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臺灣民眾民主政治評價影響因素之分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臺灣民眾民主政治評價影響因素之分析"

Copied!
2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臺灣民主季刊

臺灣民眾民主政治評價影響因素之分析

*

王靖興、孫天龍

國立政治大學

摘 要

文之目的在探索影響臺灣民眾民主政治評價的因素。所謂的民主政治評 價,依據筆者的定義是指「民眾認為我國的政治現狀屬於何種程度」。從研究 結果可以發現,政治信任感、對現任執政者的滿意度、政治世代、政治知識以 及經濟狀況滿意度都會影響臺灣民眾對於民主政治的評價。首先,民眾的政治 信任感愈高,其對於臺灣民主政治的評價就愈高;其次,民眾對於現任執政者 的滿意度愈高,其對於臺灣民主政治的評價也愈高;第三、屬於政治世代第二 代和第三代的民眾,其對於臺灣民主政治的評價高於政治世代第一代的民眾, 並且屬於愈晚近政治世代的民眾,其對於臺灣民主政治的評價就愈高;第四、 政治知識愈高的民眾,其對於臺灣民主政治的評價也愈高;最後,對於經濟情 況愈滿意的民眾,其對於臺灣民主政治的評價也愈高。

關鍵詞:

政治信任感、政治世代、政治知識 王靖興 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系碩士生,研究領域為經驗政治理論與方法。 孫天龍 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系碩士生,研究領域為經驗政治理論與方法。 * 本文曾經在2004年9月26日,於中央研究院所舉辦之「2003年台灣選舉與民主化調查國際 學術研討會」宣讀,筆者感謝東吳大學政治學系盛治仁教授的評論與建議。此外,本論文 使用資料為2003年由國立臺灣大學和中正大學聯合執行,朱雲漢教授所主持的「2003年台 灣選舉與民主化調查研究」研究計劃所釋出的資料。作者感謝上述機構與人員提供資料協 助,以及陳陸輝老師和三位匿名審查委員提供的寶貴建議與指正,而本論文之內容將全由 作者自行負責。 (收件:2005/2/1,修正:2005/8/2,再修正:2005/8/10,接受:2005/8/18)

(2)

壹、前言

國民黨於1986年10月15日宣布「解嚴」與「開放黨禁」兩原則後,臺灣的 民主政治開始起飛了,臺灣的政治發展開始進入「政治民主」時期。所謂「政 治民主」最主要的涵義,是指政治體制基本上是經由代議制度和自由投票所選 出的文人來統治;公開公平的政治競爭;公民權和自由權的保障,如集會、結 社、言論、出版、遊行、示威、罷工等權的保障。1996年,臺灣舉行首次總統 直選,這不但使得總統的產生方式更具正當性以及更符合民意,也象徵臺灣的 民主政治又向前邁進一步;而2000年的總統選舉,民進黨候選人陳水扁先生當 選中華民國第十任總統,完成臺灣政治史上第一次政黨輪替,政權和平地由國 民黨轉移到民進黨手中,期間並未發生任何的政治暴力或動亂,而世界各國對 於我國能夠和平的轉移政權都給於極高的評價,這也表示我國的民主政治愈形 鞏固。雖然我國實行民主政治才將近二十年的時間,不像一些先進民主國家那 樣擁有百年以上的民主政治經驗,然而關於民主政治的觀念和素養也已經慢慢 深植於人心。經過1990年代的民主轉型和鞏固之後,臺灣民眾對於臺灣民主政 治實行的滿意程度如何呢?根據「2001年臺灣選舉與民主化調查」的資料結果 顯示,有69.1%的民眾對於臺灣民主政治的實行情況感到滿意,而在「2003年 臺灣選舉與民主化調查」中,雖然對於臺灣民主政治實行情況感到滿意的民眾 下降到64.5%,但是整體來說,民眾對於臺灣實施民主政治的情況仍然感到相 當滿意。 民主政治在臺灣是廣被人民所接受的,而且並沒有人會否定民主政治的價 值。然而臺灣民眾是如何看待我國的民主政治呢?我們只能知道民主政治在臺 灣是一種政治的普世價值,各政黨和政治人物都奉民主政治為圭臬,而一般民 眾也都視民主政治為一種不可逆的政治趨勢。雖然在「2001年臺灣選舉與民主 化調查」的問卷中有詢問民眾對於臺灣實施民主政治的滿意程度,但是卻未進 一步詢問民眾對於臺灣民主政治的評價。而「2003年臺灣選舉與民主化調查」

(3)

臺灣民主季刊

的問卷中則首次放入「民主認知與評價」的問題,試圖去探索民眾對於臺灣實 施民主政治的看法以及評價。本研究即建立在這些題組的基礎之上,試圖去探 索影響民眾對於臺灣民主政治評價的因素為何?由於國內關於民主政治的研究 多集中在臺灣民主的轉型和鞏固,相較之下,關於民眾民主政治評價的研究並 不多,因此筆者將本文定位為初探性的研究,試圖透過相關的理論去探索影響 臺灣民眾民主政治評價的因素。

貳、文獻檢閱與理論建構

民主價值、民主滿意度和民主政治評價三者的概念意義,是筆者在進行本 研究之前必須先加以釐清的。因此在文獻檢閱部分,筆者將分成以下三個部分 進行討論。首先,針對民主價值、民主滿意度和民主政治評價三者的概念意義 進行釐清;第二、對民主體制的評估進行討論;第三、歸納可能影響民眾民主 政治評價的相關因素。 一、民主價值、民主滿意度和民主政治評價的概念意涵 在概念意義上,民主價值意謂著在一個民主社會中,民眾必須擁有的政治 態度和價值。在國內學界關於民主價值的研究成果相當的多,而不同的學者對 於民主價值包含哪些面向也有不同的看法,例如趙永茂(1995:78-83)對於政 治菁英的研究,將民主價值分成參與取向、平等取向、地方分權取向以及多 數決取向等等;陳文俊(1998:35-37)針對中學生和大學生的政治態度進行研 究,其將民主價值分為十四個面向;另外,盛治仁(2003:119)則將民主價值 分成平等原則、參政原則、自由原則、多元原則以及制衡原則五個面向。由以 上的敘述,我們得知民主價值包含許多不同的面向,而這些面向皆是瞭解民眾 是否擁有民主政治觀的重要參考依據。至於何謂民主滿意度呢?依據Linde和 Ekman兩位學者的說法,民主滿意度是指民眾對於民主制度運作的滿意程度;

(4)

另外,Evans和Whitefield則認為民主滿意度是指「實際運作的民主支持度」, 而非「規範性的民主支持度」(林恭安,2005),亦即民眾對於民主政治實際 運行情況的滿意程度。在民意調查中,民主滿意度是常常被問及的題目,往往 是類似於「請問您對臺灣民主政治實行的情況,整體來說,覺得是非常滿意、 有點滿意、不太滿意,還是非常不滿意 ?」這樣的問法來進行調查。關於「民 主滿意度」這樣的調查,究竟測量出什麼什麼呢?Canache、Mondak和Seligson (2001:507-10)將有關民主滿意度的研究整理之後,認為民主滿意度代表幾 種意義:(一)「民主滿意度」代表對現任執政者的支持;(二)「民主滿意 度」代表對政治體制的支持;(三)「民主滿意度」代表民眾對於民主政治的 支持。而本研究中所要探討的民主政治評價又是代表什麼意思呢?由於國內缺 乏相關的研究,因此筆者暫時將其定義為「民眾認為我國的政治現狀屬於何種 程度,亦即認為我國的政治現狀是較靠近於獨裁或是民主」。關於筆者這樣的 定義或許仍嫌粗糙,但是如前所述,本研究屬於初探性研究,因此希望透過日 後更多的研究,能夠對於「民主政治評價」的意義做更精確的定義。另外,筆 者必須說明的是,民主滿意度和民主政治評價兩個概念在意義上仍有所不同, 民主滿意度的詢問方式存有受訪者所處的政治現況已屬於民主政治體制的假設 在,因此主要在詢問其對於這套民主體制運作的滿意程度;而民主政治評價, 則不存有如此的假設,對於一個政治體制是否屬於民主,完全由受訪者自行判 定,因此有可能發生在一個世界已經公認為民主的國家中,仍有受訪者認為其 屬於獨裁國家的情況發生。而為何會有這樣的情況,也是筆者在本研究中所要 嘗試去解答的。經由上述的討論,我們可以知道民主價值、民主滿意度以及民 主政治評價具有不同的概念意涵,也由於國內缺乏相關的研究,促使筆者想要 探索影響我國民眾民主政治評價的因素為何,是否與影響我國民眾民主滿意度 的因素相同。

(5)

臺灣民主季刊

二、對民主體制的評估 本文主要是在探討影響民眾民主政治評價的因素,由前述的概念釐清,可 以得知筆者所要討論的民眾民主政治評價,是指民眾對於目前所處的政治體制 的評估。因此筆者認為有必要對民主體制的評估進行討論。在過去有關民主 體制評估的研究,大多是從總體層次的角度出發,例如Dahl認為一個民主政體 必須具有多元政體(Polyarchy)的特性,其強調民主政體中多元價值的重要 性,並且透過多元價值的競爭、在制度上進行保障、維持公平的選舉、充分的 討論,以及同時兼顧政治平等的原則。因此就Dahl而言,在民主政治運作的層 面上,一個民主政體至少必須具備有效的參與、投票的平等、充分知情以及議 程的控制等條件。蔡佳泓、黃冠達(2004)利用Dahl的概念,建立政治討論、 政治參與、政治功效意識、官員信任、選舉功能性、選舉公平性和機構信任等 七個指標來測量民主體制的運作。另外,提到對於民主體制的評估,則不得不 提到自由之家(Freedom House)。自由之家每年都會針對世界各個國家的民 主和自由程度進行評估,其利用政治權利(political rights)和公民自由(civil liberties)兩項指標將世界各國分為自由(Free)、部分自由(Partly Free)和 不自由(Not Free)三個層級。分數在1-2.5為自由;3-5.5為部分自由;5.5-7為 不自由。因此,有關民主體制評估的研究大多是從民主制度運作的觀點進行討 論,亦即一個民主體制必須符合哪些條件,才稱得上是一個民主國家。當然從 制度的運作情況,我們可以用客觀的標準進行政治體制的評估,然而民眾個人 主觀的認定似乎也是值得考慮之處。政治學界甚少從民眾個人層次來對民主體 制進行評估,而2003年「臺灣選舉與民主化調查」提供我們一個從個人角度評 估臺灣民主體制的機會,而筆者則嘗試在本文中探討影響民眾對於臺灣政治體 制評估的因素。 三、影響民主政治評價之可能因素 如前所述,國內學界缺乏關於民眾民主政治評價的研究,因此筆者在探討

(6)

影響民眾民主政治評價的因素時,將利用影響民眾民主滿意度的因素為基礎, 另外輔以筆者認為可能之影響因素。筆者整理影響民眾民主滿意度的相關研究 之後,認為可能影響民眾民主政治評價的因素約略有以下幾點: (一)政治信任感 政治信任感是影響民眾政治態度的一個重要因素,而政治信任感是指民眾 對於政府的信心,當民眾對於政治權威具有相當程度的信任時,民眾會相信權 威當局會遵守法律並且為人民謀福利。相對地,當人民對於權威當局不信任 時,他們給於執政者的自由裁量權相對地縮小,且會處處限制執政者,以確保 自身的利益不受執政者侵犯。Williams(1985:125-42)認為,民眾的政治信任 感受到其政黨認同以及其對於政府制度評價的影響,並且同意民眾的政治信任 感會進一步影響其對於現任民選官員以及政府制度的評價。而政治信任感的低 落,會不會對於民主政治的實際運作產生不良的影響,學者之間看法不一。 Miller(1974:970-72)認為低落的政治信任感顯示民眾對於國家政策制定的方 向並不滿意,也影響民主政體的生存。不過,Citrin(1974:987-88)則反駁, 認為低落的政治信任感只是民眾對於現任民選官員的不信任以及其制定政策的 失望。陳陸輝、陳義彥(2002)探索民眾的政治功效意識、政治信任感以及民 主價值之間的關連性以及他們對於民主政治評價的影響。認為民眾的政治信任 感愈高以及對執政黨認同者,則對於我國實施民主政治愈感到滿意。並且從 1992年到2001年的相關實證資料中發現到,政治信任感對於臺灣的民主運作評 價有重要的關連性。另外,鍾敏玲、蔡奇霖(2005)的研究也指出,民眾的政 治信任感會影響其民主滿意度,亦即民眾的政治信任感愈高,其民主滿意度愈 高。由以上的敘述,我們得知政治信任感與民主滿意度之間息息相關,而民主 滿意度和民主政治評價雖然在概念意義上不盡相同,但是影響民主滿意度的因 素可能也會對民主政治評價造成影響,因此筆者將探討政治信任感對民主政治 評價的影響,並認為政治信任感對民眾民主政治評價的影響與民主滿意度的方

(7)

臺灣民主季刊

向相同,亦即政治信任感愈高的民眾,其對於我國民主政治的評價就愈高;反 之,政治信任感愈低的民眾,其對於我國民主政治的評價就愈低。 (二)對現任執政者的滿意度 Merkl(1988)和Schmitt(1983:373-74)等學者認為,「民主滿意度」的 測量強調的是政府的表現以及有強烈的政策意涵存在。這種觀點認為,當詢問 受訪者覺得民主政治運作情況如何時,會使受訪者去思考現任執政者的表現, 亦即現任執政者的表現會影響民眾的民主滿意程度,當民眾對於現任執政的滿 意度愈高時,其民主滿意度愈高;反之,民眾對於現任執政的滿意度愈低時, 則民主滿意度愈低。基於上述,筆者將利用民眾對於現任執政者的滿意度來探 討其民主政治評價,並認為民眾對於現任執政者的滿意度,其影響民眾民主政 治評價的方向與民主滿意度相同。 (三)政治世代 政治世代一向被認為是影響臺灣民眾政治態度的重要因素。政治世代之所 以重要,是因為生長在同一時代與環境中的民眾,傾向於擁有相似的政治態 度。國內關於政治世代的相關研究很多,如劉義周(1994:53-73)探討臺灣地 區不同世代的民眾對國民黨和民進黨兩黨的形象差異;盛杏湲(2002:62)關於 統獨議題的研究發現,選民的政治世代會影響其統獨立場;陳陸輝(2002:73) 的研究則指出,選民所屬的政治世代會影響其政治信任感。由此可知,政治世 代的差異會影響民眾的政黨認同、統獨立場,以及政治信任感等等的政治態 度。同理,在臺灣由威權統治走向民主政治的過程中,不同的政治世代經歷過 不同的外在政治環境,其對於臺灣實施民主政治的感受也就不盡相同,因此筆 者認為以不同的政治世代來觀察各世代間民主政治評價的差異,應該是有意義 的。

(8)

(四)政治知識 所謂的「政治知識」,林嘉誠(1989)認為是指對政治事務的認識,能知 道一些,甚至更多政治上的運作規則,會主動關心政治領域內所發生的人、 事、物,對其後續發展深感興趣,並能在認知中產生作用,使其對政治能有一 初步的概念產生;簡言之,政治知識是對政治系統、政治結構、公共政策、政 府權威和政治事件的認知,而政治知識最簡單的部份即是政治事實,亦即一般 民眾對政治資訊的瞭解。Atkin與Heald(1976:216)具體的指出,政治知識是 指候選人姓名、個人人格、資歷、選舉議題、最近選情發展,以及候選人與其 議題立場間的關聯;Berkowiz與Pritchard(1989:697-701)則進一步將政治知 識由易至難分為三個層次:候選人姓名、候選人政見與議題以及候選人立場差 異的比較。關於政治知識和民主價值的關係,盛治仁(2003:133)認為,政治 知識是一項影響民眾民主價值的重要變數,政治知識愈高,民眾的民主價值也 愈高。雖然盛治仁在研究中指出這樣的結果可能是受到資料題目的限制以及資 料樣本數較大的影響,不過因為許多變數所呈現出來的變化模式都是相對穩定 的,所以仍有值得參考的價值。既然政治知識會影響民眾的民主價值,因此, 筆者認為政治知識也有可能同時影響民眾的民主政治評價。 (五)經濟滿意度 近年來有許多學者針對新興民主國家中進行研究,發現經濟對於人民是否 支持民主的確會造成影響。Dalton(1994:489)對德國統一後,原屬東、西德 人民的民主態度進行比較,發現東德的民主轉型不同於西歐,東德人民在民 主轉型的初期即對於民主體制以及民主價值表現出積極和支持的態度。不過 Dalton(1994:487-89)在其研究中也指出,東德人民的民主態度會受到其對於 經濟評估的影響,對於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的經濟有較高評估的東德人民會有較 高的民主態度。因此,經濟表現對於東德人民接受民主規範具有一定的影響 力。另外,Lagos對於拉丁美洲的民主鞏固進行研究時發現,人民的民主態度

(9)

臺灣民主季刊

呈現出分歧與搖擺不定的現象。雖然大多數拉丁美洲國家的人民都支持民主政 治,但是有些國家的人民,如哥倫比亞、委內瑞拉和厄瓜多等國,在決定是 否支持民主政治時,仍然會受到經濟情況好壞的影響,亦即這些國家的人民 對於政府經濟施政的評價愈趨向正面時,則愈可能傾向支持民主(林聰吉, 2005)。Bratton與Mattes(2001:473-74)針對迦納、桑比亞和南非等國進行民 主支持的研究,發現這些國家的人民對於民主的支持乃是出自於工具性的動 機。由於民主政治在這些國家中尚未紮根,因此在這些國家中的民主政權鞏固 維繫於政府的表現,亦即政府必須提供人民政治利益以及經濟利益,人民才會 繼續支持民主,不過在其研究中,政治利益對於人民支持民主的影響大過於經 濟利益。由上述可知,人民對於經濟情況的評價和感受會影響其是否支持民主 政治以及對於民主政治的滿意程度。故筆者認為民眾對於經濟的滿意程度也可 能會影響其對於民主政治的評價,亦即當對經濟情況感到滿意時,民眾對於民 主政治的評價會較高,而當對經濟情況感到不滿意時,民眾對於民主政治的評 價就會降低。 經由上述的討論,筆者將利用政治信任感、對現任執政者的滿意度、政治 世代、政治知識以及經濟滿意度等五個變數,來探討影響臺灣民眾民主政治評 價的因素。

參、研究假設

本研究主要探討民眾的政治信任感、對現任執政者的滿意度、政治世代、 政治知識以及經濟滿意度等五個變數與民眾的民主政治評價之間的關係。而在 前述的文獻檢閱中,筆者已經約略地將可能關係稍做陳述,因此在本研究中, 筆者提出以下五點假設: 假設一:民眾的政治信任感愈高,其對於臺灣民主政治的評價就愈高。 假設二:民眾對於現任執政者的滿意度愈高,其對於臺灣民主政治的評價

(10)

就愈高。 假設三:屬於晚近的政治世代,其對於臺灣民主政治的評價就愈高。 假設四:民眾的政治知識愈高,其對於臺灣民主政治的評價就愈高。 假設五:民眾對於經濟的滿意程度愈高,其對於臺灣民主政治的評價就愈 高。 筆者希望透過本研究對於上述五項假設予以驗證,進而了解影響臺灣民眾 民主政治評價的因素。

肆、研究資料、概念測量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資料 本研究所運用的調查研究資料是在2003年由臺灣大學和中正大學聯合執 行,朱雲漢教授所主持的「2003年臺灣選舉與民主化調查研究」研究計劃所釋 出的資料。所有訪問的民眾,都是在臺灣地區設有國籍、戶籍,年齡在二十歲 以上具有選舉權的公民為訪問母體,總共訪問成功1,674個樣本。 二、概念測量 在本研究中,筆者嘗試利用政治信任感、對現任執政者的滿意度、政治世 代、政治知識以及經濟滿意度等五個變數,來解釋民眾的民主政治評價。此 外,加入性別、教育程度等兩個人口基本統計變數以及政黨認同作為控制變 數。依變數的建構,是直接採用「2003年臺灣選舉與民主化調查」問卷中關於 民眾民主政治評價的題目。在原問卷題目中(題目請參閱附錄),要求受訪者 對於臺灣的民主程度從0分到10分打一個分數,分數愈高,代表受訪者認為臺 灣的政治現狀愈接近民主;反之,若是分數愈低,代表受訪者認為臺灣的政治 現狀愈接近獨裁。在變數處理上,筆者將視其為連續變數處理。 在自變數方面,在政治信任感的測量上,筆者利用「2003年臺灣選舉與民

(11)

臺灣民主季刊

主化調查」面訪資料中的十個題目組成政治信任感量表,而這十個題目依據原 始問卷設計即是測量民眾的政治信任感,因此筆者將不進行因素分析。這十個 題目主要是詢問民眾對於政府機構、政黨以及媒體的信任程度(題目請參見附 錄)。原題目將受訪者的答案分成四類:非常信任、還算信任、不太信任和非 常不信任。筆者將其重新處理成連續變數,並賦予分數,非常不信任為1分, 非常信任為4分,透過加總再平均的方式,以區別民眾的政治信任感高低,分 數愈高,政治信任感愈高。 在對現任執政者滿意度的測量上,直接採用2003年「臺灣選舉與民主化調 查」問卷中關於民眾對於陳水扁領導政府的滿意程度(題目請參見附錄)。原 題目將受訪者的答案分成四類:非常滿意、滿意、不滿意和非常不滿意。筆者 在分析時將其視為連續變數處理,以「非常不滿意」為1分、「非常滿意」為4 分。 在政治世代的分類上,筆者利用劉義周(1994:53-73)對於政治世代的分 類,將臺灣民眾分成三個政治世代:第一代是指出生於1949年以前的民眾, 此時的民眾不是擁有大陸時代的經驗,就是擁有日據時代的經驗;第二代是指 出生於1949年至1965年之間的民眾,臺灣經濟仍貧窮,政治上則是受到威權統 治;第三代則是指出生於1965年之後的民眾,在此時期臺灣經濟高速起飛,普 遍受到較高的教育,並且成長時期經歷臺灣的政治民主化的過程。 在政治知識的測量上,同樣利用2003年「臺灣選舉與民主化調查」面訪資 料中五個題目組成政治知識量表(題目請參見附錄)。受訪者每答對一題給於 1分,答錯或是回答不知道、拒答者則給於0分。透過加總的方式,以區別民眾 的政治知識高低,總分愈高,代表政治知識愈高。 在經濟滿意度的測量上,直接採用2003年「臺灣選舉與民主化調查」問卷 中關於民眾對於臺灣經濟狀況的滿意程度(題目請參見附錄)。原題目將受訪 者的答案分成四類:非常滿意、滿意、不滿意和非常不滿意。筆者在分析時將 其視為連續變數處理,以「非常不滿意」為1分、「非常滿意」為4分。

(12)

接者筆者分別探討這五個變數和民主政治評價之間的相關性,以了解是否 如同筆者之假設:政治信任感、對現任執政者的滿意度、政治世代、政治知 識,以及經濟表現等五個變數會對民眾的民主政治評價產生影響。由於在本文 中,筆者將民眾的民主政治評價、政治信任感、對現任執政者的滿意度、政治 知識,以及經濟滿意度等五個變數以連續變數的方式處理,因此在檢定方法 上,筆者將使用Pearson相關來檢定各變數之間的相關性。 表一 各變數與民主政治評價之相關性檢定 Pearson相關係數 顯著性* 政治信任感 對現任執政者的滿意度 政治知識 經濟滿意度 .123 .231 .050 .177 p = 0.000 p = 0.000 p = 0.226 p = 0.000 資料來源:筆者自行整理。 說  明:*雙尾檢定。 從表一的Pearson相關性檢定中,我們可以初步得知政治信任感、對現任執 政者的滿意度,以及經濟滿意度三個變數與民眾的民主政治評價之間具有相關 性,並且呈現正相關的關係,與筆者的假設相符。然而政治知識與民眾民主政 治評價的相關性檢定則未達到統計上的顯著水準,不過從之前的相關研究成果 中,我們可以得知政治知識會影響民眾對於政治事務的認知和態度,因此筆者 認為在評估影響民眾民主政治評價的因素時,仍有必要將政治知識一併納入討 論。 表二 政治世代與民主政治評價之變異數分析 政治世代 政治世代 標準差 樣本數 樣本數 第一代 第二代 第三代 6.9818 7.2281 7.1491 2.1266 2.1417 1.8626 330 605 597 F 值 = 1.568 p = 0.209 資料來源:筆者自行整理。

(13)

臺灣民主季刊

另外,在政治世代和民眾民主政治評價之間的相關性檢定上,由於政治世 代屬於類別變數,因此筆者利用變異數分析來進行兩者之間的相關性檢定。從 表二的檢定結果得知,兩者之間的相關性並未達到統計上的顯著水準。不過在 許多研究中都指出(劉義周,1994;歐陽晟,1994;盛杏湲,2002;陳陸輝, 2002),政治世代對於民眾的政治態度會造成重要的影響,因此筆者仍會將政 治世代放入模型中進行分析。 三、研究方法 在本研究中,筆者主要使用研究方法為多元線性回歸,希望透過此一統計 研究方法可以瞭解影響臺灣民眾民主政治評價的因素。在模型建構上,依變數 為民眾的民主政治評價,主要自變數為政治信任感、對現任執政者的滿意度、 政治世代、政治知識,以及經濟表現等五個變數,另外筆者將放入性別、教育 程度,以及政黨認同作為控制變數。

伍、資料分析與解釋

本研究所要探討的是民眾的民主政治評價,亦即民眾認為我國的政治現狀 是屬於民主或是獨裁,根據2003年的「臺灣選舉與民主化調查」的結果(請參 見表三),認為我國目前的政治現狀靠近獨裁的民眾約有5%(評分為3分以下 的),而認為靠近民主的約有48%。兩相比較之下,認為我國比較接近民主的 民眾仍佔多數,雖然這樣的結果並不令人感到意外,但是為何仍有極少數的民 眾認為我國的政治現狀是屬於獨裁呢?究竟影響民眾認為我國政治現狀是屬於 民主或獨裁的因素為何?此問題乃是筆者所要嘗試去瞭解的,以下筆者將針對 此一問題做一詳細分析。

(14)

表三 民眾民主政治評價描述性統計量 分數 個數 有效百分比 有效百分比 1 2 3 4 5 6 7 8 9 10 有效總和 28 18 33 50 187 203 276 358 157 222 1532 1.8 1.2 2.2 3.3 12.2 13.3 18.0 23.4 10.2 14.5 100.0 1.8 3.0 5.2 8.4 20.6 33.9 51.9 75.3 85.5 100.0 遺漏值 總和 142 1674 資料來源:2003年「台灣選舉與民主化調查研究」(國立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2004)。 從前述的討論中,我們可以知道政治信任感、對現任執政者的滿意度和經 濟滿意度與民眾的民主政治評價之間具有相關性,加上筆者認為政治世代和政 治知識也是影響民眾民主政治評價的重要變數,因此筆者將政治信任感、對現 任執政者的滿意度、政治世代、政治知識和經濟滿意度,以及其他控制變項- 性別、教育程度、政黨認同,放入回歸模型中,以探討政治信任感、對現任執 政者的滿意度、政治世代、政治知識,以及經濟滿意程度對於民眾民主政治評 價的影響。本文所建構的模型如下: 民主政治評價=a+b1(政治信任感)+b2(政治世代第二代)+b3(政治世代第三代)        +b4(政治知識)+b5(經濟滿意度)+b6(支持泛綠政黨)        +b7(支持泛藍政黨)+b8(高教育程度)+b9(中教育程度)        +b10(對現任執政者的滿意度)+b11(性別) 在分析時,由於政治世代、政黨認同、教育程度以及性別為類別變數,因

(15)

臺灣民主季刊

此必須將其轉化成虛擬變數,才能放入回歸模型中。在政治世代方面,筆者以 第二代為1和第三代為1的虛擬變數放入模型中;在政黨認同方面,筆者將其分 成三類,分別是支持泛綠政黨、支持泛藍政黨以及中立不偏。在分析時,以支 持泛綠政黨為1和支持泛藍政黨為1的虛擬變數放入模型中;在教育程度方面, 筆者同樣將其分成三類:低教育程度指國中及以下;中教育程度指高中職和專 科;高教育程度指大學及以上。在分析時,以中教育程度為1和高教育程度為 1的虛擬變數放入模型中;在性別方面,則以男性為1的虛擬變數放入模型中。 模型檢證結果如表四: 表四 影響民眾民主政治評價的回歸模型 係數(標準誤) 常數 3.171(.547)*** 性別 男性 -.250(.128)+ 教育程度 中教育程度 高教育程度 .327(.173)+ .166(.210) 政治信任感 .039(.017)* 政治世代 第二代 第三代 .490(.200)* .551(.212)* 政治知識 .148(.063)* 經濟滿意程度 .400(.124)** 政黨認同 支持泛綠政黨 支持泛藍政黨 .324(.159)* -.086(.155) 對現任執政者的滿意度 .491(.110)*** 樣本數 Adj.R2 S.E.E. 995 0.091 1.927 資料來源:2003年「台灣選舉與民主化調查研究」(國立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2004)。 說  明:*** p < .001; ** p < .01; p < .01;* p < .05; + p < .10.

(16)

從表四中我們可以瞭解,除了性別和教育程度外,民眾的政治信任感、對 現任執政者的滿意度、政治世代、政治知識、經濟滿意程度以及政黨認同,都 會對他們的民主政治評價產生顯著的影響。在控制了其他變數之後,政治世代 第二代的民眾的民主政治評價高出其他民眾達0.490分,而政治世代第三代的民 眾的民主政治評價甚至高過於其他民眾達0.551分。由此可知,政治世代是影響 民眾民主政治評價的一個重要變數,並且屬於愈晚近政治世代的民眾,其對於 台灣的民主政治評價就愈高,亦即在政治世代上屬於愈晚期的民眾,其認為台 灣的政治現狀愈接近民主。再者,在控制了其他變數之後,對於現任執政者的 滿意度也是影響民眾民主政治評價的一個重要變數。民眾對於現任執政者的滿 意度每增加1分,其民主政治評價就增加0.491分,亦即對於現任執政者滿意度 愈高的民眾,其愈會認為台灣的政治現狀接近民主。此外,經濟滿意程度也是 一個相當重要的變數。民眾對於經濟的滿意度每增加1分,其民主政治評價就 增加0.400分,亦即經濟滿意度愈高的民眾,其愈會認為台灣的政治現狀接近民 主。在控制了其他變數之後,民眾的政治知識每增加1分,則其民主政治評價 就增加0.148分,亦即政治知識愈高的民眾,其愈會認為台灣的政治現狀接近民 主。最後,如同陳陸輝和陳義彥所言,對於執政黨認同者,其愈會認為台灣的 政治現狀接近民主。從表四中可以知道,在控制了其他變數之後,支持泛綠的 民眾其民主政治評價比其他民眾高0.324分,而支持泛藍的民眾其民主政治評價 則低於其他民眾0.086分,不過後者並未達到統計上的顯著水準。 由模型檢證結果可知,民眾的政治信任感、對現任執政者的滿意度、政治 世代、政治知識,以及經濟滿意度確實會對其民主政治評價產生影響,此符合 筆者的預期假設。首先,民眾的政治信任感會影響其民主政治評價。民眾的政 治信任感愈高,其對於台灣的民主政治的評價就愈高,也就認為台灣愈屬於民 主國家。筆者認為,當民眾的政治信任感愈高,表示其對於目前的政府體制愈 相信,當然也就對於目前民主政治的運作愈滿意,因此也就會有較高的民主政 治評價。此符合陳陸輝和陳義彥兩位學者的看法,其認為當民眾的政治信任感

(17)

臺灣民主季刊

愈高時,其民主滿意度就愈高。雖然在本研究中,筆者所要討論的不是民眾的 民主滿意度,不過從研究結果可以得到類似的結論:民眾對於政府體制的信任 會影響其對民主政治運作的看法。 其次,民眾對於現任執政者的滿意度愈高,其民主政治評價就愈高。任何 政治體制的運行皆必須靠人去執行,即使一個政治體制創造的再怎麼完美,但 是執行者卻不確實實施,那麼民眾仍會心生不滿或失望,因此執政者的表現對 於民眾如何看待自己國家的政治體制是相當重要的。此外,雖然政治學者對於 民主政治有一套規範性意義,但是對民眾而言,對於這些規範性意義的認知是 有限的,因此當詢問其對於民主政治的評價時,其相對上並不會從民主政治的 真實意涵去思考,而是直覺性的去思考目前執政者的作為,Merkl(1988)和 Schmitt(1983:353-76)兩位學者就持如此看法,因此從本文的研究結果可以 得知,當詢問民眾對於民主政治的評價時,現任者的表現是相當重要的參考指 標。 第三、政治世代也會影響民眾的民主政治評價。不同的政治世代有不同的 政治經驗,對於民主政治的感受也就不盡相同。而屬於愈早期的政治世代,其 對於民主政治的評價低於愈晚期的政治世代,筆者認為可能原因在於屬於早期 的政治世代覺得目前的社會在治安和政治安定上不及過去,因此對於民主政治 的評價就相對較低;相反地,屬於愈晚期的政治世代對於過去的社會情況感受 不深或是沒有經歷過,其所感受到的是人民在現在的民主體制中可以享有許多 的自由和權利,因此對於民主政治的評價就愈高。 第四,民眾的政治知識也會影響其對於民主政治的評價,並且政治知識愈 高的民眾,其對於民主政治的評價就愈高。最後,民眾的經濟滿意程度也會影 響其民主政治評價。對於經濟情況愈滿意的民眾,其對於民主政治的評價就愈 高。關於經濟和民主政治之間的關係,學界已經做過許多相關的討論,都認為 國家的經濟情況會影響民眾對於民主體制的支持。對一般人民而言,生存下去 是首要目的,當政府能夠給於良好的經濟環境以及生活時,其對於目前的體制

(18)

運作也就會愈滿意,因此對於民主體制的政府而言,必須在經濟上有所表現, 才能提高民眾對於民主政治的評價。 由上述可知,民眾的政治信任感、對現任執政者的滿意度、政治世代、政 治知識和經濟滿意度會影響其民主政治評價,亦即政治信任感愈高、對於現任 執政者的表現愈滿意、屬於愈晚近的政治世代、政治知識愈高,以及對於經濟 狀況愈滿意的民眾,其會認為台灣的政治現狀愈接近民主。

陸、結論

民主政治在我國已經擁有十幾年的經驗,雖然對於政治現狀仍會有些不滿 的地方,但是大多數的民眾皆會認為我國為一個民主國家,不過從2003年的 「台灣選舉與民主化調查」中,我們發現仍然有少數的民眾認為我國的政治現 狀接近或屬於獨裁,而究竟是何種原因造成民眾如此認為呢?由於國內缺乏關 於民主政治評價的研究,因此筆者嘗試借用影響民主滿意度的因素來探討此一 現象,從筆者的研究結果中可以發現,政治信任感、對於現任執政者的滿意 度、政治世代、政治知識,以及經濟滿意度都會影響民眾對於台灣民主政治的 評價,亦即民眾的政治信任感愈高,其對於台灣民主政治的評價就愈高;對於 現任執政者的滿意度愈高,其對於台灣的民主政治評價就愈高;屬於政治世代 第二代和第三代的民眾,其對於台灣民主政治的評價高於政治世代第一代的民 眾,並且屬於愈晚近政治世代的民眾,其對於台灣民主政治的評價愈高;政治 知識愈高的民眾,其對於台灣民主政治的評價也愈高;最後,對於經濟情況愈 滿意的民眾,其對於台灣民主政治的評價也愈高。由上述發現我們可以得到以 下幾點結論: 一、影響民眾民主政治評價的因素與影響民眾民主滿意度的因素並沒有太 大的差異。由於在本研究中,筆者大多借用影響民眾民主滿意度的因素來探討 影響民眾民主政治評價的原因,而研究結果顯示,在影響因素上,兩者並沒有

(19)

臺灣民主季刊

不同。不過筆者必須強調的是,民主滿意度和民主政治評價兩者在概念意義 上並不相同,前者強調民眾對於民主政治實際運作情況的滿意程度,此一定義 已經先假定某國為民主國家,而只是詢問民眾對於實際運作情況的滿意度;而 民主政治評價,則是請民眾自行判定自己國家的政治現狀究竟是屬於民主或獨 裁,並未先假定某國為民主國家,因此有可能發生雖然某國已被公認為民主國 家,但是其國民卻不如此認為的情況。而為何會造成這樣情況的原因正是筆者 想要去深究的,也正是本研究的價值所在。 二、民眾的政治信任感和對現任執政者的滿意度是影響民眾民主政治評價 的重要因素。由此可知,當民眾被要求對目前的政治體制進行評估時,會從執 政者以及政府機構的表現來作為判斷的標準。如果民眾對於執政者的表現愈感 到滿意,則愈認為目前的政治體制愈靠近民主;而民眾對於政府機構愈感到信 任,也愈認為目前的政治體制愈靠近民主。如此我們可以知道,當民眾對一個 政治體制進行評估時,其會從制度面和人為面來衡量。 三、我國民眾在判斷我國是否為民主國家時,仍然處於物質主義的階段。 因為就民主政治的定義而言,經濟並非其構成要素之一,但是從筆者的研究 中,我們得知對於經濟情況愈滿意的民眾,愈認為我國屬於民主。由此可知, 民眾對於民主政治的定義或許不同於政治學者心目中的定義,不過這或許並不 會令人感到意外,畢竟我國尚處於開發中國家階段,對於一般民眾而言,生活 上物質需求的滿足仍然是首要之務。因此,民眾以經濟情況的好壞來判定我國 是屬於民主或獨裁,也就毋須感到訝異。 四、政黨認同對於民眾政治態度的影響,不僅侷限於統獨、政治信任感、 政治功效意識等等,也會影響民眾對於我國目前政治體制的判斷。由本研究中 可以知道,認同泛綠的民眾會認為我國目前的政治體制比較傾向於民主;反 之,認同泛藍的民眾則會認為我國目前的政治體制比較傾向於獨裁,雖然其並 未達到統計上的顯著水準。過去的研究中指出,民眾的政黨認同會影響其民主 滿意度(陳陸輝、陳義彥,2002;鐘敏玲、蔡奇霖,2005),而雖然筆者並非

(20)

探討民主滿意度,然而從研究結果可以得知,政黨認同對於民眾的民主認知會 產生一定的影響力,亦即我國民眾對於民主政治評價的判斷仍然脫離不了黨派 的思維。 五、由本研究中可以得知,政府只要能夠提高人民對它的信任、在政策上 有所作為,以及提升經濟情況,就有助於建立民主正當性;反之,民眾可能會 認為我國的政治現狀尚未達到民主的程度。 從本文的研究結果,我們確實可以瞭解到一些影響民眾民主政治評價的因 素。不過如筆者之前所述,本研究屬於初探性質,在探討影響民眾民主政治評 價的因素上多借自於影響民主滿意度的因素,因此在影響因素上或許仍未窮 盡,而這有待筆者的繼續努力。此外,對於民主政治評價的概念界定也是筆者 在日後需要繼續釐清的。

(21)

臺灣民主季刊

附錄表一 變數的測量與處理方式 變數的測量與處理方式變數的測量與處理方式 變數名稱 問卷題目 處理方式 民主政治評價 如果1代表絕對的獨裁,10代表完全的民 主。在程度上,分數越小越獨裁,分數越大 越民主。請問您認為:台灣目前屬於哪一種 程度? 視為連續變數處理。 政治信任感 下面列出一些機構名稱,請問您對這些機構 信任的程度怎樣?您是非常信任,還算信 任,不太信任,還是非常不信任? 1. 法院。 2. 中央政府。 3. 地方政府。 4. 政黨。 5. 立法院。 6. 公務人員。 7. 軍隊。 8. 警察。 9. 報紙。 10. 電視。 原題目將受訪者的答案分 成四類:非常信任、還算 信任、不太信任和非常不 信任。筆者將其重新處理 成 連 續 變 數 , 並 賦 予 分 數,非常不信任為1分, 非常信任為4分,透過加 總平均的方式。 政治世代 請問您是民國幾年出生的? 依出生年區分為三類政治 世代: 1. 第一代:1949年以前。 2. 第二代:1950年~1964 年。 3. 第三代:1965年以後。 政治知識 我們想請教您幾個問題,請問您知不知道? 1. 請問您:現在的副總統是那一位? 2. 請問您:中國大陸國家主席是誰? 3. 請問您:現任的美國總統是誰? 4. 請問您:立法委員的任期為幾年? 5. 請問您:哪一個機關有權解釋憲法? 受訪者每答對一題給於1 分 , 答 錯 或 是 回 答 不 知 道、拒答者則給於0分, 可得1至5分的量表。透過 加總的方式,以區別民眾 的政治知識高低,總分愈 高,政治知識愈高。

(22)

經濟滿意程度 請問您對台灣目前的經濟狀況滿意還是不滿 意? 原題目將受訪者的答案分 成 四 類 : 分 別 為 非 常 滿 意、滿意、不滿意和非常 不滿意。筆者在分析時將 其視為連續變數處理,以 「非常不滿意」為1分、 「非常滿意」為4分,可 得1至4分的量表。 教育程度 請問您的教育程度是什麼(您讀到什麼學 校)? 1.不識字;2.識字但未入學;3.小學肄業; 4.小學畢業;5.國、初中肄業;6.國、初中 畢業;7.高中、職肄業;8.高中、職畢業; 9.專科畢業;10.大學肄業;11.大學畢業; 12.研究所。 分為三類: 1. 高教育程度:大學肄業 以上。 2. 中教育程度:高中、職 肄 業 及 畢 業 、 專 科 畢 業。 3. 低教育程度:國初中畢 業以下。 政黨認同 有些人認為自己是屬於「泛綠」陣營的,也 有些人認為自己是屬於「泛藍」陣營的。請 問您覺得自己是偏向「泛綠」陣營,還是 「泛藍」陣營? 分為三類: 1. 支持泛綠。 2. 中立不偏。 3. 支持泛藍。 對現任執政者 的滿意度 請問您對陳水扁領導的政府的整體表現滿意 還是不滿意? 原題目將受訪者的答案分 成 四 類 : 分 別 為 非 常 滿 意、滿意、不滿意和非常 不滿意。筆者在分析時將 其視為連續變數處理,以 「非常不滿意」為1分、 「非常滿意」為4分,可 得1至4分的量表。 資料來源:筆者自行整理。 續附錄表一

(23)

臺灣民主季刊

參考書目

林恭安(2005)。《臺灣人民對民主鞏固的認知研究-以2000年政黨輪替前後變化為例》。 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聰吉(2005)。〈影響臺灣民眾民主態度因素之初探〉,「臺灣選舉與民主化調查(2004 總統大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台北:東吳大學,5月22日。 林嘉誠(1989)。《政治心理行程與政治參與行為》。台北:商務印書館。 陳文俊(1998)。〈臺灣地區學生的政治文化:中、大學生的政治價值與臺灣民主化前 景〉,《國立中山大學社會科學季刊》,第1卷,第3期,頁23-60。 陳陸輝(2002)。〈政治信任感與臺灣地區選民投票行為〉,《選舉研究》,第9卷,第2 期,頁65-84。 陳陸輝、陳義彥(2002)。〈政治功效意識、政治信任感以及臺灣選民的民主價值〉, 「2001年選舉與民主化調查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台北:國立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 心,10月19-20日。 盛杏湲(2002)。〈統獨議題與臺灣選民的投票行為:1990年代的分析〉,《選舉研究》, 第9卷,第1期,頁41-80。 盛治仁(2003)。〈臺灣民眾民主價值及政治信任感研究〉,《選舉研究》,第10卷,第1 期,頁115-69。 國立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2004)。〈2003年台灣選舉與民主化調查〉面訪資料。台北: 國立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 。 趙永茂(1995)。〈臺灣地方菁英的民主價值取向〉,《政治科學論叢》,第6期,頁 73-108。 歐陽晟(1994)。《臺灣民主轉型期政黨競爭型態的社會基礎(1986-1992)》。台北:國 立臺灣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義周(1994)。〈臺灣選民政黨形象的世代差異〉,《選舉研究》,第1卷,第1期,頁 53-73。 蔡佳泓、黃冠達(2004)。〈臺灣民眾民主滿意度之研究〉,「臺灣政治學會年會暨關鍵年 代與多元政治學術研討會」論文。高雄:義守大學,12月18-19日。 鐘敏玲、蔡奇霖(2005)。〈臺灣民眾民主滿意度之研究〉,「臺灣選舉與民主化調查 (2004總統大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台北:東吳大學,5月21-22日。

Atkin, C., and Gary Heald (1976). “Effects of political advertising.”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Vol. 40, No. 2:216-28.

Berkowiz, D., and D. Pritchard (1989). “Political Knowledge and Communication Resources.”

Journalism Quarterly, Vol. 66, No.3:697-701.

Bratton, Michael, and Robert Mattes (2001). “Support for Democracy in Africa: Intrinsic or Instrumental.” British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Vol. 31, No. 3:447-74.

(24)

in Cross-National Research on Satisfaction with Democracy.”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Vol. 65, No. 4:506-28.

Citrin, Jack (1974). “Comment: The Political Relevance of Trust in Government.”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 68, No. 3:973-88.

Dalton, Russel J. (1994). “Communists and Democrats: Democratic Attitudes in the Two Germanies.” British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Vol. 24, No. 4:469-93.

Merkl, Peter H. (1988). “Comparing Legitimacy and Values among Advanced Democratic Countries.” In Mattei Dogan (ed.), Comparing Pluralist Democracies: Strains in Legitimacy (pp. 19-64). Boulder, Colorado: Westview Press.

Miller, Arthur H. (1974). “Political Issue and Trust in Government: 1964-1970.”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 68, No. 3:951-72.

Schmitt, Hermann (1983). “Party Government in Public Opinion: A European Cross-National Comparison.” European Journal of Political Research, Vol. 11, No.4:353-76.

Williams, B. (1985). “Systematic Influences on Political Trust: the Importance of Perceived Institutional Performance.” Political Methodology, Vol. 11, No.2:125-42.

(25)

臺灣民主季刊

Ching-hsing Wang is a graduate studen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His research focuses on

theory and methodology of empirical politics.

Tien-long Shun is a graduate studen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His research focuses on

theory and methodology of empirical politics.

An Analysis of Influential Factors of People’s

Evaluation of Taiwan’s democracy

Ching-hsing Wang and Tien-long Shun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explore factors which have effects on the democratic value of the Taiwanese people. According to the authors’ definition, “democratic value” means the people’s perception as to which degree the nation’s current political situation belongs. This paper concludes that political trust, satisfaction with the current incumbent, political generation, political knowledge, and satisfaction with the economy can affect the democratic values of the Taiwanese people. First of all, if a person’s political trust is higher, his democratic value tends to be higher. Secondly, if a person is more satisfied with the current incumbent, his democratic value tends to be higher. Thirdly, if the people belong to the second or third political generation, then their democratic values are higher than those who belong to the first political generation. Furthermore, if people belong to the latest political generation, their democratic values are the highest. Fourthly, if a person’s political knowledge is higher, his democratic value tends to be higher. Finally, if a person is more satisfied with economy, his democratic value tends to be higher.

(26)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Students are asked to collect information (including materials from books, pamphlet from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Department...etc.) of the possible effects of pollution on our

Wang, Solving pseudomonotone variational inequalities and pseudocon- vex optimization problems using the projection neural network,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17

Biases in Pricing Continuously Monitored Options with Monte Carlo (continued).. • If all of the sampled prices are below the barrier, this sample path pays max(S(t n ) −

This study integrates consumption emotions into the American Customer Satisfaction Index (ACSI) model to propose a hotel customer satisfaction index (H-CSI) model that can be

Meanwhile, the customer satisfaction index (SII and DDI) that were developed by Kuo (2004) are used to provide enterprises with valuable information for making decisions regarding

The research data are collected by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analysed in electors’ opinion with political party of candidate,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edia,

Therefore, this research is for the purpose of understanding the service of privatization nursery, discussing parents’ satisfaction with service quality and finding the

This study is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current status and correlative between job characteristics and job satisfaction for employees in the Irrigation Associations,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