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走在文化心靈之旅的道路上:三位馬來西亞第二代華人的生命歷程與文化認同之敘說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走在文化心靈之旅的道路上:三位馬來西亞第二代華人的生命歷程與文化認同之敘說"

Copied!
36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陳秉華. 走在文化心靈之旅的道路上:. 三位馬來西亞第二代華人的生命歷程 與文化認同之敘說. 研究生:賴麗萍 撰. 中華民國一百年一月.

(2) 謝 辭 論文這一年半載的一路走來,苦樂相伴,最感激的還是成就於此研究論文的您 們。秉華老師,榮幸能成為您的指導學生,選擇您為我指導教授也是為此研究主題 最明智的選擇,我受益不淺。您的這一路相挺與陪伴,在這段難熬的苦澀研究過程 中,總是在我最無助的時候,輕輕的問我: 「你希望我幫忙什麼」 ;在我沒有自信往 前走的時候,那充滿信任的眼神告訴我「勇敢向前衝」;在我需要支持的時候,給 了我很多的允許與接納;當我想要在研究分析「抄捷徑」的時候,堅定的告訴我希 望我如何做比較好。哈!始終逃不過老師的嚴謹監督。您所給予的一切,讓第一次 學習做學問的我,一步一腳印,踏踏實實的完成。我第一次感受到學術研究也有其 美妙之處,尤其是當想通、完成某個階段的時候,伴隨的是一種撥開烏雲見明月的 充實與喜悅。老師,感謝您,讓我在論文撰寫過程中勇往直前,能量充滿。 擔任此論文口試委員的祥和、田秀蘭老師,感謝您們提供我很多寶貴的意見。 祥和老師,感謝您常傾聽我的牢騷與困難,義不容辭給予我一些意見與想法,更感 動於您對這份研究的支持與相挺,讓我在此主題的道路上,少了一些寂寞。還有, 田老師,感謝您喜歡此論文的味道,這是很重要的肯定。 參與此論文的理杏、正育及毅仁,感謝您們。您們的應允參與,讓我有幸參與 您們那特殊又美好的故事,激起我心中很多的浪花,從中也得到沉澱與啟發。我只 能用認真用心的完成這本論文來回報您們。旦願此論文能在您們的心中激起不同的 浪花,有所收穫與啟發。 研究團隊的學長姊與學妹們,感謝你們的相伴,尤其是寶玲學姊,一路相知相 惜到底,最後還能一起畢業,這個感覺真好。還有,感謝協助我完成此論文的協同 分析,曉芬與文燕。因為你們協助方能讓分析工作順利完成,尤其是曉芬那十幾通 電話簡訊協助我取得敘說者的檢核資料,感謝妳這一切協助。還有,協助我推薦敘 說者的陳校長,感激不盡。 宏年、怡安與智圓一起共進退的朋友,感謝你們。在這段撰寫論文日子,我們 一起相互分享及澄清彼此論文的苦樂,尤其是在圖書館討論室一起寫論文、一起吃 飯逛街的日子。論文剛結束,我覺得自己已經開始想念起這段屬於我們單純美好的 學習生活。 雅瓊,感謝妳在我論文煎熬中雪中送炭,寄來中秋包裹,溫暖我這努力寫論文 的遊子心,這股溫暖,至今依然溫熱我心中。還有,一群來台灣學習打拼的馬來西 亞朋友們,感謝一切對於此論文的支持與協助,謝謝你們。當然還有,曾經在我這 段論文撰寫道路中,一起扶持與協助,留下足跡的你們,謝謝。 最後的感謝獻給我親愛的父母,感謝您們的養育之恩,讓我在台學習的過程 中,在經濟方面無後顧之憂。還有,我的親愛弟妹們,你們的支持與鼓勵,讓我這 個大姐有了更多的力量與勇氣。畢業在即,我願帶著這些滿滿的支持與祝福,祝福 與我生命中相遇的你們,也祝福自己在未來的路上更開闊閃亮。 麗萍 師大研生舍 2011/1/12 零晨 1 點鐘. i.

(3) 中 文 摘 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敘說者在個人社會、文化、歷史、政治的特殊脈絡下,文化 認同的形成、發展與轉變。研究參與者為三位介於 60 至 70 歲的馬來西亞第二代 華人,國民教育背景,具有生命歷程的豐富性與對自身族群活動高度參與性的敘 說者。本研究採用 Lieblich, Tuval-Mashiach & ZIlber 的敘說分析,以「整體-內 容」為主要分析方法,透過個別分析、跨個案分析與綜合討論的方式,來詮釋三 位敘說者的文化認同意涵與所形成的過程為何。 本文透過三位敘說者的生命敘說與個別分析歸納出七個主題形塑來源,分別 為: (一)家庭成長環境、(二)居所成長環境經驗、(三)語言學習經驗與認 同歸屬、 (四) 、族群之間與國家政策制度面的正面經驗與負面經驗(五)人格特 質展現與價值觀(六)自我認同與標籤(七)參與相關族群活動。 透過這七個主題型塑來源的歸納與普遍性的解釋後,再次整合出五個核心主 題。此五個核心主題為: (一)家庭與成長環境是形塑文化認同的重要養分。 (二) 族群語言或母語是啟動族群與文化認同關鍵的齒輪(三)歧視與壓迫經驗突顯族 群之間的差異,加深我族認同與歸屬,提升公平正義的意識與追求。 (四)其他 價值觀的刺激與族群關係的好經驗促使個人思維的轉換,走向多元開放平等觀。 (五)馬來西亞第二代華人文化認同的轉化歷程。本研究依據五個核心主題的研 究結果發現,結合相關文獻進行討論。 最後,研究者嘗試對馬來西亞華人、馬來西亞政府、馬來西亞教育、未來研 究,以及身為讀者的你,提出相關建議與呼籲。. 關鍵詞:馬來西亞第二代華人、文化認同、敘說研究. ii.

(4) Travelling on the Cultural Mind Path: The Narrative of Three Second Generation Malaysian Chinese in Process of life and Cultural Identity Lee-Ping Lai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investigate the formation, development, and transformation of cultural identity by narrators brought about as a result of the specific social, cultural, historical, and political paths threaded by each individual. Three narrators, who are second generation Malaysian Chinese with national education background and age between 60 and 70, participated in this research. These narrators have had enriched life experiences and have actively participated in their activities of their own communities. This research adopts the descriptive-analytic method developed by Lieblich, Tuval-Mashiach, and ZIlber, using “holistic-content approach” as the major model of analysis. By ways of analysis of individuals, inter-case analysis, and through comprehensive-synthesis discussion, this research interprets the process of cultural identification formation of the three narrators and their associated meanings. Through the descriptions of the life of the three narrators and the analysis of the individuals, seven major sources of formation are identified: (1) the growth environment in the family; (2) the growing up environment and experience; (3) language learning experience and identify; (4)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experiences brought about by inter-ethnic relations and the nation policy system; (5) demonstrated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 and values; (6) self identity and self label; and (7) the participation in the specific ethnic communities’ activities.. iii.

(5) Through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generality and conclusions of the seven sources of formation, they are integrated into five core themes: (1) the family and the growth environment are the important ingredients of establishing cultural identity; (2) ethnicity or mother tongue language is the key to initiate ethnic identity and cultural identity; (3) discriminations and repressions expos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ethnic groups, increase the identification and belonging of their own groups, and heighten the conscience and pursuit of fairness and justice; (4) the stimulation of other value and the positive experience of ethnic relations encourages the change individual thought toward diversity, openness, and fairness values; and (5) the process of transformation in the cultural identity of the second generation Malaysian Chinese. This research is based combining the discovery derived from the five major themes and the discussions of many related documents. Finally, the researcher attempts to make related proposals and appeals to Malaysian Chinese, Malaysia government, Malaysia education, future researches, and you the readers.. KEYWORDS: Second Generation Malaysian Chinese, Cultural Identity, Narrative Research. iv.

(6) 目 錄 謝辭 .............................................................................................................................. I 中文摘要 .....................................................................................................................II 英文摘要 ....................................................................................................................III 目錄 .............................................................................................................................V 圖次 .......................................................................................................................... VII 表次 .........................................................................................................................VIII.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緣起......................................................................................................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8. 第三節. 名詞釋義......................................................................................................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馬來西亞華人的歷史與發展背景............................................................13. 第二節. 文化認同相關理論....................................................................................33. 第三節. 東南亞(馬來西亞)華人的認同發展....................................................57.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敘事研究取向............................................................................................69. 第二節. 研究參與者................................................................................................74. 第三節. 研究工具....................................................................................................75. 第四節. 研究實施程序............................................................................................78.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81. 第六節. 文本的分析與判準....................................................................................88. 第七節. 研究倫理....................................................................................................92. 第四章. 研究結果. 第一節. 理杏生命敘說............................................................................................93. 第二節. 正育生命敘說..........................................................................................147. 第三節. 毅仁生命敘說..........................................................................................208. 第四節. 跨個案分析..............................................................................................277. 第五章. 綜合討論. 第一節 第二節. 家庭與成長環境是形塑文化認同的重要養分 ...............................295 族群語言或母語是啟動族群與文化認同關鍵的齒輪 ..................298. 第三節 歧視與壓迫經驗突顯族群之間的差異,加深我族認同與歸屬,. v.

(7) 提升公平正義的意識與追求 第四節. ...............................................................................301. 其他價值觀的刺激與族群關係的好經驗促使個人思維的轉換,走. 向多元開放平等觀。...............................................................................................309 第五節. 馬來西亞第二代華人文化認同發展歷程模式的初步形成與建. 構。 ..........................................................................................................................316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325.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327. 第七章. 後記 ................................................................................................................333. 參考文獻 中文文獻 ..................................................................................................................341 外文文獻 ..................................................................................................................345 附錄一:逐字稿謄寫同意書 .........................................................................................348 附錄二:訪談邀請函 .....................................................................................................349 附錄三:研究參與同意書 .............................................................................................351 附錄四:敘說者訪談內容範圍 .....................................................................................352 附錄五:研究參與者效度檢核表 .................................................................................353. vi.

(8) 圖. 次. 圖 5-3-1:理杏對於歧視與壓迫經驗的情感、認知與行為內涵 .........................302 圖 5-3-2:正育對於歧視與壓迫經驗的情感、認知與行為內涵 .........................303 圖 5-3-3:毅仁對於歧視與壓迫經驗的情感、認知與行為內涵 .........................303 圖 5-4-1:正育在多元文化觀與族群好關係的內省、轉化與建構過程 .............310 圖 5-4-2:毅仁在多元文化觀與族群好關係的內省、轉化與建構過程 .............312 圖 5-4-3:由族群自我中心主義到多元文化主義的轉化過程 .............................315 圖 5-5-1:馬來西亞第二代華人文化認同發展歷程模式 .....................................317. vii.

(9) 表. 次. 表 2-2-1 種族/文化認同發展模式(R/CID) ........................................................54 表 2-3-1 教育與華人認同的關係............................................................................63 表 2-3-2 華人認同、整合與接受華文教育的程度................................................64 表 2-3-3 語言與華人認同........................................................................................65 表 3-2-1 研究參與者的基本資料一覽表................................................................74 表 3-4-1 敘說者訪談資料收集概況與成果一覽表................................................80 表 3-5-1 編碼方式....................................................................................................81 表 3-5-2 敘說者 C-1 逐字稿整理............................................................................82 表 3-5-3 敘說者生命主題形塑來源的初步歸納....................................................85 表 3-5-4 敘說者生命故事個別分析主題形塑來源的歸納....................................86 表 3-5-5 三位敘說者在家庭成長背景的共通性與特殊性一覽表........................87 表 3-6-1 敘說者效度檢核一覽表............................................................................91 表 4-4-1 三位敘說者在家庭成長背景的共通性與特殊性一覽表......................277 表 4-4-2 三位敘說者在成長環境深刻意象的共通性與特殊性一覽表..............279 表 4-4-3 三位敘說者在語言學習經驗與認同歸屬的共通性與特殊性一覽 表 ..............................................................................................................................281 表 4-4-4 三位敘說者有關族群之間與國家政策面的正面經驗與負面經驗 之共通性與特殊性一覽表.......................................................................................284 表 4-4-5 三位敘說者人格特質與價值觀的共通性與特殊性一覽表..................287 表 4-4-6 三位敘說者自我認同與標籤共通性與特殊性一覽表..........................290 表 4-4-7 三位敘說者參與相關族群活動共通性與特殊性一覽表......................292 表 6-1-1:三位敘說者生命主題與形塑一覽表 ............................................. 323-324. viii.

(10) 第一章. 緒論. 本研究旨在探討馬來西亞第二代華人生命歷程與文化認同之敘說研究。本章 分為三節,第一節說明研究緣起,第二節呈現研究問題,第三節則為名詞釋義。. 第一節 研究緣起 走,是小孩學習探索世界的開始 出,是跨出前腳的那一步。 出,是超越疆界,是回歸自我。 走,是行動,是實踐。 我的故事從一個「出走」開始。2006 年秋天,是我抵達台北的日子,展開了 我人生第二段的大學學習生涯。我知道這一次的「出走」除了讓自己在諮商的專 業能力上能更上一層樓外,更期待透過學好華文能對自身文化有更深刻的體會與 了解。還有,我心中的疑惑,什麼是中華文化,也許能獲得解答。 來到這樣一個既陌生又熟悉的台灣,開始發現文化並不是我想像中的如此單 純。行走在繁華的台北街道上,進入眼簾的是熟悉的華文招牌,也是陌生的中文 招牌;熟悉的華人,也是陌生的漢人。想像一下,當你剛來台灣,你看見幾乎都 跟你一樣,黃皮膚的臉孔。你有種莫名的歸屬感,你覺得你跟台灣人一樣是華人, 當你真正的住了下來,和大家相處後,你卻發現陌生多過於熟悉。 隨著時間的過去,你也開始發現這裡的生活秩序這個看不見的隱形人,你漸 漸看出來了。不僅如此,這文化影響到你。以前自成一格的馬來西亞「羅夾華語」 (Rojak Language-意指多種語言混雜的語言模式),逐漸變成台灣口腔的華語, 還有你一直以來愛吃的辣椒飯,香辣的食物,現在添加了蛋餅與鍋貼水餃,而在 這裡你是僑生身份的外國人。當你看到很多受日本文化影響的台灣,你內心深處 閃過的是一段歷史情結,日本人欺壓馬來西亞華人,而你單純的以為只要是華人 就會擁有相同的中華文化,卻無從了解起。此刻,你突然醒悟,你處在台灣的味 1.

(11) 道是多麼的清淡,而馬來西亞的一切氣味是多麼的濃郁。 這些種種,可以預見我心中有了更多的悵然、疑惑與失落。在這個文化差異 與適應過程的第一個學期,我早已投入在修習多元文化諮商課程裡。在這門課程 學習過程中,我從挫折與對老師生氣的投射到感謝這一切感覺的發生。後來我才 明瞭,我的生氣原來是對自身不了解的不知所措,我的挫折原來是因他人不了解 的失落。這門課程竟如此真實的反映我對於自身文化認同糾結的情緒感受,滿懷 感恩。 儘管如此,心理難解的文化心結依然持續蔓延。第二學期,論文習作課程的 撰寫論文計畫準備過程中,「文化認同」詞彙盤纏在我腦袋裡,揮之不去。當然, 論文計畫主題跟馬來西亞華人文化認同經驗有關。在學期末找指導教授的時候, 輾轉找上秉華老師,意外於老師的一句話「有趣的主題」 ,從此咱們結下了不解之 緣。 當我升上碩二的時候,系辦開辦了文化與心理學課程。雖然猶豫是否要多選 修此領域的課程,還是不自覺的去聽郭老師的第一堂課。後來決定選修是因為當 時郭老師說了一句話:「如果我們失去了自己的語言,就失去自己。」,這句話觸 動了我,也深刻的反映了我當時的心情寫照。 這一切走向論文的過程,偶然不偶然,意外並不意外,心裡早有股聲音一直 牽引著自己走在文化心靈之旅的道路上。這樣的故事為何對我如此重要?為何非 說不可?要追尋這個文化認同的源頭,或許得要回到我過去的生命經驗說起。 一、. 我是馬來西亞土生土長的第三代華人. 在我的衣櫥上,放著一個藤制的手拿包,裡面有兩件上漿的黑色客家衣服, 我後來查看資料才知道它好像被稱為大襟短衫。這是婆婆(馬來西亞均稱爺爺奶 奶為公公婆婆)去世之後,我請媽媽給我留作紀念的。婆婆逝世六年了,我常常 思念著她;尤其是會想著婆婆的這兩件衣服,還嘀咕著什麼時候有機會穿上它。 我蠻喜歡婆婆的這兩件衣服,有著婆婆唐山老家遠古的氣息。這是她在1937年二 2.

(12) 十九歲那年,遠走家鄉,身上穿著與唯一帶的一件換洗衣服。這份對婆婆思念的 珍貴紀念品,屬於婆婆二十九歲以前在中國歲月的痕跡,而這並不屬於我的。 其實,因著公公婆婆的相繼離開後,我更無從了解他們當年的年代,而我熟 悉的是身在馬來西亞的公公婆婆。他們從移民到落地生根,在馬來西亞待了將近 六七十年。這幾十年的歲月,婆婆依然穿著素色的客家大襟短衫、黑色合襠褲, 以及帶著斗笠。公公總是坐在高腳床上,翻閱著通書。有時候聽婆婆分享其故鄉 的荔枝又大又好吃。我曾好奇問婆婆會不會想念她的父母與兄弟姐妹?婆婆總是 喃喃自語的說,都已經作古了,也那麼久沒見了,還想念什麼。 我的童年記憶有一大部分,是和公公婆婆一起相處生活的記憶。由始至終, 他們只會說客家話,偶爾崩出一兩個字馬來語。他們雖然人在它鄉,卻似乎遵循 著故鄉的語言、習俗與生活方式。我想,有時候真的不了解他們,難以描繪他們 的人生,很多的謎底,也無從追溯了。 這樣曖昧不清的身分,在父母那裡不知能探究多少,我從來沒有了解過。我 想可能大多數移民的第二代、第三代會忘了問父母,親人為何移民,甚至對父母 所提及的少量往事也只聽不多問。像我這次來台灣前須填寫籍貫,在詢問父親時, 他也一時答不出來,當父親去尋找過去的文件,方確定公公婆婆來自福建某個省, 我現在也記不起來了。 有時候我問自己,有需要去了解父母、公公婆婆,甚至中國祖先的過去嗎? 這些重要嗎?是什麼讓我想要去了解這些?也許很多已無從考究。是我的教育背 景?我遭遇不公平歧視的經驗?還是常被突顯的華人身份?或者是一種天性使然 的族群情感?我和公公婆婆、父母在不同的年代有著不同的故事,我們的經驗不 同。然而,血緣關係似乎存留著一條共同的集體記憶,像族群的記憶紐帶,長遠 的繫繞在我的心中。 二、. 我在多語的教育環境長大. 我在華人新村長大,即是幾乎是清一色華人為主的居所。村子裡有一所華文 3.

(13) 小學。我的小學六年是在這所華文小學學習的,儘管如此,我和其他的華人孩子 一樣,在多語的環境長大。學齡前,爸爸開始教導我與弟妹華文生字與英文生字, 我的第一本故事書是英文故事書《Cinderella》。依稀記得當時爸爸很重視英文學 習,後來,我上了華文小學,二年級開始學習馬來語文,三年級開始學習英語文, 那時候的我一直混淆馬來文與英文的文法,而相較華語文的文法,落差更大。當 時,對我而言語言學習的過程是相當吃力的。 所幸的,我的語文能力掌握得還不錯,尤其是華文與馬來文特別好。這也許 跟我閱讀很多相關課外讀物有很大的關係吧。然而,這三種語言,我只擅長說華 語。此外,還有從小跟爸爸、公公與婆婆溝通的客家語,以及在偶然之下透過電 視香港連續劇而聽懂的廣東話語。 三、. 在國民馬來中學苦澀的日子. 後來的求學過程中,我到一所近九成以上以馬來學生為主的國民學校就讀, 我與其他華人學生一樣須就讀預備班(Remove Class)來應付緊接而來的馬來文教 育。剛從小學畢業的我,來到以馬來語文、馬來文化為主的中學環境,跟小學很 多的同學分開了,走進這不同族群色彩的陌生世界,聽不太懂,也不會說馬來語。 我不習慣,也難於適應與融入這樣的環境,在這段苦澀的中學生涯,我逐漸變得 文靜又自卑。 其實,每當回憶起這段中學生涯時,腦海總是有很多空白,也許那是並不怎 麼愉快的回憶吧。當時,除了面對課業上馬來文轉換的學習外,總覺得跟其他友 族同學有著無形的隔閡與疏離,彼此沒什麼交情往來。有時候,甚至覺得馬來老 師們也不太理睬華人學生,好像放牛吃草的任由你看著辦的感覺。我也只跟華人 同學在一起,似乎大家都很有「默契」般的,彼此都跟自己同膚色的朋友一起。 當時,我最自在,最喜歡的課就是每週一堂的華文課了。爸爸還常叮嚀我和弟妹, 身為華人一定要學華文。 有一次,我的印象特別深刻。我和朋友在學校走廊上談話,有說有笑的,學 4.

(14) 校的訓導老師經過,就直接喝止我們說:「Jangan cakap Bahasa Cina,mahu kena denda ke…」 (不要說華語,是要被懲罰嗎?)。當時,我和朋友被嚇了一跳。之後, 我們感到委屈與莫名奇妙,疑惑為何說華語會被懲罰?還有一次,我目睹了一位 馬來導師很粗魯的扯斷一位華人男同學手上的珠鍊,以阻止他配戴。當時,那位 華人男同學用懷恨的眼神直瞪著這位馬來老師,兩人對峙起來。這些點點滴滴的 小故事難以一語道盡。 總之,我只知道自己從八年的中學教育(涵蓋兩年大學先修班)畢業後,發 現自己不太會講馬來話及沒有半個要好的馬來朋友,現在完全不記得這些非我族 群的老師與同學,這是很弔詭的跨文化經驗。當時的我越來越感受到華人與馬來 人的差別待遇,開始不相信小學老師常說的一句諺語:「一份耕耘、一份收穫」。 尤其是在修讀大學先修班那兩年,老早就被提醒華人成績要有一定的達標程度方 可有機會上大學。當下,意識到自己的成績即便比馬來人優秀很多,最後卻因為 「我是華人」而失去機會,為什麼政府要對其他族群這麼不公平?忿忿不平的感 受經常不知覺的油然而起,無法掌控結果的現實面更顯得無可奈何,最後幾經折 騰方擠進了大學窄門。 四、. 大學生涯認真思考族群文化. 同樣的在大學生涯裡,我遇見了不少的人與事,包括不同文化背景的華人、 還有各種多元文化族群,除了跟馬來人較難以靠近外,大家算是合諧共處。而不 對等的待遇不但從來沒有停止過,你還發現越來越多馬來特權相關的種族配額制 度,也稱為固打制度(Quota System)實施現象。例如,在獎助學金的方面、成績 評估、科系分配部分、華人學生不能一起組成報告小組等等。 在此同時,我也遇見了一位非常好的馬來教授──Professor Mohammad 。他讓 我感受到被平等的對待與得到很多的尊重。畢業以後,我答應Prof.再過兩年我會 再回來念碩士,當他的指導學生。後來,這個念頭在Prof.隔年逝世後而打消了。 此外,院長有一次對著我們五位華人學生語重深長的說,我們畢業後可以回到華 5.

(15) 人的社會服務,因為華人社會也需要這樣的助人工作者。這樣的話語,讓我第一 次開始產生回到華人社會服務的念頭。 其實,我在大學的時候開始認真思考自己的種族文化,我那時發現自己連一 封華文信都寫不好。我和朋友溝通的語言裡,參雜各種的語言。我特別記得我在 諮商實習時能用流利的馬來語跟非華人族群溝通會談,卻在面對華人案主時沒辦 法用華語完整表達,當時我感到很困窘。我身為華人,竟然在與華人晤談的時候 會面對狀況,我對自己當時的狀況感到苦惱極了,卻不知如何是好。 總結這十一年在全然以馬來人文化施行規範的教育環境裡,自己常常是不知 如何自處的,疏離與隔閡是兵家常事,習慣了。自身的華人身份得到很多的不對 等、不舒服的待遇,需要去順應馬來人社會的規範與要求。華文能力猶如潮水般 的退去的我,連自己的文化長什麼樣子都看不清楚。雖然,我並沒有遇見很入骨 的種族歧視,然而,那種「正常自然」的不對等、「應該」要習慣的不公平,在 我心裡卻累積越來越多不滿的聲音。我開始對自身族群文化的意識越見深刻及認 同,認同自己華人身份,肯定自己的文化。原來夾雜在多元文化脈絡中的我,從 他族文化中開始強烈意識到差異與不同,開始看見自己及想要回頭尋找自己。 五、. 工作場域的文化認同啟發. 在求學生涯過程中,這種常常被提醒的膚色定位,這些疑惑與不解開始讓我 覺醒自己的歸屬。王應棠(2000)曾言文化認同是由個人生命歷程特定時刻的感 觸所啟動,從而引發自身從何處來、往何處去的際遇感。它是流動的,隨著人的 生涯發展歷程中,有著不同的變化及體會。對我來說文化認同在我的生涯發展歷 程中,成為一個很重要的主軸。 畢業後,我到全然以華文為主的獨立中學教書,在那裡是我第二個學習華文 及民族文化的地方,這種心情一直是激動及澎湃的,這是我生命中很重要的轉折 點。 我在獨立中學的工作場域中將近五年的輔導工作生涯是我非常寶貴的經驗, 6.

(16) 那不只是我專業成長的地方,更是我對自身文化有深刻感悟的地方。也因為如此, 我在一開始工作的半年後,接到政府單位的公務員錄取的通知書,當我想像要在 一個幾乎清一色的馬來族群文化環境工作時,我很快就選擇放棄這個很好的機 會,而選擇留在這個截然不同的文化環境背景的工作場域,它是一個全然以華文 為教學媒介語的民辦學校。我從一開始在上課中沒辦法用華語很清楚的表達、一 直唸錯學生的名字、在黑板寫不出華文字的窘境到看到自己慢慢的進步,那種心 情除了歡喜及有成就感之外,我有更多的心情是充滿感恩的。 在這樣的工作場域開始有更多的機會接觸中華文化的一些「具體」的東西如 華族舞蹈、扯鈴、華樂、二十四節令鼓等。我還蠻留戀於這些被客體化的文化。 此外,學校的有一段校歌是如此唱到: 「中華文化無限好,發揚光大永無窮。」原 來華人的文化是所謂的「中華文化」 。那什麼是中華文化呢?我所接觸的華文教育 機構都說華人要維護中華民族的文化。 同時,我看到一些所謂華社人士及華教人士默默為這塊文化教育領土貢獻付 出。這些無名英雄一直很努力耕耘及積極爭取華社的權益。有些華教前輩也常常 說華教故事來叮嚀著後輩,我記得有一次讓我印象非常的深刻,當我聽一位華教 老前輩講華教故事時,我的眼淚不禁從臉頰流下來,一直的流,那是我從來也不 知道的歷史故事。 我內心的矛盾與掙扎,追尋文化根源也許能解答我心中很多難以言喻的感 受。有時候它像一條沉寂的暗流,靜靜的流著一種連我都不清楚的存在悲傷。有 時候它像瀑布,一瀉而下,痛快的批判這一切的不公。記得有一次,有一位與我 相同教育背景的朋友在聚會中與他人分享說: 「我曾經非常嚮往英國,想到英國唸 書把英文學好。自從我接觸了華文教育,我才驚覺自己遺忘了自己的語言文化。 原來自己一直用馬來語及英語思考,難以了解中文書籍裡的意涵與精髓。原來, 我失去了對自己母語的靈魂…」當時聽完後,我忍不住跑到廁所痛哭了一場。這 番話講出了我多年來覺得自己好像缺少什麼的感覺,或有一塊被擱置在心靈角落 7.

(17) 的缺角,引發我很深的共鳴。 原來語言的學習對於一個人的認知基模的建構是影響至深的。我知道自己曾 經在看華文書籍的時候,看著看著,卻沒有真正吸收進去。這些華文字裡行間有 著一種我無法稀釋的文化精華與精髓。文字幾乎都看懂,可是字後面的意義,就 像握在手中的流沙,始終抓不住。因此,我想要把華語文學好。 加上我對自身環境的關注與好奇,尤其是馬來西亞每一天的報章幾乎都會談 論有關種族文化的相關課題與報導,我常常無法連結是怎麼一回事,然,它與我 的生活是如此息息相關。在這些報導、學校生涯及在輔導工作場域接觸各式各樣 的人當中,看到有些人把自身文化置身於外,有些人有很多的民族使命感。尤其 是更讓我感到好奇的是走進華文教育(簡稱為華教)工作場域,如獨立中學或董 教總服務的華教工作者,有些是來自國民教育背景的中年人與青年人。這些人讓 我產生好奇,那是怎麼樣的生命主題牽引著力量及勇氣讓他們有這樣的選擇與承 諾,在華文教育這塊領土建構出自己生命的彩虹呢?探究他們的生命歷程,我期 待能聆聽到他們在生命歷程中所歷經的自身文化認同經驗。 六、. 文化認同研究探討的重要性. 在馬來西亞文化脈絡下的華人相關研究,大部分是從教育語言、政治、歷史、 社經等領域切入探究。研究的範疇是有關馬來西亞的語文政策、經濟政策、政治 狀況、媒體報業狀況、華文教育運動以及最近的馬來西亞伊斯蘭化的部份,還有 一些重要事件比如「五一三事件」、「救救白小事件」等。對於相關認同的議題, 比較傾向於社會、歷史、政治等的眼光,而在探討心理層次方面的甚少,尤其是 有關文化認同相關心理層次的研究,目前似乎沒有任何相關的研究著作。研究者 期待本研究不僅能增加馬來西亞學術論著,建立更多的學術資料庫之外,也期待 有更多相關探討馬來西亞華人心理層次相關的論著產生。 此外,本研究期待能喚起更多馬來西亞的華人對文化認同意識的重要性。在 特別的社會脈絡長大的馬來西亞華人,通過了解自己的族群,找到能與自己心靈 8.

(18) 對話的空間。當更清楚自己、更能接納自己的時候,就更能涵容外在環境因素的 現實與事實,找到自己的位置。 再者,本研究也希望馬來西亞一些華人在個人特殊及社會脈絡下所建立的獨 特文化認同,能夠透過敘說研究,深入了解他們生命故事經驗的意義,讓這樣的 聲音能被聽到。.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以上的研究緣起是促使我寫這篇論文的重要背景。接著,我提出本研究的研 究目的與研究問題,說明如下: 一、. 研究目的:. (一)了解馬來西亞第二代華人個人文化認同轉變經驗及如何建構其文化認 同。 (二)透過個人的文化認同歴程,理解在馬來西亞華人的政治、文化、歷史 演變下,對自身文化認同的影響。 (三)提供馬來西亞華人對其自身文化認同有更多的認識,幫助處在馬來西 亞特殊文化的華人從中獲得啟發、希望與力量。 (四)針對研究結果,對提升馬來西亞華人文化認同意識與經驗的相關議題 提出建議。 二、. 研究問題. 根據前述之研究目的,本研究提出三個研究問題,如下: (一)探究敘說者生命發展歷程中的文化認同轉變經驗為何?及如何建構其 文化認同? (二)了解敘說者在環境時間演變下的生命發展過程中,對於文化認同的意 義和文化認同形塑來源?. 9.

(19) (三)探討敘說者的生命發展歷程中,社會、政治、文化、歷史脈絡如何影 響文化認同與經驗?. 第三節 名詞釋義 一、. 馬來西亞第二代華人. 馬來西亞國家語文局出版的字典中,對華人馬來詞彙“Cina”稍加解釋,意思為 「祖先源自中國的族群」 。然而,在英文部分,不管是中國人(Orang China)或華 人(Orang Cina)的英文翻譯是“Chinese”(何國忠,2002)。而馬來西亞第二代華 人亦指父母是馬來西亞的第一代中國移民。. 二、. 文化認同. 研究者綜合東西方學者,東方學者如鄭曉雲、周述波、黃文定、江宜華、楊 宜音、姜明義、許木柱等等,以及西方學者如 Holliday、Perdeson、Swhwartz 等人、 Mezzich 等人、Matsumoto & Juang、Phinney 等人對文化認同的定義與內涵,傾向 後現代建構論述,即是文化認同是動態發展的過程,複雜且多面向。同時在特定 的歴史脈絡反映其特殊的認同意涵。在心裡層面,它是心理健康的核心要素,它 是回答人生存在議題之重要觀點,進而尋得內在的歸屬與承諾。在社會認同與族 群認同層面,文化認同是族群形成、發展的凝聚力,是文化群體的黏合劑。它除 了有著對於族源血統天生的情感歸屬外,也是透過我群與他群之間的相似與差 異,表現於族群、國家等社會認同上,是社會與文化的結果。因此,對所屬的群 體有一定的熱愛情感與使命,積極的維護與規範自己。此外,文化認同也對其他 族群文化的一種接受與欣賞態度。. 三、. 敘說研究. 敘說研究是一種說故事的質性研究。研究者參考 Lieblich, Tuval-Mashiach & Zilber、Clandinin & Connelly、Bach、Clone、Arkinson、Ellis & Bochner、潘淑滿等 10.

(20) 學者對於敘說研究的想法。綜合之,敘說者的生命故事歷史以一種整體性、具脈絡 性、能夠被說出來及回憶起來的方式展現。所以它是建構個人真實性的主觀經驗, 透過不斷對話、內在探索的循環歷程,形塑出個人的人格與現實。因此,敘說研究 是經驗再現,創造意義的一個歴程。它涵蓋了三度空間歷程,意即個人與社會(互 動) ,過去、現在與未來(連續) ,並結合了地點概念(情境) 。因此個人的生命經驗 的敘說,深坎在大環境的社會脈絡裡,而被賦予更大的廣義意涵。. 11.

(21) 12.

(22)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研究旨在探究馬來西亞第二代華人的生命歷程與文化認同之敘說經驗。因 此,本研究首先針對馬來西亞華人相關歷史背景與脈絡進行探討與了解。接著, 針對文化認同之意涵進行探究,最後,對東南亞華人認同發展與相關研究進行探 討。本章共分為三節,第一節為馬來西亞華人的歴史與發展背景,第二節為文化 認同相關理論,第三節為東南亞(馬來西亞)華人的認同發展。. 第一節. 馬來西亞華人的歷史與發展背景. 馬來西亞是典型的多元族群國家,北臨泰國,南隔柔佛海峽與新加坡相望。 馬來西亞約有三十多個族群,主要是由馬來人及其他原住民(Bumiputera,意指土 地之子或土著人)及非土著人如華人、印度人及其他種族所構成。華人是早期從 中國旅居馬來西亞的華僑,後因社會政治的變革,從落葉歸根到落地深根的馬來 西亞華人。以下初步探討華人移民的歷史背景與馬來西亞華人的處境與挑戰。 一、. 華人移民的歷史背景. (一)中國人旅居東南亞的概況 早期的中國人移民至東南亞的歷史非常悠久,甚至可以追朔至一千多年前。 如今,華人移民、定居、成為當地公民的課題已成為了全球性課題。根據王賡武, 在中文裡,並沒有詞彙相當於「移民(immigration)」的概念。如今用「移民」中 文詞彙意味著 immigration 是新的概念。在繁體中文, 「移民」詞彙用在有關中國 遷移其人民從一個區域到另一個國內疆土的一種國家行動。在中文最初詞彙裡, 可以等同於西方的「移民」概念的是「僑居」或大致翻譯為「旅居(sojourning) 」 (Leo Suryadinata, 2007)。 早期中國人僑居於東南亞,似乎以「過客」的心理自居,並非為了在當地紮 根發展。他們希望有朝一日能衣錦還鄉,稇載而歸,光宗耀祖。此論述也印證了 方金英(2001)所說的,即早期赴東南亞的中國移民的主體屬於「候鳥」、「過客 13.

(23) 型」。儘管大多數人終老異域,終生難歸故里(莊國土,2003;方金英,2001)。 其實,當時中國人移民是缺乏中國政府支持。他們泛洋出海是被視為違反政 府意願的行徑,至 1893 年清朝政府才對華人移民海外解除了禁令(顏清湟,2005) 。 因此,十九世紀末,為了吸引海外華僑資本,清朝政府對華僑的政策發生了更大 的變化,即從不准人民出洋和不承認海外華僑,轉變為鼓勵華僑回國投資及向華 僑賣官鬻爵(梁英明,1999)。對於移居海外的華人,清朝政府在 1909 年頒布國 籍法,即以血統為確定華僑國籍為原則,維繫了海外華僑的一個強而有利的紐帶。 這樣的血統主義增強了華僑對於祖國的向心力與落葉歸根的民族意識。 回溯早期的中國人旅居至東南亞的情形。明末清初,中國人開始大量移居海 外(梁英明,1999) 。根據莊國土(2003)的論述,宋元至明清激發華人大量移民, 跟中國海外貿易不斷發展、西洋人帶來的全球貿易和東南亞殖民地的開發有關。 還有,Leo Suryadinata(2007)表示大規模的華人移民發生在十九世紀中葉,當時 西方打敗了清朝。而且清朝後期腐敗,動亂多災,貧窮、落後,人口激增,廣東、 福建兩省農民被迫下南洋(方金英,2001) 。因此,中國人並非作為殖民者和統治 者去征服東南亞,而是作為勞動力(大部分是破產農民與手工業者)到東南亞各 地謀生(梁英明,1999)。 牛震(2001)認為中國人一般個性是安土重遷,重視家庭教育,眷戀故土, 倘若要拋棄故鄉,遠離家人,走向一個不可預知的異鄉,必定有不得已的原因。 因此,作者從歷史上可歸納四個原因,即是政治逃離、中國天災人禍、經商以及 留學。而方金英(2001)認為歷史上中國人向東南亞移民主要分三大類型,即是 從事宗教文化交流與通商、國內政治動亂與王朝更迭,亡命避難以及背井離鄉, 尋求出路。此外,根據 Leo Suryadinata(2007),中國的劇變正值西方向東南亞開 發的時期,這提供了新的機會。當時的拉力因素是東南亞的經濟機會,推力因素 是中國的動蕩不安和貧困。總的來說,東南亞的經濟活動與中國的天災人禍是兩 大主因促使中國人遠走他鄉。 14.

(24) (二)馬來西亞華人移民的歷史背景 眾所周知,在世界大戰以前,東南亞各國,都是西方國家的殖民地。除了泰 國以外,同樣成為殖民地的馬來半島,在英殖民時期影響最深遠。當時,華人移 民至馬來西亞,正如移民到其他東南亞國家一樣,皆離不開內在逼迫無奈和外在 吸引力的力量。顏清湟(2005)認為非常顯著的構成內在逼迫力量的因素是人口 過剩,源源不斷的從中國沿海區域分布到東南亞和美洲。而外在的吸引力既是有 關英國在檳城、新加坡以及以後的馬六甲實施自由貿易的政策乃吸引華人移民至 此的發展之主因。 此外,李寶鑽(1998)也歸納推動中國人南移馬來西亞的主要原因,茲分為 「推力」因素與「拉力」因素。就「推力」因素方面而言,即是閩粵沿海一帶接 近南中國海的特殊地理位置、航渡經歷與記述影響、閩南地區的天然災害與農村 經濟的崩潰,以及層出不窮的政治動亂。而「拉力」因素方面,即是西方強國對 勞工的迫切需求、造船技術的改進,以及馬來半島豐富的天然資源。 綜合兩位學者的論述再做進一步闡述之。早期,十五世紀開始,馬六甲已有 華商前來經營貿易。由於須適應本地的環境,且為了經商方便,再加上當時華族 婦女因中國頒布禁海政策而移入甚少,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大多選擇與當地的土 著婦女通婚(李寶鑽,1998) 。這些移民及他們的後裔逐漸組成俗稱的「土生華人 (peranakan)社會」。在馬來西亞稱為峇峇娘惹(Baba Nyoya)。 根據顏清湟(2005)在中國在十八世紀末,已經感到人口過剩的壓力。同時 國家也遭受天災入洪水、飢荒的禍害,以及鴉片戰爭失敗而開放;削弱了農民經 濟地位,尤其是南方沿海省份的人民。加上國家爆發社會與政治動亂,造成成千 上萬的貧窮農民尋求海外謀生機會。 那個年代,對華商或華工而言,馬來半島是理想的選擇地。它有著豐饒天然 資源,例如錫礦開採、樹膠、胡椒等栽種。還有位於南洋中心位置,溫和氣候與 充足的雨量,也曾一度成為西方強國爭取的主要目標。後來英國從荷蘭手中取得 15.

(25) 馬六甲後,把勢力擴展至整個馬來半島。之後,英殖民地在槟城、新加坡及以馬 六甲成立海峽殖民地(Straits Settlements)實施自由貿易的政策。 當時的錫礦開採、橡膠栽種等經濟價值的需求下,需要大量的勞工。馬來農 民因為本身擁有土地,因此難以說服他們到這些粗重及報酬低的工作領域來(王 國璋,1997) 。因此,英殖民特別把目標放在人口眾多的中國,開始有計畫的從中 國大規模引進中國勞工。因為,大多數的華工出洋是為了謀生賺錢,故對當地的 政治活動鮮少參與,也不感興趣,不會對英殖民政府造成經濟與政治利益受剝奪 的威脅。為了鼓勵更多來自中國的勞工入境,英國殖民政府給予各種優惠措施, 例如允許他們攜家帶眷、制定免稅政策等,使他們能為殖民政府盡忠效勞(李寶 鑽,1998)。 英殖民所造就的「苦力貿易」的勞工市場,造成大量的中國移民潮。據方金 英(2001),華僑與家鄉的血親關係很強,祖籍觀念、衣錦還鄉、落葉歸根思鄉、 中華文化優越的意識很深,對中國保持政治、種族、文化和經濟上的忠誠,客觀 上導致東南亞華僑社會正式形成,也形成華僑社會與當地社會並存的二元社會。 此現象放置於馬來半島的華僑社會狀況來看即是亦然。加上二十世紀初期起,大 量的婦女與兒童的移入;數量的壯大導致華人社會發生質的變化,改變了華人人 口結構,為馬來西亞華人社會的最後形成奠定了基礎。 隨著時間的推移,馬來西亞華人從華僑身份到成為當地的居民與公民,儘管 走過落葉歸根的惆悵到落地生根的安定。馬來西亞華人命運的變動與流動卻與政 府政策擬定、種族關係等課題緊緊相扣著,如今仍然持續發酵與演化中。 二、 馬來西亞華人的處境與挑戰 馬來西亞華人所面對的處境與挑戰,尤其是獨立前後的政治變動,族群關係 之間的張力與協議,形成了建國基礎。513 種族衝突事件之後,所實施的新經濟政 策對華人在社會、經濟、文化與教育方面有著深遠的影響。尤其是華人最重視的 華文教育也遭受了一波又一波的困境與挑戰。所以接下來,本文欲探討 16.

(26) 獨立前後的政治背景與族群關係概況、新經濟政策的實施對華人在社經文教方面 的影響與華文教育的困境與挑戰。 (一)獨立前後的政治背景與族群關係概況 英殖民政府所引進的勞工,不管是華僑或印度人,這些旅居者改變了原本是 馬來區域的人口與文化面貌,進而產生兩種不同的經濟與文化系統。一個是土生 的鄉村化與農業化的馬來社會,馬來文與回教是它顯著的文化特徵;另一個是非 土生的城市化或半城市化與適應殖民地經濟的非馬來社會(亦指華人社會與印度 人社會) ,文化特徵並不顯著。英殖民政府為了容易統治及害怕兩個社會體系會相 結合,決定廢除原有的甲必丹制度,改而實施「分而治之(divide and rule) 」政策 (李寶鑽,1998),簡言為分別管理。 其實,英殖民政府所實行「分而治之」政策,阻礙了華人與當地民族之間正 常關係的發展;關係淡薄與界線明顯,造成了民族之間的隔閡(曹雲華,2010; 方金英,2001;李寶鑽,1998) 。尤其是經濟領域最為突出,華人從事商業及礦業 活動,馬來人務農捕魚,而印度人則為膠工(李寶鑽,1998)。 還有,林開忠(2007)根據 Collin Abraham(2004)論證指出 1930 年代經濟 大蕭條促進馬來半島種族兩極化的進一步發展。因為一旦經濟成長受到阻礙時, 就會破壞結構內在的「和諧」。 而在那之前,半島上的族群已經開始各自進行民 族主義運動。華人的民族主義大概從十九世紀末就開始了,脫離不了中國相關革 命鬥爭有關。他們在馬來半島上的論戰、動員等,不但促進了華文教育發展,也 促使華人的文化和種族意識達到最高潮。與此同時,馬來人民族主義也在 1920 年 代開始醞釀成長。發展初期的馬來民族主義所關注的課題是外來移民在殖民地經 濟結構的優勢,他們擔心一旦華人在政治上可以跟他們平起平坐時,馬來人將會 成為永遠的弱勢(林開忠,2007)。 這樣的拉鋸關係一直衍生至日據時期,兩族之間的民族意識拔高。當時,馬 來亞的抗日組織是由華人為主的馬來亞共產黨所領導,他們不只對抗日軍,也發 17.

(27) 展對馬來警察的敵對態度(林開忠,2007) 。因此,華人抗日力量給日本侵略者很 大的打擊,日本侵略者對此恨之入骨,他們在宣傳上挑撥馬華兩族不合,在經濟 政治上給予馬來人特權,如殖民撤離後留下的職位給馬來貴族,組建馬來人警察 部隊鎮壓華人抗日力量,導致了兩方民族之間的關係在戰後因為互不信任及長期 經濟競爭而更為緊繃(林開忠,2007;方金英,2001;王國璋,1997)。 1945 年,英殖民重返馬來亞。隨即後宣布推行「馬來亞聯邦」 (Malayan Union) 計畫。除了企圖藉此機會重組舊有的行政結構,建構一個強大而有效率的中央政 府,以利其協調取得重要的經濟資源外;更透過新的軆制開放於非馬來人的公民 權地位與權利,以作為華人在抗日時期的犧牲奉獻給於適當承認與獎勵,並提升 非馬來人對馬來亞的認同(王國璋,1997)。 此協議引發了馬來人日益高漲的反對浪潮。馬來特權階級不可避免的也極力 反對,他們認為英國政府利用當時混亂的局勢以剝奪馬來統治者的宗法特政(The sovereign prerogative) (萬家安,2005) 。還有,馬來人感到遭受背棄,視之為對馬 來亞的吞併;尤其是欲開放公民權給華人的建議,嚴厲挑戰原住民優越的地位(王 國璋,1997)。 在這樣的情形下,催生了「全國巫人統一組織」(簡稱巫統,UMNO)。在馬 來統治者及巫統大力反對之下,殖民政府被迫妥協。此後,英人便逕與這些馬來 精英份子繼續談判,完全忽略了其他的民族及群體(柯嘉遜,1986)。最後,「馬 來亞聯邦」在 1947 年撤銷,重新建立另外一個「馬來亞聯合邦」 (Federation of Malaya)計畫。 對於此「馬來亞聯合邦」議程,卻引發了非馬來人的抗議,也催生了一個華 人為主的團體(包括左翼與右翼的政治力量)所組成的「泛馬聯合行動委員會 (PMCJA)」與馬來左翼組織「人民力量中心(PUTERA)」 。後期它們結成 PMCJA -PUTERA 行動聯盟。1948 年 2 月, 「馬來亞聯合邦」正式成立,PMCJA-PUTERA 反「馬來亞聯合邦」運動以失敗告終。王國璋(1997)表示前述的反聯邦運動(馬 18.

(28) 來人為主)與緊接而來的反聯合邦運動(華人為主)進一步激化了族群之間原已 升高的對抗情緒。 同年, 「馬來亞聯合邦」也開始鎮壓各項社會運動與組織。當時,英國政府利 用三名英籍橡膠園管理人員被殺事件,宣佈實施特別緊急法令,開始大逮捕,並 宣佈馬共在內的 300 多個群眾組織為非法團體,到年底共有 13,000 人被捕,400 多人被殺(邱依虹,2006)。因此,馬共成立了「馬來亞民族解放軍」,他們決定 放棄戰後以來所採取的議會政治路線,改採武裝鬥爭路線,並遁入森林展開游擊 戰鬥。當時, 「馬來亞民族解放軍」成員大多為華人,警察、軍隊與地方鄉團成員 大多為馬來人;華人對馬來亞的忠誠遭受更嚴厲質疑外,整個剿共行動彷彿一場 族群戰爭(王國璋,1997)。 馬共在森林邊緣建立外援網絡墾殖,招募或脅迫居住在森林邊緣墾殖的華 人。他們把這些華人「墾民」視為主要的補給來源,將他們編制入其「人民運動」 (簡稱民運,people’s Movement)組織。「民運」成為馬共重要的外圍組織,並站 在馬共活動的第一線上。他們隱身在民眾中,與老百姓無異,很難識別(潘婉明, 2005)。因此,英殖民政府開始大規模施行「布利斯計劃」(Briggs Plan),強制約 50 萬名散居於郊外或山林邊緣的華人居民遷居至全馬各地為數約百個的「新村」 裡,以斷絕馬共重要的物質供應來源(潘婉明,2005;莊國土,2003;朱自存, 1990,引至王國璋,1997)。 為了緩衝兩族之間的緊繃關係,在英殖民鼓勵下成立了「馬來亞華人公會, 簡稱為「馬華」 (MCA)」 ,一個代表華社的福利與慈善機構及代表華人利益的團體。 後期, 「巫統」 、 「馬華」與代表印度人的「馬來亞印度國民大會,簡稱為「國大黨 (MIC)」組成聯盟,1955 年參加聯合邦首次競選,獲得勝利。根據柯嘉遜(2007) , 當時為了確保競選陣線完好無損,聯盟領袖不得不在內部施加嚴峻紀律。但是, 同時各自又必須爭取到以種族為根基的群眾支持。這就是「聯盟方案」的內在矛 盾。 19.

(29) 接下來聯盟的首席部長東姑阿都拉曼(Tunku Abdul Rahman)與馬共書記陳平 「華林談判」破裂後,於 1956 年 1 月 18 日東姑率領代表團飛往倫敦與英進行討 論有關獨立及有關促進馬來亞憲法事宜(Cheah, 2002) 。1956 年 6 月,以李特為首 的憲制代表團抵達馬來亞,進行調查工作,並準備廣泛接受各族人士提供書面或 口頭的意見。華人社團如馬華商聯會、聯合邦華校教師會總會、全馬注冊團體大 會工委會等紛紛提呈備忘錄,並獲得憲制接見。當時,他們表示,巫人的特權有 所限制與限期,無限制特權會造成階級之分,從而引起種族間的爭執,各種族必 須平等,倘若獨立後各種族不能取得平等待遇,寧可不要獨立。因此他們希望調 查團能制定一部公平而合理的馬來亞憲法(崔貴強,1990)。 憲制法出爐後,報告書多採納了聯盟政治委員會提呈的備忘錄之意見。下列 是聯盟主要的建議(柯嘉遜 2007): 1. 馬來人在公共服務、商業與貿易准證和執照、政府教育獎學金等方面享有 特權; 2. 英文和馬來文應成為官方語言; 3. 所有在 1957 年後出生的人,都享有出生地主義公民權。凡是超過 18 歲, 只要在本國出生的人,在之前的 7 年內,曾在馬來亞居住過至少 5 年,並 擁有簡單的馬來語知識,就可取得公民權。在外國出生者,他們必須在之 前的 12 年內,曾在馬來亞居住過 8 年,才有資格申請公民權。 然而,為了緩和來自國內要求民主權利的壓力,委員會建議:15 年後,馬來 特權應加以檢討。對於此建議,柯嘉遜認為此條文只在華裔族群中產生疑慮。最 後,還是巫統內部的壓力占上風。因此,馬來特權的存在,變成沒有期限了,只 由馬來國家首長定期進行檢討。 報告書內容偏袒巫族,讓其他族群大失所望。全馬注冊團體大會工委會將它 歸咎於「馬華」的失責(崔貴強,1990) 。後來,引發了華人領袖抨擊。東姑譴責, 表示要嚴厲對付之。其實, 「馬華」認為公民權一事對於它成為以馬來亞為中心的 20.

(30) 政黨及增強黨的群眾基礎,而且只要華人沒有得公民權,對於國家的安全將是一 大威脅,所以極力運作爭取。而巫統則希望非馬來人能接受馬來人的特權地位及 政府賦予馬來人特權的政策,原因是(林開忠,1999): 1. 馬來人是馬來亞真正的土著民族; 2. 英國殖民統治的合法性與權威性是來自與九個馬來蘇丹的協約,因此馬來 亞是馬來人的國家從殖民統治就存在的; 3. 殖民統治的後果造成移民社群占去了馬來亞大部分的財富,因此如果移民 種族被賦予政治權利,則相對的就得給馬來人特別權利以保障他們在自己 的土地上享有平等的財富分配。 因此,馬來亞聯合邦新憲制白皮書,除了公民權略做修改外,其它一一立法 議會通過了。最後,馬來亞於 1957 年 8 月 31 日獨立。當天,伊斯蘭教成為官方 宗教。十年後,馬來文正式成為官方語言。 獨立以後,馬來西亞的政局經歷三次大選,造成了很大的變化,特別是 1965 年新加坡退出馬來西亞及 1969 年 5 月 13 號發生種族衝突(簡稱為「513 事件」) 重大事件發生。1969 年 5 月 13 日馬來西亞舉行大選,聯盟政府得票率異常的低, 反對勢力在國會上卻贏得空前的勝利。5 月 11 和 12 日,反對勢力趾高氣揚,在首 都吉隆坡舉行示威大遊行。這個舉動激怒了巫統裡的一些激進份子。他們認為馬 來政治權利和其他特權受到嚴重和非份的挑戰,於是也在市區舉行反示威遊行。 5 月 13 日,兩派勢力在街頭短兵相接,演變成了大衝突,在種族兩極化的情況下, 最後釀成種族性質的流血暴動(曾少聰,2002)。 Cheah(2002)更詳細描述了「513 事件」當天發生的起因。雪蘭莪州的州務 大臣 Dato Harun Idris,要求一個親政府的示威者們於 1969 年 5 月 13 日晚上對付 反對黨慶祝活動。該地區靠近他的住所,也是擁有軍火的馬來人暴力幫派第一聚 集及爆力發生的地方。政府的官方報告說,他對情況已經失去了控制。儘管實行 宵禁和政府軍事干預,在吉隆坡城市,殺人、縱火和搶劫還是持續了兩天。騷亂 21.

(31) 還蔓延到全國各地。 柯嘉遜於 2007 年所撰寫的《1969 年大馬種族暴亂,513 解密文件》中顯示: 根據官方說法,1969 年 5 月 13 日的種族暴亂應歸罪於在 1969 年的競選中取 得可觀成績的反對黨的挑釁。但是,根據通訊記者的報道,我們很難找到證 據來支持這項指責,也沒有證據顯示競選成績揭曉後,一般的馬來人和華人 「自發地」發動暴亂。 對於 513 事件的發生歸因,各族人民之間的貧富懸殊(曹雲華,2010) 、各民 族之間關係的兩極化、極端的種族主義使然似乎成為了 513 種族衝突事件發生的 導火線。而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工人、農民、中產階級及城市開拓者之中,普遍 存在著不滿的情緒。國家所實施的種族歧視政策,只能進一步加劇人民之間的分 裂。1969 年大選的成績明顯地反映了日益嚴重的種族兩極化現象(柯嘉遜,2007) 。 513 事件之後,最高元首宣布國家進入「緊急狀態」,國會解散,隨而代之的 是「國家行動理事會」執政。馬來西亞也開始推行三大政策:國家原則、新經濟 政策和國家文化政策,尤以 1971 年推行新經濟政策影響最深遠。政府宣佈新經濟 政策最重要的目標是通過兩條相互交叉的戰略促進國家的統一和民族團結:一為 不分種族地提高國民收入和增加就業機會,減少以至最終消滅貧窮;二是重組社 會,通過加快馬來西亞社會重建的進程,糾正經濟不平衡,以便減少以至最終消 滅各族之間在經濟職責上的差別(曹雲華,2010;梁英明,1999)。 前首相馬哈迪(Mahathir Mohammad)於 1970 年撰寫一本《馬來人的困境》 一書中表示有些人認為種族平等的意義是公平競爭獎學金,而不論種族背景。假 如接受這種釋義的話,其結果是不但不能實現種族平等,反而加劇種族問題的貧 富悬殊,至少在馬來西亞會發生這種局面,換句話說,某個領域的平等,可能會 造成另一個領域的悬殊擴大。因此,援助馬來人不是種族主義,而實際上是國家 穩定的必備條件。因此,Jalal Alamgir(1994)表示一些西方學者則指出,這種政 策的核心是要對貧困階層人數居多的馬來族採取優惠措施,為此又可以稱為「原 住民優先政策」或「馬來人優先政策」 (引自曹雲華,2010)。 22.

(32) 政府透過直接給予財務援助方式、擬訂財政政策(提供免費教育、免費醫療 和廉價住房) 、直接干預商品市場、鄉村發展政策、改變資本占有結構以培養馬來 人資本家,改變就業結構等方式來協助馬來人。 整體而言,馬來西亞從英殖民到獨立,一路走來可說歷經風風雨雨。在各族 群之間大大小小的衝突與不滿。獨立前後的政權擬定,到 513 事件種族衝突事件 發生後的各種政策實施,似乎拴住了各民族的命運與選擇,尤其是馬來西亞的非 土著族群。 (二)新經濟政策的實施對華人在社經文教方面的影響 513 種族流血衝突事件發生後,大馬的政治體制起了影響深鉅的演變。政府以 新經濟政策為主要立足點,以期透過政治力量來解決各族之間在經濟發展的不平 衡。當然,此政策最大受益者是多數民族的馬來人,其他民族的中下階層者卻被 忽略了。因此,對於以巫統為主的政治勢力遞增並掌控了國家機關,政治學者如 Funston(1988) ,Vasil(1980) , Heng Pek Koon(1998)及 Ho Khai Leong (2003) 等人都用種族霸權(hegemony) 來形容此種新的政體(祝家豐,2007)。新經濟 政策的推行實際上就是倚靠國家政權力量,在繼續維護馬來人特權的基礎上,積 極扶植馬來人向工商業領域發展,壯大馬來人的資本,使馬來人最終在經濟上佔 據主導的地位(梁英明,1999)。 曾慶豹(2007)認為從憲法第 153 條到新經濟政策的貫徹,所獲得的意識形 態是土著與非土著的二元思考。這種論述模式合法的形成主奴關係的宰制功能, 擴大成合理的相對不平等的分配。土著是一個主體的四維,主人的邏輯,一切與 之產生對立的他者一併被視為是客體對象的非土著,主體思維和主人的邏輯本質 上即是宰制的論述,在這個意義下,土著擁有支配非土著的權利因果性。 新經濟政策既是馬來西亞政府制定和推行的中長期經濟發展策略,同時也是一 種比較完整和全面的社會政策。曹雲華(2010)引用一位日本學者(Takashi Torll, 1997)所說的: 23.

(33) 在 1971 年開始實施,於 1990 年結束的新經濟政策,雖然被人們說成是「新 經濟政策」 ,但是,他的內容和實施過程確遠遠超出經濟政策的範圍,事實上, 它實施的過程中還包括了其他非經濟的領域,如教育、語言、文化、宗教。 從後果來看,該政策不單對經濟領域,而且也對整個社會領域產生重大影響。 原來,華人所面臨的處境與挑戰除了在經濟領域方面,還涉及了社會、文化 與教育領域方面。有論者認為,新經濟政策是大馬聯邦憲法之外最重要的政治文 件,它採取的親土著的經濟策略,宣示了「土著至上主義」 (Ketuanan Melayu)的 正式抬頭。加上,新經濟政策在執行上出現許多的行政偏差,導致華人在經商、 就業、升學、普升等方面的待遇和機會,都面臨種族配額制(racial quota)的歧視 約束(邱光耀,2003)。 對於前首相馬哈迪在其《馬來人的困境》一書所提及的「平等的意義」 ,馬來 西華華人商人葉林生於 2004 年也撰寫了一本《華人的困境》一書回應道:當年的 讀者料想不到,被視為極端份子的作者所看到的未來,變成了我們的未來。在當 時具爭論性的言論,成為政府的政策,也成了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事實(章龍炎譯, 2004) 。接著,進一步闡述有關新經濟政策實施在社經文教領域對華人造成的深遠 影響: 1. 在社會與經濟領域方面 首先,在社會經濟方面,政府規定馬來人在政府部門的特權地位,確保政權 不要落入華人手中。按照馬來西亞政府規定,外交部、內政部和警察機構,馬來 人應占 80%,在司法部和海關應占 75%(方金英,2001)。 此外,政府擴展了馬來特權的範疇並把它引伸至各種對馬來社會有利的優惠 政策和固打制(Quota System) 。除此之外,政府亦於 1975 年頒布工業協調法令以 扶助馬來商家(祝家豐,2007) 。再說,政府透過建立國營企業,如企業有限公司、 國家石油公司、土著銀行等,還有建立或改組,旨在扶植馬來人私營企業的一系 列政府機構,如十三州的經濟發展局、聯邦農業銷售局、人民信託局等,逐步把 24.

(34) 一部分或全部股票轉讓給馬來人,並由銀行向購買者提供貸款(梁英明,1999)。 還有,政府規定某些行業給馬來人經營專利權、金融機構貸款應有 30%給馬 來人、工商業必須把 30%的股權轉讓給馬來人,雇員中馬來人應占一定的比率等。 在農業方面,政府限制華人向農業發展,劃定許多地區保留為馬來人農業墾殖專 用地。 因此,新經濟政策不僅大大提高了馬來人的經濟生活水平,也促使國家的 財富牢牢地掌握在馬來人的手中,他們控制了包括金融、基建、交通、通訊等重 要經濟部門(曹雲華,2010)。 這一系列措施的推行是為了讓馬來人在教育、專業、商業和資本擁有權等領 域占有固定的比例。其實,大大的侵蝕了華人的經濟利益,不滿與反對新經濟政 策之聲在 80 年代可說是處處可聞(祝家豐,2007)。曹雲華(2010)更表示新經 濟政策只照顧了馬來人的窮人,而華人中的貧困階層卻被嚴重忽視了。 2. 文化與教育領域 在文化方面,1971 年政府召開文化大會,之後將論文編輯成書。序文歸納了 三大要點,統稱為國家文化三大原則(曹雲華,2010;陳應德,1986),即是: (1) 國家文化應以本地土著人民之文化為基礎。 (2) 其他文化的元素如果適合及合理的話也可以接受為國家文化,但是必 須符合第一及第三項原則才會被考慮。 (3) 回教將成為國家文化的主要元素。 上述文化政策雖然在官方檔案中一直沒有正式紀錄,但卻成為新經濟政策以 後官方發展文化的指導原則而加以貫徹執行(曹雲華,2010;何國忠,2002) 。顯 然,所謂的國家文化是以馬來文化及回教文化為主流文化。根據何國忠(2002), 憲法雖然規定華人可以自由發展自己的文化,但是華人文化如果不是國家文化的 一部份,政府沒有義務去發展它。華人的藝術、文學、音樂、哲學等人文學科的 範疇,就只得靠自己的努力。更嚴重的是,政府不但不支持發展華人文化,它還 推前一步,不允許華人發展自己文化。 25.

(35) 從 70 年代至 80 年代初,華人文化受到的衝擊和壓制尤其厲害,甚至有一段 時間連華人傳統的舞獅表演活動都得不到當局的批准(曹雲華,2010) 。還有,執 法單位(警方)或相關演藝部門在審核准證方面諸多刁難、大學畢業典禮的非土 著畢業生須穿戴馬來傳統服裝及松谷(馬來族群男生的帽子頭飾名稱) 、政府限制 華文文字在招牌面積大小的應用、支票上不得使用華文等規定。 因此,在 1981 年政府對於已「實行」十年的國家文化政策,突然公開表示要 各族人民對國家文化進行檢討時,華人在這個問題上開始作較系統的反應(何國 忠,2001) 。由於擔心文化被消滅,華人的文化危機感在八十年代出現了前所未有 的高潮。華人的文化活動此起彼落,文化展覽會成了許多團體的主辦活動,如尋 根系列展覽會、春聯、傳統中國繪畫,書法展覽等。還有,許多傳統技藝或民俗 活動被重新挖掘,傳統佳節也被大肆慶祝。而最具代表性的是全國十五華團在 1983 年所草擬的備忘錄。此外,相關學術研究單位也舉辦研討會探討相關國家文化課 題等。 1986 年華社資料研究中心舉辦的「國家文化研討會」 。其中一位主講者陳應德 認為 1971 年的國家文化大會不具有真正代表性,因為當時並沒有其他任何華人、 印度人、卡達山人、達雅人與其他少數民族代表出席。還有,柯嘉遜談及世界文 化大會最後報告書指出文化是開放的,但它亦需要自由方能蓬勃發展。它不能受 到教條或法令、政治指令或理論概念所限制,也不能以市場標準來衡量之。他表 示文化自主是一個具體的問題,它不是一個概念。其實也沒有所謂的「文化概念」 如「國家文化」 ,有的應是人民及階級的文化。因此,文化特徵不能從國家特徵的 觀點來詮釋。 足以見的,國家文化以單元文化消滅多元文化。顯然,馬來菁英認為如果其 他族群可以向馬來文化認同,就不會有種族糾紛。這和以後馬來人常提及的一種 語文、一種文化、一種民族是一脈相承的(邱光耀,2003)。 在教育方面,從 70 年代起,政府將有限的教育資源向有如天平傾斜,馬來民 26.

(36) 族領導人深刻地認識到,馬來人貧窮的真正根源,是他們缺乏教育和訓練(曹雲 華,2010)。因此,政府透過在高等教育領域實施「固打制」(Quota System),以 期增加馬來人的教育機會。所謂的固打制,就是在大專院校招生中,根據各族人 口比例,而不是以真正的考試成績錄取學生。 方金英(2001)談及在高等教育方面,政府設定不公平的招生比例,國立大 學馬來族學生至少占 60%,有時甚至高達 80%,結果華人子弟只有被迫出國升學。 祝家豐(2007)表示新經濟政策所推行的大學收生固打制剝削了許多華裔子弟升 大學的機會。在華社的大力反對下,政府把土著與非土著收生固打制比率訂為 55% 對 45%。但政府二十年來並不遵守這個比率。根據 2001 年 5 月 8 日的《南洋商報》 華文報章報導,國家經濟諮詢理事會發表的數據顯示 1988 年、1990 年和 1999 年 的土著收生百分比分別為 60.4%、65.9%、69.9%。 馬來西亞前馬華總會兼交通部長,翁詩傑曾經在八十年代初期時曾通過一篇 書信體小說做出這樣的控訴(何國忠,2002): 你說,自踏入小學一年級開始,每年都聽到老師們似留聲機般地說華、巫、 印大團結。進入大學,你才知道裡面的種族堡壘是那麼的牢不可破。……這 是個「固打制度」反叛的時代。我們最能適應環境的忍性、韌性只換取到整 個民族權益的日漸淪喪… 此外,有關獎學金的部份,政府同樣以種族固打制的方式進行。雖然政府沒 有確實公佈獲取獎學金的名單,但大部分是分發給土著已是一個公開的事實。這 種以膚色為主,而不是以學術成績與兼顧各個族群資源作為分配入學條件下;華 人就算成績再優異,卻因為「固打制度」而限制了升學的機會。長期下來,引發 了族群之間更多的分裂與分化。儘管這種「固打制度」在 2002 年改為「績效制」, 但是卻以兩個不同管道收生,即是大學預科班(Matriculation)及高等教育文憑 (STPM)。在兩種不同資格和水平的錄取制度之下,如何能真正實行績效制,引 起了眾多的質疑。 27.

(37) 儘管,目前新經濟政策已經由國家發展政策(National Development Policy)所 取代。然,紀傳財(引自吳建南、李佳慧與許曉菁,2008)專訪林德宣博士的問 答中,其表示: 我們必須了解新經濟政策是由社會經濟學與公共政策綜合而成的。它原本早 應在 1990 年已經廢除,但卻在大眾毫不知情的情況下以「升級版」方式繼續 實施。我認為,以種族主義基礎的運作架構,以及強行推行國家發展計劃是 新經濟政策最爭議性的地方。那些種族主義傾向的國家發展計劃──不論是教 育課題、執照問題、土地與房屋、經濟領域、或者公司股權固打制,都應該 被廢除或再修正改進。 對於新經濟政策的實施,主要的核心目標是對貧困階級居多的馬來民族採取 優惠措施。然而,一些批評者還指出,新經濟政策最大失誤,在於把貧窮等於馬 來人,認為只有馬來人的貧窮,才是政府要努力的目標。在貫徹的過程中,對於 非馬來人施行歧視性的政策,使非馬來人感覺到自己已經淪為二等公民。新經濟 政策消滅舊的不公平現象的同時又製造了許多新的不公平現象(曹雲華,2010)。 它在縮小種族之間經濟差距的同時,擴大了階級之間的經濟差距,造就了一個高 居於社會頂層的馬來族官僚資產階級。因此,在種族矛盾上,除了引發種族之間 歧視與分化外;實質上更造成了階級之間的衝突。 3. 華文教育的困境與挑戰 在馬來西亞,華文教育一開始以民辦教育的姿態出現,從早期的會館、宗祠、 神廟等地方建立私塾,到正式創辦了華文學校。截至 1920 年止,馬來聯邦共有華 校 181 所,海峽殖民地則有華校 313 所(鍾偉前,2006)。同年,英殖民地政權 結束其對非馬來社會漠不關心的放任態度,而開始在馬來聯邦實施「學校註冊法 令」。這項法令授權殖民地當局管制馬來聯邦所有學校包括華校的行政。它遭到 華校教師和華社領袖的反對(柯嘉遜,2002)。當時,一些學校因為涉及「有害 的政治活動」、衛生條件不符規定、採用「不適當」課本而被拒絕註冊。在 1925 28.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Students are asked to collect information (including materials from books, pamphlet from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Department...etc.) of the possible effects of pollution on our

Wang, Solving pseudomonotone variational inequalities and pseudocon- vex optimization problems using the projection neural network,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17

volume suppressed mass: (TeV) 2 /M P ∼ 10 −4 eV → mm range can be experimentally tested for any number of extra dimensions - Light U(1) gauge bosons: no derivative couplings. =>

For pedagogical purposes, let us start consideration from a simple one-dimensional (1D) system, where electrons are confined to a chain parallel to the x axis. As it is well known

The observed small neutrino masses strongly suggest the presence of super heavy Majorana neutrinos N. Out-of-thermal equilibrium processes may be easily realized around the

Define instead the imaginary.. potential, magnetic field, lattice…) Dirac-BdG Hamiltonian:. with small, and matrix

incapable to extract any quantities from QCD, nor to tackle the most interesting physics, namely, the spontaneously chiral symmetry breaking and the color confinement.. 

• Formation of massive primordial stars as origin of objects in the early universe. • Supernova explosions might be visible to the m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