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反對運動對政治文化轉型影響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反對運動對政治文化轉型影響之研究"

Copied!
4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政治學學報第四期 2005 年 2 月 1 El I 的

反對運動對政治文化轉單影響之研究:以台灣 1950--1990 為例

黨建智.. 中文摘要 台灣娃一個多元文化國家。歷史上,…直是沒有產生自主性的政 權,加上日本的殖民統治和圈民黨的威權體制長久以來的影響,使 台糟的政治文化,一直都是臣民文化屆主導地位的社會 o 然而從 1 含90 年代紹,台灣還步建立民主政治制度,而且這種民主制度日 獲得普遍的認同和支持,就是一種參與者的政治文化。從臣民盟態 的政治文色,轉型封參與型的政治文化,台灣是如何轉型成功呢? 政治反對擺動在其中扮演何種角色?本論文的中心論點是:台灣自 1950 以來的政治反軒運動,包含雷震與自由中國, r 黨外 J 的議論 時政及民主化的活求,是推動台灣政情文化轉型的重要動力。五 O 年代,使台灣從一個以農業為主的社會轉變成為一餾現代起的工業 社會,都市化加深,中產階級興起,當擊並瓦解了台灣傅說政、治文 .感謝隔位藍各審查人的修訂意見,本論文大抵接受審查人的意兇搞錯訂;題思亦作調 整。誠如第一位審查人的審查聾兒 r 變處理鼠類涉及政治意識懿憋論文題目據要非 常小心,. ~ . .報能做懿 F 相對的』客觀中立,院這種相對的客觀中立說盔、須建捏在以「多 亢的 j 資料與立場,更高的評論調域諒觀全文。 J i盞是處理社會科學的暴本態度,作者 完全接受。本論文的論述大話是引用圈內外學者研究的成果,藉道接成果來分析政治 反對譯動對台灣政治文化的影響 r 反對運動 J 的本身並非本文研究還是,心,是以,本文 礦實在資軒的引用上不夠鹽富,做作者在選擇資料來源峙,日特別洗意資料來游立場的 平衡,希望能避免審查人所擔寰的「因為資料來源立場的偏鬧而造成全文的相對不客 觀 J D 第一盤審查人的另一謂主要意見是本文在敘支農民進黨成立縛, r 1驚緒性擺動性的 形容認i最多,感覺{象覺政黨的宣轉文件 ...J ,作者認為創黨話 20 年的民進黨對台灣民 主政惰的黨數雖未蓋棺論定,但她對台灣政、治文化的影響卻是萌顯路易見 o 王三於本文 對民進黨的論建是太多議菜、單是太多貶揖?就交給請者去字!J斷。另件本文各段落膜無 川、結 J' 結論亦顛薄弱,均己增槽,體f9U芳、務為全文一致,意謝閑{立審查人書寶貴的 意見。 .關立台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熙!專文腔研究生

(2)

194 反對運動針政治文化轉繁影響之研究;以台灣 1950… 1990 為例 化的華礎,促成人民對政治參與意識的成長,政治參與蠶識乃逐漸 上升。戰後台灣的政治反對擺動通過競選、報刊宣醬、街頭演講、 議行、示威等方式宜陽西方式提主價值增念,一方圓打破了對摺民 黨成權政權政治合法性及簿統臣民文化的路惜,推動了民主、參與 等公民文化理念的普及,解放了人們的思想;另一方面在實踐上通 過鼓勵人民實際學與針對單民黨威權統治的質疑,推動了人民政治 參與意識的提高與政洽參與取向的鞏自 o 不僅如此,這支入八十年代 以後白灣的政治反對連點還是推動國民黨議行政治民主先改革的 重要持部力量。因此,戰後台灣的政治反對運動在推動台灣政治文 化轉型程中承擔著對傳統臣民文化的“破"和參與者政治文化的 的變蠶角色,其作最可謂是至臨重要的。 臨鍵詞:台灣﹒政治文化,反對運動﹒民主化

(3)

政治學舉報黨在9 期 2005 年 2 月 1 日 195

The Influence of Plitical Opposition on Political Culture

Transformation:

Taiwan

durin路 1950-1980

Huang huang-chih

Abstract

The subject political culture

w船 the

mainstream political culture of

Taiwan.

In the pas

t.

But since the 1990s'

the democracy has been set up in

Taiwan and work swell democracy was

admitted 紛d

sustained by the

people ofTaiwan.

The social psychological foundation of democracy is the participant

political culture. The cause and the main motÌve powers--political

opposition-- of transformatÌon of Taiwan mainstream

politi侃1

culture

has been studied in the dissertation.

The central

th的is

of the dissertation is that the sources and the motÌve

powers of transformatìon of the Taiwan politìcal culture are the

Taiwan's

political

opposition.

The political

opposition has

disinte且rated

the found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political culture of

Taiwan' and raÌse d the political participant consciousness of the

people. The political participant consciousness instead of the subject

consciousness has become the mainstream political culture of Taiwan

Th

e political opposition in Taiwan played an important and basic role.

Keywords: Taiwan political

culture 、 political

opposition

(4)

196 反對運動對政治文化轉型影響之研究:以台灣 1950… 1990 ).年例 、插言 自 1987 年解嚴以來,台灣的政治 r 民主化 J 與「自由化 y 一直覺學 術界討論的熱門問題 o 懸而大部分的討論主要集中在威權體制民主化及 社會集體躍動的理解這兩個面舟。 l相對而話,研究政治輝遷和社會連動 的另一鶴的重要面向一一政治文化(

politial culture)

,就比較受到忽略。

當今世界, r 現代化 f巳經成為一股不可阻攜的浪潮,使眾多聞發中國家

主動戒被護車站捲入了這個世界性的潮謊 Q 現代化的過程,讓無疑問嚕, 將會影響政治文化的型態的轉變。 所謂「政治文化 J 是指人們對政治系繞的態度,以及雙手自我在政治 系統中用捨擴角色的態度。戒是「政捨態度、價醋、感情、資訊和技能 的…種特殊分侮 J ,, 3政治文化就是人們對政治體系與政治癌作的…種內在 的認識、評價和感情取向。作為社會價值觀念的重要組成部分,政治艾 先是支撐政治生活的社會心聰基礎政治文化不是閱定不糟的,它會在 內在條件作用下發生變化。一個社會中大多數人政治取冉的轉變,即主 流政?台文化的變譚與轉型,對政治發展的方向,有著重大且關鍵的影響, 道也覺昨多富家在二次戰後這求民主化過程中跌撞不前的深層原因。 政治文化的類裂有那些?確定政治文色的類塑是研究…個社會政治 l 鼠類研究成果鹽礦,如吳乃總 1987 ;林佳龍 1989 ;張茂桂 i 兜9 更振會 1993 ;辛苦林 丈 1994 。 2 所謂現代化,是指以現代工業、科學和技術革命為動力,實現傳統的農黨社會向現代 工業鞋會的一轍轉變通程,並使i蠶種工業了主義滲講到經濟、政治、文化‘思想各餾領 域並引起社會組織與社會行為的轉變過稅。這種發騁的動力,在輯發中國家顯然不向 於獻英國家;歐美麗君室主要是內語,陸的動力,而開發中醫數則是一離外語麓的現代化。 諸種外源性的現代化對當場轉統經濟、社會結構與政治結構的沖擊與改變是十分劇烈 的,而且譚一過程也會從根本上影響人們對於政治的態度、認知及行為,亦即現代化 (modemization)主要的特質包括社會結構的分化與社會關係的理性化,一般擋在不利的 社會、物質或締濟結構中社會更斬、改善、革新、讓路或韓定。

J Gabriel A.Almond and Sideny Verba , 1963 :Political Attitude and Democracy in Five Nations ' New Jerse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P.13

4 A World View ' Harper Co\lins Publish紋, P.39 Gabriel A. Almond and G. Bingham Powell ' Jr

,

1992: Comparative Politics Today:

(5)

政治學學級黨在9 期 2005 年 2 月 1 日 197 文能發展與變化的關鍵性概念。本文害關政治文化類型的體定,是以問

爾蒙德和蜂的(Gabrìel

A.

Almond and Sidney Verba '

)等提出的政治文化

鎮盟及標車為依據。 阿驚蒙總興致地取向分爵三個方面,郎認知的、情感的和評蟹的 o 他認為,通過湖定一盤人對於政治體系、政治輸入、政治輸出和於自我 在政拾體系中的角色的認知、情感和評價取向的頻率就可以確定這個人 的政治取向類塑。阿爾蠶德將政治敢向農i分為三種類型,即村民取肉、 臣民敢向和參與者取向(見表1) 0 在ltt蓋礎上,阿爾葉德提出了三種基 本的政治文化類型:村民政治文化、臣民敢情文化和參與者政治艾先。 政治文化的類型 作為…般對

輸入對象

1

輸出對象

作為積揮參 象的體系 考者的自我 村民

O

O

O

O

臣昆

1

G

1

O

參與者

1

1

1

1

法:參見 GabrielA.Almond and Sidney Verb益 The

Ci

vJÏ Culture '

只/文

一、村民政論文化當表 1 中列舉的 4 種專業化的政治對象的取向 頻率近似於零時,我們可以說退是一種村民政治文化。 5村民政情文化的 主導地位的社會禮沒有專葉化的政浩角色,首領、酋長、祭司、巫師等 集政抬、經濟、眾教角色於一體。人們僅僅是很模糊地意識到中央政府 的存在,前中央政府所做的全閣,陸的決定對於處於村民政治文化下的人 們來說幾乎沒有任何影響。人們對政治體系既沒有什麼企求也沒有什麼

l Gobriei A. Almond and Sidney Verba: The Civil Culture:Political Attitudes and Democracy in Five Nations • pp21

(6)

198 反對運動對政治文化轉型影響之研究;以台灣 1950一-199日為例 變革的期增 o 因此,人們對於政情體系、輸入、輸出和對日我角位的認 識、感情和評價定位接近於零。也就是說人們與政治體系之間幾乎不存 在任何立馳的興係 q 這種政治文化大多存在於政治發展較為事審議的都 落、民族和建離政治文化中心的地菇。 、單民政、治文化 “在臣民政抬文化中,人們把自己看作是政府 的臣民謂不是政治通程的參與者 G 那怯生活在專制統治之下的人民就鸝 於這…政治文1t類型。 6在此種政治文化中,政治體系與臣民之間的關 係是單向性的,即臣民只是政治體系海作及其政策的消極的、被動的接 受者,臣民對於做為政治參與者並企闢影響政治體系及其運作的 位但無是疇。在鼠種政治文化環場下,臣民對於政治體系及其譚偉已經 有了較露系統的反憊,意識剪了專黨化政峙的權威,並產生輯憊的政治 心理敢舟,如對於其無處的政治體系及其政治准作感到滿意、親泊、 豪,或者不滿、不喜歡;對於政治體系我認間或不認同;認為其是合 法的或不合怯的等等。但是無論臣民對其政治體系採取何種心理或感,情 取向,草本上對政抬體系及其譯作不草委組任何影響。這種政治文化主饗 存在於傳統農樂社會時代,或從傳統農欒社會向現代工業社會過渡中的 不發建攝家和地躍。對建專輯藐治和其能類型的中央集權絞治的政治文 化基聽就是述種臣民政治文化。 三、學與盟政治文化 阿爾蒙德認為所謂吾吾與者政治文化, 會成員往往公開地取向於作為一個聽懈的系統以及政治的和行政的結楠 與過程(換脅之,取向於政治系統的輸入和輸出兩方面)的…種政治文 化。"政站的單個成奧科往往取向於政體中自我的‘積極分子,角色。" 7社會成員對聽個政治體系及對政治體系的輸出、驗入以及醫作為積極參

6 Rod Hague Martin H蠶rrop 蓮ndShaun Bresli泣, Political Science: A Comparative

Introduction • New York • 1992

,

pI36‘

(7)

政治學學報第 E紡織 2005 年 2 月 1

a

199 考者的自我,都是正取向的。在i這種政治文化中,人們相信他們既能夠 在政治體系中發揮作用,閑時也要受到政治體系的影響和規範 o 雖然,阿爾蒙德所提出的這三種政抬文化類型後來在西方舉措界被 認為有問方中心主義戒種族歧緝的嫌疑,並被認為是叫政治上不正睹的 闡避琵{吏用阿爾發德斯{吏用的村民文化(有人譯作地獄 塑政治文化)、臣民政治文化(或譯作順從型、飯前型政?台文化) ,如釋

伯特﹒帕特高(Putnam)在{使民主運轉起來}但也ng

democracy

work) 中使

用‘公鈍,能程度窩"或科公民性程度f萃"講樣的概念。車悶不使用問酪蒙 德提出的臣民和參與者的概念 O 儘管如此,由於阿爾蒙德的這三倍概念 草木反映了歷史上或現實政治生活中的客觀實際,也容易被理解,而且 我觀眾多的政治學教科書或著作在介詔政治文化時均以阿爾蒙德的概念 為主要介紹對象,並被廣為接受,問此本文的然沿用阿爾蒙德提出的這 三個政浩文化類型的觀怠。當然,為行文方便有時會使用參與型政治文 化或民主政治文化這樣的概念,但其含義與參與者政治文化是相闊的。 經j晦之次戰後幾十年現代化插手呈,一些非西方國家日經或功地踏入 戒即將跨入工業化國家的行到。自啟蒙運動以來,民主政治自是一蘊藏 被督攝接受的政治形式,問此這些已經或將要進入現代化的闢家都雷臨 著建立和鞏軍民主政治的艱苦*任務。根據阿爾蒙梅和誰倍(

Gobriel

A.Almond and Sidney

Verba) 等人的研究,一個穩定和有矮的民主政府的

發展,不光是依賴政前結構和政治結構,而且要飯賴人民對於政治通程 的取向,這種敢向就是一種政治文化的表現。除非政治文化能夠支持民

主系繞,否則這種系競成功的機會是很渺茫的。阿爾繫智、認為,公民文

化最適合民主政治系統,因為公民文化是與鶴定、民主的系統最協調的

Nations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P 22

(8)

200 反對運動針政治文化轉型影響之研究:以台灣 1950--19鉛為例 形式,學阿爾蒙德骰初對公民文化的定義是:公民文化是一種忠誠的發與 者文化。覺一種政治文化和政搗結構的參與者文化。 l自然而,在廣大非問 芳文明的第三世界國家的政福生活中,缺乏的正覺混種參與者的政治文 化 c 貳、台灣研究政治轉到興致請文化的現說 、憂灣政情轉型研究 有關臺灣政請轉型的研究, í是八 0年代開始,在海內外引起較大討 論,並有較多著作出現,其中也不足專業性論作。 f完炎元比較研究台灣與南韓的威擺設髏轉型,研究的角度是以象其 結構與行動的臨家概念為核心,作為分析政權轉型的聽礎 o 論文以「比 較類型中的裝略互動分析建主,而以歷史結構分析為輔 JO 最後指出,可七 較南韓與台灣政體轉學的經驗顯示,類民的歷史還籍、分裂關家與內戰 的歷史干擾、臨際政經結構的{縣長,都成為影響威播政體鞏盟、危機與 轉型的軍要聽絡而威權政體溫入轉型的指程,則是政治行動者在關 家、政請社會與民間社會三個競技場彼此進行協高或對抗的策略互動譜 11 。 J 陳明遵從派系政治角度探討闢民黨繞治上的台灣政治變遷,指出在 不同歷史階段國民黨戚權統治的強度有明顯妞別,部法系結構穩定威權 繞治能力就強,反之亦然。就激系角度霄, f血認為台灣的民主化,啟動 於一九七七年激系替代政策的反彈,國民黨與地方派系研構成的統治聯

9 Gobriel A.Almond and Sidney Verba: The Civíl Culture:Political Attitudes and Democracy

in Five Nation ' pp498

10 Gabriel A. Almond and Sidney Verba:The Civil Culture:Political attitudes and Democracy

in Five Nations' P.3 1

11 鍵炎咒·

1995

'讓強戰權政體之轉學:比較台灣與南韓民主色的服棍,台北市,丹

(9)

政治學學報第翱翔 2005 年 2 月 1

a 201

盟,在一九七七年的地方選增發生分袋,地方派系暗中幫助反對人士, 壯大反對力囂,提高鎮體成本,寫台灣帶來政治民主化與機。 12 姜期讀f是政治體制和政治力讓互動的角度擴求台灣揖什,唾會在一九 八七年有解嚴和政治多元化轉變 o f龍提出的觀點認為影響白灣政治轉型 的是三大器樂及其互動關係'此三大國素為台轉三元政?合體制(上層中 央與下層地方的不再權力運作體輯)、台灣的階接狀況(探討四十年來階 級結構的變化)和島內外各種政治力量及其互動關係。顫音之,國民黨 來台後, i有件各種政抬力量的相互作用下,建立有別於大陸詩期的 台灣之元政治體制,臨說構成台灣政治轉聖的甜點和運行的框槳 G 隨後 在工業化下,階級結構發生重犬變花,支持二元體制的階級消失、裝徹, 椎動轉型的階級出現、壯大。再加上島內外各種政情力量激盪(如反對 運動、各種社會運動、美國的聽力、中共的「和平統一,一噶爾制 j 針、大陸的改革開放、東亞民主化潮澆、關民黨內部動向荐) ,嚴終促使 台灣政治轉型。 13 除了上站論文著作外,咱有一時文章分別提出了精攝見解,如由弘 茂分析台灣在一九台 0 年起的政治改革時,認為經濟繁榮與工欒化為進 一步的政治變揖提供了先決的社經條件。因為,陳著經濟成長中盧階級 壯大,強烈要求政治變遷和制度改革,也孕育了大蠶積極的反對人士。 同時,經濟私人部門的成長,創造學擇的在人財富與獨立自主的收入家 源,灌溉了政站活動, {吏信賴黨盟思主擎的人數額漲。同時,社會多元化 ,黨盟體制也漸失去對民問團體活動的控制力攏。以上種種,加上人 民的普遍當格,教育水準的揖寓,及大眾媒體的普及,皆提供了政拾改 12 瞭朗通 1998 '兩岸慕層選舉研究與社會嘴邊,文輸於<間揮基層選觀研討會>論文 (1997 哈佛大學) ,台北市,農學總總擒。 IJ 華南暢, 1993 ,台灣政治轉型之誨,北京:北京大學政論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10)

202 反對運動對政治文化轉翠影響之研究:以台灣 i 怒。呵呵 1990 為例 革的勢機。 14另外,出弘茂在「大轉型 J 一書中則指出,由於盟民黨政權 容許非官方控制之社會經濟相當自由的發展,所以,由七十年代以來, 台灣出現有利於民主政治發展的快速社會經濟濟化 D 配合這種變遷國民 黨鵲始探取工業能民主國家的型態,調整角色、轉化黨的組織結構。他 特別指出那蛙梧信改革及民主往是必興而且無可避免的以蔣經圈為代表 的革新漲領導階層,及強謂政捕民主為蔣緯目標的宮方意識型態,是台 灣到寧式黨閻架構中與其它共產臨家不向前有利於畏主發膜的兩項要 素。 15 游盈瞎說統;台菁英與反軒菁英互動的角度指出,…、台灣政治自由 化 0984-1987 )是反艷勢力長期努力推動,問關民黨競抬攏攔在最後緊 要聽聽讓步的結果,結非是執政當局主導的。二、在 1984-1987 的輯鍵時 刻,反對帶真表現傑出,如建設台獨,擺開說戰蔣經關槍威、公開支持 間歸憲政,化解政治危機 o 玉、蔣經國扮演了重要角色,徐取了雖不顧

意卻有J必要(

necessary but undesirable

)的自由化措攏。 16

林嘉誠探討台灣政治結構的轉型,指出台灣的經濟成長、館人所得 增加、中產階級興起、教督提昇、西方接纜、及民眾民主意識提昇'便 成反對力量蠅起及關際人權情況,尤其是鄰關南韓、菲律黨的改革,也 都還震動了台灣威權系統的轉型。 17 張佑眾將台灣的民主化,加入政治文化思素的思考 G 作者相惜,民 主化的達攻,除考慮結構轉纜、政治菁英互動外,亦露著讓政治文化盟 素的贊遷與影響。國為政體轉製並非在真空中 '罰是附嘴在特定歷 史文化脈絡中。他設計…份開卷謂查,在依揖樣原理在全台灣抽出 1350 14 的弘茂. 1989 ·賊檔黨麗的轉型;對觸發展體驗,台北市,詩報出版獻。 15 阻弘茂. 1992 .李晴轄‘汀連財譚,大轉整:中華民闊的政治與社會變瘤,台~t市, 時報出版社。 捶游盈醋. 1997, (民主鞏閻成崩讀〉台北市,月支支出版攏。 17 林嘉誠, 1990 .社會變選興社會議動,白北市,發噴出版社。

(11)

政治學學報第四真是 2005 年 2 月 1

a

203

位受訪者進佇路測,發現民主政治文化呈現波動緩價成長,鼠類政治文 化輯對上較不支持罷民黨,對體制件的抗爭較表同情,成為台灣民主改 革的重要推力。 i喜 駱翠英的<政治文化對對政治發展影響之研究一一中華民國個黨分 析>, 研究威權體制的中華民嚼,如何穩定走向政治民主化及多元化,發 現參與的政治文化是鑫灣政治轉型的關鍵。的 二、台灣政治文化的研究 我關學者注壤室主台灣社會當代政治行為取向和政治心理層醋的讀查 與研究,在著豐富、大量的社會調查驗據。這為研究台轉政治文能提供 了聽富的資料。主要的代表作有:江娟偽的《政治文化研究縛論>

(983)

鶴蠶於對政治文化理論行全富介紹;彭懷慰的〈合灣政治艾先的剖析〉

0997

)別是第一部對台灣社會政治艾先進行全間分析的著作。胡佛的〈政 情變遷與政治文化》是作者將其政治文化研究的麓要論文結集出殼。 學者黨主政治文化的研究主要是集中在對台灣社會或具體人群的政治文化 現狀的調查分析方面。就台灣的政治文化研究時言,胡佛等人自吟70 代中期到 1980 年代中後期進行的大最寶證謂查及分析 O 如說佛、徐火炎: “結構,陸的政治艾先:概念類製及百冉的探討.. (1 983)' 袁頌閥、陳棒、禹: “台灣地富農眾的政治文化:系統結構的權力價值取向..

(1

988)

,胡佛: “金灣地區民泉對政治參與的態度:系統功舵的權力價值取向"

(1

988)

胡f弗等人研究中將政治權力取向畫5分為五種,即:平等構、自主權、 恃強佑宗,仔90. 東亞民主話語與價值變選:台灣民主忱經驗分析,蠶豆主政泊大學政治 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時駱親英, 19肘,政治文能對對政治發展影響之研究一一中華民圖個單位分析,醫交政、治 大舉三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t論文,素的瓶

(12)

204 反對運動對波治文化轉型影響之研究:以台灣 1950--19部為何 由權、多元權和輯衡權,根接民累對講五種權力的取向,將政治文化 分成三類:自由民主的政治文化,現代威權的政治文化和轉統極權的政 治文化。如果政浩系統的成昆對所有五種權力實作積樺的取向,都!贅, 這種政、治文化就是自由民主的政治艾先;在傳統揮權的政治文化中,民 眾望?所有五項基本價值,都未作擴樺的取向;現代威權的政治文化則介 於兩者之間,只對五種權力取向中的一項或幾項(但不是全部)持積樣 取向。如果按照阿爾蒙德等人對政治文化類裂的界定,胡f弗等人所謂的 由民主的政治文化相當於參與者政治文化,而傳統極權的政抬文化其目 相當於傳統臣民文化,至於威權的政治文龍應麗於從臣民文化自參與者 政文化過渡的一種形態。胡佛等人油路謂查研究,認為台灣的政治文化 屬於現代威槽的政治文化 G 由於葫佛和影懷恩等學者對台灣政治文化的研究主要依據 1970 、 1980 年代的調支援數據,思此, f也們的研究主要是對這一時段台灣政捨文化性 質與類型的分析。雖然拐佛等人也會損見台灣政治艾先品定向自由民主 的政治文化方向發展,但是他研既沒有對台灣威權政治文化的成部進行 分析,也沒有對促進台灣政治文化向自由民主方向發展演變的因素作緝 鑽探入的考察。 三、小結 ?是以上對政治文化以及台灣政站文化研究的介紹中可以得矩,中外學 者們除了對政治文化相麗定義、概念:的研究之外,已經開始往意至3政治 文化嘴邊問題 G 然而不管是影樓惠、胡佛或是袁頌茵的研究,大抵皆集 中在台灣政治文化內溜之分析,這些研究成果攪共了本論文豐富的研究 材料,但是學者對台灣政站文化轉捏原因之探討的專論卻聽棄不足。本 文將集點放在「政治反對運動 J 對台灣政站轉型的影響,就此而言,本 文研究台灣政協文化轉型則聽得尤為必要。

(13)

政治學學報第 rm 期 2005 年 2 月 1 日 205 參、五十年代〈自由中關〉輿雷露集對政治丈色的影響 在七、八十年代,隨著台灣社會向現代工樂化都市社會的轉型, 其是台灣中產階級的壯大和社會整體教育水準的提滿以及台灣傅播媒介 的發膜,台灣社會主流政治艾先轉型的基館已經具備,但台灣政治文化 轉型的實現,自IJ從臣民文化向參與者文化轉型則有賴於民泉接觸和認問 參與者政治文化的基本理念以及從事政治參與的變踐與訓練。活留過程 也就提參與者政治文化所包含的準則、價值等被學習、認識、認冊的過 程,部發與者文化的主導性力蠶來臨爵館方面,一是金糟的政治皮對選 動,二是關民黨政府推行的民主化政抬改革。路反黨政府的民主政治改 上布下、有序地推動民眾參與政治及政治參與取向的形成,台灣 的政洽反對運動則是自下而上地推動台灣民主改革和人民政治參與及參 與取向的形成。戰後白糟的政治反對譯動通通競選、報刊宜傳、街頭演 、遊行、示威等方式宣攝西方式民車價值理念,一方函打破了對國民 黨威罐政權政治合法性及傳統臣民文化的還信,推動了民主、參與等公 民文化聰念的普及,解放了人們的思想;另…方百在當晚上通道鼓動民 眾實際參與針對國民黨威權統治的政治們爭,推勵了民眾政治參與意識 的提高興政治參與眾冉的盤閻 G 不{蔓如此,進入八十年代以後台灣的鼓 搗反對擺動還是推動闢民黨是行政治民主化改革的車聽外部力盤。因 此,戰後台灣的政治反對連動在推動台灣政治文化轉型程中承擔著對傳 統臨其文化的“破"和華參與者政治文化的“立"的繁重角色,其作用可 謂是至關重要的。 在台灣的政治反對運動中,曾經對於盟民黨威權政治體制合法性產 生嚴重衝轍,有科於打破體有的臣民文化觀念,推動參與哲政治文先形 成的政治度對連動有:五十年代的《臨的中星星〉與雷震案,靜明敏與六 十年伐的{台灣人民自救宣當》的啟發, 七十年代黨夕幸運動的興起以

及八十年代反對黨的成立及其從事政治參與的海作。

(14)

206 反對運動對政治文化轉型影響之研究;以台灣 1950--1990 為例 從日據時代起,在西方民主思想的影響下,台灣的政治精英競賽了 較為精輝的過求民主和政站參與的取向。然研經過戰後的之二八事件以 及國民黨威統治的好擊,台灣本土的政治精英成死亡,或出園,或陷於 政治沉默,其鼓搗影響力與政治活動大為削緝。在此背景之下,五十年 代白灣有觀自由、民主理念的傳播以及民主建動的開展,就主按申來自 大陸的、主張自脂民主的知識分子主縛,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由 雷震所代表的{自由中國 γ 恕。整個五十年代,作為自由誠的宣傳陣地, 《自由中聽}雜誌發表了一系列反映憲政民主、雷論串由等衛離國民黨 建立威權統抬體制的文章,使得中關自由派知識分子油求政治民主與自 由的薪火在台灣得到傳遞與延續。《自臨中盟〉竄揚民主黨政,反對威權 獨裁的門爭,為自後台灣的政治反對運動理下了驢子,樹立了榜樣。 《自由中躍〉雜誌是自語泊、雷震等捧讓閣民黨和蔣分右的大陸自 由派如識分子在蔣介石的支持下創辦的一本時政刊騁 o 1949 年國民黨政 府在大臨的統治進躍崩潰,這使得{象胡油、當護等反共、擁轄,主張 由民主的自由主義知議分子非常焦慮,龍們主張創辦刊物,通過盡磚 由民章,來確立反共倍;念,振奮人心,從心理上擊敗共接黨。由於園民 黨在大臨的迅連續敗,這本擺議在上海創辦的雜誌一{隘的中國〉最後 輾轉至1岱灣,於 1949 年 11 月 20 且在台北創刊,由當時遠在美闊的胡蘊 擔任雜誌發行人,雷麓則是該雜誌的實際支持人。 創辦之初.{自由中盟}雜誌堅持反共、擁膺的政站立場,其與國民 黨政權的關係是相當密切的。盟員黨政府不僅露之提做一定數額的經 ,而且還提{共辦公場照。翻閱黨當局支持〈自由中屬〉雜諒的創辦, 其意觀也是很明穎的;一方面處於失去大陸、美盟擻乎不管等危難之中 的國民黨政權, 種需各韓政治力蠶的支持 o 在中國知識界有著蠶接影 訪毒蔡先元:(台灣聞發史〉台北,一 , 2000 年版,第 183 頁。

(15)

政治學學報第四期 2005 年 2 月 1

a

207 馨的自由激知識分子語連等人的支持對於蔣介石和國畏黨來說是非常實 貴的;

,

{自由中醫}雜誌t但是聽民黨政權用以改善皂己的路際 形象,爭取美國援助,拉拔海內外自由激知識分子支持國民黨的工真。 除了反共、擁蔣之外, {自由中盟〉雜諒的核心宗臣是在中圈建立歡美式 的自由民主社會。在為《自由中國〉棋寫的發行宗旨中,胡適明確主張: 第一要向全關國民宣傳自由與民主的真正價值,並且督促政府改革政泊 經濟,建立自由民主的社會; 第二要支持政時盟止共產黨的擴張; 第2為譚力援助論路軍再聽; 闊別為能使中華民國成為自由中盟 21 j道表明雜誌的發起者們以及輯結布雜誌罵麗的自由派知識分子, ‘一方關堅決反共,另一方面文督倪餾民無政府放棄一黨專制和個人獨 裁,雖立歐美式的自由民主" 22他們的蔣介石及國民黨的支持擺個含著 期待在時升石統治之下的中華民關能夠成為自由中國。但是,隨著時間 的推移和盟民黨所重臨的政治、經濟環境的改善,這種追求自由民主、 設點攜裁的理念, &,定與蔣介石父子拭闢強也獨裁繞治的f故法產生不可 連亮的館突。 1950 年韓戰爆發後,美盟放嚷了與蔣介石政權的態手不管政黨, 斬將台灣納入美國的反共、冷戰的戰略軌泊,並漲遺第七鑑隊進入台灣 游峽,阻止中共軍隊入侵台灣,關民黨在台灣的統治有了基本的安全保 。在此背景下,蔣介石通過對關民黨的改造,加強了對台灣社會、政 治的控制,在台灣建立組強人威權體制,這與雷震等自由激知識分子的 憲政民主理念是相館突的 o 開 ltt峙的〈串由中國〉也不再把反共擁蔣罷 21 攀援蜂: (台灣畏主運動自十年卜合花,自立晚報, 1987 年飯,第 57-58 n 玉樹盟審印劇有限公司緝部: <台灣讓大事件紀實〉台~t惑, 1997 年蹺,第 105 頁。

(16)

20草反對運動針政治文化轉型影響之研究;以台灣 1950一 1990 為例 於絕對優先位置,不懂法顯放棄丟了對共握主義的批判,而且在盟共決戰、 國民黨政權攏境臉惡持續對於國民黨政府f受害人權、自由的事件,熙攘取 的容忍態度ltt時也及發生轉變,將更多的精力轉向對盟民黨內諒的各項 問題提出反會和接討,更多地提評關民黨的腐敗現象 o 這樣,隨著台灣 安全得輯進一步的保障,一方面,蔣介石對於自由派知識分子的需求已 經降f忌,另一方面台灣政治體制向建立強人威權的方向發展與自由漲斯 自由民主社會之閉的差距盤來越大,由此, {自由中國}與攝畏黨 當局的衛突也就連漸浮上給頭。 ?是;學位 1年 6 月 1 日〈由由中國}發表“政府不可誘民入罪" 發與盟民黨當局的衛寞,到 19位0 年 9 月《自由中盟}停刊,自由派知識 分子油過{自由中間〉雜誌與盟民黨當馬展開了一系列的門爭,反對國 民黨在台灣緯立威權政治制度,宣揖話接自由、憲政民主、政黨競爭等 現代民主思想。{乍爵一本自由派知議分子的時政刊物, {自由中國} 鐘天賦人權、民主政治、言論位自外,其與臨民黨之間的門爭和衝突集 中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反對黨化軍隊和黨你教育。早在國民黨改這之初,蔣介石決定 在軍隊中成立國民黨黨部,以加強對軍隊的控制,這一做法灌至2雷麗的 反對。雷震在〈自由中國}上撰文表示"今後的關民黨只是憲法下的 一個奮過政黨在憲政體制下, “黨和軍事上的關係矗少越好 援軍隊盟*化。在另外的一個報告中,當聽引述曹年黨在舜生的意見, ‘三民主義是闢民黨的主義不該列在學校的課程中,主張必須 廢除學校之三民主義課程,問時主張讓隊獲屬國家所有,盟民黨不該黨 化軍隊,並輝、立即撤消葷隊黨部。當攘的i這些觀點一出攏便遭到了蔣介 石和蔣經國的痛斥,說他是 H 受了共產黨的梭使,這是最反動的思想"。

(17)

政治學舉報萃的無 2005 年 2

JJ

1

a

209

約雖然受到蔣民父子的斥責,當震並未放黨自己的政治主張及《自由中關〉 的宗旨,反而利用《自由中國〉為輿論陣地,進一步對屆民黨的黨色教 育潛行批鈍。在 1952 年的月 16 日出版的〈自由中屬〉雜誌中,智麗發 表了徐復觀的〈青年反共救臨富的健全發展的商榷〉一艾。聽管文章並 最主張將救闢團裁轍,問H革對教盟關的發展提組建諱,如主張救罷盟主 任由教育部長兼任,數國關可以進入學校,但不應提礙正常教育等,偉 是文章的發表仍引起負責救關團的蔣經麗的聽怒。轉經閻公開宣稱徐復 觀與當震有“幫助共產黨之嫌楠、後,蔣升昂起放言 r{ 自由中齒〉社 內部有共產黨 J 。在蔣介石父子的壓力下,雷震和〈自由中國〉並沒有現 1蝠,反認對閣民黨的黨化教育進一步提出尖銳的批評。 1954 年 12 月出于目 的《自由中關〉第 11 戀第 12 期上,發表了?篇題為〈搶救教宵危機》的 文章。文章指責教育當間和蔣經盟與責的教盟廟,假借教育之名實行黨 先教菁'逼使體生背誦連篇累曠的乏民主輯、總理遺教、總統哥哥謂及宵 年教摺囂的各種&、讀恭椅子,還讓學生承擔救國國于遠的各種活動。文 章認為所有這些都嚴重干擾了學校正常的教育體制,因問哼籲“搶救教 育危機..呼籲“教育當盾和救圈閱不可假教育之名而行黨化教育之 寶"Jei鑫篇文章的發表後,聽介石勃然大怒,下令開除了智麗的路民黨 無籍 o 脫離了國民黨的雷襲和《白白中聽}雜話、在與盟民黨對抗的還路 上趣走錯遠 o 二、批評時政、反對蔣介石連任總統。 1956 年的月是聽介石的 70 大壽 o 在臨近大轉之時,蔣介石發表文告,要求各界向他進詣。{白鹿中 闢〉措.llt之機,推出〈親壽專號} ,邀請胡適、徐復觀、陶百川等著名串 串派知譏分子分別擠文,對蔣介石和國民黨當局提出建議和說評。〈祝蹲 II 薛化先:{(自由中聽)與昆主憲政) ,台北釋,稻鄉出版社, 1996 年版,第 82-泌賞。 24 玉樹觸書館擇自有眼公司編 EP

:

(合聲重大事件靶實) ,第 1 口商。

(18)

210 反對 i運動對政治文化轉型影響之研究:以台灣 195令 -19認為例 〉的社論向蔣介在提出三點建議:選拔繼任人才、確立賀任內腎、 寶行軍隊國家先,撤消軍隊中的關民黨黨部。期適在文章中則建議蔣介 石努力f乍一個「無智、無能、無為 J 的車位元首。{自由中閻〉對蔣介 志和園民黨的大體批評和建議,使該期雜誌出于自不久便在台灣引起轟 動,以至連印 13 版,發行數月之久 o 與此問時, <但由中閣}雜話、也正 式被驅民黨列為「散播嘩眾思想的聽人 J ' 25至此盟民黨當周日至三閱明白 的反對《白自中盟》所主張的岳由與民主,並對該雜誌的印制、發行這支 行公闊的壓制 o 從 1957 年 8 月紹, <自由中關》以「令日的問鵲 J 恩德標 題,推出了的館專題社論,對台灣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教宵等問 想進行系統的評論。殷海光教授在他拉筆的第…篇社論?是什麼,就說 什麼」中,批評國民黨以“國家利益"、“基本國策"、 H 非常時期" “緊急狀態" 、 “非關即共"等為借口壓輯話論自由 o 他還指出制政黨 即政府" 制政府即屋里家"的想法是錯誤的。他說: “…個國家以肉, 只可有一餾政黨的說法,是現在獨裁極機繞治的說法。在現代民主國家, …個國家以內,在同一時期可以有幾摺政黨。"政黨不等於政府,也不 等於關家。道樣,就把矛頓直接指向國民黨的一黨專制和蔣升右的個人 獨裁統治26 。 根據中華民國憲法第 47 條規定:緝毒克、副總統之任期為六年,連選得 連任一次, 1960 年是蔣介石第二任總統任期路溝之際 o 自由派知識分子, 自摺灣以聾,都反艷蔣介石離續連任,認為這樣會破害憲政體制。從 1959 年起, (自申中醫〉發表了一系列文章皮對蔣介在連任第三任總繞,並對 支持連任的詩論及行動進行社今IJ 0 雖然〈自由中國〉的反對未能阻止蔣 介石濯任, {自由中國〉的這語言論對於臨內傳播民主憲政思想, 衍醇化完: ((自由中國)與民主憲政) .第 139 頁。 26 -在樹置書印刷有限公詢編印: (台灣盤大寧件紀實) .第 119 峙。

(19)

政治學學報第四期 2005 年 2 月 1 日 211 仍然發揮獨特的作用。 三、籌組反對黨、挑戰國民黨的一黨專制。 胡適雷震等人很早就主張在台灣建立一個反對黨,以對執政黨進行 制衡。國民黨對〈自由中國〉及自由派知識分子的排擠、打壓和攻訐, 使得以雷震為首的自由派“意識到必須凝聚力量,意識到若是連進諜的 自由都不能被保障時,必須要形成實質的政治力量方才能有效監督國民 黨,才可能促使台灣政治民主的實現 27從 1957 年 4 月開始, <自由中 國〉雜誌一再發表文章呼籲成立反對黨。胡適是新的反對黨的設計者, 並為之取名「中國民主黨 J '雷震則不僅從理論上闡述反對的問題,而且 開始著手進行新黨的籌備工作。新黨的組建過程,也是大陸來台的黨外 人士和自由主義知識分子,與台灣本地的知識分子和地方性政治人物等 社會精英結合的過程。國民黨撤退到台灣後,一方面實行一黨專制的獨 裁統治,一方面叉在權力分配上歧視和壓抑台灣人,這使得台灣本土的 社會精英非常失望和苦悶。而〈自由中國〉反對一黨專制和獨裁統治, 宣傳英美式自由民主,引起了他們的極大共鳴。因此,隨著時間的推移, 以〈自由中國〉為核心的自由主義知識分子群體與台灣本地精英的結合, 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反對黨的成立將是這種結合的黏合劑。一旦自 由主義知識分子的自由民主思想與擁有本土群眾基礎的台灣精英相結 合,就能夠對國民黨的一黨專制形成強大的挑戰。 1960 年 4 月舉行的台 灣地方選舉中,由於國民黨把持選務和舞弊,促使台灣當地精英與雷震 等自由派知識分子聯合起來,共同籌備成立反對黨。 5 月 18 日,他們在 台北舉行的第四屆地方選舉檢討會上決定組織“地方選舉改進座談 會" 06 月 25 日選舉改進座談會正式成立,宣布立即籌組一個新的政黨, 為真正的民主而奮鬥, “務使一黨專政之局,永遠絕跡於中國 o 286 月 27 薛化元:“自由中國)與民主憲政〉第 149 頁。 n 玉樹圖書印刷有限公司編印: (台灣重大事件紀實卜第 129 頁。

(20)

212 反對運動對政治文化轉型影響之研究:以台灣 1950一 1990 為例 26 日,選舉改進座談會召開第一次會議,選舉李萬居、雷震、高玉樹為 新黨發言人,選舉李萬居、雷震等 17 人為召集委員,內定雷震為秘書長, 實際主持具體工作。此後,雷震等人多次宣布中國民主黨將於 9 月底或 10 月初成立。成立反對黨,無疑是在向國民黨的一黨專制挑戰,也是向 蔣介石的獨裁統治挑戰,已經超出了蔣介石所能容忍的範圍。不等反對 黨成立,國民黨當局就於 9 月 4 日以涉嫌叛亂的罪名逮捕了雷震以及《自 由中國〉的主編傅正等人。隨後, {自由中國》雜誌停刊,反對黨的籌組

也不了了之。

四、小結 《自由中國》雜誌在其存在的 11 年中,不斷對國民黨違反民主憲政原 則、推行獨裁專制的行為進行了不屈不撓的鬥爭,雖然〈自由中國》的 反對未能阻止蔣介石在台灣建立獨裁統治,但是,它無論在推廣自由民 主理念方面,還是在實際參與促進民主改革的政治運動方面,都發揮了 不可磨滅的作用,使大陸知識分子自五四運動以來的追求自由民主的傳 統得以延續。〈自由中國〉所宣揚的民主、法制、自由的理念深深地影響 了台灣一代知識分子, “其所播下的思想種子則影響了從 1970 年代開 始,逐漸再抬頭的政治運動" 。到雖然〈自由中國〉已經停刊,但它卻像 一不倒的旗幟,引導著台灣下一代青年加入政治反對運動,許多七八十 年代在台灣從事政治反對運動的領袖入物,像張俊宏、康寧祥、林正杰 等人都曾深受《自由中國〉所宣傳的民主憲政思想的影響。到 《自由中國〉在五十年代所追求、宣揚的自由民主理想未能得到實 現是由於當時台灣的社會條件還不具備。以農民為主體的農業社會、國 到薛化元: ((自由中國)與民主憲政〉第 391 頁。 E 參見任育德: (雷震與台灣民主憲政的發展〉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 1999 年版,第 332 頁。

(21)

政治學學教第四鎮 2005 年 2 月 1

a

2 日 民黨強大的專制機器、盟民黨推行的土地改革贏得農民的認同和臣民意 識的強化,經濟發展使國民黨政權政治合法性程度的提繭,這些都罪自 由民主的驢子在當時的台灣順利成長的障礙。進入七十年代後隨著台灣 社會能農業向現代工槃化都甫社會的轉型、中產階級的挂大以及全民教 育程度的提高,方使得自由民主的驢子有了合適的土壤和成長的錄件。 在這一模提下,民主、自由、參與等政治理念經憑一輪叉…輪政治反對 運動的宣揚和實踐,逐漸樓邊聽廣大民萃的思想之中,使台灣社會的主 流政站文化發生了轉變 O 肆、黨外運動的發展與民主導參與理念的傳播 台灣七十年代興起的黨外運動是民主參與等政治理念得以廣泛傳播 和實踐的軍要管道。所謂“黨外原本是與台灣地方選舉中非國民黨 候選人的泛稱。隨著一蛤無黨籍人士在競選中大蠶使用“黨外"…誨, 使得“黨外"一詞無形中成為無黨棄舊政治導議分子所共同使用的旗號。 進入七十年代後,這些無黨黨或在攝氏黨內部因上升途徑受悶悶退黨的 政治異議分子,通過參與選舉, 紛紛走上政治舞色,形成一股頗有影 響的政治反對擺動, i這就是黨外運動。 在白灣黨外運動的興起和壯大的過程中,台灣政治中的所謂“族群 情結"或“省籍情結"發揮著非常重要的{走進作用。由於關民黨政府來 自大陸,因此道或台灣政治結構的特殊性,那大陸籍人士控制著台灣政 治的上層權力,詣台灣地方政治精英的政治活動範醫僅限於台灣政治結 構中的中下層地方政協。台灣地方政治精英一蓋不溝於道睡不平等的政 治權力分配結構,隨著台灣經濟的發展和台灣本土人士經濟實力的輯 起,台灣的婚方政治精英們進而要求改變這種不平等的權力分配結構 o 在爭取擴大努力的門爭中,台灣地方政治精英為爭取台灣人民的支持, 極力弱點和鼓吹這種政抬不平等,台灣政治中也就有了所謂的“當籍,情

(22)

214 反對運動對政治文化轉型影響之研究:以台灣 1950一 1990 為例 結"。由於“省籍情結"在台灣政治中具有非常強的情緒影響力,因此, 在黨外運動發展的過程中, “省籍情結"往往成為台灣地方政治精英用 來爭取民泉、爭取政治權力的一種工具,有力地推動了台灣政治反對運 動的發展。 在黨外運動初期,從事政治反對運動的黨外人士和知識分子主要通 過創辦刊物、參與選舉、集會、演講、座談、遊行示威等方式宣傳民主 政治理念,不僅從思想和理論上削弱了民泉對國民黨威權統治的合法性 認同,而且也對普通台灣民泉政治觀念的變化產生影響。民主理念在黨 外運動中被廣泛的傳揚,提高了民泉對民主、參與的認同,逐步催化了 台灣民康的民主意識和政治參與意識,促使越來越多的台灣民泉擺脫傳 統臣民取向的束縛,實現精神解放,成為台灣政治民主化的支持者和政 治活動的參與者。 一、七十年代初的議政風潮與黨外的帽起 自雷震案之後,整個六十年代,台灣的政治氣氛都是低沉的。進入 七十年代後,台灣社會變遷加劇,台灣的中產階級開始成為社會中的一 支重要力量。尤其是中產階級當中那些受過高等教育、嚮往西方民主制 度的中青年知識分子,具有強烈的民主訴求和政治參與意識,要求改革 台灣的政治制度。在七十年代,這種要求政治改革的力量的重新幅起, 是以兩種方式同時進行的,即創辦政治刊物和參加競選活動。 在近代以來的中國歷史上,知識分子向來扮演著政治改革或革命的 鼓吹者和旗手的角色,他們以敏感的政治意識、豐富的理論知識、強烈 的政治責任感和堅定的政治勇氣引導、啟蒙廣大民泉,推動革命或改革 的進行。正如杭廷頓所分析的那樣,知識分子是中產階級中最具革命傾 向的部分,他們是天生的反對派, “只要他們一出現,就扮演著潛在的 革命角色而在現代化中的國家或地區, “革命的知識分子的存在是

(23)

政治學學報第四期 2005 年宮月 1 日 215 一個普蟬的現象" 31 0 1:二十年代正處於現代先還程中的白糖,知識分子問 樣發揮了諸種革命佳作用,即溝通對辦刊物,議請持政、竄傳民主、反 對專制、推動台灣政治觀度改革。七十年代前半期具有代表性的政論刊 物有〈大學〉雜誌和〈台灣政論卜 〈大學〉雜誌部刊於 1968 年,在蔣經盟較勵青年“暢古國是"的攪 動下,於 1971 年冗月改組成為政治性雜誌和背年知誠分子發表對時局看 法的陣地。改組後的《大學〉雜瑟縮羅了個括丘宏達、陳鼓應、徐f言良、 張俊宏、楊國樞、關中、包爽洪等在內的一批台樹當時學衛、:企業界的 青年才俊。他們暢宮時政、鼓吹民主,在〈大學〉雜誌中相繼有出: {台 灣社會力分析〉、〈輯是淨當》、〈輯是九論》等時政論文,提出政治革薪 主張。體管〈大學〉雜誌的組成人員和撰輯人多為國民黨員,其政拾主 張位是提倡國民黨內部的自土高下的改革,因此不能算完安全意義上的黨 外刊物,但是它文不是關i民黨控制下的言論工具,具有強烈的民間性質 和黨外特徵〈大學〉雜諒所推動的政治革軒的理念,對當時大學校欄內 的青年學生,有相當大的影響力,陌旦〈大學}雜誌的的許多組織人典 和撰攝入後來也都脫離了罷民黨,從黨內走向黨外。紹說i注冊言, {大學} 雜諒可以說是為黨件還動的發展壯大準備了理論和幹部基礎。 在關民黨的分化瓦解下,從 1973 年閱始〈大學〉雞誌因內部分裂前 衰落。代替〈大學〉雜誌填補台灣黨外言論真空的是一本名詞其實的黨 外雜誌 -1975 年§月創刊的〈台灣政論} ,它是由當時著名的黨外立法委 具黃估分擔任發行人,農寧祥任社長。〈台灣政論〉是當時黨外人士評擊 關民黨專斜體制、影響民泉觀點、擴大黨外人士影響的輿論陣地 o 與〈大 學}雜話、相比. {台彎政論〉的話論更激進,對國民黨的批評更激恕,自 而也覽受社會關注和觀起,割了第五期發行量已經有五萬份之多 o 啦正 31 饗繆爾籠統廷頓: (變革社會中的政治秩序〉五播出報社, 1988 年版,第 283 頁 32 玉樹蠶書印刷有限位青編印: (台灣重大事件紀實) ,第 i 辱。服。

(24)

216 反對運動對政治文化總單影響之研完:以台灣 19岱… 19部為例 由於其言論油激,超過了國民黨的容忍限度,使該刊僅嘩發行五期說 被勒令停刊。雖然如此, <台彎政論〉卻發揮了凝聚黨外人士與知識分子 的橋操作用。正如雜誌社社長康寧祥所當: “借著《台彎政論》這個橋 襟,在從民盟五十八(1 969)年的幾次選舉以來,已經形成的新生在野政治 人物,與從〈大躍〉雜誌時期鼓搗改革i草動分住出來的知識分子,才得 以結合,這個結合使黨外的力量、黨實攪高了"。這種在野的‘力,與 ‘理,的結合,咐預示著台灣自由民主躍動將面臨著一個新的轉變 33 黨外人士走上政治舞台、參與競澀活動,則是在康寧祥與黃倍介 1969 年競選台立市議員和中央民意代表成功後漸漸活躍起來,組成為台灣政 治中一支亞人注目的力量 o 1972 年農寧祥在台立市以高票當譯立法委 員 Q 除康寧持外,在中央和地方選睡中競選成功的黨夕令人士還有:許世 賢、黃順興、張淑真當選立法委員,質天福、張春另當混為觀大代表。 這些黨外人士;在競選、參政、問政的過程中,以為民請命的姿態,犀利 尖刻的糞詩話詣,使人耳目一新,由使當外人士名聲大農 o 1975 年 11 月 至 12 月,台灣舉行第二屆增額立養選舉,康寧祥、黃借分等黨夕令人士借 助《台灣政論〉對國民黨展開抵評,授不斷至2各地發表競選擴講,營造 聲勢,最後皆再次當選。經過 1969 、 1972 和 1975 年這三次還舉,參選的 黨外人士不懂油油辦雜誌與民主派知識分子相結合,間且黨外人士之間 也相互幫助支持。在這一過程中,黨外力量不斷擬聚,絡於形成了一股 日益攜起的、與路民黨相抗衡的抖黨外勢力" 為壓制黨外還動的發展,國民黨政府採取了一系列鎮聽錯菇。在 1975 年選舉結束不久, <台彎政論〉就被勒令停刊,此後,相繼將幾{立在選舉 期間大肆攻擊閣民黨的政策、政治體制乃至蔣經國本人的肅外參選者逮 擂持芳自 O 國民黨對部分黨外人士的鎮壓並未遇 I1: i主黨外勢力的發展勢 }3 玉樹闡蕭印刷有限公司編印: <台灣室最大舉件紀實卜算 141 峙。

(25)

政治學學報第四期詣。 5 年 2 月 1 日 217 '畢竟此時台灣的社會與五十年代相比已經發生相本性的變化,尤其 重要的是以中小企業家、經蠅、中高級技術人員和知識分子組成的新興 中產階級自益壯大,由於 H這些人擁辛苦完整的學歷,醉心於盟方民主制 ,對園民黨的說治架構、理論體系、價值標準均持在異議,胸中蓄積 著強烈的政治參與意議,進絕不是暴力手段情能壓制的。 i這樣一支中產 階級隊伍的存在,奠定了台灣黨外運動的社會基礎'1Q決定了黨外的,聽 仆厲起,生生不息"。如本權如此,黨外人士在關民黨的打籃之下反而越 戰鸝勇,問情和支持黨外勢力的民泉越來船多,黨外勢力的影響騙來越 大。在黨外讀動的影響下,台灣民眾的政洽取向也在潛移默化中發生變 化一政治參與取向逐漸代替了傳統的臣民取舟,越來艙多的民累被訓 練、培養成具有現代政協學與意識的公民。 二、黨外連酷的發展及其對民累影響的擴大 從 1977 年的地方主選舉開始,黨外選動蓬勃發展不歸導致黨外勢力與 關民黨當局之間的衛突,使“台灣問始准入一揖軒抗和動蕩的年代 35 1977 年的台灣控方選舉要選舉出五項地方公職人員:鄉鎮長、縣市 長、縣市議會議員、衛議會議員和台北市議會議員。以往的地方選舉往 往告單民黨包瓣,高此次選舉,則由於黨外勢力的形成使得選舉活動有 了激烈的競爭氯氣 o 競選開始後,為相互幫助,黨外人士腰間全齡大串 聯,康寧祥、黃倍升、黃JI隕興等黨件立法養員以立委的身份東奔西走、 南下北上,到處逃過演議建其他黨外候選人助選。一些在醫民黨內部上 升受盟的政治精英,如許借良等退出閣成黨,加入至5黨外的行列 , tJ黨 外的身份參與競選,使競躍的氣氛更鐘熟知。一些黨外接選人也“不失 時機地為自己塗上了群眾代詩人的鴻影,勾翻出民主旗手的臉譜,並以 H 黨嘉樹: (關民黨在台灣卜海口: î萬海出版公悶, 1991 牢騷,第 580 頁。 35 盡是南搗:(台灣政治轉型之話) ,第 146 漓,北京: ~t京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博士論 文, 1993 '未出版

(26)

218 反對運動對政治文化轉型影響之研究;以台灣 i 街心寸的。為例 站方利益保護者的身份出現。(童們儼然要做搗照亮過去黑暗的燈塔,並 要為群累的現在辯解,為群眾的將來謀觀"。道樣"台灣各地競選的 氧氣被越惕起熟,老百姓也被襲攬在火熱的選舉戰之中" 。據報導,在 這次選舉中,選民的投票事很高台北市的投票率達到刀.56% '台灣省東 80%以上且這說明,在集散件候選人與國民黨接選人的競爭中,更多的 民眾被動員紹來參與到具有一定現代民主成分的政治活動中來,這無裝 有利於發與者政治取向在台灣民眾中的形成。 在盟民黨的投期專制親治之下,廣大台灣民眾倍安驛站,他們海望 ,渴望新的政站主張、新的政治形象,陌這些黨外人士不僅其有較 高的體歷、文化修養和政治素蟹,而且善於把新的現念、學識融入他們 的政治主張中,他們的政恰形象和政治主張吸引了大批民眾的支持。尤 為交出的是在這次潛舉中,支持許借良競選繞輔縣縣長的廣大選民,因 1襲接聽民黨躍舉舞弊聞導致國攻、焚燒中壢市警察分冊的“中壞事 件"。這一事件表明,在黨外運動沖擊下,民主意識剛剛覽館的台灣民 眾正在灌入政治參與的初級階段一獸,情參與階段。這種帶有激|誨的政治 參與行為使導致台灣政抬轉型期此類智民衝突事件的主嬰原置。當然, 隨著台灣政治制度的民主化和選舉管道的暢通、合增住、規範化,聽眾 的政治參與將逐漸由激情參與轉變為更為成熟的理性參與,聽將意昧著 白糖參與者政治文化的真正形成和政協文化轉型的成功。 在民眾的熱情支持下,黨外接選人在這次選舉中獲得攝大的勝利, 共獲得是韻縣市民職位, 21 個音議員席岳和 6 個台北市議會的席位。中 壢事件以及這次選舉的巨大勝軒,轍大地鼓舞了黨外勢力的信心和熱 情,興起了…投參政的熱觀。而國民黨內的一點急於出頭但叉上升無門 的青年精英脫離鷗民黨,走黨夕半路線, {覺得黨夕串連動的力盤迅速增強, 單:在樹圖書印刷有限公詢編印: <白灣重大事件紀實).棋 144-145

w-

0

(27)

政治學舉報第白熱 2005 年 2

A

1 8 219

黨外還動位逐步走向高潮。 1978 年台灣將舉行增額中央民意代表的選舉,除康寧祥、 黨外先驅繼續競選連任外,一大批黨井新秀,如:撓嘉文、陳鼓廳、主 拓、張德銘、辣婉真、黨煌雄等人也雕拳擦壤,躍躍欲試,裝備上師參 與競選。為幫助黨外使選人擺脫競選中單兵作戰的困境, 1978 年 9 月 外人士決定成立“台灣黨夕令人士助選圈, E詞它負責向黨件候讓人提供 繞一的兢選標語、安排~迴助選和相互支援。 10 月 31 日助選罷提自…系 列政治建議作為黨外候選人的共同政見,其主要內容程括:徹底遵守憲 法規定,中央民意代表全聞改選,省市長直接民選,軍隊國家化,司法 獨立化,開放報紙雜器,言論出版自由化,參政自由化,開放黨漿,解 除戒嚴令,大裁政治犯等等。 11 月 24 日成立合當黨外助選鹽總部,的黃 倍于?擔任總聯輯人,施明德任p總幹事兼發古人 G 助選觀組織完鶴, 美工組、資料組、英文毛主諧、選訊總輯輯、總務組等,自此,黨外助主義 觀也可以看作是“黨外人士組織政黨的一種準備和演習 37在黨外助選 闋的幫助和協調下,黨外候選人紛紛連站各種轉款餐會、政見演講會、 逃過助選等方式發表政見,或動用軍傳車在街頭廣播宣傳、散發傳單來 吸引過在群眾。黨外投選人油油這學活動深入民間進行參與動員,邊, 步喚醒了農眾的政治參與意識,競選氣很熱罰;而高漲。 就在黨外候選人全力以赴進行熱火朝天的競讓活動之時, 19咒年 12 月 16 日中美發表建交公報,美圖宣布與台灣當局慚絕外交輯係 o 而對這 一圈局,蔣經蟬立即覽布台灣處於緊謗、狀態,下令增額中央民意代表選 舉純期進佇'要求立即停止一切競選活動。這樣,黨夕令人士轟轟烈如拉 起的競選活動覆嘎然而止,黨外助選團也隨之夭折。儘管如虹,通過 1~t. 次競選活動,黨外人士乘機提出了起合民眾要求的政治主張,國鈍,也 37 玉樹闢書印刷有限公詢編印: <台灣讓大事件紀實實卜第 159 頁。

(28)

220 反對運動對政治文化轉型影響之研究:以台灣 1950--1990 為例 獲得越來越多民眾的認同,在台灣社會中形成一支日益壯大的黨外支持 者隊伍,黨外運動的群眾基礎越來越雄厚。 自從國民黨宣布取締一切競選活動、中央民意代表選舉延期後,黨 外運動也開始發生分化。以康寧祥為首的溫和派主張循序漸進,以理性 鬥爭的方式為主要手段以達到參政、議政的目的;而以黃信介為首的激 進派則堅持走以“群眾連動" 、 “街頭鬥爭"為方式的道路,準備“再 來兩次中壢事件 38這種激進派的觀點逐漸在黨外運動中佔據了上風。 黨外勢力利用每一次機會,採取各種方法,掀起一場叉一場同當局對抗 的群眾運動,以擴大黨外勢力的影響。 1979 年 l 月 20 日,著名地方實力派人物、與黨外勢力有密切聯繫的 余登發父子被當局以“涉嫌匪諜吳春發案"逮捕。余登發父子被捕立即 引起黨外人士嚴重關注。為聲援余氏父子,黨外人士於 1 月 21 日緊急聚 會,共同發表“為余氏父子被捕告全國同胞書譴責國民黨對余氏父 子的迫害,並於當天下午由許信良、張俊宏、林義雄、黃順興、陳鼓應、 王拓、施明德、姚嘉文、陳婉真等著名黨外人士集合南下和一些地方人 士到余登發的家鄉高雄縣橋頭鎮、鳳山等地高舉標語、散發傳單,舉行 遊行示威活動,要求國民黨當局無條件釋放余氏父子。雖余氏父子最終 被判刑,但黨外人士利用這一事件為余氏父子仗義執言,挺身而出的所 作所為贏得了一些群眾的支持,從此引發了黨外舉行的一系列“走上街 頭"活動。 1979 年 7 月 16 日,黨外人士借詐信良被當局彈劫、休職一事, 在中壢市為許信良舉辦生日晚會。黨外演說家在聚會上輪番發表演講, 並散發黨外編輯的地下報紙和政論書刊。此次聚會吸引群眾達兩萬餘

人,足見其影響之大。

面對黨外勢力的這種利用群眾、走上街頭的門爭方式,國民黨一方 "玉樹圖書印刷有限公司編印:(台灣重大事件紀實卜第 169 頁。

(29)

政治學學報第草草期 2005 年 2 月 1

8 221

面謀持克制,另一方面也在尋找機會予以反擊。詣黨外入I卻被指頭運 動的巨大轟動效應用鼓舞,加大了發動群眾運動的力度,經於引發了黨 外;草動的高潛一轟動一時的警民館突事件一高雄事件或稱美麗島事件 o 高雄事件的發生與黨外激進漲主辦的《美麗島〉雜誌有著密目的關 係 o 政治性報刊雜誌一直是影響民眾觀點、動員民累的重要工具。在同 國民黨進行門爭的過程中,黨外人士深切體會封 H我們應該辦一份黨外 機聽報" (黃信介語) 0 391979 年 3 丹,園民黨當時宣布解除對雜誌的禁 ,黨外人士立即開始館辦雜誌的準備工作 o 8 月 15 日白質信介任發行 人,許借良任社長,呂秀蓮、黃天福任副社長的{美麗島〉雜話對啊。《美 麗島}雜誌以社娶的影式組成,它的社委辦乎包括了大各數黨外知名人 ,在實質上具有政黨的雛形,戒者如黃龍1r所說的“在娃一個還沒宿 黨名的黨"

JO

黨外人士頭游〈美麗島〉雜誌以頂禮方式影響和動員群眾。一是以 刊物為輿論禪地發表影射、抨體關民黨專輯說泊、標榜民主人權的文章。 該刊在發刊詞中聲稱“讓民主永連成為我們的政治制度是台灣一千八百 萬人民對中華民族問能作的最大貢獻,更是我們新生代追尋擎的方向" 在專制制度的壓抑下,那蛙反對專制、宣據民主的報刊特別受一般民眾, 尤其是青年的歡遍。以皮專輯、爭民主為旗號的{美麗島〉雜諒,其創 刊號便銷售了六萬三千本,第二期連起九萬份,第三期即笑破十萬本大 閥,發行蠶高居雜話、類第二名,僅次於〈電視遁刊} ,由1It足見其影響之 廣泛。〈美聽島}雜誌無疑成為黨外勢力影響民泉敢治理念、動聽群眾參 與反專制鬥爭的重要工異。〈美麗島〉雜誌影響和動與民眾的第二蟬方式 是在全會各地成立《英麗島}雜誌服務處,報務處不僅負責銷售雜誌' "呂秀錯: (重審美麗鸝卜台~t :前樹的版社, 1997 年椒,劉 81 頁。 40 艾琳連: (數還!台灣反對連動總、說粥,台 ~t :前提寄出版鞋, 1997 年版,第;但頁。

(30)

222 反對運動對政治文化轉型影響之研究:以台灣 195令 -19能為 1~J 話且其更重要的使命說是組鐵群農聚會和演講活動。在短短的問餾月時 鵲撞, (美麗島〉雜話、在全省 21 倡縣市成立服務處,各增服轎處說給舉 辦一建串的群是位演譚聚會,邀請黨外名士登台演講, 家們何有疲於奔命,應接不暇之蕾問“各地問情支持黨外的民眾, 寄1]宿意猶未盡的不過癮" 。剖 面對;這種興旺的發展情形,黨外集團開始“沉偎於自我感覺良好的 幻象之中,燥熱的情感使他們距離理智趙來越爐,政治發燒熱度猛增

加! "叮 979 年 12 月 10 日是世界人槽紀念日,以《英颺晶〉雜誌為當的

黨外辦力決定借此機會在高雄舉辦一次大規模的群眾集會。高雄市 懈的第二大城市,人口 130 多萬,在這裡舉辦群搜集會對黨外魄力而古將 挺有聲勢,也將更刺激 o 在國際人權日的前福間, (美麗島》親諧、的講雄 服務處向當局申請舉行三萬人的集會選行遭拒絕 o 體管如攏,路路朧的 然擬出宜傳車在高雄街頭大肆宣傳,邀請市民參加集會,再接警方對巖 陣以待,準備鎮暴。 12 月lO B 爾百多位黨外人士從台灣各增控對高雄, 晚 7 點,人權大會閱始後,黃這介、魏嘉艾等人上台演講,台下反對鹽 、爭取人權的口號響成一片,數萬民眾的情緒被續得火熱。關 著車態的發展黨外人士已經沒有能力控制群累的情緒和活動的純轍, 民眾與警繁的對峙中,暴露L發生,數百名警察受傷。 會的高雄事件或稱美麗島事件。

,

(美麗島》雜誌的組織被瓦解,黨外擺動的生接傾蹲人灑 到濯捕,黨外運動陷入低潮。然而,數萬民眾參加購外組織的集會也說 明,相當一部分台灣民眾已經被黨外勢力鼓動起來, 制統、泊、泊求民主、參與的政治意識。 1979 年的高雄事件對於黨外擺動 只是一個暫時的挫折,而藉著隨後的當局對涉案黨外人士的合開審 圳的努蘊: (盤審英腰島) .台北:前衛出版社. 1997 年服,黨 97 鈍。 42 樹輔嚼印鵬有限公司攜印:(台灣重大事件紀實> '第 171-172 腎。

(31)

政治學舉報第\!9期 2005 年 2

J1

1 日 223 判以及台灣各大媒體的充分報導,不僅使黨外擺動所宣揚的政治價個觀 得至2廣泛傳揚,認且也使黨外人士贏得廣泛的問?禱。在審判席上,黨外 人士和他們的律師在跟體和廣大民眾面前極力抨擊關民黨當昂的專制統 治,道簿自己的政治主張,使黨外勢力的思想和言議蘊攝報紙、雜誌、 廣播、畸視等轉播媒介的訝,餾報導得到迅速和廣泛傳播。這次審判制對 於整體(台灣)社會的當擊與引發的回纜,勝過悶年以來的(黨外) 動的總和" 。的另外,過油這次大審判,黨外擺動的新力量應還詣生。 在審判中為黨外人士辯護的律師,如江鵬堅、謝長廷、陳水盾、尤、清、 張俊雄等開始走上臨台,成為黨外運動的主要角位。一些宵年、學生在 科耳聞目睹了美麗島戰件的始末,傾聽了黨外人士的政治宣傳"後,“成 為新…代黨外勢力的中醫分子"。科 三、小結 總之,七十年代的黨外草動通過館辦雜誌、發與競選、舉行各種群 眾性集會等方式使越來競多的台灣民蒙受到民主參與理念的挽躍和鼓搗 參與寶路的哥哥轍,並成為民主行動的支持者和發與者。雖然當時在民眾 對黨外勢力以及民支運動的文持中,時!裔的成分大於理性的成分,個畢 竟意味著國民黨威權統治體制下部分民眾的政治觀念開始發生變化,關 民黨專輯政權在民泉心目中的合法性正在被黨外運動的宣傳、抨擊所一 點點地削弱。道:蟲…次又一次的參與黨外運動、投票支持黨外接選人, 使支持黨外運動的民眾開始形成明確的政治護利麓織和政站參與意識。 就此諾言,七十年代的黨外運動在宣傳民軍理念、 f是進台灣民眾的思想 解放和政治參與意識形成方頭發揮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的艾琳議: {數盪!台灣反室主擺動總批判}第 99 頁。 44 玉攝輯嚼印刷有限兮穹編印:(台灣重大學件紀實) ,第 198 頁。

(32)

224 反對運動對政治文化轉空影響之研究:以台灣 1950一叫做為例 棍、民進黨成立對台灣政治文化轉型的影響 民進黨是黨外勢力在黨外躍動發展的基踏上於 1986 年成立的台灣政 治體制中的第一個反對黨。隨著民混黨的成立,台灣政始逐漸從閥民黨 的一黨專制進入闢黨競爭的政黨政治時代。競爭d陸政黨政治的運符與實 鵲是民眾接受政治參與語I[鏢,黨回民主意識和公民權利意撮,形成參與 者政治文化的關鍵階段。在競爭性政黨政治時代,民選黨要想、成功,就 æ,須改贊普通民祟的政治翱念,龍之認同民主政治、政黨政福的理念。 只有使民主、參與等理念深入人心,成為台灣民眾基本的政治價值觀, 民這黨才有可能真正打破國民黨對權力的蟬斷,通攝政黨競爭,在民眾 選窮的支持下,實現輪流輯致,由在野黨變為執政黨。自說,組黨成功 後,民進黨不僅利用各種機會、場全離續抨擊國民黨的專制體缸,推動 台灣的民主化改革,而且還不通餘力地繼讀通過參與競選、群眾運動和 利用傳播媒介等方式宣搏現代民主程念。客觀而言,盤管 1987 年台灣解 除黨禁後有累多的黨派成立,但是只有民進黨…直是台灣主要的反對 幣,甚至成為執政黨 o 焉旦在海…過程中,從黨外反對運動器礎上發展 起來的民進黨在推動台灣民主龍、進行的民主宣傳以及推動民主意識和 政治機和及政治學與意識在台灣民眾心理中進一步鞏聞和強化方冊,發 揮了特別聽耍的作用。 民進黨的成立是媳立在高雄事件後黨外草動繼續發展的基嘴上的。 在 1983 年中央民意代表議舉前,由於黨并勢力中的溫和漲和激准派陷入 黨童的派系喬突以及黨外候選人協調不良、動聽不足,使黨外在還次選 戀中獲得的席位減少了一半。這一結果便黨外人士深惡設立…個常設性 組織的必要性。 1984 年 9 月,黨件公職人損失共政策研究會成立 o

1985

年黨外公職人損公共政讀研究會與黨外露輯作家聯誼會共同組織“ 1985 黨件還難後援會負責黨外蜈選人的提名推荐,結果證明相當成功。 1986 年黨件勢力得悉闢民黨當局準備開放黨禁,黨外中的溫和派康寧持

(33)

政治學學教第凹期 2005 年 2 ~ 1 日 225 系與激進的新潮流系相繼舉行車且黨說明會,積極展聞組黨活動。 198草坪 9 28 日黨外選購後援會在台 ~t舉行推荐大會,擬向社會各界雖荐黨外候 選人,參加年底中央民意代表選轍。在駐次會議上,黨外人士突然宣布 組織新黨…民主進步黨,民進黨即告正式成立。對於民進黨搶在關民黨 政府解除黨黨之前宣布成立…事,富民黨從台灣政治發朧的大局出發, 採取了寬容的政策,默認、民進轉成立的事實。這樣,民進黨的成立也就 意味著急灣政治開始灌入競爭,陸政黨政治詩代。 民主進步黨自稱是一個民主的政黨,也是一餾進步的政黨。 在其黨綱草案中提出了保障鑫本人權、確立躍民主權、聽立權力分立與 制衡、健全政黨政治、保障新聞自胎、肯定集會純社自由與自發性還動 等基本政?自主張。民進黨強調, “人是關東及社會輯度的中心。人並不 是為國家及社會制度而生存,國家及社會制度才是為人間生存"。自此, 應該維護基本的人權與自晶。不偕如此,“人民是關家一切播力的來源, 對於各議議會僅定期授權付託,應按時全面改躍,議會制定法律決定政 策必須符合民意 “政府對人畏負贅,人民有權監督更換"。 張和原則反映了現代流行的民主政治理念,民進黨將造陸政治理念作為 黨的織領並灌輸給它的黨員及廣大選民,必將有力地推動這藍色民眾及政 治稽英的政治文化取向轉巒為參與者敢抬文化。 在黨夕串連點基礎上成立的民進黨,繼承了黨外運動的政治追求,啦 繼承了黨夕幸運動的社會基礎。台灣的“黨外還動能生存、甚壯,以致經 黨,主勢是由於台灣經濟與社會的琨代化而台灣現代化所組撓的新 興中產階級和受過教育的都市勞工階級是黨外運動和民提黨的主要社會 基礎。首先,黨外揮動和民進黨的領導讀導人完全為新興中產階級,黨 外或民進黨的積極分子和支持者都來自新興中產階肢,還有…蛤年輕的 峙瓶蠶論壇出報社編輯養員會: <攤聽講黨內幕}廳發出報社,第 28-29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Students are asked to collect information (including materials from books, pamphlet from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Department...etc.) of the possible effects of pollution on our

H., “Notes on the Religious, Moral, and Political State of India before the Mahomedan Invasion, Chiefly Founded on the Travels of the Chinese Buddhist Priest Fa Hian

The research data are collected by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analysed in electors’ opinion with political party of candidate,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edia,

Although Taiwan has become an observing member of WCO in 2006, the government has not only actively cooperated with SAFE policies, but has also joined in the AEO

Harvey Michael &amp; Novicevic Milorad(2002), “The role of political competence in global assignments of expatriate manager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anagement Volume: 8, Issue:

Due to the high technology change and rigorous global competition environment, the dynamic customer preference needs and short product lifecycle intensify the

Formal theory, causal inference, and big data are not contradictory trends in political science. Inside the turk: Understanding Mechanical Turk as a

However, some basic and profound problems that have been addressed by political theorists still lack attention of practitioners in Taiwan, which may have created an misunderstan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