 2.結果:國力大傷,給予境內胡人叛亂機會,導致匈奴、羯、鮮 卑、氐、羌「五胡亂華」。 永嘉之禍 五胡亂華,匈奴攻破洛陽,擄走晉懷帝和晉愍帝,西晉滅亡。 東晉南北朝 黃河流域 (北方) 長江流域 (南方) →永嘉之禍,大批人士南遷,提供南方人力與技術,也加速了南 方的開發,故魏晉南北朝為中國經濟重心南移的關鍵時代。 →相較於北方局勢動盪不安,六朝經營下的南方,局勢較為安 定。 結束 楊堅以外戚身份篡北周,開皇9 年南下滅陳,完成統一。

◎牛刀小試一

( )01.0下表為小淵整理的中國分裂局勢統一的比較表,哪個地方錯誤? (A)甲 (B)乙 (C)丙 (D)丁。 統一者 定都 國號 五胡十六國 北魏 ( 鮮卑族 ) 統一北 氐族前秦苻堅曾 短暫統一,淝水 戰後再度分裂。 北魏孝文帝漢化: 1. 首都從平城 ( 山西大同 ) 遷到洛陽 2. 說漢話、穿漢服、改漢姓 3. 鼓勵胡漢通婚 → 消除胡漢隔閡,卻使鮮卑人分裂 東晉 南朝:宋→齊→梁→陳 開國君主:晉元帝司馬睿 亡國君主:晉恭帝 ( 權臣劉裕篡位 ) 定都:建康 淝水之戰戰勝得以偏安。 1. 起於劉裕篡晉,終於隋朝楊 堅滅陳 2. 與孫吳、東晉合稱「六 朝」,皆定都建康 外戚作亂或篡位:西漢 王莽、東漢、北周楊堅

(11)

春秋戰 國 秦始皇嬴政 (乙)咸陽 秦 三國時 代 晉武帝司馬炎 (丙)洛陽 (丁)晉 南北朝 (甲)隋煬帝楊廣 長安 隋 ( )02.0阿坤整理魏晉南北朝時代開國君主配對,下列哪一組合有誤? (A)曹魏—曹操 (B)西晉—司馬炎 (C)孫吳—孫權 (D)蜀漢—劉備。 ( )03.0就讀歷史系的遠哲選修「魏晉南北朝」史,蒐集如下資料:(一)大封宗室為王(二)八王之 亂(三)永嘉之禍。請問:以上應是發生於「魏晉南北朝」中哪一朝代的史事? (A)曹魏 (B)西晉 (C)東晉 (D)北魏。 ( )04.0「東漢末年,他挾天子以令諸侯,並於官渡之戰擊敗袁紹,統一北方,而被史家稱為『治 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上述文中的「他」是指哪位歷史人物? (A)曹操 (B)劉備 (C)孫權 (D)司馬炎。 ( )05.0如果你是一位拓跋氏的鮮卑族青年軍人,隨北魏孝文帝遷都以後,你的生活在最初幾年 會有下表中哪些轉變? (A)甲乙丙 (B)甲丙丁 (C)乙丙丁 (D)甲乙丁。 甲 軍隊駐紮在長安,不再南進 乙 改姓元氏 丙 改穿漢服 丁 改說漢語 ( )06.0魏晉南北朝 370 年的歷史期間,只有哪一個朝代曾維持短暫統一,其他絕大部分皆處於 分裂混亂的狀態? (A)曹魏 (B)東晉 (C)西晉 (D)北魏。 ( )07.0歷史上,君主遷都大多基於軍事國防的考量,但下列哪一位天子的遷都,是基於文化政 策的考量? (A)商朝盤庚遷殷 (B)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 (C)東周平王遷都雒邑 (D)晉元帝遷都建 康。 ( )08.0小丸子正閱讀一本故事書,書中提及劉備、孫權、曹操等人爾虞我詐的故事。請問:小 丸子閱讀的書籍應是下列哪一本? (A)《史記》 (B)《漢書》 (C)《戰國策》 (D)《三國演義》。 ( )09.0西漢中葉起對來降的胡人,均安置於塞下,即長城附近。胡人得到良好的水草地,勢力 日壯,從東漢至三國,日益內逼,並形成半包圍的形勢。後來胡人起兵叛變,造成中原淪 陷。這個叛變事件是下列何者? (A)黃巾之亂 (B)永嘉之禍 (C)赤壁之戰 (D)管蔡之亂。 ( )10.0「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請問:這是 唐代杜甫歌詠歷史上哪位佐國良相的詩文? (A)王莽 (B)曹操 (C)司馬炎 (D)諸葛亮。

◎魏晉南北朝的社會文化

世族社會 1.起因:漢朝經學世家演變而來 11

(12)

2.助力:曹魏開始推行的「九品官人法」任官制度,更形成「上品無寒門, 下品無世族」的現象。 3.特色:世族除掌控政治權力,更享有減免賦稅和免除勞役的特權。 凡事講求門當戶對,皇帝對世族也有所顧忌。 →東晉「王與馬共天下」即是說明丞相王導家族對東晉司馬家影響之 大。 亂世下的 因應之道 玄學與清談 清談:避開現實,崇尚玄妙哲理的談論 玄學:研究三玄(老子、莊子、易經)的學問 代表:竹林七賢 ☆魏晉南北朝雖盛行玄學(偏向道家),但在政治上,儒家 還是主流學術! 佛道盛行 1.佛教: 西元前六世紀,釋迦牟尼創於印度(天竺) 西漢末年,佛教經西域傳入中國;東漢明帝建中國第一 座佛寺—白馬寺。 魏晉南北朝:因戰亂、帝王提倡(菩薩皇帝梁武帝)、佛經 翻譯(東晉法顯)而大為盛行。 三大石窟:山西雲岡石窟、敦煌莫高窟、洛陽龍門石窟 2.道教: 源自於中國本土 東漢末年,張陵創五斗米道,張角創太平道(因黃巾之亂 失敗而沒落)。 一度成為北魏國教

◎牛刀小試二

( )01.0小明研究魏晉南北朝宗教盛行的概況,整理了下列資料,其中何者需要修正? (A)魏晉南北朝時代,最盛行的宗教是佛教與道教 (B)道教於東漢末年由西域傳入中國  (C)魏晉南北朝時代,佛教寺廟建立很普遍 (D)魏晉南北朝時代,君主很多信奉佛教。 ( )02.0東漢末年以來,士人消極避世,崇尚虛玄哲理的談論,他們的思想與下列春秋戰國時代 何家思想相近? (A)墨家 (B)儒家 (C)道家 (D)法家。 ( )03.0清代有一位史學家在他的著作中說:「江左諸帝乃皆出於素族,……其他立功立事,為 國宣力者,亦皆出於寒人,……所謂高門大族者,不過雍容令僕,裙屐相高,……」請問: 這位學者評論的是哪一朝代的社會現象? (A)東晉 (B)西漢 (C)秦代 (D)西周。 ( )04.0小強到古都洛陽遊歷,看到一座翻修過的古老佛寺。導遊說:「這座佛寺是中國最早的 佛寺,曾有印度高僧在此翻譯佛經,對佛教的傳布貢獻極大。」這座佛寺最早應建於何時? (A)東漢 (B)曹魏 (C)西晉 (D)唐代。 ( )05.0魏晉南北朝時期,宗教思想發達,下列對其原因之敘述,何者錯誤?

(13)

(A)統治者提倡佛、道信仰 (B)社會動盪不安,人民尋求心靈慰藉 (C)佛、道思想與崇 尚無為的玄學思想有相通處 (D)佛、道思想融合儒家禮教,深受世族支持。 ( )06.0中國歷代選用人才的方式各有不同,「九品官人法」在魏晉南北朝實施了三百多年,它 對當時造成何種影響? (A)出現布衣卿相,平民百姓獲得重用 (B)鞏固世族地位,社會階層缺乏流動 (C)建立 書院制度,名儒講學蔚為風尚 (D)形成士紳階級,文人競相獵取功名。

單元四 胡漢融合的隋唐帝國

◎短暫的隋朝

基本資料 開國君主:隋文帝楊堅 亡國君主:隋煬帝楊廣(煬帝留江南,代王侑禪位李淵) 定都:長安 開皇之治 隋文帝開創 1.營建新都長安:格局方正,坊(住家)市(市場)分離,為日本平安京(京都)、 平城京(奈良)典範。 2.設倉儲糧、開鑿廣通渠 暴君隋煬帝 1.開鑿永濟渠(為討伐高麗,軍事目的)、通濟渠、邗溝、江南河 2.實施科舉考試為任官制度 3.三征高麗

◎牛刀小試一

13

(14)

( )01.0將秦朝、隋朝兩朝做比較分析,有關兩個朝代的相同點,哪一項不正確? (A)均結束分裂局面 (B)皆採儒家思想治國 (C)均有重大建設流傳後世 (D)兩朝的享 國時間皆短。 ( )02.0右圖為隋代運河圖,若由首都派兵東征高麗,須 經哪些運河? (A)丙→甲 (B)丙→乙 (C)甲→丙 (D)甲→ 乙。 ( )03.0隋文帝在位二十多年期間,史稱「開皇之治」。 下列哪一史事與隋文帝無關? (A)征伐高麗 (B)開鑿運河 (C)營建新都 (D) 南下滅陳。 ( )04.0中國史上曾有段時間出現世家大族掌握政權,且形成社會上的特殊階級,世族政治的鼎 盛與沒落各導因於哪一制度? (A)九品官人法、科舉制度 (B)察舉制度、九品官人法 (C)察舉制度、科舉制度 (D) 科舉制度、九品官人法。

◎唐朝的盛衰

基本資料 開國君主:唐高祖李淵 亡國君主:唐昭宣帝李祝(將領朱溫篡位) 定都:長安(武則天一度遷都洛陽) 唐太宗李世民 1.發動「玄武門之變」取得皇位 2.知人善任(如魏徵、房玄齡)、容納直諫,開創「貞觀之治」 3.滅東突厥(唐高宗滅西突厥),從此唐朝皇帝獲「天可汗」尊號 一代女皇 武則天 1.唐高宗皇后,廢自己兒子後稱帝,為中國唯一一位女皇帝。 2.為培養自己在朝廷的勢力,特重科舉進士科考試 由盛轉衰 唐玄宗李隆基 1.早期勵精圖治,開創「開元之治」,晚年寵愛楊貴妃,政治日漸敗壞。 2.安史之亂 胡人將領安祿山、史思明起兵叛唐 曾攻佔長安,自稱大燕皇帝 唐肅宗時,郭子儀平定,唐國勢由盛轉衰 唐末 中央— 宦官亂政:始於唐玄宗寵高力士,安史亂後皇帝更不信任大臣 牛李黨爭:進士科牛僧孺與明經科李德裕兩大官僚集團的衝突 地方— 藩鎮割據:唐朝大封平定安史亂事功臣為節度使(在地方握有軍事大權) 黃巢之亂:民亂,亂事禍延江南經濟重心,後由黃巢降將朱溫平定

◎唐末藩鎮割據的延續—五代十國

五代(黃河流域) 十國(長江流域) 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先後出 現,總共53 年,政權更迭頻繁,政治較不穩 除北漢外,都分佈於長江流域,國怍較五代各 朝長,政治較為穩定。 藩鎮割據:東漢、唐

(15)

定。 後周將領趙匡胤「陳橋兵變」稱帝,西元979 年,宋太宗滅北漢,全國統一。

◎牛刀小試二

( )01.0同學們將「安史之亂」與「黃巢之亂」作了比較,下列何人的敘述正確? (A)小民:前者發生時間早於後者 (B)文財:均發生於唐玄宗時 (C)小燕:均是胡人將 領起兵叛變 (D)阿鳳:均是宗室之亂。 ( )02.0當中央政府權力式微,就容易形成地方軍人割據的局面,如唐末藩鎮與民初軍閥都曾出 現這種情形。請問:藩鎮或軍閥的特色為何? (A)重視民族精神,團結一致對付外敵 (B)彼此之間倘若有紛爭,多靠關說協調 (C)注 重個人利益,用軍事力量解決紛爭 (D)以國家興亡為己任,置個人死生於度外。 ( )03.0唐代哪位君主在位期間,國勢由盛轉衰,一蹶不振? (A)唐太宗 (B)唐高宗 (C)唐玄宗 (D)唐肅宗。 ( )04.0美國可說是當今世界的盟主國家,中國在何時國勢強盛,成為當時東亞的國際盟主? (A)漢代 (B)西晉 (C)隋代 (D)唐代。 ( )05.0下表為唐代部分人口統計表,造成人口變遷的因素是什麼? (A)天災 (B)暴政 (C)內亂 (D)外患。

◎隋

唐的社會與文化

社會 胡漢融合,兼容並蓄 1.北魏孝文帝漢化奠下基礎,隋唐皇帝多有外族血統 2.安史之亂後,夷夏之防漸生 經濟 1.中外貿易頻繁 胡商經絲路到長安貿易 阿拉伯人由海路到廣州貿易,唐朝在廣州設立「市舶司」(海關) 2.唐中期「飛錢」(類似匯兌,非紙幣)方便了貨幣的攜帶與使用 宗教 1.佛教鼎盛 玄奘至印度取經,大量翻譯佛經 佛教中國化:禪宗(頓悟)、淨土宗(口誦阿彌陀佛) 2.景教(基督教的一派)、回教、摩尼教(祆教)於唐朝傳入中國 文化成就 文學—唐詩 詩仙李白、詩聖杜甫 繪畫 畫聖吳道子 書法 顏真卿、柳公權 工藝—唐三彩 以黃、綠、褐三色為主

◎隋唐對外關係

新羅 「君子國」,模仿中國漢字、曆法、儒學和佛教 日本 1.多次派遣唐使到中國學習文化和佛法 15 年   號 西 元 人 口 數 唐玄宗天寶十四 年 755 約 5291 唐肅宗上元元年 760 年 約 1699萬

(16)

2.孝德天皇「大化革新」為一唐化運動,學習文字(片假名—楷書,平假名 —草書)、制度、宗教(佛教)、建築等。 吐蕃(今西藏) 唐太宗時,文成公主嫁至吐蕃,將佛教、農業技術傳入西藏。 怛羅斯之役 唐玄宗時,唐朝敗於大食(阿拉伯帝國),許多造紙術工匠被捕,造紙術西 傳。

◎牛刀小試三

( )01.0隋唐時代,最仰慕中國文化的是哪個國家,甚至有「君子國」的稱號? (A)大食 (B)新羅 (C)吐蕃 (D)天竺。 ( )02.0某導演籌拍《一代女皇武則天》,為忠於史實,應採用下列哪一場景? (A)首都開封出現許多外族人士所開的酒館 (B)洛陽貴族仕女間流行細腰窄袖的「胡服」 (C)司馬遷慨嘆「一叢深色花,十戶中人賦」 (D)武后嘉勉平東突厥的唐將,有助於中國 聲威的遠揚。 ( )03.0文化的內涵大致可分為器物(物質)、制度和理念三個層次。下列有關文化傳播的敘述, 何者最接近「理念」層次? (A)漢代透過絲路貿易,將中國的絲綢西傳 (B)日本派人學習唐朝的文字、儒家與佛教  (C)蒙古西征將中國火藥傳入西亞與歐洲 (D)美洲番薯在明清時期傳入臺灣與中國。 ( )04.0唐朝的市舶司負責管理海路貿易,其功能類似今日的海關。請問:設立市舶司的原因為 下列何者? (A)科技發達 (B)因應科舉制度的創立 (C)對外貿易發達 (D)佛教流行。 ( )05.0中國對外觀念在哪一時期由「華尊夷卑」轉為「華夷一家」? (A)漢代 (B)唐代 (C)秦代 (D)晉代。 ( )06.0唐代繪畫方面,何人擅畫人物鬼神,作品具高度感染力,有「畫聖」的美稱? (A)顏真卿 (B)柳公權 (C)吳道子 (D)白居易。 ( )07.0造紙術西傳後,對歐洲文明產生影響。請問:將中國造紙術輾轉傳入西方者為下列哪一 民族? (A)日本人 (B)朝鮮人 (C)天竺人 (D)大食人。

單元五 多民族並立的宋元時期

◎強幹弱枝的北宋

(17)

基本資料 開國君主:宋太祖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 亡國君主:宋欽宗趙桓(亡於外族女真) 定都:汴京 宋太祖趙匡胤 基本國策:強幹弱枝,重文輕武 →作法:杯酒釋兵權、文人政治(宋朝士大夫特重名節) →成效:解決唐末以來藩鎮割據問題,卻也導致宋朝積弱不振 對外關係 遼 (契丹 族) 1.後梁時,耶律阿保機建契丹國,耶律德光改國名 「遼」 2.後晉協助石敬瑭建國,得「燕雲十六州」 3.宋真宗時大舉南侵,宰相寇準力勸真宗親征,遼國 戰敗,雙方簽訂「澶淵之盟」 →宋兄遼弟、宋給予遼歲幣(銀、絹) 宋 徽 宗 「 聯 金 滅 遼」 西夏 (党項 族) 1.北宋時,趙元昊稱帝建國 2.侵擾中國西北,宋朝以范仲淹制服西夏;宋夏談 和,宋給予西夏銀、絹、茶換取和平。 亡 於 蒙 古 第 一 次 西 征回程 金 (女真 族) 1.北宋末年,完顏阿骨打建國 2.宋徽宗時「聯金滅遼」 3.宋欽宗時,金國揮兵南下,擄走徽宗、欽宗,史稱 「靖康之禍」,北宋亡。 南 宋 理 宗 「 聯 蒙 古 滅金」 王安石變法 1.原因:財政問題(冗兵、冗官、歲幣) 2.目標:富國強兵 3.時間:宋神宗時期 4.結果:王安石本身剛愎自用,又用人不當,引發「新舊黨爭」

◎南宋的偏安

基本資料 開國君主:宋高宗趙構 亡國君主:帝昺(亡於外族蒙古) 定都:臨安 對外關係 金 (女真 族) 宋金紹興和議: 宋高宗與宰相秦檜為主和派,高宗更以莫須有的罪名處死主戰派 岳飛。 內容:宋稱臣,宋予金「歲貢」(銀、絹) 蒙古 1.宋理宗「聯蒙古滅金」 2.忽必烈建元朝後,帶兵南下滅宋,厓山之役,帝昺投海,南宋滅 亡。 →宋末三傑:文天祥、陸秀夫、張世傑

◎牛刀小試一

( )01.0北宋仁宗時,西北地區有首歌謠:「軍中有一韓,西賊聞之心膽寒;軍中有一范,西賊 聞之驚破膽。」歌聲中的「西賊」是指何者? 17 亡於外族:西周犬戎、西晉匈奴 (永嘉)、北宋女真(靖康)、南宋蒙 古

(18)

(A)女真 (B)党項 (C)契丹 (D)西方來的流寇。 ( )02.0佑佑探討北宋與南宋的史事,發現北宋與南宋的滅亡皆導因於何事? (A)外患入侵 (B)外戚干政 (C)宦官亂政 (D)藩鎮割據。 ( )03.0宋代根據首都及疆域的變遷,可再分為北宋與南宋,北宋與南宋的亡國皆犯了下列哪一 項共同的弊病? (A)速戰速決 (B)師夷長技以制夷 (C)以華制華 (D)聯夷制夷。 ( )04.0宋初為解決唐末以來藩鎮割據的問題,實施「強幹弱枝」政策,雖然能夠控制地方,集 權中央,但也產生邊防不振的流弊。請問:宋朝最早實施「強幹弱枝」政策的皇帝是何人? (A)宋太祖 (B)宋仁宗 (C)宋神宗 (D)宋高宗。 ( )05.0有一本傳記這樣評論某位政治人物:「他為求國家轉弱為強,推動很多項新政策,以增 加政府財政收入為重要目標,而裁抑富豪兼併是手段之一。但他忽略了人事因素,使新政 的實施與原意有很大的距離,並且引起持續數十年的黨爭,朝政因而敗壞。」請問:上述 描寫的人物是誰? (A)張居正 (B)王安石 (C)范仲淹 (D)王莽。 ( )06.0岳飛的《滿江紅》一詞中有:「……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文中 「靖康恥」是指何事? (A)北宋二帝遭女真所俘 (B)遼取得燕雲十六州之地 (C)宋真宗輸送歲幣給遼 (D)晉 懷帝被匈奴所俘。 ( )07.0宋代學者程頤曾上書宋仁宗,提到:「國家財政入不敷出,又需維持百萬軍隊,加上強 敵環伺,我為此深感憂慮。」程頤的憂慮,顯現出宋代自開國以來面臨下列哪一種問題? (A)廣築運河導致民窮財盡 (B)地方分權造成藩鎮割據 (C)商業不振以致稅收短少  (D)外族威脅致使國勢衰頹。

◎蒙古帝國與元朝

蒙古帝國 建立 南宋中期,鐵木真(成吉思汗)建國 三次西征 →蒙古帝國為一跨歐、亞帝國,蒙古西征也將中國印刷術、紙 幣、火藥西傳。 元朝 基本資料 開國君主:元世祖忽必烈 亡國君主:元順帝(被朱元璋趕回蒙古) 定都:大都 18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目的為中亞,回 程順道滅西夏。 建窩闊臺、察合 臺汗國。 最遠打到威尼 斯,歐人稱此 「黃禍」,建欽 察汗國。 目的為西亞,滅 黑衣大食,建伊 兒汗國。 蒙古人 色目人 漢人 ← 蒙古族,地位最高 ← 外國人,包含西夏,常擔任財政工 作 ← 原金統治下的漢人、契丹人和女真 人 地位最低

(19)

種族歧視政策 滅亡 帝位繼承之爭、財政紊亂、種族歧視政策、災荒導致各地群起 反抗,後由朱元璋勢力將蒙古趕回蒙古高原。

◎牛刀小試二

( )01.0中國歷史上的民族融合,可分為好幾個時期;從隋唐至元末,相繼注入了哪些新血?(甲) 匈奴(乙)契丹(丙)女真(丁)蒙古 (A)甲乙丁 (B)甲乙丙 (C)甲丙丁 (D)乙丙丁。 ( )02.0(甲)北宋(乙)南宋(丙)西夏(丁)遼(戊)金。上列哪些王朝均亡於蒙古? (A)甲乙丙 (B)乙丙戊 (C)丙丁戊 (D)甲丙戊。 ( )03.0元代的社會階層,如依種族而分,契丹人和女真人皆屬於哪一階層? (A)金人 (B)色目人 (C)漢人 (D)南人。 ( )04.0羅賓在圖書館看到一古中國地圖,地圖上,除了標示四大汗國的位置之外,尚有各地行 省的名稱。請問:羅賓所看到的古地圖應是哪一朝代的疆域圖? (A)秦代 (B)漢代 (C)唐代 (D)元代。

◎宋元的社會與文化

經濟 農業 北宋自占城(今越南中南部)引進早熟稻 商業 1.國內貿易: 坊市分離制度廢除 夜市出現 使用紙幣:交子(北宋四川地區)、會子(南宋)、寶鈔(元朝) →由北宋張澤端清明上河圖可窺見汴京豐富的城市生活 2.對外貿易: 市舶司:宋朝以廣州、泉州兩港設置,元朝則以泉州最為繁榮。 元朝:往各汗國的區域設置驛站,促進歐亞貨物的流通。 3.元朝修築京杭大運河,使南北貨物互通有無 學術 理學 1.融合儒學、佛教和道家思想,又稱新儒學 2.朱熹將論語、孟子、大學、中庸合稱為四書,是理學集大成者 3.宋朝行文人政治,大開科舉考試,形成「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 社會價值;元朝則將四書集注訂為考試定本。 4.宋朝教育事業發達,學風自由的書院相當盛行 19 ☆宋、遼、西夏、金、元亡國順序 遼 北宋 西夏 金 南宋 元朝 因:北宋聯金 滅遼 因:靖康之禍 因:蒙古第一次西征 因:南宋聯蒙古滅金 因:厓山之役 因:朱元璋起義成功

(20)

文化 成就 文學 宋詞元曲: 著名詞人有蘇軾、李清照;關漢卿、馬致遠為元曲代表人物 史學 北宋司馬光《資治通鑑》:通史(戰國~五代)、編年體 藝術 書法:宋徽宗—瘦金體 繪畫:元朝趙孟頫 科技 北宋沈括《夢溪筆談》記載許多北宋的科技成就 三大發明: 火藥:唐末出現,北宋開始用於軍事,蒙古西征西傳,促使歐洲封建瓦解 印刷術:北宋畢昇活字版印刷改善雕版印刷缺點,蒙古西征西傳,影響歐 洲文藝復興 指南針:宋朝時,阿拉伯人經由海路將指南針西傳,影響歐洲地理大發現

◎牛刀小試三

( )01.0蓉蓉喜歡臨摹宋元時期書法名家的筆法,下列哪些人的作品是她臨摹的對象? (A)顏真卿、宋徽宗 (B)趙孟頫、顏真卿 (C)宋徽宗、趙孟頫 (D)柳公權、趙孟頫。 ( )02.0理學之所以能在元代之後繼續流傳,是因為元朝政府實施了下列哪一項政策的助益? (A)實行公平公正的科舉制度 (B)推崇以經學傳家的世家大族 (C)以《四書集注》作為 科舉考試的標準 (D)積極展開漢化運動。 ( )03.0以下是兩位同學在上完歷史課後的對話──嘉寧:「安史之亂是唐朝最重要的歷史事 件。」偉智:「這個事件還經歷了好幾個皇帝才平定,不是嗎?」老師建議有興趣的同學 可查閱相關書籍。請問:下列四本書籍中,何者最恰當? (A)《史記》 (B)《資治通鑑》 (C)《夢溪筆談》 (D)《三國演義》。 ( )04.0班上兩位同學正在討論中國印刷術的發展。阿輝說:「早在宋代我們已有活字版印刷的 技術了。」小蓮說:「這種技術是畢昇發明的哦!」老師建議同學可參考相關書籍,進一 步了解中國印刷術的發展。請問:下列四本書籍中,哪一本最適當? (A)《資治通鑑》 (B)《夢溪筆談》 (C)《本草綱目》 (D)《四書集注》。 ( )05.0馬可波羅到中國時,他可能經歷何種狀況? (A)使用最早的紙幣「交子」 (B)將指南針帶回歐洲,促成地理大發現 (C)眼見《清明 上河圖》上所繪大都的情形 (D)目睹國際港泉州的繁榮富庶。 ( )06.0指南針經由何人西傳歐洲,促成歐洲地理大發現? (A)蒙古人 (B)阿拉伯人 (C)土耳其人 (D)波斯人。

單元六 明朝與盛清

◎明朝的盛衰

基本資料 開國君主:明太祖朱元璋 亡國君主:明思宗朱由檢(亡於民亂—流寇李自成) →思宗自縊後,福王、魯王、唐王、桂王於南方稱王,此為南明 定都:南京,明成祖將首都遷至北京

(21)

明太祖 朱元璋 良政 嚴懲貪官、減稅、獎勵生產 劣政 1.胡惟庸事件→廢除丞相 2.特務機關—錦衣衛 3.廷杖、文字獄摧殘文人 4.分封諸子為王 靖難之變 明惠帝進行削藩,燕王朱棣起兵,攻陷南京,惠帝失蹤,燕王自立為帝,屬「封 建亂事」性質。 明成祖朱 棣 1.遷都北京 2.疏通大運河 3.修築長城 4.重用宦官,設立東廠 5.鄭和(三寶太監)下西洋 目的:尋找惠帝、宣揚國威 路線:七次下西洋,範圍為南洋、印度洋一帶,最遠到達非洲東岸 意義:奠定華僑在東南亞的基礎 張居正變 法 1.原因:內政、外患嚴重 2.時間:明神宗萬曆年間 3.內容:澄清吏治、整頓軍事、一條鞭法(將田賦和勞役合併,按畝徵銀) 4.結果:人亡政息,後繼無人 明末 內憂: 宦官亂政 東林黨爭:顧憲成為主的文人對抗依附宦官魏忠賢的官員 民亂:天災導致流寇出現,以李自成、張獻忠勢力最大,李自成攻陷北京,明亡 外患: 蒙古、東北女真、海上倭寇

◎牛刀小試一

( )01.0司馬炎、朱元璋在歷史發展上有何共同特色? (A)大封諸子為王,導致骨肉相殘 (B)以外戚身分篡位,圖謀不軌 (C)一代名將,功高 震主 (D)以廷杖、文字獄,凌辱大臣。 ( )02.0歷史課時,小丸子上臺報告明成祖的事蹟:(甲)重用宦官(乙)經營南洋(丙)修築長城(丁) 國都南遷。請問:小丸子說錯了哪一點? (A)甲 (B)乙 (C)丙 (D)丁。 ( )03.0右圖為一幅政治漫畫,指的是中國歷史上哪一個朝代? (A)漢代 (B)唐代 (C)宋代 (D)明代。 ( )04.0在北京附近的長城上,一群遊客正在討論長城修築的時期, 各人說法不同,你能為他們做一個正確的判斷嗎? (A)甲:秦始皇發動民伕修長城,還有耳熟能詳的孟姜女之 事,可見此長城為秦代遺址 (B)乙:沒聽過「秦時明月漢 時關」嗎?這段長城肯定是漢朝時修築的 (C)丙:秦漢長城早毀於戰火,此段為隋煬帝 為防突厥所修築的 (D)丁:明成祖為了加強邊防,才有今日所見之長城。 ( )05.0歷史上第二位平民皇帝朱元璋對歷史發展有何貢獻? (A)鼓勵開墾,農業改革 (B)抵禦外患的入侵 (C)推翻異族的統治,趕走蒙古人 (D) 21 宗室封建亂事:管蔡(西周)、七國(西漢)、 八王(西晉)、靖難(明) 商鞅變法(戰國)、王安石變法(北宋)、張居正變法 (明) 宦官亂政:東漢、唐朝、明朝 黨爭:牛李黨爭(唐)、新舊黨爭(北宋)、東林黨爭(明) 民亂:黃巾之亂(東漢)、黃巢之亂(唐)、流寇(明)

(22)

推展文教,設立學校。

◎盛清的發展

基本資料 開國君主:清太祖努爾哈赤建後金,清太宗皇太極改國名為清,改族名為滿州 亡國君主:遜帝溥儀(亡於孫中山先生革命運動) 定都:北京 清世祖順 治 1.吳三桂開山海關,順治皇帝領導清兵入關 2.消滅流寇和南明勢力 康雍乾盛 世 ☆治術:高壓與懷柔並濟、種族歧視(但沒有蒙古明顯) 高壓:薙髮留辮、大興文字獄 懷柔:厚葬思宗、禮遇明朝遺臣 ☆康雍乾盛世奠定現代中國疆域版圖 清聖祖康熙 1.平定三藩之亂 2.派施琅攻取台灣 3.納蒙古為版圖 清世宗雍正 1.設立直屬皇帝的軍機處 2.收青海為版圖 清高宗乾隆 1.自稱十全老人,收新疆、西藏為版圖 2.後期寵愛貪官和珅,清朝開始由盛轉衰

◎牛刀小試二

( )01.0南宋時,鐵木真統一蒙古部族,使蒙古強大。明末,統一女真部族,使得女真再度強大 的是何人? (A)康熙 (B)雍正 (C)皇太極 (D)努爾哈赤。 ( )02.0金庸所著《書劍恩仇錄》中,採民間傳說乾隆皇帝是漢人浙江海寧陳閣老的兒子,因此 乾隆皇帝曾到海寧陳閣老家暗中祭拜祖先。請問:乾隆皇帝是指何人? (A)清聖祖 (B)清高宗 (C)清世宗 (D)清太宗。 ( )03.0詩云:「鼎湖當日棄人間,破敵收京下玉關。慟哭六軍俱縞素,衝冠一怒為紅顏。」是 描寫明末哪一位鎮守山海關的守將為了一己之私,引清兵入關? (A)張獻忠 (B)張居正 (C)吳三桂 (D)李自成。 ( )04.0清朝入關後,迅速鞏固政權基礎,並開創清盛世的主要原因為何? (A)採取高壓統治 (B)實施種族歧視政策 (C)興文字獄和薙髮令 (D)採取恩威並施的 統治。

◎明清的社會與文化

經濟 農業 明中期,自美洲傳入玉米、蕃薯、馬鈴薯,緩和糧食不足問題 ☆利用西班牙橫跨太平洋,往來美洲、亞洲的「海上絲路」 手工業 專業市鎮興起,如江西景德鎮出產瓷器 商業 國內貿易: 商幫形成,各大城市的會館提供同鄉人士寄宿居所 山西(晉商)、徽州商人最為著名 因大量白銀自美洲傳入,明朝開始實施銅銀並行本位制 任官: 漢:察舉 魏晉:九品官人法 隋~清:科舉 唐:明經、進士科 宋:大開科舉 元:四書

(23)

對外貿易: 海禁政策:明為防倭寇,清抵制台灣鄭氏 朝貢貿易:中國為天朝上國,外國與中國往來,採朝貢貿易進行 雍正禁教,乾隆規定外國商人只准在廣州進行貿易 任官— 科舉考試 1.內容為四書、五經,書寫格式為八股文,對思想造成很大的束縛 2.童生要先參加童試,取得生員(秀才)身份後才可以參加科舉 3.三關考試:鄉試(在各省省會舉辦)→舉人→會試(在京城舉辦)→貢士→殿試(皇帝 主持)→進士(狀元、榜眼、探花) 4.中舉的士人和官員為「士紳階級」,享有司法特權,並可免除勞役,士紳身份 非世襲。 文化成就 文學 明清小說 明代:羅貫中《三國演義》、施耐庵《水滸傳》、吳承恩《西遊 記》 清代:曹雪芹《紅樓夢》 科技 1.明代宋應星《天工開物》記載中國歷代農業、手工業等技術與方 法 2.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集藥物學大成

◎地理大發現與中西文化交流

時間 明朝中期,約15 世紀末 目的 取得東方物資、傳教 根據地 葡萄牙—澳門;西班牙—菲律賓;荷蘭—印尼、台灣 媒介 耶穌會傳教士,如利瑪竇 成果 西方火砲、數學、地理、天文曆法等科技傳入中國 利瑪竇、徐光啟合譯《幾何原本》前半部 康熙時,傳教士完成《皇輿全覽圖》(中國地圖,有經緯線) 中國儒家思想、園林建築傳入歐洲,形成歐洲一股慕華風氣 結束 傳教士介入宮廷政爭,雍正禁教

◎牛刀小試三

( )01.0最繁榮的江南地區形成五大手工業區,即松江的棉紡織業、蘇杭的絲染業、蕪湖的漿染 業、鉛山的造紙業和景德鎮的製瓷業,促進了市場經濟化和城市化。請問:這是哪一朝代 的經濟景象? (A)漢代 (B)唐代 (C)宋代 (D)明代。 ( )02.0某人到福建經商時,正巧遇到當地稻米歉收,許多人靠吃「番薯」才免於餓死。在歷史 上,這種情景最早出現於何時? (A)秦漢 (B)隋唐 (C)宋元 (D)明清。 ( )03.0下列關於明清商業發展之敘述,何者說明錯誤? (A)專業市鎮興起 (B)出現地域性商幫 (C)以晉商、徽商最著名 (D)商人在各地建會 館,作為交換錢幣所在。 23 文學: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 科學:張衡(漢)、蔡倫(漢)、 沈括(宋)、畢昇(宋)、宋應 星(明) 醫學:張機(漢)、華佗(漢)、 李時珍(明) 藝術:吳道子(唐)、顏真卿 (唐)、柳公權(唐)、宋徽宗、 趙孟頫(元) 融合外族: 秦漢:匈奴 魏晉:五胡 隋唐:突厥 宋朝:契丹、女真、西夏、蒙古 明清:漢滿蒙回藏五族

(24)

( )04.0明清之際,中國西洋傳教士將哪些文物傳入歐洲?(甲)學術典籍(乙)造紙術(丙)園林建築 (丁)瓷器 (A)甲乙丁 (B)乙丙丁 (C)甲丙丁 (D)甲乙丙。 ( )05.0中國歷史上有一段時期,讀書人考試的文章格式與內容被嚴格規定,有些人一旦會「兩 句破題,三句承題」就洋洋得意,宣稱自己必能步入仕途。上述情形反映出哪一種選才任 官制度的弊病? (A)官學取士 (B)九品官人 (C)八股取士 (D)孝廉薦舉。 ( )06.0利瑪竇來中國後,除傳道布教外,還設立醫院,為人治病,並介紹西方的科技給國人, 得到國人的信任。後來還把中國典籍譯成拉丁文傳往歐洲,對中西文化交流有莫大的貢獻。 請問:利瑪竇於何時來到中國? (A)元朝 (B)明初 (C)明末 (D)清初。 ( )07.0中國醫藥的百科全書─《本草綱目》現今有各國的翻譯本,其作者是何人? (A)漢代華佗 (B)漢代張機 (C)宋代沈括 (D)明代李時珍。 ( )08.0他們是本地人,嫻熟地方情形,擁有社會名望、經濟勢力,為地方百姓所敬。在地方上 享有許多特權,他們不必負擔徭役,田賦亦較一般百姓為輕,但其後代不求上進,就會淪 為平民。請問:這應該是描述哪一時期的社會? (A)秦漢 (B)魏晉 (C)宋元 (D)明清。

單元七 清帝國的衰亡

◎鴉片戰爭(道光 20~22 年,1840~1842 年)

原因 1.英國為平衡貿易,銷售鴉片予中國,損害中國人民健康,也造成嚴重銀漏(白銀 外流),道光皇帝派林則徐前往廣州禁煙。 2.英國對於清中期以來的通商限制不滿: 乾隆以後,貿易港口只限廣州一口 不得直接與中國官方往來,貿易必須透過公行進行 →英國於乾隆時派馬加爾尼,嘉慶時派阿美士德來華交涉都未成功 過程 英軍一度直逼大沽口,後轉戰長江,雙方於南京停戰 南京條約 及其附約 1.賠款 2100 萬兩 2.割讓香港島 3.五口通商: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廢除公行 4.租界 5.協定關稅 6.領事裁判權(治外法權) 7.片面最惠國待遇 清宣宗 道光 清文宗咸豐 清穆宗同治 清德宗光緒 遜帝溥儀

(25)

影響 開啟近代中國不平等條約的序幕(一直到民國 32 年才廢除) 太平天國 (民亂) 原因:鴉片賠款、耕地不足、災荒、吏治敗壞 領導:洪秀全「拜上帝會」(利用基督教聚眾) 過程:廣西起事(道光 30 年)→建太平天國(咸豐元年)→占南京為天京 (咸豐 3 年) 制度:共產(天朝田畝制、聖庫制)、禁纏足、提倡男女平等、反儒、 佛 平定:曾國藩以「維護傳統文化」為號召,帶領鄉勇「湘軍」與部下 李鴻章「淮軍」和英法等國(常勝軍、常捷軍)一同對抗太平 軍,同治3 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國結束。 影響:漢人地位和地方勢力上升、加速自強運動的產生

◎牛刀小試一

( )01.0歷史老師請同學回答引發鴉片戰爭的導火線為何,哪位同學的答案最正確? (A)小玲:平等通商訂約問題 (B)小華:嚴苛的限制通商問題 (C)文文:亞羅船事件和 傳教士被殺 (D)大方:鴉片問題。 ( )02.0鴉片戰爭使中國陷入百年悲運,清朝也因此喪失哪些權益?(甲)賠款(乙)割地(丙)開放臺 灣通商口岸(丁)協定關稅 (A)甲乙丙 (B)乙丙丁 (C)甲丙丁 (D)甲乙丁。 ( )03.0有一位臣子上書給皇帝:「鴉片流毒於天下,則危害甚巨,……使數十年後,中原幾無 可以禦敵之兵,且無可以充餉之銀」,皇帝因而派他到廣州查禁鴉片。請問:上文應是哪 一位臣子的上書? (A)魏源 (B)左宗棠 (C)林則徐 (D)曾國藩。 ( )04.0清中葉以後,隨著西方人挾「船堅炮利」之優勢來華,中外關係自此陡變。請問:清廷 與西方因禁教而減少交流、閉關自守後,被迫開放通商口岸的清帝是下列何人? (A)咸豐 (B)嘉慶 (C)乾隆 (D)道光。 ( )05.0曾國藩《討粵匪檄》:「舉中國數千年禮義人倫,詩書典則,一旦掃地蕩盡,此豈獨我 大清之變,乃開闢以來名教之奇變,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於九泉!凡讀書識字者,又烏 可袖手安坐,不思一為之所也?」請問:此一文告應是在哪一戰事期間所發表的? (A)鴉片戰爭 (B)八國聯軍 (C)英法聯軍 (D)太平天國之亂。 ( )06.0外國人犯罪不得以中國的法律裁判之,這種喪失司法獨立權的行為,是不平等條約中的 哪一項特權? (A)關稅協定 (B)內河航行權 (C)領事裁判權 (D)片面最惠國待遇。 ( )07.0有史學家提出:「太平天國之亂是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農民革命,從西元 1851 年起共 堅持了 14 年,勢力擴展到 17 省,有力地打擊了清王朝的封建統治,促進了封建社會的崩 潰。」請問:為何太平天國能夠獲得下階層民眾的支持? (A)平分土地的理想 (B)打擊傳統文化 (C)接受基督教教義 (D)反清復明的號召

◎英法聯軍(咸豐 7~10 年,1857~1860 年)

原因 1.英國—亞羅船事件 法國—廣西西林教案 25

(26)

2.英國希望中國增開通商口岸、開放內陸、公使駐京 過程 英法軍隊直達天津,三方簽訂《天津條約》,後因換約問題,英法軍隊攻入北 京,摧毀圓明園,皇帝逃至熱河,由恭親王奕訢與英法談和,簽訂《北京條 約》。 條約 天津條約 1.賠款 600 萬兩 2.公使駐京(中國一直到光緒 3 年才派使駐英) 3.開放長江沿岸、台灣為通商口岸 4.內河航行權(外人可至內地遊歷傳教) →天津附約《通商稅則善後條約》:鴉片合法化 北京條約 1.賠款 800 萬兩 2.割讓九龍司 3.天津開港通商 影響 列強勢力進入中國內陸 俄國侵略 璦琿條約 咸豐8 年,利用第一次英法聯軍脅迫將軍奕山簽約,得到 黑龍江以北土地→清末喪失領土最大 北京條約 咸豐10 年,藉口調停英法聯軍有功,得到烏蘇里江以東 土地 塔城界約 同治3 年,勘定國界為藉口,併吞西北塔城以西土地 自強運動 起因 1.鴉片戰後,魏源提「師夷長技以制夷」沒有得到重視 2.見識到外國船堅砲利的進步 太平天國之亂時,英法的幫忙 英法聯軍攻陷北京 領導 恭親王奕訢、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劉銘傳等 目的 船堅砲利、中體西用 內容 (器物 層面) 1.外交: 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又稱總署、譯署,咸豐 10 年成立, 視為自強運動開始) 駐外使節(光緒 3 年,郭嵩濤駐英) 2.軍事:兵工廠、機器製造局、船政局、南北洋艦隊 3.教育: 同文館、廣方言館培養翻譯人才 公費留學生 4.民生經濟:輪船招商局、採礦、鐵路、電報、紡織等 結果 光緒20 年,甲午戰敗,象徵中國自強運動敗於日本明治 維新 →缺乏全盤規劃(台灣與湖北是規劃最好的省分)、守舊派 反對

◎牛刀小試二

( )01.0發動英法聯軍的藉口是什麼?(甲)林則徐廣州查禁鴉片(乙)亞羅船事件(丙)法國傳教士在 廣西被殺 (丁)牡丹社事件 (A)甲乙 (B)甲丁 (C)乙丙 (D)丙丁。 ( )02.0清廷在實施自強運動期間,同時面臨哪一內亂的騷擾?

(27)

(A)太平天國之亂 (B)流寇之禍 (C)義和團事變 (D)三藩之亂。 ( )03.0清末兩位大臣曾國藩與李鴻章,他們的共同事蹟是下列哪幾項?(甲)平定太平天國(乙)推 動戊戌變法(丙)推動自強運動(丁)參加八國聯軍 (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甲丙。 ( )04.0清廷官方正式派遣學生到國外留學,每年向美國派遣 30 名幼童留學,他們大多成為日後 中國的重要人物。請問:這項政策始於近代史上的哪一段時期? (A)自強運動 (B)維新運動 (C)立憲運動 (D)新文化運動。 ( )05.0下列各選項皆是清末改革運動的政策,何者與自強運動無關? (A)廢除八股文 (B)設立總理各國事務衙門 (C)設江南機器製造局 (D)派遣留學生赴 美留學。 ( )06.0顧愷之所畫的〈女史箴圖〉現存於大英博物館,此畫為英國侵華時自中國宮廷中攫取的 國寶,就歷史發展的過程研判,英國最有可能在何時取得此畫? (A)西元 17 世紀 (B)西元 18 世紀 (C)西元 19 世紀 (D)西元 20 世紀。 ( )07. 下圖是美美在《中國近代史》一書上找到的一張地圖,地圖上顯示了俄國對中國的侵略概 況。請問:俄國是利用哪一戰爭期間對中國領土展開侵略? (A)鴉片戰爭 (B)英法聯軍 (C)中法戰爭 (D)甲午戰爭。

◎藩屬國的喪失

牡丹社事件 (同治 10 年, 1871 年) 日本藉口琉球漁民被台灣原住民殺害(即牡丹社事件)出兵台灣(同治 13 年) →雙方停戰,簽訂專約,約中有「保民義舉」用詞,日本於光緒 5 年併吞琉 球,改為沖繩縣。 →沈葆楨以欽差大臣身份至台抵禦與建設 中法戰爭 (光緒 10~11 年,1884~18 85 年) 原因 法國侵佔越南 過程 陸戰:劉永福帶領黑旗軍獲得勝利 海戰:南洋艦隊全軍覆沒,戰事更延伸至澎湖、台灣基隆和淡水 結果 清朝結束與越南等國的宗主關係,法國併吞越南,英國併吞緬 甸。 →暹羅因位於越南和緬甸中間,而未被侵佔 →劉銘傳來台抵禦法軍,戰後台灣建省,劉銘傳為台灣第一任巡 撫

◎牛刀小試三

( )01.0中法戰爭的爆發使中國喪失了哪些藩屬? (A)越南、緬甸 (B)琉球、朝鮮 (C)越南、朝鮮 (D)琉球、緬甸。 ( )02.0下列史實發生於清代自強運動期間的事件有哪些?(甲)日併琉球(乙)俄侵東北(丙)法侵越 南(丁)英入緬甸 (A)甲乙丙 (B)甲丙丁 (C)乙丙丁 (D)甲乙丁。

◎甲午戰爭(光緒 20~21 年,1894~1895 年)

27

(28)

原因 日本利用朝鮮東學黨內亂,派兵平亂,趁機侵佔朝鮮 過程 平壤陸戰和黃海海戰(北洋艦隊全軍覆沒)中國皆戰敗 馬關條約 1.賠款二萬萬兩 2.割讓台灣、澎湖和遼東半島(後來清朝花 3000 萬兩買 回) 3.朝鮮獨立(日本於 1910 年兼併朝鮮) 4.通商口岸設廠製造 影響 衝擊中國本土工商業 中國天朝觀徹底瓦解 象徵自強運動失敗,革命運動開始,孫中山成立「興中會」 瓜分危機與劃 分勢力範圍 原因:俄、德、法三國干涉還遼有功,由德國先提出 轉機:美國提出「門戶開放政策」,確定中國保有領土與主權 戊戌變法 (百日維新、 維新運動) 時間:光緒24 年(1898 年),前後共 103 天 原因:瓜分危機、台灣割日 領導:光緒皇帝、康有為、梁啟超 內容:(制度層面)提倡工商業、廢除八股文、精簡機構、設立 京師大學堂 結果:慈禧太后發動戊戌政變,僅留京師大學堂,其餘一概廢 除,光緒皇帝被軟禁於瀛台,康有為、梁啟超逃至國 外。 →失敗原因:內容龐雜、缺乏規劃、守舊派勢力大

◎牛刀小試四

( )01.0「囚禁德宗於瀛臺」、「康、梁逃往海外」、「慈禧重行垂簾聽政」,是指哪一件史實? (A)甲午戰爭 (B)戊戌政變 (C)自強運動 (D)英法聯軍。 ( )02.0日本明治維新後,國勢漸強,向外擴張,在進犯臺灣、兼併琉球之後,又想干預中國在 何地的勢力? (A)朝鮮 (B)東北 (C)越南 (D)緬甸。 ( )03.0近代中國對外戰爭,屢戰屢敗,簽訂了許多喪權辱國的條約。其中哪一條約,中國承認 朝鮮獨立? (A)《南京條約》 (B)《天津條約》 (C)《北京條約》 (D)《馬關條約》。 ( )04.0在哪一次戰爭中清軍戰敗,暴露單靠洋槍大炮不足以自強,於是許多人要求制度層面的 改革,因此由康有為主持的哪一改革運動登場? 國家 勢力範圍 租借 德國 山東半島 膠州灣 俄國 長城以北 旅順、大連 法國 西南各省(雲南、廣西) 廣州灣 英國 長江流域 威海衛、香港新界 日本 福建

(29)

(A)鴉片戰爭,自強運動 (B)英法聯軍,自強運動 (C)甲午戰爭,戊戌變法 (D)日俄 戰爭,國民革命運動。 ( )05.0清末遭列強瓜分之勢儼然已成,下列對勢力範圍之畫分,何者的敘述錯誤? (A)長江流域→英國 (B)長城以北→俄國 (C)西南各省→法國 (D)山東→日本。 ( )06.0中日甲午戰爭後,國際社會見識到清廷的衰敗,西方列強對於中國的掠奪更加白熱化, 但中國為何能倖免於被列強瓜分之禍? (A)美國提出「門戶開放政策」 (B)德、俄、法三國出面干涉 (C)英國基於商業利益直 接出面干涉 (D)中國態度強硬不願被瓜分。 ( )07.0李鴻章是清末重臣,深得朝廷倚重,權勢地位歷數十年而不衰,並參與許多重大事務的 決定。若要編撰李鴻章回憶錄,下列哪一事務並非李鴻章的作為? (A)平定太平天國 (B)推動自強運動 (C)簽訂《馬關條約》 (D)推動戊戌變法。

◎八國聯軍(光緒 26~27 年,1900~1901 年)

原因 1.朝野仇外,仇洋反教 鴉片戰爭以來,導致中國民生凋弊 部分傳教士和教民專橫跋扈,導致許多教案發生 慈禧欲廢光緒不被支持、康有為與梁啟超逃至國外 2.義和團事變(庚子事變):義和團高舉「扶清滅洋」旗幟,在慈禧默許下,於 北京一帶動亂,殺害德國公使和日本書記 過程 慈禧無視列強對義和團的抗議,逕行向八國(俄、德、法、美、日、奧、義、 英)宣戰,聯軍攻陷北京,慈禧太后與光緒皇帝逃至西安。 →因東南互保,故戰火只限於北京、山西一帶 辛丑和約 1.賠款四億五千萬兩 2.拆除北京至出海口砲台 3.外國軍隊駐守北京 影響 北京門戶洞開,影響國防安全 國人情緒由仇外轉為懼外、媚外 庚子後新政 原因:慈禧太后欲挽回人心 內容:(制度層面)與戊戌變法雷同,重要措施為廢除八股文 (光緒 27 年)和科舉制度(光緒 31 年) 立憲運動 原因:光緒30 年日俄戰爭,日勝俄敗 →雙方為爭奪東北權益而戰 →日勝俄敗象徵君主立憲勝過君主專制 內容: 光緒 32 年,預備立憲 光緒 34 年,頒佈憲法大綱 宣統 3 年,成立責任內閣,此內閣被批評為皇族內閣 結果:皇族內閣讓立憲派大為失望,轉而支持革命運動

◎牛刀小試五

( )01.0各國可以駐使北京和駐兵北京,各決定於哪一條約? (A)中英法《天津條約》、《馬關條約》 (B)中英法《北京條約》、《辛丑和約》 (C) 29

(30)

中英法《天津條約》、《辛丑和約》 (D)中英法《北京條約》、《馬關條約》。 ( )02.0右圖為一百多年前發生在中國清朝的一件歷史大事。根據該 圖內容,反映出何項史實? (A)主要是因商務糾紛而引起 (B)北京淪陷,慈禧太后與同 治逃往熱河 (C)後來清廷對外簽訂天津、北京條約 (D)當 時東南各省與各國商議東南互保辦法。 ( )03.0清末,受日俄戰爭日本戰勝俄國的刺激,知識分子紛紛以組 織團體、刊物宣傳、群眾請願的方式,以集體的名義向清廷 表示改革的意願,而促使清廷推行下列哪一運動? (A)自強運動 (B)革命運動 (C)維新變法 (D)立憲運動。 ( )04.0西元 1901 年,有一些高鼻子、藍眼睛、全副武裝的外國兵,正駐紮在北京城裡與山海關 等地。請問:使外國人可以派兵駐守在北京及附近要地,造成京師門戶洞開,國家根本毫 無國防可言的,是哪一個條約? (A)《璦琿條約》 (B)《天津條約》 (C)《馬關條約》 (D)《辛丑和約》。 ( )05.0太平天國和義和團都是由人民所發起,均影響中國政局甚巨。請問:這兩件史事有何共 同點? (A)都假借宗教而起 (B)都高唱扶清滅洋 (C)都得到清廷支持 (D)主事者都曾稱帝。

單元八 民國的建立與發展

◎民國的建立與概況

革命運動展開 領導:孫中山先生 組織:興中會(光緒 20 年,甲午戰敗的刺激,檀香山成立) 同盟會(光緒 31 年,東京成立) 活動: 興中會時期只有進行廣州和惠州之役,其他革命運動皆是在同盟會完成 宣統 3 年(1911 年),「廣州三二九黃花岡之役」犧牲最為壯烈 宣統 3 年,「武昌起義」(辛亥革命)一舉成功 →起義成功後,各省紛紛響應獨立,清朝能掌控的區域僅限於華北和東北 助力: 清末皇族內閣導致立憲派轉而支持革命派 宣統 3 年鐵路國有政策引起的保路運動,使湖北守備空虛 中華民國成立 時間:1912 年元旦 政治建置: 首都:南京 臨時政府、臨時大總統(孫中山先生為第一任)、臨時約法

◎民初的社會

新知識分子 取代士紳,接受新式教育,不再以當官為讀書的唯一目的 婦女地位 清末開始女性可以受新式教育,民國禁纏足,婦女地位提高 風俗習慣 通商口岸的城市率先改變(如上海) 1.物質文明:自來水、汽車、電話、電燈等

(31)

2.生活起居:稱呼與服飾改變、放足斷髮等 3.婚姻關係:父母之命還是主流,但已逐漸風行自由戀愛 工商業 甲午戰後,本土工商業發展困難;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1918),因列強忙 於戰事,本土工業獲得發展良機,然戰後又陷入衰退。

◎新文化運動(思想層次改革)

時間 民國4 年開始 領導 新知識份子 1.陳獨秀:主編《青年雜誌》(後改為《新青年》),揭開序幕 2.胡適 3.蔡元培:擔任北大校長,提倡自由學風,為幕後推手 內容 文學改革 1.白話文取代文言文:胡適《文學改良芻議》、陳獨秀《文學革命 論》 2.採用新式標點符號 3.魯迅第一篇白話文小說《狂人日記》 新思想引進 1.德先生(民主)、賽先生(科學) 2.共產主義:民國 10 年,中國共產黨成立 改進 該運動開始採取全面西化,但後來發現中國文化也有其精深之處,所以後來也逐漸 修正為除西方文化,也取中國優良文化推廣。

◎牛刀小試一

( )01.0日本在甲午戰爭中打敗中國,也證明了「明治維新」的成功。甲午戰爭中國戰敗,帶給 中國的影響是什麼? (A)臺灣開港通商 (B)孫中山投身革命 (C)立憲運動興起 (D)戊戌變法失敗。 ( )02.0清末受到外力衝擊,瀕臨亡國危機,當時有一派人士主張:「革命者,天演之公例也… …爭存爭亡過渡時代之要義也……除奴隸而為主人者也。」支持上述觀點的人,最可能參 與下列何種行為? (A)武昌起義 (B)百日維新 (C)自強運動 (D)義和團事變。 ( )03.0近代中國第一個革命團體是下列哪一個組織? (A)華興會 (B)光復會 (C)同盟會 (D)興中會。 ( )04.0小琪在圖書館看到一張舊傳單,上面寫著: 推倒雕琢的、阿諛的貴族文學; 建設平易的、抒情的國民文學。 推倒陳腐的、鋪張的古典文學; 建設新鮮的、立誠的寫實文學。 推倒迂晦的、艱澀的山林文學; 建設明瞭的、通俗的社會文學。 請問:這種文學改革的訴求,反映出近代哪一次革新運動的精神? (A)自強運動 (B)戊戌變法 (C)新文化運動 (D)文化大革命。 ( )05.0因為哪一場戰爭的爆發,列強忙於戰爭,無暇東顧,中國工商業一時獲得前所未有的良 機,迅速發展? 31

(32)

(A)甲午戰爭 (B)日俄戰爭 (C)第一次世界大戰 (D)第二次世界大戰。 ( )06.0嘉美到中國大陸旅行,看到一座黃花岡七十二烈士紀念碑,這座碑是為了紀念清宣統 3  年革命黨人發動的一場起義,安葬在這場起義中壯烈犧牲的烈士遺骸。請問:嘉美前往的 應該是下列哪一城市? (A)武昌 (B)上海 (C)廣州 (D)南京。 ( )07.0清末民初婦女地位的提高,不包括下列何者? (A)發行刊物 (B)接受新式教育 (C)主張男女平等 (D)遵守三從四德。 ( )08.0下列關於民國初成立時的史實,哪一項是不正確的? (A)孫中山當選為第一任臨時大總統 (B)民國元年,中華民國正式在南京成立 (C)後來 臨時政府遷往北京 (D)中華民國元年是西元 1911 年。

◎袁世凱專政(元年~五年)

臨時大總統 元年 1.因逼迫宣統退位而取得 2.將首都遷往北京 2 年:二次革 命 1.因:袁世凱暗殺宋教仁 2.國民黨(敗)V.S 袁世凱(贏) 3.果:民國 3 年,國民黨改組為中華革命黨 袁世凱被選為正式大總統 正式大總統 2 年 解散國民黨 3 年 解散國會,改臨時約法為新約法 4 年 1.醞釀帝制:屬下楊度組籌安會,製造恢復帝制輿論 2.五九國恥:第一次世界大戰,日對德宣戰後,出兵山東,4 年向袁提「二十一條要求」,袁於五月9 日同意大部分條件 洪憲帝制 5 年 改中華民國為中華帝國洪憲元年,三月22 日被迫取消,共 83 天 →雲南護國軍(蔡鍔、唐繼堯)與中華革命黨討袁、列強與親信反 對

◎軍閥亂政(6~17 年)

軍閥 1.特色:依附列強、武力解決事情、佔據一方、互爭地盤 2.主要派系 派系 領導者 依附列強 北洋 軍閥 皖系 段祺瑞 日本 直系 馮國璋、曹錕 英、美 奉系 張作霖 日本 滇系 唐繼堯 法國 桂系 陸榮廷 法國 黎段之爭 6 年 總統黎元洪和國務總理段祺瑞因「是否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意見相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泛指通識中 心所開之 xx 課群、語言 中心所開之 大一英文等 課程、軍訓 室之軍訓、..

泛指通識中 心所開之 xx 課群、語言 中心所開之 大一英文等 課程、軍訓 室之軍訓、..

泛指通識中 心所開之 xx 課群、語言 中心所開之 大一英文等 課程、軍訓 室之軍訓、2.

亞洲棒球錦標賽冠軍戰於本月 20 日在台中洲際棒球場開打,由中華隊對上亞錦賽 常勝軍日本隊。儘管日本隊首局先馳得點,中華隊在第 2 局又以一記滿貫砲立即追 回三分。最終比賽以

亞洲棒球錦標賽冠軍戰於本月 20 日在台中洲際棒球場開打,由中華隊對上亞錦賽 常勝軍日本隊。儘管日本隊首局先馳得點,中華隊在第 2 局又以一記滿貫砲立即追 回三分。最終比賽以

撥款 目的/對象 申請辦法 中史科如何用? 運用津貼指引 學校發展津貼. /整合代課教 師津貼/擴大 的營辦開支整

在南京條約的政治方面,在 條約割讓香港會令中國政治 影響力下降,因為英國在華 的勢力坐大,中國慢慢失去

英國人在中國享有 治外法 權,即英國 人不受中國法律管 束,如他們在中國 犯罪,由英國領事 根據英國法律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