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97學測試題地球科學-試題+答案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97學測試題地球科學-試題+答案"

Copied!
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壹部分

單選題 說明 第1 至 9 題為單選題,每題選出一個最適當的選項,標示在答案卡之「選 擇題答案區」。 (    )1. 某生至野外進行地質調查,他於某處朝正北 方見到如圖8 的地層垂直剖面,下列哪一選項 為該地質構造名稱及最可能的形成機制? (圖中地層1 年代最老,地層 3 年代最新。) (A) 向斜構造,受到東西向應力的擠壓 (B) 向斜構造,受到南北向應力的擠壓 (C) 背斜構造,受到東西向應力的擠壓 圖 8 (D) 背斜構造,受到南北向應力的擠壓 (    )2. 某生用地質鐵鎚於野外敲擊一岩體,撿取敲下之石塊標本, 製成薄片在 顯微鏡下觀察及測量,並判斷其為砂岩,則該生觀察到的岩石薄片最接近 下列哪一個圖形?( 圖下方之水平線段為各圖之比例尺) (A)  (B)  (C)   (D) (    )3. 在2004年12月發生的印尼 蘇門答臘大地震,從而導致的南亞巨大海嘯,引 發了世界各國有關專家的關注與研究。經過調查後發現,靠近震源附近的 巽他海溝,其海底凹陷地區, 出現了綿延 45 公里的斷層,斷層落差達 10 公尺,巨大的能量將海浪推高因此產生巨大海嘯。根據上面的敘述, 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 (A) 海嘯都發生在海溝處 (B) 陸地產生斷層就會造成海嘯 (C) 只要發生大地震就會發生海嘯 (D) 海底地震導致海底地形產生大落差是造成此次海嘯的主因

學科能力測驗

97

學年度

地 球 科 學

試題

答案

(2)

4-5 為題組   圖9 為某地未倒轉岩層的垂直剖面圖,地表 在甲地層之上界,圖上不同的圖樣和甲至辛的標 示分別代表不同的岩層。丁層與庚層各為一火成 岩侵入岩層,其中丁岩層還包裹著一些來自丙層 岩石的碎塊。   依據此圖回答 4-5 題。 圖 9 (    )4. 圖 9 中的岩層由老至新的順序,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 (A)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 (B) 辛→庚→己→戊→丁→丙→乙→甲 (C) 辛→庚→己→戊→丙→丁→乙→甲 (D) 辛→己→戊→丙→丁→庚→乙→甲 (E) 辛→己→戊→丁→丙→庚→乙→甲 (    )5. 圖 9 的岩層垂直剖面圖中,沒顯示哪一種地質事件或作用? (A) 沈積作用  (B) 侵蝕作用  (C) 正斷層  (D) 地層傾斜  (E) 火成岩侵入 (    )6. 一空氣團在沿著山坡上升過程中, 其溫度與體積可能改變。假設此空氣 團在上升過程中, 空氣團與周圍空氣間的熱交換很弱, 可以忽略。則下列 哪一項敘述最可能發生? (A) 體積縮小,溫度上升  (B) 體積膨脹,溫度上升  (C) 體積縮小,溫度 下降 (D) 體積膨脹,溫度下降  (E) 體積不變,溫度不變 7-8 為題組   圖10為一颱風侵襲臺灣前的衛星雲圖, 甲、乙、丙三處的連線大約與緯度線平行, 其中乙處為颱風眼。   依據此圖回答 7-8 題。 (    )7. 在甲處、乙處、丙處的風向分別為何? 甲 處 乙 處 丙 處 (A) 大致為東風 大致為西風 大致為西風 (B) 大致為北風 大致無風 大致為南風 (C) 大致為西風 大致無風 大致為東風 (D) 大致為北風 大致為南風 大致為南風 (E) 大致為南風 大致無風 大致為北風 圖 10

(3)

(    )8. 下列哪一選項最符合「圖 10 中通過甲、乙、丙三處連線的氣壓變化」 示意圖? (A)   (B) (C)   (D) (E) (    )9. 在美國登月計畫中,阿波羅太空船上的太空人有許 多機會從月球看地球,並且拍下畫面。圖 11 即為美 國登月太空船中的太空人,在月球上空往地球方向所 拍攝的影像,其前景(圖右下角部分)即為月球表面。 在拍攝此圖的同一時刻,我們在地球上看月亮,看到 的是哪一種月相? 圖11 (A)  (B)  (C)  (D)   (E)

(4)

多選題 說明 第10至12題為多選題,每題的選項各自獨立,其中至少有一個選項是正確 的,選出正確選項標示在答案卡之「選擇題答案區」。 (    )10. 柯南固定在某地觀察日落景象,每一 次他都用相機多次曝光後,再將多幅影 像疊加起來,形成一幅日落重複曝光圖。 依上述拍攝手法,他在某天拍攝日落景 象(左側),經過一段時間後在原地又 拍攝一次,將兩次的日落景象重疊如圖 14所示,如果日落的軌跡僅向右方移動 到照片所示的位置(右側)。依據此圖, 判斷拍攝的地點與日期為何? (應選二項,(A) 、 (B) 、 (C) 中選一項, (D) 、 (E) 、 (F) 、 (G) 中選 一項。) 地 點    日  期    (A) 北半球 (D) 夏至之後、秋分之前 (B) 南半球 (E) 冬至之後、夏至之前 (C) 赤道 (F) 秋分之後、冬至之前 (G)夏至之後、冬至之前 (    )11. 海水的溫度、鹽度和密度是海洋的重要特性。下列有關海水溫度、鹽 度和密度的敘述,哪些選項正確?(應選二項) (A) 海水中所含的鹽類僅有氯化鈉 (B) 海水表面溫度與密度均大於深層水之溫度與密度 (C) 海水溫度與鹽度的差異分布為形成密度流的主要原因 (D) 一般而言海水表面的溫度隨著緯度的不同和季節的改變而有變化 (E) 海水表面鹽度與蒸發量和降水量有關, 所以赤道地區的平均鹽度最 高 (    )12. 依據大氣平均垂直結構,在對流層中,溫度隨高度上升而降低,每公 里約降6.5 ℃ 。但是在對流層頂的溫度,並不再降低,大致維持一定的 溫度。最上層的大氣溫度則隨高度增加而增加。形成這種結構的主要原 因為何?(應選二項) (A) 因為太陽輻射中的無線電波加熱了最上層的大氣 (B) 因為太陽輻射中的紫外線、 X 射線加熱了最上層的大氣 (C) 因為臭氧吸收太陽輻射中的紫外線, 增加了溫度, 使對流層頂的溫 度大致維持一定 (D) 因為人類的活動使二氧化碳增加, 造成溫室效應, 使最上層的大氣 圖 14

(5)

溫度增加

(E) 因為大氣的對流活動, 將地面附近的能量帶至對流層頂, 使對流層頂 的溫度大致維持一定

(6)

第貳部分

說明 共5 題。答錯不倒扣。 13-14 為題組 假設有一顆與太陽類似的恆星,其中有三顆固態行星在 一共同軌道上繞著它運轉,如圖 17 所示。這三顆行星 的質量與大小都與地球差不多,其他基本資料與軌道參 數如表4 所示。為了方便對照,地球的資料附在表 4 中 的最後一列作為 參考。依據圖17與表 4 ,回答 13-14 題。 圖 17 表4 (   )13. 丙行星之極區的緯度範圍為何? (A)23.5 度至90度   (B)25 度至90度   (C)65 度至90度   (D)67.5 度至90度   (E) 該行星沒有極區 (   )14. 甲、乙、丙三行星中, 晝夜溫度差別最大與最小的分別是哪一顆行星? (A) 最大的是甲行星,最小的是乙行星 (B) 最大的是甲行星,最小的是丙行星 (C) 最大的是乙行星,最小的是甲行星 (D) 最大的是乙行星,最小的是丙行星 (E) 最大的是丙行星,最小的是甲行星 (F) 最大的是丙行星,最小的是乙行星 15-16 為題組   近年來,全球變暖的問題日益引起人們的關注,雖然南極和北極在地理上離我們很 遙遠,但是極地變化與我們的生存環境息息相關。例如,因為南、北極終年低溫,故由 南極和北極向低緯度移動的氣團或洋流溫度均較低緯度地區低,而現今因全球暖化所導 致南、北極冰層體積縮小,會使得全球海平面上升。南北極的降雪因終年低溫而不融化, 故原先地上的雪受到後來積雪壓力而凍結成冰時,可以將當時的空氣包裹在冰層之中, 形成氣泡。科學家從鑽探極地冰層取得的冰芯中,可以獲得當時大氣中CO2、CH4等氣 體資料,顯示古氣候的變化。研究結果顯示,自工業革命以來,全球大氣中的溫室氣體 含量持續在增加之中。南極冰芯中保存著約65萬年前以來的氣候環境變化記錄,而北極 自轉週期 軌道傾角 大氣壓力(atm) 甲行星 42 小時 24 度 0.001 乙行星 20 小時 12 度 0.8 丙行星 12 小時 65 度 1.2 地球 24 小時 23.5 度 1.0

(7)

格陵蘭冰蓋中則保存著過去約25萬年的氣候環境變化記錄。因此,極地氣候研究有助於 科學界了解地球氣候的變化史,評估氣候變暖對全球的影響。   依據上文回答 15-16 題。 (   )15. 南極和北極的環境變化與地球氣候息息相關的原因為何? (A) 極地地區是全球氣候的冷源 (B) 極地地區是全球表面洋流的發源地 (C) 極地地區降下的雪均會於夏季時融化 (D) 北極極地地區冰川體積減小不會導致全球海平面上升 (    )16. 假若上文中所取得之南極和北極格陵蘭冰蓋的冰芯氣泡都已經達到各自 冰層厚度的極限,則下列有關極地冰層中氣泡的相關敘述,哪一選項正確? (A) 南極冰層比北極格陵蘭冰層早形成 (B) 冰層中的氣泡成分主要為二氧化碳和甲烷氣體 (C) 目前冰層中的氣泡最老僅可用來研究自25萬年前以來的大氣成分 (D) 自工業革命以來至今, 冰層中氣泡的甲烷氣體含量逐漸降低 (    )17. 圖 22-24 分別是昴宿星團、仙女座大星系M31、天琴星座的影像。下列 選項何者正確?(應選二項)     圖22昴宿星團 圖 23仙女座大星系 M31 圖24天琴星座 (A) 仙女座大星系M31屬於銀河系,是三者中最大的系統 (B) 仙女座大星系M31不屬於銀河系,是三者中最大的系統 (C) 昴宿星團屬於銀河系,是三者中最大的系統 (D) 昴宿星團不屬於銀河系,是三者中最大的系統 (E) 天琴星座中,肉眼可見的恆星都屬於銀河系 (F) 天琴星座中,肉眼可見的恆星有些不屬於銀河系

(8)

答 案

第壹部分 一、單選題 1. C   2. B   3. D   4. D   5. C   6. D   7. B   8. B   9. D   二、多選題 10. AE  11. CD  12. BC  第貳部分 13. D  14. C  15. E  16. E  17. A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2.術科測試辦理單位請依應檢人數準備各試題所需材料。本套試題共十題,每題 術科測試時間為 3.5

基礎研究強調 科學問題的突 破 ,應用研究則強調 實務問題 的解決 ,專題研究計畫應透過 加強計畫執行方法及步驟的可行 性,使研究工作能確實執行並產 生效益。透過專題研究計畫

第二十四條 學、術科測 試辦理單位應遴聘具有 下列資格之一者,擔任 學科測試及術科測試採 筆試非測驗題方式之監 場人員:. 一、

 在 1855 年英國科學家 Lord Rayleigh 於地震研 究領域就發現了表面聲波的存在,此後則將此現象 運用於地震研究上,此表面波亦被稱為 Rayleigh wave ;直到 1965

(一)初試:採筆試方式,題目類型為選擇題,每科目題數各 50 題(每題 2 分,各題未作 答不予計分,答錯倒扣 0.6 分) 。初試成績達參加複試標準(初試科目其中

近年,各地政府都不斷提出相同問題:究竟資訊科技教育的投資能否真正 改善學生的學習成果?這個問題引發很多研究,嘗試評估資訊科技對學習成果 的影響,歐盟執行委員會聘請顧問撰寫的

聯合國(UN)氣候小組 9 日發佈指標性報告,表示全球暖化瀕臨失控邊緣,就算 各國極力減少碳排放,20 年內地球溫度仍將提高

4.1.2 從一九九七年起,某些課題曾在一些學校進行試教(有關試教 課題/教學策略見附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