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六章 中共外交政策與臺海兩岸關係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第六章 中共外交政策與臺海兩岸關係"

Copied!
1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六章 中共外交政策與台海兩岸關係 第一節 外交政策的演變 一、冷戰與中共外交政策 (一)冷戰 1.時間:1947~1991(二戰結束~蘇聯解體) 2.世界局勢: (二)倒向蘇聯 1.中蘇友好互助同盟條約 時間:1950年2月 內容: 雙方軍事互相援助 蘇聯五年內貸款三億美元給中共 中華人民共和國承認蒙古獨立

(2)

二次大戰結束後朝鮮半島的分區接管

北緯38度以南:美國接管1948年8月15日扶植李承晚

建立大韓民國(南韓)

北緯38度以北:蘇聯接管1949年9月9日扶植金日成

建立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北韓)

2.抗美援朝 韓戰爆發 時間:1950年6月25日開始 經過: A.為統一朝鮮半島,北韓出 兵越過北緯三十八度線 B.聯合國盟軍增援南韓反攻 ,直抵中國邊境 美軍於仁川登陸

(3)

打倒美帝 A.中國人民志願軍參戰 a.原因: *將聯合國軍隊進逼邊 境視為挑釁 *將北韓存亡視為國防安全威脅 b.結果: *攻克北韓首都平壤 *雙方僵持於三十八度線附近 B.韓戰的落幕1953年7月於板門店簽署停戰協議

韓戰之後中共公開以「美帝」辱罵美國,雙方交惡

3.韓戰對中共的影響

向蘇聯

「一面倒」

國際

影響力提高

史達林終於相信中共向 蘇聯「一面倒」政策, 並給予軍事援助、訓練 與經濟建設技術、貸款 確立美、蘇兩大強國的 亞洲陣營,也提高中共 的國際影響力參加 1954年的日內瓦會議

(4)

日內瓦會議

1.時間:1954年 2.地點:瑞士日內瓦 3.重要意義:中共建國以來首次參與國際會議 4.討論議題:韓戰後續問題及中南半島軍事衝突 5.決議: 法國撤出中南半島殖民地獨立為越南、寮國、柬埔寨 越南自北緯17度線分出南、北越

法屬印度支那地圖

(5)

(二)中共的和平與戰爭

1955年於亞非會議(萬隆會議)上提出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1.支持各地出現的共產革命 援助北越胡志明對抗法、美 涉入印尼共黨政變 2.文化大革命爆發後,宣稱要向世界「輸出革命 成果」,導致與其他國家關係緊張。

1.反對西方強國繼續干預亞、非新興獨立國家 2.強調中華人民共和國堅守「尊重國家主權、互 不干涉侵犯」的和平訴求 二、中共與蘇、美關係的演變 (一)北京與莫斯科 1.毛澤東與赫魯雪夫的爭執 原因:1956年蘇共新領導赫魯雪夫展開對史達林的批判, 並主張「東西緩和」,引起毛澤東不滿 互相批判: 中共稱蘇聯為「修正主義」、「社會帝國主義」 蘇聯批評中共是冒牌的馬克思主義

(6)

2.武裝衝突—珍寶島事件 時間:1969年 情形:中、蘇在烏蘇里江中的珍寶島上開火,兩國大軍 形成對峙,之後更互相撤回大使 3.挑戰蘇聯領導權毛澤東打算脫離蘇聯掌控自立門戶 4.1980年代後期朝正常化邁進

1985年,蘇共新任總書記戈巴契夫上臺之

後逐步自阿富汗及蒙古撤軍,雙方逐漸回

復正常

中蘇關係直到1980年代初,雙方才

又開始恢復協商

正常化

1989年戈巴契夫訪問北京,象徵雙方正

式恢復友好關係

1991年蘇聯解體之後,中共仍與俄羅斯維

持高度密切的軍政關係

(7)

(二)北京與華盛頓

珍寶島事件爆發後,美國總統尼

克森欲與中國共同對付蘇聯

聯美

制蘇

1971年7月,美國安全顧問季辛吉祕訪北京

季辛吉回國後,尼克森宣布將於隔年訪問

中國大陸

1971年3月「乒乓外交」

1.中、美雙方認為兩國關係走向正常化

是符合所有國家利益的事情。

2.中共宣布解放臺灣別國無權干涉,美

國則重申對於和平解決的關心。

上海

公報

1972年尼克森抵達中國,並在上

海簽署中美聯合公報(上海公報)

預告美國將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

(8)

1979年開始兩國正式建立外交關係。

建交

聯合

公報

1978年美國總統卡特完成與中共

的建交協商,發布建交聯合公報

美國國會通過〈臺灣關係法〉,繼續維持美國人民

與在臺灣人民間之商業、文化及其他關係

1982年美國總統雷根與中共總理趙紫陽簽訂

,承諾「試圖逐漸減少對臺灣之武器銷售,

並經過一段時間後獲致一最終之解決」。

八一七

公報

中與美國建交後,不斷施壓要求

美國停止對臺灣軍售

(9)

第二節 臺海兩岸關係變遷 一、臺海軍事危機 (一)第一次臺海危機(1954~1955年) 一江山守軍720人全數被殲滅, 大陳島居民來臺,守軍則轉 至金門與馬祖。 韓戰爆發時,美國派遣第七艦隊巡 弋臺灣海峽,中共無暇生事。 韓戰結束後,中共於1954年大舉 砲擊金門(九三砲戰),年底對一 江山及大陳島展開猛攻

1954年第㇐次臺海危機時,美國與中華民國簽訂

〈中美共同防禦條約〉

(10)

(二)第二次臺海危機(1958~1959年)八二三炮戰 1958年8月23日,共軍自廈 門向金門列嶼展開密集砲擊。 美國向蔣中正施壓放棄 金門與馬祖,以全心固 守臺澎。 中共擔心中華民國政府 脫離掌控,面對防守國 軍亦無把握 ◎毛澤東決定不對金門發動地面作戰 1.10月起採單打雙不打持續至1979年1月 2.中共因大躍進失敗,無暇再對台灣用兵 二、兩岸間的對峙與開放 (一)外交競賽 1.開始:八二三炮戰結束之後 2.主要戰場:聯合國席次之爭 1950年開始聯合國中國席位誰屬,引起國際間爭議 1971年10月中華民國退出,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取得代表權 3.影響:世界各國紛紛與中華民國斷交,造成我國外交困境 聯合國大會2758號決議表決結果 贊成:76 棄權:17 反對:35

(11)

(二)中共對臺和平統戰 1.1979年元旦發布〈告臺灣同胞書〉,鼓吹「和平統一」 (同時宣布八二三炮戰正式落幕) 2.1981年葉劍英發布「葉九條」,提出「一國兩制」

三通四流

三通:通航、通郵、通商

四流:學術、文化、體育、科技交流

(12)

(三)開放兩岸探親 1.原本採三不政策:不接觸、不妥協、不談判 2.開放時間:自1987年11月起 3.開放者:蔣經國總統 4.影響:兩岸關係進入人員與經貿密切往來階段 1988年第㇐個台灣返鄉探親 團登上了⾧城 外省人返鄉探親遊行活動

紀錄片:兩岸探親30年

(13)

三、兩岸關係的僵局與發展 (一)對話與對抗

1987年後,臺灣與中國

大陸之間恢復民間往來

但中共始終揚言絕不放

棄以武力統一

• 1987 開放赴大陸探親 • 1990 開放臺商赴大陸投資 • 1992 開放赴大陸旅行 • 1993 開放大陸來臺奔喪、參訪

1991年設立半官方團體

海峽交流基金會(海基會)

以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海協會)與海

基會進行協商

時間 1993年4月27~29日 1998年10月14~18日 地點 新加坡 上海 主角 辜振甫、汪道涵

為解決兩岸交流衍生的事務問題

(14)

李登輝總統於稍後提出「李六條」

1995年江澤民發表「江八點」

呼籲臺灣接受「一個中國」原則

1.要求中共當局先承認臺海兩岸

分治的現實

2.主張兩岸平等參加國際組織

雙方領導人藉此自然見面

1995年李登輝總統訪美,中共在臺灣海峽進行㇐連串演習 被稱為第三次台海危機

(15)

(二)經貿及文化交流

商人

文化界

人士

藝人

至中國大陸投資、交流、開拓市場

兩岸經貿及文化關係持續進展

中國大陸成為臺灣

最大貿易順差來源

(三)二十一世紀兩岸關係 1.陳水扁總統時期 時間:2000~2008年 情勢:雙方關係一度陷入緊張 2.馬英九總統時期 時間:2008~2016年 情勢:互動頻繁 恢復與北京間官方協商 開放大陸遊客及學生來臺 簽署ECFA按照協議內容將簽署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和 兩岸貨物貿易協議 3.蔡英文總統時期維持現狀

引發學生運動

• 2002 發表「㇐邊㇐國」 • 2006 終止國統會和國統綱領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西屯區 國安國小 阿美族語/海岸阿美語 高月仙 3 西屯區 永安國小 阿美語/海岸阿美語 高月仙 1 南屯區 惠文國小 阿美族語/海岸阿美語 高月仙 1 豐原區 豐原國小 阿美族/海岸阿美族

美國於二零零三年第四季經濟復蘇力度逐漸轉強,本地生產總值由第三季的 3.6%加快至 4.3% a ,季度變動率 b

佳作 台北市 蔡佳恩     愛裡的平安     臺北美國學校     Joel Jayamohan   佳作 台北市   鍾念芯     家園     天母國中     廖伯健   佳作 台北市

110 年度臺中市推動硬筆書法與美感教育師生硬筆書法比賽

美國人心目中最偉大的總統之一,就是 帶領國家度過南北戰爭難關的總統,你

Tuskegee 是美國南方的一個地方,美國聯邦政府從 1932 年至 1972

Tuskegee 是美國南方的一個地方,美國聯邦政府從 1932 年至 1972

4 月 10 日晚間 9 點 7 分,歷史上第一張黑洞的影像成功被人類解析出來,是