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評估使用定量PCR 技術鑑定香蕉萎縮病毒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評估使用定量PCR 技術鑑定香蕉萎縮病毒"

Copied!
1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台灣農業研究 (J. Taiwan Agric. Res.) 68(1):59–68 (2019) DOI:10.6156/JTAR.201903_68(1).0006. 研究報告. 評估使用定量 PCR 技術鑑定香蕉萎縮病毒 關政平 1,* 張溢麟 2 曾清山 3 楊佐琦 4 摘要 關政平、張溢麟、曾清山、楊佐琦。2019。評估使用定量 PCR 技術鑑定香蕉萎縮病毒。 台灣農業研究 68(1):59–68。 香蕉萎縮病毒 (Banana bunchy top virus; BBTV) 為一種危害香蕉之病原,它的偵測與確認已是台灣香蕉 產區及世界重要課題。本研究使用即時螢光定量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技術,應用於鑑定香蕉感染 BBTV 與否之檢測。本技術發展之即時螢光定量 PCR 技術,同時利用含有 BBTV-CP 基因之引子和探針,以 real-time PCR (qPCR) 法與 TaqMan® 螢光探針鑑定 BBTV 外,並區分香蕉其他病毒 (香蕉條斑病毒及胡瓜嵌紋 病毒),且不與健康組織有反應。本技術將可應用在植株感染病毒早期檢測、篩選抗 BBTV 之香蕉品系、田 間植株病害檢測之判定,以及作為健康香蕉種苗生產與驗證。 關鍵詞:香蕉萎縮病、BBTV、偵測。. 前言 香蕉萎縮病 (Bunchy top disease of banana) 為目前全球最嚴重的香蕉病毒病害,此病也是 台 灣 普 遍 具 破 壞 性 之 香 蕉 病 毒 病 害, 並 曾 在 中 部 造 成 數 度 大 流 行, 幾 乎 造 成 台 蕉 主 要 栽 培品種「北蕉」的滅絕,對台灣香蕉產業形成 相 當 的 威 脅 (Sun 1961; Tsai et al. 1986)。 香 蕉萎縮病毒 (Banana bunchy top virus; BBTV) 之 病 毒 顆 粒 外 觀 為 二 十 面 體 的 球 型, 含 多 粒 病 毒 體 (6–8), 攜 帶 有 環 型 ssDNA (circular single-stranded DNA),直徑 18–20 nm (Burns et al. 1994; Harding et al. 1991; Vetten et al. 2005)。 最 早 發 現 香 蕉 萎 縮 病 發 生 在 1889 年 的斐濟,國際上目前已知香蕉萎縮病分布有非 洲、大洋洲,亞洲包括台灣、日本琉球、中國 大陸、菲律賓等 (Wardlaw 1961; Manser 1982; Dale 1987; Kawano & Su 1993; Kenyon et al. 1997),香蕉萎縮病常造成栽種國嚴重的經濟 損失。台灣中部曾發生大流行,平均園區發病. * 1 2 3 4. 率 達 16.4%, 嚴 重 罹 病 地 區 有 超 過 50% 以 上 發病率 (Sun 1961)。香蕉萎縮病主要的傳播媒 介為蕉蚜 (Pentalonia nigronervosa) (Hu et al. 1996)。 為了鑑別植株健康狀況,目前香蕉萎縮病 植 株 的 檢 測 常 見 方 法 有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法 (Wu & Su 1990)、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及即時螢光定 量 PCR (real-time PCR; qPCR) 法 (Xie & Hu 1995; Chen & Hu 2013) 等。本研究目的在於 發展檢測萎縮病毒之定量核酸擴增技術,分析 植株中萎縮病毒含量,並利用香蕉 UBQ 基因 檢測作為內控,未來將應用在香蕉不同品系抗 病之鑑定工具。. 材料與方法 香蕉材料、病毒來源及接種 本研究使用香蕉品種為「新北蕉」,蕉苗. 投稿日期:2018 年 2 月 13 日;接受日期:2018 年 10 月 1 日。 通訊作者:pcr123@tari.gov.tw 農委會農業試驗所生物技術組助理研究員。台灣 台中市。 農委會農業試驗所生物技術組替代役。台灣 台中市。 農委會農業試驗所生物技術組副研究員。台灣 台中市。 農委會農業試驗所生物技術組研究員兼組長。台灣 台中市。.

(2) 60. 台灣農業研究 第 68 卷 第 1 期. 購自台灣香蕉研究所,小苗或吸芽經無菌處理 與組織培養繼代繁殖後。挑選苗齡約 1 mo, 瓶 苗 大 小 一 致, 培 養 於 B3 固 態 培 養 基 (1/2 MS salt, 340 mg L -1 NaH 2PO 4 • O 2O, 160 mg L -1 adenine sulfate, 3% sucrose, pH 5.5, 0.7% agar), 於 25℃、12 h 光 照 環 境 下 培 養。 待 小 植 株 發 根 後 出 瓶, 定 植 於 3 吋 盆 放 置 溫 室 馴 化。至 5 wk 後,蕉苗生長至株高約 10 cm 左 右,4–5 片幼葉時,選取株高一致且葉數接近 的小苗進行接種試驗。 BBTV、香蕉條斑病毒 (Banana streak virus; BSV) 及胡瓜嵌紋病毒 (Cucumber mosaic virus; CMV),病毒分離株採自霧峰地區香蕉 園。其中,BBTV 以健康蕉蚜餵食病株香蕉後, 接種至「新北蕉」幼苗至發病,各病毒株皆經 PCR 分 析 鑑 定,PCR 產 物 皆 經 由 核 酸 定 序 確 認是否感染病毒,並鑑別病毒種類。植物基因 體 DNA 的 萃 取, 是 使 用 Plant Genomic DNA Purification Kit (Protech, Taipei, Taiwan),萃 取 方 法 依 原 廠 手 冊 建 議。 將 香 蕉 幼 苗 移 植 至 栽培介質中,培養於溫室 (溫度 25–28℃)。本 試驗作為接種使用之蕉蚜 (P. nigronervosa) 取 自行政院農委會農業試驗所生物技術組隔離 田間,首先利用 PCR 檢測蕉蚜體內的帶毒情 況,將蕉蚜移置健康的香蕉幼苗飼養繁殖。確 認飼養的蕉蚜族群為無帶毒個體,飼養在生物 技術組之半密閉溫室網室中,保持族群數量以 供接種試驗使用。本研究使用「新北蕉」進行 接種條件試驗,首先將繁殖無帶毒的蕉蚜放置 帶有 BBTV 罹病植株,讓蕉蚜吸取病毒 48 h, 再經 PCR 檢測蕉蚜體內帶毒情形,將成熟蕉 蚜接種到健康蕉苗。分別試驗條件有接種蕉蚜 數量、接種傳毒時間及接種蕉苗株高。進行接 種後定期觀察 2 mo 植株病徵,並以 PCR 法及 real-time PCR 法檢測。. 香蕉總量 DNA 之純化 將 植 物 組 織 以 MasterPure DNA 純 化 套 組 (Epicentre, Madison, WI, USA) 萃 取 總 體 DNA,參照純化套組所附萃取步驟。先秤取 1 mg 植物組織,使用液態氮急速冷凍並研磨成 粉末狀,研磨完的均質組織粉末與 300 µL Tissue and Cell Lysis Solution 在 1.5 mL 微 量 離. 心管中均勻混合。置於 65℃下放置 15 min,每 5 min 震盪 1 次。接著放置室溫冷卻後,加入 1 µL 5 µg µL -1 RNase A 於 37℃反應 30 min。 將均質樣品加入 150 µL MPC Protein Precipitation Reagent 震盪 10 s,接著以 ≥ 10,000× g 離心 10 min,吸取上層澄清液至新的微量離心 管中。加入 500 µL Isopropanol,上下倒置混合 40 次 後, 於 4 ℃ 下 ≥ 10,000× g 離 心 10 min。 移 除 上 清 液, 加 入 75% 酒 精, 以 震 盪 器 震 盪 DNA 沉澱物。再於 4℃下 ≥ 10,000× g 離心, 移除上清液後,重複 1 次。確認完全移除酒精 後,加入 35 µL TE buffer 回溶沉澱物。. 引子設計 由 GenBank 資 料 庫 中 搜 尋 台 灣 地 區 的 BBTV 分 離 株, 經 由 ClustalW2 (https://www. ebi.ac.uk/Tools/msa/clustalw2) 比 對 序 列 之 高 保 留 區 域, 設 計 引 子 藉 由 Primer Express TM (Applied Biosystems, Foster, CA, USA) 軟體 設計,核酸引子合成則是委託 Bio Basic 公司 (Bio Basic Inc, Markham, Canana) 所合成 (序 列 詳 如 表 1)。 即 時 螢 光 定 量 所 使 用 的 螢 光 探 針,來自 Biosearch Technologies (Petaluma, CA, USA)。 螢 光 探 針 序 列 可 專 一 性 結 合 於 BBTV DNA-S 的 coat protein 基 因 序 列, 探 針 的 5’ 端 標 定 TAMRA (Carboxytetramethylrhodamine), 其 3’ 端 標 定 BHQ-2 (Black hole quencher-2), 藉 由 PCR 每 循 環 一 次 就 有 1 次 螢 光 信 號 釋 放, 利 用 儀 器 偵 測 反 應 後 產 物 總 量。. PCR 根 據 上 述 設 計 之 引 子 進 行 PCR,PCR 反 應 試 劑 為 ProTaq TM Plus 反 應 套 組 (Protech, Taipei, Taiwan),以 BBTV-M-526F 和 BBTV-M526R 引子進行 PCR 反應,反應條件為:95℃ 3 min、40 個循環,95℃ 30 s、55℃ 30 s 和 72℃ 30 s。之後,72℃ 5 min 和 16℃定溫,將所擴 增 的 片 段 選 殖 於 載 體 pGEM-T Easy (Promega, Madison, WI, USA),並轉型於 Escherichia coli JM 109 (Promega, Madison, WI, USA), 以 構 築 BBTV DNA-S 之 plasmid DNA 當作模板。 以 5 ng plasmid DNA 或植物 DNA 為模板,在.

(3) 61. 香蕉萎縮病分子檢測技術. 表 1. 本試驗所使用之引子與核酸探針。 Table 1. The primers and probes used in these study. Target BBTV DNA-S. Accession number. Name (primer probe-1). EU366171. BBTV-M-526F. gaaatcaaccagccgactaca. BBTV-M-526R. ctggcccaccactaaagtggtgg. BBTV-Q-82F. ggcaacaagccacgacta. BBTV-Q-82R BBTV probe HQ853254 Musa acuminate UBQ2. z y. Nucleotide position. Amplicon size (bp). 497–517. 526. 1023–1035. 526. 310–327. 82. cagtaggctcaatcctaaatacc. 370–392. 82. tcgtcgttaggatcaatattggttcc. 329–354. Sequence 5’ to 3’. Modification. 5’-TAMRAz; 3’-BHQ2y 316 316. UBQ2-Q-84F. gctccgacgcatgtatgaaac. 1298–1319. 84. UBQ2-Q-84R. ggaacccacattaccacctaagtct. 1358–1383. 84. UBQ2 probe. tcaggagccattctttaatgcagca. 1323–1347. 5’-FAM; 3’-BHQ1. TAMRA: The 5-end of probe was labeled with 6-carboxytetamethyl-rhodamine. BHQ2: The 3-end of probe was labeled with Black Hole-2 quencher dye.. 總 體 積 25 µL 反 應 溶 液 中 進 行 PCR, 其 溶 液 中 含 有 2.5 µL 10× PCR buffer、2 µL 2.5 µM dNTP、2 µL 10µM 引子、0.5 µL ProTaq DNA polymerase。 反 應 條 件 為 94 ℃ 3 min,95 ℃ 30 s、56℃ 30 s、72℃ 40 s, 共 35 個 循 環; 最後再以 72℃反應 6 min。PCR 機器為 Veriti Thermal Cycle (Applied Biosystems, Waltham, MA, USA), 取 5 µL PCR 產 物 進 行 2% 膠 體 電 泳, 以 Ethidium bromide (EB) 染 色 後, 於 Ultraviolet (UV) 光照相並分析結果。. 即時螢光定量 PCR Real-time PCR 反 應 試 劑 為 KAPA probe fast qPCR 反 應 套 組 (KAPA Biosystems, Woburn, MA, USA), 使 用 引 子 對 為 BBTV-Q82F/R 與 UBQ2-Q84F/R, 使 用 探 針 為 BBTV probe (BBTV-p) 和 UBQ2 probe (UBQ2-p)。 於 0.2 mL 微 量 離 心 管 中 加 入 5 ng plasmid DNA、 植 物 DNA 為 模 板,2× KAPA PROBE FAST qPCR Master Mix 10 µL、10 µM 引子 1 µL、 探針 1 µL,總體積 20 µL,進行 PCR 反應。反應 條件為 94℃ 3 min;95℃ 3 s、60℃ 0 s,共 40 個 循環。Real-time PCR 機器為 ABI PRISM ® 7500 Sequence Detection System (Applied Biosystems, Waltham, MA, USA),threshold 或 baseline 參數的設定採用系統自動判讀方式。. 偵測 BBTV 靈敏度試驗 為分析本偵測技術所設計之探針序列之靈 敏 度, 以 BBTV-Q-82F/R 與 UBQ2-M316F/R 引子對,以及 BBTV probe 和 UBQ2 probe 探 針進行 PCR 反應。反應條件為:95℃ 3 min、 40 個循環的 95℃ 30 s、55℃ 30 s 和 72℃ 30 s, 72℃ 5 min 和 16℃定溫,將 plasmid DNA 進行 10× 序 列 稀 釋 後, 利 用 傳 統 PCR 及 real-time PCR 進行試驗。將 BBTV DNA-S plasmid DNA 稀 釋 濃 度 從 1.14 × 10 9 BBTV 基 因 copy 數 至 1.14 × 10 0 BBTV 基 因 copy 數 之 負 對 數 值 (-log) 與 real-time PCR 反應後所測得相對 應 Ct 值,製作標準曲線圖;即橫座標為總量 DNA 濃度之負對數值,縱座標為 Ct 值,點代 表由 3 次獨立試驗所得的平均 Ct 值,線代表 為 DNA 濃度與 Ct 值對應之線性回歸分析。. 香蕉組織中 BBTV 之定量分析 測 定 BBTV 在 香 蕉 組 織 中 分 布 之 情 形, 將接種 BBTV 後確認罹病蕉苗,經持續培養 2 mo 後,取罹病之蕉苗的不同部位分別為新葉 (上位)、葉 (下位)、上假莖、下假莖及根,進 行 總 量 DNA 萃 取。 調 整 樣 品 之 總 量 DNA 濃 度為 5 ng,以 real-time PCR 進行定量分析, 每反應 3 重複。.

(4) 62. 台灣農業研究 第 68 卷 第 1 期. 田間 BBTV 檢測 採集田間栽培之香蕉材料,取新葉組織約 10 mg 利 用 MasterPure DNA 純 化 套 組 (Epicentre, Madison, WI, USA) 萃 取 總 量 DNA。 步驟依照前述材料與方法進行,將純化得到之 DNA 進行 PCR 法及 real-time PCR 法檢測。. 結果 BBTV 專一性試驗 本試驗比對台灣 BBTV 病毒株具高度保留 區序列 (圖 1),設計引子對與探針如表 1 所述。. 段產物,由瓊脂凝膠電泳分析,確認其產物大 小符合預期大小;經瓊脂凝膠電泳分析結果顯 示,僅 BBTV 質體 DNA 及 BBTV 感染之香蕉 組 織 DNA 出 現 526 bp 產 物 片 段, 對 於 CMV cDNA、BSV 感染之香蕉及健康香蕉皆無反應 (圖 2A)。qPCR 法 檢 測 BBTV 感 染 之 香 蕉 組 織 DNA, 經 qPCR 分 析 結 果, 僅 BBTV 質 體 DNA 及 BBTV 感 染 之 香 蕉 組 織 DNA 出 現 訊 號,對於 CMV cDNA、BSV 感染之香蕉及健 康香蕉皆無反應 (圖 2B)。由上述試驗,確認 本 研 究 所 設 計 引 子, 在 傳 統 PCR 及 qPCR 法 對 BBTV 具有高度專一性。. 為測試本試驗發展 qPCR 對 BBTV 是否具專一. BBTV 靈敏度試驗. 性,使用 qPCR 法增幅感染 BBTV 之香蕉植株. 利用 BBTV 質體 DNA 作為試驗用之核酸 模 板, 核 酸 濃 度 由 5 ng 起 始 經 系 列 10× 稀 釋 後, 利 用 PCR 及 qPCR 法 進 行 分 析, 比 較 兩. 組織的核酸萃取物,同時以傳統 PCR 做比較。 傳統 PCR 產生 526 bp 之 BBTV 專一性核酸片. BBTV-82-F. BBTV-82-probe. BBTV-82-R. 圖 1. 本 試 驗 使 用 於 real-time PCR 之 引 子 與 探 針,BBTV 序 列 比 對 由 上 至 下 分 別 為 Accesion no. KM607468.1、AF148942.1、EU366171.1、EF095164.1、DQ826393.1、KM607541.1、KM607540.1、 KM607524.1、KM607516.1、KM607515.1。 Fig. 1. Sequence alignment of the BBTV CP partial protein gene regions showing the locations of the primers and probes used for qPCR amplification. Accession numbers for the aligned isolates (top to bottom) are KM607468.1, AF148942.1, EU366171.1, EF095164.1, DQ826393.1, KM607541.1, KM607540.1, KM607524.1, KM607516.1, and KM607515.1..

(5) 63. 香蕉萎縮病分子檢測技術. (A). M. 1. 2. 3. 4. 5. N. 526 bp. (B). 0.5. ∆Rn. 0.4 0.3 1. 0.2. 2. 0.1 3, 4, 5, N. 0.0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26. 28 30. 32. 34. 36. 38. 40. 42. Cycle. 圖 2. 使用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A) 和 real-time PCR (B) 偵測 Banana bunchy top virus (BBTV) 之 專一性試驗。1:BBTV 質體 DNA;2:感染 BBTV 香蕉葉組織;3:感染 Banana streak virus (BSV) 香蕉葉組織;4: Cytomegalovirus (CMV) cDNA;5:健康香蕉;N:無核酸模板對照組 (no template control; NTC);M:100 bp DNA ladder。 Fig. 2. Specificity test of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A) and real-time PCR (B) for detection of Banana bunchy top virus (BBTV). Lane M: 100 bp DNA ladder; lane 1: cloned BBTV DNA-S plasmid DNA; lane 2: BBTV-infected banana leaf tissue; lane 3: BSV-infected banana leaf tissue; lane 4: Cytomegalovirus (CMV) cDNA; and lane 5: healthy banana; and lane N: no template control.. 種檢測法之靈敏度差異。結果顯示,傳統 PCR 法 經 瓊 脂 凝 膠 電 泳 分 析, 增 幅 出 526 bp 之 BBTV 專一性核酸片段,可被偵測的最低濃度 為 1.14 × 10 3 BBTV CP 基因 copy 數。而根據 qPCR 分析結果,可被偵測的最低濃度為 1.14 copy 數 (圖 3A–3B)。 經 由 上 述 結 果 顯 示, 在 檢測 BBTV 靈敏度上,real-time RT-PCR 可檢 測 最 低 病 毒 濃 度 到 1.14 BBTV CP 基 因 copy 數, 使 用 PCR 則 可 檢 測 之 最 低 病 毒 DNA 濃 度為 1.14 × 10 3 BBTV CP 基因 copy 數。由上 述 結 果 顯 示, 利 用 qPCR 法 檢 測 BBTV 質 體 DNA 之靈敏度,高於傳統 PCR 法達 1,000 倍。 將 qPCR 法所測得之結果繪製標準曲線,縱座 標 為 Ct 值, 橫 座 標 為 BBTV 質 體 DNA 濃 度. 的負對數值 (-log),得到標準曲線方程式為 Y = -3.1097X + 39.424,R 2 = 0.9959 (圖 3C),E = 95.9%。上述試驗結果,可應用於定量病毒 含量。. 香蕉不同組織帶毒量試驗 本研究接種時間及接種植株高度試驗,皆 使用約 2 mo 大的組織蕉苗,高度在 10 cm 左 右, 據 此 同 樣 接 種 5 隻 蚜 蟲 之 罹 病 率 達 80% (未 列 於 結 果)。 後 續 試 驗, 也 以 此 香 蕉 植 株 大 小 作 為 接 種 測 試 帶 病 毒 情 形。 為 瞭 解 香 蕉 感 染 BBTV 時 病 毒 在 植 株 體 內 的 分 布 狀 況, 本 試 驗 將 罹 病 之 香 蕉 植 株 的 根、 上 位 及 下 位 假莖、新葉帶有病徵葉及無病徵葉個別採樣,.

(6) 64. 台灣農業研究 第 68 卷 第 1 期. (A). M. 1. 2. 3. 4. 5. 6. 7. 8. 9. 10. N. 526 bp. (B). 0.7 0.6. ∆Rn. 0.5 0.4 0.3 0.2 0.1 0.0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26. 28 30. 32. 34. 36. 38. 40. 42. Cycle. (C). Standard curve. 45 40. y = -3.1097x + 39.424 2 R = 0.9959. 35. Ct. 30 25 20 15 10 5 0. 0. 2. 4. 6. 8. 10. Log (co). 圖 3. 利用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A) 和 real-time PCR (B, C) 方法檢測 Banana bunchy top virus (BBTV) 的靈敏度試驗。(A) PCR 的試驗結果,1–10 為 BBTV DNA-S 質體 DNA 連續 10× 系列稀釋 (1.14 × 109–1.14 × 100 copy no.);N:無核酸模板對照組 (no template control; NTC),M:100 bp DNA ladder;(B) real-time PCR 的試驗結果,為 BBTV DNA-3 質體 DNA 連續 10× 系列稀釋 (1.14 × 109 copy no–1.14 × 100 copy no.);(C) realtime PCR 試驗結果的標準曲線;縱軸:Ct 值;水平軸:BBTV 質體 DNA 序列稀釋 log copy number 值。 Fig. 3. Sensitivity test of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and real-time PCR for detection of Banana bunchy top virus (BBTV). (A) Amplification of 10-fold serial dilutions of BBTV plasmid DNA (1.14 × 109 to 1.14 × 100 copy no.) by the PCR and analyzed by gel. Lane M: 100 bp DNA ladder; lane N: no template control. (B) Amplification plot of 10-fold serial dilutions of BBTV plasmid DNA (1.14 × 109 to 1.14 × 100 copy no.) by the real-time PCR. (C) The standard cure of 10-fold serial dilutions of BBTV DNA. The regression equation is Ct = -3.1097 × log (no. of virus copy) + 39.424.. 萃取其總核酸後做為模板。以 qPCR 法進行分 析,將分析所測到的 Ct 數據,帶入由靈敏度試. 驗繪製而成的標準曲線公式,演算得知各部位之 BBTV copy number (copy no.), 分 別 為 葉 1.63 ×.

(7) 65. 香蕉萎縮病分子檢測技術. 10 5 copy no.、根 1.00 × 10 1 copy no.、上假莖 2.20 × 10 5 copy no.、 下 假 莖 1.72 × 10 6 copy no. (表 2)。 使 用 PCR 檢 測, 葉、 下 位 假 莖 及 上位假莖皆可測出,但根無法檢測到 BBTV (表 2)。. 田間病毒檢測試驗 利 用 傳 統 PCR 及 qPCR 法 檢 測 田 間 疑 似 感 染 BBTV 之 香 蕉 樣 品, 採 樣 共 採 得 20 株 田 間 香 蕉 葉 片, 萃 取 總 核 酸 後 進 行 PCR 分 析。 分 析 結 果, 傳 統 PCR 法 測 得 7 株 具 有 BBTV,而 qPCR 法亦測得 9 株具有 BBTV 感 染, 使 用 PCR 檢 出 率 為 35%; 使 用 qPCR 檢 出 率 為 45% 檢 出 BBTV (表 3)。 顯 示 PCR 及 qPCR 法,皆可用於檢測田間受 BBTV 感染之 香蕉植株,但 qPCR 較為靈敏。. 討論 香蕉屬於熱帶果樹,幾乎所有種植香蕉的 國家都有發生香蕉萎縮病 (Burns 1994)。香蕉 萎縮病毒屬於系統性病害,亦為台灣常見的香 蕉病毒之一,早期曾發生過大規模感染,導致 產量與經濟之損失。此病之傳播方式,主要經 由罹病香蕉母株之無性繁殖體之吸芽或經由組 織培養苗傳播。另一方式是經由媒介昆蟲蕉蚜 在田間做短、長距離的傳播,因而造成 BBTV 蔓延擴散流行於田間。目前防治方法,主要為 保 持 香 蕉 田 間 衛 生, 避 免 病 毒 媒 介 蚜 蟲 大 量 滋 生, 利 用 組 織 培 養 繁 殖 無 病 毒 的 健 康 香 蕉 種苗,得以暫時控制病害蔓延。為了生產健康 種 苗 及 發 展 篩 選 抗 BBTV 香 蕉 之 相 關 研 究, 本 試 驗 開 發 一 套 BBTV 接 種 流 程 及 BBTV 專. 一性且靈敏度高的檢測技術,作為協助往後抗 BBTV 香蕉品系之篩選及培育無病毒之健康香 蕉組培苗。 現 今 BBTV 常 用 之 檢 測 技 術 除 血 清 學 法 外,多應用核酸方式鑑定,早在 1995 年傳統 PCR 法已被發展 (Xie & Hu 1995)。而近期即 時螢光定量 PCR 法,亦被報導於檢測此病毒 (Chen & Hu 2013)。Chen & Hu (2013) 開 發 之即時螢光定量 PCR 法,所選擇的 BBTV 序 列為 CP 基因,所設計的產物預期大小為 155 bp。 為 能 正 確 鑑 定 台 灣 BBTV 感 染 香 蕉, 本 研究所設計的基因序列皆來自台灣,同樣選擇 CP 基因具高度保留序列,所設計的產物預期 大小為 82 bp,二者所選用的檢測基因標的區 域近似相關。由結果顯示,本法即時螢光定量 PCR 法可正確檢測感染之 BBTV,包括本研究 室 之 3 個 BBTV 分 離 株 (結 果 未 呈 現), 而 不 與 健 康 香 蕉 植 株 反 應。Chen & Hu (2013) 檢 測 BBTV 最低需要的病葉,萃取香蕉組織需要 1 mg–1 ng 量,本試驗所需要的萃取香蕉組織 量 則 約 1 mg, 二 者 相 當。 由 本 研 究 顯 示, 即 時螢光定量的靈敏度較一般 PCR 靈敏度提高 約 1,000×。但 Chen & Hu (2013) 的試驗顯示, PCR 與 即 時 螢 光 定 量 的 稀 釋 終 點 靈 敏 度 皆 達 10 7 稀釋倍率,認為其 PCR 試劑有添加 bovine serum albumin (BSA, 1%) 與 polyvinylpyrrolidone-40 (PVP-40, 20%), 可 減 少 PCR 干 擾 物 的 產 生, 故 能 有 效 提 升 PCR 的 反 應 效 率, 與 real-time PCR 的靈敏度相當。推測對於粗 萃核酸之香蕉樣本,可能含有植物細胞中的多 酚等物質,PVP-40 的添加極有可能抑制 PCR 之 干 擾 作 用, 幫 助 提 升 PCR 及 qPCR 反 應 的 效率。同時 ELISA 法的靈敏度稀釋終點為 10 2. 表 2. 感病香蕉植株不同部位之 Banana bunchy top virus (BBTV) 檢測。 Table 2. Detection and quantification of Banana bunchy top virus (BBTV) using PCR and qPCR from tissues of different part of BBTV-infected bananas. PCR. qPCR. Number of copy BBTVz. Leaf. +. +. 1.63 × 106. Root. -. +. 1.00 × 102. Pseudostem (upper). +. +. 2.20 × 106. Pseudostem (lower). +. +. 1.72 × 107. Various part. z. BBTV copy number was estimated from the dilution curve. qPCR: real-time PCR. PCR: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8) 66. 台灣農業研究 第 68 卷 第 1 期. 表 3. 比較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和 PCR 檢測田間香蕉「北蕉」的 Banana bunchy top virus (BBTV) 感染結果。 Table 3. Detection of Banana bunchy top virus (BBTV) by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and PCR for naturally infected field banana plants. Field samplez A1. PCRy. Real-time PCR (Ct)x. -. -. A2. -. -. A3. -. -. A4. -. -. A5. -. -. P1. +. + (24.56). P2. +. + (21.74). P3. -. + (35.92). P4. -. -. P5. -. -. R1. -. + (34.01). R2. -. -. R3. +. + (26.98). R4. -. -. X1. -. -. X2. -. -. X3. +. + (20.26). X4. +. + (21.55). X5. +. + (22.00). X6. +. + (19.74). BBTV. +. +. HE. -. -. NTC. -. -. z. HE: healthy banana; NTC: no template control; BBTV: BBTV cloned plasmid. y PCR results: + indicates a clearly visible band in gel electrophoresis; - indicates a negative reaction. x Ct threshold values represent the mean Ct obtained after running samples in triplicate. Ct values below 35 are considered to be clearly positive results.. 稀 釋 倍 數,Chen & Hu (2013) 之 即 時 螢 光 定. 種 後 之 植 株 萃 取 總 核 酸 進 行 BBTV 檢 測。 經. 量 PCR 法可檢測出感染植物樣品,較 ELISA. PCR 與瓊脂凝膠電泳分析結果顯示,發現利用. 法 靈 敏 度 高 10,000×, 因 此 也 確 認 real-time. 5 隻蚜蟲傳遞病毒並無法達到 100% 罹病率。. PCR 檢測 BBTV 之靈敏度較 ELISA 為高。由. 雖然起初蚜蟲隻數試驗得知 5 隻蚜蟲即可順利. qPCR 之靈敏度試驗顯示,本試驗的最低病毒. 傳 毒, 但 此 試 驗 受 測 植 株 高 度 小 於 5 cm。 另. DNA 量 可 檢 測 達 1.14 copy no., 而 Chen &. 有研究指出,接種 1 mo 大的組織培養蕉苗,5. Hu (2013) 的試驗結果為 2.76 copy no.,可偵. 隻蚜蟲即可達到 100% (Wu 1987),此與本試. 測的最低值相近,而本試驗結果較優。. 驗結果相符。然而本研究接種時間及接種植株. 本研究試驗 BBTV 接種流程,開發 BBTV. 高度試驗皆使用約 2 mo,大的組織蕉苗,高. 接種方法之建立。首先試驗蚜蟲之接種數量,. 度在 10 cm 左右,因此同樣接種 5 隻蚜蟲之罹. 蚜 蟲 使 用 數 量 條 件 分 別 為 5 隻 及 10 隻, 接. 病率達 80%,並無法達到 100% (未列於結果)。.

(9) 香蕉萎縮病分子檢測技術. 此 外, 在 試 驗 接 種 條 件 過 程, 利 用 傳 統 PCR 及 qPCR 法一併檢測接種後不同時期 BBTV 核 酸 含 量, 結 果 發 現 傳 統 PCR 及 qPCR 法 皆 比 外觀病徵觀察更早得知感染 BBTV。此提早檢 測出 BBTV 病毒之優點,可應用在早期偵測抗 病組織培養蕉苗之篩選。田間檢測部分,由感 病香蕉之不同部位進行檢測,顯示除根部外、 假莖包含上位與下位部、有病徵新葉、無病徵 葉 皆 可 由 qPCR 檢 測 出, 但 使 用 PCR 法 則 無 法測出根部及下位老葉之 BBTV。 田間病毒檢測試驗顯示,田間香蕉葉片使 用 PCR 檢 出 率 為 35%; 使 用 qPCR 檢 出 率 為 45%。 顯 示 PCR 及 qPCR 法 皆 可 用 於 檢 測 田 間受 BBTV 感染之香蕉植株,但傳統 PCR 法 測得 7 株具有 BBTV,而 qPCR 法亦測得 9 株 具 有 BBTV 感 染, 故 qPCR 較 為 靈 敏。 此 結 果與 Kumar et al. (2011) 的研究報告稱香蕉萎 縮病在田間感染率一般在 20–100% 的發生相 當, 但 有 2 株 僅 由 qPCR 被 檢 出, 一 般 PCR 無法測出可能與感染香蕉病毒含量有關,顯示 qPCR 較 PCR 的靈敏度為高。. 引用文獻 Burns, T. M., R. M. Harding, and J. L. Dale. 1994. Evidence that banana bunchy top virus has a multiple component genome. Arch. Virol. 137:371–380. Chen, Y. and X. Hu. 2013. High-throughput detection of banana bunchy top virus in banana plants and aphids using real-time TaqMan ® PCR. J. Virol. Methods 193:177–183. Dale, J. L. 1987. Banana bunchy top: An economically important tropical plant virus disease. Adv. Virus Res. 33:301–325. Harding, R. M., T. M. Burns, and J. L. Dale. 1991. Virus-like particles associated with banana bunchy top disease contain small single-stranded DNA. J. Gen. Virol. 72:225–230. Hu, J. S., M. Wang, D. Sether, W. Xie, and K. W. Leon-. 67. hardt. 1996. Use of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to study transmission of banana bunchy top virus by the banana aphid (Pentalonia nigronervosa). Ann. Appl. Biol. 128:55–64. Kawano, S. and H. J. Su. 1993. Occurrence of banana bunchy top virus in Okinawa. Ann. Phytopathol. Soc. Jpn. 59:53. (in Japanese) Kenyon, L., M. Brown, and P. Khonje. 1997. First report of banana bunchy top virus in Malawi. Plant Dis. 81:1096. Kumar, P. L., R. Hanna, O. J. Alabi, M. M. Soko, T. T. Oben, G. H. P. Vangu, and R. A. Naidu. 2011. Banana bunchy top virus in sub-Saharan Africa: Investigations on virus distribution and diversity. Virus Res. 159:171–182. Manser, P. D. 1982. Bunchy top disease of plantain. FAO/ Plant Protection Bulletin 30:78–79. Sun, S. K. 1961. Study on the bunchy top diseases of banana. Special Publ. Coll. Agri. Taiwan Univ. 10: 82–109. Tsai, W. P., M. D. Huang, S. P. Chen, and S. S. Liu. 1986. Study on transmission of banana bunchy top virus by the banana aphid. Plant Prot. Bull. 28:147–153.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Vetten, H. J., P. W. G. Chu, J. L. Dale, R. Harding, J. Hu, L. Katul, M. Kojima, J. W. Randles, Y. Sano, and J. E. Thomas. 2005. The single stranded DNA viruses: Family Nanoviridae. p.343–352. in: Virus Taxonomy: Eighth Report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n Taxonomy of Viruses. (Fauquet C. M. ed.) Elsevier. London. 1259 pp. Wardlaw, C. W. 1961. Banana Diseases: Including Plantains and Abaca. Longman, London. 684 pp. Wu, R. Y. 1987. Characterization and Monoclonal Antibodies of the Virus Causing Banana Bunchy-top. Ph.D. Dissertation,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Taipei, Taiwan. 176 pp. Wu, R. Y. and H. J. Su. 1990. Production of mono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banana bunchy top virus and their use in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J. Phytopathol. 128:203–208. Xie, W. S. and J. S. Hu. 1995. Molecular cloning, sequence analysis, and detection of banana bunchy top virus in Hawaii. Phytopathology 85:339–347..

(10) 68. 台灣農業研究 第 68 卷 第 1 期. Evaluation of Real-Time PCR Methods for the Detection of Banana bunchy top virus Cheng- Ping Kuan1,*, Yi-Lin Chang2, Ching-Shan Tseng3, and Tso-Chi Yang4. Abstract Kuan, C. P., Y. L. Chang, C. S. Tseng, and T. C. Yang. 2019. Evaluation of real-time PCR methods for the detection of Banana bunchy top virus. J. Taiwan Agric. Res. 68(1):59–68.. Banana bunchy top virus (BBTV) is a damaging pathogen for banana, its detection being of critical importance to certification programs for Taiwan and worldwide. Here we report a 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assay (qPCR) based on TaqMan® chemistry to improve the diagnosis of this pathogen. Real-time PCR, targeting the amplification of CP gene fragment, was highly specific and capable of distinguishing BBTV from non-target banana viruses, Cucumber mosaic virus and Banana steak virus, which are two other common virus species in banana plants. The protocol was also evaluated for its specificity using healthy banana and water controls. None of the non-target or healthy samples reacted in qPCR. The developed technique is sensitive and reliable and allows rapid detection and quantitation of BBTV in both field and experimental material used for the surveillance and specific diagnosis of BBTV. Key words: Banana bunchy top virus, BBTV, Detection.. Received: February 13, 2018; Accepted: October 1, 2018. * Corresponding author, e-mail: pcr123@tari.gov.tw 1 Assistant Research Fellow, Biotechnology Division, Taiw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Institute, Taichung, Taiwan, ROC. 2 Alternative Military Serviceman, Biotechnology Division, Taiw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Institute, Taichung, Taiwan, ROC. 3 Associate Research Fellow, Biotechnology Division, Taiw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Institute, Taichung, Taiwan, ROC. 4 Research Fellow and Director, Biotechnology Division, Taiw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Institute, Taichung, Taiwan, ROC..

(11)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評估以 S-649266 或最佳現有療法進行治療罹患抗 Carbapenem 革蘭氏陰性菌感染的患者的臨床結果 (包括詴驗用藥 S-649266

經查受試者同意書 afatinib 相關副作用有 不常見的副作用(0.1-1%),但不一定與 afatinib 有關,包括敗血性休克(嚴重血液 感染)。另查 Uptodate 相關 afatinib 資料

(4) If a live-in foreign worker tests positive after a rapid COVID-19 test or a PCR test and is isolated or hospitalized and on leaving hospital subject to home quarantine, home

八、 應檢人參加技術士技能檢定學科或術科採筆試非測驗題職類,測試使用計算器,除

衛福部 17 日召集臨床醫學、小兒醫學以及感染科專家,審查 6 到 11 歲兒 童使用莫德納疫苗案,經整體評估有效性及安全性,並考量國內緊急公共衛生 需求後,通過莫德納疫苗的授權。 6

卻因茲卡病毒( ZIKA VIRUS)疫情最為嚴重而讓巴西更受矚目,高達 150

Digital PCR works by partitioning a sample into many individual real-time PCR reactions, some portion of these reactions contain the target molecules(positive) while others do

主要感染硬碟的開 機區 ,電腦開機 時,病毒就會載入 記憶體,伺機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