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社區健康營造之成效評價研究:「以建構社區組織結盟」成效為例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社區健康營造之成效評價研究:「以建構社區組織結盟」成效為例"

Copied!
1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成果報告

社區健康營造之成效評價研究-以建構「社區組織結盟」成

效為例

計畫類別: 個別型計畫 計畫編號: NSC92-2516-S-003-021- 執行期間: 92 年 08 月 01 日至 93 年 07 月 31 日 執行單位: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所) 計畫主持人: 劉潔心 計畫參與人員: 楊智琳、林怡君、陳嘉玲 報告類型: 精簡報告 處理方式: 本計畫涉及專利或其他智慧財產權,1 年後可公開查詢

中 華 民 國 93 年 11 月 4 日

(2)

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

□ 成 果 報 告 □期中進度報告

社區健康營造之成效評價研究:

以「建構社區組織結盟」成效為例

計畫類別:□個別型計畫 □ 整合型計畫

計畫編號:NSC 92-2516-S-003-021

執行期間:92 年 08 月 01 日 至 93 年 07 月 31 日

計畫主持人:劉潔心 教授

共同主持人:

計畫參與人員:楊智琳、林怡君、陳嘉玲

成果報告類型(依經費核定清單規定繳交):

□精簡報告 □完整報告

本成果報告包括以下應繳交之附件:

□赴國外出差或研習心得報告一份

□赴大陸地區出差或研習心得報告一份

□出席國際學術會議心得報告及發表之論文各一份

□國際合作研究計畫國外研究報告書一份

處理方式:除產學合作研究計畫、提升產業技術及人才培育

研究計畫、列管計畫及下列情形者外,得立即公

開查詢

□涉及專利或其他智慧財產權,□一年□二年後可公開查詢

執行單位: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中 華 民 國 93 年 10 月 31 日

(3)

社區健康營造之成效評價研究: 以「建構社區組織結盟」成效為例 中文摘要 本研究目的在探討國內社區健康 營造中心營造狀況之相關影響因素及 成效評價。 本研究計畫為期一年,分為兩階 段進行。研究對象的選取以北部地區 41 家社區健康營造中心的成員為母群 體,在第一階段,運用深度訪談、再 以系統分層隨機抽樣法,最後取 20 家 社區健康營造中心成員為樣本,進行 結構式問卷調查,共發出 565 份問卷, 回收 358 份有效問卷,有效問卷回收 率為 63.4%;第二階段,則從第一階 段的樣本社區中,篩選出一個社區組 織結盟有效的社區及另一個社區組織 結盟效果不彰的社區作為對照,運用 個 別 訪 談 、 焦 點 團 體 訪 談 等 研 究 方 法,比較兩社區在社區健康營造策略 上的差異,並對其中重要因素作深入 分析,以建構有效社區健康營造運作 模式,供未來各社區在進行健康營造 工作上,得以繼續發展之重要參考依 據。 本研究有幾點重要發現:1.目前台 灣社區健康營造中心成員背景以女性 為主,年齡分佈以 41-50 歲年齡層居 多 ; 成 員 參 與 數 目 有 持 續 增 加 的 趨 勢。另外,年齡愈大、教育程度越低、 沒有正式工作及有在營造中心擔任職 務(如:志工隊隊長)的成員,具有 較佳的成員態度與能力;2.「運作過程」 與「計畫執行有效性」之相關探討發 現:領導型態、溝通型態、社區參與 助 力 與 計 畫 執 行 有 效 性 達 顯 著 正 相 關;3.「組織結構」與「計畫執行有效 性」之相關探討發現:組織行政運作、 組織氣氛與計畫執行有效性達顯著正 相關;4.「成員態度與能力」與「計畫 執行有效性」之相關探討發現:成員 滿意度、成員知識與技能與計畫執行 有效性達顯著正相關;5. 「組織連結 與組織結盟」與「計畫有效性」並無 達到顯著相關;6.以「運作過程」、「組 織結構」、「成員態度與能力」、「組織 連結與組織結盟」預測「計畫有效性」 的逐步迴歸發現,成員滿意度、溝通 型態、社區參與阻力能有效預測計畫 有效性,三者共同解釋力為 28.7%, 以成員滿意度解釋力最高,佔 18.3%。 因此未來社區健康營造中心內部 經 營 時 , 提 升 成 員 滿 意 度 及 溝 通 型 態、並降低社區成員參與阻力應是首 要考量的重要因素;另外在「組織連 結與結盟」此項因素上,值得未來國 內相關研究持續投入關注,以深入瞭 解 此 變 項 在 台 灣 社 區 健 康 營 造 過 程 中,與國外相關研究成果所扮演之重 要角色是否真正有所不同,亦或只是 現階段台灣社區營造時的短暫現象。 本研究提供以下幾項建議:1.營造良好 組織氣氛、增加成員與自身相關的健 康知能成長機會,以提升社區營造中 心成員滿意度;2.改善社區營造中心的 領 導 型 態 , 為 成 員 建 立 有 效 溝 通 管 道;3.增加助力促使成員更願意參與社 區健康營造事務;4.強化社區組織行政 運作功能,使其組織間功能更趨正式 化,以便有效促進社區資源整合。 關鍵詞: 社區健康營造、組織結盟、成 效評價

Effectiveness of Community Health Building Using the Construction of Community Organizing Coalitions as

an Example Abstract

The purposes of this study are to investigate factors that may influence community health building in Taiwan and to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community health building programs. The data was collected by in-depth interview, focus grouping., and the structural questionnaire.

(4)

used to derive the sample for this study. The study population was defined as the 41 centers for community health building in north Taiwan. Study subjects of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were recruited from members of 20 centers randomly selecting from the 41centers. A total of 565 structured questionnaires were mailed out to participants and 358 questionnaires were returned, yielding a response rate of 63.4%.

Important findings of this study include: (1) the majority of members of community health building centers in north Taiwan are female and within the age interval of 41-50. The number of members continues to increase. Also, attitudes and capability of voluntary members were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older age, lower levels of education, no formal jobs, and position holding in the community center; (2) findings of operating process and efficiency of project implementation: types of leadership, types of communication, benefits(such as courage from family members, getting to know new friends etc.) of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were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the efficiency of project implementation; (3) findings of organizing structures and efficiency of project implementation: administrative operation and atmosphere

of organizations were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the efficiency of project implementation; (4) findings of members’ attitudes and capability and efficiency of project implementation: extent of satisfaction, knowledge, and skills of members were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efficiency of project implementation; (5)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nections and alliances of organizations and efficiency of project implementation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6) findings from a stepwise regression using operating process, organizing structure, attitudes and capability of members, and connections

and alliances of organizations as predictors showed that extent of members’ satisfaction, types of communication, barriers of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were strong predictors. These three factors collectively account for 28.7% of variation in efficiency of project implementation. The extent of members’ satisfaction alone accounts for 18.3% of variation.

Therefore, the extent of members’ satisfaction, types of communication, and barriers of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should be considered when operating internal managements of community health building centers in the future. Recommendations based on the study findings include: (1) creating a pleasant atmosphere of organizations and enhancing the satisfaction of members in the community centers; (2) improving types of leadership in community centers and creating an effective channel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members; (3) augmenting facilitating factors of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to increase involvement of members; (4) strengthening administrative functions of community organizations to promote integration of community resources. Key words: community health building, community coalition, evaluation of effectiveness 壹、前言 台灣人口結構的老化,民眾生活 形態的轉變,慢性病問題成為目前民 眾疾病的主因(行政院衛生署,2002)。 基於渥太華憲章所提出健康城市的觀 念,衛生署從民國 88 年開始推動社區 健康營造計畫,希望能達到每一個鄉 鎮市區至少有一個社區健康營造中心 的目標(行政院衛生署,1999)。透 過社區健康營造中心的成立,期許社 區能自主性的發展,並能發揮組織運 作功能,以落實社區居民對社區的參

(5)

與,解決社區內部問題,達到社區民 眾的凝聚力(楊孝爃,1995)。截至目 前為止,獲通過成立的社區健康營造 中心家數已有 302 家之多(行政院國 民健康局,2004)。 因而近年來有許多社區組織和 營造的工作模式浮現,特別強調自我 幫助與相互合作觀念,其中以社區組 織結盟(community coalitions)最為目 前解決社區問題和健康問題的熱門策 略(Kumpfer and Hopkins,1993)。2001 年美國公共衛生教育年會,更將「社 區組織結盟」列為大會的主題之一, 教導學員如何建立夥伴關係與結盟以 強 化 社 區 能 力 與 推 動 或 增 進 全 球 健 康,並希望融合更有效的策略或新技 術,來加強結盟與夥伴關係的評價方 式(李景美,2002)。運用社區組織發 展的策略在健康促進的議題上是能有 效影響民眾的健康(Francisco, Paine, Fawcett,1993),Butterfoss,Kegler(2002) 提出社區結盟行動理論(Community Coalition Action Theory),此理論指出 社區結盟是社區組織一連串的發展過 程,其社區組織的組成單位是個人而 非組織,建立於成員間相互信任的基 礎上。而在社區組織結盟的概念上, 曾 有 許 多 學 者 為 其 下 定 義 : Browm (1984)認為社區組織結盟(community coalitions)為不同利益團體的組織,他 們合併了人力和物力資源,致力於成 員不能單獨完成的特殊改變。Minkler ( 1992 ) 則 認 為 社 區 組 織 結 盟 (community coalitions)有助於動員更 多有能力的人、資源,對單一團體可 獨自達成的議題更具有影響力,且定 義社區組織結盟為(1)能夠適應一個以 上的任務或目標(2)能相互交換利益資 源(3)能主導多階層,包括政策的改 變、資源的發展、生態的改變等層面 的介入。而最近對社區組織結盟的解 釋更強化了結盟是具多重目的,它容 納 了 更 多 社 區 任 務 或 既 定 的 目 標 (Black,1983),交換相互的利益資 源,直接多層面的介入,包括:改善 既有資源、開發更大的生態改變等等 (Mc Leroy,Bibeau,Steckler,and Glanz, 1988)。 國外許多研究已運用社區組織結 盟 策 略 於 解 決 公 眾 健 康 問 題 , 如 AIDS、物質濫用、青少年懷孕、子宮 頸癌等,其結果均顯示運用社區組織 結盟策略能使社區組織間的合作,發 揮更大的力量,產生擴大社區自生力 量的功效(Kegler, Steckler, McLeroy, Malek,1998)。根據研究證實運用社區 組織結盟是目前社區健康促進的重要 策 略 (Butterfoss, Goodman, Wandersman, 1993),因而在探究社區 組織聯盟的成功因素上,若能經由瞭 解社區組織結盟的過程,則較能使健 康促進活動有效的執行,同時能擴大 在健康行為或在健康結果上的效果, 因此有一些學者,對社區組織結盟發 展出相關理論模式,其中 Prestby & Wandersman 於 1985 年發展出「結盟 開放系統」(Open System Framework as a Model of Coalition Viability),將結 盟視為一個組織與其他組織互動的過 程 , 從 「 輸 入 」( input )、「 過 程 」 (throughput)到「輸出」(output)三方 面來看整個社區組織結盟。Florin 於 2000 年 提 出 之 「 結 盟 組 織 系 統 ( Organizational Systems View of a Coalition)架構內容中,其將 Prestby & Wandersman 所發展之「結盟開放系

(6)

統」的若干變項,作更清楚的定義, 並將其結盟發展過程更細分為資源獲 得期(input resource)、初步動員期 (initial mobilization) 、 組 織 運 作 期 (organization structure)、自生行動期 ( capacity building ) 到 結 盟 成 果 (output)。而目前已有許多研究於探 討有效結盟過程的相關因素,結果發 現:成員能力(members capacity)、成 員溝通(member communication)、組 織間的效能(team efficacy)、作決定 型 態 ( decision making)、領導型態 ( leadership )、 具 體 工 作 目 標 方 向 (task-oriented) 、 組 織 氣 氛 (organizational climate)、成員滿意度 (member satisfaction)、成員投入的阻力 與助力(participation cost and benefit) 等(Kumpfer,Turner,Hopkins,Librett, 1993 ; Butterfoss, Goodman, Wandersman,1996),皆是影響有效結 盟與否的重要關鍵因素。 以目前台灣社區健康營造推動之 健康促進議題來看,其包含愛滋病、 婦女骨質疏鬆症、糖尿病等(謝菊英, 2001;張淑芳、陳靜敏、陳品玲、楊 榮森,2001;樓美玲,2001),這些社 區多仍以增加居民對社區的參與方式 來從事健康營造,然國內亦有學者指 出,社區健康營造需由在地的地方公 益團體,協同社區內外相關資源,以 社區組織結盟的方式將地方的人力、 物力、財力凝結起來,並選定社區居 民所關心之切身議題,提供可運用的 資源找出解決方式(陳再晉,2001)。 此部分的呼籲,即符合國際間對社區 健康營造策略的期許,亦是台灣可以 加以著力之處。社區組織連結與結盟 因素,受到哪些因素影響?社區健康 營造中心在成效評價時社區結盟是否 也扮演如國外文獻中的重要角色?值 得國內社區營造學者專家共同探究。 因此,本研究目的,擬先分析影 響社區健康營造成效之組織結盟及其 他相關因素,再診斷出影響社區健康 營造成效因素間的相互關係,以進一 步探討出有效的營造運作模式,並增 進社區居民對健康議題活動的參與、 提高興趣與行動力。本研究亦欲藉此 研究過程,參考國外實證性研究,以 嘗試建構出國內社區組織運作過程之 多項影響指標,來提供國人對成功社 區健康營造成效的參考準則;並希望 以此研究的經驗,提供給相關學者、 決策者,及其他社區在未來研究制度 政策或實際推動社區健康營造時具體 可行之參考依據。 貳、研究方法 一、研究架構 本研究架構主要參考 Prestby & Wandersman(1985)發展出的「結盟 開 放 系 統 」( The Open System Framework as a Model of Coalition Viability)與 Florin(2000)所提出之 「結盟組織系統」架構(Organizational Systems View of a Coalition)」為理論 參考基礎,由「結盟開放系統」的若 干變項,作更清楚的定義,並將其結 盟 發 展 過 程 更 細 分 為 資 源 獲 得 期 (input resource)、初步動員期(initial mobilization)、組織運作期(organization structure )、 能 力 建 立 期 ( capacity building)到結盟成果(output),並發 展成本研究架構中的各項主要變項, 同時考量研究目的與其他相關文獻探 討後,進而擬出本研究架構,並經修 正後發展而成(見圖一:研究架構)。

(7)

Input Throughput Output 人力資源 (members) • 成員背景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 成員參與數目 (membership size) 物力資源 • 組織特性 • 資金 (funding) • 外在資源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運作過程 (operational process) • 領導型態 (leadership) •溝通型態 (communication) • 社區參與阻力 (costs of participation) • 社區參與助力 (benefits of participation) • 成員投入時間

(paid staff hours) 組織結構 (organization structure) • 組織行政運作 *正式化 (formalization) *標準化 (standardization) • 組織氣氛 (organizational climate) 成員態度與增長能力 • 成員滿意度 (member satisfaction) • 成員參與 (member participation) • 成員知識與技能 (new knowledge and skill) 組織連結與組織結盟 • 組織連結 (inter-organizational linkages) *組織間強度與互惠 程度(intensity reciprocity) • 組織結盟 (community sectors) *組織參與的數目 (length) *組織參與的性質 (sectors) • 計畫執行有效性 (implementation effects) *明顯性 (visibility) *可覺察性 (perceived impact) *可接受性 (acceptability) 圖一、研究架構

(8)

二、研究對象 本研究社區的選取,在考量行政 上的相關因素後,決定選擇以社區健 康營造中心為社區研究的單位,立意 取樣基隆市、台北市、台北縣及桃園 縣四縣市共 41 家社區健康營造中心成 員為母群體,估計約 1025 人(以實際 電訪推估平均每家社區健康營造中心 有 25 位核心成員),並經查表得知母 群體的最小樣本數為 306 人(Krejcie & Morgan, 1970)。 研究對象的選取採系統分層隨機 抽樣法,依據縣市別(台北市:台北 縣:基隆市:桃園縣=2:2:1:1) 及 研 究 者 自 訂 評 分 之 等 級 別 ( 低 分 組:中分組:高分組=1:1:1)抽取 問卷調查對象。自訂評分條件為研究 者經由文獻查證而成,共包含 4 部分 如下:1.社區運作的時間:共 1 題,分 數範圍為 1-3 分。2.組織成員人數多寡 及志工召募狀況:共 3 題,分數範圍 為 0-9 分。3.組織行政運作狀況,包括 會議召開情形、人力運作的狀況:共 5 題,分數範圍為 1-17 分。4.社區營造 中心辦理活動狀況,包括定期活動及 非定期活動的項目:共 6 題,分數範 圍為 1-11 分。全部總為 40 分,將所得 總分分為三組,3 分至 15 分為低分組, 16 分至 28 分為中分組,29 分至 40 分 為高分組。在實際訪談社區負責人之 意願後,最後抽出基隆市 3 家(低分 組:1 家,中分組:1 家,高分組:1 家)、台北市 6 家(低分組:2 家,中 分組:2 家,高分組:2 家)、台北縣 8 家(低分組:3 家,中分組:3 家,高 分組:2 家)、桃園縣 3 家(低分組:1 家,中分組:1 家,高分組:1 家), 共計 20 家社區健康營造中心。 本研究總計共發出 565 份問卷, 回收 366 份問卷(回收率為 64.8%), 在扣除無效問卷後之有效問卷為 358 份,有效問卷回收率為 63.4%。 三、研究工具 本研究採結構式問卷進行資料收 集,問卷編制係依據研究架構並參考 相關文獻發展而成,本問卷共包括七 大部分,茲將問卷內容說明如下: (一)社區營造中心之人力資源及物 力 資 源 : 意 指 成 員 的 社 會 人 口 學 背 景、參與社會組織的成員數目,經費 來源與數量,組織特性、組織成立時 間、組織運作狀況等,其中人力資源 包括成員背景 11 題、成員參與數目 2 題;物力資源包括財力資源 5 題及組 織特性 3 題。 (二)運作過程:意指營造中心內部 運作狀況共包括 33 題,其中包含領導 型態 10 題、溝通型態 6 題、成員參與 阻力 7 題、成員參與助力 7 題、成員 投入時間 3 題。計分方式均採 Likert Scale 五點式計分法,「非常不同意」∼ 「非常同意」依序以 1 至 5 給分,成 員參與阻力經反向計分後,分數越高 表示越正向。 (三)組織結構:包括組織內結構鞏 固的正式化及標準化程度 16 題,及成 員內參與組織氣氛的關係,共 8 題。 其中組織結構正式化單題描述性統計 計分,是依照所調查社區對該角色的 有無與其所發揮功能的乘積所得,而 組織氣氛計分方式均採 Likert Scale 五 點式計分法,由「非常不同意」∼「非 常同意」依序以 1 至 5 給分,兩者得 分分數越高表示越正向。 (五)成員態度及成員增長能力:意 指成員參與組織的滿意度、參與度及 所學得的知識與技能,共包括 15 題其 中包括成員滿意度 4 題、成員參與度 5 及成員知識與技能 6 題。計分方式均 採 Likert Scale 五點式計分法,由「非 常不同意」∼「非常同意」依序以 1 至 5 給分,唯有成員參與以「從不這 樣做」∼「總是這樣做」測量,並依 序以 1 至 5 給分,分數越高表示越正 向。 (六)組織連結與組織結盟:指組織 連結強度、組織連結互惠程度、組織 參與數目與性質。計分方式採 Likert

(9)

Scale 五點式計分法,由「非常不同意」 ∼「非常同意」依序以 1 至 5 給分, 分數越高表示越正向。 (七)計畫執行有效性:其中包含活 動或計畫對於社區居民的明顯性、活 動或計畫對於社區居民的健康產生的 可覺察性,及民眾對於活動或計畫的 可接受性等各一題。計分方式採 Likert Scale 五點式計分法,由「非常不同意」 ∼「非常同意」依序以 1 至 5 給分, 分數越高表示越正向。 四、研究步驟 本研究步驟是經由文獻查證後,選 定研究上所符合的社區研究對象,並 進行社區領導者的面對面訪談,以作 為結構式問卷的形成性評價,同時根 據文獻查證與實際訪談的結果,擬定 社區組織結盟成效的結構式問卷並進 行問卷專家效度分析與修改,其後以 問卷郵寄方式進行社區組織成員的結 構式問卷調查,而後經資料分析結 果,篩選出一個社區運作成效較優的 社區及另一個相對成效較不彰的社區 作為對照,實地參訪社區其運作方式。 五、資料收集及分析 本研究經過 8 位不同背景之專家 進行專家校度,包括相關研究領域專 家學者、行政單位專員等,並經由研 究團隊討論修改確定問卷後,採郵寄 問卷方式,將問卷寄送至所抽樣出來 的社區。進行方式先以電話方式聯繫 所抽取之 20 家社區營造中心負責人, 說明研究目的及施測問卷注意事項, 繼而郵寄問卷至各社區營造中心,由 負責人親自發給各社區營造中心成員 並說明,讓成員以自填式的方式完成 問卷。而質性資料之收集及分析是以 實地走訪社區方式,面對面訪談其意 見領袖並檢閱其年度活動記錄。 此外,本研究之資料分析,主要運 用社會科學統計套裝軟體 SPSS10.0

( Statistical Package for the Social Science,SPSS)進行統計分析。描述性 分析包含平均值、標準差、百分比﹔ 推論性統計分析包含 t 值檢定、變異數 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及多變項迴歸 分析。 參、結果與討論 一、「人力資源物力資源」、「組織結 構」、「成員態度與能力」、「組織連結 與組織結盟」、「計畫執行有效性」之 現況分析 此研究成果乃依據結構式問卷收集 所得之量性資料,並融入第二階段面 對面訪談所得之質性資料整理後,一 併呈現於本研究結果及討論中。 (一)人力資源及物力資源 在社區營造中心成員背景上,營 造中心成員以女性居多(83.8%),年 齡以 41-50 歲最主(33.5%),6 成受訪 者為高中/高職以上教育程度,八成以 上為已婚(84.6%),有 72.9%居住在 社區健康營造中心所屬的社區。所有 受訪者中以志工最多,佔 72.3%,半數 的受訪者(52.8%)參與社區健康營造中 心外無其他工作;而在成員參與數目 方面,有 55%的社區健康營造中心志 工數目有增加趨勢,其志工狀態為持 續的在招募新志工,同時也有少部分 舊志工退出;在社區健康營造中心資 金的來源上,有接受其他經費補助的 營造中心佔七成左右(71.8%),其中 以公家機關捐款為最多(佔 38.3%), 所屬單位自行編列預算次之(佔 22.3 %);在承辦營造中心的組織特性上, 所調查的北區營造中心家數總共有 20 家,而承辦健康營造中心的單位中以 醫院為最多(60%),其餘為衛生所與 民間社團;在組織特性上,社區健康 營造中心多由原組織某部門兼任承辦 單位(n=122,34.1%),而經由本研究結 果發現,社區健康營造中心承辦單位 多數為醫療院所為主;在社區健康營 造中心資金的來源方面,本研究結果 發現有接受其他經費補助的營造中心

(10)

佔七成左右(71.8%),其中以公家機 關捐款為最多(佔 38.3%),所屬單位 自行編列預算次之(佔 22.3%),而有 53.1%的成員認為所屬的營造中心沒 有自籌經費的能力。在人力資源上, 目前台灣社區健康營造工作投入的人 力以中年及老年的女性為主,顯示在 台 灣 女 性 對 於 社 區 服 務 工 作 較 為 熱 衷,而較有空閒且已無正式工作的社 區中年、老年人,如家庭主婦、退休 老人等族群,大多願意奉獻心力以投 入社區服務,是社區健康營造工作的 主要人力,而社區健康營造中心參與 的成員,也多是該社區營造中心所屬 社區的居民,顯示國內的社區健康營 造工作的推動,能符合了社區參與的 精神,社區居民能夠願意主動參與自 身 社 區 的 事 務 。 但 由 另 一 個 角 度 來 看,社區營造工作的精神,是希望能 夠社區居民無論從老到少,都能夠關 心社區事務,主動為自己的社區解決 問題,但以調查的結果來看,年輕族 群及社區中的男性,對社區事務參與 的熱忱,仍有待培養,此結果與陳定 銘(1999)對台灣志工的研究有些不 符,該研究指出台灣志工發展的困境 之一為志工流動率高,且多屬短期志 工,因為志工能力、個別差異即服務 項目種類眾多,降低其服務熱誠。在 物力資源上,本研究結果顯示社區營 造中心,對於資金的自籌能力、資源 的整合運用,是相當不足的,尚停留 在 依 賴 政 府 補 助 , 無 自 營 能 力 的 階 段,而劉瑞煌(2001),就曾指出目前 台灣社區營造中心的困境之一,為經 費問題和資源無法整合,與本研究結 果完全相符,此現象可能與我國文化 中 組 織 競 爭 、 不 善 合 作 的 民 族 性 有 關,而社區營造中「使能」的原則, 需透過組織之資源整合,才能有效的 產生社區能力,故各社區營造中心在 此方面的能力,是需要努力培養的。 (二)社區運作過程的現況分析 在 運 作 過 程 方 面 得 分 情 形 發 現,以「領導型態」最佳,單題平均 分數為 4.07 分,其次為「社區參與助 力」,單題平均分數為 3.50 分。最差的 部分為「社區參與阻力」,單題平均分 數為 1.78 分。由此顯現出,目前台灣 北區社區健康營造中心在運作過程之 領導型態尚好,表示營造中心領導者 的結盟組織執行能力、溝通與人際關 係的技巧、解決問題、衝突處理的技 能及協商的能力不錯,很少是完全主 導模式,該結果與黃松共、吳永鐘 2003 年研究相似。另外,「社區參與助力」 大於「社區參與阻力」,進而更助於社 區志工參與活動意願,顯示目前台灣 北 區 健 康 營 造 中 心 志 工 參 與 意 願 不 差,也可從文獻中得到相同印證(黃 松共、吳永鐘,2003)。 (三)社區組織結構的現況分析 社區組織結構,包括社區組織行 政運作的現況及社區組織氣氛。社區 行政組織運作又可分為組織標準化及 正式化。在社區行政運作正式化的現 況方面,有 91.5%的營造中心成員, 表示該社區有成立「社區營造中心推 動小組」。而推動小組的成員中,以鄰 里長(佔 60.1%)、承辦單位人員(佔 65.9% )、 社 區 衛 生 機 關 人 員 ( 佔 65.9%)、社區民眾(佔 50.6%)為最多, 且有 91.9%社區成員表示該社區健康 營造中心有「職位分工」,職位中,又 以有承辦人的職位(佔 82.4%)為最 多,其次為志工隊隊長、副隊長的職 位 ( 佔 79.3% ) 及 主 委 的 職 位 ( 佔 74.9%)。而在組織分工上,有 82.7% 的成員表示該營造中心有組織分工, 組 織 分 工 的 組 別 以 活 動 推 廣 組 (82.7%)、文書組(74%)、公關組或 宣傳組(73.5%)佔最多;在組織行政 運作之程度方面,包括正式化程度及 標準化程度,共 16 題,滿分為 80 分, 分數愈高表示行政運作愈佳,整體而 言,北部營造中心的行政運作屬於中 等程度,其平均值為 44.14 分。其中於

(11)

組織結構正式化裡所依照調查社區對 該角色的有無與其所發揮功能的乘積 計分中,在「營造中心裡具有的職位 所發揮功能的程度」上,以承辦人最 高平均值為 3.47 分,標準差為 1.76, 其次為志工隊隊長、副隊長,平均值 為 3.19 分,標準差為 1.81;在「營造 中心的組織分工所發揮功能的程度」 上,所得的平均值介於 2.09 分至 2.58 間相距不大,而以活動推廣組及公關 組或宣傳組分居前兩名,充分顯現出 目前台灣社區營造中心是以辦活動的 方式來經營社區。而組織氣氛方面, 平均得分為 30.13 分,社區組織氣氛屬 於中上程度。此結果顯示,目前台灣 社區健康營造中心,多數仍有正式化 的組織結構,除仍維持有「營造中心 推動小組」外,同時也有正式的職位 分工,顯示各社區不但有正式化的組 織 架 構 , 其 也 具 有 標 準 化 的 組 織 章 程,其中幾乎所有的社區均有在會議 進行後做會議紀錄,但關於組織章程 的修正方面,仍有待加強。另外,在 社區組織氣氛上,社區營造中心普遍 有不錯的組織氣氛,他們普遍能夠關 心自己的社區,並對自己的社區有榮 譽感。 (四)社區成員態度與能力現況分析 以整體平均而言,成員滿意度平 均值為 15.12 分(SD=2.76),具有相當 高的滿意度,其中又以對成員間的互 動 氣 氛 感 到 最 為 滿 意 ( M=3.97 , SD=0.74)。成員參與平均得分為 18.51 分,顯示有相當高的參與度。而又以 參加自己所舉辦的活動的程度為最高 (M=3.97,SD=0.75),參與社區健康 營造中心的會議(M=3.88,SD=0.92) 次 之 。 成 員 增 長 的 能 力 平 均 得 分 為 23.26 分(SD=3.09)。以增長知識的程 度為最多(M=3.8 分,SD=0.74),其 次 為 健 康 相 關 技 能 ( M=3.71 , SD=0.83 )、 健 康 的 行 為 ( M=3.76 , SD=0.75 )。 而 運 用 所 學 的 增 長 能 力 中,以健康行為(M=4.13,SD=0.6) 為最多,其次為健康知識(M=3.93, SD=0.62 )、 健 康 技 能 ( M=3.92 , SD=0.6)。根據結果顯示,目前社區營 造 中 心 之 滿 意 度 及 參 與 度 均 相 當 不 錯,成員滿意度、成員參與常被用以 作為社區營造成功與否的中介評量指 標,而成員滿意度與參與度與社區組 織 有 效 性 有 直 接 的 相 關 性 ( Kegler, Steckler, McLeroy, Malek,1998 ); 此 外,Ansari, Phillips 在 2001 年的研究 結果亦指出,成員滿意度與社區健康 營造中心的經營,有正向的成效。 (五)組織連結與組織結盟現況分析 組織連結與組織結盟包含組織連 結強度與互惠程度、組織結盟之組織 參 與 數 目 與 性 質 等 。 在 組 織 連 結 部 分,組織連結強度平均得分為 15.69 (SD=6.36),組織連結強度屬於中等 程度,且各社區間的差異很大;在組 織連結互惠程度上,組織間的互惠屬 於 中 上 程 度 , 平 均 得 分 為 18.13 (SD=5.44)。另外,在社區組織結盟 程度方面,組織連結參與數目的平均 值為 4.78(SD=1.91),顯示出所調查 之社區健康營造中心的社區連結參與 數目上,對組織連結參與數目屬於中 上程度。在社區連結參與的性質中, 以與「社區其他組織」及「公家機關」 合作為最多,佔 92.2%及 91.6%。其次 為「學校」(69.6%)、社區其他商業機 構(69.3%)、醫院(64%)、民間其他 機構及團體(60.9%),皆佔 60%以上。 (六) 計畫執行有效性的現況分析 計畫執行有效性包含明顯性、可覺 察性、可接受性等。在計畫執行成效 的總平均得分上來看,平均值為 8.42 (SD=3.05)分,分數範圍為 3-15 分, 其得分分布趨於中間偏上的位置。顯 現出目前民眾對於社區健康營造中心 現階段所辦理的計畫活動內容而言, 在得知活動訊息、發覺活動是和自己 有關,及能接受活動內容的人大致上 是偏向中上的態度,處於不會很滿意

(12)

的狀態,因此未來若活動本身訊息無 法符合民眾需要,亦或是民眾無法從 活動中得到與自己有關的需求時,則 在 計 畫 成 效 上 的 效 果 呈 現 上 則 會 降 低。 二、社區中「運作過程」、「組織結構」、 「成員態度與能力」、「組織連結與 組織結盟」與「計畫執行有效性」 之相關性分析 (一) 運作過程與計畫有效性之相關探 討 以皮爾森機差相關,探討變項間的 相關性,發現以「領導型態」、「溝通 型態」、「社區參與阻力」、「社區參與 助力」、「成員投入時間」與「計畫執 行有效性」的相關性來看,「領導型 態」、「溝通型態」、「社區參與助力」 均與「計畫執行有效性」成顯著性正 相關(r=.23,p< .001;r=.37<,p< .001; r=.30,p<.001)(見表一)。而「社區 參與助力」,例如:從事社區健康營造 事務時,可獲得健康相關知識、成就 感,且可從中交到很多朋友、能有服 務他人的機會,或是受到親友及家人 的鼓勵而參與社區事務等。 此 結 果 與 Hays,Hay,DeVille,Mulhall (2000)的研究結果相似,顯示計畫成效 與運作過程息息相關,有效的領導方 式為結盟行動與持續的重要促進者, 當他們增加時間在共同目標、成員組 織 利 益 上 運 作 , 結 盟 被 認 為 更 有 效 力。在領導過程上,多數的社區營造 中心領導者能具備好的領導技巧,以 「當完成社區工作時,營造中心領導 者會鼓勵志工」、「能引導會議順利進 行,並使會議朝會議目標完成」、「能 交付提供成員工作,提供成員學習的 機會」、「能對社區健康營造中心的未 來發展有明確的目標」等領導表現為 最好。好的社區領導者必需能具備溝 通能力、人際關係的技巧、解決問題 及協商的能力,且民主式且能充權的 領導型態是成功領導的重要因素(李 怡娟,1995)此外,從研究者比較實 際 訪 談 抽 樣 社 區 中 的 營 造 情 況 也 發 現,在運作型態上的領導、溝通型態 上有明顯不同差異,社區中成員依據 領導形式不同,而影響其成員在社區 內發揮的功能,而成員參與的狀況會 因 為 其 衡 量 在 社 區 內 是 否 能 交 到 朋 友、學到東西而充實自己來的最大。 由此可知無論在組織領導、組織溝通 等促進組織有效運作的相關議題,均 是值得大家深入研究並找出有效的經 營策略,以協助社區健康營造的推動。 表一 運作過程與計畫有效性之相關 性 變項名稱 計畫有效性 運作過程 領導型態 .23** 溝通型態 .37** 社區參與阻力 -.01 社區參與助力 .30** 成員投入時間 .94 註:*** p< 0.001,** p< 0.01, * p<0.05 (二)組織結構與計畫有效性之相關 探討 以皮爾森機差相關,探討變項間 的相關性,發現以「組織結構」與「計 畫執行有效性」的相關性來看,「組織 行政運作」、「組織氣氛」均與「計畫 執 行 有 效 性 」 成 正 相 關 ( r=.21 , p< .001;r=.35<,p< .001)(見表二)。 組織行政運作包含正式化與標準化, 正式化是指組織內有主委、副主委、 承辦人、志工隊隊長或其他幹部的職 位分工,以及組織內分為總務組、企 畫組、公關組、會計組、活動推廣組、 文書組或其他組別。標準化是指有編 排營造中心年度活動行事曆、擬定開 會通知單即時程表、做會議記錄、建 立組織章程。

(13)

由此結果可發現組織結構與計畫 執 行 狀 況 有 關 , 若 組 織 行 政 運 作 月 好、社區內能營造良好的組織氣氛, 則對於社區健康營造計畫的推動有正 向影響,此與 Kegler, Steckler, McLeroy, Malek(1998)研究結果相似。在 Florin, P., Mitchell, R., Stevenson, J., Klein, I. (2000)也強調組織氣氛的重要性, 而根據實際訪談幾個社區營造狀況較 佳的社區而言,他們認為:有組織的 團隊,其工作有固定的模式,大家能 清楚知道自己的工作職責,又由於組 織成員間彼此相當熟識,因此工作氣 氛愉快,又有默契,辦起事來一點也 不需要花很多的力氣,因此組織氣氛 良好、大家服務愉快。 表二 組織結構與計畫有效性的相關 性 變項名稱 計畫有效性 組織結構 組織行政運作 .21** 組織氣氛 .35** 註:*** p< 0.001,** p< 0.01, * p<0.05 (三)成員態度與能力與計畫有效性 之相關探討 以皮爾森機差相關,探討變項間 的相關性,發現以「成員態度與能力」 與「計畫執行有效性」的相關性來看, 「成員滿意度」、「成員知識與技能」 均與「計畫執行有效性」達顯著正相 關(r=.44,p< .001;r=.22<,p< .001), 而「成員參與」與「計畫執行有效性」 則無相關性存在(見表三)。 所以,成員對於社區健康營造中 心的滿意程度,以及他們能藉由從事 社區營造事務中獲得知識與技能的多 寡,皆與計畫的執行有正向影響,可 與 Kegler, Steckler, McLeroy, Malek (1998)的研究結果呼應,尤其是成 員 滿 意 度 較 高 時 , 成 員 投 入 時 間 較 多,對於計畫的推動更有助力,而調 查結果顯示「成員參與」與「計畫執 行有效性」是未達顯著相關,透過實 際訪談幾個社區的結果,發現目前志 工參與情形是志工排班制,大部分投 入的時間皆為排班時間,若要需要他 們花更多而外事情於營造中心裡,可 能會有困難,如布置環境、製作成果 檔等。 而探討影響成員滿意度的相關因 素,從逐步迴歸的結果可發現組織氣 氛為最重要的預測因子,解釋力為 29.2 %,此結果與 Mayer,Soweid, Dabney, Brownson, Goodman, Rrownson(1998)、 Roger, Howard-Pitney, Feighery, Altman, Endres, Roeseler(1993) 及 沈洸洋 (2002)的研究結果相似,因此,要 提升成員滿意度,建立良好組織氣氛 是首要的關鍵因素,而若擁有好的組 織氣氛加上發展健全的組織結構,將 有助於成員的滿意度,進而有助於社 區健康促進計畫的執行。 表三 成員態度與能力與計畫有效性 的相關性 變項名稱 計畫有效性 成員滿意度 .44** 成員參與 .07 成 員 知 識 與 技 能 .22** 註:*** p< 0.001,** p< 0.01, * p<0.05 (四)組織連結及組織結盟與計畫有 效性之相關探討 以皮爾森機差相關,探討變項間 的相關性,發現以「組織連結與組織 結盟」與「計畫執行有效性」的相關 性來看,並無達到顯著相關性(見表 四)。而探討影響組織聯結及組織結盟 的 相 關 因 素 , 從 逐 步 迴 歸 的 結 果 發 現,以組織行政運作為最重要的預測 因子,解釋力分別為 12%、11%。透 過實際訪談社區的結果,發現反觀台 灣本土現階段對於組織連結與結盟的 想法仍未興盛,或許是國內外社區民 情與行事作風不同有關。

(14)

從國外文獻可瞭解,組織連結與 組織結盟包括社區彼此間資源交換、 互動的頻率、互惠的程度及結盟中組 織參與的性質與數目(Florin, Mitchell, Stevenson, 1993 ; Florin, Mitchell, Stevenson, Klein, 2000),社區組織連結 與結盟所得到的外在資源對社區是很 有幫助的,他們可以貢獻人力、付出 成本於計畫的執行,外在資源也可以 提供專家諮詢、會議的設備、獲得捐 款、硬體設備的支持等(Butterfoss& Kegler, 1997),而透過組織連結與組織 結盟可幫助我們審視社區資源的運用 情形,亦顯示出社區組織連結程度與 個人層次中的成員參與利益、成員間 相互信任關係、及成員參與有顯著的 關 係 存 在 (Chan, Bazzoli, Shortell, Shortell, Hasnain-Wynia,2001)。 表四 組織連結與組織結盟與計畫有 效性相關性 變項名稱 計畫有效性 組織連結 .09 組織結盟 .07 註:*** p< 0.001,** p< 0.01, * p<0.05 三、影響計畫執行有效性之相關因素 探討 以計畫執行有效性為依變項,以 逐步迴歸探討運作過程、組織結構、 成員態度與能力、組織連結與組織結 盟等預測因子,發現成員態度與能力 中的「成員滿意度」、運作過程中的「溝 通型態」、「社區參與阻力」均與「計 畫執行有效性」成顯著性的差異,共 同解釋力為 28.7%,而尤以「成員滿 意度」來的最高解釋力達 18.3%(見 表五)。 文獻中提到,影響社區營造中心成 員滿意度的因素包括成員參與利益、 成本,即當成員參與社區事務所獲得 的利益高於參與成本時,成員滿意度 就會越高(Ansari, Phillops, 2001);國 內有學者提出社區參與助力多於阻力 時,更助於社區志工參與活動意願(管 敏秀,2001),本研究所提及的社區參 與阻力,如:參與社區事務時須付出 額外的時間、受到家人的反對,影響 到與家人的關係、與自己當初想參與 社區活動的期待不符或者是承受社區 營造中心交辦事務的工作壓力等。因 此 , 未 來 社 區 健 康 營 造 中 心 的 領 導 者,可先瞭解如何製造誘因,增加民 眾參與社區的意願,以提升成員滿意 度。而在社區健康營造中心的運作過 程中,組織內的溝通型態、領導型態 除了與成員滿意度有關之外,亦與健 康 促 進 計 畫 執 行 有 效 有 關 Mayer, Soweid, Dabney, Brownson, Goodman, Rrownson, 1998),Kumpfer, Turner, Hopkins, Librett(1993) 研 究 結 果 也 發 現 : 組 織 內 領 導 者 屬 於 充 能 型,且能充分和成員溝通,既能提升 成員滿意度,亦能對計畫執行狀況有 正向影響。 由此推估,社區計畫執行有效性的 條件,必須首先提升成員滿意度,包 括成員對組織的歸屬感及凝聚力、成 員 對 自 己 參 與 組 織 獲 得 的 知 識 及 技 能、成員對於自己組織內活動推行的 滿 意 情 形 等 ; 再 者 減 少 成 員 參 與 阻 力,增加其參與意願;最後也要提供 成員良好的溝通管道,彼此有共識存 在,共同為社區盡一份心力。 表五 以運作過程、組織結構、成員態 度與能力、組織連結與組織結盟預測 依變項「計畫執行有效性」之逐步迴 歸分析 變項 迴 歸 係數 標 準誤 R2 F 46.63*** 成員態度 與能力 成 員 滿意度 .475 .054 .183 運作過程 溝 通 .226 .037 .268

(15)

型態 社 區 參與阻力 -.089 .029 .287 註:*** p< 0.001,** p< 0.01, * p<0.05 肆、結論與建議 根據研究結果研究者提出以下幾 點建議,以作為未來政府相關部門及 從事社造工作有心人士及相關單位, 推動社區健康營造計畫時的參考: 一、造良好組織氣氛、增加成員與自 身相關的健康知能成長機會,以提升 社區健康營造中心成員滿意度 社區中的組織氣氛、社區參與助 力及社區參與阻力是預測成員滿意度 的重要因素,因此,未來在社區健康 營造中心的經營上或面臨成員流失的 情況時,可從組織氣氛、社區參與阻 力、社區參與助力等因素去改進,同 時藉由組織氣氛的營造、提升成員參 與的誘因,如加強成員訓練等課程、 增加服務社區的頻率等方式,提升成 員參與的助力,同時透過協助解決成 員參與的阻力,以提升成員滿意度, 以利於營造中心的永續經營。 二、改善社區健康營造中心的領導型 態,為成員建立有效溝通管道 未來在經營社區營造上,其領導 人 或 意 見 領 袖 需 要 適 時 掌 握 組 織 目 標,提高成員溝通,建立解決衝突處 理的技能,如此一來,組織成員間則 能提高對組織內的凝聚力,更能擔任 較賦予任務的工作,對提高社區營造 的成效有很大幫助。 三、增加助力促使成員更願意參與社 區健康營造事務 在社區營造運作上,彼此成員間 應能有適時或定期的訓練課程,讓成 員間能學習到更多健康相關專家知識 的機會,同時成員間能善予分工,減 少個別特殊狀況使事物都堆積於少數 某些人身上的情形,如此,在工作上 才能得到愉悅感也能有所成長。此外 社區內應設置一固定處所可供成員彼 此彼此聯絡,能讓成員間彼此認識, 得到人際認同與支持。 四、強化社區組織行政運作功能,使 其組織間功能更趨正式化,以便有效 促進社區資源整合 社區資源整合的概念在社區中廣 為倡導,被認為是有利於社區永續經 營的不二法門,而不少社區實務工作 者卻表示社區資源整合有其實行上的 困難。因此,在檢討社區組織及組織 結盟不良的原因時,首先應從改進社 區行政運作開始著手,改變流於形式 的社區組織運作,讓社區能紮實的運 作 功 能 , 在 輔 導 社 區 組 織 運 作 的 同 時,除讓正式化的組織能夠產生實際 的運作外,也應輔導其制訂組織的規 章,並透過成員相互督促的機制,促 進組織行政的運作。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李景美(2002):2001 奧德賽:任輔、 夥伴關係、領導前行—記參加 美國公共衛生教育學會年會。 學校衛生,40,73-82。 李怡娟(1995)。如何促進社區民眾 參與基層保健工作。社區發展 季刊,69,95-100。 吳淑瓊(1998):公共衛生學。台北: 巨流。 洪德仁(2000):社區健康大家一起 來-臺北市北投區新舊北投區 社區健康營造經驗分享。北投 社雜誌。18,10-12。 陳再晉(2001):營造健康社區。台灣 醫學。5(2),194-197。 陳定銘(1999)。非營利組織志工招募 與甄選的探討。社區發展季刊,85, 128-141。

(16)

張 淑 芳 、 陳 靜 敏 、 陳 品 玲 、 楊 榮 森 (2001):北市某社區婦女骨質疏 鬆症之預防知識、健康信念、行 為現況及相關因素探討。醫護科 技學刊。3(4),p.303-314. 蔡勳雄(1997):生活環境總體營造改 造計畫。環境教育季刊,33,p.8-11。 管敏秀(2001)。社區健康營造之現況 分析與策略研究。銘傳大學公共 管理與社區發展所碩士論文。 劉潔心、晏涵文、邱詩揚(1998): 社區環境需求、組織運作及其 環境行動之現況調查研究--以 大安區民輝社區之個案研究經 驗 為 例 。公 共衛 生 ,25(1), 33-47。 鄭恵美(2001):應用自我導向學習 策略培養社區志工--以臺北縣 雙 溪 鄉 社 區 健 康 營 造 中 心 為 例。護理雜誌,48(1),43-48。 樓美玲(2001):健康社區營造--以 福興里糖尿病患者的社區照顧 方 案 為 例 。 弘 光 學 報 , 38, p.31-36。 謝菊英(2001):愛滋感染者的新生 活--社區照顧模式。愛滋病防 治,34,p.6-10。 羅瑞煌(2001)醫院參與社區健康營 造計畫現況評估與策略運用之研 究。雲林科技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 研究所碩士論文。 (二)英文部分 Black,T.(1983).Coalition building -some suggestions. Child Welfare 62,263-268.

Brown,C,.(1984).The art of coalition building:A guide for community leaders. New York:American Jewish Committee.

Butterfoss,F.D. , Goodman,R.M. ,

Wandersman,A.(1993).Commun ity Coalitions for Prevention and Health Promotion. Health Education Research :Theory and Practice 8(3):315-330.

Butterfoss,F.D. , Goodman,R.M. , Wandersman,A.(1996).Commun ity Coalitions for Prevention and Health Promotion: Factors Predicting Satisfaction, Participation, and Planning. Health Education Quarterly, 23(1),65-79.

Butterfoss,F.D.,Kegler,M.C.(1997).Tow ard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community coalitions. In Diclemente, R.J., Crosby, R.A. & Kelger, M.C.(Ed.) Emerging theories in health promotion practice and research (pp.157-193).San Francisco :A Wiley company.

Florin, P., Mitchell, R., Stevenson, J., Klein, I. (2000). Predicting intermediate outcomes for

prevention coalitions: 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 Evaluation and Program Planning, 23, 341-346.

Hays,C.E.,Hay,S.P.,DeVille,J.O.,Mulhall

,P.F.(2000).Capacity for effectivene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alition structure and community impact:

Evaluation and Program Planning .23(2000),376-379

Kegler,M.C.,Steckler,A.,McLeroy,K., Malek,S.H.(1998)Factors that contribute to effective community health promotion coalition: A study of 10 project ASSIT coalitions in North Carolina. Health education & behavior,25(3),338-353.

(17)

Kumpfer,K.L.and

Hopkins,R.(1993)Prevention:cur rent research and trends. Psychiatric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 W.B.Saunders,

Philadelphia, PA.

Mayer,J.P.,Soweid,R.,Dabney,S.,Bro wnson,C.,Goodman,R.M.,Rrow nson,R.C.(1998).Am J Health Behav: Practices of Successful Community Coalitions: A Multiple Case Study. 22(5), 368-377.

Mc.Leroy,K.R.,BibeauD.,StecklerA.,

and Glanz,K.(1988).An ecological perspective on health promotion programs. Health Education Quarterly, 15,(4), 351-377.

Minkler,M.(1992).Community

organization among the elderly poor in the U.S.:A case stud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lth Services 22(2),303-316.

Rothman, J., and Tropman , 1987. J. E. Models of Community Organization and Macro Practice :Their Mixing and Phasing .”In F. M. Cox ,J .L .Erlich , J .Rothman, and J.E .Tropman (eds.), Strategies of Community Organization.(4th ed.) Itasca, Ill.: Peacock.

Roger,T.,Howard-Pitney,B.,Feighery,E., Altman,D.,Endres,J.,Roeseler,A.

( 1993 ) Characteristics and participant perceptions of tobacco control coalitions in California.Health Education Research:Theory and Practice 8(3),345-357.

Prestby,J., Wandersman.A.(1985).An empirical exploration of a framework of organizational

viability: Maintaining block organizations. Journal of Applied Behavioral Science 21(3):287-305. Walter,C.L.(1998)Community

Organizing and Community Building for Health. Rutgers University Press,1998 計畫成果自評 一、達成預期目標之情況 本研究計畫為期一年,分為兩階 段進行。第一階段,運用深度訪談、 結構式問卷調查等方式,針對台灣北 部地區社區健康營造中心與其他進行 社區健康促進之相關社區中立意選取 20 個社區進行社區組織結盟及運作現 況調查;第二階段,則從第一階段的 樣本社區中,篩選出一個社區運作成 效較優的社區及另一個相對成效較不 彰的社區作為對照,運用個別訪談、 焦點團體訪談等研究方法,比較兩社 區在社區健康營造策略上的差異,並 對其中重要因素作深入分析,以建構 有效社區健康營造運作模式,供未來 各社區在進行健康營造工作上,得以 繼續發展之重要參考依據。 目前針對原先計畫中所擬定欲達 成之目標,已如期全部完成。 二、研究成果的學術或應用價值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檢視社區組織 結盟的發展過程,並深入探討影響有 效 社 區 組 織 結 盟 及 其 成 效 的 相 關 因 素。本研究以 Prestby & Wandersman (1985)發展出之「結盟開放系統」 ( Open System Framework as a Model of Coalition Viability)與 Florin ( 2000 ) 所 提 出 「 結 盟 組 織 系 統 」 ( Organizational Systems View of a Coalition)為理論基礎,來診斷影響台

(18)

灣各社區健康營造中心,社區組織結 盟系統之輸入、過程與輸出情形,並 嘗試建構出國內社區組織運作過程之 多項影響指標,來提供國人對成功社 區健康營造成效的參考準則;本研究 亦欲藉此研究過程,參考國外實證性 研究,以嘗試建構出國內社區組織運 作過程之多項影響指標,來提供國人 對 成 功 社 區 健 康 營 造 成 效 的 參 考 準 則;並希望以此研究的經驗,提供給 相關學者、決策者,及其他社區在未 來研究制度政策或實際推動社區健康 營造時具體可行之參考依據。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Does perceived organizational support medi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ocedural justice and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 Academy of Management

香光莊嚴門第七十二期〕民國九十一年十二月 wv 一一三.. 行動。所以,說社區的要旨即要在無組織的地理社區內 9

refined generic skills, values education, information literacy, Language across the Curriculum (

Wang, Solving pseudomonotone variational inequalities and pseudocon- vex optimization problems using the projection neural network,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17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statistical methods, regression, survival data analysis, categorical data analysis, multivariate statistical methods, experimental design.

Define instead the imaginary.. potential, magnetic field, lattice…) Dirac-BdG Hamiltonian:. with small, and matrix

三、參加「大專校院社團評選」之社團,應於完成線上報名後,上傳核章後之 社團評選報名表(附件 1-1)、社團組織章程、社團簡介文字資料、校內 社團評選紀錄等

結合 NPO 或 NGO 團體基於組織使命及發展推動文化與教育、觀光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