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台灣校園數位落差:以師生為世代區隔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台灣校園數位落差:以師生為世代區隔之研究"

Copied!
15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交通大學教育研究所

碩士論文

台灣校園數位落差:以師生為世代區隔之研究

Digital Divide on Taiwanese Campus:

Research on Generational Segmenta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研 究 生:蔡 元 泰

指導教授:周 倩 教授

(2)

台灣校園數位落差:以師生為世代區隔之研究

Digital Divide on Taiwanese Campus:

Research on Generational Segmenta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研 究 生:蔡元泰

Student: Yuan-Tai Tasi

指導教授:周 倩

Advisor: Chien Chou, Ph.D

國立交通大學

教育研究所

碩士論文

A Thesis

Submitted to Institute of Education National Chiao Tung University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In Education August, 2008/8/27

Hsinchu, Taiwan, Republic of China

(3)

台灣校園數位落差:以師生為世代區隔之研究

研究生:蔡元泰 指導教授:周 倩博士 國立交通大學教育研究所 中文摘要 數位落差的問題自電腦進入人們的生活時就已經存在了,隨著資訊相關產品 的普及和網際網路的興盛,落差的問題未曾解決,而影響層面及範圍也逐漸擴 大,成為每個邁入資訊社會的國家不得不關注的議題。 回顧過去相關文獻,目前台灣大部份的數位落差研究多是針對性別、收入、 年齡、教育程度及地理位置等人口統計學變項的差異進行研究,而針對校園內數 位落差的研究,主要是著眼於不同背景學生間的差異,尚未針對校園師生之間落 差之研究。 本研究以台灣地區國小、國中及高中職(含綜合高中)之教師及學生為研究 對象,旨在瞭解網路世代學生與非網路世代教師間,是否因為世代不同,在數位 科技產品的近用、擁有及使用、網路使用目的、網路使用行為及資訊應用情形等 面向上存有差異現象,進而瞭解校園內世代數位落差現況。 本研究採立意抽樣問卷調查法,以研究者自編之「台灣校園數位落差調查問 卷」進行調查,並將回收之有效問卷1414 份(教師 584 份,學生 830 份)進行 統計分析。本研究主要結果如下: 一、在數位科技產品的近用及擁有上,教師均高於學生;使用上教師與學生 之間則無差異存在。 二、網路使用目的上,在「尋找工作或課業資訊」、「尋找生活相關資訊」及 「買/賣商品」的動機上,教師皆比學生強烈;而在「休閒娛樂舒壓」、 「與其他人溝通」、「展現自己」及「下載軟體、音樂、影片」等動機上, 學生比教師強烈。 三、網路使用行為上,在「溝通分享」、「遊戲」及「搜尋」等面向上,學生 之行為頻率均高於教師;在「收集」、「購買及販賣物品」及「使用電子 郵件」等面向上,教師之行為頻率高於學生。 四、在資訊應用情形上,教師的得分高於學生。 五、不同世代數位科技產品近用及擁有上,最年輕世代不及較年長的世代; 使用上各世代間差異不大。 六、網路使用目的上,在「尋找工作或課業資訊」、「尋找生活相關資訊」上, 8 年級生動機最不強烈;而在「休閒娛樂舒壓」、「與其他人溝通」、「展

(4)

強烈;在「買/賣商品」的動機上,則是 4、8 年級生不及 5、6、7 年 級生強烈。 七、網路使用行為上,在「溝通分享」、「遊戲」及「搜尋」等面向上,年輕 世代行為頻率最高;在「收集」、「購買及販賣物品」等面向上,6、7 年級生行為頻率最高;而在「使用電子郵件」上,則是6 年級生行為頻 率最高。 八、在資訊應用情形上,6 及 7 年級生最好,4 年級生最不好,8 年級生則介 於中間 。 最後依據本研究之發現與結論,對學校行政單位、教師與學生及後續研究者 提出建議。 關鍵字:數位落差、網路世代、近用、世代數位落差、世代間

(5)

Digital Divide on Taiwanese Campus:

Research on Generational Segmenta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Student:Yuan-Tai, Tsai Advisor:Chien Chou, Ph. D. Institute of Education

National Chiao Tung University

Abstract

The issue of digital divide has existed when computers first came into our life. Despite the diffusion of information products and the popularity of the Internet, the issue has never been solved and the aspects of its influence keep enlarging, which makes it a major concern that every nation on the way to information society must be confronted with.

In the review of past research, it is found that most of the studies examined the differences among demographical variables, such as gender, income, age, level of education, and geographical region, while others focusing on digital divide in school investigated the differences among students’ background. There has not yet been any study focusing on the divis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on campu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if digital divide between non-Net- generation teachers and net-generation students exists, focusing on the following variables: the access, possession, and use of digital equipments, web-usage purpose, web-usage behavior, and information application. This study shed light on the intergenerational digital divide on Taiwanese campus.

This study used stratified purposive sampling method and a survey questionnaire developed by the researcher to collect data. A total of 1411 valid responses (584 teachers and 830 students form elementary, junior high and senior high schools) were collected and analyzed.

The major findings are as follows:

1. On access and possession of digital technology products, teachers have higher access and more products than students, but there is no difference on usage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2. On web-usage purpose, teachers have stronger motivations than students in three dimensions: “look for work- or school-related information”, “look for daily life information”, and “buy/sell products” . On the other hand, students have stronger motivations on “entertain and relax”, “communicate with others”, “express yourself”, and “download software, music, and video” than teachers.

(6)

three dimensions: “communicating and sharing”, “gaming”, and “searching”; teachers use more frequently on “collecting”, “buying and selling”, and “using e-mail” than students.

4. Teachers get higher scores than students on information applications.

5. On access and possession of digital technology products, older generation have higher access and more products than the youngest generation (those born between the years of 1991 and 2000); but there is not obvious difference on usage between generations.

6. On web-usage purpose, those born between the years of 1991 and 2000 have weaker motivations than others in two dimensions: “look for work- or school-related information”, “look for daily life information”. Younger generation have stronger motivations on “entertain and relax”, “communicate with others”, “express yourself”, and “download software, music, and video” than older generation. People born between the years of 1951 and 1990 have stronger motivation on “buy/sell products” than the others.

7. On web-usage behavior, younger generation use the Web more frequently than the others in three dimensions: “communicating and sharing”, “gaming”, and “searching”; people whose birth years from 1971 to 1990 use more frequently on “collecting”, “buying and selling” than others; those born between the years of 1971 to 1980 use more frequently on “using e-mail” than the others. 8. People born between the years of 1971 and 1990 get the highest scores, those

born between 1951 and 1950 get the worst scores, and those whose birth years from 1991 to 2000 get the middle scores.

Finally, based on the findings and conclusion of this study, we draw implications for school administration, teachers, students, and make recommendations for future related research.

Keywords: Digital Divide, Net Generation, Access, Generational Digital Divide, Intergenerational

(7)

謝 誌

能夠完成這本碩士論文,要感謝的人實在太多了。離開大學十多年後再度踏 入校園,一面工作教學生,一面到交大當學生,讓我更能夠站在學生的立場思考 自己的教學,也激發了我論文的研究方向。 回首三年來的時間,首先我要感謝的是周倩老師,如果沒有老師的指導與協 助,我大概無法完成論文,在我遇到困難瓶頸時,老師總是適時給予鼓勵,並細 心地一而再,再而三修改我的論文,讓我的論文終於能夠完成,所以心中除了感 謝還是感謝。 此外,也要謝謝口試委員陳昭秀及游森期老師,兩位口試委員所提供的寶貴 意見,讓我能夠在論文撰寫的期間,能夠有更寬廣的想法及思路,並能順利完成 論文的寫作。當然還有在教育所就讀期間給我鼓勵的師長們,尤其是林珊如所長 及邱皓政老師。 另外我也要感謝協助我進行問卷施測的27 位老師,因為你們的協助,讓我 能夠順利施測完成,並完成論文的撰寫。 當然我還要感謝我的同事,漢剛學長、秋蘭主任及建緯,因為你們的鼓勵, 所以我才會報考研究所,而且在我就讀期不斷的關心及給予我的協助。 我也要特別感謝我的同學們,政宏、茵嵐、博雅,謝謝你們在這一段時間給 我的協助及鼓勵,如果沒有你們,我想修課的日子會更加的難過。 最後,我要感謝我的家人。首先是我的父母,感謝您們在這一段期間內,協 助照顧我的孩子,讓我無後顧之憂。再來是我的太太-德齡,為了我要上交大研 究所,買了一部新車讓我代步,在無數的日子裡,忙著孩子們的事情,讓我能專 心地完成我的學業,還幫我修改英文摘要。還有我要謝謝我的女兒,端端及伊文, 妳們常常關心我的論文進度,並幫我加油打氣。 元泰 于

(8)

目 錄 中文摘要 ……… Ⅰ 英文摘要 ……… Ⅲ 謝誌 ……… Ⅴ 目錄 ……… Ⅵ 表目錄 ……… Ⅷ 圖目錄 ……… Ⅹ 第一章 緒論 ……… 1 1.1研究背景與動機 ……… 1 1.2研究目的 ……… 3 1.3 研究問題 ……… 3 1.4 名詞釋義 ……… 4 1.5 研究範圍 ……… 5 1.6 研究流程與論文重點說明 ………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8 2.1 世代理論 ……… 8 2.1.1 世代的定義 ……… 8 2.1.2 世代與科技 ……… 11 2.1.3 網路世代 ……… 13 2.1.3.1 網路世代的定義 ……… 13 2.1.3.2 網路世代的特質 ……… 14 2.2 網路使用行為之研究 ……… 17 2.2.1 網路使用者特性 ……… 18 2.2.2 網路使用動機及目的 ……… 23 2.2.3 網路使用時間樣態及使用地點 ……… 25 2.2.4 網路使用功能與活動 ……… 27 2.3 世代數位落差 ……… 29 2.3.1 數位落差之定義與成因 ……… 29 2.3.2 數位使用落差 ……… 33 2.3.2 世代數位落差 ……… 38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46 3.1 研究方法 ……… 46 3.2 研究架構 ……… 46 3.3 研究對象與抽樣方式 ……… 47 3.4 研究工具 ……… 49 3.5 資料處理 ……… 56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分析 ……… 58

(9)

4.1 網路使用行為量表信度與效度分析 ……… 58 4.2 樣本基本資料分析 ……… 62 4.3 師生世代數位落差分析 ……… 68 4.4 教師間數位落差 ……… 81 4.5 不同學校級別間學生數位落差 ……… 88 4.6 世代間數位落差分析 ……… 92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 98 5.1 結論 ……… 98 5.2 研究限制 ……… 116 5.3 建議 ……… 117 中文參考書目…… ……… 120 英文參考書目 ……… 124 附錄一、問卷初稿 ……… 130 附錄二、 正式問卷 ……… 138 附錄三、 資訊應用專家評分名單 ……… 146

(10)

表目錄 表2-1 美國男性、女性近用網際網路趨勢百分比……… 18 表2-2 台灣男性、女性近用網際網路趨勢 百分比……… 18 表2-3 台灣不同年齡近用網際網路趨勢 ……… 21 表2-4 台灣不同學歷近用網際網路趨勢 ……… 22 表2-5 美國成人及青少年主要網路活動比較 ……… 28 表2-6 台灣資訊教育落差因素 ……… 41 表2-7 教師上網搜尋補充教材、教學中使用電腦比率 ……… 42 表3-1 學生/教師問卷回收率整理 ……… 48 表4-1 項目分析統計摘要表 ……… 59 表4-2 網路使用行為的因素分析結果 ……… 61 表4-3 教師年齡分佈情形 ……… 62 表4-4 學生年齡分佈情形 ……… 62 表4-5 教師教學年資分佈情形 ……… 63 表4-6 學生年級分佈情形 ……… 64 表4-7 人口統計變數分佈情形 ……… 67 表4-8 教師及學生數位科技產品近用、擁有、使用平均數差異分析 … 69 表4-9 教師學生網路使用目的差異分析 ……… 69 表4-10 教師學生網路使用行為各題項平均數、標準差分析 ……… 70 表4-11 教師學生網路使用行為差異分析 ……… 71 表4-12 教師學生資訊應用情形差異分析 ……… 72 表4-13 國小教師學生數位科技產品近用、擁有、使用平均數差異分析… 73 表4-14 國小教師學生網路使用目的差異分析 ……… 73 表4-15 國小教師學生網路使用行為各題項平均數、標準差分析 ……… 74 表4-16 國小教師學生網路使用行為差異分析 ……… 75 表4-17 國小教師學生資訊應用情形差異分析 ……… 75 表4-18 國中教師學生數位科技產品近用、擁有、使用平均數差異分析 76 表4-19 國中教師學生網路使用目的差異分析 ……… 76 表4-20 國中教師學生網路使用行為各題項平均數、標準差分析 ……… 77 表4-21 國中教師學生網路使用行為差異分析 ……… 78 表4-22 國中教師學生資訊應用情形差異分析 ……… 78 表4-23 高中教師學生數位科技產品近用、擁有、使用平均數差異分析… 79 表4-24 高中教師學生網路使用目的差異分析 ……… 79 表4-25 高中教師學生網路使用行為各題項平均數、標準差分析 ……… 80 表4-26 高中教師學生網路使用行為差異分析 ……… 81 表4-27 高中教師學生資訊應用情形差異分析 ……… 81 表4-28 不同世代教師數位科技產品近用、擁有、使用平均數差異分析… 82 表4-29 不同世代教師網路使用目的差異分析 ……… 83

(11)

表4-30 不同世代教師網路使用行為各題項平均數、標準差分析 ……… 84 表4-31 不同世代教師網路使用行為差異分析 ……… 85 表4-32 不同世代教師資訊應用情形差異分析 ……… 85 表4-33 不同級別教師數位科技產品近用、擁有、使用平均數差異分析… 86 表4-34 不同級別教師網路使用目的差異分析 ……… 86 表4-35 不同級別教師網路使用行為各題項平均數、標準差分析 ……… 87 表4-36 不同級別教師網路使用行為差異分析 ……… 88 表4-37 不同級別教師資訊應用情形差異分析 ……… 88 表4-38 不同級別學生數位科技產品近用、擁有、使用平均數差異分析… 89 表4-39 不同級別學生網路使用目的差異分析 ……… 89 表4-40 不同級別學生網路使用行為各題項平均數、標準差分析 ……… 90 表4-41 不同級別學生網路使用行為差異分析 ……… 91 表4-42 不同級別學生資訊應用情形差異分析 ……… 92 表4-43 不同世代數位科技產品近用、擁有、使用平均數差異分析 … 92 表4-44 不同世代網路使用目的差異分析 ……… 93 表4-45 不同世代網路使用行為各題項平均數、標準差分析 ……… 94 表4-46 不同世代網路使用行為差異分析 ……… 96 表4-47 不同世代資訊應用情形差異分析 ……… 97 表5-1 教師學生世代間數位落差比較 ……… 102 表5-2 不同世代教師間數位落差比較 ……… 107 表5-3 不同級別學生間數位落差比較 ……… 110 表5-4 不同世代間數位落差比較 ……… 114

(12)

圖目錄 圖 1-1 研究流程圖 ……… 6 圖 3-1 研究架構圖 ……… 46 圖 4-1 教師學生網路使用目的差異分析 ……… 70 圖 4-2 教師學生網路使用行為差異分析 ……… 71 圖 4-3 不同世代網路使用目的差異分析 ……… 94 圖 4-4 不同世代網路使用行為差異分析 ……… 96

(13)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與動機 網際網路自 1990 年代起被廣泛應用在日常生活中,改變了人類生活的習 慣,讓人們在學習、溝通、娛樂上有更多元的方式;網際網路超越了物理空間 的限制,擴大人們的生活空間,讓每個人除了實體的生存空間外,還有虛擬的 網路空間;網際網路也超越了報紙、電影、電視、廣播、雜誌等各種單一傳媒, 集各種傳播功能於一身,製造與傳輸了更多的資訊。所以網際網路不只是我們 資訊和娛樂的來源,更成為一種生活、學習的新方式。 根據Twnic2008 年 1 月針對台灣地區寬頻網路的使用統計,台灣 12 歲以上 民眾整體上網比例為68.51%,民眾上網的比例已超過三分之二,而 2007 年綜合 所得稅採用網路申報的份數也首度突破二百萬件,顯示網際網路逐漸成為民眾生 活中重要的一部份。 隨著台灣經濟起飛及電子相關產業的興起,台灣有了「個人電腦製造王國」 的封號,電腦及相關產品的價格已不再像二十年前高不可攀,但依舊可以發現很 多人無法負擔電腦及相關設備。目前本研究者任教於高中職電腦相關科目,每每 要交待作業時,很多學生的第一個反應就是能不能用手寫,因為他們回家之後沒 有電腦可以使用,更不用說網際網路了。這種有無電腦及網際網路可以使用,表 示了人們在電腦及網路的使用上是有落差存在的。 從歷史的觀點來看,當電腦進入人們生活時,有無電腦可用的落差就已經存 在了,只不過在電腦還不普及、沒有網際網路的年代,只有從事電腦相關工作及 就讀資訊相關科系的人們感受比較深刻;但隨著資訊相關產品的普及和網際網路 的興盛,使用者的範圍擴大到一般大眾及學生,落差的情形也就更為明顯了。所 以也可以說因電腦使用引起的落差是邁入資訊時代的副產品,而影響層面及範圍 也逐漸擴大,成為每個邁入資訊社會的國家不得不關注的議題。 數位落差(digital divide)這個名詞是最近十年興起的,最早的定義是由美

(14)

國商務部國家電信與資訊管理局(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and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 NTIA)於 1999 年發佈的 Falling Through the Net 報告中提出,定 義數位落差為「資訊擁有者(haves)及資訊未擁有者(have-nots)間產生的落 差」 (NTIA, 1999) 。 數位落差有型態上的差異。例如Hargittai(2003)認為數位落差的型態有三 類:第一種為國際間的數位落差(global divide),指已開發國家與未開發國家間 所存在的落差,是屬於全球性的數位落差;第二種為國家內的數位落差(social divide),指的是在國家社會當中,可能是收入、教育程度、階級、性別、種族及 地 理 位 置 等 人 口 統 計 學 變 數 所 造 成 的 差 異 。 第 三 種 是 政 治 落 差(democratic divide),指的是有及沒有使用數位科技參與公共活動的差異。 目前在台灣大部份關於數位落差的研究大多是針對第二種國家內的數位落 差,例如比較性別、收入、年齡、教育程度及地理位置等差異,例如行政院研考 會每年均針對上述人口統計學變項進行數位落差調查,如性別、年齡、收入等, 了解台灣數位落差的變化情形,但對於不同「世代」間、校園內的數位落差相關 研究並不多。

所謂世代,指的是一個出生集群(birth cohort)(Davis, Pawlowski, & Houston, 2006),也就是出生在大約同一個時間的人;他們通常被視為一個群體,特別是 當這些人擁有共同的興趣、經驗及態度,而群體與另一群間,往往有明顯的差異 性。 針對不同世代間數位落差研究,目前的研究主要是針對親子間的差異進行研 究,例如陳士文、陳武倚(2006)分析研考會 2004 年台閩地區數位落差調查資料 認為台灣世代間的數位落差已然存在,但整體來說數位落差的成因仍以收入、年 齡、教育程度、居住地區為主要因素。他們進一步將世代間的數位落差定義為「家 庭中的成員包括不同年齡層的世代,因出生年代的背景不同,致使其對於新科技 的接受度有所差異」。 而針對校園內數位落差的研究,主要是著眼於不同背景的學生間的差異,例

(15)

如李京珍(2003)針對台北市小學生進行國民小學生生數位落差、楊雅斐(2006)針 對高雄市國小六年級學生進行數位落差影響因素進行研究;黃玉玲(2004)針對國 中學生及學校進行數位落差現況進行探討;這些研究多針對不同背景學生、學校 進行研究,並未針對學校主要兩個不同群體-教師及學生進行比較。 在許多的研究中指出,教師與學生分屬於不同的世代,因為成長的背景不同 及角色的差異,分別屬於非網路世代的教師及網路世代的學生,當他們使用電腦 時,也會出現落差,即所謂的「世代間數位落差」(generational digital divide) (Livingstone, 2003; Mcmillian & Morrison, 2006),這樣的落差也造成教師與學生 對於資訊相關科技的運用上的差異,而上述的國外研究僅指出教師與學生可能有 落差存在,但並未進一步探討落差存在何處;而國內並未有針對校園內世代進行 的數位落差研究。 除了年齡差距而產生的世代落差外,再進一步思考,教師與學生會不會因為 學校級別(例如國小、國中及高中職)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呢?這也是值得探究的 問題? 基於上述理由,目前並未有研究針對校園內教師與學生間進行數位落差之比 較,因此本研究將以校園內非網路世代教師與網路世代學生兩大族群以及學校級 別為對象進行世代間數位落差之研究。 1.2 研究目的 本研究主要的目的在探討教師與學生間,對於使用數位科技產品的近用、擁 有及使用、網路使用目的、網路使用行為及資訊應用情形是否有差異,並進一步 探討其原因,預期能夠對教師及學生間世代數位落差提供實徵結果的參考,讓教 師能更瞭解網路世代的學生,並做為教師教學的參考依據。 1.3 研究問題

(16)

1. 教師與網路世代學生在數位科技產品的近用、擁有及使用、網路使用目 的、網路使用行為及資訊應用情形是否有差異存在? 2. 不同年齡層的教師間(以 10 年為一個世代)在數位科技產品的近用、擁有 及使用、網路使用目的、網路使用行為及資訊應用情形是否有差異存在? 3. 不同級別的學生間(國小、國中、高中職及綜合高中)在數位科技產品的 近用、擁有及使用、網路使用目的、網路使用行為及資訊應用情形是否 有差異存在? 4. 不同世代間在數位科技產品的近用、擁有及使用、網路使用目的、網路 使用行為及資訊應用情形是否有差異存在? 1.4 名詞釋義 本研究在進行資料蒐集與資料分析的過程,牽涉五個重要名詞,為求意義的 明確,特依據相關文獻,將「網路世代」、「數位落差」及「世代數位落差」等名 詞的涵意,界定如下: 網路世代:網路世代是指從年紀很小(例如小學三年級)就開始使用數位媒體的 世代,本研究的網路世代定義為出生的年份為1985 年以後的人們。 學生:本研究所稱之學生,指的是國小三至六年級、國中一至三年級、高中職及 綜合高中一至三年級的學生。 教師:本研究所稱之教師,指的國小、國中、高中職及綜合高中正式教師(不含 實習教師)。 數位落差:本研究定義之數位落差,指的是數位科技產品的近用、擁有及使用, 網路使用目的、網路使用行為及資訊應用情形的差異。 世代數位落差:本研究將世代位數位落差定義為教師與網路世代學生間對於數位 科技產品的近用、擁有及使用,網路使用目的、網路使用行為及 資訊應用情形的差異。

(17)

1.5 研究範圍 本研究依據研究目的與主要研究方向,訂定出研究範圍如下: 本研究是以非網路世代教師與網路世代的學生的「世代數位落差」現況為研 究主題;在實際進行研究時,為顧及研究的可行性及明確性,在研究主題方面僅 限於某些方向,例如數位科技產品的近用、擁有及使用、網路使用目的、網路使 用行為及資訊應用情形的重要內容,在資料蒐集方面亦有明確的範圍與限制。 在研究主題方面,不同於過去關於「數位落差」的議題,本研究不討論包括 年齡、城鄉、族群、企業間以及國際間之現況,而僅著重於在教育上教師與學生 間的「數位落差」,瞭解其數位落差的內涵,以作為教育現場教師進行教學的參 考。 在資料蒐集之對象,以國小、國中、高中職及綜合高中教師;國小三至六年 級、國中一至三年級、高中職及綜合高中一至三年級學生為實證資料蒐集之範 圍;正式教育中之大學師生不在本研究範圍。 1.6 研究流程與論文重點說明 一、研究流程 本研究流程在確定以教師與網路世代學生間的數位落差為主題後,接著進行 世代理論、網路使用行為及數位落差等相關議題文獻的蒐集與探討,以發展研究 架構並深入瞭解相關背景知識。經過文獻探討後,進行問卷設計。接著利用問卷 調查法進行研究施測,最後將資料輸入進行統計後,提出結論與撰寫建議。研究 程序圖如圖1-1 所示:

(18)

圖1-1 研究流程圖 研究程序 目的 確定題目與研究方向 確認動機與目的 文獻蒐集與整理 發展研究架構 研究設計 問卷設計 研究執行 結論與建議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二、論文重點說明 第一章為緒論,主要針對研究背景與動機、研究目的、研究問題、名詞釋義、 研究範圍及論文重點說明及章節安排提出說明與描述,並提出研究者的問題意 識,提出研究者所要釐清的問題何在?對於整個研究的輪廓進行初淺與原則性的 介紹。 第二章為文獻探討,主要的目的在探討與本研究相關的理論及研究報告。根 據世代理論、網路使用行為及數位落差有關的研究文獻,來說明世代間的數位落 差。本章共分為三部分加以說明,第一節為「世代理論」,首先由世代的觀點著 手,說明本研究為何以世代作為區隔;其次說明世代與科技的關係,最後闡述網 路世代的概念及相關研究;第二節為「網路使用行為之研究」,首先探討網路使 用者特質,包括性別、年齡與教育程度;其次探討使用的相關理論與研究,包括 使用動機、使用時間樣態及使用地點、使用功能與活動等;第三節為「世代數位 落差」,首先描述數位落差的定義及成因,其次闡述數位使用落差的意涵,再探 討世代數位落差的形成及定義。 第三章研究方法之目的在說明本研究的研究方法、研究對象與抽樣方式、研 究工具、研究程序及資料處理進行說明。

(19)

第四章研究結果與分析,內容主要在於說明師生個人基本資料,並討論問卷 統計結果。

(20)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主要的目的在探討與本研究相關的理論及研究報告。根據世代理論、網 路使用行為及數位落差有關的研究文獻,來說明世代間的數位落差。本章共分為 三部分加以說明,第一節為「世代理論」,闡述網路世代的概念及相關研究;第 二節為「網路使用行為之研究」,探討網路使用者特質與使用的相關理論與研究; 第三節為「世代數位落差」,首先描述數位落差的定義及成因,再探討世代數位 落差的形成及定義。 2.1 世代理論 世代差異的議題,目前普遍受到學術界和實務界的關注。在國外,以世代差 異作為分析觀點,已廣泛被人力資源界、工商心理學界所採用;隨著網路時代的 來臨,世代的觀點也逐漸應用在分析電腦及網際網路使用的差異之上。本節首先 針對世代的定義進行探討,其次說明世代與科技的關係,最後定義網路世代,並 說明網路世代的特性。 2.1.1 世代的定義 「世代」是指在社會歷史過程中,具有共同位置(common location)的一群 人,由於此一相同的位置,使得同一世代的人會受限於特定的思想、經驗領域、 經驗模式、與特定的行動類型之中,因此相近年齡的世代(age cohort)為屬於一團 體之一群人,共同分享歷史性或是社會結構的生活經驗,並且在他們生命過程中 有著持續而穩定的影響,而有別於其他年齡的團體(Mannheim, 1952; 引自劉謙 穎,2006)。

學術研究慣稱世代為的一個出生集群(birth cohort)(Davis, Pawlowski, & Houston, 2006),通常是指出生在大約同一個時間的人,他們被視為一個群體, 特別是當這些人擁有共同的興趣、經驗及態度。

(21)

種定義方式,就是把「世代」界定為:某個時代下的某種「人類」(people);另 一種方式予以定義,那就是:某個新穎的「時代」(age)。所以「世代」其實不只 是以出生年作劃分,也可以用共同經歷一段歷史經驗來劃分。由於界定和劃分上 的簡便性,在很多研究中通常是以出生年來定義一個世代,而且通常是以十年為 一個世代的分界點。雖然目前世代通常指的是某個時代下的某種人類,然而隨著 研究主題之不同,對於世代的定義也仍有所差異,例如Tapscott(1998)從社會 學的角度,研究全球五大洲的網路現象,將美國世代區分為:於1946年嬰兒潮前 誕生者、在1946~1964年的嬰兒潮世代(又稱為冷戰世代、戰後繁榮世代、成長 經濟世代或電視世代等)、出生在1965~1976年的嬰兒潮解組世代(又稱為X世 代)、以及出生在1977年後出生的嬰兒潮再現世代等四個世代。 Smola 與 Sutton(2002)則針對世代工作價值的研究,則將世代區分為: 1946~1964 年間出生的嬰兒潮世代、出生在 1965~1977 年間的 X 世代、以及出生 在1979 年之後出生的千禧世代(Millennial)等三個世代。 因國情、文化的不同,在台灣網路上開始流行的世代話題,是以出生年為區 分,將台灣世代區分為:以出生年為民國 40 年代(1951~1960 年)出生者稱為 為「四年級生」,民國 50 年代(1961~1970 年)出生者稱為「五年級生」,民國 60 年代(1971~1980)年出生者稱為「六年級生」,民國 70 年代(1981~1990) 年出生者稱為「七年級生」等(游曉薇、陳姿香、廖純怡,2005)。 而在許智豪(2004)針對「Y世代、X世代和嬰兒潮世代學習風格分析之研 究」及李文宏(2003)「世代別汽車購買行為的研究」中,則採用黃識銘(1999) 年的定義,考量到台灣社會的重要標記,包括1950 年政府遷台、1965 年美援停 止及經建計畫四期開始、1979 年中美斷交及美麗島事件,將台灣的世代區分為: B世代指1950-1964 年出生者;X 世代指1965-1979 年出生者;Y 世代則指1980 年後出生者。 關於世代,其實還有許多劃分方法、準則,例如台灣媒體、社會常提到的,

(22)

份或特性等劃分法,然而有些是重疊的,是以不同的角度來看同一群人。可見受 到文化及國情的差異影響,「世代」的劃分方法非常分歧、難有明確的描述,其 中,以年齡的界定最為困難。 既然定義世代很難,我們為什麼還是區分世代呢?李文宏(2003)指出世代 是一個有效的區隔變數,因為使用世代來區隔,符合區隔間差異性大、區隔內同 質性高的條件,但學者對世代的看法相當分歧,在年齡的界定上有其困難,因此 此一變數在過去並未受到太大的重視。 世代的研究,是由人口統計學者所發展出來,應用於人口學的研究,是深入 瞭解經濟及社會的關鍵,現今則被廣泛應用於各種態度及行為現象之分析比較。 例如 Jurkiewicz(2000)年針對美國 241 個工作者(X 世代 63 人,嬰兒潮世代 178 人)在工作相關動力因素的研究發現,不同世代在對於學習新事物的機會、 對於監管的解脫及對壓力的解脫有顯著的差異。而 Davis、 Pawlowski 與 Huston(2006)針對美國 382 個資訊工作者(X 世代 185 人,嬰兒潮世代 197 人)對 於工作的實行上所做的研究,則認為不同世代間同質性高於差異。由此可見,同 樣針對世代進行不同主題的研究,可能會得到不盡相同的結果。 每個人都隷屬於一個世代,每個人都註定要與他的世代一起經歷體驗同樣的 文化這件事是一出生時就決定好了,包括大眾文化、社會趨勢、行為規範以及看 待各世界的方式(Twenge, 2006),而不同的世代也可能有特殊的社會呈現(Scott, 2000),也就是說他們對於相同的事件會有類似的態度或看法。 相同的世代通常會分享類似的經驗,因此世代常被用來預測態度及行為 (Scott, 2000),因為他們經驗相同的事件在相同的時間區間內,所以很容易就產 生特殊的意識形態或信念。也因此世代間不同的特徵,也會造成對於事物不同的 看法,而產生所謂的世代間的差異。 世代差異是由於出生年代與成長背景的不同,導致各世代集群的價值觀、偏 好、態度、行為甚至是思考模式,明顯呈現出與其他世代不同的形態(劉謙穎, 2006)。 歷經共同歷史事件的一群人,所受到的共同影響稱為「世代效應」(cohort

(23)

effect)(郭和杰譯,2006),這種效應在同一世代族群的人當中相當普遍,單一 世代族群中在某些特質上的同質性很高;但在跨世代族群之間做比較時卻會顯現 出差異。 由上所述世代的類同性與差異性,如果延伸到教育情境中,則會讓我們懷 疑,目前台灣校園內的教師與學生是不是分屬於不同的世代?教師的「教」與學 生的「學」,對於網際網路及相關數位設備的認知及使用是否有所不同,而造成 教與學之間的落差?本研究期望能利用世代的理論來探討這些議題。 2.1.2 世代與科技 Hannemyr(2003)曾指出,電話花了 45 年達到 5000 萬個使用者;收音機花了 38 年才達到了 5000 萬個聽眾;電視花了 13 年達到 5000 萬個觀眾;而 WWW 只 花了4 年就達到 5000 萬個使用者。擴散開始的基準年,電話為 1887 年;收音機 為1920 年;電視為 1945 年;網際網路則為 1989 年,如果考慮到當時人口數目 及其它因素後再重新檢視,網際網路還是有史以來擴散速度的最快的科技。但從 上述的討論也可以發現一個事實,也就是愈新的科技擴散速度相對地愈快,對於 人類的影響也愈大。 Korupp 與 Szydlik(2005)認為人們對新科技的態度是受他們成長的家庭環境 所決定,也就是說在童年時家中的科技設備會決定他們日後對新科技的態度及習 慣。有句廣告用語是這麼說的:「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科技的確是因應人的需 求而發展出來的,不同時代的人,也有著不同的需求。但隨著時代的進步,科技 的發展也日新月異,而在不同年代成長的人,伴隨著他們成長的科技也不盡相 同,但可以發現這些科技對他們的影響通常都相當深遠,甚至形成一種生活習慣。 Topscott(1998)認為孩子出生那一天起,就被不同的科技環境所包圍,有 著與父母世代不同的成長經驗,而這也成為他們生活的一部分,因此「嬰兒潮」 (約出生於1946 到 1964 年間出生之人)成為電視世代,而「新嬰兒潮」(約1977

(24)

的過程中剛好是電視最風行的時代;而個人電腦大約是在1980 年代開始進入家 庭,而網際網路則是在1989 年開始流行,所以在新嬰兒潮後出生的人,電腦及 網際網路是伴隨著他們成長的科技。 的確,要理解當前世界上各主要事件時,我們不能忽略新科技及媒體的影響 (Topscott, 1998),網際網路可以使人們透過一對多的方式來聯繫,而且利用電 子郵件傳遞到世界各角落,基本上沒有太大的時間落差,因此網際網路消除溝通 的空間問題,縮短人們之間的距離,而很多公司、機關架設網站後,都可以利用 網際網路來做7/24(每個星期 7 天,每天 24 小時)的廣告及宣傳,甚至進行交 易,所以當網路及數位媒體風行後,科技在經濟、企業、家庭及社會現象都有相 當深遠的改變。 Rayn、Szcchtman 和 Bodkin(1992)指出,和年輕人比較,年紀較大的人們對 於電腦及資訊科技有著較不喜愛的態度及較大的焦慮,因此比較不傾向利用科 技,緃使這些科技是在他們身邊且隨手可得。而Czaja 與 Sharit(1998)則認為年 紀較長的人對於科技覺得較不自在及較沒有能力使用,因此和年輕人比較起來, 他們對於新科技比較抗拒。換句話說,通常年輕人對於新的科技的接受度高,而 年紀較大的人對於科技並不熱衷,甚至可能有「科技恐懼症」(technophobia)。 Morris(2000)針對 118 個工作者研究發現,年齡造成在工作場所對於科技的 接受及使用有顯著的差異,年輕工作者在決定接受科技的態度上比年老的工作者 來得正向,很明顯的年齡對於科技的接受及使用決定有很重要的影響。 資訊通訊科技的主要發展發生於最近十數年,現代資訊通訊科技產品對年長 民眾來說相當陌生,接受程度自然遠不如年輕人(Loges & Jung, 2001)。其原因可 能是年紀較長的世代因為生理逐漸退化,對於螢幕及鍵盤的使用上比較吃力,且 因為對於英文較不熟悉,所以造成他們排斥使用電腦及上網。

不同世代在科技的接受程度也自然有所不同,目前的學生從來不知道沒有電 腦、全球資訊網(World Wide Web, WWW)、Videogame 及行動電話的世界。他們 使用最新的科技,甚至隨身攜帶這些數位設備,例如行動電話、電腦、個人數位

(25)

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 PDA)、MP3 播放器及數位相機等(Mcneely, 2005; Prensky, 2004)。Hartman(2005)指出在某一特定世代成長時,當時可得的科技會 影響他們的行為、態度和期待,人們會將科技內化進而形塑在資訊近用、使用及 通訊的方式,事實上這世代已將科技內化成生活及價值的一部分;也可以說從前 的人不知道使用電腦及網際網路的優點,而現代人卻無法想像沒有電腦及網際網 路的日子,所以一旦停電或電腦及網際網路不能正常運作時,有很多人都變得不 知所措。 今日的電腦及網際網路結合了書籍雜誌、電話、收音機及電視的功能於一 身,而且與前述媒體的最大不同點為它可以雙向互動,由使用者自行決定如何使 用。所以網路世代的孩子們視網路為溝通媒介,電腦從資訊管理的工具,搖身變 為溝通的工具;他們以主動的方式使用數位媒體,取代了電視的被動觀看模式。 綜合上述的討論我們可以發現,不同世代伴隨著他們成長的科技也不盡相 同,年輕世代的學生對科技有強烈的偏好,他們視科技為理所當然,而且也可以 發現不同的世代對於相同的科技也有不同的看法。目前非網路世代的教師和網路 世代的學生在不同的環境中成長,他們對於流行的資訊相關科技是否抱持著相同 的態度?以及近用與使用上是否有所差異,是本研究希望加以探討的。 2.1.3 網路世代 2.1.3.1 網路世代的定義 現今電腦遊戲、電子郵件、網際網路、行動電話、即時訊息已成為學生整體 生活的一部份,我們可以稱他們為Net 世代(或 N 世代)、Digital 世代(或 D 世 代),例如Tapscott(1998)認為網路世代是指的是 1977 年後出生的人們,換句話 說網路世代是指受到網路及科技影響,發展而成的新世代,對他們而言網路已是 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要素;然而 Oblinger 與 Oblinger(2005)認為網路世代是 1982 年後出生的人。OECD(2006)則認為千禧世代學習者(New Millennium Learners)

(26)

為網路世代(Net Generation) (OECD, 2006)。 Prensky(2001a)則認為今日電腦遊戲、電子郵件、網際網路、行動電話、即時 訊息已成為學生整體生活的一部份,也可以將之命名為「數位原住民」(Digital Natives),相對於生於數位世界的他們,不是出生於數位世界的人們稱為「數位 移民」(Digital Immigrants)。數位原住民一出生就接觸電腦,電腦對他們而言不 是新科技,而是生活的一部份(Prensky, 2001a)。 由此可見對於國外的研究對於網路世代的劃分並無一致的見解,甚至可說是 有些混亂,本研究統一將N 世代、D 世代、New Millennium Learners 及 Digital Natives 稱之為「網路世代」,理由及歷史背景如下述。 網際網路在台灣的發展,是從 1990 年教育部開始建立與推動整合性高速網 路並用在學術研究開始,也就是台灣學術網路(TANet),但直至 1991 年才連線至 美國網際網路(Internet);1992 年 7 月 Seednet 開放供國內各界試用,是我國最 早提供產業界網際網路連線服務之網路服務提供者;1994 年 1 月 HiNet 正式成 立,國內第一條國際網路商用資訊高速公路正式通車。也就是說雖然台灣 1991 年就可和世界各國連線,但僅限於少數學術相關單位能夠使用,直至1994 年開 始個人才能夠全面連上網際網路,所以與美國的網路發展有時間上的落差。 在台灣,電腦及網路成為教學科目及學習環境也有一定的歷史脈絡,此影響 我們定義台灣的網路世代。例如教育部在1998 年將國中電腦課程列為必修;同 年行政院實施「擴大內需」方案,所有國中小學至少建置一間電腦教室;1999 年完成所有國民中小學的網路連線,按照我國學制1998 年國中二年級的學生年 齡為13 歲,他們出生的年份為 1985 年,也因此為符合台灣地區的實際情況,本 研究將台灣的網路世代定義為1985 年後出生的人,指的是在台灣中小學全部連 上網際網路且全面實施電腦課程教學後,接受教育的人。 2.1.3.2 網路世代的特質 網路世代可以說從年紀很小就被數位媒體所包圍,許多研究(例如 Oblinger &

(27)

Oblinger, 2005; OECD, 2006)認為數位科技是網路世代日常生活情境中不可或缺 的,他們花比較多的時間於數位媒體(電腦、遊戲、網際網路)。他們近用的資 訊主要是數位資源;他們喜愛多媒體可能超過文字;他們對於多工感覺自在;而 且他們從處理非連續、非線性資訊中得到知識。

網路世代也可說是與網際網路一起成長的一代人(Metzger, Flanagin, & Zwarun 2003; Oblinger & Oblinger, 2005; Sǿrensen, Danielsen, & Nielsen , 2007),網 際網路對他們來說就像氧氣一樣,他們無法想像沒有網際網路的生活。他們覺得 網際網路易於使用,感覺很自在,他們很多人在很小時候就開始使用電腦。值得 注意的是,不同的生活經驗,是否會造成思考的模式的改變,甚至造成大腦結構 不同,則需要進一步的研究Prensky(2001a, 2001b)。

本 研 究 歸 納 前 人 研 究(Brown, 2005; Mcneely, 2005; Metzger, Flanagin, & Zwarun, 2003; Oblinger & Oblinger, 2005; OECD, 2006; Prensky, 2001a, 2001b, 2004 ; Sǿrensen, Danielsen, & Nielsen , 2007; Tapscott, 1998; Windham, 2005),歸納 出網路世代在下列五方面的特質: 1.學習行為方面: 網路世代習慣在網際網路找資料或搜尋線上資料庫,因為網路可以讓使用者 輕易在瞬間查詢到世界各地的資料,他們只有在無法找到線上資料時,才會試著 到圖書館找資料。我們常認為網路世代能夠單獨在網際網路上學習,但實際卻令 人質疑,因為發現資料後,他們常常並未做資訊的驗證與綜合整理,導致引用錯 誤或得到不正確的資訊(Windham, 2005)。

網路世代喜歡在做中學(learning by doing)(Brown, 2005; Mcneely, 2005; Oblinger & Oblinger, 2005),不喜歡看使用手冊或聽別人講解,他們是經驗的學 習者,常自行建構他們自己的學習,而不是被告知該做什麼;他們用創造、有意 義的方式來得到資訊。他們常常只學有興趣的事物,經由嘗試錯誤(trial and error) 得到自己的結論及發現自己的結果。

(28)

在線上閱讀,用很快的速度掃描文字,而不是列印之後才慢慢精讀。 2.通訊分享方面: 網路世代喜歡利電腦網路來與人溝通,例如電子郵件、即時訊息及聊天室 等,他們多經由部落格(Blog)、網路攝影機(Webcam)、照相手機(camera phone) 分 享自己的生活與經驗。而且他們對於即時同步的通訊尤其感興趣,因為可以立即 得到回應。很有趣的是,網路世代一起工作時仍然一邊傳送即時訊息,縱使他們 相距只有幾公尺(Oblinger & Oblinger, 2005; Prensky, 2004)。他們喜愛張貼網路日 誌(部落格)、利用電子郵件轉寄笑話,他們對多樣化、與眾不同及分享資訊抱 持著較開放的態度。

因為打字比說話慢,網路世代也發明了加速打字的方法,例如用 LOL 來代 表Laugh out loud 的縮寫方式。這就如同台灣學生流行的「火星文」,用 3Q 來代 表Thank you;Orz 用來代表跪拜姿(即五體投地)等表達方式,也就是他們發 明了獨特的網路世代語言。 3.人格特性方面: 網路世代是多工的,通常他們接觸電腦及網路的年齡都很早,而個人電腦早 已進入多工的時代,所以我們發現網路世代常常一邊利用文書處理軟體寫作業, 同時在網路上搜尋資料,甚至一邊與朋友聊天及聽音樂等。但也由於他們同時從 事多項活動,所以他們的注意力也比較短暫。 也由於網路最大的特性是全世界的訊息都可接收到,所以Tapcott(1998)認為 網路世代的全球觀也比一般非網路世代來得高,而且網路上充斥著各式各樣的資 料,所以他們接受歧異性的程度也比較高。 4.休閒娛樂方面: 由於很多的父母都需要外出工作,而且也因為社會的演變及住宅日益密集, 造成戶外遊戲空間的減少,很多父母認為小孩子留在家中比較安全,因此造成了 網路世代的孩子使用網際網路取代戶外活動的普遍情形,他們放學後,就直接開 始使用電腦及網際網路來進行各項休閒與非休閒活動。

(29)

目前網路世代最喜歡的休閒活動是玩電腦遊戲(Prensky, 2001a, 2001b),尤其 是網路線上遊戲,因為透過多人即時網路互動遊戲,他們可以和同伴們同時上 線,這也是他們社交生活的一部份。而網路本身的特性結合了以往的雜誌、收音 機及電視等傳播媒體的特性,所以目前的網路世代常常利用網路來取得娛樂新 聞、聽廣播、聽音樂及看影片等方式進行休閒生活。 5.消費習慣方面: 由於網路的便利性,很多網路世代很喜歡在網路上購物,因為他們可以在很 短的時間內,找到很多商店的網站進行比價,然後找到最理想的價格。更重要的 是,他們可以在網際網路上買任何他們想要的東西,而不一定要知會父母或經過 父母的同意。 網路世代的購物觀是先試再買,目前在網路上,很多軟體和電玩都有試用 版,他們可以先嘗試之後再決定是否購買。而且很多在網路上的產品,都是客製 化的產品,也就是能夠為消費者(或顧客)量身訂製,符合高彈性原則。 對於網路世代來說,網路是除了家、學校、實體開會場所之外的「關鍵地點」 (key places)之一 (Prensky, 2004)。也就是說網路世代除了實體的空間外,也存 在於虛擬的網際網路空間,這使他們在學習、休閒娛樂、通訊、消費購物,甚至 人格特質方面都與非網路世代的人們有所差異。

2.2 網路使用行為之研究

為瞭解網際網路使用者的特性及使用行為,以下將從近來進行的調查資料, 包括國內行政院研考會及台灣網路資訊中心,國外 Project Tomorrow 及 Pew Internet & American Life Project 等所做的大型調查結果,來說明網路使用者人口 特性及其使用行為。分為使用者特性(性別、年齡、教育程度)、使用動機、時 間樣態與使用地點與使用功能與活動,分別敘述。

(30)

2.2.1 網路使用者特性

為瞭解網際網路使用者特性,以下將從理論及實徵研究來說明網路使用者特 性,包含性別、年齡及教育程度。

一、性別

根據Pew 在 2000 年”The Internet Life Report”報告指出,1996 及 1998 美國 人上網的比率,男性高於女性,但可發現男女上網比率越來越趨於相近,到了 2000 年男性與女性上網的比率則是相等。美國男性、女性近用網際網路趨勢如 表2-1: 表2-1 美國男性、女性近用網際網路趨勢百分比 年度 性別% 1996 年 1998 年 2000 年 男 60 52 50 女 40 48 50 資料來源:出自Pew(2000) 在台灣,根據研考會2004-2006 的調查發現,整體來說,男性與女性上網的 比率三年內都相距不多,但男性近用網際網路的比率還是略高於女性。台灣男 性、女性近用網際網路趨勢如表2-2: 表2-2 台灣男性、女性近用網際網路趨勢百分比 年度 性別% 2004 年 2005 年 2006 年 男 52.4 52.5 52.1 女 47.6 47.5 47.9 資料來源:出自研考會(2004-2006) 性別一直是學者用來解釋網路使用行為差異的重要變項。傳統來說,男性對 資訊科技的興趣高於女性,電腦常被認為是男性的領域,女性與男性在特定電腦 活動偏好也有差異 (Bovẻe,Voogt, & Meelissen, 2007)。一般來說在使用活動上, 男性偏好瀏覽網站、玩暴力遊戲(Gross, 2004; Morahan-Martin & Schumacher, 2000),而女性偏好聊天、線上購物,但男女線上活動有越來越相似的趨勢(Gross,

(31)

2004)。

網際網路在一些人的刻板印象中認為是比較陽性的(Stepulevage, 2001),因此 男性電腦使用經驗比女生多(Durndell & Haag, 2002; Livingstone, 2006),而且使用 的內容範圍更多 (Durndell & Haag, 2002)、使用時間比較長(Durndell & Haag, 2002; Gross, 2004; Hartley, 2007; Livingstone, 2006)、更常使用(頻率)(Durndell & Haag, 2002 ) 、使用年資比較長(Livingstone, 2006)、近用網際網路的機會也比較 多(Papastergiou & Solomonidou, 2005),所以一般認為網際網路的使用也是有性 別上的落差(gender gap)存在(Fang & Yen, 2006; Mitchell, Wolak & Finkelhor, 2007)。 台灣的性別落差有其教育的歷史淵源。例如李嘉文(1999)認為台灣過去「男 生上工藝課、女生上家政課」是一種顯性的、以性別差異做為知識傳遞的區隔; 而另一種隱性的性別模式則出現在教導者或學習環境對於男女學習者有不同的 態度或期待。在台灣社會我們可以發現高中男生通常選讀的是理工類組,女生則 是文組居多;在高職或綜合高中則是男生大部份選讀工科,而女生則是選擇商 科,而這也似乎符合了台灣父母對子女的教養及期待,但這種情形往往剝奪了女 性接觸學習科技的機會;換句話說,對科技使用的能力而言,女性在起跑點就已 經落後了。 陳碧姬與吳宜鮮(2005)針對 38 名受訪者(男性 15 人、女性 20 人)進行家庭內 兩性數位機會、電腦態度與網路使用行為的研究,發現在家庭成員中,男性在資 訊科技的使用空間、時間、設備購買與進修機會都比女性享有較大優勢,而且在 「購買資訊設備決策」、「電腦疑難排解」以及學習電腦等層面,女性都不是家中 的主要角色。

Kennedy、Wellman 與 Klement(2003)以 National Geographic Survey 2000 年 39211 個樣本(34839 個美國人,4372 個加拿大人)及 General Social Survey 2000 及2002 年 5118 個樣本(2000 年 2535 人,2002 年 2765 人)進行分析,發現在性

(32)

消遣的理由。在家照顧小孩也限制了母親使用網際網路,而且女性線上使用的時 間少於男性,即使上線後所花的時間也比較少。 綜合上述的討論可以得知,有關性別網路近用差異的研究趨勢,逐漸由近用 的比率,轉移至使用時間、使用頻率及網路內容,如此才能進一步窺得性別差異 的全貎。 二、年齡 很多研究顯示,年齡造成的網路使用落差很明顯。一般來說,對於新科技早 期接受者多為年輕人(Fang & Yen,2006),所以年輕人使用網路的情況多於年齡較 長的人(Chaudhuri, Flamm, & Horrigan, 2005),原因在於資訊通訊科技主要的進展 都發生於最近十年內,對於年長民眾來說比較陌生,所以他們對於網路較容易感 到焦慮(Cutler, Hendricks, & Guyer, 2003),接受程度自然不如年輕人(Loges & Jung, 2001)。

Pew 在 2005 年 10 月”Digital divisions”的研究指出美國 12-17 歲民眾上網的 比率為87%;18-28 歲為 84%;29-40 歲為 87%;41-50 歲為 79%;51-59 歲為 74%; 60-69 歲為 54%;70 歲以上則為 21%。可以發現美國上網人口以 12-17 歲比率最 高,在40 歲之後則有下降的趨勢,60 歲的比率約一半多,這樣的趨勢也有可能 是因為退休之後,沒有工作的需要所造成。 根據台灣網路資訊中心公布2007 年 1 月「台灣寬頻網路使用調查」報告, 截至2006 年 1 月 15 日為止,台灣地區上網人口年齡在「16 至 20 歲」使用網路 的比例最高,佔94.74%,其次為「12 至 15 歲」,佔 94.65%。而「26 至 35 歲」 佔87.36%,「36 至 45 歲」歲則為 74.33%。 此外,根據台灣研考會2004-2006 的調查發現,不同年齡近用網際網路的比 率,以 15-20 歲所佔的比率最高,在 30 歲以後則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有下降的趨 勢,但整體來說,各個年齡層(除了61 歲以上)在不同的調查年度的近用比率 都是逐漸上揚的趨勢,台灣不同年齡近用網際網路趨勢如表2-3:

(33)

表2-3 台灣不同年齡近用網際網路趨勢 年度 年齡 2004 年(%) 2005 年(%) 2006 年(%) 12-14 歲 93.5 96.8 96.1 15-20 歲 96.8 98.3 98.5 21-30 歲 89.3 92.4 93.2 31-40 歲 72.9 77.4 79.9 41-50 歲 49.3 52.3 57.6 51-60 歲 29.1 29.2 33.9 61 歲以上 8.8 7.0 8.1 資料來源:出自研考會(2004-2006) 與美國的研究結果相比較,可以發現台灣在較低年齡層的近用網際網路比率 高於美國,這也有可能是因為台灣在學校連線已達百分之百;但在高齡人口方面 則可發現,台灣遠低於美國,這也是值得關注的現象。 由上述討論可以發現,不同年齡層間的數位落差,已經有形成「數位牆」的 現象產生。根據研考會(2006)指出,所謂「數位牆」是當落差主要是由不同群體 所處的社會結構所決定,且落差幅度大到難以跨越時,便會形成政策推動上的數 位牆。 要能從網際網路接收資訊,先決條件是能夠使用到資訊相關設備及網路,以 年齡層來看,如果以十年來區分一個世代,台灣的不同世代間的網際網路近用的 落差的確是非常明顯,其中的原因可能是因為年長世代所接受的相關教育遠不如 年輕世代,以及他們對科技接受程度不如年輕人,由此可見年齡在探討網路使用 者特性上是一個很重要的面向。 三、教育程度 教育程度高低關係到資訊通訊科技相關知識的接收程度,研究指出,低教育 程度高收入者對於網路的使用低於高教育程度低收入者(Chaudhuri et al., 2005), 由此可知教育程度對於網路的近用與否較收入高低有較強烈的影響。

(34)

一些研究如 Fang 與 Yen (2006)以個人為基礎探討新科技的擴散,並以年 齡、教育、收入來比較,則發現教育背景是關鍵性的個人特質,可見教育程度的 高低會影響到個人新科技的接受程度。

根據Pew 在 2006 年 10 月” Demographics of Internet users”針對美國 18 歲以 上的民眾進行的調查,發現教育程度在高中以下的民眾上網比率為36%;高中程 度的為 59%;大專程度的為 84%;大學及以上為 91%。這結果可以很明顯的顯 示隨著教育程度的提高,上網的比率也隨著上升。 根據台灣網路資訊中心公布2007 年 1 月「台灣寬頻網路使用調查」報告, 截至2006 年 1 月 15 日為止,上網比例以「研究所及以上」,達 94.73%;其次為 「大學」92.46%;至於最低則為「小學及以下」,僅佔 11.78%。 根據研考會 2004-2006 的調查發現,在各種教育程度的上網比率,大體來說 是逐漸提高的,而教育程度高的上網比率也較高,也就是說高學歷民眾使用網路 的比例明顯高於其它學歷的民眾,台灣民眾不同年度教育程度近用網際網路趨勢 如表2-4: 表2-4 台灣不同學歷近用網際網路趨勢 年度 教育程度 2004 年(%) 2005 年(%) 2006 年(%) 未就學 2.7 0.6 0.7 小學及以下 15.0 15.9 16.0 國初中 46.2 49.6 50.9 高中職 63.8 68.7 70.7 專科 88.2 90.9 88.6 大學 93.2 95.4 94.3 研究所及以上 95.5 97.8 97.7 資料來源:出自研考會(2004-2006) 由上述的分析可以發現,不管在美國或台灣,共同的趨勢都是網路近用程度 基本上和學歷成正比,也就是學歷越高使用網際網路的比率也較高,所以教育程 度也可用來判斷個人是近用網路的一個重要指標。

(35)

2.2.2 網路使用動機及目的

數位科技已滲透至我們生活的每一個面向(Sutherland, Furlogn , & Furlogn, 2000),電腦及網際網路也被廣泛地運用在教育、娛樂、工作及遊戲等。國內外 許多針對網路使用動機的研究發現,不同類型的使用族群,使用網路的動機不盡 相同,有些人是基於對科技的內在興趣(Selwyn, 2000),而有些人則是不得不然。

網際網路最大的貢獻是提供豐富的資訊(Hamburger, Kaynar & Fine, 2007), 青少年通常把網際網路當成工具(Gross, 2004),其他如社交(Sǿrensen et al., 2007; Culter et al., 2003; Hamburger et al., 2007)、資訊搜尋(Culter et al., 2003; Hamburger et al., 2007; Shih, 2004)、休閒及工作相關(Culter et al., 2003; Hamburger et al., 2007)、理財(Culter et al., 2003)等也都是常見的動機,另外學生常見的動機還有 學習及建置網頁(Sǿrensen et al., 2007)等。

Parker與Plank(2000)指出網際網路用在資料搜尋和求職的功能越來趨於重 要。他們將網路使用動機分為以下三種:

1.友誼和社會需求(companionship and social needs):欲減少孤獨與寂寞感。 2.學習與刺激需求(need for learning and excitement):欲搜尋資訊和發現新的

事物以獲得興奮、刺激感。 3.休息消遣需求(relaxation needs):欲獲得放鬆。 其研究結果發現網際網路和其他媒體皆可以滿足人們社會、資訊搜尋、放鬆 消遣需求,且放鬆消遣需求(relaxation needs)是上網最主要的動機。 游森期(2001)認為大學生使用網路的動機主要在於資訊的獲得、社交的需 求,以及個人的休閒嗜好三大類,大學生的網路使用行為主要是用WWW搜尋資 訊、用BBS搜尋的和學校周遭訊息,而利用電子郵件、聊天室以及ICQ進行社交 功能亦受青睞,提供娛樂的網路遊戲也頗受歡迎,但是有關大學生的電子商務仍 有待開發。BBS的高度使用量是台灣地區大學生和國內外其他網路使用者較大的 分別。此外,透過FTP站台下載檔案及MP3亦十分普遍,而且網路是傳播MP3的

(36)

葉華鏞(2001) 歸納傳播媒介使用動機,茲將其整理分類如下:

1.消遣:如避免寂寞、放鬆心情(to relax),忘卻煩惱和緊張、逃避(to forget)、 打發時間(to passtime)及娛樂(to be entertained)等。

2.人際關係:包括尋求同伴情誼(for companionship), 瞭解別人的說法、想 法(to know what others are saying or thinking)、 增加與人談話的 資料(to find information to talk about with other people)等。 3.獲得資訊:例如學習(for learning)、尋求或增加新知見聞(to look for or

increase one’s knowledge) 、 知 道 國 家 和 世 界 大 事 (to get news) 、瞭解周遭事務(to keep tabs)、尋求購物的參考資料(to research a product or service)。

4.好奇:尋求刺激(for arousal)、滿足好奇心(to satisfy one’s curiosity)。 5.習慣(as a habit)。 Ebersole(2000)針對美國791名10-21歲的學生對於WWW的使用,提出七項使 用動機,其中以研究及學習的比例最高(52%),其他依序為:上網找樂子或是刺 激的事(8%);和其他人進行溝通與聯繫(7%);尋找運動和遊戲的相關資訊(6%); 利用WWW 取得有形事物(5%);為了打發無聊,所以上網逛逛找找(5%);為了 購物及尋找消費情報(1%)。 Tasi(2006)指出使用者對網際網路的態度是其網際網路接受度及使用的重要 因素,但目前有很多研究者(例如 Amiel & Sargent, 2004)主張必須檢驗更根本的 議題,也就是使用者對網際網路的知覺(perception),因為知覺會響態度,而態度 會影響動機。而Tasi 也針對 40 名受試者訪談,歸納訪談資料,發展出 4-T 的分 類架構:也就是科技(Technology)、工具(Tool)、玩具(Toy)及旅遊(Tour)。在發展 出4-T 架構後,進一步針對 588 名中學生進行研究,讓學生將 4 個項目經比較、 權衡做配分,總分為 100 分,要求受試者寫下理由並與配分做核對,一致性達 90%以上,結果發現大部份的學生傾向知覺網際網路為科技及工具。 Tasi 與 Lin(2004) 進一步以 4-T 架構針對 636 名台灣高中生研究,發現男性

(37)

對網際網路的認知比較像玩具,而女性對網際網路則是較實用的觀點,他們認為 網際網路比較像科技、工具及旅遊。 Peng、Tasi 與 Wu(2006)認為使用者對網際網路的知覺會形塑他們的態度及 線上行為。他們針對1417 名大學學生(大學部 979 人,研究所 438 人,其中 915 人為男性,502 人為女性)以 4-T 架構的研究指出,學生傾向於視網際網路為功 能性的工具或功能性的科技;而學生視網際網路為休閒工具(Tour 或 Toy)者,比 視網際網路為功能性科技者有更正向的態度。 Liaw 與 Huang(2003) 主張使用者對新科技(例如網際網路)的知覺及如何 被接受,會影響個人對新科技相關產品的使用。也就是說個人對科技的知覺,對 於個人是否採用新科技會有影響,因為使用者對網際網路的知覺對於個人決定是 否使用是很重要的。 可見很多研究者認為要探究網路使用者的使用動機,可以從個人更深層的知 覺來研究,而使用者對於網際網路的知覺不同,就產生不同的使用態度,進一步 影響使用動機或行為意圖,最後就反應在使用者的實際的使用行為上。 2.2.3 網路使用時間樣態及使用地點 網際網路是一種經驗的科技(Linvingstone, 2006),所以衡量網路使用者整體 經驗,最容易的方式就是瞭解使用者第一次接觸網路的時間、使用年資、上線頻 率及每日平均使用時間。 上線年資較長,通常有較高層次的線上技能,所以首次接觸電腦及網際網路 的時間,是瞭解網路使用者整體經驗的一個重要指標(Tasi, Lin, & Tasi, 2001)。新 世代已將網際網路整合至他們的生活,相對地首次接觸電腦及網際網路的年齡越 來越小(OECD, 2006),使用年資當然也比較久。

因為網路使用者通常是線上多工,同時花時間在很多活動上,難以衡量單一 活動花費的時間,所以檢驗網路使用差異最簡單的方式是利用總體使用時間 (Hills & Argyle, 2003; Gross, 2004)。也就是說很多使用者通常開啟多個視窗(應

(38)

用程式),但並未同時使用,而是在多個視窗間切換,所以要衡量單一個別活動 時間很容易因為使用者主觀的認定,而造成花費時間測量的誤差。 但衡量總體時間也有可能造成偏差,因為新手與有經驗的使用者,進行同樣 一項活動可能因為使用經驗上的不同,造成新手需要花比較多的時間完成,所以 在每日平均使用時間外,應另外衡量上網的頻率,才能更精確衡量出使用上的差 異,例如 Davis(2001)認為如果要瞭解電子郵件對於個人的重要程度,最簡單的 方式就是看一天檢查電子郵件的次數。 至於使用地點上,根據Pew (2004)年的調查中指出,美國 18 歲以上上網的 民眾,主要上網地點為家中,佔88%,其次為工作場所(51%)、學校(27%)、朋友 或鄰居家(26%)、圖書館(26%)、親戚家(9%)及網咖(2%),而其中有 54%的民眾會 從一個以上的地點上網,甚至有27%表示他們一天會在兩個以上的地點上網。全 職的學生有73%曾經從學校以外的地點上網,依次為圖書館(45%)、朋友及鄰居 家(41%)、網咖(6%)。 根據台灣網路資訊中心(2007)調查發現,台灣民眾最常上網的地點比率最高 的為家中,佔93.14%,其次為工作場所(36.19%)、學校(18.97%)、網咖(15.83%)、 朋友同學家(5.23%)等,而圖書館則為最後(4.89%)。 由此可見,在台灣及美國的研究中,家中都是上網最主要的地點,而其中美 國在圖書館的利用率明顯高於台灣,而在台灣網咖的使用比率則高於美國,可見 國情的差異也是造成上網地點不盡相同的原因之一。 隨著無線科技的進步,上網的地點也可以是不固定(Hartley, 2007)、無所不在 的;而在不同的地點,也會隨著地點的特性而發展出不同的使用習慣,例如學生 在家及在學校使用資訊通訊科技的行為、活動是不同的(Livingstone, 2003; OECD, 2006; Papastergiou & Solomonidou, 2005),例如在家使用電腦主要是為了遊戲、 搜尋、電子郵件及即時訊息等(OECD, 2006);而在學校通常是進行基礎電腦及 網際網路知識技能的學習。

(39)

路的時間並不相同,另外也可能因為公司或機關的限制,而不能使用特定的功 能;在學校通常也會限定在教育用途或因為使用規定而造成學生無法依個人意願 自由使用;在家中則可能會因為父母會限制上網時間,電腦放在家中公用空間, 或父母會檢查網路活動及安裝過濾器軟體等,限制了小孩使用的範圍,所以瞭解 上網地點在網路使用的研究上也是不可忽略的。 2.2.4 網路使用功能與活動 隨著網際網路傳輸速度的增快及個人寬頻連線的普及,網際網路提供的功能 也愈來愈強大,從傳統文字的傳輸,到目前多媒體甚至即時影音的傳送,發展出 許多不同的應用。所以在網際網路使用功能與活動上,也會隨著研究的時間不同 而有所不同,例如早期 BBS 非常受歡迎,而目前則是以即時通訊及部落格等較 受歡迎。 如前所述,游森期(2001)針對台灣地區801名大學生研究發現,受測者最常 使用的網路使用項目佔上網時間的比重依次為:瀏覽全球資訊網(25%)、BBS (25%)、電子郵件(13%)、ICQ(9%)、網路遊戲(9%)及下載檔案(FTP) /MP3音樂。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2006 年 9 月公布「國中小學生數位能力與數位 機會調查報告」結果顯示,國中小學生主要利用電腦從事的活動,依序是線上遊 戲(70.4%),其次是上網找資料、寫作業(64.6%)、下載音樂、軟體(62.1%)、電腦 遊戲(60.3%)、收發郵件(58.9%)、上網聊天交朋友(50.9%)、無目的逛逛網站 (48.2%)、製作部落格或網頁(24.8%)等。 根據台灣網路資訊中心公布2007 年 1 月「台灣寬頻網路使用調查」報告結 果,國人最常使用上網之功能依序為瀏覽資訊、網頁(67.37%)為最多;其次為電 子郵件(40.34%)、搜尋資訊(26.44%)、網路即時傳呼或聊天室(24.18%)、網路遊 戲(18.72%)、下載影音檔案(8.90%)、下載軟體資料(8.02%)、網路購物(8.01%)等 等。

(40)

隨著不同的研究對象也可以發現,進行的活動也大不相同,例如從上述2006 年9 月「國中小學生數位能力與數位機會調查報告」中指出,台灣國中小學生是 以線上遊戲及從事課業相關的活動為主;2007 年 1 月「台灣寬頻網路使用調查」 結果中,12 歲以上民眾則是以瀏覽網頁及使用電子郵件為最主要活動。

根據Pew 在 2006 年”Internet Activities”及 2001 年”Teenage life online”調查結 果發現美國成人與青少年線上活動項目也有所差異,成人及青少年最常進行網路 的活動比較如表2-5: 表2-5 美國成人及青少年主要網路活動比較 成人線上活動項目 比率(%) 青少年線上活動項目 比率(%) 收發電子郵件 91 收發電子郵件 92 使用搜尋引擎尋找資訊 91 為了樂趣而瀏覽網頁 84 搜尋地圖或行車指引 84 瀏覽娛樂網站 83 搜尋健康/醫藥資訊 79 傳送即時訊息 74 在購物前研究產品或服務 78 搜尋嗜好相關資訊 69 查詢天氣資訊 78 閱讀新聞 68 尋找嗜好或興趣的資訊 77 玩或下載遊戲 66 得到旅遊資訊 73 在購物前研究產品或服務 66 購物 71 線上聽音樂 59 閱讀新聞 67 拜訪聊天室 55 瀏覽政府單位網站 66 下載音樂檔案 53 購買或旅遊保留(訂房) 63 查詢運動分數 47 為了娛樂瀏覽網頁 62 拜訪他們是會員的網站 39 瀏覽提供個人醫療需求網站 58 到他們可以表達意見的網站 38 學校研究或訓練 57 線上購物 31 看影片或聽音樂 56 拜訪可交易或賣東西的網站 31 尋找介紹基礎知識或DIY 資訊 55 尋找資訊相關資訊 26 尋找電話號碼及住址 54 建立網頁 24 線上虛擬旅遊 51 搜尋難以和他人討論的主題資訊 18 做與工作相關的研究 50 資料來源:出自Pew(2001,2006) 由上表比較可以發現,在美國無論是成人或青少年,最常進行的活動為收發 電子郵件,而其它活動差異則相當大,例如青少年在傳送即時訊息(74%)及玩或

數據

圖 1-1  研究流程圖  研究程序  目的  確定題目與研究方向  確認動機與目的  文獻蒐集與整理  發展研究架構  研究設計  問卷設計  研究執行  結論與建議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二、論文重點說明  第一章為緒論,主要針對研究背景與動機、研究目的、研究問題、名詞釋義、 研究範圍及論文重點說明及章節安排提出說明與描述,並提出研究者的問題意 識,提出研究者所要釐清的問題何在?對於整個研究的輪廓進行初淺與原則性的 介紹。  第二章為文獻探討,主要的目的在探討與本研究相關的理論及研究報告。根 據世代
表 2-3 台灣不同年齡近用網際網路趨勢            年度  年齡  2004 年(%) 2005 年(%) 2006 年(%)  12-14 歲  93.5 96.8 96.1  15-20 歲  96.8 98.3 98.5  21-30 歲  89.3 92.4 93.2  31-40 歲  72.9 77.4 79.9  41-50 歲  49.3 52.3 57.6  51-60 歲  29.1 29.2 33.9  61 歲以上   8.8   7.0   8.1  資料來源:出自研考
表 4-1 項目分析統計摘要  項目  平均數 標準差 極端組 t 檢定   1.我會利用 e-mail 與其它人溝通  3.29 1.18  10.185  2.我寄 e-mail 後會打電話與對方確認有無收到  3.77 1.20  3.617  3.我會利用即時通與其它人溝通  3.24 1.58  27.700  4.我會利用 MSN 與其它人溝通  2.51 1.48  24.691  5.我會利用聊天室與其它人溝通  1.97 1.19  20.235  6.我會利用網路與其它人訂定約會時間、地
表 4-2 網路使用行為的因素分析結果  因素負荷量 因 素  項目  1 2 3 4 5 6  共同性  9.我會建立部落格(Blog)與其它人分享  .80         .663  17.我會將自己的照片貼在網路上或寄給別人分享 .72         .583  3.我會利用即時通與其它人溝通  .69         .603  10.我會建立個人網頁與其它人分享  .67         .485  18.透過分享我可以結交到同好  .64         .554  12.我會利用手機照像將
+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Most of teachers agree with positive effects of the 99 curriculum on practical instruction in school, however, they seem to concern inequalities of content between volumes and

becoming more widespread and schools are developing policies that allow students and teachers to connect and use their own portable equipment in school … in 75% of

• It is a plus if you have background knowledge on computer vision, image processing and computer graphics.. • It is a plus if you have access to digital cameras

A Very good. You are able to apply your understanding of how endogenetic processes leading to the formation of major landform features along plate boundaries to explain the

• It is a plus if you have background knowledge on computer vision, image processing and computer graphics.. • It is a plus if you have access to digital cameras

• It is a plus if you have background knowledge on computer vision, image processing and computer graphics.. • It is a plus if you have access to digital cameras

Remote root compromise Web server defacement Guessing/cracking passwords Copying databases containing credit card numbers Viewing sensitive data without authorization Running a

Given different levels of homeroom teachers’ 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regarding students’ learning satisfaction.. Students ha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