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102上高三第二次化學題目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102上高三第二次化學題目"

Copied!
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高雄市立高雄中學102學年度上學期第二次期中考 高三化學 試題卷

說明:答案卡須詳細劃記個人資料,劃記不完整者按輕重情形予以扣分。 原子 量:H=1,He=4,C=12,N=14,O=16,Na=23,Mg=24,Al=27,P=31,S=32,Cl=35.5,K=39,C a=40,Ba=137

一、單選題(每題2.5分,共45分,答錯不倒扣)

1.若酒精的正常沸點為 78 ℃,在容積 10 升之真空容器中,每次盛入酒精 4 克,且溫度控制在 78 ℃,此種方式共盛入 5 次酒精,則下列何者正確? (A)盛入第 1 次酒精時的蒸氣壓為 0.25 mmHg (B)盛入 22 克酒精時恰達平衡 (C)盛入第 5 次後,酒精蒸氣已達飽和 (D)盛入第 5 次後,未剩 下任何液態酒精 c 2.100 ℃ 時,1 升真空容器充入 3.2 克氧及 1.8 克水,測得總壓為 P,擴大容器體積為 5 升,溫度仍 為 100 ℃,則容器內壓力將變為若干? (A) 0.20P (B) 0.25P (C) 0.30P (D) 0.35P c 3.已知 A、B 均為揮發性液體,50 ℃ 時 A 飽和蒸氣壓為 B 飽和蒸氣壓的 2 倍,現在取 3 莫耳 A 與 2 莫 耳 B 混合,經測得此混合溶液的正常沸點為 50 ℃,試求純質 A 在 50 ℃ 時的飽和蒸氣壓為多少  atm? (A) 1.41 (B) 0.76 (C) 1.10 (D) 1.25 d 4.已知 A 與 B 均為非揮發性、非電解質溶質,C 為溶劑(蒸氣壓曲線: 甲),將 1 莫耳 A 溶於 9 莫耳 C 形成 X 溶液(蒸氣壓曲線: 乙),500 克 B 溶於 10 莫耳 C 形成 Y 溶液(蒸氣壓曲線:丙),關係 如右圖,則 B 的分子量應為何? (A) 280 (B) 250 (C)  470 (D) 85 b 5.1 atm 下,50 g 水中溶解某非電解質所形成的溶液,沸點升高 t ℃;若又加入水 100 g,則此溶液之 沸點 應為多少?(A)(373+ t 3 1 )K (B)(100+ t 3 20 )℃ (C)(100+3t)℃ (D)(373- t 3 1 )K A 6.常壓下,將若干克的葡萄糖(分子量=180)加到 100 克水中,才能使該溶液的凝固點與沸點相差  104.76 ℃? (A)36 (B)54 (C)72 (D)90 a 7.冰的熔解熱為 1.4 kcal/mol,若設冰中無氫鍵時,其熔解熱為 0.2 kcal/mol,已知每 mol 氫鍵的能 量為 4 kcal,則冰熔解時,有若干冰之氫鍵被破壞? (A) 30% (B) 15% (C) 25% (D)  20% b 8.同重量的下列物質作為抗凍劑,哪一種最為有效? (A) C3H5(OH)3 (B) C2H4(OH)2 (C)  C6H12O6 (D) C12H22O11 B

9.在常溫下,下列何者蒸氣壓最低? (A) C2H5OH (B) CH3COOH (C) H3C-O-CH3 

(D) C2H5NH2。 B 10.下列有關滲透現象的敘述,何者正確? (A)滲透作用具有選擇性,亦即粒子小的溶質比粒子大的溶 質易通過半透膜 (B)將紅血球放在滲透壓較大的溶液中,紅血球將吸水而破裂 (C)滲透壓的形成 是因為純水可擴散到溶液的一方,而溶液中的水不能擴散到純水 (D) 10% 蔗糖水溶液之滲透壓大 於 1% 蔗糖水溶液之滲透壓 D 11.非電解質之高分子化合物 1 g 溶於 100 mL 水中,此溶液與純 水各裝在中央有一半透膜之 U 形管兩側〔圖(一)〕且同高,當達 平衡時,兩液面差 2.6 mm〔圖(二)〕,實驗溫度 27 ℃,高分子 化合物水溶液之密度為 1 g/cm3,則此高分子化合物之分子量約 為多少? (A) 4.5 × 105 (B) 1.0 × 105 (C) 4.5 × 106  (D) 1.0 × 106 D 12.將 14.2 克 Na2SO4(式量=142)溶於 100 克水中,溶液的沸點為 101.144 ℃,此 Na2SO4 溶液 之解離度為多少?(水的 Kb=0.52 ℃/m) (A) 60% (B) 70% (C) 80% (D) 92% A 13.ΔTb=Kb.Cm 一式中,Kb 值隨下列何者改變? (A) 1 m 葡萄糖水溶液稀釋為 0.5 m 葡萄糖水溶液 (B) 1 L 碘酒溶液加入酒精形成 2 L 碘酒溶液 (C)碘的水溶液改成碘的酒精溶液 (D) 1 m 食鹽水 溶液改成 0.5 m 尿素水溶液 C 14.常壓下,500 克蒸餾水中溶有無水硫酸鈉 14.2 克所形成的溶液 A,與 500 克蒸餾水溶有無水氯化 鋇 10.4 克所形成的溶液 B,比較沸點升高度數時,溶液 A 比溶液 B 升高度數多 0.15 ℃。若將溶液 A 與 B 相混合,則所形成溶液 C 之沸點為多少℃?(設各電解質在水中完全解離)  (A) 100.35 (B) 100.225 (C) 100.45 (D) 100.175 D 15.以氯化鋇、尿素、氯化鈉的水溶液凝固點對濃度(g/1 kg 水)作圖如右,則

(2)

圖中 X、Y、Z 的組合,何者正確?(氯化鋇 BaCl2 式量=208,尿素  CO(NH2)2 分子量=60,氯化鈉 NaCl 式量=58.5) (A) X ──── 氯化鋇,Y  ─────尿素,Z ──── 氯化鈉 (B) X ───── 氯化鈉,Y─ 尿素,Z ──── 氯化鋇 (C) X  ──── 氯化鋇,Y- 氯化鈉,Z ─────尿素 (D) X ───── 尿素,Y ───── 氯化鈉,Z ─────  氯化鋇 a  16.寒帶植物為求自保,會經由一種酵素將一部份的澱粉轉化成可以溶於水的葡萄糖,使植物體內液體的 濃度變高,就不容易凝固而繼續保持在液態,因而植物得以存活。若一植物可在-9.3℃的環境中生存 ,假設溶液中的溶質只有葡萄糖,試問此植物體內的葡萄糖重量百分濃度約為多少?(已知 H2O 之  Kf=1.86 ℃/m) (A)15% (B)25% (C)50% (D)80% C 17.右圖為 600 克水溶解 w 克尿素 CO(NH2)2 形成之溶液的冷卻凝 固曲線,試求冷卻至 15 分鐘時,共析出冰多少克? (A) 400 (B) 450 (C) 333 (D) 267 (E) 200 a 18.下列物質中,何者的沸點最接近氬? (A) F2 (B) NO (C) H2 (D) HCl a

二、多選題(每題3分,共33分,按指考方式計分)

19.下列有關沸點的比較,何者正確? (A) He>H2 (B)鄰二氯苯>間二氯苯 (C)白磷>斜方硫  (D) SiH4>CH4 (E)乙烯>戊烷 bd 20.水的蒸氣壓曲線如右圖所示,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在 30 ℃ 時,D 點的相對溼度為 2%  (B)在 25 ℃ 時,B 點所對應的蒸氣壓為 22.8 mmHg  (C)在 20 ℃ 時,C 點表示每 L 空氣中含有 0.015 g 的水蒸氣 (D)在 30 ℃ 時,162 g 的水溶解 1 mol 尿素,則依拉午耳定 律計算,溶液的蒸氣壓為 0.036 atm  (E)水的蒸氣壓與絕對溫度成正比 bcd 21.理想溶液具有下列哪些性質? (A)溶質分子為一質點,其本身不占有體積 (B)溶質與溶劑之分子間 無作用力 (C)溶液形成時不放熱也不吸熱 (D)溶液形成時體積有加成性 (E)遵循拉午耳定律 cde 22.在 25 ℃ 下,兩種純液態物質 A 及 B,其飽和蒸氣壓依次各為 100 mmHg、160 mmHg,將 2 mol  A 純質與 3 mol B 純質混合,而後測得其液面上的蒸氣壓為 150 mmHg,則下列敘述哪些正確?  (A) A 純質與 B 純質各取 100 c.c. 混合後,其混合體積小於 200 c.c. (B) A 純質與 B 純質各取  200 g,在 25 ℃ 下混合,混合完全溶解後,其瞬間物系的溫度小於 25 ℃ (C)在其混合液面上, 氣態 A 純質的蒸氣壓大於 40 mmHg,且在該氣態中 B 純質的莫耳分率大於 0.6 (D)在混合前 A  純質與 B 純質的熱含量,依次各為 X、Y,若其混合後,該混合液的熱含量為 Z,則(X+Y)值小於  Z 值 (E)若 A 純質、B 純質的分子量依次各為 150 g/mol 及 100 g/mol,且測得混合溶液的比重為 1.2,則混合溶液中,A 的體積莫耳濃度小於 4 M  bcd 23.下表為一些化合物的分子式及沸點,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Ⅰ Ⅱ Ⅲ A CH 4 -162 ℃ NH3 - 33 ℃ H2O 100℃ B C2 H6 -89 ℃ CH3NH 2 -7 ℃ CH3O H 65℃ C C3 H8 -42 ℃ C2H5N H2 17 ℃ C2H5O H 78℃ (A)Ⅰ、Ⅱ 欄列的化合物沸點,均按 A、B、C 的順序升高,主要原因是分子量增加 (B)Ⅰ、Ⅱ、Ⅲ 欄的化 合物分子中,均具有孤電子對 (C)Ⅱ、Ⅲ 欄的化合物分子中,均具有極性 (D)Ⅰ、Ⅱ、Ⅲ 欄的化合物 在液態時,分子間均有氫鍵連結 (E)Ⅰ 欄的化合物,在水中的溶解度大於Ⅱ 欄的化合物 ac 24.下列溶液之性質,哪些有依數性質? (A)凝固點下降量 (B)蒸氣壓 (C)導電度 (D)密度 (E)滲透壓 。ae 25.乙醇水溶液再加入水,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溶液之沸點較原溶液高 (B)溶質之莫耳分率減少 (C)溶液之蒸氣壓較原溶液高 (D)溶液之凝固點較原溶液下降 (E)乙醇之解離度變大 CDE 26. A、B 均為非揮發性非電解質之物質,重量百分率均為 1% 之 A 與 B 水溶液,測得其凝固點降低度數 比(ΔTA:ΔTB)為 2:1,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假設體積莫耳濃度可視為與重量莫耳濃度相等) (A)分子量 MA:MB=2:1 (B)蒸氣壓 PA:PB=1:2 (C)重量莫耳濃度 CmA:CmB=2:1 (D) 沸點 bpA:bpB=2:1 (E)滲透壓 pA:pB=2:1 CE

(3)

27.下列有關氫鍵的敘述,何者錯誤? (A)氯仿分子間有氫鍵 (B)丙酮與水之間有分子間氫鍵 (C) 鄰硝基酚有分子內氫鍵 (D)反丁烯二酸有分子內與分子間氫鍵 (E)過氧化氫分子間有氫鍵 ad 28.不同濃度的萘(溶在苯中)溶液測得在 760 mmHg 下沸點如下 圖,則 (A)使石蠟溶於苯中,此直線的斜率不變 (B)使醋酸 溶於苯中,此直線的斜率變大 (C)純苯之正常沸點 80 ℃  (D)苯之 Kb=2.5 ℃/m (E) A 點若為 51.2 克萘∕400 克 苯,則萘之分子量為 128 g/mol ACD 29.如下表,T 為對於 0.01 m 及 0.05 m 之下列四種化合物水溶液所測得之正常凝固點度數。考慮實際 的解離度,則下列關係式何者正確?(A)  1 3 T T > 1 5 T T (B)  4 6 T T >1 (C)  3 7 T T >1 (D)  4 3 T T > 5 1 (E)  T8>T7 ACD  C6H12O6 NaCl MgSO4 K2SO4 0.01 m T1 T3 T5 T7 0.05 m T2 T4 T6 T8

三、非選題(共22分)

1.將某非揮發性、非電解質溶於環己烷(C6H12)測凝固點的實驗,取0.9克之X物質溶於25克環己烷的液體 中,測得溶液的冷卻曲線及凝固後之加熱曲線如下圖(a、b、c、d各點溫度為 2.02、1.98、1.88、1.84℃),已知環己烷之凝固點為6.5℃,莫耳凝固點下降常數為20℃/m。(4分, 每小題2分) (1)該溶液的凝固點應為若干℃? 2.00℃ (2)X的分子量為何? 160    2.有關 a:順丁烯二酸,b:反丁烯二酸,c:順二氯乙烯,d:反二氯乙烯之性質比較,試回答下列問題 ?(8分,每小題2分,以代號作答) (1)由大而小順序排列a、b、c、d的沸點: bacd  (2)由大而小順序排列a、b、c、d的熔點: badc (3)同濃度0.2M的a、b水溶液,pH值的大小關係為: b>a (4)承(3),以相同濃度的NaOH滴定同體積之a、b水溶液,所需NaOH體積的大小關係為: b=a 3.密閉容器中放置有四個杯子甲、乙、丙、丁,內容物如下表 甲 乙 丙 丁 溶質 0.2莫耳NaNO3 0.3莫耳C6H12O6 0.3莫耳BaCl2 無 溶劑 700克水 300克水 1000克水 400克水 經一段時間蒸發達平衡後,試問:(6分,每小題2分) (1)甲杯有若干克水? 600克 (2)甲、乙、丙三杯的Cm濃度比? 3:6:2 (3)甲、乙、丙三杯的凝固點下降溫度比? 1:1:1 4..下列液體氣化時,何者需破壞氫鍵?(A)硫化氫 (B)氟化氫 (C) HCN (D)脂肪 (E)乙醚 (F)乙醇 (G)福馬林 (H)去漬油 (I)甘油 (4分,以代號作答,多寫或少寫一個答案各扣1分) bcfgi

(4)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第一梯次 第二梯次 第二梯次 第二梯次 第二梯次 第三梯次 第三梯次 第三梯次 第三梯次 2.未來將停辦職類 未來將停辦職類 未來將停辦職類 未來將停辦職類、 、 、 、級別 級別 級別 級別:

第一梯次 第二梯次 第二梯次 第二梯次 第二梯次 第三梯次 第三梯次 第三梯次 第三梯次 2.未來將停辦職類 未來將停辦職類 未來將停辦職類 未來將停辦職類、 、 、 、級別 級別 級別 級別:

第一梯次 第二梯次 第二梯次 第二梯次 第二梯次 第三梯次 第三梯次 第三梯次 第三梯次 2.未來將停辦職類 未來將停辦職類 未來將停辦職類 未來將停辦職類、 、 、 、級別 級別 級別 級別:

物理 必修科目基礎物理一、必修科目基礎物理二 B、選修科目物理(不含高三下學期) 化學 必修科目基礎化學(一)

課題  感動一刻  學習階段  第三學習階段  科目  視覺藝術 ..

另外,語文科高中的寫作活動也很多元化,題材亦很生活化,有助提高學生對創作 的興趣。 (高中語文寫作題目舉隅,見附件三 附件三 附件三。 附件三 。 。) 。 ) ) ).. 附件三

88.08.01 訂 定 91.08.01 第一次修訂 94.08.01 第二次修訂 96.08.01 第三次修訂 98.08.01 第四次修訂 102.08.01

浮尖 浮尖     第二層 第二層 第二層 第二層(STEM (STEM (STEM (STEM學會 學會 學會 學會))))、第三層培訓 、第三層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