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5-1-1機率與統計(II)-條件機率與獨立事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5-1-1機率與統計(II)-條件機率與獨立事件"

Copied!
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選修數學(I)1-1 機率與統計(II)-條件機率與獨立事件 【問題】 1. 一事件在不同條件之下,所求得的機率是否會相同呢? 2. 在甲抽中籤的情形之下,乙抽中籤的機會是否有受到影響呢?是提高?是降 低?是不變? 3. 公益彩券第一獎已經被刮出的情形下,甲去買一張彩券能刮中第一獎的機會 是否受到影響? 4. 袋中有 1 紅球 3 藍球,甲抽中紅球放回跟不放回的情形下,乙抽中紅球的機 率是否受到影響? 【定義】 一般機率與條件機率: 1. P (B ) : 事件 B 發生的機率。 2. P ( B | A) : A, B 為兩事件,且 P ( A) > 0,則在事件 A 發 A B 生的情況下,事件 B 發生的條件機率 P( A ∩ B) P ( B | A) = 。在已知事件 A 發生 A∩B ∩B P( A) 的情況下,事件 B 發生的條件機率,有時 用”已知…時,求…的機率”來描述。 註: (1) 條件機率的意義就是在條件限制下的樣本空間,處理某事件發生的機 率。 (2) P ( A) > 0 不能寫成 A 非空集合。 【性質】 1. 統計是依照獲得的不同資訊作不同的決策而得到不同的結論。 2. 一般求的機率是以 S 為樣本空間,即 P ( A) = P ( A | S ) 。 3. A ∩ B 在 A 中所占的比例,即以 A 當樣本空間來看,而且分母不為零。 4. 若樣本空間內各元素發生的機率相等,且樣本空間是有限集合,則條件機率 | A∩ B| | A∩ B| P( A ∩ B) |S| ,其中 P ( A) > 0 。 P ( B | A) = = = | A| | A| P ( A) |S| 【性質】 條件機率的性質: 設 P ( A) ≠ 0 ,則 1. P (φ | A) = 0 。 2. P ( A | A) = 1 。 3. 0 ≤ P ( B | A) ≤ 1 。 4. P ( B ' | A) = 1 − P ( B | A) 。 5. P ( B ∪ C | A) = P ( B | A) + P (C | A) − P ( B ∩ C | A) 。 6. 若 B ⊂ C ,則 P ( B | A) ≤ P (C | A) 。. 1.

(2) 【定理】 1. 兩個事件的乘法法則: 設 A, B 為兩事件,且 P ( A) > 0 ,則 P ( A ∩ B ) = P ( A) P ( B | A) 。 設 A, B 為兩事件,且 P ( B ) > 0 ,則 P ( A ∩ B ) = P ( B ) P ( A | B ) 。 2. 三個事件的乘法法則: P ( A ∩ B ∩ C ) = P ( A) P ( B | A) P (C | A ∩ B ) ,其中 P ( A) > 0, P ( A ∩ B ) > 0 。 3. n 個事件的乘法法則: P( A1 ∩ A2 ∩ L ∩ An ) = P( A1 ) P( A2 | A1 ) P( A3 | A1 ∩ A2 )L P ( An | A1 ∩ A2 ∩ L ∩ An −1 ) , 其中 P( A1 ∩ A2 ∩ L ∩ An −1 ) > 0 。 註:可用數學歸納法證明。 【問題】 1. 若 A ⊂ B ,則 P ( B | A) = ?(解: 1) 2. 若 A ∩ B = φ ,則 P ( B | A) = ?(解: 0 ) 3. P (B ) 有可能大於 P ( B | A) ?等於 P ( B | A) ?小於 P ( B | A) ? 4. 何種條件之下, P (B ) 與 P ( B | A) 會相等? 【問題】 1. 一袋中有 n 支籤,其中 r 支有獎,甲、乙、丙三人依序每人抽一支籤, (1)若抽出後放回,則三人抽中有獎籤的機率相等?(解:相等) (2)若出後不放回,則三人抽中有獎籤的機率相等?(解:相等) 2. (1)抽出球後放回,若不知道第一個抽中球的顏色時,則是否 P (第一個紅)與 P (第二個紅)相同?(解:同) (2)抽出球後放回,若知道第一個抽中球的顏色時, 則是否 P (第一個紅)與 P (第二個紅)相同?(解:不同) 3. (1)抽出球後不放回,若不知道第一個抽中球的顏色時,則是否 P (第一個紅)與 P (第二個紅)相同?(解:同) (2)抽出球後不放回,若知道第一個抽中球的顏色時, 則是否 P (第一個紅)與 P (第二個紅)相同?(解:不同) 4. (1)從袋中 3 紅 2 藍抽出一球,甲抽完紀錄顏色後放回,乙再抽,則乙抽中紅 3 色之機率為何?(解: ) 5 (2)從袋中 3 紅 2 藍抽出一球,甲抽完紀錄顏色後不放回,乙再抽,則乙抽中 3 2 2 3 3 紅色之機率為何?(解: × + × = ) 5 4 5 4 5 【原理】 1. 抽籤原理: 在 N 位學生中抽出 n 位學生當樣本,若每一次抽樣中每一位學生被抽中的機 會均等,則每一樣本被抽中的機會均等。 註:共有 CnN 個樣本。. 2.

(3) 【定義】 1. 分割: 設 B1 , B2 ,L , Bn 為樣本空間 S 的 n 個互斥事件,且 S = B1 ∪ B2 ∪ L ∪ Bn ,則稱 B1 , B2 ,L , Bn 為 S 的一個分割。 【性質】 1. 事件的分割: 設 B1 , B2 ,L , Bn 為樣本空間 S 的一個分割,則對任意一事件 A ,恆有 A = S ∩ A = ( B1 ∪ B2 ∪ L ∪ Bn ) ∩ A = ( B1 ∩ A) ∪ ( B2 ∩ A) ∪ L ∪ ( Bn ∩ A) 。 2. 事件的機率: 設 B1 , B2 ,L , Bn 為樣本空間 S 的一個分割,且 P( B1 ), P( B2 ),L, P( Bn ) 都不為 0 , 則對任意一事件 A ,恆有 P ( A) = P( B1 ∩ A) + P( B2 ∩ A) + L + P ( Bn ∩ A) = P( B1 ) P( A | B1 ) + P( B2 ) P( A | B2 ) + L + P( Bn ) P( A | Bn ) 。 【定理】 1. 貝氏定理: P( A ∩ B) P( A ∩ B) P( A) P( A | B) P( B | A) = = = , P( A) P( A ∩ B) + P( A ∩ B' ) P( B) P( A | B) + P( B' ) P( A | B' ) 其中 P ( A) > 0, P ( B ) > 0, P ( B ' ) > 0 。 2. 一般的貝氏定理: 設 B1 , B2 ,L , Bn 為樣本空間 S 的一個分割,且 P( Bi ) ≠ 0, i = 1,2,L, n,若 A 是 S 的 任一事件,且 P ( A) > 0 ,則對每個正整數 i,1 ≤ i ≤ n ,恆有 P ( A ∩ Bi ) P( Bi ) P ( A | Bi ) 。 P( Bi | A) = = n P ( A) ∑ P( Bk ) P( A | Bk ) k =1. 註: (1) 西元 1763 年在貝士(Thomas Bayes 十八世紀英國牧師)的遺著中所發現。 (2) 貝氏定理是統計學上統計推論的基礎,在定理中的 P( Bi ), i = 1,2,L, n , 稱為事前機率,必須是已知,在這個 基礎下,才能推算事後機率 P( Bi | A) 。通常 P( Bi ) 的值是以過去的經驗為基礎,亦即有事件發生前 的資訊為依據,才能推算事後的機率。 (3) 對某事件估計其發生的機率,即 P (B ) ,也就是事前機率(驗前機率)。 經由抽樣,研究報告,或產品測試等資料的蒐集,重新對某事件估計其 發生的機率,此更新後的機率即事後機率(驗後機率),貝氏定理就是 提供計算這種機率的方法。 (4) 研究步驟即事前機率→新的資訊→貝氏定理→事後機率。 【定義】 1. 互斥事件: A ∩ B = φ 時,稱 A, B 為互斥事件。 2. 相關事件: 事前機率與事後機率不相等時,稱此兩事件有相關(相依),即 P ( B ) ≠ P ( B | A) 。也就是事件 A 會影響事件 B 的機率,表示提供的資訊是有 意義的。. 3.

(4) 【方法】 表示條件機率各種情形之方法:常用有畫文氏圖、樹狀圖或列交叉分析表,三者 其實是互通的。 1. 文氏圖:. A. B A∩B. 2.. 表格: B 集合 A P ( A ∩ B ) = P ( A) P ( B | A) A' P ( A'∩ B ) = P ( A' ) P ( B | A' ) P(B) 計 個數 A A' 計. 3.. B 21 18 39. B' 679 282 961. B' P ( A ∩ B ' ) = P ( A) P ( B ' | A) P ( A'∩ B ' ) = P ( A' ) P ( B ' | A' ) P (B' ). 計 700 300 1000. 機率 A A' 計. B 0.021 0.018 0.039. B' 0.679 0.282 0.961. 計 P( A) P ( A' ) S 計 0.7 0.3 1. 樹狀(形)圖:. B. P( A ∩ B) = P( A) P( B | A). B'. P( A ∩ B' ) = P( A) P( B'| A). B. P( A'∩ B) = P( A' ) P( B | A' ). B'. P ( A'∩ B ' ) = P( A' ) P( B'| A' ). 0.03. B. 0.021 = 0.7 × 0.03. 0.97. B'. 0.679 = 0.7 × 0.97. 0.06. B. 0.018 = 0.3 × 0.06. 0.94. B'. 0.028 = 0.3 × 0.94. P( B | A) A P ( B'| A). P( A) S. P( A' ) A'. P( B | A' ) P( B'| A' ). A 0.7 S. 0.3 A'. 4.

(5) 【定義】 1. 獨立事件與相關事件: 設 A, B 為兩事件,若 P ( A ∩ B ) = P ( A) P ( B ) ,則稱 A, B 為獨立事件(或稱 A, B 互不相關),否則稱兩事件相關(相依) 。即事件 A 發生的機率不受事件 B 是 否發生影響,同樣的事件 B 發生的機率不受事件 A 是否發生影響。 若 A, B 兩事件不獨立時,稱 A, B 兩事件相關。 註: 上述兩事件獨立的定義中, P ( A), P ( B ) 都可以是 0 ;當 P ( A) 與 P (B ) 中有一 個為 0 時, A, B 為獨立事件。( A 為空集合 ⇒ P ( A) = 0 ,但反向不成立。) 【性質】 1. 當 P ( A) > 0, P ( B ) > 0 時,下列互為充要條件: (1) P ( A | B ) = P ( A) 。 (2) P ( B | A) = P ( B ) 。 (3) P ( A ∩ B ) = P ( A) P ( B ) 。 2. 獨立事件的性質: 若 A, B 為獨立事件,則 (1) A, B ' 為獨立事件。(2) A' , B 為獨立事件。(3) A' , B ' 為獨立事件。 證明: (1) P ( A ∩ B ' ) = P ( A) − P ( A ∩ B ) = P ( A) − P ( A) P ( B ) = P ( A)(1 − P ( B )) = P ( A) P ( B ' ) (2) P ( A'∩ B ) = P ( B ) − P ( A ∩ B ) = P ( B ) − P ( A) P ( B ) = P ( B )(1 − P ( A)) = P ( A' ) P ( B ) (3) P ( A'∩ B ' ) = 1 − P ( A ∪ B ) = 1 − P ( A) − P ( B ) + P ( A ∩ B ) = 1 − P ( A) − P ( B ) + P ( A) P ( B ) = (1 − P ( A))(1 − P ( B )) = P ( A' ) P ( B ' ) 【問題】 1. 若 P ( A | B ) = P ( B ) ,則事件 A, B 是否為獨立事件?(解:否) 2. (1)任意非空事件 A 與空事件是否為獨立事件? (2)任意非空事件 A 與全事件是否為獨立事件?(解:(1)是(2)是) 3. 獨立事件與互斥事件有何差異? 4. (1)設 A, B 為互斥事件,則 A, B 為獨立事件? (2)設 A, B 為獨立事件,則 A, B 為互斥事件?(解:(1)否(2)否) 5. (1)當 A, B 為兩非空事件,且 A, B 為相關事件,則 A, B 是否為互斥事件? (2)當 A, B 為兩非空事件,且 A, B 為互斥事件,則 A, B 是否為相關事件? (解:(1)否(2)是) 6. 設 0 < P ( A) < 1,若 A, B 兩事件滿足 P ( B | A) = P ( B | A' ),則 A, B 為獨立事件? (解:是) 【結論】 1. 設 A, B 為兩非空事件,若 A, B 為獨立事件,則 A, B 不為互斥事件。 (解: P ( A ∩ B ) = P ( A) P ( B ) ≠ 0 ⇒ A ∩ B ≠ φ ) 2. 設 A, B 為兩非空事件,若 A, B 為互斥事件,則 A, B 為相關事件。 (解: P ( A ∩ B ) = 0 但 P ( A) P ( B ) ≠ 0 ,故 A, B 為相關事件) 3. 當兩事件為獨立且互斥時,則兩事件中至少有一事件機率為零。 (解: P ( A ∩ B ) = P ( A) P ( B ) = 0 ⇒ P ( A) = 0 或 P ( B ) = 0 ) 5.

(6) 【定義】 1. 三個事件獨立: 若事件 A, B, C 滿足下列條件 (1) P ( A ∩ B ) = P ( A) P ( B ) 。 (2) P ( B ∩ C ) = P ( B ) P (C ) 。 (3) P (C ∩ A) = P (C ) P ( A) 。 (4) P ( A ∩ B ∩ C ) = P ( A) P ( B ) P (C ) 。 則稱 A, B, C 三事件獨立。 註: (1) 若只滿足前三個條件,稱 A, B, C 兩兩獨立,此時 A, B, C 不一定是獨立 事件,即前三個條件不保證第四個條件成立。 例如:擲一硬幣兩次, A 表第一次正面、 B 表第二次正面、 C 表一正面 一反面,則 A, B, C 兩兩獨立,但 P ( A ∩ B ∩ C ) ≠ P ( A) P ( B ) P (C ) 。 (2) 第四個條件不保證前三個條件成立。 例 如 : 擲 骰 子 一 次 , A = {1,2,3} 、 B = {2,3,4} 、 C = {1,2,4,5} , 則 , 但 、 P ( A ∩ B ∩ C ) = P ( A) P ( B ) P (C ) P ( A ∩ B ) ≠ P ( A) P ( B ) P ( B ∩ C ) ≠ P ( B ) P (C ) 、 P (C ∩ A) ≠ P (C ) P ( A) 。 2. n 個事件獨立: 當事件 A1 ,L , An 滿足 P ( Ai1 ∩ L ∩ Aik ) = P ( Ai1 ) L P ( Aik ) 時,對任意 2 ≤ k ≤ n 時,其中 Ai1 ,L , Aik 為任取的 k 個不同事件,稱事件 A1 ,L , An 是獨立的。 註: n 個事件獨立共需要滿足 C 2n + C 3n + L + C nn = 2 n − C0n − C1n = 2 n − 1 − n 個 條件。 【性質】 1. 設事件 A1 ,L , An 是獨立事件,則 P( A1 '∪ A2 '∪L ∪ An ' ) = 1 − P( A1 ∩ A2 ∩ L ∩ An ) = 1 − P( A1 ) P ( A2 ) L P ( An ) 2. 若 A, B, C 為獨立事件,則 (1) A' , B, C 為獨立事件。 (2) A' , B ' , C 為獨立事件。 (3) A' , B ' , C ' 為獨立事件。 (4) A ∪ B ' 和 C 為獨立事件。 證明: (3) A' , B ' , C ' 為獨立事件,則 A' , B ' 及 B ' , C ' 及 C ' , A' 皆為獨立事件, 又 P ( A'∩ B '∩C ' ) = 1 − P ( A ∪ B ∪ C ) = 1 − P ( A) − P ( B ) − P (C ) + P ( A ∩ B ) + P ( B ∩ C ) + P (C ∩ A) − P ( A ∩ B ∩ C ) = (1 − P ( A))(1 − P ( B ))(1 − P (C )) = P ( A' ) P ( B ' ) P (C ' ) 。 【問題】 1. 若 A, B, C 兩兩為獨立事件,則 A, B, C 為獨立事件?(解:否) 2. 若事件 A, B, C 三事件獨立,則 A, B, C 是否兩兩獨立?(解:是). 6.

(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學校危機處理小組的事前準備 附件 1:支援服務機構電話一覽表 附件

的機率分配 常態分配 標準常態 分配..

二項隨機 實驗與 二項分配 二項機率分

Given a sample space  and an event  in the  sample space  , let 

計算機網路 微積分上 微積分下

experiment may be said to exist only in order to give the facts a chance of disproving the

在【逐步解析 1】中,共需要輸入 2 個答案,為了避免「後面 輸入的答案(數學分數)」取代「前面的答案(國文分數)」,我 們要利用 2 個不同的變數來區別兩者,並以變數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