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身體活動與睡眠困擾之文獻探討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身體活動與睡眠困擾之文獻探討"

Copied!
1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身體活動與睡眠困擾之文獻探討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運動健康研究所

何楷芸、古博文

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 運動健康科學系

陳俐蓉*

摘 要

睡眠對身體健康與幸福感是很重要的,研究發現睡眠問題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 憂鬱症,認知功能及生活品質等有相關性存在。身體活動被認為對睡眠有所正面的效 果。然而,研究證據大部分來自小樣本的介入實驗研究,或是自陳式睡眠的測量方式。 目前國內還沒有較系統性的回顧文章探討身體活動與睡眠的關係,本研究擬探討過去有 關身體活動與睡眠困擾之研究,包括過去流行病學研究以及實驗介入研究等有關身體活 動與睡眠困擾之文章,探討過去文獻並歸納彙整,提供更清楚的藍圖,了解身體活動與 睡眠困擾之影響;另外,也針對身體活動與睡眠領域未來的研究方向提出討論。 關鍵詞:身體活動、運動、睡眠異常、睡眠困擾、失眠 *通訊作者

(2)

A review on physical activity and sleep problems

Abstract

Sleep is important for health and well-being. Research has shown that sleep problems are associated with diabetes,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depression, cognitive function, and quality of life et al.. Physical activity is believed to have beneficial effects on sleep. However, the evidence largely comes from small intervention samples or self-reports of sleep measures. Currently, there is no systematic review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hysical activity and sleep in Taiwan. This paper reviews preceding articles on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physical activity and sleep, including previous epidemiological studies and interventional studies. It will provide a clearer look on the effects of physical activity on sleep from the literature. The future directions for research in this field will also be discussed.

(3)

壹、緒論

良好的睡眠品質是維持身體健康與幸福感之基礎(Swift & Shapiro, 1993; 王啟柱, 2006)。現代人飲食型態改變、依賴科技產品,愈來愈少規律性身體活動;加上高壓力、 高工作量與少休息的生活型態,使個人睡眠逐漸產生問題(Ancoli-Israel, 2010; Knutson, Van Cauter, Rathouz, DeLeire, & Lauderdale, 2010)。根據調查,全世界約有 10%-19%的 人口有長期失眠困擾(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04),失眠會影響個人的生活品質與健 康,其對健康的影響,包括增加嗜睡與疲憊、增加高血壓與心血管疾病罹患率、增加憂 鬱與沮喪罹患率;另外,長期失眠使個人日常功能表現、記憶力與智力變差、造成注意 力不能集中(Grandner et al., 2011; Hamblin, 2007; Lecendreux & Cortese, 2007; Lopez, 2008; Lustberg & Reynolds, 2000; Morgan, 2003; Phillips & Mannino, 2007; Taylor et al., 2007)。因此,如何降低睡眠困擾,對於人體身心健康極其重要。

規律身體活動,具有提昇心肺功能、強化肌肉與骨骼機能、降低罹患冠狀動脈心 臟病及中風罹患機率、預防高血壓、第二類型糖尿病、骨質疏鬆、跌倒等益處(盧俊宏、 卓國雄、陳龍弘, 2005)。另外,運動還可促進健康相關生活品質、降低焦慮與憂鬱及預 防認知功能受損(U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 2008)。

目前有研究顯示,運動與降低睡眠困擾有顯著關係。流行病學研究結果顯示運動 與睡眠有正向關係,實驗研究結果發現運動對於睡眠的影響效果約為中等;不同性別方 面,運動對女性睡眠的正面影響效果比男性好,不同年齡族群方面,老年人效果比年輕 人好(Kubitz, Landers, Petruzello, & Han, 1996; Shawn D. Youngstedt & Freelove-Charton, 2005)。為進一步了解參與運動對睡眠之關係,提供國內運動心理學及相關領域學者豐 富資訊,並提供政府擬定推動運動健康政策與體適能指導者之參考依據,本研究擬進行 文獻回顧,探討運動與睡眠之相關研究結果,並做一分析討論以提供未來研究之建議。

(4)

貳、研究方法

一、文獻搜尋:

本文探討身體活動與睡眠困擾之相關文獻。本研究搜集資料考量語言、資料庫、 關鍵字、樣本年齡族群、出版期間等因素。語言部份包含繁體中文及英文文獻。中文資 料庫為思博網中文電子期刊服務;英文電子網路為:PubMed 期刊論文資料庫。中英文 為關鍵字為:失眠、睡眠、身體活動與運動,關鍵字均以交集作為搜尋之標準,且以樣 本年齡須包含18 歲以上之成年人作為搜尋之限制。另外,由於目前已有 6 篇回顧性文

章 (Driver & Taylor, 2000; Montgomery & Dennis, 2002; Shawn D. Youngstedt, 2003; Shawn D. Youngstedt & Freelove-Charton, 2005; Shawn D. Youngstedt & Kline, 2006; S. D. Youngstedt, O'Connor, & Dishman, 1997)探討運動與失眠之相關研究,為免重複,本研究

探討之文獻,篩選研究自2007 年至 2011 年所出版之期刊論文。

二、文獻篩檢:

經由上述文獻搜尋之文章,研究者再進行第二階段文獻篩檢。文獻須符合下列指 標始納入本文之研究範圍:1.依變項(結果變項)須為睡眠困擾或失眠;2.獨立變項須為 身體活動或運動;3.須為原創性論文,不包含一般性綜論文章;4.未發表之碩博士論文 不納入;4.特殊患者不列入(如患有癌症、睡眠中止症及其相關疾病患者);5. 刪除重覆 之文獻。

三、文獻分析:

經篩選後之文獻,對於論文之研究樣本特性、研究設計(包含是否為隨機控制實驗 研究、非隨機分派介入性研究、觀察性研究或非實驗研究;橫斷性或長期追蹤調查研 究)、依變項與獨立變項之測量方法、相關調節變項或干擾或中介變項、及研究結果等 進行文獻分析。

(5)

参、結果與討論

根據上述文獻搜尋及相關篩選原則,在資料庫共計搜尋中文期刊48 篇文獻,英文 74 篇。經過第二階段篩選文獻後,共計 15 篇期刊(4 篇中文及 11 篇英文)符合本文之篩 選指標。文獻檢索結果詳見表一。 表一 文獻檢索結果 資料庫種類/關鍵字 第一階段 文章篇數 第二階段 文章篇數 篩選排除之文章篇數 思博網

exercise & sleep/ insomnia ; physical activity & sleep/ insomnia;身體活動與睡眠/失 眠;運動與睡眠/失眠 n=48 n=4 特殊患者、睡眠呼吸中止:n=4 獨立變項非運動或依變項非睡眠:n=9 非原創性論文:n=2 簡體中文:n=17 重複:n=11 樣本年齡不符:n=1 PubMed

exercise & sleep; physical activity & sleep; exercise & insomnia; physical activity & insomnia n=74 n=11 特殊患者、睡眠呼吸中止:n=38 獨立變項非運動或依變項非睡眠: n=20 重複:n=4 樣本年齡不符:n=1 以下針對篩選之文獻進行結果論述與分析,其文獻內容之摘要表詳見表二

一、樣本特性與研究設計:

從回顧近年文獻發現,有關身體活動與睡眠困擾之議題,研究對象主要聚焦於中 老年人(編號 1,2,3,4,5,8,10,11,12,13,14,15),特別是婦女族群(編號 2,3,510);以年輕人為 主要研究對象僅有3 篇(編號 6,7,9)。另外,在研究設計上,非隨機分派實驗設計有 5 篇 (編號 1,3,5,6,14),隨機分派實驗設計有 6 篇(編號 2,4,8,10,11,12),橫斷性調查研究有 4 篇(編號 7,9,13,15)。實驗設計之研究樣本數為 10 至 164 名(中位數:48 人,平均數:56 人);而橫斷性研究之樣本數差異甚大,從 102 名(編號 15)到 92924 名全國代表性樣本(編 號13)。

(6)

二、身體活動與睡眠之測量:

本文所篩選之文獻多數採取實驗設計,有關運動介入部份,中強度之瑜珈或有氧 運動介入實驗最常被使用;在橫斷性調查研究方面,身體活動的測量均以自陳式填答量

表為主。睡眠品質的測量有13 篇採用自陳式睡眠品質量表,其中 9 篇使用自陳式匹茲

堡睡眠品質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僅有 4 篇使用客觀測量(多頻道睡 眠記錄儀(Polysomongram)) (編號 4,10,12,14)。

三、其他調節/干擾/中介變項:

研究中提及其他調節變項,干擾變項或中介變項之研究,僅有3 篇(編號 7,12,13), 包含性別、年齡、種族、婚姻、收入、教育程度、BMI、身體功能、焦慮、憂鬱、糖尿 病與自陳健康狀況等。

四、文獻結果:

文獻中,有3 篇樣本人數較多的研究不支持運動顯著改善睡眠品質(編號 2,7,9); 其它研究顯示運動可改善睡眠品質,但並非所有的睡眠品質項目,其中降低睡眠潛伏期 與減少睡眠困擾兩項較常見。 表二 身體活動與睡眠困擾之文獻探討 編號/文獻 樣本特性 研究 設計 主要變項測量方法 調節/ 干擾/ 中介變項 研究結果 人數 年齡 族群 身體活動 運動/ 睡眠 文獻結果 支持 與否 1. (Booth-LaForce,

Thurston, & Taylor, 2007) 10 平均 52.6 歲 非 隨 機 分 派 實 驗 設 計、10 週 瑜珈訓練 自陳式匹茲堡睡 眠 品 質 量 表 (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 無 訓練後明顯改善主觀睡眠 品質。 支持 2.(Elavsky & McAuley, 2007) 164 平均 49.9 歲 中年婦女 隨 機 分 派 實 驗 設 計、4 個月 中強度走路、低 強度瑜珈 自陳式PSQI 無 實驗組總睡眠品質無顯著 改善。 無

3.(de Castro Toledo Guimaraes, de Carvalho, Yanaguibashi, & do Prado, 2008) 101 平均 67 歲 健康女性 非 隨 機 分 派 實 驗 設 計、1 個月 跳舞、走路等身 體活動 睡眠日記、睡眠 品質視覺類比量 表 無 實驗組較控制組總睡眠時 間較長; 入睡後清醒次數 較少、睡眠品質較佳。 支持

(7)

編號/文獻 樣本特性 研究 設計 主要變項測量方法 調節/ 干擾/ 中介變項 研究結果 人數 年齡 族群 身體活動 運動/ 睡眠 文獻結果 支持 與否 4.(King et al., 2008) 66 55 歲以上, 低 運 動 且 BMI≦35 等7 指標 隨 機 分 派 實 驗 設 計、12 個 月 運動介入 自 陳 式 運 動 日 誌、7 日身體活 動回憶表 自陳式PSQI、睡 眠日誌、多頻道 睡眠紀錄器 無 中強度運動對主觀及客觀 測量之睡眠均有中等強度 的正面效果。 降低主觀測 量夜裡醒來次數;改善夜間 睡眠困擾及睡眠潛伏期 支持 5.(沈奕良, 莊國上, & 陳祈維, 2008) 34 44-55 歲 更 年 期 婦 女 無 控 制 組 非 隨 機 實 驗設計、24 週 有氧訓練 自陳式PSQI 無 運動改善整體睡眠品質、自 評睡眠品質、睡眠潛伏期、 睡眠時數、睡眠效率、睡眠 困擾及日間功能障礙。 支持 6.(顏智淵, 2008) 42 大專女生 非 隨 機 分 派 實 驗 設 計、12 週 身 心 靈 平 衡 運 動課程 自陳式PSQI 無 運動改善整體睡眠品質、自 評睡眠品質、睡眠時數、睡 眠困擾及日間功能障礙。 支持 7.(Borodulin et al., 2010) 1259 平 均 29.4 懷孕婦女 橫 斷 性 非 隨 機 取 樣;16 歲 以上、以英 文 為 母 語、有電話 可 接 受 電 話訪問者 自 陳 過 去 一 週 身體活動 自陳睡眠品質 年 齡 、 種 族 、 教 育 、 婚 姻 、 焦 慮 、 憂 鬱 與 自 陳 健 康狀況 身體活動和睡眠品質及睡 眠時數相關性低。 無 8.(Chen et al., 2010) 55 養 護 機 構 老人 隨 機 分 派 實 驗 設 計 、 24 週 瑜珈運動 自陳式PSQI 無 運動改善整體睡眠品質、減 少睡眠困擾及日間功能障 礙。依變項實驗組優於控制 組。 支持 9.(Gerber, Brand, Holsboer-Trachsler, & Pühse, 2010) 862 (女 639) 平 均 24.6 歲 橫 斷 性 調 查 自覺身體適能、 自覺運動、自覺 身 體 活 動 量 缺 乏、 自陳式PSQI、失 眠量表、睡眠障 礙覺認知 無 自 覺 體 適 能 佳 但 無 運 動 者,睡眠指標較佳。自覺缺 乏身體活動者,睡眠較差。 不支持運動對睡眠有顯著 幫助。 無 10.(Passos et al., 2010) 48 平 均 44.4 歲女性 隨 機 分 派 實驗設計 有氧訓練 多頻道睡眠記錄 儀 (polysomnogram) 無 中強度有氧運動降低睡眠 潛伏期及醒來次數、增加睡 眠時間與睡眠效率。 支持 11.(Reid et al., 2010) (女 17 16) 平 均 61.6 歲、坐式生 活 失 眠 老 人 隨 機 分 派 實 驗 設 計 、 16 週 有氧訓練 自陳式PSQI、艾 普沃斯嗜睡量表 (Epworth Sleepiness Scale) 無 有氧訓練改善整體睡眠品 質、睡眠潛伏期、睡眠時 數、日間功能障礙及睡眠效 率。 支持 12.(Buman, Hekler, Bliwise, & King, 2011) 66 55-79 歲 隨 機 分 派 實驗設計 自 陳 身 體 活 動 情形 自陳整體睡眠品 質 多頻道睡眠 記錄儀(in-home polysomnogram) 性 別 、 年 齡 、 身 體 功 能 、 BMI、憂鬱 症狀 身體活動為第二階段睡眠 與醒來次數的調節變項。 一開始較不運動者,在運動 介入後,睡眠品質改善最 佳。 支持

(8)

編號/文獻 樣本特性 研究 設計 主要變項測量方法 調節/ 干擾/ 中介變項 研究結果 人數 年齡 族群 身體活動 運動/ 睡眠 文獻結果 支持 與否 13.(Grandner et al., 2011) 92924 女: 男: 63328 女:53.1 歲; 男:52.1 歲 橫 斷 性 隨 機 電 話 訪 問 代 表 性 樣 本 自陳過去1 個月 有 無 運 動 或 身 體活動 自 陳 式 睡 眠 困 擾,日間睡眠障 礙 BMI、糖尿 病 、 年 齡 、 收 入 及 教 育 程 度 不論性別,運動可以顯著降 低睡眠困擾和日間睡眠障 礙。 支持 14.(Lira et al., 2011) 14 平 均 70.3 歲、 坐式 生 活 之 健 康 男 性 老 人 無 控 制 組 非 隨 機 分 派 實 驗 設 計、24 週 中 等 強 度 運 動 訓練 多頻道睡眠記錄 儀 (polysomnogram) 無 運動訓練後比運動前,顯著 降低睡眠潛伏期及醒來次 數 支持 15.(林作慶, 張志 銘, & 許弘毅, 2011) 102 平 均 45 歲、輪班工 作者 隨機抽樣, 橫 斷 性 調 查 自 陳 式 運 動 習 慣、三日身體活 動量表 自陳式PSQI 無 身體活動量較高睡眠品質 較佳。 有規律運動習慣者 自評睡眠品質較佳、睡眠潛 伏期較短。 支持

肆、結論與建議

綜合上述文獻研究結果發現,多數研究顯示運動對於睡眠品質方面有顯著的改善 效果,且運動對於老年及婦女的睡眠影響效果較好。然而,Elavsky 與 Mcauley(2007), Borodulin et al.(2010)以及 Gerber et al.(2010)等人的研究顯示否定的結果。值得注意的

是,上述研究均為樣本人數較多的研究,其中2 篇為橫斷性調查研究,1 篇為隨機分派 之實驗設計。 綜觀本研究所回顧之文獻,其研究結果對於後續探討身體活動與睡眠品質之議 題,提供知識背景與支持;然而,整體而言,其研究仍有部分研究限制,有待未來研究 加以克服: 一、樣本人數:Kubitz 等學者(1996)曾指出實驗研究中「運動/睡眠」之效果值若要 接近0.30,則至少需 83 名參與者才能達到統計顯著差異;從本研究回顧的實 驗設計研究發現,只有2 篇研究樣本數高於建議的樣本人數,超過 8 成的實驗 研究(9 篇)均為小樣本。 二、長期追蹤調查研究缺乏:在本研究篩選範圍內,沒有一篇長期追蹤研究之文獻, 調 查 研 究 均 為 橫 斷 性 研 究,無 法 推 論 其 因 果 關 係。經 作 者 放 寬 標 準 再

(9)

查 詢 , 僅 發 現 2 篇 長 期 追 蹤 調 查 研 究 (Janson, Lindberg, Gislason, Elmasry, & Boman, 2001; Morgan, 2003)。 Morgan(2003)對 65 歲以上老年

人進行8 年追蹤調查。結果顯示,低度身體活動者在 8 年間,由無失眠變為失

眠者之機會顯著增加(OR=5.2, 95%CI=2.0-13.6)。「身體活動量中等」者之持續 失眠(insomnia persistence)與失眠發生率 (incident insomnia)之危險性增加。而 Janson 等人(2001)對 30-69 歲的瑞典男性進行 10 年追蹤研究,該研究主要探討 生活習慣、健康狀況、老化與失眠間之關係。結果發現低身體活動量為失眠的 危險因子。 三、主 要 變 項 偏 向 主 觀 測 量:僅 部 分 研 究 採 取 客 觀 測 量 身 體 活 動 或 睡 眠 品 質 , 使 用 主觀自陳式測量工具研究仍偏多。文獻上有關睡眠品質之流行病學 研究大多屬於自陳式量表(self-reported questionnaire),特別是以老年人研究對象 者,由於老年人對自己的回答可能記憶不完全或不完全正確,因此未來研究可 以客觀方式測量睡眠品質。 四、未考慮其他調節/干擾/中介變項:身體疾病與疼痛,喝酒、肥胖、抽菸、咖啡 因/茶等不利於健康之行為,均可能影響睡眠。許多研究並未對上述因子加以 控制。未來研究身體活動與睡眠之關係,應 同 時 考 量 影 響 睡 眠 的 相 關 因 素,如 身 體、心 理 與 行 為 等 變 項,以 深 入 了 解 運 動 與 睡 眠 間 之 關 係 。

致謝

本文感謝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計畫之補助 (NSC 101-2410-H-028-001)

(10)

參考文獻

一、中文

王啟柱. (2006). 奧妙的睡眠 - 對增進健康延年益壽的影響. 臺北: 臺灣商務印書館. 沈奕良, 莊國上, & 陳祈維. (2008). 有氧訓練對更年期婦女生理症狀及睡眠品質之影響. 真理大學運動知識學報, 5, 39~47. 林作慶, 張志銘, & 許弘毅. (2011). 臺中電廠輪班員工身體活動對睡眠品質之相關研究. 運動休閒餐旅研究, 6(1), 110-120. 盧俊宏、卓國雄、陳龍弘. (2005). 健身運動心理學:理論與概念. 臺北縣蘆洲市: 易利 圖書. 顏智淵. (2008). 身心靈平衡運動課程介入對大專女學生憂鬱傾向及睡眠品質之影響. 國立臺灣體育大學論叢, 19(2), 37-50.

二、英文

Ancoli-Israel, S. (2010). Sleep and its disorders in aging populations. Sleep Medicine,

10(Suppl 11), S7-S11.

Booth-LaForce, C., Thurston, R. C., & Taylor, M. R. (2007). A pilot study of a Hatha yoga treatment for menopausal symptoms Maturitas 57(3), 286-295.

Borodulin, K., Evenson, K. R., Monda, K., Wen, F., Herring, A. H., & Dole, N. (2010). Physical activity and sleep among pregnant women. Paediatr Perinat Epidemiol, 24(1), 45–52.

Buman, M. P., Hekler, E. B., Bliwise, D. L., & King, A. C. (2011). Moderators and mediators of exercise-induced objective sleep improvements in midlife and older adults with sleep complaints. Health Psychology, 30(5), 579-587.

Chen, K.-M., Chen, i.-H., Lin, M.-H., Fan, J.-T., Lin, H.-S., & Li, H.-H. (2010). Effects of yoga on sleep quality and depression in elders in assisted living facilities. The Journal of

(11)

Nursing Research, 18(1), 53-61.

de Castro Toledo Guimaraes, L. H., de Carvalho, L. B., Yanaguibashi, G., & do Prado, G. F. (2008). Physically active elderly women sleep more and better than sedentary women.

Sleep Medicine, 9(5), 488-493.

Driver, H. S., & Taylor, S. R. (2000). Exercise and sleep. Sleep Medicine Reviews, 4(4), 387-402.

Elavsky, S., & McAuley, E. (2007). Lack of perceived sleep improvement after 4-month structured exercise programs. Menopause, 14(3 Pt 1), 535-540.

Gerber, M., Brand, S., Holsboer-Trachsler, E., & Pühse, U. (2010). Fitness and exercise as correlates of sleep complaints: is it all in our minds? Medicine and Science in Sports and

Exercise, 42(5), 893-901.

Grandner, M. A., Patel, N. P., Perlis, M. L., Gehrman, P. R., Xie, D., Sha, D., et al. (2011). Obesity, diabetes, and exercise associated with sleep-related complaints in the American populatio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19(5), 463-474.

Hamblin, J. E. (2007). Insomnia: an ignored health problem. Primary Care, 34(3), 659-674. Janson, C., Lindberg, E., Gislason, T., Elmasry, A., & Boman, G. (2001). Insomnia in men: A

10-year prospective population based study. Sleep, 24(4), 425-430.

King, A. C., Pruitt, L. A., Woo, S., Castro, C. M., Ahn, D. K., Vitiello, M. V., et al. (2008). Effects of moderate-intensity exercise on polysomnographic and subjective sleep quality in older adults with mild to moderate sleep complaints. Journal of Gerontology, 63(9), 997-1004.

Knutson, K. L., Van Cauter, E., Rathouz, P. J., DeLeire, T., & Lauderdale, D. S. (2010). Trends in the Prevalence of Short Sleepers in the USA: 1975 - 2006. Sleep, 33(1), 37-45. Kubitz, K. A., Landers, D. M., Petruzello, S. J., & Han, M. (1996). The effects of acute and

(12)

current therapeutic options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future. Expert review of

neurotherapeutics, 7(12), 1799-1806.

Lira, F. S., Pimentel, G. D., Santos, R. V., Oyama, L. M., Damaso, A. R., Oller do Nascimento, C. M., et al. (2011). Exercise training improves sleep pattern and metabolic profile in elderly people in a time-dependent manner. Lipids i Health and Disease, 10:113, 1-6. Lopez, M. (2008). Exercise and sleep quality. In W. Spirduso, L. Poon & W. Chodzko-Zajko

(Eds.), Exercise and its mediating effects on cognition Vol 2 (pp. 131-146). Champaign: Human Kinetics.

Lustberg, L., & Reynolds, C. F. (2000). Depression and insomnia: questions of cause and effect. Sleep Medicine Review, 4(3), 253-262.

Montgomery, P., & Dennis, J. (2002). Physical exercise for sleep problems in adults aged 60+.

The Cochrane of Systematic Reviews( 4), CD003404. DOI:

003410.001002/14651858.CD14003404.

Morgan, K. (2003). Daytime activity and risk factors for late-life insomnia. Journal of Sleep

Research, 12(3), 231-238.

Passos, G. S., Poyares, D., Santana, M. G., Garbuio, S. A., Tufik, S., & Mello, M. T. (2010). Effect of acute physical exercise on patients with chronic primary insomnia. Journal of

Clinical Sleep Medicine, 6(3), 270-275.

Phillips, B., & Mannino, D. M. (2007). Do insomnia complaints cause hypertension 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 Journal of Clinical Sleep Medicine, 3(5), 489-494.

Reid, K. J., Baron, K. G., Lu, B., Naylor, E., Wolfe, L., & Zee, P. C. (2010). Aerobic exercise improves self-reported sleep and quality of life in older adults with insomnia. Sleep

Medicine, 11, 934-940.

Swift, C. G., & Shapiro, C. M. (1993). ABC of sleep disorders: Sleep and sleep problems in elderly people. British Medical Journal, 306(6890), 1468-1471.

(13)

(2007). Comorbidity of chronic insomnia with medical problems. Sleep, 30(2), 213-218. U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 (2008). Physical activity guidelines advisory

committee report, 2008. Washington, DC: U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04). WHO technical meeting on sleep and health. Geneva: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Youngstedt, S. D. (2003). Ceiling and floor effects in sleep research. Sleep Medicine Reviews,

7(4), 351-365.

Youngstedt, S. D., & Freelove-Charton, J. D. (2005). Exercise and sleep. In G. E. J. Faulkner & A. H. Taylor (Eds.), Exercise, health, and mental health: Emerging relationships (pp. 159-189). New York: Routledge.

Youngstedt, S. D., & Kline, C. E. (2006). Epidemiology of exercise and sleep. Sleep and

Biological Rhythms, 4(3), 215-221.

Youngstedt, S. D., O'Connor, P. J., & Dishman, R. K. (1997). The effects of acute exercise on sleep: A quantitative synthesis. Sleep, 20(3), 203-214.

(14)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 Attained: Accumulated at least 420 minutes of moderate- to vigorous-intensity physical activities across the week (60 x 7 = 420 minutes). 本星期體能活動總時間:

 Students are expected to explain the effects of change in demand and/or change in supply on equilibrium price and quantity, with the aid of diagram(s). Consumer and producer

Reading Task 6: Genre Structure and Language Features. • Now let’s look at how language features (e.g. sentence patterns) are connected to the structure

(A) To explain why it takes longer for old people to sleep (B) To explain why people have difficulties in sleeping (C) To explain why people have variations in sleep duration (D)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hich of the following can help facilitate good sleep for children.. (A) Carefully choose the online content

Basing on the observation and assessment results, this study analyzes and discusses the effects and problems of learning the polynomial derivatives on different level students

Most of teachers agree with positive effects of the 99 curriculum on practical instruction in school, however, they seem to concern inequalities of content between volumes and

• Most children with heart diseases can enjoy moderate intensity exercise and physical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