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論共犯從屬性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論共犯從屬性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147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2)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1-. i n U. v.

(3)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2-. i n U. v. 2011.02.

(4)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i n U. v. 31.

(5) ............................................................................ 1 ..............................................................................................1 ..............................................................................................3. ................................................ 4 ..................................................................4 ..........................................................................4 ..............................................................................5. 立. 治 ..............................................................................6 政 大. .....................................6 .....................................7. ‧ 國. 學. ‧. ..............................................................................................8 .....................................8 ...................................10 .................................................... 11. ........................................................13 ............................................................................13 ............................................................................15. n. al. er. io. sit. y. Nat. .................................................. 13. Ch. engchi. i n U. v. ....................................................................................17 Lüderssen Schmidhäuser. ..............................................17 ................................................20 ........................................................................22 ........................................................................24 ................................................................27 ................27 ...........................................................................27 ...........................................................................29 29 ................................................31 ............................................................33 II.

(6) .......33 ...........................34 ................................................................................................38 ...........................................39 .......41. .............................................................. 45 —. ............................................................45 ........................................................46 ............................................................................46 1928-1935 ............46. 立. 治 ..............................................47 政 1935-2006 大 ................................................47 ................................................50. ‧ 國. 學. ‧. 2006 .....................51 ....................................................................................52 .......................................................................52 ................................................................52. n. al. er. io. sit. y. Nat. ....................53 ...................................54 ....................................................................................54 ...............................55 ............................................55 ........56. Ch. engchi. i n U. v. ................................57 ............................................59 ...............................61 ............................62 ...........................................63 ........................................64 29 ..................65 ................................66 ...........................67 .......................................68 ........................................68 ........................................69 III.

(7) ...................................................................................70 ....................................................................................70 ....................................................................71 ........................................................72 .......................................72 ...........................73 ....................................................75 ...........................75 .......................................................75 ...76 ...................................................................................79 ........................................................................79 ................................................................80. 立. 治 ...........................................................................80 政 大. ....................................................80 ....................................................................80. ‧ 國. 學. ‧. .......................................................82 ....................................83 ....................................84 .......................................................................84. n. al. er. io. sit. y. Nat. .......................................................................85 ....................................................................................87 ................................................................................87 ...........................................................................87 ...........................................................................87 ...........................................................................88. Ch. engchi. i n U. v. ................................88 ............................89 ................................................................................91 ...........................................................................91 ...............................................................92 ...........................................................................93. ............................. 95 —. ....................................................95 ....................................98 ............................................................98 IV.

(8) ....................................................99 .....................101 .................104 ...........................................................................105 ...........................................................106 ............................................................107 ........................................................... 111. Roxin Puppe. .......................... 113 ................................................. 113 ..................................... 114 .............................. 114. 政 治 大. .................................. 115 .......... 117 .......................................................................... 117. ‧. 120 — ..................................121 ..................................................................122. io. al. n. Puppe. —. Ch. 1 2. er. Nat. 28 28. y. Roxin. .................................................... 117 — .............................. 118 .......................................................................... 119 ...................................................................120. sit. 31. 學. ‧ 國. 立. i n U. v. e n..................................................................123 gchi ..............................................124 ........................125. 31. ........................................................................129 ……………………………………………………. 133. V.

(9) 政 治 大. 學. ‧ 國. 立 1935-2006. 29. ‧. 29. 3. 3.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 n g c29h i. i n U. v. 3. 1. 林山田,刑法通論(下) ,2008 年,頁 48。. 2. 陳子平,刑法總論,2008 年,頁 488。. 3. 原刑法第 29 條第 3 項: 「被教唆人雖未至犯罪,教唆犯仍以未遂犯論。但以所教唆之罪有處罰 未遂犯之規定者,為限。」. 4. 現行法第 29 條修法理由: 「……共犯獨立性說之立場,……不符合現代刑法思潮之共犯從屬性 思想,故改採德國刑法及日本多數見解之共犯從屬性說中之『限制從屬形式』。依限制從屬形 式之立場,共犯之成立係以正犯行為之存在為必要,而此正犯行為則須正犯者著手於犯罪之實 行行為,且具備違法性,始足當之,至於有責性之判斷,則依個別正犯或共犯判斷之,爰刪除 現行條文第 3 項失敗教唆及無效教唆之處罰。」 1.

(10) 政 治 大. 立.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 engchi. 31. 5. 林鈺雄,新刑法總則,2009 年,頁 452。 2. i n U. v. —.

(11)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al. er. io. sit. y. Nat. 31. Ch. engchi. 3. i n U. v.

(12)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6. Ch. engchi. i n U. v. 柯耀程,刑法總論釋義(上) ,2005 年,頁 292;陳子平,刑法總論,2008 年,頁 437 以下; 同作者,論正犯與共犯之概念,政大法學評論,第 48 期,1993 年 9 月,頁 120。 4.

(13) Einheitstätersystem dualistisch Beteiligungssystem. 12.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7. 柯耀程,刑法總論釋義(上) ,2005 年,頁 292;Roxin, AT/ 2, 2003, § 25, Rn. 2.. 8. 林山田,刑法通論(下) ,2008 年,頁 33;柯耀程,刑法總論釋義(上),2005 年,頁 312; 陳子平,刑法總論,2008 年,頁 438;許玉秀,實質的正犯概念,收錄於:刑法的問題與對策, 2000 年 11 月,頁 7、10;Roxin, in: LK, 1993, vor § 25, Rn. 3.. 9. 林山田,刑法通論(下) ,2008 年,頁 34;柯耀程,刑法總論釋義(上),2005 年,頁 312; 陳子平,刑法總論,2008 年,頁 438;許玉秀,實質的正犯概念,收錄於:刑法的問題與對策, 2000 年 11 月,頁 11;Roxin, in: LK, 1993, vor § 25, Rn. 3.. 10. Roxin, AT/ 2, 2003, § 25, Rn. 2. 5.

(14)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sit. n. al. er. io. 11. y. Nat. restriktiver Täterbegriff. Ch. engchi. i n U. v. 黃榮堅,基礎刑法學(下) ,2003 年,頁 283;同作者,從破壞性教導行為看共犯概念,收錄 於:刑罰的極限,2000 年 4 月,頁 123。. 12. 黃榮堅,基礎刑法學(下),2003 年,頁 287-288。. 13. 現行法第四章章名修正理由:「我國與德國、日本同採二元犯罪參與體系,而非單一正犯體 系,……爰將現行法之『共犯』章名,修正為『正犯與共犯』,以符實際。」. 14. 許玉秀,實質的正犯概念,收錄於:刑法的問題與對策,2000 年 11 月,頁 28-29。. 15. 林山田,刑法通論(下) ,2008 年,頁 31;許玉秀,實質的正犯概念,收錄於:刑法的問題 與對策,2000 年 11 月,頁 28-29;陳子平,刑法總論,2008 年,頁 444-445;蔡聖偉,論間 接正犯概念內涵的演變,東吳法律學報,第 19 卷第 3 期,2008 年 1 月,頁 44;Hoyer, in: SK, 6.

(15) 學. ‧ 國. 立. 政 治 大. extensiver Täterbegriff. ‧.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2001, vor § 25, Rn. 2ff., vor § 26, Rn. 1; Roxin, in: LK, 1993, vor § 25, Rn. 12. 16. 蔡聖偉,論間接正犯概念內涵的演變,東吳法律學報,第 19 卷第 3 期,2008 年 1 月,頁 43-44。. 17. 林山田,刑法通論(下) ,2008 年,頁 40 以下。對正犯概念內涵轉變的詳細介紹,可參閱: 許玉秀,實質的正犯概念,收錄於:刑法的問題與對策,2000 年 11 月,頁 32 以下。. 18. 林山田,刑法通論(下) ,2008,頁 32;陳子平,刑法總論,2008,頁 445;同作者,論正犯 與共犯之概念,政大法學評論,第 48 期,1993 年 9 月,頁 132;蔡聖偉,論間接正犯概念內 涵的演變,東吳法律學報,第 19 卷第 3 期,2008 年 1 月,頁 44;蘇俊雄,刑罰總論Ⅱ,1998, 頁 406;Roxin, AT/ 2, 2003, § 25, Rn. 4; ders., in: LK, 1993, vor § 25, Rn. 9. 7.

(16)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19. Ch. engchi. i n U. v. 林山田,刑法通論(下),2008,頁 38;蔡聖偉,論間接正犯概念內涵的演變,東吳法律學 報,第 19 卷第 3 期,2008 年 1 月,頁 44;蘇俊雄,刑罰總論Ⅱ,1998,頁 406;Schünemann, in: LK, 2005, vor § 25, Rn. 13.. 20. 林山田,刑法通論(下) ,2008,頁 39;蘇俊雄,刑罰總論Ⅱ,1998,頁 408。. 21. 林山田,刑法通論(下) ,2008,頁 33;Jakobs, AT, 1991, § 21, Rn. 6; Roxin, AT/ 2, 2003, § 25, 8.

(17)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Rn. 3; ders., in: LK, 1993, vor § 25, Rn. 5f. 22. 林山田,刑法通論(下) ,2008,頁 33;Roxin, AT/ 2, 2003, § 25, Rn. 3f.. 23. 但奧地利刑法第 15 條第 2 項排除了所謂未遂幫助犯的可罰性,與其採行單一正犯體系之立場 有所矛盾,參見:Roxin, AT/ 2, 2003, § 25, Rn. 3.. 24. Roxin, AT/ 2, 2003, § 25, Rn. 3; ders., in: LK, 1993, vor § 25, Rn. 6f. 9.

(18)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Roxin. 25. 25. 許玉秀,實質的正犯概念,收錄於:刑法的問題與對策,2000 年 11 月,頁 19。. 26. Roxin, AT/ 2, 2003, § 25, Rn. 4.. 27. 德國刑法第 25 條: 「自己或透過他人實行犯罪行為之人,以正犯(Täter)論處(第 1 項) ; 數人共同實行犯罪者,皆以正犯論處(共同正犯) (第 2 項) 。」 10.

(19) 26. 27. Roxin.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28. Ch. engchi. i n U. v. 德國刑法第 26 條: 「故意教唆(bestimmen)他人為故意實行之違法行為者,以教唆犯論處, 教唆犯之處罰與正犯同。」. 29. 德國刑法第 27 條: 「故意對他人故意實行之違法行為提供幫助者,以幫助犯論處(第 1 項); 幫助犯依正犯之刑處罰,並依第 49 條第 1 項減輕其刑(第 2 項) 。」 11.

(20)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30. Ch. engchi. Herzberg, GA 1971, S. 2. 12. i n U. v.

(21) Schuldteilnahmetheorie. 立. 政 治 大 Unrechtsteilnahmetheorie. ‧ 國. 學. rein Verursachungstheorie. akzessorietätsorientiert Verursachungstheorie. ‧. Lehre vom akzessorisch Rechtsgutsangriff.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31. 許玉秀,刑法第四章緒論及第 28 條至第 31 條註釋,1997 年,第四章緒論,頁 81。. 32. 關於各種共犯處罰根據理論之立場分類,可參閱:陳子平,共犯處罰根據論,1992 年,頁 6 以下。. 33. 國內學說有稱為「罪責加工理論」 ,參見:許玉秀,刑法第四章緒論及第 28 條至第 31 條註釋, 1997 年,第四章緒論,頁 82。. 34. 國內學說有稱為「不法加工理論」 ,參見:許玉秀,刑法第四章緒論及第 28 條至第 31 條註釋, 1997 年,第四章緒論,頁 82。. 35. 國內學說有稱為「純正的肇因理論」 ,參見:許玉秀,刑法第四章緒論及第 28 條至第 31 條註 釋,1997 年,第四章緒論,頁 84。. 36. 國內學說有稱為「從屬取向的肇因理論」 ,參見:許玉秀,刑法第四章緒論及第 28 條至第 31 條註釋,1997 年,第四章緒論,頁 85。 13.

(22) Seelenmord. H. Mayer.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H. Mayer. n. er. io. sit. y. Nat. al. 37. Ch. engchi. i n U. v. 許玉秀,刑法第四章緒論及第 28 條至第 31 條註釋,1997 年,第四章緒論,頁 82 以下;Hoyer, in: SK, 2001, vor § 26, Rn. 7; Roxin, AT/ 2, 2003, § 26, Rn. 16; ders., in: LK, 1993, vor § 26, Rn. 10.. 38. 陳子平,共犯處罰根據論,1992 年,頁 20 以下。. 39. 陳子平,共犯處罰根據論,1992 年,頁 22 以下。. 40. H. Mayer, Das Strafrecht des deutschen Volkes, 1936, S. 334. 轉引自:陳子平,共犯處罰根據 論,1992 年,頁 22。. 41. 許玉秀,刑法第四章緒論及第 28 條至第 31 條註釋,1997 年,第四章緒論,頁 83。 14.

(23) 1943. 48 strafbare Handlung. 49. Verbrechen oder Vergehen Strafrechtsangleichungsverordnung. 1943. 1943-1975. 48 die mit Strafe bedrohten. Handlung. 49.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sozial Desintegration. Desintegrationstheorie Less Rechtsgenossen. 42. Roxin, AT/ 2, 2003, § 26, Rn. 32.. 43. 陳子平,共犯處罰根據論,1992 年,頁 28;許玉秀,刑法第四章緒論及第 28 條至第 31 條註 釋,1997 年,第四章緒論,頁 83;Maurach/ Gössel/ Zipf, AT/ 2, 1989, § 50, Rn. 53; Roxin, AT/ 2, 2003, § 26, Rn. 16f.. 44. Roxin, AT/ 2, 2003, § 26, Rn. 17. 15.

(24) sozial Integrität Less —. Gewissenfrieden. Trechsel. 立. ‧. ‧ 國. 學. Übel. 政 治 大. n. Ch. Trechsel. engchi Trechsel. 45. Less, ZStW 69 (1957), S. 47.. 46. Less, ZStW 69 (1957), S. 52.. 47. Trechsel, Der Strafgrund der Teilnahme, 1967, S. 32.. 48. Trechsel, Der Strafgrund der Teilnahme, 1967, S. 12.. 49. Trechsel, Der Strafgrund der Teilnahme, 1967, S. 55. 16. er. io. sit. y. Nat. al. i n U. v.

(25) Lüderssen. Lüderssen. 治 政Lüderssen 大Lüderssen 學. ‧ 國. 立. Schmidhäuser. Lüderssen. ‧. n. er. io. sit. y. Nat. al. Lüderssen. Ch. engchi. i n U. Teilnahmetatbestand. — —. Lüderssen Lüderssen. 50. Trechsel, Der Strafgrund der Teilnahme, 1967, S. 107ff.. 51. Lüderssen, Zum Strafgrund der Teilnahme, 1967, S. 25ff., 119ff.. 52. Lüderssen, Zum Strafgrund der Teilnahme, 1967, S. 25.. 53. Lüderssen, Zum Strafgrund der Teilnahme, 1967, S. 29. 17. v.

(26) Lüderssen Lüderssen. 212. 立. c. 政 治 大. ‧. ‧ 國. 學 y. sit. n. al. er. io. c. Nat. 323. 323. Ch. engchi. i n U. 54. Lüderssen, Zum Strafgrund der Teilnahme, 1967, S. 119.. 55. Lüderssen, Zum Strafgrund der Teilnahme, 1967, S. 119ff.. 56. Roxin, AT/ 2, 2003, § 26, Rn. 3.. 57. Lüderssen, Zum Strafgrund der Teilnahme, 1967, S. 168, 214f.. 58. Lüderssen, Zum Strafgrund der Teilnahme, 1967, S. 192. 18. v.

(27) Lüderssen Lüderssen faktische Abhängigkeit. 學. ‧ 國. 立. 政 治 大. Lüderssen. Lüderssen. y. ‧. Nat. n. er. io. al. sit. Lüderssen. Ch. engchi. i n U. v. Lüderssen. Reinheit der Amtsführung. 59. Lüderssen, Zum Strafgrund der Teilnahme, 1967, S. 25, 167.. 60. Lüderssen, Zum Strafgrund der Teilnahme, 1967, S. 25, 119.. 61. Lüderssen, Zum Strafgrund der Teilnahme, 1967, S. 64.. 62. Lüderssen, Zum Strafgrund der Teilnahme, 1967, S. 69, 71, 74f.. 63. Lüderssen, Zum Strafgrund der Teilnahme, 1967, S. 137. 19.

(28) Lüderssen. Schmidhäuser Schmidhäuser Schmidhäuser. Teilnehmerdelikt. 政 治 大. Täterdelikt. 立. Schmidhäuser. Schmidhäuser. ‧ 國. 學. n. al. er. io. sit. y. Nat. Verhalten. ‧. Willensverhalten. Ch. engchi. i n U. v. Schmidhäuser. Schmidhäuser. 26. 27. 64. Lüderssen, Zum Strafgrund der Teilnahme, 1967, S. 137; Roxin, AT/ 2, 2003, § 26, Rn. 15.. 65. Schmidhäuser, StuB AT, 1984, § 10, Rn. 9.. 66. Schmidhäuser, StuB AT, 1984, § 10, Rn. 9.. 67. Schmidhäuser, LB AT, 1975, § 14, Rn. 57 . 20. geistig.

(29) 30 1. Schmidhäuser. Eigenunwert. 立. 政 治 大 26. ‧. ‧ 國. 學 26. n. al. er. io. sit. y. Nat. 27. 27. Ch. eSchmidhäuser ngchi. i n U. v. in der allgemeinen Weise 68. 德國刑法第 30 條第 1 項: 「教唆他人實施重罪而未遂者,依該重罪之未遂論處,並依第 49 條第 1 項減輕處罰。得適用第 23 條第 3 項之規定。」. 69. 根據德國刑法第 12 條第 1 項規定,重罪係指最低本刑一年或一年以上自由刑的違法行為。. 70. Schmidhäuser, StuB AT, 1984, § 10, Rn. 9 ; ders., LB AT, 1975, § 14, Rn. 57 .. 71. Schmidhäuser, StuB AT, 1984, § 10, Rn. 10.. 72. Schmidhäuser, StuB AT, 1984, § 10, Rn. 10.. 73. Schmidhäuser, StuB AT, 1984, § 10, Rn. 10. 21.

(30) 28. 1. Schmidhäuser. übertragen. 立. 政 治 大. Maurach/ Gössel/. sit. y. Nat. Zipf. ‧. ‧ 國. 學. Jescheck. n. al. er. io. Bezugsbegriff. Ch. i n U. v. e n g c h i Lackner/ Kühl Roxin. 74. Schmidhäuser, LB AT, 1970, § 14, Rn. 98.. 75. 德國刑法第 28 條第 1 項:「如果共犯(教唆犯或幫助犯)欠缺構成行為人可罰性的特別個人 要素(第 14 條第 1 項),則依照第 49 條第 1 項減輕其刑」. 76. Schmidhäuser, LB AT, 1975, § 14, Rn. 85.. 77. Jescheck/ Weigend, AT, 1996, § 64Ⅰ2; Kindhäuser, AT, 2002, S. 382f.; Kühl, AT, 2000, § 20, Rn. 132; Lackner/ Kühl, Strafgesetzbuch mit Erläuterungen, 2001, vor § 25, Rn. 8; Maurach/ Gössel/ Zipf, AT/ 2, 1989, § 50, Rn. 57; Schönke/ Schröder/ Cramer/ Heine, Strafgesetzbuch Kommentar, 2000, vor §§ 25ff., Rn. 17.. 78. Jescheck/ Weigend, AT, 1996, § 64Ⅰ2.. 79. Maurach/ Gössel/ Zipf, AT/ 2, 1989, § 50, Rn. 45f., 57.. 80. Lackner/ Kühl, Strafgesetzbuch mit Erläuterungen, 2001, vor § 25, Rn. 8. 22.

(31) 政 治 大. 立. ‧ 國. 學 26. ‧. 48.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 81. Roxin, AT/ 2, 2003, § 26, Rn. 27.. 82. Hoyer, in: SK, 2001, vor § 26, Rn. 15.. 83. Hoyer, in: SK, 2001, vor § 26, Rn. 15.. 84. RGSt 5, 227; 15, 315; 59, 34 ; BGHSt 4, 355.. 85. RGSt 59, 34.. 86. RGSt 50, 364; 63, 373.. 87. RGSt 61, 31.. 88. BGHSt 4, 355.. i n U. v. Lüderssen. 23.

(32) Roxin. 政 治 大. 立. Roxin. ‧. ‧ 國. 學. n. al. er. io. sit. y. Nat. Roxin. Ch. engchi. i n U. v. 89. Lüderssen, Zum Strafgrund der Teilnahme, 1967, S. 71.. 90. Hoyer, in: SK, 2001, vor § 26, Rn. 17.. 91. Hoyer, in: SK, 2001, vor § 26, Rn. 17; Roxin, AT/ 2, 2003, § 26, Rn. 11.. 92. Roxin, in: LK, 1993, vor § 26, Rn. 1. 24.

(33) Roxin. 政 治 大. 立.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93. Roxin, AT/ 2, 2003, § 26, Rn. 8; ders., in: LK, 1993, vor § 26, Rn. 2.. 94. Roxin, in: LK, 1993, vor § 26, Rn. 3.. 95. Roxin, AT/ 2, 2003, § 26, Rn. 9.. 96. Roxin, in: LK, 1993, vor § 26, Rn. 4. 25. v.

(34) Roxin. Akzessorietätsbindung. 政 治 大. 立. ‧. ‧ 國. 學 sit. y. Nat. n. al. er. io. Roxin. Ch. 97. Roxin, in: LK, 1993, vor § 26, Rn. 5.. 98. Roxin, AT/ 2, 2003, § 26, Rn. 10.. 99. Roxin, in: LK, 1993, vor § 26, Rn. 7.. engchi. 26. i n U. v.

(35) 1943. 政 治 大. 立.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100. Ch. engchi. i n U. v. 我國學界採此說者:林山田,刑法通論(下),2008 年,頁 48、103;柯耀程,刑法總論釋 義(上) ,2005 年,頁 410;陳子平,刑法總論,2008 年,頁 486-487;許玉秀,刑法第四 章緒論及第 28 條至第 31 條註釋,1997 年,第四章緒論,頁 89;黃惠婷,由教唆犯本質論 虛偽教唆,台灣本土法學,第 21 期,2001 年 4 月,頁 6 以下。. 101. Roxin, AT/ 2, 2003, § 26, Rn. 16. 27.

(36) Trechsel. Trechsel.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al. er. io. sit. y. Nat. 102. Less. Ch. engchi. i n U. v. 陳子平,刑法總論,2008 年,頁 483;同作者,共犯處罰根據論,1992,頁 24-25、30、33; 許澤天,共犯之處罰基礎與從屬性,收錄於:罪與刑—林山田教授六十歲生日祝賀論文集, 1998 年,頁 75-76。. 103. 黃惠婷,由教唆犯本質論虛偽教唆,台灣本土法學,第 21 期,2001 年 4 月,頁 6; Roxin, AT/ 2, 2003, § 26, Rn. 18.. 104. 陳子平,共犯處罰根據論,1992 年,頁 26。. 105. Trechsel, Der Strafgrund der Teilnahme, 1967, S. 107f.. 106. Less, ZStW 69 (1957), S. 54ff.. 107. 陳子平,共犯處罰根據論,1992 年,頁 30。 28.

(37)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108. Ch. engchi. i n U. v. 陳子平,共犯處罰根據論,1992 年,頁 33;許澤天,共犯之處罰基礎與從屬性,收錄於: 罪與刑—林山田教授六十歲生日祝賀論文集,1998 年,頁 75。. 109. 陳子平,共犯處罰根據論,1992 年,頁 33;許澤天,共犯之處罰基礎與從屬性,收錄於: 罪與刑—林山田教授六十歲生日祝賀論文集,1998 年,頁 75;蔡聖偉,論間接正犯概念內 涵之演變,東吳法律學報第 19 卷第 3 期,2008 年,頁 57;Roxin, AT/ 2, 2003, § 26, Rn. 19. 29.

(38)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1. 110. Ch. engchi U. v ni. 85. 劉作揖,少年事件處理法,1996 年,頁 342、344;黎文德,成年人幫助少年犯罪,月旦法 學雜誌,第 85 期,2002 年 6 月,頁 24。. 111. 司法院(78)廳刑一字第 1692 號函: 「少年事件處理法第 85 條規定成年人與少年共同實施 30.

(39)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Keller ngchi. i n U. v. kriminell Karriere. 犯罪,依其所犯之罪,加重其刑至二分之一,乃欲遏阻成年人誘惑智慧未開之少年步入犯罪 歧途,故為貫徹法律之精神,應從寬解釋,認為凡在實質上與少年共同實施犯罪行為之成年 犯即包括在內,不因所犯之罪名係必要共犯或任意共犯而有所區別」。 112. Roxin 認為正犯通常是自己對其決意與行為負責,正犯為犯罪行為的決意應屬於自我危害 (Selbstgefährdung),不應歸責予共犯,參見:Roxin, AT/ 2, 2003, § 26, Rn. 20. 國內學者亦 有認為基於個人自由意志,每個人對自己的社會解離應自行負責,參見:黃惠婷,由教唆犯 本質論虛偽教唆,台灣本土法學,第 21 期,2001 年 4 月,頁 6。. 113. Keller, Rechtliche Grenzen der Provokation von Straftaten, 1989, S. 164, 轉引自:Roxin, AT/ 2, 2003, § 26, Rn. 18. 31.

(40) 85. 1.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Keller 32. i n U. v.

(41) 85. 1.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114. Ch. engchi. i n U. v. Keller, Rechtliche Grenzen der Provokation von Straftaten, 1989, 163f., 轉引自:Roxin, AT/ 2, 2003, § 26, Rn. 19. 33.

(42)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115. Ch. engchi. i n U. v. 行為與結果間的因果關聯充其量僅能理解為一種事實上的「不幸事件」 ,唯有通過刑法歸責 檢驗才具有刑法上「不法」的意義,參閱:李聖傑,人算不如天算—因果(不幸)與歸責(不 法) ,月旦法學教室,第 38 期,2005 年 12 月,頁 22。 34.

(43) Lüderssen. 323. ‧ 國. ‧. n. al. er. io. sit. y. Nat. Lüderssen. 學. Lüderssen. c 立. 政 治 大. Ch. engchi. i n U. v. 275 275 282. 116. Herzberg, ZStW 99 (1987), S. 68; Roxin, AT/ 2, 2003, § 26, Rn. 3. 35.

(44) Lüderssen. Lüderssen. 政 治 大. Lüderssen. 立.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Lüderssen. 117. Herzberg 即批評 Lüderssen 的見解,是出於刑事政策目的性以及正義理念的自由的法律創 造,參見:Herzberg, GA 1971, S. 3 ; Roxin 亦認為純粹惹起理論過於擴張可罰性,在刑事政 策上難以採行,參見:Roxin, AT/ 2, 2003, § 26, Rn. 13.. 118. Lüderssen, Zum Strafgrund der Teilnahme, 1967, S. 119.. 119. 陳子平,共犯處罰根據論,1992 年,頁 47。 36.

(45) Lüderssen. Schmidhäuser. Schmidhäuser Schmidhäuser. 治 政 Schmidhäuser 大. 立. ‧ 國. 學. Schmidhäuser Lüderssen. ‧. n. al. er. io. sit. y. Nat. Schmidhäuser. Ch. engchi. i n U. v. 120. Roxin, AT/ 2, 2003, § 26, Rn. 14; ders., AT/ 1, 1997, § 10, Rn. 94ff.. 121. Roxin, AT/ 2, 2003, § 26, Rn. 14.. 122. 許澤天,共犯之處罰基礎與從屬性,收錄於:罪與刑—林山田教授六十歲生日祝賀論文集, 1998 年,頁 84-86。 37.

(46) 31. 28. Schmidhäuser. Lüderssen. 政 治 大. 立. Lüderssen. ‧ 國. 學. Reinheit der Amtsführung. Lüderssen. n. al. er. io. sit. y. Nat. Amtsunrecht. ‧. Roxin. Ch. engchi. 123. Roxin, AT/ 2, 2003, § 26, Rn. 15.. 124. Schmidhäuser, LB AT, 1970, § 14, Rn. 98.. 125. Lüderssen, Zum Strafgrund der Teilnahme, 1967, S 137.. 126. Roxin, AT/ 2, 2003, § 26, Rn. 15. 38. i n U. v.

(47)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127. Ch. engchi. i n U. v. 許澤天,共犯之處罰基礎與從屬性,收錄於:罪與刑—林山田教授六十歲生日祝賀論文集, 1998 年,頁 79 以下。. 128. 許澤天,共犯之處罰基礎與從屬性,收錄於:罪與刑—林山田教授六十歲生日祝賀論文集, 1998 年,頁 79-80。 39.

(48) 政 治 大. 立.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 Ch. engchi U. v ni. —. — —. 129. 許澤天,共犯之處罰基礎與從屬性,收錄於:罪與刑—林山田教授六十歲生日祝賀論文集, 1998 年,頁 80。. 130. 許澤天,共犯之處罰基礎與從屬性,收錄於:罪與刑—林山田教授六十歲生日祝賀論文集, 1998 年,頁 80。 40.

(49)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Roxin. ‧. n. er. io. sit. y. Nat. al. 131. Ch. engchi. i n U. v. 黃惠婷,由教唆犯本質論虛偽教唆,台灣本土法學,第 21 期,2001 年 4 月,頁 8;Hoyer, in: SK, 2001, vor § 26, Rn. 32; Roxin, AT/ 2, 2003, § 26, Rn. 8, 28, 44; ders., in: LK, 1993, vor § 26, Rn. 2, 34。 41.

(50) 立. ‧. ‧ 國. 學. 132. 政 治 大. 最高法院 24 年上字第 4974 號判例:「犯人自行隱避,在刑法上既非處罰之行為,則教唆他. y. Nat. sit. 人頂替自己以便隱避,當然亦在不罰之列。」我國學說討論可參見:許玉秀,教唆隱匿是否 成立犯罪,收錄於:刑法的問題與對策,2000 年 11 月,頁 149 以下。德國學說討論可參見:. io. n. al. er. Roxin, in: LK, 1993, vor § 26, Rn. 34, 其中 Roxin 舉犯人教唆他人縱放自己為例,根據德國刑. v. 法第 121 條規定,犯人自行脫逃並不為罪,因為其處於一個類似緊急避難的情境,國家的拘. Ch. i n U. 禁力對於他人的攻擊應受刑法上保護,但對於犯人則否,因此犯人對此之攻擊並不具有刑法. engchi. 上的重要性,基此,教唆他人縱放自己的犯人應該也要得出不可罰之結論, 133. 司法院(81)廳刑一字第 13529 號函: 「查犯人為虛偽之陳述在刑法上並非處罰之行為,某 甲教唆某乙為自己之刑事案件偽證,旨在脫免自己之罪責,參照最高法院二十四年上字第四 九七四號判例意旨『犯人自行隱避,在刑法上既非處罰之行為,則教唆他人頂替自己以便隱 避,當然亦在不罰之列』 ,則某甲為脫免自己之刑責教唆某乙為自己之刑事案件偽證,亦應 在不罰之列,……。」. 134. 最高法院 97 年度台上字第 2162 號判決: 「按刑法上之偽證罪,不以結果之發生為要件,一 有偽證行為,無論當事人是否因而受有利或不利之判決,均不影響其犯罪之成立。而該罪所 謂於案情有重要關係之事項,則指該事項之有無,足以影響於裁判之結果而言。被告在訴訟 上固有緘默權,且受無罪推定之保障,不須舉證證明自己無罪,惟此均屬消極之不作為,如 被告積極教唆他人偽證,為自己有利之供述,已逾越上揭法律對被告保障範圍。最高法院二 十四年上字第四九七四號判例謂『犯人自行隱避,在刑法上既非處罰之行為,則教唆他人頂 替自己,以便隱避,當然亦在不罰之列』,乃針對刑法第一百六十四條第 2 項頂替罪所作之 解釋,尚不得比附援引,藉為教唆偽證罪之免責事由。」. 135. Hoyer, in: SK, 2001, vor § 26, Rn. 16; Roxin, in: LK, 1993, vor § 26, Rn. 8. 42.

(51) Handlungszurechung. 政 治 大. 學. ‧ 國. 立. Unrechtszurechung. ‧.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136. Hoyer, in: SK, 2001, vor § 26, Rn. 3.. 137. Hoyer, in: SK, 2001, vor § 26, Rn. 4f.. engchi. 43. i n U. v.

(52)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138. Ch. engchi. i n U. v. 此處係指法律對共犯刑度範圍的一般抽象決定而言,在對共犯行為為具體的量刑判斷時,自 然是在共犯的法定刑度範圍內,依照共犯行為自己的加工程度而定,而與正犯行為無涉。. 139. 共犯因果關係並非本文討論重點,本文僅點出討論共犯因果關係應有之出發點,避免討論方 法的錯誤,其詳細內容則有待另文探討。 44.

(53) —. 政 治 大. 立.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140. Ch. engchi. i n U. v. 例如在主觀方面,共犯故意的認識對象必須指向正犯行為;在客觀方面,共犯行為的因果作 用對象在正犯行為(而非構成要件結果)。. 141. 例如共犯行為必須依存於正犯行為,從正犯不法的歸責中獲得法益侵害意義,正犯不法並因 此形成共犯不法之界線範圍等。. 142. 洪福增,刑法的基本問題,1964 年,頁 190 以下;陳子平,論共犯之獨立性與從屬性,東 吳法律學報第 19 卷第 3 期,2008 年 1 月,頁 9。. 143. 例如在正犯過剩行為之情形,可參見:林鈺雄,新刑法總則,2009 年,頁 468。 45.

(54) 29. 29. 29. 3. 立. 3. 政 治 大. ‧. ‧ 國. 學 y. sit. io. n. al. er. 3. Nat. 29. Ch. engchi. 1928-1935. 144. 3. 對於幫助犯則相當一致的採取共犯從屬性之立場。 46. i n U. v.

(55) 43 1. 2. 44. 1. 2. 3 46. 立. 2. 學 ‧. n. er. io. sit. y. Nat. al. i n U. 1935-2006. Ch. engchi. 29. 1 2 3 29. 145. 29. 30. ‧ 國. 29. 政 治 大. 陳子平,共同正犯與共犯論,2000 年,頁 254。 47. v. 1.

(56) 29. 立. 1. 政 治 大. ‧ 國. 學. 29. 2. ‧.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 43. 146. 我國實務即認為,在教唆意思到達被教唆人之前,教唆行為仍屬未完成,不能以教唆犯之未 遂犯論罪,參見:最高法院 39 年台上字第 123 號判例: 「某甲教唆某乙殺人之函件,既未到 達某乙之手,尚難以未遂犯論罪。」 48.

(57) 29. 3. 2.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147. Ch. engchi. i n U. v. 此與陷害教唆之情形不同,陷害教唆人雖欲使被教唆人之行為止於未遂階段,但仍係教唆他 人為既遂犯罪,其間差異,不可不辨。. 148. 簡言之,在被教唆人未至犯罪既遂之情形皆包含在內,例如在被教唆人未有行為、或至陰謀、 預備或未遂等階段者皆屬之,學說上亦持如此理解者:陳子平,論共犯之獨立性與從屬性, 東吳法律學報第 19 卷第 3 期,2008 年 1 月,頁 20;同作者,共犯處罰根據論,1992 年, 頁 133 49.

(58) 29. 1 2. 3. 政 治 大. 立. 1 2. ‧ sit. n. al. Ch. engchi. 2 29. 149. 44. 2. 陳子平,共犯處罰根據論,1992 年,頁 131。 50. er. io. 30. 1. y. 30. Nat. 1. 學. ‧ 國. 30. i n U. v. 29.

(59) 29 3. 2006 29. 1 2. 30 1. 立. 29. 政 治 大. ‧. ‧ 國. 學 sit. io. n. al. er. ……. y. 30. Nat. 1. 2. Ch. engchi. i n U. v. 29. ……. 29. 51.

(60)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24. y. Nat. al. n 16. ( ). 88 29. 150. Ch. engchi. 8. er. io. 95. sit. ( ). i n U. v. 22. 95. 95 7. 1. 7554 1. 2. 持教唆犯獨立性立場者尚有:最高法院 80 年台上字第 4237 號判決:「基於教唆犯獨立處罰 之本旨,教唆犯應以教唆行為終了,為教唆成立之時;教唆之教唆犯,則以所教唆人已向他 人『教唆』其實行犯罪,為成立之要件(參看本院 24 年 7 月總會決議、28 年 7 月 25 日決 議),不能以被教唆人已實行犯罪而有結果或甫至犯罪被獲,為教唆犯成立之時。」以及最 高法院 81 年台上字第 276 號判決: 「教唆犯為獨立犯罪,以其教唆時為犯罪行為時,教唆行 為終了,即為犯罪成立。」 52.

(61) 27. 1511. 2. 3. 立29. 29. 政 治 大 2.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151. 3. Ch. engchi. i n U. v. 其他類似見解:最高法院 28 年上字第 19 號判例:「教唆犯,除其所教唆之罪有處罰未遂犯 之規定外,必須正犯受其教唆而實施犯罪始能成立,……。」 53.

(62) 19. 151. 20. 28. 60. 82. 6104. 1747. 86. 立. 22. 6958. 312 政 治 大. ‧ 國. 學. 152. 2159 83. 96 96. 792. 最高法院 19 年非字第 151 號判例: 「刑法第四十四條第 1 項之從犯,因幫助正犯而成立,苟 無正犯之存在,即無從成立從犯。」 最高法院 20 年上字第 792 號判例: 「查從犯成立之要件,必須正犯有著手實施犯罪之行為,. ‧. 153. 且其行為達於可罰之程度,始能構成。」. 最高法院 28 年度決議(三) :「教唆之幫助與幫助之教唆及幫助之幫助,均屬犯罪之幫助行. y. Nat. 154. sit. 為,仍以正犯構成犯罪為成立要件。」. al. er. 最高法院 60 年台上字第 2159 號判例:「刑法上之幫助犯,以正犯已經犯罪為構成要件,故. io. 155. v. n. 幫助犯無獨立性,如無他人犯罪行為之存在,幫助犯即無由成立。」 156. Ch. i n U. 最高法院 82 年度台上字第 6104 號判決: 「我國刑法就幫助犯言,係採共犯從屬性說,並不. engchi. 認幫助犯之幫助行為,為實行行為,是以幫助行為之是否既遂,仍應以正犯之實行行為為準。」 157. 最高法院 83 年度台上字第 1747 號判決: 「刑法上之幫助犯,以正犯已經犯罪為前提要件, 故幫助犯無獨立性,係從屬於正犯而成立,如無他人犯罪行為之存在,幫助犯即無由成立。」. 158. 最高法院 86 年度台上字第 22 號判決「幫助犯係從屬於正犯而成立,以正犯已經犯罪為要件, 故幫助犯並非其幫助行為一經完成,即成立犯罪,必其幫助行為或其影響力持續至正犯實施 犯罪始行成立,有關追訴權時效,告訴期間等,亦自正犯完成犯罪時開始進行,是否合乎減 刑要件,有無減刑條例等相關法律之適用,亦應以該時點為準據。」. 159. 最高法院 96 年度台上字第 6958 號判決: 「刑法第 29 條業於 94 年 2 月 2 日修正,95 年 7 月 1 日起實施,教唆犯已改採共犯從屬性說之立場,須被教唆者著手實行犯罪行為,且具備違 法性後,教唆者始成立教唆犯。」. 160. 最高法院 96 年度台非字第 312 號判決: 「幫助犯係從屬於正犯而成立,以正犯已經犯罪為要 件,故幫助犯並非其幫助行為一經完成,即成立犯罪,必其幫助行為或其影響力持續至正犯 實施犯罪始行成立,有關追訴權時效,告訴期間等,亦自正犯完成犯罪時開始進行,至於法 律之變更是否於行為後,有無刑法第 2 條第 1 項所定之新舊法比較適用,亦應以該時點為準 據。」 54.

(63) 29. 立. 3. 政 治 大. y. ‧. ‧ 國. 學. Nat. al. sit er. io. v. 採幫助犯從屬性立場者:甘添貴,古典學派與近代學派於現代行法理論之影響,收錄於:刑. n. 161. 1.. Ch. i n U. 法之重要理念,1996,頁 32;陳樸生,實用刑法,1991 年,頁 280;褚劍鴻,刑法總則論,. engchi. 1989 年,頁 258、282;蔡墩銘,刑法精義,2000 年,頁 323;同作者,刑法總則爭議問題 研究,1988 年,頁 295;同作者,中國刑法精義,1986 年,頁 249;韓忠謨,刑法原理,2002 年,頁 292;蘇俊雄,刑法總論Ⅱ,1997 年,頁 450。唯一的例外,僅陳子平教授採取獨立 性之立場,參見:陳子平,共犯處罰根據論,1992 年,頁 130。 162. 高仰止,教唆犯論,收錄於:刑法總則論文選輯(下) ,1984 年,7 月,頁 634;陳子平, 共犯處罰根據論,1992 年,頁 130 以下;楊大器,刑法總則釋論,1994 年,頁 205;褚劍 鴻,刑法總則論,1989 年,頁 272;韓忠謨,刑法原理,2002 年,頁 306。. 163. 周冶平,刑法總論,1972 年,頁 375;蔡墩銘,刑法總則爭論問題研究,1988 年,頁 296; 同作者,中國刑法精義,1986 年,頁 239-240。. 164. 甘添貴,刑法案例解評,1999 年,頁 180;林鈺雄,新刑法總則,2009 年,頁 451;陳樸生, 實用刑法,重訂初版,1991 年,頁 274 以下;楊建華,刑法總則之比較與檢討,1982 年, 頁 257;蘇俊雄,刑法總論Ⅱ,1997 年,頁 440。. 165. 林山田,刑法通論(下) ,1998 年,頁 419;許澤天,共犯之處罰基礎與從屬性,收錄於: 罪與刑—林山田教授六十歲生日祝賀論文集,1998 年,頁 84 以下。. 166. 韓忠謨,刑法原理,2002 年,頁 306。 55.

(64) 29. 3 2. 3.. 24. 29. 立. 1. 政 治 大 2. ‧ 國. 學. 3. ‧.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167. 韓忠謨,刑法原理,2002 年,頁 306。. 168. 褚劍鴻,刑法總則論,1989 年,頁 272。 56. i n U. v.

(65) 立29. 政 治 大 3.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169. 蔡墩銘,中國刑法精義,1986 年,頁 239。. 170. 蔡墩銘,刑法總則爭論問題研究,1988 年,頁 296;同作者,中國刑法精義,1986 年,頁 239 以下。 57.

(66) 29. 29. 3. 立. 1.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 24 l. 29. Ch. engchi. 3. 171. 陳樸生,實用刑法,1991 年,頁 246。. 172. 陳樸生,實用刑法,1991 年,頁 246。. 173. 陳樸生,實用刑法,1991 年,頁 274。. 174. 陳樸生,實用刑法,1991 年,頁 275。. 175. 蘇俊雄,刑法總論Ⅱ,1997 年,頁 431-432。 58. i n U. v.

(67) 29. 1. 2. 3. 政 治 大. 立.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29. i n U. v. 2. versuchte Anstiftung. 29. 3. 176. 蘇俊雄,刑法總論Ⅱ,1997 年,頁 435-436。. 177. 相同之批評:陳子平,共同正犯與共犯論,2000 年,頁 284;許澤天,單純教唆,法學講座, 第 14 期,2003 年 2 月,頁 62。. 178. 林山田,刑法通論(下) ,1998 年,頁 419。林山田教授早期曾採行共犯獨立性之觀點,參 見:林山田,刑法通論,五版,1996 年,頁 317。. 179. 林山田,刑法通論(下) ,1998 年,頁 372-373。. 180. 林山田,刑法通論(下) ,1998 年,頁 427、429-430。 59.

(68) 政 治 大. ‧. 1. y. sit. n. al. er. 3. io. 29. 29. Nat. 2. 學. ‧ 國. 立. Ch. engchi. i n U. v. 181. 林山田,刑法通論(下) ,1998 年,頁 428-429。. 182. 許澤天,共犯之處罰基礎與從屬性,收錄於:罪與刑—林山田教授六十歲生日祝賀論文集, 1998 年,頁 81-83。. 183. 許澤天,共犯之處罰基礎與從屬性,收錄於:罪與刑—林山田教授六十歲生日祝賀論文集, 1998 年,頁 85。. 184. 許澤天,共犯之處罰基礎與從屬性,收錄於:罪與刑—林山田教授六十歲生日祝賀論文集, 1998 年,頁 86。. 185. 許澤天,共犯之處罰基礎與從屬性,收錄於:罪與刑—林山田教授六十歲生日祝賀論文集, 1998 年,頁 89。. 186. 許澤天,共犯之處罰基礎與從屬性,收錄於:罪與刑—林山田教授六十歲生日祝賀論文集, 1998 年,頁 91。 60.

(69) 29. 立. 政 治 大. 3. y. ‧. ‧ 國. 學. 29. Nat. 甘添貴,刑法總則修正重點評述,收錄於:自由‧責任‧法 — 蘇俊雄教授七秩華誕祝壽論. sit. 187. 3. er. io. 文集,2005 年 8 月,頁 25 以下;余振華,教唆未遂之廢止與間接正犯之界定,收錄於:台 灣刑事法學會編,刑法總則修正重點之理論與實務,2005 年 9 月,頁 283 以下;林山田,. al. n. v i n C h 年,頁 114 以下、頁 同作者,刑法通論(下) ,十版,2008 U 136 以下;林鈺雄,新刑法總則, i e h n c g 2009 年,頁 452;陳子平,新刑法總則之理論基礎—正犯與共犯,月旦法學雜誌,第 135. 對「共犯」刑章之刑法修正的檢討,月旦法學雜誌,第 135 期,2006 年 8 月,頁 165 以下;. 期,2006 年 8 月,頁 190 以下;許澤天,對 2005 年 1 月刑法總則篇「刑事責任」 、 「未遂犯」 及「正犯與共犯」章修改之評釋,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 67 期,2005 年 2 月,頁 114 以下; 鄭善印,正犯與共犯概念之修正對於實務運作之衝擊,收錄於:台灣刑事法學會編,刑法總 則修正重點之理論與實務,2005 年 9 月,頁 273 以下。 188. 林山田,刑法通論(下) , 2008 年,頁 48-49;同作者,對「共犯」刑章之刑法修正的檢討, 月旦法學雜誌,第 135 期,2006 年 8 月,頁 165。由此觀之,林山田教授似從共犯處罰根據 論中惹起理論的觀點來解釋共犯從屬性,惟林山田教授其後又稱:「共犯從屬性是採行正犯 與共犯區別制的產物,其與共犯本身是否具有獨自可罰性的共犯的刑罰理由問題,是兩回 事」 ,參見:林山田,刑法通論(下) , 2008 年,頁 49-50,又似乎將將共犯從屬性與共犯 處罰根據脫鉤解釋。並且其認為「共犯的成立與處罰,有無以正犯的行為必須已達著手實行 的行為階段為必要,係屬刑事立法政策上的考量與抉擇,而非單純從共犯應採共犯從屬性說 的立場,就要推衍到共犯成立以正犯著手犯罪的實行為必要的結論」 ,參見:林山田,刑法 通論(下) , 2008 年,頁 127;同作者,對「共犯」刑章之刑法修正的檢討,月旦法學雜誌, 第 135 期,2006 年 8 月,頁 169,由此觀之,其反而近似於獨立性之觀點,似與惹起理論中 61.

(70)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從屬性導向惹起理論或從屬法益侵害理論之論旨有違。 189. 林山田,刑法通論(下) ,2008 年,頁 50。. 190. 陳子平,論共犯之獨立性與從屬性,東吳法律學報第 19 卷第 3 期,2008 年 1 月,頁 13。. 191. 陳子平,論共犯之獨立性與從屬性,東吳法律學報第 19 卷第 3 期,2008 年 1 月,頁 14。. 192. 陳子平,論共犯之獨立性與從屬性,東吳法律學報第 19 卷第 3 期,2008 年 1 月,頁 15-16。 62.

(71) 29. 立. 學. 我國傳統學說對於共犯性質,或有從「犯罪共同說」與「行為共同說」之立場加以說明。所. ‧ 國. 謂犯罪共同說,認為共犯乃係二人以上,基於一個犯罪意思,共同加工實現一個犯罪事實者。 其各人犯罪之意思,在於共同完成一個犯罪事實。此說以客觀之犯罪事實為共同關係之基. ‧. 礎,被認為屬於客觀主義下之見解。依此說,就犯罪事實結果之發生,為直接重要之行為, 可獨立完成犯罪者,為正犯;對於犯罪事實結果之發生,僅處於間接協助加工,從屬於他人. y. Nat. 行為而成立犯罪者,為共犯。相對的,所謂行為共同說,認為共犯乃係二人以上,以各自犯. sit. 罪之意思,各自完成其犯罪者。各人因其共同之行為,侵害同一法益,故為共犯,換言之,. io. 只須有行為之共同,不須有意思之共同。此說以犯罪行為乃行為人反社會性之表現,被認為. er. 193. 政 治 大. 屬於客觀主義下之見解。依此說,刑罰係針對行為之惡性予以處罰,故對於教唆犯及幫助犯,. al. n. v i n C h30 以下;褚劍鴻,刑法總則論,1989 貴,刑法之重要理念,1996 年,頁 年,頁 251 以下。 U i e h n c g 從這種觀察角度出發,似亦可獲致共犯從屬性或獨立性之理論基礎。但我國學者對此批判 係針對其教唆與幫助之惡性予以處罰,自應獨立成立犯罪,無所謂從屬性。對此參見:甘添. 道,所謂犯罪共同說與行為共同說乃係源自於法國刑法之共犯理論,此乃用以討論包含共同 正犯、教唆犯及幫助犯等行為之性質,而共犯從屬性說與共犯獨立性說則係源自德國刑法之 共犯理論,專就教唆犯及幫助犯討論之。二者之體系既不相同,其說明之對象及方法亦有差 異,乃係各自獨立併存的共犯本質論。職是之故,「如有謂共犯從屬性說係由犯罪共同說所 確立,共犯獨立性說係以行為共同說為基礎之論調,故非妥當;所謂以犯罪共同說與行為共 同說為方法論,而以共犯從屬性說與共犯獨立性說為本質論之說明,亦屬不當」 ,對此參見: 洪福增,刑法的基本問題,1964 年,頁 188-190。由此可知,在我國將共同正犯劃歸於正犯 範疇之刑法體系下,毋寧係傾向德國刑法體系,實不應再以所謂「犯罪共同說」或「行為共 同說」作為共犯之理論基礎。我國學界早期之所以引進「犯罪共同說」與「行為共同說」之 理論,乃係因繼受日本法學共犯理論,而日本法學理論又混有法國法學思想之故,此見洪福 增教授所言「日本之刑法理論,雖多受德國法學之影響,惟關於共犯理論則混有法國法學之 思想,因此其共犯理論頗具複雜性」等語即明,參見:洪福增,刑法的基本問題,1964 年, 頁 188。有鑑於此種學說在目前我國共犯理論的討論中已不具有重要性,本文以下不再對此 學說作檢討。 63.

(72)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al. er. io. sit. y. Nat. v. 我國學者並認為,根據民國 23 年 12 月 27 日立法院院長孫科針對當時修正通過之刑法請當. n. 194. Ch. i n U. 時國民政府主席林森所公布所寫之立法院呈文所載「……23 年 10 月 6 日據該委員等呈稱. engchi. 『……。至本會此次修改刑法標準有可得而言者,即年來刑事學理闡發益精,國際刑法會議, 復年年舉行,因之各國刑事立法政策,自不能不受其影響。變動較大者,為由客觀主義而側 重主觀主義,由報應主義而側重防衛社會主義,……』」等語,更明白表示刑法修正案之精 神係由客觀主義而傾向主觀主義,參閱:陳子平,共犯處罰根據論,1992 年,頁 100。 195. 王和雄,從共犯從屬性說與獨立性說論教唆之未遂與未遂之教唆,法學叢刊,第 17 卷第 2 期,1972 年 4 月,頁 91 以下;甘添貴,古典學派與近代學派於現代行法理論之影響,收錄 於:刑法之重要理念,1996 年 6 月,頁 31-32;同作者,刑法案例解評,1999 年,頁 175-176; 周冶平,刑法總論,1972 年,頁 374 以下;陳子平,論共犯之獨立性與從屬性,東吳法律 學報第 19 卷第 3 期,2008 年 1 月,頁 13-16;韓忠謨,刑法原理, 2002 年,頁 306。. 196. 甘添貴,古典學派與近代學派於現代行法理論之影響,收錄於:刑法之重要理念,1996 年 6 月,頁 3。. 197. 甘添貴,古典學派與近代學派於現代行法理論之影響,收錄於:刑法之重要理念,1996 年 6 月,頁 12-14。. 198. 甘添貴,古典學派與近代學派於現代行法理論之影響,收錄於:刑法之重要理念,1996 年 6 月,頁 12。 64.

(73)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29.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 n gv. Liszt chi. i n U. v. v. Liszt. 199. 甘添貴,古典學派與近代學派於現代行法理論之影響,收錄於:刑法之重要理念,1996 年 6 月,頁 13-14;陳子平,共犯處罰根據論,1992 年,頁 135。. 200. 甘添貴,古典學派與近代學派於現代行法理論之影響,收錄於:刑法之重要理念,1996 年 6 月,頁 31-32;陳子平,論共犯之獨立性與從屬性,東吳法律學報第 19 卷第 3 期,2008 年 1 月,頁 14-15。. 201. 甘添貴,古典學派與近代學派於現代行法理論之影響,收錄於:刑法之重要理念,1996 年 6 月,頁 32;陳子平,論共犯之獨立性與從屬性,東吳法律學報第 19 卷第 3 期,2008 年 1 月,頁 16。. 202. Roxin 即謂: 「Franz von Liszt 從來沒有認為,刑法的可罰性應以追求(現實的或僅是潛在的) 行為人的存在型態或內心態度,來代替對行為的追求」 ,參見:Roxin, AT/ 1, 1997, § 6, Rn. 4. 65.

(74) 立. 政29 治 大. ‧. ‧ 國. 學. 29.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203. 林鈺雄,新刑法總則,2009 年,頁 135。. 204. 誠如許玉秀教授所言: 「主觀不法理論……古典的意義乃為,刑法制裁的對象是行為人的主 觀不法,又稱行為人的惡性,故亦有行為人不法之稱,現代的意義則是,行為的不法來自行 為人的不法意志支配;客觀不法理論……古典的意義是刑法制裁的對象是行為而不是行為 人,必定有行為才能被處罰,現代的意義則是……主觀不法的有無,取決於行為的客觀不法 特質。……行為人的惡性還是透過行為才能呈現」,參見:許玉秀,刑法導讀,新學林分科 六法—刑法,2006 年,頁 53,由此可知,行為人之主觀固然能對行為賦予不法之意義,但 對行為人主觀之評價前提,則在於其行為具有客觀上的不法。 66.

(75)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205. Ch. engchi. i n U. v. 陳子平,論共犯之獨立性與從屬性,東吳法律學報第 19 卷第 3 期,2008 年 1 月,頁 15;同 作者,刑法總論,2008 年,頁 488。. 206. 許澤天,共犯之處罰基礎與從屬性,收錄於:罪與刑—林山田教授六十歲生日祝賀論文集, 1998 年,頁 84 以下,亦可參見本文第四章第二節第三項第一款第四目之介紹說明。. 207. 許澤天,共犯之處罰基礎與從屬性,收錄於:罪與刑—林山田教授六十歲生日祝賀論文集, 1998 年,頁 85。 67.

(76)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208. Ch. engchi. i n U. v. 許澤天,共犯之處罰基礎與從屬性,收錄於:罪與刑—林山田教授六十歲生日祝賀論文集, 1998 年,頁 86。 68.

(77)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209. 陳子平,共犯處罰根據論,1992 年,頁 138。. 210. 蘇俊雄,刑法總論Ⅱ,1997 年,頁 457-458;實務上同此見解:最高法院 22 年上字第 681 號判例、最高法院 43 年台上字第 396 號判例: 「教唆他人犯罪後,又進而實施犯罪行為者, 其教唆行為已為實施行為所吸收,應以實施正犯論。」最高法院 24 年上字第 3279 號判例: 「如在正犯實施前,曾有幫助行為,其後復參與犯罪構成要件之行為者,即已加入犯罪之實 施,其前之低度行為應為後之高度行為所吸收,仍成立共同正犯,不得以從犯論。」. 211. 參見本文第三章第五節第三項之分析說明。 69.

(78)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29. 30. ‧.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M. E. Mayer. 212. 參見本文第三章第五節第二項第一款之分析說明。 70.

(79) M. E. Mayer. 1915. minimal akzessorische Form M. E. Mayer 治 政 大. 立. ‧ 國. 學. limitiert-akzessorische Form. er. io. sit. y. Nat extrem-akzessorische Form. n. al. Ch. Verbrechscharakter. engchi. hyperakzessorische Form. 213. ‧. M. E. Mayer. M. E. Mayer, AT, 1915, S. 391. 71. i n U. v.

(80) 50. 1943. 48 49. 政 治 大. 立.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1943. 214. i n U. v. 1975. 當時之德意志帝國刑法典第 50 條規定: 「如果法律依照犯下該行為之人的個人身分或關係來 加重或減輕行為的可罰性,則該特別行為情狀歸責予具有該身分或關係之正犯或共犯(共同 正犯、教唆犯、幫助犯) 。」本條規定相當於今日德國刑法第 28 條第 2 項以及我國刑法第 31 條第 2 項規定。. 215. Roxin, AT/ 2, 2003, § 26, Rn. 32.. 216. 對於間接正犯概念之起源,可參閱:蔡聖偉,論間接正犯概念內涵的演變,東吳法律學報第 19 卷第 3 期,2008 年 1 月,頁 43 以下。. 217. Roxin, AT/ 2, 2003, § 26, Rn. 33.. 218. M. E. Mayer, AT, 1915, S. 391. 72.

(81) 26. 27 29. Beteiligte. 政 治 大. 立. ‧ 國. 學. 29. ‧. 30.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219. Hoyer, in: SK, 2001, vor § 26, Rn. 27, 34f.. 220. Roxin, AT/ 2, 2003, § 26, Rn. 34.. 221. Puppe, ZStW 120 (2008), S. 507; dies., in: NK, §§ 28, 29, Rn. 10.. 222. Bockelmann, Strafrechtliche Untersuchungen, 1957, S. 31.. 223. 最高法院 20 年上字第 792 號判例: 「查從犯成立之要件,必須正犯有著手實施犯罪之行為, 且其行為達於可罰之程度,始能構成」 ;最高法院 70 年台上字第 4082 號判決: 「所謂教唆犯 者,係對於有責任能力之特定人,於其無犯意或犯意尚未確定之際,教唆其實行犯罪。」. 224. 33 年院字第 2713 號解釋: 「使令無刑事責任能力之人吞服鴉片治病,其目的既在治病,自 不能認為有違法性,其持有鴉片部分,應成立何項罪名,參照本院院字第 2606 號解釋自明。 至吞服鴉片之人即無責任能力,該使令吞服之人,自不發生教唆或幫助之問題,若明知他人 素有煙癮,而使之吞服鴉片抵癮,如吞服者未達責任年齡,則使令之者即為吸食鴉片之間接 73.

(82) 政 治 大. 立. ‧. ‧ 國. 學. Nat. sit. y. 正犯,否則應分別情形,以幫助或教唆犯論擬」 ;司法院(78)廳刑一字第 1692 號函釋: 「某. io. 用無責任能力之某丙竊盜,應負間接正犯刑責。」. al. Ch. 總論Ⅱ,1997 年,頁 435-436。 226. v. 林山田,刑法通論,1998 年,頁 374;陳樸生,實用刑法,1991 年,頁 247;蘇俊雄,刑法. n. 225. er. 甲僅有一犯罪行為、侵害單一法益,係屬單純一罪,其教唆某乙竊盜,應負教唆刑責。其利. engchi. i n U. 林山田,刑法通論(下) ,六版,1998 年,頁 374;高金桂、呂秉翰,論間接正犯之「支配 利用關係」 ,收錄於:刑事法學新趨勢—Lothar Ohilipps 教授七秩祝壽論文集,2004 年 4 月, 頁 312;蘇俊雄,刑法總論Ⅱ,1997 年,頁 436。. 227. 參見:林鈺雄,新刑法總則,2009 年,頁 452。. 228. 現行法第 29 條修法理由:「教唆犯如採共犯獨立性說之立場,......更不符合現代刑法思潮之 共犯從屬性思想,故改採德國刑法及日本多數見解之共犯從屬性說中之『限制從屬形式』 。 依限制從屬形式之立場,共犯之成立係以正犯行為(主行為)之存在為必要,而此正犯行為 則須正犯者(被教唆者)著手於犯罪之實行行為,且具備違法性(即須正犯行為具備構成要 件該當性、違法性) ,始足當之,至於有責性之判斷,則依個別正犯或共犯判斷之」 ;第 30 條修法理由: 「依學界通說既認幫助犯應採共犯從屬性說之『限制從屬形式』 ,使教唆犯及幫 助犯之從屬理論一致,爰修正第 1 項之文字,......並明示幫助犯之成立,亦以被幫助者著手 犯罪之實行,且具備違法性為必要。至於被幫助者是否具有『有責性(罪責)』 ,皆不影響幫 助犯之成立。因此,如被幫助之人未滿十四歲或有第 19 條第 1 項之情形而不罰,依幫助犯 之限制從屬形式,仍得依其所幫助之罪處罰之」。. 229. 陳子平,論共犯之獨立性與從屬性,東吳法律學報第 19 卷第 3 期,2008 年 1 月,頁 32。 74.

(83)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al. er. io. sit. y. Nat. 230. 1943. Ch. engchi. i n U. v. 惟學說上仍有批評條文用語並未能彰顯出正犯行為應具有構成要件該當性及違法性之限制 從屬性特質,反而近似於極端從屬性之規定,參見:林山田,刑法通論(下) ,2008 年,頁 116、136;同作者,對「共犯」刑章之刑法修正的檢討,月旦法學雜誌,第 135 期,2006 年 8 月,頁 167;許玉秀,刑法導讀,新學林分科六法—刑法,2006 年,頁 91。 75.

(84)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231. Ch. engchi. v. 許澤天,共犯之處罰基礎與從屬性,收錄於:罪與刑—林山田教授六十歲生日祝賀論文集, 1998 年,頁 94-95。. 232. i n U. 林鈺雄,新刑法總則,2009 年,頁 127。 76.

(85)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233. Ch. engchi. i n U. v. 對於構成要件之意義及功能,參見:林鈺雄,新刑法總則,2009 年,頁 128;Roxin, AT/ 1, 1997, § 7, Rn. 6, § 10, Rn. 20.. 234. 林鈺雄,新刑法總則,2009 年,頁 220-221;Roxin, AT/ 1, 1997, § 7, Rn. 7.. 235. 林鈺雄,新刑法總則,2009 年,頁 288。. 236. 林鈺雄,新刑法總則,2009 年,頁 288;Roxin, AT/ 1, 1997, § 7, Rn. 8. 77.

(86)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1085. 237. 許澤天,共犯之處罰基礎與從屬性,收錄於:罪與刑—林山田教授六十歲生日祝賀論文集, 1998 年,頁 92-93。. 238. 林鈺雄,新刑法總則,2009 年,頁 452;M. E. Mayer, AT, 1915, S. 391. 78.

(87)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M. E. Mayer. ‧. n. er. io. sit. y. Nat. al. 29. Ch. engchi. v. 3. 30. 1. 239. i n U. 29. 3. 第 29 條修法理由: 「依限制從屬形式之立場,共犯之成立係以正犯行為(主行為)之存在為 必要,……爰刪除現行條文第 3 項失敗教唆及無效教唆之處罰,……亦即被教唆者未產生犯 罪決意,或雖生決意卻未實行者,教唆者皆不成立教唆犯。」 79.

(88) 政 治 大Die versuchte Anstiftung. 立.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240. Ch. engchi. i n U. v. 林山田,刑法通論(下) ,2008 年,125;林鈺雄,新刑法總則,2009 年,頁 465;柯耀程, 刑法總論釋義(上) ,2005 年,頁 414;黃惠婷,新、舊法未遂教唆之檢討,月旦法學教室, 第 66 期,2008 年 4 月,頁 84。. 241. 王和雄,從共犯從屬性說與獨立性說論教唆之未遂與未遂之教唆,法學叢刊,第 17 卷第 2 期,1972 年 4 月,頁 94;甘添貴,刑法案例解評,1999 年,頁 180 以下;余振華,教唆未 遂之廢止與間接正犯之界定,收錄於:刑法總則修正重點之理論與實務,2005 年 9 月,頁 290;周冶平,刑法總論,1972 年,頁 414;陳子平,刑法總論,2008 年,頁 556;褚劍鴻, 刑法總則論,1989 年,頁 275。 80.

(89) 29. 2 29. 3. 政 治 大. 立.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Anstiftung zum Versuch. Anstiftung zum Versuch. 242. 對此可參見本文第四章第二節第一項第二款第一目之說明。. 243. Roxin, AT/ 2, 2003, § 28, Rn. 9ff.. 244. Anstiftung zum Versuch 照字面翻譯即為「對未遂之教唆」 。. 245. 余振華,教唆未遂之廢止與間接正犯之界定,收錄於:刑法總則修正重點之理論與實務,2005 年 9 月,頁 291;陳子平,刑法總論,2008 年,頁 563;同作者,論未遂教唆之可罰性,東 吳大學法律學報,第 8 卷第 1 期,1993 年 3 月,頁 216。. 246. 相對的,教唆既遂則是 Anstiftung zur vollendeten Tat,意指對於既遂行為的教唆。 81.

(90) 政 治 大. Die mißlungend Anstiftung. 學. ‧ 國. 立. Die erfolglose Anstiftung. ‧ sit. y. Nat. io. n. al. er. Die untaugliche Anstiftung. Ch. engchi. Die unwirksame Anstiftung. i n U. v. Die unvollkommene Anstiftung. 247. 許澤天,單純教唆—刑法第二十九條第三項之論證,法學講座,第 14 期,2003 年 2 月,頁 59-60;黃惠婷,新、舊法未遂教唆之檢討,月旦法學教室,第 66 期,2008 年 4 月,頁 82-83; Roxin, AT/ 2, 2003, § 28, Rn. 9; ders., in: LK, 1993, 30/12. 82.

(91) Der qualitative Täterexzeß. Die teilweise vollendete Anstiftung. 政 治 大. 30. 學. ‧ 國. 立 1. Verbrechen. ‧ sit. y. Nat. n. al. er. io. 26. 30. 248. Ch 1. engchi. i n U. 30. 1. v. 德國刑法第 30 條第 1 項: 「教唆他人實施重罪而未遂者,依該重罪之未遂論處,並依第 49 條第 1 項減輕處罰。得適用第 23 條第 3 項之規定。」. 249. 根據德國刑法第 23 條規定: 「重罪之未遂一律處罰,輕罪未遂之處罰以法律有特別規定者為 限(第 1 項) 。未遂犯之處罰,得按既遂犯之刑減輕之(第 2 項)」 ,德國刑法對於重罪之未 遂犯一律加以處罰,並得按既遂犯之刑減輕。. 250. Roxin, AT/ 2, 2003, § 28, Rn. 2. 83.

(92) 立. 政 治 大. 30. 1.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29. 251. Kühl, AT, 2000, § 20, Rn. 244; Roxin, AT/ 2, 2003, § 28, Rn. 5;.. 252. BGHSt 9, 134; 14, 379; 類似的 BGHSt 10, 389, 轉引自:Roxin, AT/ 2, 2003, § 28, Rn. 2.. 253. 學說介紹可參見:Roxin, AT/ 2, 2003, § 28, Rn. 6. 此外,Jakobs 甚至認為應完全廢除德國刑 法第 30 條規定,參見:Jakobs, ZStW 97 (1985), S. 751ff. 84.

(93) 29. 1. 2. 3. 3. 29. 1. 2 29. 3. 立. 政 治 大. y. sit. n. al. er. io. 3. Nat. 29. ‧. ‧ 國. 學. 3. 29. Ch. engchi. i n U. v. 29 3. 254. 林山田,刑法通論(下) ,1998 年,頁 428 以下;許澤天,單純教唆—刑法第二十九條第三 項之論證,法學講座,第 14 期,2003 年 2 月,頁 58;同作者,共犯之處罰基礎與從屬性, 收錄於:罪與刑—林山田教授六十歲生日祝賀論文集,1998 年,頁 90-91。. 255. 許玉秀,刑法第四章緒論及第 28 條至第 31 條註釋,1997 年,第四章緒論,頁 91。. 256. 現行法第 29 條修法理由: 「依限制從屬形式之立場,共犯之成立以正犯行為(主行為)之存 在為前提,……爰刪除現行條文第三項失敗教唆或無效教唆之處罰,……亦即被教唆者未產 生犯罪決意,或雖生決意卻未實行者,教唆者不成立教唆犯。」 85.

(94) 29. 3.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257. Ch. engchi. i n U. v. 林山田,刑法通論(下) ,2008 年,頁 127;同作者,對「共犯」刑章之刑法修正的檢討, 月旦法學雜誌,第 135 期,2006 年 8 月,頁 168-169;同作者,2005 年新刑法總評,台灣 本土法學雜誌,第 67 期,2005 年 2 月,頁 89;高金桂,論不能未遂與未遂教唆,月旦法學 雜誌,第 130 期,2006 年 3 月,頁 210;許澤天,對 2005 年 1 月刑法總則篇「刑事責任」、 「未遂犯」及「正犯與共犯」章修改之評釋,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 67 期,2005 年 2 月, 頁 117;黃榮堅,基礎刑法學(下) ,2006 年,頁 890;黃惠婷,新、舊法未遂教唆之檢討, 月旦法學教室,第 66 期,2008 年 4 月,頁 84。. 258. 柯耀程,刑法總論釋義(上) ,2005 年,頁 410。. 259. 陳子平,論共犯之獨立性與從屬性,東吳法律學報第 19 卷第 3 期,2008 年 1 月,頁 25。. 260. 林東茂,刑法總則修正評介,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 67 期,2005 年 2 月,頁 70。 86.

(95)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y. Nat. io. sit. 3. n. al. er. 29. Ch. engchi. i n U. v. 261. 高金桂,論不能未遂與未遂教唆,月旦法學雜誌,第 130 期,2006 年 3 月,頁 209。. 262. 許澤天,單純教唆—刑法第二十九條第三項之論證,法學講座,第 14 期,2003 年 2 月,頁 64。 87.

(96) 29. 1. 立. 3. 學 sit. y. Nat. 3. io. 29. n. al. er. 29. ‧. ‧ 國. 29. 政 治 大. Ch. n U engchi. iv. 3. 263. 黃惠婷,新、舊法未遂教唆之檢討,月旦法學教室,第 66 期,2008 年 4 月,頁 86、87。. 264. 陳子平,刑法總論,2008 年,頁 568。. 265. 最高法院 64 年度第 7 次刑庭庭推總會議決議(二) :「 甲教唆乙持刀至丙家殺丙,乙行至半路,即被警查獲,致未達成殺丙之目的,已被判處預備 殺人罪刑確定,對甲究應以教唆殺人未遂罪論?抑應以教唆預備殺人罪?有下列兩說: 討論意見: 甲說:主張應以教唆殺人未遂罪論者,謂:現行刑法對教唆犯係採獨立處罰主義,故刑法第 二十九條既規定『教唆犯依其所教唆之罪處罰之』又規定『被教唆人雖未至犯罪,教 唆犯仍以未遂犯論,但以所教唆之罪有處罰未遂犯之規定者為限』,本件被教唆人乙 雖被判處預備殺人罪確定,但教唆犯甲係教唆乙殺人,並非僅教唆其預備殺人,乙之 被判處預備殺人罪,於教唆犯甲無涉,其未達成殺人之目的,實與『未至犯罪』無殊, 故應依刑法第二十九條第三項論甲以教唆殺人未遂論,否則被教唆人未至犯罪者,教 88.

(97)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唆犯尚應論以教唆殺人未遂罪,而已至預備殺人階段者,反論教唆犯以教唆預備殺人. y. Nat. sit. 之輕罪,輕重倒置,殊不近情。. 乙說:主張應以教唆預備殺人罪論者,謂:現行刑法對教唆犯係採相對獨立處罰主義,並非. io. er. 採絕對獨立處罰主義,蓋如採絕對獨立處罰主義,則被教唆人雖屬殺人未遂,甚至未. al. n. v i n 義,故教唆犯應按被教唆人之犯罪態樣而處罰,故被教唆人犯罪既遂,教唆犯固應依 Ch engchi U 教唆犯罪既遂論,被教唆人犯罪未遂,教唆犯亦依教唆犯罪未遂罪論,被教唆人僅至. 至犯罪,教唆犯均應依其所教唆之罪即教唆殺人既遂罪論,惟其係採相對獨立處罰主. 預備犯罪,如有處罰預備犯之規定,教唆犯亦依教唆預備犯罪論,倘法律無處罰未遂 犯預備犯之規定,則被教唆人固不成立犯罪,即教唆犯亦應諭知無罪,且如認本件甲 無教唆乙預備殺人之意思,則亦難認定其有教唆殺人未遂之意思,法律既明定『被教 唆人雖未至犯罪』 ,教唆犯始得以未遂犯論,本件被教唆人乙既已至犯罪,情形不同, 在罪刑法定主義之原則下,裁判上殊無權比附援引,依刑法第二十九條第三項論擬, 仍應論為教唆預備殺人罪。 決議:現行刑法對教唆犯係採獨立處罰主義,故刑法第二十九條既規定『教唆犯依其所教唆 之罪處罰之』又規定『被教唆人雖未至犯罪,教唆犯仍以未遂犯論,但以所教唆之罪 有處罰未遂犯之規定者為限』 ,本件被教唆人乙雖被判處預備殺人罪確定,但教唆犯 甲係教唆乙殺人,並非僅教唆其預備殺人,乙之被判處預備殺人罪,於教唆犯甲無涉, 其未達成殺人之目的,實與『未至犯罪』無殊,故應依刑法第二十九條第三項論甲以 教唆殺人未遂 (同甲說) 。 (按:本則決議於民國 95 年 8 月 22 日經最高法院 95 年度第 16 次刑事庭會議決議,法律已 修正,本則決議自 95 年 7 月 1 日起,不再供參考)」 。 89.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 欲取得 GridView 某一儲存格資料,可藉由 Rows 屬性中的 Cells 屬性來達成.  Rows 屬性–儲存

• 受僱者於執行職務時,任何 人以性要求、具有性意味或 性別歧視之言詞或行為,對 其造成敵意性、脅迫性或冒

受雲林科技大學 王新衡教授邀請,共同策劃嘉大附小學生參加 518博物館日 結合舊屋力計畫,老屋活化藝術展之討論情形。...

國立政治大學應用數學系 林景隆 教授 國立成功大學數學系 許元春召集人.

林景隆 教授 國立成功大學數學系 楊肅煜 召集人.

Cauchy 積分理論是複變函數論中三個主要組成部分之一, 有了 Cauchy 積分理論, 複變 函 數論才形成一門獨立的學科, 並且導出一系列在微積分中得不到的結果。 我們先從 Cauchy

目前數學家所採用的集合論稱為 ZFC 集合論, 這是基於 Zermelo 和 Fraenkel 在 20 世紀初發展出來的 ZF 集合論, 再加上 C 所代表「選擇公設」(axiom of

共集放大器 MATLAB 分析. 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