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型糖尿病病人之低升糖飲食行為及其相關因素研究~以新竹市某教學醫院病患為例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第二型糖尿病病人之低升糖飲食行為及其相關因素研究~以新竹市某教學醫院病患為例"

Copied!
10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葉國樑 曾治乾. 博士 博士. 第二型糖尿病病人之低升糖飲食行為及其 相關因素研究~以新竹市某教學醫院病患 為例 Effects of low glycemic index diets with patients of type 2 diabetes.. 研 究 生:賴冠菁. 撰. 中 華 民 國 一○一 年 十二 月.

(2) 致. 謝. 2012 年 12 月,我終於完成我的畢業論文口試嘍!回顧來時路,碩 士學業的兩年半當中,新竹及台北的兩地奔波,教授們的敦敦教誨,雖 只是一個碩士論文完成階段,但未來要迎接更嚴峻的磨練與考驗時,希 望我能秉持自我信念,開創人生大局。 畢業論文能夠完成,心中最感念的人,首推指導教授葉國樑及曾治 乾老師,感謝教授們指引論文方向,適時提供意見,讓我穩住論文寫作 的步伐,引領我進入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的研究領域,使我對資料探勘 與研究方法有更深的體悟。系所主任劉傑心教授講課時的一句話,他 說:「畢業論文就像是自己生出來的小孩一樣,要慎重嚴謹的對待,才 可以畫下完美的句號」。這番話讓我印象深刻至今,也促使我要嚴謹地 完成碩士論文。 其次,感謝我家人的支持與協助,因我已是兩個孩子的媽呀!要工 作又要讀書還要顧小孩,實在有夠忙碌的,還好有公婆及老公溫馨牌後 援部隊的幫忙,讓我求學時能無後顧之憂,而且我兩個孩子肯自己乖乖 地九點就上床睡覺了,讓我可以專心完成作業。今日我畢業了,日後終 於可以輕鬆一些,在此要跟我的家人說一聲~辛苦了,謝謝你們! 感謝碩班同學們周末求學期間的陪伴及互相鼓勵。最後,在此讓我 獻上這份榮耀給所有曾幫助過我的人,謝謝你們,我順利畢業了,YES! ii.

(3) 摘. 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影響第二型糖尿病病人低升糖飲食行為的預測因素 及其血糖控制的預測因素;研究工具是低升糖飲食認知、態度、行為及 自我效能量表。研究對象為新竹某教學醫院糖尿病共同照護網收案的第 二型糖尿病門診病人,完成收案數為 166 人。 研究結果顯示:低升糖飲食認知題的平均答對率約為 67%,態度趨 於正向,行為題約 57%達到平均 32.2±6.66 以上,在全穀類攝取的攝取 頻率、份量及種類之行為最需加強。影響低升糖飲食攝取行為的重要的 預測因素是態度及自我效能,可解釋總變異量為 11.3% ;研究特性中的 職業及自我血糖監測,也是預測變項。 有運動習慣者,其 AC 控制較佳是不運動者的 1.181 倍;罹患糖尿病 時間愈長、無依照醫囑規律用藥的,其糖化血色素控制(HbA1C)情形較不 佳且藥物遵從度對於糖化血色素控制佳的預測力增加 12.5% (p<.05)。由 此可知,態度愈正向,自我效能高,有工作及有進行血糖監測者,其低 升糖飲食行為較佳,再加上規律運動及用藥,更有助於 AC 及 HbA1C 的 血糖控制。. 關鍵字:第二型糖尿病病人、低升糖飲食、飲食行為、自我效能. iii.

(4)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impact of the predictors of low glycemic intaking behavior predictors of blood sugar control of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he research tool is a questionnaire for knowledge, attitude, behavior and self-efficacy of low glycemic index diets. The received cases are 166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patients for Diabetes Shared Care System of a teaching hospital in Hsinchu. The results show average correct response rate with knowledge questions of low glycemic index diets was 67%, attitude tended to be positive, The average score of behavior questions was 32.2 ± 6.66, aspect the whole grains intaking, need to increase frequency , amount and kinds of whole grains.The important predictor of the behavior with low glycemic index diets were attitudes and self-efficacy, the total explained variance is 11.3%, career and self-monitoring of blood glucose in the study characteristics were also predictive variables. The fasting glucose of study cases have habits of exercise were better than non-exercise. Patients of HbA1C poor control with duration of Diabetes Mellitus longer, and take drugs irregular. Thus, the attitude recovers forward, and high scores of self-efficacy, has the work and has carries on the blood sugar monitor, it rises the sugar eating behavior to be good lowly, in addition the regular exercise and take medication, conducives toward favor AC and the HbA1C blood sugar control.. Key words: type 2 diabetes, low GI diet, self-efficacy, behavior iv.

(5)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 1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重要性..........................................................................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4 第三節 研究問題.......................................................................................... 5 第四節 研究假設.......................................................................................... 5 第五節 名詞解釋.......................................................................................... 6 第六節 研究限制.......................................................................................... 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0 文獻探討........................................................................................... 探討 第一節 糖尿病治療現況分析.................................................................... 10 第二節 低升糖飲食的相關研究................................................................ 13 第三節 自我效能的相關研究與應用........................................................ 17 第三章 研究方法........................................................................................... 22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架構........................................................................................ 22 第二節 研究對象........................................................................................ 23 第三節 研究工具........................................................................................ 23 第四節 研究步驟........................................................................................ 27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28 v.

(6)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30 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研究對象基本特性描述................................................................ 30 第二節 低升糖飲食認知、態度、攝取行為及自我效能得分情形 ....... 34 第三節 基本特性與低升糖飲食認知態度行為及自我效能關係 ........... 43 第四節 低升糖飲食認知、態度、攝取行為及自我效能相關分析 ....... 53 第五節 影響低升糖飲食行為的預測因素................................................ 54 第六節 低升糖飲食認知態度行為及自我效能與血糖之相關性 ........... 57 第七節 影響血糖控制的相關因素............................................................ 60 第八節 影響血糖控制之預測因素............................................................ 64.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68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68 第二節 建議................................................................................................ 71 參考資料 ......................................................................................................... 73 一、中文文獻 ............................................................................................. 73 二、英文文獻 ............................................................................................. 78 附錄 ................................................................................................................. 80 附錄一 專家效度名單................................................................................ 80 vi.

(7) 附錄二 預試問卷........................................................................................ 81 附錄三 正式問卷........................................................................................ 89 附錄四 人體試驗審查委員會同意臨床研究證明書................................ 95. vii.

(8) 表 目 次 表 4-1 研究對象基本資料 ............................................................................. 32 表 4-2 研究對象基本特性分佈情形 ............................................................. 33 表 4-3 低升糖飲食認知分析表 ..................................................................... 36 表 4-4 低升糖飲食態度分析表 ..................................................................... 38 表 4-5 低升糖飲食行為分析表..................................................................... 40 表 4-6 低升糖飲食自我效能評量分析表..................................................... 42 表 4-7 基本特性與低升糖飲食認知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44 表 4-8 基本特性與低升糖飲食態度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47 表 4-9 基本特性與低升糖飲食行為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50 表 4-10 基本特性與低升糖飲食自我效能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 52 表 4-11 研究對象低升糖飲食認知、態度、攝取行為及自我效能之相關分析53 表 4-12 研究對象低升糖飲食行為複迴歸分析摘要表............................... 56 表 4-13 研究對象血糖控制 T 檢定分析表 .................................................. 59 表 4-14 研究對象血糖控制(AC)的相關因素分析表 .................................. 62 表 4-15 研究對象糖化血色素控制(HBA1C)相關因素分析表 ................... 63 表 4-16 研究對象血糖控制(AC)之邏輯斯回歸分析摘要表 ...................... 66 表 4-17 研究對象血糖控制(HBA1C)之邏輯斯回歸分析摘要表 ................ 67. viii.

(9) 圖 目 次 圖 2-1 自我效能理論圖.................................................................................. 19 圖 3-1 研究架構概念圖.................................................................................. 22. ix.

(10) 第一章 敘論 本章節含有五節,包括: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重要性;第二節 研究目 的;第三節 研究問題;第四節 研究假設;第五節 名詞解釋及第六節 研 究限制,茲敘述於後:.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 研究動機與重要性 動機與重要性 糖尿病的盛行率每年有逐漸增高之趨勢,依據行政院衛生署最新出 爐的2005~2008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研究顯示,糖尿病盛行率已 達9.2%,幾乎每10個台灣人就有1人罹病,相較於2002年「三高調查」大 幅提高近3個百分點;其中又以65歲以上男性最為嚴重,最近三次調查的 糖尿病盛行率由13.1%、17.6%一路飆升到28.5%,幾乎每4個65歲以上男 性,便有1 人罹患糖尿病。根據2007年統計,台灣地區每10萬人有44.6 人死於糖尿病,依據衛生署民國99年公告的十大死因中,糖尿病排列第 五名。 國家衛生研究院張新儀副研究員(2009)分析,糖尿病盛行率和年齡、 體重增加的趨勢很一致,肥胖、缺乏體能活動、飲食缺乏蔬果和纖維, 都是導致糖尿病的主要危險因子。美國糖尿病衛教學會期刊指出,飲食 控制是糖尿病自我照顧上必學的技能,飲食控制良好可使血糖、血壓及 血脂達到最佳的成效(Linda, 2007),飲食是控制糖尿病最基本也是最重要 -1-.

(11) 治療措施之一。尤其糖尿病患者,當胰島素分泌情形越差時,越需要控 制飲食以達到血糖良好的糖尿病控制。約50%以上的糖尿病患可以因良好 的飲食控制而改善病情(曾美珠,2002)。有此可知飲食控制是糖尿病治療 之基。衛生署呼籲國人應徹底採行健康生活形態,才能防止糖尿病的發 生,建議民眾應培養運動習慣,讓適度的體能活動變成生活的一部份, 飲食適量、積極控制體重在理想範圍內,並多攝食蔬菜和全穀類。 糖尿病衛教學會於2008年的糖尿病專業人員繼續教育中,也開始納 入低升糖指數飲食的應用,過去傳統的衛教中,主要是強調低油、低鹽、 低糖及高纖維的原則,且通常都禁止病人不要吃什麼食物居多,病人無 法明白可替換的食物種類有哪些?2007年日本東京大學Yuki Amano教授 將低升糖指數飲食與傳統飲食衛教做研究比較,發現介入三個月以低升 糖飲食為基礎的營養教育,可降低第2型糖尿病病人的HbA1C值0.25 %, 2007年浙江省台州醫院營養治療中心也針對126例糖尿病個案進行食物 血糖指數營養教育及低升糖膳食模式介入,結果發現介入組的血糖及血 脂控制效果較為理想;在美國一項前瞻性研究發現,選擇低升糖指數的 醣類食物及良好的生活型態改變可助於第一型及第二型糖尿病患者之血 糖控制及體重管理(Burani, et al. 2006)。而台灣目前多將低升糖飲食應用 於體重控制個案上,並無應用於血糖控制之個案,故本研究主要是要探 -2-.

(12) 討第二型糖尿病病人的低升糖飲食行為,自我效能及血糖控制的相關 性,以瞭解低升糖飲食是否有助於第二型糖尿病個案之血糖控制。 自我效能(self-efficiency)是由學者 Bandura 於 1980 年提出的社會學 習理論中的核心概念之一,可用來預測及解釋行為,亦是行為改變與維 持的重要變項。效能預期(efficency expectation)乃指個人相信他自己在特 殊情境下能實施特定行為的一種能力知覺,可供作為解釋行為程度的預 測變項。自我照顧、自我效能及社會支持愈好者,其血糖控制情形愈好。 宗教信仰、自我照顧行為(包括飲食控制行為)為 HbA1C 值的顯著預測因 子(王景漩等,1998b)。應用跨理論模式發展糖尿病飲食行為修正方案, 主要研究的方式是分析病人處於 5 個改變行為然後發展出不同的行為修 正方案,如:病人處於動機前期則衛教重點就在於強調血糖控制的重要 性,處於準備期的個案,可採用飲食行為修正契約來強化信心,處於行 動期但飲食控制行為未達 6 個月者,可請他填寫飲食行為日誌(黃美娟 等,2007)。 以糖尿病病人為例的研究結果發現自我效能的信念與自我照顧行為 有關,自我效能愈好者,較能妥善處理糖尿病的自我照顧活動 (張豐紫, 林秋菊,1997)。以護生當成研究對象的糖尿病衛教之研究結果顯示,對 於實施糖尿病病人衛教的態度愈正向,自我效能愈高,對未來從事糖尿 -3-.

(13) 病衛教的意願愈高(李彩歆、胡進益,2007)。自我效能可激發人們特定行 為,得到預期的結果,強化醫護人員自我效能諮詢技巧為落實病患自我 照顧之有效方式,可有效改善傳統的衛教方式。自我效能與糖尿病病人 的研究發現:自我效能不僅與病人自我照顧行為能力(包括飲食控制、運 動、規律用藥、足部護理及監測血糖)成正相關,亦可有效預測病人 3-8 週後的自我照顧行為(Skelly, et al., 1995)。黃淑貞,姚元青(民 88)以大學 生為研究對象,發現在不利攝取膳食均衡的情境下,良好飲食行為自我 效能得分高者,較能切實實踐良好的飲食行為。 本研究期望藉由第二型糖尿病病人之低升糖飲食知識、態度及攝取 行為及自我效能的調查研究,以瞭解第二型糖尿病病人血糖控之情形及 低升糖飲食攝取行為的相關因素,以提供衛教人員參考使用。. 第二節 研究目的 瞭解研究對象對於低升糖飲食的知識、態度及行為之現況,並探討 研究對象基本資料與空腹血糖值、糖化血色素、低升糖飲食的認知、態 度、攝取行為及自我效能的關係,並探討影響研究對象低升糖飲食行為 的預測因素及影響研究對象血糖控制的預測因素。. -4-.

(14) 第三節 研究問題 一、 研究對象之低升糖飲食食物選用的知識、態度、自我效能,及行為 的現況為何? 二、 研究對象基本特性與低升糖飲食知識、態度及行為之關係為何? 三、 影響研究對象低升糖飲食選用的因素為何? 四、 研究對象的血糖值、糖化血色素、體重、腰圍、低升糖飲食食物選 用的知識、態度和自我效能,以及行為是否有關係存在?. 第四節 研究假設 根據前述研究目的及問題,本研究假設如下: 一、 研究對象基本特性在低升糖飲食食物選用的知識、態度及行為有顯 著差異。 二、 研究對象基本特性、低升糖飲食食物選用的知識、態度、行為及自 我效能與血糖值有顯著相關。 三、 研究對象之低升糖飲食食物選用的認知、態度、行為及自我效能對 血糖值有顯著預測力。 四、 研究對象之低升糖飲食食物選用的知識、態度、行為及自我效能對 糖化血色素有顯著預測力。. -5-.

(15) 第五節 名詞解釋 一、升糖指數(Glycemic Index;GI): 依照聯合國農糧署對升糖指數的定義為:在攝取固定含量碳水化合 物的食物(通常是 50g)後,以時間為橫軸對血糖的測試值當縱軸作圖,而 以兩個小時內的血糖反應曲線下面積(Area Under the 2 hour blood glucose response Curve;AUC)積分,除以白麵包或葡萄糖作為參考標準的 AUC 積分,再乘以 100 所得數值,即為 GI 值。是用來衡量不同碳水化合物食 物,對於血液中葡萄糖(血糖)濃度影響的一種指標。 GI 值可用於量測不同食物中每公克碳水化合物的升糖指數相對數 值;愈容易被消化的碳水化合物,GI 值也就愈高,也就是說,分子結構 愈簡單的碳水化合物,如蔗糖、果糖,或是液態的食物、飲料,愈容易 被消化,也愈快的被分解吸收而釋放葡萄糖至血液中;而愈複雜的碳水 化合物,如蔬菜及全穀類,因為纖維質與其它長鏈碳水化合物含量較多, 愈難被消化、分解及吸收,所以升糖指數愈低;升糖指數愈低的食物在 消化後,對胰島素的需求也較低 (吳崇榮,2002)。. 二、高纖低升糖的醣類食物(Low Glycemic Index Carbohydrate Food): 指 GI 值在 65 以下的,就算 LGI 食物。LGI 醣類食物具有四個特性: (一)醣類含量低:醣類的含量多寡是直接影響 GI 值大小的主要因素 -6-.

(16) ,如,香蕉所含的醣類比草莓多,因此,GI 值就會較高。另, 若以同屬醣類的砂糖和果糖來做比較,砂糖為兩個分子葡萄糖, GI 值約為果糖的三倍,故果糖可算是低 GI 的食物。 (二)不易消化:同樣的食物但經由不同的烹調方式,也會影響 GI 值, 如:乾飯比稀飯不易消化,GI 值較低,而乾燥老化的米飯,其 GI 值更低;因此食物的 GI 值還牽涉到烹調或加工後的型態,並 不只是單純的食物種類而已。 (三)纖維量含量高:一般而言,由於蔬菜的纖維質較高,GI 值普遍 較低,全穀澱粉類食物其纖維質含量高,但其升糖指數較低。 (四)成熟度:未成熟的水果其升糖指數較低,如青香蕉的升糖指數較黃 香蕉為低。 三、自我效能 自我效能的概念是由社會認知論學者 Bandura 於 1977 年所定義提 出,Bandura 認為自我效能是個人對於是否能夠達成賦予的特定任務的能 力的信念。一個人所具備的自我是一個認知系統,具有一套內在的評估 與解釋過程,而這個內在過程形成個人對事物的概念、信念與自我概念。 由此發展出來的認知基模會調節個人與外在世界的互動關係,而外在環 境反過來也會影響個人內心身處的思想與情感反應,於是 Bandura 將自 -7-.

(17) 我效能定義為:人們對自己組織並執行必要行動方案以達成特定績效的 一種能力判斷,並非是一種可擁有的技能,而是指個人能夠如何善用所 擁有的技能的一種信念所以,自我效能決定了個體需付出很多努力,或 是在面對壓力和困境時,相信自己有足夠的能力產生動機及行動以符合 某個情境的要求,盡力達成行為。 而本研究的自我效能是指收案的第二型糖尿病病人,衡量自己在不 同情境下,對於選用低升糖飲食食物的把握程度。. 五、 血糖控制情形 是指研究對象的血糖控制的實際情形,以最接近研究收案期間所測 得的空腹血糖值(Fasting plasma glucose;AC)及糖化血色素(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為指標。依據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制定 2012 年 糖尿病人空腹血糖值的目標為低於 140mg/dl,糖化血色素的目標為低於 6.5%以下,因此本研究此二個目標值為血糖控制佳的區分點(中華民國 糖尿病衛教學會,2012)。. -8-.

(18) 第六節 研究限制 本研究之研究限制如下: 一、研究方法限制 本研究屬於橫斷式的調查研究,所以無法提供因果關係推論上的確 切證據。 二、研究對象限制 本研究僅以新竹市某教學醫院的糖尿病共同照護網收案的個案為研 究對象,未包含其其他醫院或相同性質醫院的糖尿病病人。故所得結果 只能推論至母群體,無法外推到此時期的全部第二型糖尿病病人及其他 縣市之第二型糖尿病病人。 三、研究工具限制 本研究所測得第二型糖尿病病人的低升糖飲食之認知、態度、行為、 自我效能及研究個案背景等資料,僅限於研究工具所涵蓋的範圍。. -9-.

(1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共分節,包括:第一節 糖尿病治療現況分析;第二節 低升糖 飲食的相關研究;第三節 自我效能的相關研究,茲敘述於後:. 第一節 糖尿病治療現況分析 全世界的糖尿病人口快速攀升,從 1985 年的三千萬人增加到 1998 年的一億四千三百萬人,估計 2025 年全世界的糖尿病人口可達三億之 多。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依盛行率將糖尿病分 成低盛行率(< 3%),中盛行率(3~10%),高盛行率(11~20%)及極高盛行率 (>20%)等四類描述各地區的糖尿病流行狀況,均發現糖尿病在世界各地 區有逐漸上升之趨勢。台灣地區是屬於中盛行率(3~10%),且糖尿病的罹 病率是逐年增加,根據最近三次衛生署調查的結果得知:台灣的糖尿病 盛行率由 13.1%、17.6%一路飆升到 28.5%,幾乎每 4 個 65 歲以上男性, 便有 1 人罹患糖尿病。又依據 2007 年的統計資料顯示,台灣地區每 10 萬人有 44.6 人死於糖尿病,依據衛生署民國 98 年公告的十大死因中,糖 尿病排名第五,死亡率較 5 年前增加了 14%。 目前糖尿病人口的增加,糖尿病罹病時間長,糖尿病併發症發生率 增加,再加上飲食、運動及生活型態不調整,造成血糖控制情形不佳, 對於醫療成本的負擔就日趨嚴重。由於糖尿病的罹患率及死亡率有逐年 - 10 -.

(20) 增加之趨勢,因此如何有效的控制糖尿病,是現今預防保健的工作重點。 莊嬌榮等人研究結果發現,血糖控制的良好與否與體重和教育程度有 關。血糖控制良好與不良病患在執行口服藥物治療及飲食控制上有顯著 的不同,而在執行胰島素注射及運動控制方面,兩組病患並無不同。糖 尿病治療以飲食、藥物與運動行為調整為主。各級醫院糖尿病慢性合併 症住院現況,發現糖尿病住院患者大多有多種合併症,重複住院的比率 相當高,各級醫院對住院患者遵照醫囑與日常自我照護行為的衛生教育 都有很大的改善空間 (魏榮男等人,2002) 。 台灣的糖尿病人當中屬第 2 型約佔 95%以上。台灣的醫政單位及重 要醫事團體在這過去十餘年來,針對糖尿病的防治已做過相當多努力, 如健保的全面實施,讓慢性病友可以安心的就醫,糖尿病照護網計畫的 全面實施,清楚的流程,也的確提升了整體的照護水準及品質,糖尿病 學會及內分泌學會的專科醫師訓練及認証,糖尿病衛教學會的繼續教育 及衛教師認証,培育了更多人才,提升了整體專業能力,也促成緊密的 團隊合作;如國民健康局支持各醫療院所成立「糖尿病人保健推廣機 構」,近幾年則轉型為「糖尿病人健康促進機構」,鼓勵更多的預防保 健計畫,譬如高危險群的篩檢及健康促進、病友團體的互相支持和鼓勵。 根據民國八十八年至八十九年進行之「台灣地區老人營養健康狀況 - 11 -.

(21) 調查」發現老年期國人之禁食血漿血糖平均值為 110.2 mg/dl(男:109.0 mg/dl,女:111.7 mg/dl) ;18%的老人有糖尿病(禁食血漿血糖值 ≧126 mg/dl 或已服糖尿病藥物) ,男女老人的糖尿病盛行率分別為 18%及 19%。 血糖濃度雖然仍是男低女高,但與 1993-1996 年之「台灣地區國民營養健 康狀況調查」中同年齡層的結果比較,平均血糖值呈現男升女降的現象; 男性較上次調查上升了 8.3 mg/dl(約 8%) ,女性則下降了 5.1 mg/dl 。本 次調查之盛行率與「91 年度台灣地區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盛行率調 查」的結果相當,該調查 65 歲以上民眾之高血糖率為 20.7%。至於糖尿 病盛行率在性別的消長則更加明顯,本次調查之盛行率男女相當,但若 與上次調查比較,可以發現女性並沒有太大的變化,但男性卻大幅上升 了一倍以上,從原來的 7.8%上升至 18%。分析本次老人營養調查中的其 他慢性疾病(血壓、尿酸及血脂) ,可以發現類似男性狀況變差而女性維 持平穩的現象。 另外有一個特殊的現象是,平均血糖與糖尿病盛行率在這個老年族 群均有隨著年齡上升而下降的趨勢,與中壯年隨年齡上升而上升的趨勢 迥異。本次調查的對象均為居住在一般社區的國民,並不包含被機構照 護中的老人。. - 12 -.

(22) 第二節 低升糖飲食的相關研究 根據 2008 年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之綜合結論發 現,攝取低升糖的全穀類食物可輕微改善胰島素敏感性,大量攝取全穀 類食物或穀類纖維,與較低的第 2 型糖尿病發病風險有關。飲食可能會 在糖尿病的控制上扮演重要角色,採行全麥的醣類食物與低升糖指數飲 食會有所幫助。低升糖指數飲食針對減緩食物的消化來讓身體在進食後 更適當的調整糖份的負擔。歐陽鐘美(2006)對糖尿病病人的飲食建議是: 先固定每餐食物含醣量,少量多餐,監測血糖和記錄糖尿病自主管理日 誌,情境練習與處理,邀請家人或朋友參加衛教課程和病友聯誼活動; 故運用高纖低升糖的醣類食物選用策略來增強第二型糖尿病患者自主管 理充能,是有助於血糖控制的。 研究發現連續攝取 10 星期低升糖指數(glycemic index)及低升糖負荷 (glycemic load)飲食介入第 2 型糖尿病的肥胖個案中,有助於血糖的控制 (Jennie, et al., 2003)。研究發現低升糖及低升糖負荷飲食可改善飯後血糖 值(Barclay et al, 2008)而也有學者研究指出維持高醣飲食,而選擇低升糖 指數的食物替代白吐司可降低罹患第二型糖尿病之風險(Allison, et al., 2004);選擇低升糖指數的醣類食物及良好的生活型態改變可助於第一型 及第二型糖尿病患者之血糖控制及體重管理(Burani, et al., 2006)。 - 13 -.

(23) 依據文獻顯示,食物的升糖指數值已從僅為規劃糖尿病患者飲食的 工具,進展到積極的應用於糖尿病、高血脂症及心血管疾病各方面的飲 食衛教上,(吳崇榮,2002)。以低升糖飲食連續介入 10 週的第一型及第 二型糖尿病個案中發現,可降低其糖化血色素值 0.4% (Jennie, 2003);低 升糖指數飲食是一個有用的衛教工具,且可降低個案之糖化血色素值 0.25 % (Yuki Amano, 2007);在不減少醣類食物的情形之下,選擇低升糖指數 的醣類食物,並以全麥土司代替白吐司可降低罹患第二型糖尿病之風險 (Angela , 2004);於睡前喝醋可改善第二型糖尿病病人隔日早上空腹的血 糖值,但是否與低升糖指數之效應有關,需近一步的研究才能明瞭 (Andrea, & Carol, 2007)。 林依婷等人(2009),以12位健康受試者為研究對象進行低升糖飲食對 於運動耐力表現的研究,隨機給予高昇糖指數飲食(74.0HGI)、低昇糖指 數飲食(25.4,LGI)或水(控制組),一小時後以65% VO2max之運動強度 跑至力竭。分別於攝食前、攝食後15、30、45、60及力竭點進行採血, 並於運動前、運動中10分鐘、運動中20分鐘與力竭時採氣並紀錄心跳, 以測量運動表現與運動後血液生化值及呼吸代謝交換率的影響。結果顯 示,在運動前LGI與HGI組之呼吸交換率顯著高於控制組(p<0.05),運動 中20分鐘HGI組顯著高於控制組(p<0.05)。食用HGI與LGI飲食後,血糖較 - 14 -.

(24) 控制組顯著上升(p<0.05),且HGI組上升幅度又顯著高於LGI組;然而HGI 組與LGI組游離脂肪酸均顯著低於控制組(p<005)。由以上結果可得以下 結論,運動前的過高呼吸交換率可當成運動時的能量依賴的參考值,且 有氧運動前一小時選擇LGI飲食,將有助醣類於運動時能量之利用,但需 避免食用HGI飲食,因其可能引起高胰島素現象,對運動表現會有不利的 影響。 余靜芳(2008)應用低脂高纖維營養補充品介入第 2 型糖尿病患者飲 食後是否可以改善病人血液脂質生化值。將研究分為二部分,第一部分 為計算低脂高纖維營養補充品昇糖指數及昇糖負荷。第二部分評估給予 第 2 型糖尿病患 3 個月低脂高纖維營養補充品對於血糖、血脂質影響。 第一部分招募條件為 19~30 歲健康者,結果以葡萄糖水溶液當作參考標 準試驗食品時昇糖指數 14.7 (昇糖負荷 5.8),以白吐司當作參考標準試驗 食品時昇糖指數 23.6 (昇糖負荷 9.2)。第二部分受試者招募條件為 30~70 歲,經臨床醫師判斷確認為第 2 型糖尿病患者且已穩定接受糖尿病治療 患者。研究為期 5 個月之臨床研究,於介入期間給予 85 公克低脂高纖維 營養補充品,結果患者之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濃度顯著降低( p<0.05), 白蛋白顯著增加( p<0.05),其餘飯前血糖、三酸甘油酯、膽固醇、高密 度脂蛋白膽固醇、肌酸酐、尿素氮、天門冬胺酸轉胺酶、丙胺酸轉胺酶 - 15 -.

(25) 則無顯著差異。結論低脂高纖維營養配方為低昇糖負荷及低昇糖指數食 品,且對第 2 型糖尿病患者有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值。 依據Westman E.C., et al. (2009) 的研究結果顯示,研究對象為84 位 社區自願者為肥胖且患第2 型糖尿病,其中完成研究的有49 位 (58.3%),將參加者隨機分兩組:低碳水化合物之生酮飲食組(碳水化合物 小於20g/d; LCKD)或低昇糖、低熱量飲食組(維持體重熱量減少500 kcal/d; LGID)。兩組都接受小組會議、營養補充品與運動之建議。結果發現:兩 組的糖化血色素,空腹血糖,空腹胰島素和體重皆改善。LCKD 組與LGID 組之糖化血色素((-1.5% vs. -0.5%,p=0.03) 、體重(-11.1 ㎏ vs.-6.9 ㎏, p=0.008)、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5.6 mg/dL vs. 0 mg/dL,p<0.001)都改善 了。糖尿病藥量減少或完全不用者在LCKD 組佔95.2%,在LGID 組佔 62% (p < 0.01)。結論可知飲食調整可改善患有第2 型糖尿病、具動機的 自願者之血糖控制與用藥減少/完全不用。低碳水化合物飲食比低昇糖指 數飲食更能改善血糖控制,更多的用藥減量/完全不用。使用低碳水化合 物介入的生活方式改變可有效改善並逆轉第2 型糖尿病。由陳宥儒( 2008 ) 的高纖與低升糖指數飲食對糖尿病病情控制之整合性分析研究,納入19 篇高纖飲食及13篇低升糖指數研究,其中高纖飲食為每日平均食入48.1 克纖維,低升糖指數飲食為每日飲食中升糖指數值平均為56.2%。以碳水 - 16 -.

(26) 化合物為主要熱量來源的高纖飲食(HCHF)能有效降低糖尿病患HbA1c濃 度4.5% (95% CI: -8.1%, -1.0%)、空腹血糖9.4% (95% CI: -15.9%, -2.8%)、 體重1.1% (95% CI: -1.9%, -0.3%)、總膽固醇7.2% (95% CI: -12.2%, -2.3%)、HDL濃度10.4% (95% CI: -15.5%, -5.2%)及LDL 濃度10.2% (95% CI: -18.8%, -1.7%);單純的高纖飲食(MCHF)能有效降低糖尿病患空腹血 糖4.9% (95% CI: -8.9%, -0.9%)、LDL 濃度3.6% (95% CI: -6.1%, -1.0%)及 TG濃度8.3% (95% CI: -12.0%, -3.6%)。低升糖指數飲食能有效降低糖尿病 患HbA1c濃度4.3% (95% CI: -6.0%, -2.7%)、空腹血糖3.5% (95% CI: -6.3%, -0.8%)、體重0.7% (95% CI: -1.4%, -0.03%)、LDL 4.9% (95% CI: -9.0%, -0.8%),並使HDL上升2.7% (95% CI: 0.1%, 5.4%)。結論得知高纖及低升 糖指數飲食均能有效改善糖尿病患血糖血脂控制情形,故糖尿病患平日 應攝取以碳水化合物為主要熱量來源的高纖及低升糖指數飲食。然飲食 的成效有限(改善的範圍介於2.7%至10.4%),但若要在控制糖尿病病情方 面達到更好的效果,運動及自我血糖監控亦不可忽視。. 第三節 自我效能的相關研究 1977年,Bandura提出自我效能(self-efficacy)這個新概念。因為他發 現到,個體透過觀察學習,雖可以產生替代性增能的效果,卻不一定能 讓他/她決定去從事觀察到的行為。可能是因為受到另一個因素影響,也 - 17 -.

(27) 就是「自我效能」 。所謂的自我效能,是指一個人針對特定的行為,評估 自己有多少信心和把握可以完成它。總而言之,自我效能是決定人們是 否要採行特定行為很重要的因素。自我效能具有激發個體產生行為的作 用,是行為的動力來源(Bandura, 1977);在面對困難的時候,自我效 能感比較低的人會對自己是否可以完成手邊工作的能力有所懷疑,並且 很容易就會放棄。反之,具有高度自我效能的人在出現挫折的時候會更 加努力以掌握住所面臨的局面。他們堅持不放棄的結果,總是讓他們達 到預定的目標,而後這種成功的感覺又可以增加他們的自我效能。所 以,個人對於自我效能所依據的信念,會決定他是否願意面對問題的 情境,以及在面對問題時所持有的容忍度。當個體願意將眼光放遠、 堅持繼續完成他所預定要做的工作時,他會預估較高的自我能力,並 因此而增加了願意面對困難的動機。有了較高的自我期許以及動機, 會因此實現個體的自驗預言,並呈現較平時更為優秀的表現。透過對 自我以及環境的監控,個體所發展的不僅只是對自我當前能力水準的 信念,還有自我能力改善程度的信念、期待。因此,在任何的時間下, 影響個體開始執行以及持續下去的動力不只是個體對於自身當前能 力的信念,尚有預期自己能力改變的程度,以及個體預計達到目標的 程度,都會影響個體繼續的動機。若個體預估自己能力的增進可以 - 18 -.

(28) 很快地發生,那他會比較願意嘗試新的任務,並且可以面對困難以持 續地完成他的工作。 自我效能. 個人. 行為. 效能預期. 結果. 結果預期. 圖 2-1 自我效能理論圖 自我效能理論圖. 自我照顧、自我效能及社會支持愈好者,其血糖控制情形愈好。宗 教信仰、自我照顧行為(包括飲食控制行為)為 HbA1C 值的顯著預測因子 (王景漩等人,1998b)。陳素月等人(2010)的研究發現自我效能方案對成人 氣喘病患所有自我照顧行為,包括遵從服藥、自我監控、遠離過敏原、 定期返診及規律的運動均有顯著性進步,自我效能方案對成人氣喘病患 的預防氣喘發作及氣喘發作時的處理自我效能均有顯著性進步。自我效 能、實際危險因子數、工作狀態、以及健康信念等變項可用來解釋 38% 的危險因子修正行為的變異量。其中以自我效能最具有預測力,此研究 結果建議護理人員應該評估冠狀動脈疾病患者的心血管危險因子、自我 - 19 -.

(29) 效能、和健康信念情形,並提供患者個別化的整體性照護。(邱愛富、汪 慧鈴、陳保羅、丁予安、許寬立、高憲立,2009)。社會支持與老年巴金 森氏症病患之自我效能、主觀幸福感及控制策略等方面可能有所相關, 臨床照護上可應用提升自我效能及社會支持於衛生教育中。(呂以榮等, 2009)。 蔡明燕(2007)發現許多糖尿病人未能遵從醫療人員的建議,按時服 藥、測血糖和配合飲食計劃、運動、戒菸,是因為感到糖尿病的自我管 理太困難。衛教人員要能瞭解糖尿病人行為改變的困難點,才能幫助病 患繼續血糖控制的路程。其中的一點就是社會支持不足; 「不管家人是多 關心我,我還是感到我是單獨面對疾病,他們沒有生病不能體會我的感 覺」 ,如果病人能接受家人、朋友或醫護人員的支持,病人可以在自我管 理上更成功,這包括情緒和行動的支持,例如朋友有意願陪著病人一起 規則運動。支持可以讓正向的行為改變較容易成功及維持,當病人因糖 尿病感到孤立或孤單時,自我照顧得挑戰性會增高。 郭寶蓮等人(2002)在探討充能訓練對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色素值、充 能、自我效能和自我照顧行為的影響中發現自我效能與自我照顧有正相 關,也認為多數的糖尿患者自我照顧行為欠佳,自我效能愈差。忽略了 日常生活應該要注意的定期血糖值檢查、飲食控制與規律運動、血糖值 - 20 -.

(30) 將控制不好。飲食的選擇和飲食行為與自我效能、營養知識以及對疾病 危險因子的認知有關(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2007)。防止因糖尿 病將衍生的併發症,與個案願意每天飲食攝取內容有很大的相關性;協 助改變他們的飲食行為,在自我照顧是非常的重要(吳淑芳等人,2006)。 自我效能能激發人們執行特定行為。隨著糖尿病病人數的增加,患者自 我照顧責任越來越被重視。王璟璇等人(1998a)的研究探討門診糖尿病患 者的自我效能、社會支持、居家自我照顧行為與血糖值控制情況。結果 顯示飲食自我照顧行為與血糖值控制呈顯著正相關。而對於在探討糖尿 病自我照顧行為與自我效能、社會支持相關因素,為自我效能將影響自 我照顧行為。(王璟璇等人,1998b)。綜合以上文獻得知,自我效能愈好 是有助於提升個案自我照顧能力及採取健康行為持續性的可能性。. - 21 -.

(31) 第三章 研究方法及進行步驟 本章共分五節,包括:第一節 研究架構;第二節 研究對象;第三 節 研究工具、效度及信度之檢定;第四節 研究步驟;第五節 資料處理 與分析,茲敘述於後:。. 第一節 研究架構 依據研究目的及文獻探討,本研究架構如圖 3-1。主要探討影響第二 型糖尿病患者低升糖飲食攝取行為的相關因素及探討影響血糖控制的相 關因素。. 基 本 特 性 1.人口學變項 1.人口學變項 性別 年齡 教育程度 職業 罹病時間 2.自 2.自我照顧行為 藥物遵從 運動頻率 血糖自我監測. 低升糖飲食食 物選用之 物選用之知識 用之知識. 低升糖飲食食物 選用之行為. 低升糖飲食食 物選用之態度 物選用之態度 自我效能 在某情境下,對 選用醣類食物 之把握程度. 圖 3-1 研究架構圖. - 22 -. 血糖控制情形及 空腹血糖值 糖化血色素 體重.

(32) 第二節. 研究對象. 本研究為橫斷式調查研究法,以立意取樣的方式,研究之母群體為 新竹市某教學醫院所收案的糖尿病共同照護網之個案,經內分泌科醫師 轉介到營養門診的第二型糖尿病病人,進行一次問卷訪問,先給予研究 調查對象填寫問卷調查同意書並收集問卷相關資料。 完成收案數為 166 人,所有個案均符合意識清楚,能用國、台語溝 通的條件,收案期間為 101 年 8 月 20 日起至 9 月 30 日止。. 第三節. 研究工具. 本研究以結構式問卷調查,問卷內容包括以下三部分: 一、 研究對象基本資料: 包括性別、年齡、工作、教育程度、服藥狀況、罹病史、是否接受 過營養師飲食衛教、血糖控制情形:糖化血色素及空腹血糖值,以最近 三個月抽血糖化血色素(HbA1C)及空腹血糖值(AC)檢驗值,由抄錄病歷上 記載資料,依據行政院衛生署民國87年編制糖尿病防治手冊標準數據, 將血糖控制情況分為三種; HbA1C 小於6.1%屬控制良好(best),介於 6.2~7.5%屬良(Good ),大於7.5%屬控制不良( poor)、體位值包括:身高、 體重、及身體質量指數(BMI)。身體質量指數依行政院衛生署建議國 - 23 -.

(33) 人以BMI<18.5 為體重過輕;18.5≦BMI<24 為體重正常;24≦BMI<27 為體重過重;BMI≧27 為體重肥胖25。. 二、結構式問卷表: (一)問卷設計 根據本研究架構及參考相關文獻後,將問卷編為低升糖飲食認知、 態度、攝取行為及自我效能量表的初稿(附錄一),經由專家學者進行問卷 合適度評審及修訂後定稿為正式問卷(附錄二)。內容包括: 1. 基本資料:包括是否曾經接受飲食衛教、性別、年齡、教育程度、婚姻 狀態、職業、吸菸習慣、飲酒習慣、身高、體重、BMI、罹患糖尿病 史時間、家族史、目前血糖控制的藥物服用情形及遵從性、空腹血糖 值、糖化血色素、運動情形、運動頻率、自我血糖監測情形及併發症 狀況。 2. 低升糖食物知識量表,共 8 題。第 1、2、7、8 題為反向題,請個案選 答是者填「○」 ,若不是者填「×」 ,寫在前面空格內,答對者「○」給 1 分,答錯者「×」或空白者不給分。 3. 低升糖食物態度量表,共 7 題。第 1、7 題為反向題,依不同意、沒意 見、同意,三個選項作答;選「同意」者給 2 分, 「沒意見」給 1 分及 「不同意」者不給分。 - 24 -.

(34) 4. 低升糖食物行為量表,共 13 題。依攝取情形圈選,選「是」者給 1 分,選「否」者不給分。攝取頻率共有 8 個選項,選「每天超過 3 次(含 3 次)以上」給 8 分,選「每天 2~3 次」者給 7 分,選「每天 1 次」者 給 6 分,選「每週約 5 天以上」者給 5 分,「每週約 3~4 天」者給 4 分, 「每週約有 1~2 天」者給 3 分, 「每週約有 1~2 天」者給 2 分, 「每 月約會吃 1 次」者給 1 分。攝取份量共有 4 個選項,選「1 碗以上」 者給 4 分,選「半碗以上」者給 3 分,選「1/4 碗以上」者給 2 分,選 「1~2 口」者給 1 分。攝取種類選「5 種以上」者給 3 分,選「2~4 種」 者給 2 分,選「1 種」者給 1 分。在蔬菜類,水果類及全穀類給分方 式都相同;唯第三部分的第三大題的第 5 題,無論選是或否都不給分, 主要是要分析選用纖維補充錠的人次百分比,並分析其攝取行為與血 糖控制是否有相關性。 5. 自我效能量表,共有 8 題。此問卷主要目的是要調查研究個案,在某 一特定情境中可以克服阻礙而進行低升糖飲食控制的把握程度。採用 Likert 五等分記分法(1~5 分代表非常困難~非常容易),得分愈高,表 示研究個案對於進行低升糖飲食控制的自我效能愈好,反之分數愈低 則代表自我效能愈差。. (二) 效度 - 25 -.

(35) 問卷初稿完成後,為確保問卷內容的涵蓋面、適用性及正確性,邀 請 6 位衛生教育領域相關專家學者(附錄三),包括學者 4 位,營養師 2 位, 針對問卷內容進行校度檢驗。評分標準採四分法,不適用(1 分),應予以 刪除;修改後適用(2 分),但題目需修改;適用(3 分),適用且需要性適中, 須採用;很適用(4 分),不需修改可直接採用且不可省略。 回收的問卷共有 6 份,計算其 CVR 值,CV ratio(CVR) = (nE-N/2) /(N/2),nE 為題目評為「適合」的專家數,表示給 2、3 及 4 分的專家數, N 為專家總數,本研究將 CVR≧0.83 列入預試問卷的題目中。經專家意 見修改後的問卷內容包括基本資料表 16 題,低升糖飲食知識量表 8 題, 低升糖飲食態度量表 7 題,低升糖飲食行為量表 13 題及低升糖飲食自我 效能量表 8 題,然進行預試。 (三)預試 完成經由專家意見修改後的問卷內容後,為了解研究對象對於研究 題目填寫之狀況、作答的反應、實際訪問情形、應注意事項及評估填答 所需的時間,於 101 年 8 月初以立意取樣方式選出非研究對象為施測對 象進行預試,實際填寫的個案共有 31 人,完成一份問卷時間約 15~20 分 鐘。依據問卷試填結果,進行問卷鑑別度,以及 Cronbach’s Alpha 的信 度檢定。 - 26 -.

(36) (四)鑑別度考驗 本研究之知識量表採用極端組的得分情形換算答對人數之百分比, 以高分組及低分組來表示,將這兩個數字相減,用來反應題目的鑑別力; 將兩個百分比相加後除以二,表該題的難度,鑑別度.25 以上為可用試題, 考驗結果:知識量表 8 題皆有達.25 以上的水準,故納入正式問卷中。. (五)信度考驗 為了解研究問卷量表的內部一致性,本研究分別針對知識量表、態 度量表、行為量表及自我效能量表以信度係數(Cronbach’s Alpha)進行內 部一致性分析。針對預試 31 人測其結果,其知識量表 8 題的 Cronbach’s Alpha 係數為 0.73,態度量表 7 題的 Cronbach’s Alpha 係數為 0.79,行 為量表 13 題的為 Cronbach’s Alpha 係數為 0.74,自我效能量表 8 題的 Cronbach’s Alpha 係數為 0.94。問卷各種量表均在可接受的範圍,故題 目均保留,完成正式問卷。. 第四節. 研究步驟. 本研究進行的過程主要包括人體試驗委員會的申請,正式問卷施測 及問卷處理三個步驟,詳敘如下: 一、 人體試驗委員會申請: - 27 -.

(37) 依據國泰綜合醫院人體試驗委員會的條件及要求,提出臨床問卷調 查研究申請,於 101 年 8 月 20 日取得同意書。(如附錄四) 二、 正式問卷施測: 施測對象為新竹某教學醫院之糖尿病共同照護網的收案個案,經由 內分泌科醫師轉介至營養門診的個案,在營養師進行飲食衛教的同 時,完成問卷的填寫,收案期間為 101 年 8 月 20 日起至 9 月 30 日 止,實際施測的個案數為 166 人。. 三、 問卷處理: 於個案配合問卷調查完成時,由營養師進行檢核審視,若有遺漏之 處會請個案填補上,確認問卷後會贈給一份精美禮物。總計完成的 有效問卷為 166 份,回收率為 100%。.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資料處理與分析 將所收集之研究資料採用 SPSS 18.0 版電腦統計分析軟體進行資料 分析與處理。依據研究目的及變項的種類採用以下之統計方法進行資料 分析:. 一、 描述性統計: - 28 -.

(38) 1. 次數分配表:性別、年齡、工作、教育程度、服藥狀況、罹病史、 是否接受過營養師飲食衛教、糖化血色素及空腹血糖值、腰圍及 BMI 之次數分布情形來進行類別變項的描述。 2. 研究對象之低升糖飲食認知、態度、攝取行為及自我效能量表得 分,以百分比、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及標準差進行統計。 二、 推論性統計: 1. 以單因子雙異數分析探討研究對象低升糖飲食認知、態度、行為、 自我效能、糖化血色素、空腹血糖值是否因基本變項而有顯著差異。 2. 以皮爾遜積差相關探討低升糖飲食認知、態度、行為、自我效能、 糖化血色素及空腹血糖值之相關性。 3. 以複迴歸分析探討影響低升糖飲食行為的預測因素。 4. 以 t-test 分析糖化血色素及空腹血糖值是否因低升糖飲食認知、態 度、行為、自我效能不同而有顯著差異。 5. 以卡方檢定分析糖化血色素及空腹血糖值使否因基本特性而有顯 著差異。 6. 以邏輯斯迴歸探討影響低升糖飲食行為的預測因素。. - 29 -.

(39)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本章節依據研究目的、研究問題、研究假設,將收集之資料經統計 分析後之結果分為八節說明;第一節 研究對象基本特性描述;第二節 低 升糖飲食認知、態度、攝取行為及自我效能得分情形;第三節 糖化血色 素、空腹血糖值、腰圍及 BMI 的情形;第四節 研究對象基本特性和低 升糖飲食認知、態度、攝取行為、自我效能、糖化血色素、空腹血糖值、 腰圍及 BMI 的關係;第五節 影響低升糖飲食行為的預測因素;第六節 低 升糖飲食認知、態度、行為及自我效能與血糖之相關性;第七節 影響血 糖控制的相關因素及第八節 影響血糖控制之預測因素。. 第一節 研究對象基本特性描述 研究對象之基本資料,如表 4-1;研究對象之基本特性分佈,如表 4-2。本研究有效樣本為 166 人,其中男性有 86 人佔 51.8%,女性有 80 人佔 48.2%。就年齡而言,平均年齡為 59.7±15.3 歲,64 歲以下有 95 人 佔 57.2%,65 歲以上有 71 人佔 42.8%。教育程度方面,雖未受教育者有 46 人佔 27.7%,但其不識字及只認數字者僅佔 7 人佔 4.2%,且問卷填寫 方式,可用訪問的方式,所以並不影響問卷調查。 婚姻狀態,以有結婚者佔大多數,有 151 人佔 91%,其中僅有 1 人 喪偶佔 0.6%。在職業方面,以有工作者為多,有 114 人佔 68.7%,沒工 - 30 -.

(40) 作的有 52 人佔 31.3%。 罹患糖尿病的時間,以大於 5 年少於 10 年者居 多,有 45 人佔 27.1%,其次是少於 1 年者,有 35 人佔 21.1%,第三名是 超過 10 年者,有 32 人佔 19.3%。研究對象對藥物服用的遵從度高,規律 用藥者有 142 人佔 85.5%,其中有 6 人沒有服用藥物,佔 27.1%。運動習 慣方面,有 88 人佔 53%沒有規律運動的習慣,而有運動的 78 人當中, 以運動頻率低於每週三次的糖尿病患者居多,有 42 人佔 25.3%,天天運 動者,有 22 人佔 13.3%。 自我血糖偵測方面,沒有進行者有 114 人佔 68.7%,有進行者有 52 人佔 31.3%。身體質量指數(BMI)平均值為 26.6±5.2,其中以≧27 以上者 為多,有 62 人佔 37.3%,其次是 BMI 維持於正常範圍者,即 BMI 介於 18.5~24 之間,有 51 人佔 30.7%,第三是 BMI 介於 24~26.9 者,有 49 人 佔 29.6%。空腹血糖值的平均值為 144.0±55mg/dl,依據中華民國糖尿病 衛教學會之空腹血糖值控制目標為 140mg/dl 當成區分點,空腹血糖值低 於 140md/dl 者的比例較高,有 101 人佔 60.8%,高於 141mg/dl 者,有 65 人佔 39.2%。 糖化血色素的平均值為 7.8±1.9%,依據 2012 年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 學會之糖化血色素控制目標為 6.5%當成區分點,糖化血色素高於等於 6.5 %者的比例較高,有 118 人佔 71.1%,小於等於 6.5mg/dl 者,有 48 人佔 - 31 -.

(41) 28.9%。 根據行政院衛生署台灣地區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盛行率調查結 果顯示,糖尿病盛行率男性多於女性,且大於 65 歲以上的人比例較高, 大於 65 歲以上的男性糖尿病盛行率為 28.5%,與本研究調查對象之性別 男性於女性相同。黃憶玫及張慈桂(2010)發表的糖尿病共同照護網成效與 影養因素之探討的研究調查對象男性比例佔 55.4%,罹患糖尿病時間為 8.7±7.0 年,無工作者比例 42.6%,與本研究之研究對象差異性不大。. 表 4-1 研究對象基本資料 (n=166) 變項 年齡 身高 體重 身體質量指數(BMI) 空腹血糖值(AC) 糖化血色素(HbA1C). 平均值±標準差 59.7±15.3 161.1±9.2 69.4±16.1 26.6±5.2 144.0±55 7.8±1.9. - 32 -. 最小值 22 143.0 40.0 17.0 70 5.0. 最大值 94 184.5 142 46.2 383 16.0.

(42) 表 4-2 研究對象基本特性分佈情形 (n =166) 變項 性別 男性 女性 年齡 64 歲以下 65 歲以上 教育程度 未受教育 小學 國中/初中 高中/高職 大專/大學以上 婚姻狀態 無 有 職業 無 有 罹患糖尿病時間 <1 年 <3 年 <5 年 <10 年 10 年以上 服藥遵從性 無 有 無用藥 運動習慣 無 <3 次/週 3~5 次/週 天天 自我血糖監測 無 有. 人數(人) 86 80 95 71 46 24 28 35 33 15 151 52 114 35 29 25 45 32 18 142 6 88 42 14 22 114 52. - 33 -. 百分比(%) 51.8 48.2 57.2 42.8 27.7 14.5 16.9 21.1 19.9 9.0 91.0 31.3 68.7 21.1 17.5 15.1 27.1 19.3 10.8 85.5 3.6 53.0 25.3 8.4 13.3 68.7 31.3.

(43) 第二節 低升糖飲食認知、 低升糖飲食認知、態度、 態度、攝取行為及自我效能得分情形 本研究的低升糖飲食認知題的部分,共有 8 題,全部為單選題,每 題 12.5 分,總分 0~100 分;得分愈高表示對於低升糖飲食認知愈佳,反 之,則代表對於低升糖飲食認知愈不佳。 低升糖飲食態度量表,共有 7 題,依三個選項給分,選「同意」者 給 1 分, 「沒意見」及「不同意」者給 0 分,反向題則反之。所以每題最 高分為 1 分,滿分為 7 分,總分 0~7 分;得分愈高表示對於低升糖飲食 態度愈正向,反之,則代表對於低升糖飲食態度愈消極。 低升糖食物行為量表,共 13 題。依攝取情形圈選,選「是」者給 1 分,選「否」者給 0 分。攝取頻率共有 8 個選項,選「每天超過 3 次(含 3 次)以上」給 8 分,選「每天 2~3 次」者給 7 分,選「每天 1 次」者給 6 分,選「每週約 5 天以上」者給 5 分,「每週約 3~4 天」者給 4 分,「每 週約有 1~2 天」者給 3 分, 「每週約有 1~2 天」者給 2 分, 「每月約會吃 1 次」者給 1 分。攝取份量共有 4 個選項,選「1 碗以上」者給 4 分,選「半 碗以上」者給 3 分,選「1/4 碗以上」者給 2 分,選「1~2 口」者給 1 分。 攝取種類選「都攝取」者給 3 分,選「3 種」者給 2 分,選「2 種」者給 1 分,選「1 種」者沒給分。在蔬菜類,水果類及全穀類給分方式都相同, 總分為 0~48 分;得分愈高表示低升糖飲食攝取行為愈好,反之則愈差。 - 34 -.

(44) 低升糖飲食自我效能量表,共有 8 題。選非常沒有把握給 1 分,選沒有 把握給 2 分,選尚可給 3 分,選有把握給 4 分,選非常有把握給 5 分, 得分愈高,表示研究個案對於進行低升糖飲食控制的自我效能愈好,反 之分數愈低則代表自我效能愈差。. 一、低升糖飲食認知部份 由表 4-3 得知,低升糖飲食認知總分平均值為 79.4±16.9 分,最低分 25 分,最高分 100 分,其中答對率最高的前三名,分別是第四題:蔬菜 含有較豐富的膳食纖維質,且升糖指數都很低,肚子餓時多吃也無妨, 答對率為 99.4±0.08%。第 5 題:全穀類食物的升糖指數較低,可放心食 用,答對率為 92.8±0.26%。市售果汁跟新鮮水果的升糖指數是一樣的, 所以可以多喝(反向題),答對率為 89.2±0.31%。而得分最低的是第 8 題: 水果通常都是屬於低升糖飲食的食物,可以多吃,答對率為 22.3±0.42%, 反之就是約有近八成的研究對象是答錯的。 依據王志堅、陳美筵、侯紀君、黃鈴婷、陳秋鶯(2006)的研究結果顯 示:有加入糖尿病共同照護網的個案,在個人認知答對率為 75.5%,疾病 與病因的認知答對率為 74.4%,在醫療認知的答對率為 76.4%。此結果與 本研究的低升糖飲食認知總分平均值 79.4±16.9 分相較差不多。. - 35 -.

(45) 表 4-3 低升糖飲食認知分析表(n=166) 題目. 答對者 n (%). 答錯者 n (%). 答對率 平均值. 標準 差. 排 序. 94(56.6). 43.3. 0.50. 6. 18(10.8). 89.2. 0.31. 3. 41(24.7). 75.3. 0.43. 5. 165(99.4). 1(0.6). 99.4. 0.08. 1. 154(92.8). 12(7.2). 92.8. 0.26. 2. 140(84.3). 26(15.7). 84.3. 0.36. 4. 45(27.1). 121(72.9). 27.1. 0.46. 7. 37(22.3). 129(77.7). 22.3. 0.42. 8. 1.選用低升糖飲食但不必遵從 72(43.3) 均衡攝取六大類食物的原則。 (反向題) 2.市售果汁跟新鮮水果的升糖 148(89.2) 指數是一樣的,所以可以多 喝。(反向題) 3.堅果類(花生、腰果、開心果 125(75.3) 等…)是低升糖指數的食物。 4.蔬菜含有較豐富膳食纖維 質,升糖指數都很低,肚子餓 時多吃也無妨。 5.全穀類食物的升糖指數較 低,可放心食用。 6.仙草、愛玉或洋菜凍等…是 含纖維質很豐富的食物且升 糖指數低,可以當成點心吃。 7.爲了要進行低升糖飲食,飲 食中可以多吃肉類或海鮮類 食物。(反向題) 8.水果通常都是屬於低升糖飲 食的食物,可以多吃。(反向題). 二、低升糖飲食態度部份 由表 4-4 得知,研究對象在低升糖飲食態度量表的得分總分平均值 為 5.74±1.75 分,最低分 0 分,最高分 7 分;每題滿分為 1 分,研究對象, 皆有達 0.6 分以上。其中得分最高的前三名,依序為第 5 題:因蔬菜是低 升糖食物,所以對我而言,想辦法增加蔬菜類食物的攝取是重要的;得 - 36 -.

(46) 分為 0.96±0.19。其次是第 3 題:我相信多吃蔬菜有益執行低升糖飲食; 得分為 0.91±0.29。第三名是第 6 題:天天五蔬果符合低升糖食物,且有 益血糖控制,我願意嘗試著手進行;得分為 0.84±0.36。 本研究的低升糖飲食態度量表的得分總分平均值為 5.74±1.75 分,最 低分 0 分,最高分 7 分,與郝立智(2010)等人的研究結果:態度得分為 4.39±0.89 分,最低分 0 分,最高分 5 分,相較皆有達到 80%以上的分數。. - 37 -.

(47) 表 4-4 低升糖飲食態度分析表(n=166) 題目 1.我覺得食物的好吃 比血糖控制重要。 (反向題) 2.我認為食用低升糖 食物,對我的血糖控 制是重要的。 3.我相信多吃蔬菜有 益執行低升糖飲食。 4.我關心我的血糖控 制飲食計劃。 5.因蔬菜是低升糖食 物,所以對我而言, 想辦法增加蔬菜類食 物的攝取是重要的。 6.天天五蔬果符合低 升糖食物,且有益血 糖控制,我願意嘗試 著手進行。 7.我認為吃肉比吃蔬 菜有助於低升糖指 數之效果,所以多吃 也無妨。(反向題). 不同意 n % 103 62. n 0. 沒意見 % 0. 排序. % 38. 平均值 (滿分 1 分) 0.62. 標準差. n 63. 同意. 0.49. 7. 1. 0.6. 27. 16.3. 138. 83.1. 0.83. 0.38. 4. 1. 0.6. 14. 8.4. 151. 91.0. 0.91. 0.29. 2. 1. 0.6. 27. 16.3. 138. 83.1. 0.83. 0.38. 4. 0. 0. 6. 3.6. 159. 95.8. 0.96. 0.19. 1. 0. 0. 26. 15.7. 140. 84.3. 0.84. 0.36. 3. 123. 74.1. 41. 24.7. 2. 1.2. 0.74. 0.44. 6. 三、低升糖飲食行為部份 低升糖飲食行為總分平均值為 32.2±6.66 分,得分達平均分屬以上的 人有 90 人為 54.2%;其中最低分 13 分,有 2 人佔 1.2%,最高分 46 分, 只有 1 人佔 0.6%。如表 4-5 顯示:研究對象有攝取到蔬菜類,水果類及 全穀類的人次及比例,分別是 165 人(99.4%),161 人(97.0%)及 165 人 (99.4%),其中會自行購買膳食纖維錠來吃的,只有 6 人,佔 96.4%。 - 38 -.

(48) 攝取份量的部份,蔬菜類以每天會攝取 2 次以上的人最多,有 96 人 佔 57.8%,其次是一天 3 次以上者,有 23 人佔 13.9%,攝取頻率最低者 為一個月攝取 1 次者,有 1 人佔 0.6%。水果類以每天會攝取 2 次以上的 人最多,有 48 人佔 28.9%,一天 1 次者及一週 5 次者同時並列第二名, 分別有 12 人佔 7.2%,攝取頻率最低者為一個月攝取 1~2 次者,有 2 人佔 1.2%。全穀類以一週會攝取 1~2 次的人最多,有 49 人佔 29.5%,其次是 一天 1 次者,有 35 人佔 21.1%,攝取頻率最低者為一天攝取 3 次以上者, 0 人,第二低的是一個月攝取 1 次者,僅有 1 人,佔 0.6%。 攝取份量部份,蔬菜類攝取份量最高分者是每次攝取 1/2 碗,有 57 人佔 34.3%,最低分是每次吃 1~2 口,有 10 人佔 6.0%;水果類攝取份量 最高分者是每次攝取 1/2 碗,有 78 人佔 47.0%,最低分是每次吃 1~2 口, 有 1 人佔 0.6%;全穀類攝取份量最高分者是每次攝取 1/2 碗,有 105 人 佔 63.3%,最低分是每次吃 1~2 口,有 1 人佔 0.6%。 攝取種類方面,蔬菜類最高分是攝取 5 種以上的,有 93 人佔 56.0%, 最低分是攝取 1 種的,有 13 人佔 7.8%;水果類最高分是攝取 5 種以上的, 有 86 人佔 51.8%,最低分是攝取 1 種的,有 28 人佔 16.8%;全穀類最高 分是攝取 1 種的,有 124 人佔 74.4%,最低分是攝取 2~4 種的,有 27 人 佔 10.2%。 - 39 -.

(49) 本研究的低升糖飲食行為量表的得分總分平均值為 32.2±6.66 分,最 低分 13 分,最高分 46 分,與郝立智(2010)等人的研究結果:行為得分 為 22.2±2.83 分,最低分 14 分,最高分 25 分,相較平均有達 70~80%以上 的得分。 表 4-5 低升糖飲食行為分析表(n=166) 得分範圍. 人數(n). 百分比(%). 0~32.2 33.3~46. 76 90. 45.8 54.2. 攝取情形 種類. 是. 否. 排序. n 165. % 99.4. n 1. % 0.6. 1. 161. 97.0. 5. 3.0. 2. 136. 81.9. 30. 18.1. 3. 6. 3.6. 160. 96.4. 4. ≧2 次/天 n % 96 57.8. ≧1 次/天 n % 22 13.3. 3~4 次/週 n % 9 5.4. 1~2 次/週 n % 7 4.2. 蔬菜類 水果類 全穀類 膳食纖維錠. 攝取頻率 蔬菜類 水果類 全榖類. ≧3 次/天 n % 23 13.9. ≧5 次/週 n % 3 1.8. 1~2 次/月 n % 5 3.0. ≧1 次/月 n % 1 0.6. 5. 3.0. 48. 28.9. 12. 7.2. 12. 7.2. 10. 6.0. 5. 3.0. 2. 1.2. 5. 3.0. 0. 0. 12. 7.2. 35. 21.1. 19. 11.4. 9. 5.4. 49. 29.5. 12. 7.2. 1. 0.6. 攝取份量 蔬菜類 水果類 全榖類. 1 碗/次 n % 49 29.5 74 44.6 20 12.0. 1/2 碗/次 n % 57 34.3 78 47.0 105 63.3. 1/4 碗/次 n % 49 29.5 8 4.8 11 6.6. 攝取種類 蔬菜類 水果類 全榖類. 1種 n % 13 7.8 28 16.8 124 74.7. 2~4 種 n % 60 36.1 52 31.3 17 10.2. - 40 -. 5 種以上 n % 93 56.0 86 51.8 25 15.1. 1~2 口/次 n % 10 6.0 1 0.6 1 0.6.

(50) 四、低升糖飲食自我效能部份 低升糖飲食自我效能總分平均值為 30.7±5.86 分,最低分 8 分,最 高分 40 分。如表 4-6 顯示:都有 3 分以上的得分,得分 4 分以上的有 5 題,分別是:第 3 題:工作繁忙時,我也會願意攝取低升糖食物。第 4 題:家人不幫我準備飲食的情形下,我也會願意選用低升糖食物。第 5 題:同儕嘲笑我時,我仍願意攝取低升糖食物。第 7 題:當我受到媒體 美食廣告時,我仍願意攝取低升糖食物。及第 8 題:當我看到促銷活動 時,我仍願意攝取低升糖食物。得分最低分的是第 6 題:當我飢餓時, 我仍願意攝取低升糖食物。. - 41 -.

(51) 表 4-6 低升糖飲食自我效能評量分析表(n=166) 題目. 1.壓力大時,我仍願意攝取低. 非常沒. 沒. 把握. 把握. n. n. %. %. 尚可. n. %. 有. 非常把. 平均值. 把握. 握. 標準差. n. %. n. %. X ± SD. 1. 0.6. 5. 3.0. 47. 28.3. 70. 42.2. 43. 25.9. 3.9±0.84. 1. 0.6. 23. 13.9. 73. 44.0. 45. 27.1. 24. 14.5. 3.4±0.92. 1. 0.6. 1. 0.6. 46. 27.7. 64. 38.6. 54. 32.5. 4.0±0.83. 1. 0.6. 2. 1.2. 42. 25.3. 69. 41.6. 52. 31.3. 4.0±0.83. 1. 0.6. 3. 1.8. 38. 22.9. 70. 42.2. 54. 32.5. 4.0±0.83. 1. 0.6. 38. 22.9. 64. 38.6. 42. 25.3. 21. 12.7. 3.3±0.97. 1. 0.6. 3. 1.8. 42. 25.3. 65. 39.2. 55. 33.1. 4.0±0.85. 1. 0.6. 1. 0.6. 44. 26.5. 65. 39.2. 55. 33.1. 4.0±0.82. 升糖飲食的食物。 2.外食時,我仍願意攝取低升 糖食物。 3.工作繁忙時,我也會願意攝 取低升糖食物。 4.家人不幫我準備飲食的情形 下,我也會願意選用低升糖食 物。 5.同儕嘲笑我時,我仍願意攝 取低升糖食物。 6.當我飢餓時,我仍願意攝取 低升糖食物。 7.當我受到媒體美食廣告時 ,我仍願意攝取低升糖食物。 8.當我看到促銷活動時,我仍 願意攝取低升糖食物。. - 42 -.

(52) 第三節 基本特性與低升糖飲食認知態度行為及自我效能關係 基本特性與低升糖飲食認知態度行為及自我效能關係 為瞭解研究對象的性別、年齡,教育程度,職業,婚姻狀態,罹患 糖尿病時間,藥物遵從性,運動習慣及自我血糖監測等變項與低升糖飲 食認知、態度、攝取行為及自我效能的關係;以單因子變異數考驗(one-way Anova)進行分析,達顯著差異者,再以薛費氏事後檢定(Scheffe’s post test)進行比較。 一、研究對象的基本變項與低升糖飲食認知的關係 從表 4-7 可知,教育程度、運動習慣及自我血糖監測三個變項,在低 升糖飲食認知部份達統計上的顯著差異。在教育程度方面,不同教育程 度在低升糖飲食認知上達顯著差異,最高分是大專/大學以上 (85.9±12.6),最低分是小學程度(68.8±20.2),其 F 值為 3.959,p 值為.004, 以薛費氏事後檢定進行事後比較,得知大專/大學以上(85.9±12.6),高於 教育程度小學的(68.8±20.2),p 值為.007。 在運動頻率方面,不同的運動頻率在低升糖飲食認知上達顯著差 異,最高分是運動頻率 3~5 次/週(85.7±10.8),最低分是無運動的 (74.2±17.2),其 F 值為 6.175,p 值為.001,以薛費氏事後檢定進行事後比 較,得知運動頻率<3 次/週者(85.1±16.6),高於無運動的(74.2±17.2) ,p 值為.006。就自我血糖監測而言,認知平均得分,有自我血糖監測者 - 43 -.

(53) (84.9±14.3),高於未自我血糖監測者(76.9±17.5),F 值為 8.337,p 值為.004。. 表 4-7 基本特性與低升糖飲食認知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n=166) 性別 年齡 教育 程度. 婚姻 狀態 職業 罹患 糖尿 病時 間 藥物 遵從 運動 頻率. 自我 血糖 監測 ***. <.001. 變項 1.男性 2.女性 1.64 歲以下 2.65 歲以上 1.未受教育 2.小學 3.國中/初中 4.高中/高職 5.大專/大學以上 1.無 2.有 1.無 2.有 1.<1 年 2.<3 年 3.<5 年 4.<10 年 5.10 年以上 1.無 2.有 3.沒用藥 1.無 2.<3 次/週 3.3~5 次/週 4.天天 1.無 2.有 **. <.01. *. 人數 平均數±標準差 F 值 86 79.2±18.1 .014 80 79.5±15.7 95 81.3±15.1 2.986 71 76.8±18.8 46 79.9±17.2 3.959** 24 68.8±20.2 28 78.1±15.1 35 81.1±16.4 33 85.9±12.6 15 81.7±16.9 .304 151 79.1±16.9 52 76.9±19.1 1.589 114 80.5±15.8 2.213 81.4±16.7 35 83.2±16.7 29 84.0±14.2 25 74.2±17.8 45 74.2±17.8 32 18 142 26. 72.2±16.9 79.9±16.9 87.5±11.2. 2.422. 88 42 14 22. 74.2±17.2 85.1±16.6 85.7±10.8 84.7±13.3. 6.175**. 114 52. 76.9±17.5 84.9±14.3. 8.337**. <.05 - 44 -. 事後比較, p. 5>2. 2>1,.

(54) 二、研究對象的基本變項與低升糖飲食態度的關係 從表 4-8 可知,教育程度、罹患糖尿病時間、藥物遵從度、運動習慣 及自我血糖監測五個變項,在低升糖飲食態度部份達統計上的顯著差 異。在教育程度方面,不同教育程度在低升糖飲食態度上達顯著差異, 最高分是大專/大學以上(6.4±1.37),最低分是小學程度(4.8±2.26),其 F 值 為 3.237,p 值為.014,以薛費氏事後檢定進行事後比較,得知大專/大學 以上(6.4±1.37),高於小學程度(4.8±2.26),p 值為.019。 在罹患糖尿病時間方面,不同罹患糖尿病時間在低升糖飲食態度上 達顯著差異,最高分是時間<1 年的(6.5±1.17),最低分是時間<1 年的 (5.2±2.08),其 F 值為 2.741,p 值為.030,以薛費氏事後檢定進行事後比 較,得知時間<1 年的(6.5±1.17),高於時間<1 年的(5.2±2.08),p 值為.040。 在藥物遵從度方面,不同藥物遵從度在低升糖飲食態度上達顯著差 異,最高分是沒服用藥物的(7.0±0.00),最低分是無規律服用藥物的 (4.9±2.42),其 F 值為 3.867,p 值為.023,以薛費氏事後檢定進行事後比 較,得知沒服用藥物的(7.0±0.00),高於無規律服用藥物的(4.9±2.42),p 值為.037。 在運動頻率方面,不同的運動頻率在低升糖飲食態度上達顯著差 異,最高分是天天運動的(6.7±0.63),其次是運動頻率 3~5 次/週 - 45 -.

(55) (6.4±1.01),最低分是無運動的(5.2±1.98),其 F 值為 7.608,p 值為.000, 以薛費氏事後檢定進行事後比較,得知天天運動的(6.7±0.63),高於無運 動的(5.2±1.98), p 值為.002;運動頻率<3 次/週者(6.2±1.42),高於無運 動的(5.2±1.98),p 值為.017。 就自我血糖監測而言,態度平均得分,有自我血糖監測者(6.4±1.37), 高於未自我血糖監測者(5.4±1.83),其 F 值為 10.797,p 值為.001。. - 46 -.

(56) 表 4-8 基本特性與低升糖飲食態度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n=166) 性別 年齡 教育 程度. 婚姻 狀態 職業 罹患 糖尿 病時 間 藥物 遵從 運動 頻率. 自我 血糖 監測 ***. <.001. 變項 1.男性 2.女性 1.64 歲以下 2.65 歲以上 1.未受教育 2.小學 3.國中/初中 4.高中/高職 5.大專/大學以上 1.無 2.有 1.無 2.有 1.<1 年 2.<3 年 3.<5 年 4.<10 年 5.10 年以上 1.無 2.有 3.沒用藥 1.無 2.<3 次/週 3.3~5 次/週 4.天天 1.無 2.有 **. <.01. *. 人數 平均數±標準差 86 5.7±1.83 80 5.8±1.08 95 6.0±1.68 71 5.5±1.82 46 5.9±1.53 24 4.8±2.26 28 5.6±1.77 35 5.7±1.73 33 6.4±1.37 15 5.5±2.29 151 5.8±1.70 52 5.5±1.79 114 5.8±1.74 6.5±1.17 35 5.8±1.70 29 5.5±1.87 25 5.2±2.08 45 5.8±1.53 32. F值 .004. 事後比較. 3.446 3.237*. 5>1. .402 1.211 2.741*. 1>4. 18 142 26. 4.9±2.42 5.8±1.65 7.0±0.00. 3.867*. 3>1. 88 42 14 22. 5.2±1.98 6.2±1.42 6.4±1.01 6.7±0.63. 7.608***. 2>1 4>1. 114 52. 5.4±1.83 6.4±1.37. 10.797*. <.05. - 47 -. **.

(57) 三、研究對象的基本變項與低升糖飲食行為的關係 從表 4-9 可知,年齡、教育程度、職業及罹患糖尿病時間等變項,在 低升糖飲食態度部份達統計上的顯著差異。就年齡而言,行為的平均得 分,年齡低於 64 歲的(33.2±6.55),高於年齡大於 65 歲的(30.9±6.61),其 F 值為 5.179,p 值為.024。 在教育程度方面,不同教育程度在低升糖飲食態度上達顯著差異, 最高分是大專/大學以上(35.3±5.96),最低分是國中/初中程度 (30.5±7.76),其 F 值為 2.580,p 值為.039。就職業而言,行為的平均得分, 有職業的(33.2±6.37),高於無職業的(30.1±6.86),其 F 值為 7.855,p 值 為.006。 在罹患糖尿病時間方面,不同罹患糖尿病時間在低升糖飲食行為上 達顯著差異,最高分是時間低於 1 年的(35.3±5.76),最低分是時間超過 10 年的(30.4±6.34),其 F 值為 2.843,p 值為.026。 在藥物遵從度方面,不同藥物遵從度在低升糖飲食態度上達顯著差 異,最高分是沒藥物的(39.0±1.55),最低分是無規律服用藥物的 (28.9±7.09),其 F 值為 5.697,p 值為.004,以薛費氏事後檢定進行事後比 較,得知沒藥物的(39.0±1.55),高於無規律服用藥物的(28.9±7.09),p 值 為.005。 - 48 -.

(58) 在運動頻率方面,不同的運動頻率在低升糖飲食態度上達顯著差 異,最高分是運動頻率 3~5 次/週的(37.4±3.88),其次是天天運動的 (35.2±6.02),最低分是無運動的(29.9±6.52),其 F 值為 9.791,p 值為.000; 以薛費氏事後檢定進行事後比較,得知運動頻率 3~5 次/週的 (37.4±3.88) ,高於無運動的(29.9±6.52),p 值為.001;天天運動的 (35.2±6.02),高於無運動的(29.9±6.52), p 值為.006。 就自我血糖監測而言,行為平均得分,有自我血糖監測者 (35.1±6.64),高於未自我血糖監測者(30.9±6.37),其 F 值為 15.392,p 值 為.000。. - 49 -.

(59) 表 4-9 基本特性與低升糖飲食行為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n=166) 性別 年齡 教育 程度. 婚姻 狀態 職業 罹患 糖尿 病時 間 藥物 遵從 運動 頻率. 自我 血糖 監測 ***. <.001. 變項 1.男性 2.女性 1.64 歲以下 2.65 歲以上 1.未受教育 2.小學 3.國中/初中 4.高中/高職 5.大專/大學以上 1.無 2.有 1.無 2.有 1.<1 年 2.<3 年 3.<5 年 4.<10 年 5.10 年以上 1.無 2.有 3.沒用藥 1.無 2.<3 次/週 3.3~5 次/週 4.天天 1.無 2.有 **. <.01. *. 人數 平均數±標準差 86 31.6±6.44 80 32.9±6.87 95 33.2±6.55 71 30.9±6.61 46 31.6±6.01 24 31.3±6.15 28 30.5±7.76 35 32.1±6.89 33 35.3±5.96 15 33.7±6.20 151 32.1±6.71 52 30.1±6.86 114 33.2±6.37 35.3±5.76 35 32.0±5.93 29 30.9±8.48 25 32.0±6.31 45 30.4±6.34 32. F值 1.572. 事後比較. 5.179* 2.580*. .781 7.855** 2.843*. 18 142 6. 28.9±7.09 32.4±6.51 39.0±1.55. 5.697**. 3>1. 88 42 14 22. 29.9±6.52 33.7±6.13 37.4±3.88 35.2±6.02. 9.791***. 3>1 4>1. 114 52. 30.9±6.37 35.1±6.42. 15.392**. <.05. - 50 -. *.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volume suppressed mass: (TeV) 2 /M P ∼ 10 −4 eV → mm range can be experimentally tested for any number of extra dimensions - Light U(1) gauge bosons: no derivative couplings. =&gt;

For pedagogical purposes, let us start consideration from a simple one-dimensional (1D) system, where electrons are confined to a chain parallel to the x axis. As it is well known

The observed small neutrino masses strongly suggest the presence of super heavy Majorana neutrinos N. Out-of-thermal equilibrium processes may be easily realized around the

incapable to extract any quantities from QCD, nor to tackle the most interesting physics, namely, the spontaneously chiral symmetry breaking and the color confinement.. 

(1) Determine a hypersurface on which matching condition is given.. (2) Determine a

• Formation of massive primordial stars as origin of objects in the early universe. • Supernova explosions might be visible to the most

The difference resulted from the co- existence of two kinds of words in Buddhist scriptures a foreign words in which di- syllabic words are dominant, and most of them are the

(Another example of close harmony is the four-bar unaccompanied vocal introduction to “Paperback Writer”, a somewhat later Beatles song.) Overall, Lennon’s and McCartne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